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ed72e2be1e650e53ea9997.png)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Outline of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World Hi story: teaching design of World War II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前言:小泰温馨提醒,历史是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
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
是记载和解释作为一系列人类进程历史事件的一门学科。
本教案根据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初中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
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慕尼黑阴谋,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当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及影响:西方大国(英、法)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战争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空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4、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苏联的侵略战争。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有得逞。
5、1941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f53da328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f5.png)
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一、其次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慕尼黑阴谋,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当时英国和法国盼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需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大事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及影响:西方大国(英、法)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峻制裁,而是盼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减弱了反法西斯力气。
2、战斗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空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其次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据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很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4、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苏联的侵略战斗。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勇敢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据莫斯科的企图没有得逞。
5、1941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宝港,重创太平洋舰队。
其次天,美国对日宣战。
其次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之中。
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斗的成功1、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战胜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内容(1)打算战胜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据,彻底毁灭德国法西斯主义;(2)打算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与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兵力攻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43.2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成功。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其次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3、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拓了欧洲其次战场,解放了被法西斯占据的欧洲国家。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_0866文档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_0866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89615a5e580216fc710afd40.png)
2020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_0866
文档
EDUCATION WORD
九年级历史教案世界历史综合复习提纲:第二次世界大战_0866文档
前言语料:温馨提醒,教育,就是实现上述社会功能的最重要的一个独立出来的过程。
其目的,就是把之前无数个人有价值的观察、体验、思考中的精华,以浓缩、系统化、易于理解记忆掌握的方式,传递给当下的无数个人,让个人从中获益,丰富自己的人生体验,也支撑整个社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自动保存的)精选全文完整版
![第二次世界大战知识点整理-(自动保存的)精选全文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54894292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97.png)
可编辑修改精选全文完整版第15课第二次世界大战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及主要战场二、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战争形势的转折三、雅尔塔会议及战争结束※※※对雅尔塔会议的评价积极影响:进一步协调盟国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行动,加速战胜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步伐。
