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法基础知识(综合案例分析题)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c53fa84bfad6195f302ba624.png)
案例分析题1、 2008 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 ,报送报表的期限是 2008 年 3 月10 日。
经查,某保健 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 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 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向该公司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 ,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做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请回答:(1) •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②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2) •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①警告④5万元以下罚款(3).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 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政诉讼 ④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 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 2006年 3月10 日。
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 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 ,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 对该公司做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1) 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 瞒报统计资料 D 、拒报统计资料(2) 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做出何种处罚? A 警告D5万元以下罚款(3) 本案在省统计局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A 、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 申请C 、省统计局拟作出 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4) 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 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 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C 提起行政诉讼 D 向省政法申请行政复议A1、A 单位2009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日,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
此后,.该单位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
2 月 12 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 ,要求其 2 月 15日前上报。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4(含答案解析)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4(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86d3f07844769eae009edcf.png)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4(含答案解析)案例分析第1题:某县统计局在工作中发现该县某企业单位的利润总额存在故意少报问题,遂向该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下列问题。
1小题>、上述行为属于()违法行为.A.拒报统计资料 B.虚报统计资料 C.瞒报统计资料 D.伪造统计资料答案:AC【解析】该企业单位故意少报利润总额,“实多报少”,属于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该市统计局向该单位发出《执法检查查询书》,该单位对查询书不予理睬;没有在规定的时间内回答被查询的有关问题,属于拒报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2小题>、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是()。
A.该单位 B.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 C.该单位的法人代表 D.该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答案:ABD【解析】统计法律责任的承担者,必须是具有统计违法行为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统计违法行为的主体是具有法定责任能力或法定行为能力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包括统计调查者、统计调查对象和统计资料使用者).3小题>、如果由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该责任属于()。
A.行政处分 B.行政处罚 C.民事责任 D.行政责任答案:AD【解析】如果由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负责统计的人员承担责任属于行政处分,统计行政处镯和|行政处分在统计法律责任体系中均属行政责任。
4小题>、对上述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可以通过()保护自己的权益.A.提起行政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提起行政仲裁 D.提起申诉答案:ABD【解析】如果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该单位,则当事人不服的,可以通过统计行政复议或者行政诉讼来保护自己的权益;如果违法行为承担责任的主体是该单位负责统计的人员或该单位主管统计工作的领导,则当事人既不能要求复议,也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只能通过申诉程序保护自己的权益.试题来源模考吧第2题:某省统计局在对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小李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5(含答案解析)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5(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4668a0e90c69ec3d5bb75e3.png)
2013年《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5(含答案解析)案例分析第1题:某镇长认为镇统计员小李提供的秋粮产量数据偏低,便自行修改该项统计数据,并强迫小李按此上报.小李因未按镇长意图上报统计资料,被镇长勒令下岗待业。
请根据上述事实,按照统计法及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回答以下问题,从备选答案中选出正确答案。
1小题>、该镇长擅自将他认为偏低的秋粮产量数据加以修改上报,这属于( )统计资料的行为。
A.瞒报 B.虚报 C.伪造 D.篡改答案:D【解析】篡改统计资料,是指行为人利用某种职务上或工作上的便利条件,擅自修改真实的统计资料并报送的行为。
篡改统计资料行为的基本特征是在现有的统计资料的基础上进行非法修改,该乡长擅自将他认为偏低的秋粮产量数据加以修改上报,属于篡改统计资料的行为。
2小题>、该镇长对拒绝上报虚假统计数据的统计人员小李勒令下岗待业,这属于( )。
