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_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_李里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 无论中国还是西方, 传统历史学皆以重大政 军事、 外交事件及重要历史人物为主要研究对 治、 象, 注重描述事件的起因、 过程、 后果, 刻画历史人 、 , 物的成长背景 言行举止和性格特征 并对特定民 族、 国家兴亡成败的经验教训进行总结 , 以资后人 借鉴。 19 世 纪,以 实 证 主 义 为 旨 趣 的 兰 克 ( Leopold von Ranke ) 学派兴起, 强调史学家的任 去伪存真, 在此基础 务在于对史料进行甄别批判、 上据事直书、 不偏不倚, 从而让历史学摆脱哲学和 神学的桎梏, 开始向科学的行列迈进。 和传统史 兰克学派重政治、 外交而轻经济、 社会, 重 学相比, 事件描述而轻理论分析的取向愈演愈烈, 在他们 看来, 研读原始资料是最根本的史学研究方法 , 而 只有政府文件和军事、 外交档案等才算得上真正 可靠的第一手资料。 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 西方史学界对传统
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
史学和实证主义史学的不满日益强烈 。德国历史 学家兰普雷希特 ( Karl Lamprecht ) 站在批判历史 哲学的立场上, 斥责德国正统史学过于偏重政治 认为史学应从社会心理学、 人文地理学 史和伟人, 等学科汲取概念和理论资源, 甚而宣称“历史学 。法 国 历 史 学 家 贝 尔 首先是一 门 社 会 心 理 学 ” ( Henri Berr) 倡导打破过分专门化造成的狭隘局 面, 拓宽历史研究的领域, 运用历史学、 哲学、 社会 学、 心理学等多学科的方法解释历史, 并创办《历 史综合评论》 杂志来实践这些主张。 美国历史学 家鲁宾逊( James H. Robinson ) 则明确祭起“新史 的大旗, 主张把历史研究的范围扩大到人类 学” 既往的全部活动, 强调历史学家应该吸收人类学 家、 经济学家、 心理学家、 社会学家的成果, 用综合 的观点、 进化的眼光来解释和分析历史事实 。 1929 年, 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的两位教授布 洛赫( Marc Bloch) 和费弗尔 ( Lucien Febvre ) 创办 《经济与社会史年鉴 》 杂志, 揭开了 20 世纪影响 — —年鉴学派— — —的序幕。 顾 最深远的史学流派— 名思义, 这份刊物是要以经济史、 社会史去挑战和 军事、 外交史。 进而言之, 年鉴 取代传统的政治、 , 派主张一种“更全面、 更贴近人的历史 ” 一种涵 、 盖全部人类活动 重结构分析甚于事件叙述的历 史学, 在理论和方法上极力倡导历史学与社会科 学的相互借鉴。 该刊编辑部成员除了历史学家 外, 还包括政治地理学家西格弗里德 ( Andre Siegfried) 、 社会学家哈布瓦赫 ( Maurice Halbwachs ) 等 人, 即是明证。 第二代年鉴派的代表人物布罗代 尔( Fernand Braudel) 在其史学理论文集中明确声 , 称, 贯穿全书的“一个固执的想法 ” 就是要看其 以及历史学 他学科能给历史学提供些什么启示, ① 家反过来能给邻居们提供些什么。 他承认“历史 学家和社会科学家永远会在死的文献和太活泼的 证据之间、 在遥远的过去和太贴近的现实之间各 , 但仍坚信“过去和现在是互惠地照亮着 执一端” 。他对历史时段所作的著名区分则似乎表 对方” 明, 至少在他所处的时代, 向社会科学借鉴“长时 ” “ ” 段 的 结构 分析乃是历史学家的当务之急, 其 重要性超过了历史学能够给社会科学带来的启 ② 示。