消极影响:体现大国强权意志,出卖弱小国家利益:依据雅尔塔会议的基本原则,第二次世界大战美苏重新划分世界,逐步形成了美苏争霸的两极格局。
1,二战的进程2,第二次世界大战取得胜利的原因、影响和历史启迪。
(1)原因:①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的,而德意日的法西斯主义是非正义的,历史证明,“多行不义必自毙”,法西斯势力可以得逞一时,但最终难逃彻底覆灭的命运;②维护世界和平,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正义事业和力量必胜;③建立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各国之间相互配合,互相支援,反法西斯力量大大超过了法西斯力量,是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
历史证明,团结就是力量,世界人民团结起来,就能保卫和平,制止战争。
(2)影响: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灾难,摧毁了法西斯主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推动了民族解放运动的蓬勃发展,促进了国际社会主义的发展壮大,客观上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
(3)历史启迪:和平来之不易,世界大战的悲剧不可重演;人民是自己命运的主人,是社会前进的推动力;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在平等的基础上能够联合起来,共同应对人类生存与发展面临的挑战;所有国家都应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世界各国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两次世界大战的相同之处(1)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
都是由于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导致大国之间的争霸斗争,进而引起了世界大战。
(2)两次世界大战中,都存在两大政治军事集团:一战中有协约国集团和同盟国集团,二战中有法西斯轴心国集团和世界发法西斯集团。
(3)在影响方面,两次世界大战都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和灾难;两次世界大战都沉重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特别是削弱了欧洲帝国主义国家的霸权地位;两次世界大战都促进了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壮大,一战中产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苏俄;二战后苏联的政治影响和军事力量得到了加强,而且形成了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两次世界大战后,都出现了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潮。
2014年九年级两次世界大战历史复习提纲
![2014年九年级两次世界大战历史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f56ad617de80d4d8d15a4f4a.png)
九年级历史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第一次世界大战本单元重要知识点(一)背景: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相继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分割世界,矛盾激化。
2、以意、德、奥为首的同盟国和于英、法、饿为首的协约国两大军事侵略集团形成,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
3、根本原因:帝国主义之间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加剧。
(二)爆发1、时间:1914年2、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3、概况:①战场:主要集中在欧洲,后来扩大到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②主要战役: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被称为“凡尔登绞肉机”。
4、结果:1918年11月,德国宣布投降,以同盟国失败而告终。
(三)影响:1、给各国人民带来深重灾难。
2、性质: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本单元重要知识点:(1)时间:1939~1945(2)交战国:法西斯国家(德意日)与反法西斯国家;(3)性质:反法西斯的正义战争;(4)爆发原因:1、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2、1929~1933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上台,欧亚战争策源地形成威胁世界和平;3、英法等实行绥靖政策;4、凡—华体系为战争埋下了祸根;(5)绥靖政策:1、原因:①英法等国家实力削弱;②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2、实质: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3、顶峰:慕尼黑阴谋;4、影响:①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②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的力量;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6)慕尼黑阴谋:1、时间:1938年9月;2、地点:德国的慕尼黑;3、与会国:英、法、德、意4、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十天内将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5、以慕尼黑阴谋为例说明绥靖政策的恶劣影响。
慕尼黑阴谋暴露了英法的软弱,助长了德国法西斯的侵略气焰。
不久德国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增强了德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在战略上处于更加有利的地位,加速了德国发动侵略战争的步伐。
九年级下册历史二战及战后世界复习提纲
![九年级下册历史二战及战后世界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0be25d0f27284b73f3425038.png)
历程
成员国数量增长,地域 从西往东发展,从经济 到政治一体化程度加深
都没有纠正斯大林模式的弊 端
①推动欧洲经济的 发展,促使欧洲国际地 位的提高。
②区域经济集团化, 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全球 化发展,促进世界政治 格局多极化发展
1991年签署《阿拉木图宣 言》,标志苏联解体,两极 格局瓦解
阻碍 因素
影响
世界现代史2:基础知识过关 (周日五点检测)
1.第二次世界大战和两极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杜鲁门主义,华约组织,苏联解体)
2.二战后世界:
(美苏争霸,欧洲走向联合,苏联改革)
3.冷战后世界:
(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
二战及 战后格局
第二次世界大战
30分
起止时间 1939-1945年
原因
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经济大危机,绥靖政策刺激法西斯的侵略扩张
二战后,美国为了国家利益欲称霸世界; 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冲突;美苏势均力敌
法西斯轴心国(德、意、日) 反法西斯同盟(中、美、英、苏等26国)
美国和苏联
事件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意义
事件
意义
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 1941年12月本偷袭珍珠港,
① ② ③ ④
②18世纪 60年代第 一次工业 革命
③19世纪 70年代第 二次 ④20世界 四五十年 代第三次
①
②
③
④
发展 加强 深化
二战及 战后格局 起止时间
原因 双方
概况
实质 影响 对中国 影响 认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 30分
二战后格局:两极格局—美苏冷战 70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历史初三复习提纲
![第二次世界大战·岳麓版历史初三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9cfad757be1e650e53ea9915.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1.原因:(一)根本原因: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二)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德、意、日法西斯专政的建立及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绥靖政策加速二战爆发。
2.绥靖政策:(一)含义:姑息纵容侵略者,对他退让、妥协,不惜牺牲他国的领土甚至本国人民的利益以求自身安全的妥协政策。
(二)推行国:英、法、美。
(三)表现:德国成为欧洲战争策源地;1931年九一八事变;1937年七七事变;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
(四)实质: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维护自身安全,将战争祸水东引苏联。
3.催化剂——慕尼黑会议:(一)背景:1938年春,德国吞并奥地利。
接着,希特勒陈兵德捷边境,要求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区,遭到拒绝。
(二)时间:1938年9月(三)地点:德国慕尼黑(四)参加国:英、法、德、意。
(五)内容:强行把苏台德区割让给德国。
(六)影响(结果):英、法的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气焰,加速二战爆发,慕尼黑会议后不到半年,德国进一步吞并了整个捷克斯洛伐克。
慕尼黑协定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表现。
(七)实质:牺牲小国利益,安抚侵略者,维护自身安全,将战争祸水东引苏联。
4.经过:(一)爆发:德国突袭波兰(1)时间:1939年9月1日(2)方式:突袭(3)经过:德军向波兰发动了大规模的突然袭击。
1939年9月1日,波兰的盟国英、法被迫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二)扩大:德国进攻苏联(1)时间:1941年6月22日(2)战线:北起波罗的海,南至黑海。
(3)方式:突袭(4)影响:二战扩大,苏德战争爆发,苏联卫国战争开始。
(1)时间:1941年9月~1942年春(2)结果:苏联胜利。
(3)影响:粉碎德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四)进一步扩大:日本偷袭珍珠港(1)背景:1940年,日本抛出“大东亚共荣圈”计划,进军东南亚,直接威胁美、英在太平洋地区的利益。
日本同美、英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二战的复习提纲
![二战的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1f5ddf69ddccda38376baf8d.png)
二战后期协调反法西斯行动的四次国际会议
会议 开罗会议
时间 1943年冬
与会国 中美英
决议 日本归还侵占的中国领土
德黑兰会 1943年冬 议
雅尔塔会 1945年初 议
波茨坦会 1945年七八
议
月间
苏美英 苏美英 苏美英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战后处理德国;苏联对日 作战;联合国
(中国参与发表公告)敦促 日本投降;重申开罗宣言
专题三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一、原因: 1.2.3.
1.爆发
二、经过 (1939.9.1—1945.9.2)
2.扩大(新阶段) 3.转折
4.国际会议
5.胜利 三、影响: 1.破坏性;2.意义;3.反思。
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1.根本原因:
帝策源地的形成和法西斯的对外扩张。
3.客观原因:
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和苏联的中立自保政策,客观上 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全面爆发: 1939.9.1; 德军突袭波兰 苏德战争爆发: 1941.6.22; 二战进一步扩大 太平洋战争爆发:1941.12.7; 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反法西斯联盟: 1942.1,
<联合国家宣言>
太平洋战场转折:1942.6,
中途岛海战
苏德战争转折点: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二战的转折点: 1942.7-1943.2,斯大林格勒战役
北非战场转折点:1942.10,
阿拉曼战役
意大利投降:1943.9 德国投降: 1945.5.8, 欧洲战争结束 日本签投降书: 1945.9.2, 二战结束
敦刻尔克大撤退:1940.5-6 诺曼底登陆: 1944.6, 开辟欧洲第二战场
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以及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1
![九年级历史下册二战以及二战后的资本主义世界复习【提纲】【北师大版】1](https://img.taocdn.com/s3/m/941719c008a1284ac85043cd.png)
专题复习【第二次世界大战】1.德国突袭波兰(“白色方案”)1939年9月1日凌晨,德军对波兰发动突然袭击。
英法于9月3日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1941年6月22日凌晨,德国对苏联发动了突然的进攻,苏德战争爆发。
二战进一步扩大。
3.日本偷袭珍珠港(“虎虎虎”)7日,日本偷袭美国在太平洋上的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1.德国突袭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2.德国突袭苏联,苏德战争的爆发,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进一步扩大; 3.法西斯以“闪电战”的方式,采用突然袭击的方式,使对手措手不及。