A.依法履行职务的行为 B.强令统计人员编造虚假数据的行为 C.伪造统计资料的行为 D.打击报复统计人员的行为答案:D【解析】在统计工作实戏中,地方、部门、单位的领导人对统计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主要有,①给予统计人员党纪政纪处分;②篡改统计人员人事档案;③擅自降低统计人员职务和级别待遇;④开除统计人员公职;⑤非法扣发统计人员工资、奖金或其他福利;⑥擅自降低统计人员薪金;⑦非法调动统计人员工作;⑧压制提职晋级;⑨谩骂、诬告统计人员等。
3小题>、对该镇长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的统计违法行为,应由()予以通报.A. 县级人民政府 B.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 C.乡人民政府 D.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纪检监察部门答案:B【解析】最新修订的《统计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地方人民政府、政府统计机构或考有关部门、单位的负责人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任免机关或者监察机关依法给予处分,并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予以通报;(-)自行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的;……。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5ff636a2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0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统计局(以下简称“统计局”)在组织实施某市2020年度统计调查工作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 在调查过程中,统计局未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向调查对象提供调查表格和统计资料,导致调查对象无法准确、完整地填写调查表格。
2. 统计局在调查过程中,未对调查对象提供的调查数据进行审核,存在大量错误数据。
3. 统计局在调查结束后,未按照《统计法》的规定,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统计报告。
4. 统计局在统计报告公布前,未对报告内容进行保密,导致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被泄露。
二、案例分析1. 违反《统计法》的相关规定(1)根据《统计法》第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国家统计局、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组织实施国家统计调查,编制和公布统计调查表、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调查内容、统计调查方式、统计调查时间、统计调查地点、统计调查方法等统计调查方案,并报国务院备案。
”本案例中,统计局未按照规定向调查对象提供调查表格和统计资料,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
(2)根据《统计法》第二十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对调查对象提供的统计数据进行审核,确保数据的真实、准确、完整。
”本案例中,统计局未对调查数据进行审核,存在大量错误数据,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
(3)根据《统计法》第二十二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对统计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统计报告,并向有关单位或者部门报送。
”本案例中,统计局未按照规定对调查数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统计报告,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
(4)根据《统计法》第三十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对统计报告中的统计数据进行保密,未经批准,不得对外公布。
”本案例中,统计局在统计报告公布前,未对报告内容进行保密,导致统计报告中的部分数据被泄露,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
2. 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1)统计局在组织实施统计调查过程中,未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执行,导致调查工作存在诸多问题。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807c7a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6b.png)
第1篇一、案例分析题背景材料:某市统计局为了全面了解该市企业的发展状况,决定对该市所有企业进行一次全面的统计调查。
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企业的基本情况、财务状况、生产经营状况等。
在调查过程中,某市统计局发现部分企业存在以下问题:1. 部分企业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甚至有些企业拒绝提供任何统计资料;2. 部分企业提供的数据存在虚假、伪造现象,严重影响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3. 部分企业未按照规定设置统计机构,未配备专职统计人员。
问题:1. 根据我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上述企业存在的问题,并指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2. 针对上述问题,某市统计局应采取哪些措施确保统计调查的顺利进行?3. 如何提高企业统计法律法规意识,确保统计数据的真实性?二、案例分析一、企业存在的问题及法律责任1. 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根据《统计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应当依照统计法和国家统计制度的规定,按时、如实提供统计资料。
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的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 提供虚假、伪造数据:根据《统计法》第四十二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提供虚假、伪造的统计资料,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 未按规定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根据《统计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统计机构,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统计人员。
未按规定设置统计机构、配备统计人员的行为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企业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二、某市统计局应采取的措施1. 加强宣传和培训:某市统计局应加大对统计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提高企业对统计工作的认识,定期对企业进行统计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企业统计法律法规意识。
2. 严格执法:某市统计局应加强对统计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对未按时提交统计报表、提供虚假、伪造数据等违法行为,依法予以处罚。
3. 强化统计服务:某市统计局应积极为企业提供统计服务,帮助企业解决统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统计工作的质量。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93b32faef8941ea66e056e.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1、某县县委书记为达到争优创先指标,暗示县统计局长将该县的人均收入由1300 元改为2300 元。
统计局长遂指示本单位业务骨干进行修改,遭到该统计人员的拒绝。
于是,统计局长亲自修改了统计数据,并将该统计人员下放到乡镇统计站做报纸收发的工作。
有关部门依法对此案进行了查处。