自此以降, 历史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相互借 鉴和交叉融合不绝如缕, 历史学家越来越多地借 用社会科学的概念、 理论、 方法, 社会科学家也越 来越注重在自己的研究中加入历史的向度 ( 限于 主旨和篇幅, 本文对此暂不置评 ) , 并逐渐形成了 历史社会学、 历史人类学、 历史地理学等交叉学 科。发展到今天, 社会科学对历史学的影响和渗 透已经如此之深, 以至于如果把来自社会科学的 概念一律弃置不用, 历史学家将不仅无法很好地 表达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甚至也难以对历史进行 英 国 历 史 学 家 伯 克 ( Peter 认真 的 思 考。 对 此, Burke) 在《历史学与社会理论 》 一书中作了至为 透彻的阐述。在他看来, 如今历史学家频繁使用 的许多概念, 包括社会角色、 性和性别、 家庭和亲 缘关系、 社区和认同、 阶级、 身份、 社会流动、 炫耀 象征资本、 互惠、 庇护和腐败、 权力、 中心 性消费、 和边缘、 霸权和反抗、 社会运动、 心态、 意识形态、 交流与接受、 口述和书写、 神话等, 其实都是从社 会科学借用而来的, 离开了这些概念, 历史学家将 ③ 会面临失语的危险。 需要强调的是, 概念借鉴绝不是词汇挪用那 么简单, 而是把概念中所蕴藏的丰富意涵和理论 前提融入史学研究, 甚至内化为历史学家观察、 分 、 “ ” ( pre - knowl析 解释历史现象的一种 前知识 “支援背景” ( subsidiary awareness) 。 举例 edge) 或 言之, 如果历史学家要分析一位历史人物的“角 , 色” 难免会想到戈夫曼 ( Erving Goffman ) 的拟剧 理论, 甚至下意识地把这位人物想象成历史舞台 上的演员, 看他 ( 她 ) 是如何进行自我呈现 ( presentation of self ) 和 印 象 管 理 ( impression management) , 如何在前台 ( front region ) 和后台 ( back region) 之间进行转换的。 如果要研究某一时期普 “认同” 通民众的 问题, 这位史家的脑海里也很可 能立刻 涌 现 出 安 德 森 ( Benedict Anderson ) 关 于 “想象的共同体” ( imagined community) 的论述, 藉 以考察这些民众是如何把自己与素不相识的其他 人想象成同一个国家、 民族或阶级之一员的。 社会科学在研究方法上对历史学的影响, 伯 克书中提到了比较研究、 计量研究、 类型分析、 微 ) 等。 以比较研究为 观分析( 所谓“社会显微镜 ” 159
Leabharlann Baidu
2014. 6 例, 由于历史学家关注的是特殊、 唯一和不可重复 的事物, 所以往往倾向于拒绝比较方法; 而以探寻 社会现象本质和规律为己任的社会科学, 则始终 ④ 把比较 方 法 作 为 研 究 的 利 器。 韦 伯 ( Max Weber) 对世界各主要宗教及其与现代资本主义之关 系的研究, 桑巴特 ( Werner Sombart ) 对“为什么美 国没有社会主义 ” 这一设问的回答, 直至斯考切 波( Theda Skocpol) 对法国、 俄国、 中国革命之背景 和后果的分析, 都是堪称经典的比较研究范例。 如今历史比较方法 ( 包括求同的比较、 求异的比 影响的比较等) 越来越有市场, 在很大程度上 较、 正是拜社会科学所赐。 今天的历史学家还会自觉不自觉地采用社会 科学的一些基本假设和分析模式 ( model ) 。 例如 “共识 ” ( consensual ) 模式和“冲 突 ” ( conflictual ) 模式, 前者是涂尔干所倡导的, 强调社会关联、 社 会一致和社会内聚力的重要性; 后者是马克思所 ⑤ 强调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的无处不在 。 倡导的, 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社会和政治结构时, 我们还会 用到精英主义 ( elitism ) 模式和多元主义 ( pluralism) 模式, 在米歇尔斯 ( Robert Michels ) 等精英主 义者看来, 少数精英 ( 统治者 ) 对多数非精英 ( 被 ) ( iron 统治者 的控制和支配是不可更改的“铁律 ” law) ; 而在达尔( Robert A. Dahl) 等多元主义者看 来, 竞争性选举和多元精英之间的制衡仍是现代 民主的基石。 如果把上述概念、 方法、 模式全部抛开, 像传 统史学或实证主义史学所主张的那样完全让史料 和史实本身来说话, 历史学的洞察力和解释力无 疑会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 这些概念和模式早已 成 潜移默化地融汇在绝大多数历史学者的脑海中, “工具箱” 的一部分, 了他们随时取用而习焉不察的 事实上已经无法从他们的心智中移除了。 历史学是一门什么样的学问 经过一个世纪的相互借鉴和交叉融合, 配备 了社会科学工具的历史学和引入了历时性维度的 , “合则两利、 社会科学都取得了长足进展 分则两 伤” 越来 越 成 为 诸 多 史 学 家 和 社 会 科 学 家 的 共 识。