4.我们要反对战争、维护和平。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其作用(1)原因: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激起了世界人民的愤怒;多数国家与法西斯国家的矛盾激化。
(2)经过:1942年1月1日,中、美、英、苏等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或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最终形成。
(3)作用: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极大的鼓舞了世界各国人民的斗志,大大增强了反法西斯力量,为最终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雅尔塔会议:(1)目的:为了协调各国的行动,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解决战后的重大问题。
(2)经过:1945年2月,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苏联的雅尔塔举行会议,这就是雅尔塔会议。
(3)内容:决定打败德国后,三国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彻底摧毁军国主义和纳粹制度;决定战后成立联合国;苏联同意在欧战结束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
(4)作用:雅尔塔会议对协调盟国战胜法西斯的步伐,以及建立联合国起到了的积极作用。
1.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成立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2.为了战胜人类共同的敌人——法西斯,不同制度的国家能够加强联合,结成联盟;3.面对任何问题,只有加强合作,并肩斗争,才能解决问题,取得共同发展。
考点3: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攻克柏林战役1.斯大林格勒战役(1)史实:1942年7月,德军开始集中力量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苏军进行顽强抵抗,使德军始终未能完全占领这座城市,反而消耗了大量的兵力和有生力量。
九年级历史复习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
![九年级历史复习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1669aa497fd5360cbb1adb05.png)
九年级历史复习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一、【考试说明】1.(识记层次) 了解慕尼黑会议。
2.(识记层次) 知道德国进攻波兰和苏联、日本偷袭珍珠港等事件。
3.(识记层次) 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诺曼底登陆和攻克柏林战役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作用4.(理解层次) 结合联合国家宣言和雅尔塔会议的史实,认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及作用。
二、【知识表解】二战中的重要国际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年)慕尼黑阴谋内容1938年9月,英法等国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影响标志着英法等西方大国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刺激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野心,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同时,又加快了二战的爆发。
二战的爆发与扩大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标志着二战的全面爆发交战双方轴心国(德国、意大利、日本)与反法西斯联盟(美国、英国、苏联、中国等)规模扩大1941年6月,德军进攻苏联,苏德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规模最大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标志着二战扩大到全世界规模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的重要转折点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快了德国法西斯灭亡的进程。
攻克柏林1945年5月2日,苏军攻克柏林, 5月8日,德国签署投降书,标志欧洲战场结束。
日本投降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签署投降书,标志二战结束时间地点参加国家内容意义(作用)华盛顿会议1942年1月美国的华盛顿美、英、苏、中等26个国家代表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证将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垮法西斯国家。
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建立,反法西斯国家相互支援,协同作战,战斗力大大增强,为彻底战胜法西斯国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雅尔塔会议1945年2月苏联的雅尔塔罗斯福(美)丘吉尔(英)斯大林(苏)打败德国之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取代国联,成立联合国;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80caf9fa04a1b0717fd5dd2e.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复习提纲一、知识导引(一)表解知识点1.右图是1942年美国印制的一份海报。
从图上“united”(团结)、“win”(获胜)等宣传语和美.英.苏等国国旗,可以判断海报与下列文献相关的是()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联合国家宣言》2.世界近现代史是欧美列强解役弱小国家的历史,下列国际会议中体现了大国强权政治色彩的是()①巴黎和会②慕尼黑会议③雅尔塔会议④万隆会议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3.联合国在促进国际和平与安全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决定组建联合国是在( )A.第一次世界大战前 B.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C.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 1945年8月,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