请回答:(1)统计行政处罚应遵循的原则不包括( C )A .法定原则B .公正、公开原则C .违法特例原则D .过罚相当原则(2)该县县委书记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A .修改统计资料、编造虚假统计数据B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C .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统计资料D .未按照统计调查制度的规定报送有关资料(3)该县统计局长没有下列哪一种统计违法行为?( C )A .伪造、篡改统计资料B .要求统计机构、统计人员或者其他机构、人员伪造、篡改统计资料C .要求统计调查对象或者其它机构、人员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D .对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拒绝、抵制统计违法行为的统计人员打击报复(4)有权对该县涉案县委书记作出处分决定的机构是( D )。
A .所在县的上一级地市统计局B .该县人大常委会C .该县人民政府D .监察机关(5)相关部门对该县涉案统计局长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给予何种处分?(A )A .记过B .留职察看C .罚款D .开除公职2、某省辖市一事业单位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统计报表催报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
市统计局认为该单位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单位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
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请回答:(1)该单位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C)A .虚报统计资料B .瞒报统计资料C .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D .篡改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单位作出何种处罚?( B )A .停业整顿B .警告C .责令停业D .吊销营业执照(3)该单位可以向哪些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A .省统计局B .市统计局C .省政府D .市司法局(4)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单位作出罚款处罚,以下罚款额度正确的有(C )AA .20万元以下B .20万元以上C .1万元以下D .1万元以上(5)此案经行政复议后,该单位仍不服,应该向哪些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C )A .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B .省政府C .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D .市人民法院3、某单位收到一份本县统计局制发的没有批准文号的统计报表。
统计学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统计学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ae262b0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d3.png)
统计学案例分析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1. 为了了解某工厂生产的一批灯泡的使用寿命,从中抽取了100 只进行检测,在这个问题中,样本是()A. 工厂生产的一批灯泡B. 抽取的100 只灯泡C. 100D. 每只灯泡的使用寿命答案:B解析:样本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个体,这里抽取的100 只灯泡就是样本。
2. 一组数据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A. 极差B. 方差C. 标准差D. 平均差答案:A解析:极差是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
3. 下列指标中,属于位置平均数的是()A. 算术平均数B. 调和平均数C. 几何平均数D. 中位数答案:D解析:中位数是将数据排序后,位于中间位置的数值,属于位置平均数。
4. 若一组数据的偏态系数为0,则该组数据的分布为()A. 对称分布B. 右偏分布C. 左偏分布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偏态系数为0 时,数据分布为对称分布。
5. 抽样调查中,样本容量的确定取决于()A. 总体标准差B. 允许误差C. 抽样方法D. 以上都是答案:D解析:样本容量的确定需要考虑总体标准差、允许误差和抽样方法等因素。
6. 在假设检验中,原假设和备择假设()A. 只有一个成立B. 都有可能成立C. 都有可能不成立D. 原假设一定成立,备择假设不一定成立答案:A解析:原假设和备择假设相互对立,只有一个成立。
7. 对于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常用()来衡量。
A. 相关系数B. 决定系数C. 回归系数D. 残差平方和答案:A解析:相关系数用于衡量两个变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
8. 下列哪种抽样方法不是概率抽样()A. 简单随机抽样B. 系统抽样C. 方便抽样D. 分层抽样答案:C解析:方便抽样是非概率抽样方法。
9. 一组数据的标准差越大,说明()A.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B. 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小C. 平均数越大D. 平均数越小答案:A解析:标准差越大,数据的离散程度越大。
10. 若一组数据服从正态分布,则其均值和中位数的关系是()A. 均值大于中位数B. 均值小于中位数C. 均值等于中位数D. 无法确定答案:C解析:正态分布的数据,均值等于中位数。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选编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选编](https://img.taocdn.com/s3/m/26a8a605763231126edb1176.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
选编
(分析题来自《2014年统计法基础知识学习指导》)
总结历年《统计法基础知识》试卷,其案例分析题的范围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一、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要注意是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还是地方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
二、单位负责人或国家工作人员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都涉及个人的处分和申诉问题;
三、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要注意是由国家统计局(或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还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还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问题;
四、涉及统计从业资格的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这种题要留意该人员的学历和专业,应考两门的、还是只需考一门。
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
要注意是部门统计调查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还是地方统计调查
项目审批案例分析题
单位负责人或国家工作人员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都涉及个人的处分和申诉问题
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要注意是由国家统计局(或国家统计局派出的调查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还是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查处的统计调查对象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这种题型还涉及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问题;