然而, 每一门学科都有其特定的研究范围和 160 研究旨趣, 学科间的交叉融合并不意味着取消各 学科的独立存在。 不幸的是, 如今历史学对社会 科学的 摄 取 ( 或 者 说 社 会 科 学 对 历 史 学 的“殖 ) 似乎有些走过头了, 以至于历史学还是不是 民” 一门独立的学科已经不再是一个不言自明的问 , 题。本文斗胆提出“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 ” 正是 想对历史学的学科特质略作反思。 在笔者看来, 与社会学、 政治学、 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相比, 历史 学至少在以下三个方面具有实质性的差异 。 首先, 历史学是一门时间之学。 法国新史学 , “历史 的代表人物勒高夫 ( Jacques Le Goff ) 曾言 , 一 语 道 出 了 历 史 学 的 真 谛。 学是时 间 的 科 学 ” 有论者对这一经典命题作了如下阐释: 社会中的 任何存在都是历史的存在, 这为历史研究规定了 时间界限; 历史时间 ( 年代和时期 ) 因与具体的历 史事件相关而承载了特殊的意义; 历史演变的轨 迹体现了历史学家的时间观 ( 如循环时间和线性 时间) ; 时间是理解历史和进行历史评判的重要 ⑥不 因素; 人类的历史是一 部 争 取 时 间 的 历 史。 过, 在许多受“后 ” 学影响的学者看来, 将历史学 所以称之 当作一门科学本身就是很值得怀疑的, “时间之学 ” 为 似乎更妥当些。 笔者宁愿从一种 更质朴的角度来理解勒高夫的命题, 即历史学和 , 其他学科门类相比 本质特征在于其研究对象是 已经逝去了的事物, 历史学家无法亲身观察和感 受它们, 而只能依靠留存下来的文献和实物来进 行研究。换言之, 历史学家需要穿越时间进入另 一个时代, 可他们不能真的穿越, 只能以一种“不 在场的在场” 的方式去接近自己的研究对象。 有一本非常简短的历史学导论, 提到了两位 — —过去是一个异 英国作家对于历史的有趣看法— 历史学研究的并非 邦( foreign country ) 。 就是说, 自己的国度, 而是异国他乡, 只不过它是时间意义 上的而不是空间意义上的异邦。但是如何看待这 两位作家的看法正好相反。 哈特利 ( L. 个异邦, P. Hartley ) 说, 过去是一个异邦, 在那里人们的行 为方式全然不同; 亚当斯 ( Douglas Adams ) 则说, 过去的确是一个异邦, 那里人们的行为方式就像
20 世纪历史学的发展历程, 在某种程度上可 以看作是历史学不断面临挑战和危机, 又不断自 我调适以应对挑战、 摆脱危机的过程。 除了社会 近百年来历史学所 政治变迁的时代大背景之外, 遭遇的挑战主要来自社会学、 经济学、 心理学、 政 、 ( 治学 人类学等社会科学 后来又加上了文学理 论及文化研究、 后殖民研究、 性别研究等跨学科研 究领域) , 吊诡的是, 历史学藉以应对挑战的学理 资源 也 大 多 来 自 这 些 学 科。 杜 赞 奇 ( Presanjit Duara) 教 授 曾 撰 写 《从 民 族 国 家 拯 救 历 史 》 ( Rescuing History from the Nation ) 一书, 在美国中 , 国学界影响甚大, 其所谓“拯救历史 ” 是要从殖 民地、 半殖民地的边缘立场出发, 冀望在民族国家 ( nationstate) 的宏大叙述中发现多元、 复线的历 也想借用这一说法, 简要辨析 史脉络。笔者不敏, 历史学的学科特质及其与社会科学的异同和交 融, 进而对历史学重新找回自我的可能性及其未 来的发展走向略作反思。 158
从社会科学拯救历史
— — — 关于历史学学科特质的再思考
李里峰
内容提要
和社会科学相比, 历史学的学科特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作为一门时间之学, 历史学要研
究的是时间维度上的异邦 , 需要通过设身处地的方式进入过去 、 再现过去; 作为一门叙事之学, 历史学需要借 助短时段的事件去探寻和描述中时段 、 长时段的局势和结构; 作为一门人文之学, 历史学关注具体的、 个别的 事物, 对自己的研究对象有独特的价值关怀和价值判断 。近百年来的史学发展历程 , 经历了从政治史到社会 也展现了历史学学科特质从离异到回归的变化轨迹 。既要借鉴社会科学的优长 史再到新文化史的不同阶段 , 之处, 又须保持自身的学科特质和独立品格 , 这是今天历史学家面临的严峻挑战 。 关 键 词 历史学 社会科学 时间之学 叙事之学 人文之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