该军事行动是哪次会议决议的体现()A.巴黎和会 B.华盛顿会议C.慕尼黑会议 D.雅尔塔会议5. 20世纪,挑起两次世界大战的国家是( )A.英国B.意大利C.德国D.日本6.标志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事件是( )A.德国突袭苏联,“巴巴罗萨”计划实施B.德军闪击波兰,英法被迫对德宣战C.德国突袭英伦三岛,狂轰滥炸D.日本偷袭珍珠港,发动太平洋战争7.下列事件发生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雅尔塔会议②斯大林格勒战役③诺曼底登陆④柏林战役A.①②③④ B.②①③④ C.②③①④ D.②③④①8.地震带给人类灾难,在抗震救灾的同时,我们也没有忘记两次世界大战带给人类的巨大灾难。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是:()A.凡尔登战役 B.斯大林格勒保卫战 C.阿拉曼战役 D.中途岛战役9.导致20世纪上半期欧洲发生两次世界大战而严重分裂的主要矛盾有( )①英德矛盾②法德矛盾③日俄矛盾④英美矛盾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10. 2004年6月6日,16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在法国小城阿罗芒什纪念60年前在这里发生的诺曼底登陆战役。
因为这次战役( )A.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B.开辟了反法西斯的欧洲第二战场C.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D.标志着欧洲战争结束11.二1945年的某一天,在日本东京湾美国重型战舰“密苏里号”甲板上,日本代表正式签署投降书,至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01ccf027915f804d2b16c11b.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专题复习一.历史背景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2.直接原因: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德意日相继走上了法西斯的道路,成立了轴心国集团。
意大利法西斯的成立是在经济危机之前。
法西斯国家统治的特点:对内实行恐怖统治,对外积极进行侵略扩张。
轴心国集团: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3、法西斯罪行:①德国法西斯(希特勒):制造“国会纵火案”;残酷迫害犹太人,采取种族灭绝政策。
②意大利法西斯(墨索里尼):侵入埃塞俄比亚,侵略非洲。
③德意法西斯:地毯式轰炸西班牙的格尔尼卡,造成了极大伤亡。
(现代画家毕加索创作了大型壁画《格尔尼卡》,描绘战争的恐怖、痛苦,控诉了法西斯的暴行。
)④日本法西斯:主要表现为入侵中国,发动侵华战争: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731部队实行细菌战。
3.催化剂:英法美等国对法西斯国家采取了绥靖政策,1938年慕尼黑阴谋,签订了《慕尼黑协定》,绥靖政策达到顶峰。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4. 20世纪30年代世界的主要矛盾:世界人民同法西斯国家之间的矛盾。
二.二战的进程1.二战全面爆发的标志:1939年9月1日,德军“白色方案”突袭波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2.西欧战况:1940年,法国投降,英国坚决抵抗。
3.二战规模扩大:①1941年,德国向苏联发动突然的全面进攻,苏德战争爆发(“巴巴罗萨计划”)。
莫斯科保卫战(指挥者:斯大林)打破了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
②1941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美国对日宣战,二战达到最大规模。
4.国际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①原因: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不断扩大野蛮、凶残的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人民带来了灾难。
②标志:1942年1月,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
③作用:《联合国家宣言》的发表,标志着国家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最终形成,加速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进程,成为战胜法西斯国家的有力保证。
世界历史(九下)知识提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
![世界历史(九下)知识提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https://img.taocdn.com/s3/m/b4580e3e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06.png)
世界历史(九下)知识提纲:第三单元第二次世界大战第6课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第7课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基本知识】一、慕尼黑阴谋(一)慕尼黑阴谋1、背景:(1)德国:扩军备战,吞并奥地利,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2)国际社会:没有进行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3)英法:执行绥靖政策,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2、内容: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3、实质:帝国主义大国英国和法国牺牲小国捷克斯洛伐克,以达到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指向苏联的目的。
4、影响:慕尼黑阴谋把绥靖政策推向了顶峰。
(二)绥靖政策1、定义:一战后,西方大国者为了确保既得利益,竭力避免战争,对法西斯国家采取的一种妥协政策。
具体表现是:不制裁侵略者,而是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具有放任和怂恿的成分。
2、英法对希特勒的侵略采取绥靖政策的原因(1)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2)想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3)根本原因:英法两国企图以牺牲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来维护本国利益。
3、实质: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的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并尽可能把德国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4、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进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绥靖政策是二战爆发的催化剂。
二、二战的爆发和扩大1、二战的爆发(1)爆发的原因:根本原因: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加剧,凡尔登—华盛顿体系未能从根本上消除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法西斯国家对外转嫁危机。
其他原因:英法等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实行纵容政策。
(2)爆发的时间:1939年9月1日(3)爆发的标志:德国突然进攻波兰,英法对德国宣战(宣而不战)。