涉及统计从业资格的统计违法行为案例分析题
这种题要留意该人员的学历和专业,应考两门的、还是只需考一门。
统计法基础知识串讲试题练习(新版)3
![统计法基础知识串讲试题练习(新版)3](https://img.taocdn.com/s3/m/707f2d6e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ba.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串讲试题练习第一章统计法基础问题一、单选题1. 西宁市人民政府制定的《西宁市统计工作管理办法》属于( C )。
A. 法律B. 地方性法规C. 政府规章 D. 行政法规2.2009年6月27日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于什么时间施行( B )。
A.2009年12月8日B.2010年1月1日C.2009年10月1日D.2009年6月27日3.下列什么机构有权制定统计行政规章( D )。
A. 国务院B. 所有市级人民政府C. 部分县级人民政府D. 省级人民政府4.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的目的是为了科学、有效地组织统计工作, 保障统计资料的真实性、准确性、及时性和( B )A. 独立性B. 完整性C. 统一性D. 合法性二、多选题1.根据《统计法》的规定, 属于统计调查对象的是(ACDE )。
A. 国家机关B. 涉外调查机构C. 企业事业单位D. 个体工商户E. 个人2.下列属于统计行政法规的是(ABE )。
A. 《统计法实施细则》B. 《全国经济普查条例c.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D.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 E. 《全国农业普查条例》3.下列各项正确的有(ACE )。
A. 国家统计局是国务院直属机构B. 乡、镇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C. 部门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D. 国有大中型企业统计机构是政府统计机构的一部分E. 县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是本级政府的组成部门三、判断题(√、×)1. 国家统计局制定的《统计从业资格认定办法》是统计行政规章。
(√)2.《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我国的第一部统计法律。
(×)3.地方性统计法规的内容不得与统计法律、统计行政法规及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统计规章相抵触。
(×)4.我国实行的是高度集中、垂直领导型的统计管理体制。
(×)第二章统计调查管理一、单选题1.省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单独制定或者和有关部门共同制定的地方统计调查项目, 审批单位是( A )A. 国家统计局 B. 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C. 统计地方人民政府 D. 国家统计局或统计地方人民政府2.部门统计调查项目, 其调查对象超出本部门管辖系统, 由谁审批?( C )A. 国务院B. 国家统计局C. 国家统计局或者同级地方人民政府统计机构D. 政府有关部门3.经国务院批准的周期性的普查项目, 其中每隔5年进行一次的是( A )。
统计法基础知识综合应用题
![统计法基础知识综合应用题](https://img.taocdn.com/s3/m/1c3c34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ed.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综合应用题统计法是一门研究如何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数据的学科。
在现代社会中,统计法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从市场调研到医学研究,从政府决策到商业管理。
本文将通过一系列综合应用题,帮助读者巩固和运用统计法基础知识。
问题一:某公司的销售经理在过去的两个月内记录了每天的销售额,数据如下:月份销售额(万元)一月 120一月 130一月 140二月 110二月 105二月 130请计算该公司过去两个月的平均销售额和销售额的标准差。
解答一:首先,计算平均销售额,即对所有销售额进行求和,然后除以销售额的数量。
在本例中,一月份共有3天的销售额,二月份共有3天的销售额。
所以,总销售额为 (120 + 130 + 140 + 110 + 105 + 130) = 735 万元。
平均销售额为 735 / (3 + 3) = 122.5 万元。
接下来,计算销售额的标准差。
标准差是一个衡量数据离散程度的指标,用于衡量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之间的偏离程度。
它计算的步骤如下:1. 计算每个数据点与平均值的差值;2. 将差值平方;3. 将平方值相加;4. 将和除以数据点的数量;5. 取平方根。
在本例中,计算平均销售额的差值如下:(120-122.5) = -2.5 万元,(130-122.5) = 7.5 万元,(140-122.5) = 17.5 万元,(110-122.5) = -12.5 万元,(105-122.5) = -17.5 万元,(130-122.5) = 7.5 万元。
然后,对每个差值进行平方:(-2.5)^2 = 6.25 万元,(7.5)^2 = 56.25 万元,(17.5)^2 = 306.25 万元,(-12.5)^2 = 156.25 万元,(-17.5)^2 = 306.25 万元,(7.5)^2 = 56.25 万元。
将所有平方值相加,即 6.25 + 56.25 + 306.25 + 156.25 + 306.25 + 56.25 = 887.5 万元。
统计法案例分析题
![统计法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01d9a2fc580216fc710afd1a.png)
(4)对该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可以作出的处理是( )
A、由区人民政府给予记过处分 B、由区监察局给予罚款的处分
C、由区统计局给予警告的处罚 D、由市统计局给予罚款的处罚
例3、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公司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 发现公司统计人员借用了外单位的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而且在检查中还发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严重失 实。公司负责人称,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严重失实并非 公司所故意,而是受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之意。前 述情况经检查人员查证属实。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2)市统计局拟对该公司作出警告和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 该公司有权向市统计局提出( )
A、举行听证的申请
B、行政复议申请
C、行政诉讼申请
D、行政调解申请
例3、某市统计局在对某公司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 发现公司统计人员借用了外单位的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而且在检查中还发现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数据严重失 实。公司负责人称,主营业务收入出现严重失实并非 公司所故意,而是受区政府主管部门负责人之意。前 述情况经检查人员查证属实。
例4、某省教育厅为制定本省义务教育发展规划, 需要通过统计调查了解全省育龄儿童分布状况和 教育资源利用情况。请回答:
(4)该统计调查项目应当采用统一的(
)
A、指标涵义、分类目录、统计编码、调查表式等
B、指标涵义、调查方法、分类目录、计算手段等
C、调查方法、计算手段、统计编码、调查表式等
D、计算方法、调查时间、调查表式、统计编码等
例4、某省教育厅为制定本省义务教育发展规划, 需要通过统计调查了解全省育龄儿童分布状况和 教育资源利用情况。请回答:
(5)在调查实施过程中,如果需要对其中的统计 调查制度进行修改,教育厅( )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
![统计法律案例分析试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c1d9a91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623e50d.png)
第1篇一、案例分析【案例背景】某市统计局在开展2022年度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某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以下简称“该公司”)存在以下问题:1. 2022年1月至11月,该公司上报的工业增加值累计数与实际经营数据存在较大差异,经核实,该公司虚报工业增加值累计数500万元。
2. 该公司在统计报表填报过程中,未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将相关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地报送至统计部门。
3. 该公司在接受统计局执法检查时,对检查人员提出的问题故意回避,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
【问题】1. 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分析该公司行为的法律性质及可能承担的法律责任。
2. 请结合案例分析,谈谈如何加强企业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
二、案例分析解答一、法律性质及法律责任1. 法律性质根据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企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未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提供统计资料的;(2)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的;(3)拒绝、阻碍统计调查、统计检查的;(4)伪造、篡改统计资料的。
结合本案,该公司存在以下行为:(1)虚报工业增加值累计数,属于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2)未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将相关数据完整、准确、及时地报送至统计部门,属于未按照国家统计制度的要求,提供统计资料;(3)在接受统计局执法检查时,提供虚假证明材料,属于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因此,该公司行为已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三十七条所规定的违法行为。
2. 法律责任根据上述分析,该公司可能承担以下法律责任:(1)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统计机构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可以予以通报;(2)可以并处五万元以下的罚款;(3)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二、加强企业统计法律意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1. 加强企业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企业应加强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提高企业负责人和统计人员的法律意识,使其充分认识到统计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自觉遵守统计法律法规。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统计法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ea6abeeba1aa8114531d953.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有 1 个正确答案,将正确答案选项的代表字母填写在答题纸上;每题 30 分)1.政府统计是指下列哪个机关依法运用各种统计方法和手段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统计调查、统计分析、 提供统计资料和统计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等活动的总称?( C ) A.调查机关B .司法机关C.国家机关 D •所有机关2.政府统计的整体功能是( A )。
A.提供统计信息和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 B.搜集统计资料,实行统计监督 C.搜集统计信息,提供咨询意见 D.提供咨询意见,实行统计监督3.《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是由下列哪个机构制定颁布的?( B )A.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制委员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家统计局D. 国家统计局,或者国家统计局与国务院有关部门9.重大的国家统计调查项目应当( D )。
A.报国家统计局审批 B .报国家统计局审核,由国务院备案 C.报国务院备案D.报国务院审批10.统计调查制度一经审批或者备案,即成为统计调查组织实施的法定依据,( C )。
A.但在统计调查实施前,可以变更 B .但在统计调查中,可根据实施情况进行修改 C.非经批准,不得变更D.任何情况下均不得变更11.统计调查项目的审批机构应当审查调查项目的(B )。
1 分, 30 道题,共4.统计法明确要求, 统计调查对象提供统计资料必须( A .真实、及时B .准确、及时C.准确、完整、及时D.真实、准确、完整、及时5.统计法明确要求, 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D )。
A. 提供不真实、不系统的统计资料B. 提供不正确、不系统的统计资料C. 提供不正确、不完整的统计资料D. 提供不真实、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6.统计法第七条规定,统计调查对象不得( B )。
A 屡次迟报、拒报统计资料B 迟报、拒报统计资料C 屡次漏报、不报统计资料D 漏报、不报统计资料7.政府统计调查可分为(C )。
A 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民间统计调查 C 国家统计调查、部门统计调查和地方统计调查 8.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制定者是( D )。
统计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3篇)
![统计法律法规案例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5550b6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c7.png)
第1篇一、案件背景某市统计局(以下简称“某市统计局”)在2021年11月发布的年度统计公报中,公布了该市2021年度的经济、社会、人口等统计数据。
然而,在数据公布后不久,有关部门和媒体发现,某市统计局公布的统计数据存在重大偏差,与实际情况严重不符。
经调查,某市统计局在数据统计过程中存在违法行为,具体如下:二、违法事实1. 篡改统计数据: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过程中,对部分关键数据进行了篡改,以掩盖实际经济状况。
例如,将某重点企业的产值虚报,导致全市工业总产值大幅上升;将部分居民收入数据上调,导致全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大幅增长。
2. 隐瞒真实情况: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过程中,故意隐瞒部分真实数据,以美化经济形势。
例如,对某市部分重点污染企业的排放数据进行了隐瞒,导致全市空气质量数据失真。
3. 违反统计法规:某市统计局在数据公布前,未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规定进行公示和征求意见,也未向公众说明数据来源和统计方法。
三、法律依据1. 《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二十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依法独立行使统计调查、统计报告、统计监督的职权,不受侵犯。
第二十三条规定,统计机构、统计人员应当如实搜集、整理、汇总统计资料,不得伪造、篡改统计资料。
2.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二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实施行政处罚,对违法行为给予行政处罚。
第二十四条规定,行政机关应当依法及时、公正地处理违法行为,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四、案例分析本案中,某市统计局的违法行为具有以下特点:1. 违法行为严重:某市统计局篡改统计数据、隐瞒真实情况,严重损害了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误导了公众对经济形势的判断。