2、二战的扩大(1)1940年4—5月,德国进攻欧洲西部,占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对英国进行飞机轰炸。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人教版
![中考历史复习提纲 世界现代史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c1c64603bb68a98271fefa41.png)
第三单元 第二次世界大战 ①西方大国对法西斯国家的侵略不满,但又害怕法西斯国家的战争讹诈。
②西方大国想将祸水东引,把德国的侵略矛头引向苏联。
内容: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
影响 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时间:1938.9 参与者:英、法、德、意四国首脑绥靖政策顶峰 内容: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影响:把绥靖政策推向顶峰,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全面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军突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二战全面爆发。
2、初期阶段:1940年4、5月,德国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
1941年6月,德军侵略苏联,苏德战争爆发。
1941年12月7日,日本侵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
4、联合:1942年1月1日,26国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会议,各国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形成。
5、二战转折点: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7-1943.2)6、开辟欧洲第二战场——诺曼底登陆 1944.6.67、雅尔塔会议 时间:1945年2月参加国:美、英、苏三国首脑背景:为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内容 ①打败德国以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的法西斯主义。
②成立联合国③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后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意大利投降:1943年 德国投降:1945年5月8日,二战欧洲战场结束 中国等亚洲各国人民对日本侵略展开反攻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在日本的广岛、长崎投下原子弹。
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
日本投降: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1945年9月2日,二战结束。
胜利的根本原因:世界反法西斯力量的联合和世界人民的相互支持。
9、性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背景 绥靖政策 3、扩大 二战 8、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加速日本投降因 素10、影响:是人类历史上一场空前的浩劫,彻底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影响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11、战争启示和平来之不易,悲剧不能重演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也可以合作互不侵犯,和平共处补充:二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直接原因是经济危机;绥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国家的侵略。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件
![两次世界大战复习课专题复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2f969b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3d.png)
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A.《人权宣言》 B.《独立宣言》 C.《联合国家宣言》 D.《大西洋宪章》
C ( )5、(2019·广东汕头)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看
法,错误的是
A.它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为了重新瓜分世界而展开的战 争,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
【探究战争根源】 材料三 : 1919年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迫使德 国签署了《凡尔赛和约》。根据条约,德国交出了1/8国土、 1/10人口和300万平方公里的全部殖民地,承担1320亿金马 克的战争赔款。废除德国义务兵役制,陆军总数不得超过10 万人,莱茵河东岸地区50公里内,德国不能设防。 材料四 : 1929~1933年的世界经济危机,导致德国经济急 剧下滑,工业生产下降40%,外贸减少了69%,7万多家企 业破产,失业人口高达800万。面对困难,国会没有能力组 建新的政府,导致了德国政局的极度混乱。
二战 1939——1945
原因
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导火线 萨拉热窝事件 ———————— ————————
三国同盟(德奥意) 法西斯轴心国集团
军事集团 ----三国协约(英、 (德、意、日)--国
法、俄)
际反法西斯同盟
1914年7月,奥匈 1939年9月1日德国
开始标志 帝国向塞尔维亚宣 突袭波兰,英、法对
非正义的帝国 性质 主义掠夺战争
世界人民反法西 斯战争
一战
二战
国际组 织
国际联盟
联合国
战后世 凡尔赛——华 界格局 盛顿体系
雅尔塔体系
启示
战争给人类带来了深重的灾难,我们 要 热爱和平,远;离战争
如何避 免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https://img.taocdn.com/s3/m/53b212e0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e7.png)
初中世界历史知识点归纳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归纳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大战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于1939年9月1日爆发,起因是纳粹德国入侵波兰。
英法两国对德国宣战,开始了波兰战役。
随后,纳粹德国迅速占领了欧洲大陆的大部分地区。
2.盟军对德国的打击:在1940年至1941年期间,德国在西欧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
然而,由于德国入侵苏联,苏联红军发动了以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库尔斯克战役为代表的一系列反攻,给德国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3.日本侵略亚洲:1937年,日本发动了对中国的全面侵略,中国爆发了全面抗战。