2. 违法行为涉及面广:某市统计局的违法行为涉及工业、居民收入、环境等多个领域,对社会造成了严重影响。
3. 违法行为持续时间长:某市统计局的违法行为并非偶发,而是持续多年的行为,反映出该局在统计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制度缺陷和监管漏洞。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综合应用题)(最终5篇)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综合应用题)(最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89ebba6aec0975f46527d3240c844769eaa0aa.png)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综合应用题)(最终5篇)第一篇: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综合应用题)统计法基础知识四、案例分析题1.向阳乡人民政府统计站统计员周某私自改动16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07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07年全乡的年报,经乡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及加盖乡政府公章后上报到县统计局,被核查发现,涉嫌统计违法。
县统计局对此种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处理。
请回答:(1)统计员周某和向阳乡政府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D)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伪造统计资料D篡改统计资料(2)县统计局对周某和向阳乡政府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B、D)A对乡政府罚款B对乡政府通报批评C撤销该统计员的职务D建议县政府或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行政处分?(A、B)A记过B警告C调离原工作岗位D罚款(4)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A申请行政复议B向工商局申诉C向上级申诉D提起行政诉讼2.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7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5.78亿元和2008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65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9.82亿元和5.73亿元。
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认定该镇存在统计违法行为,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请回答: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A、C)A虚报统计资料B瞒报统计资料C拒报统计资料D伪造统计资料县统计局对该镇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A、D)A警告 B行政记过 C罚款 D建议县政府或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负责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B、D)A罚款 B撤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行政记过本案中受到行政处分的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决定,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C)A向县政府申请复议 B提起行政诉讼 C向上级申诉 D向市统计局申请复议3.某省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统计法律案例及分析题(3篇)
![统计法律案例及分析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c9de1991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c.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某市统计局在2021年对全市各行业进行了一次全面统计调查。
在调查过程中,该局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经调查核实,某市统计局对涉嫌违规的企业进行了处罚,并依法向市政府报告了调查结果。
然而,在后续的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发现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违规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以下简称《统计法》)的相关规定。
二、案例概述1. 案件基本情况某市统计局在2021年进行的统计调查中,发现部分企业存在虚报、瞒报、漏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经调查核实,某市统计局对涉嫌违规的企业进行了处罚,并依法向市政府报告了调查结果。
然而,在后续的审计过程中,审计部门发现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调查过程中存在以下违规行为:(1)未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2)未对涉嫌违规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核查;(3)未将调查结果依法向市政府报告。
2. 违规行为及处罚根据《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某市统计局的违规行为构成了违法行为。
审计部门依法对该局进行了处罚,具体如下:(1)责令某市统计局立即改正违规行为;(2)对某市统计局的主要负责人进行约谈,要求其加强统计工作的领导和管理;(3)对某市统计局的违规行为进行通报批评。
三、案例分析1. 违规行为的定性本案中,某市统计局的违规行为主要表现为未按照规定的时间、程序和方法进行统计调查,未对涉嫌违规的企业进行必要的核查,未将调查结果依法向市政府报告。
这些行为均违反了《统计法》的相关规定,构成了违法行为。
2. 违规行为的原因分析(1)统计法规意识淡薄。
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未能严格按照《统计法》的规定进行操作,说明该局对统计法规的认识不够深入,法规意识淡薄。
(2)统计工作责任心不强。
某市统计局在调查过程中,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涉嫌违规的企业,说明该局工作人员责任心不强,对统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3)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
某市统计局在统计调查过程中,未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导致统计调查工作存在漏洞。
统计法律法规案例题(3篇)
![统计法律法规案例题(3篇)](https://img.taocdn.com/s3/m/df2fc799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2f.png)
第1篇一、案例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统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给国家统计工作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为了加强统计法治建设,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统计法律法规,对统计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
本案例将介绍某市统计部门查处的一起虚报瞒报统计数据的案例。
二、案例经过(一)案件发现2019年,某市统计局在开展例行统计调查时,发现某市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某科技公司”)的统计数据存在异常。
经初步核实,某科技公司虚报了工业增加值、主营业务收入等指标,瞒报了职工人数、固定资产等指标。
(二)调查取证某市统计局立即成立调查组,对该案进行调查取证。
调查组通过查阅相关资料、询问相关人员、现场核查等方式,收集了大量证据。