随后,日本进一步侵占了东南亚及太平洋地区,并于1941年12月7日偷袭珍珠港,导致美国对日本宣战。
4.盟军登陆诺曼底:1944年,盟军在诺曼底地区发动了规模庞大的登陆作战,开辟了对德国本土的战役。
这次登陆是盟军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之一,为盟军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5.盟军推进到德国本土: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后,迅速推进到德国本土。
1945年4月,苏联红军攻克柏林,纳粹德国陷入绝境。
5月8日,德国正式投降,欧洲战场上的战斗结束。
6.美国对日本的进攻:经过一系列的战斗,盟军最终在1945年8月6日和8月9日分别投掷原子弹在广岛和长崎,引发了日本天皇的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上的结束。
7.战争结果和后果: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德国和日本帝国均崩溃。
战争期间的大规模杀戮和毁灭性的战争导致了数百万人的死亡,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重的创伤。
此后,世界格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全球形成了由两个超级大国,美国和苏联领导的冷战局面。
以上是第二次世界大战过程的一个简要归纳,该事件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并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dcfaacb6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cb.png)
第二次世界大战相关例题和知识点总结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并没有迎来真正的和平。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调整了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关系,但却隐藏着众多矛盾。
经济方面,20 世纪 20 年代末至 30 年代初,资本主义世界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
这场危机席卷全球,各国经济遭受重创,失业率飙升,社会动荡不安。
在这种情况下,德国、日本等国家为了摆脱经济困境,走上了法西斯道路。
政治方面,德国在一战后受到严厉制裁,民族复仇情绪强烈。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趁机崛起,鼓吹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掌握了政权。
日本则由于国内资源匮乏,军国主义势力抬头,企图通过对外侵略扩张来获取资源和市场。
此外,国际联盟在维护世界和平方面软弱无力,无法有效遏制法西斯势力的扩张。
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随后,英法对德宣战,但在战争初期,英法采取了“静坐战争”的策略,坐视波兰灭亡。
1940 年,德国先后占领了丹麦、挪威、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等国家,并绕过马奇诺防线,入侵法国。
法国迅速溃败,成立了维希傀儡政府。
与此同时,德国的盟友意大利也在非洲和地中海地区展开了侵略行动。
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扩大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战争规模进一步扩大。
苏联在战争初期遭受了重大损失,但在斯大林的领导下,逐渐稳住了阵脚,并展开了顽强的抵抗。
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卷入了战争。
四、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1942 年 7 月至 1943 年 2 月的斯大林格勒战役是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也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
苏联红军在这场战役中取得了胜利,德军损失惨重,从此失去了战略主动权。
1942 年 6 月的中途岛战役是太平洋战场的转折点,美军以少胜多,重创日本海军,扭转了太平洋战场的局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1、慕尼黑阴谋,希特勒吞并了奥地利之后,没有受到国际社会有效的抵制和制裁。
又把侵略矛头指向捷克斯洛伐克。
当时英国和法国希望以牺牲捷克斯洛伐克的利益,求得一时太平。
1938年9月,德、意、英、法四国政府的首脑在德国的慕尼黑签订协定,规定捷克斯洛伐克必须在10天之内把苏台德等地割让给德国。
历史上称这一事件为慕尼黑阴谋。
绥靖政策及影响:西方大国(英、法)对法西斯侵略不是加以严厉制裁,而是希望以牺牲弱小国家的利益,来安抚侵略者,人们把这种政策称为绥靖政策。
影响:使法西斯国家得寸近尺,侵略野心日益膨胀,也极大削弱了反法西斯力量。
2、战争爆发:1939年9月1日,德国空袭波兰,英法对德宣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3、1940年四、五月,德军占领了包括法国在内的西欧和北欧许多国家,英国也遭到德军飞机的猛烈轰炸。
意大利加入德国一方参战。
4、1941年6月,德军发动了苏联的侵略战争。
苏联军民在斯大林的领导下,英勇抗击侵略者,使德军占领莫斯科的企图没有得逞。
5、1941年12月7日,日本机群偷袭太平洋美军基地珍珠港,重创太平洋舰队。
第二天,美国对日宣战。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规模进一步扩大,全世界绝大部分地区和人口都被卷入这场人类历史上空前浩劫之中。
二、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1、雅尔塔会议:为了协调行动,尽快打败法西斯,1945年2月美、英、苏三国首脑罗斯福、丘吉尔、斯大林在苏联的雅尔塔召开会议。
会议内容(1)决定打败德国以后,要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2)决定成立联合国;(3)苏联承诺在德国投降三个月内,参加对日本法西斯的作战。
2、斯大林格勒战役:1942年7月,希特勒集中兵力进攻苏联战略重镇斯大林格勒。
43.2苏军取得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
斯大林格勒战役成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重要转折点。
3、1944年6月6日,美、英盟军在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解放了被法西斯占领的欧洲国家。
4、苏军攻占柏林:1945年4月,苏联军队对柏林发动了总攻。
希特勒见大势已去,自杀身亡。
5月2日,柏林守军投降。
5月8日,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欧洲战争结束。
5、法西斯的灭亡:1945年8月上旬,美国在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
苏联也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和朝鲜。
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