经调查核实,某科技公司自2017年以来,通过虚报、瞒报统计数据,骗取了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
(三)案件定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及相关法律法规,某科技公司虚报、瞒报统计数据,属于违法行为。
调查组依法对该案进行了定性。
(四)处理结果1. 对某科技公司进行行政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第六十条的规定,某市统计局对某科技公司作出了如下处罚:(1)责令改正,停止违法行为;(2)没收违法所得;(3)处以罚款人民币10万元;(4)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2. 对某科技公司进行信用惩戒:将某科技公司及其法定代表人、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列入统计信用“黑名单”,在信用中国(国家)网站进行公示。
三、案例分析(一)案例特点1. 违法行为严重:某科技公司虚报、瞒报统计数据,骗取了国家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政策支持,严重损害了国家利益。
2. 影响范围广:某科技公司的违法行为涉及多个统计指标,对国家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产生了严重影响。
3. 处罚力度大:某市统计局依法对某科技公司及其相关人员进行了严厉的处罚,体现了我国统计法治的严肃性。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
![统计法基础知识案例分析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5649fe856a561252d36f8c.png)
案例分析题1、2008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8年3月10日。
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向该公司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做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请回答:(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②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④拒绝提供统计资料(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①警告④5万元以下罚款(3).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③提起行政诉讼④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2、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6年3月10日。
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对该公司做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瞒报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做出何种处罚?A警告D5万元以下罚款(3)本案在省统计局做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A、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申请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4)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C、提起行政诉讼D向省政法申请行政复议A1、A单位2009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日,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
此后,.该单位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
2月12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日前上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案例分析题1.A单位2009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日,在2月8日,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
此后,.该单位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
2月12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日前上报。
该单位仍未按时上报。
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09年度财务统计报表数据。
:。
该单位2月18日将未经加工的众多财务报表和账目送至区统计局。
(1) A单位存在哪些统计违法行为( )B.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2)区统计局进行了几次催报( )A.1次(3)对该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区统计局可分别作出何种处理( )A.警告B.通报D.罚款2.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08年工业总产值6. 12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10. 75亿元和6,62亿元。
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
查实后,该企业和案主要责任八受到了处罚。
请回答:(1)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2)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A.通报C.罚款D.建议有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 )D.记过3.某省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请回答:(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A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C.违反统计规章的规定(2)该企业的统计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下列何种条件?( )A.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B.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资格证书(3)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办?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4)该企业原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 )B.统计法基础知识4. 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6年3月10日。
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暈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请回答(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D.拒报统计资料(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A.警告D.20万元以下罚款(3)本案在省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A.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申请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4)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呼政复议C.提起行政诉讼D.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5.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6年建筑业总产出为20511. 3万元,从业人员2413人,工资总额2732. 45万元。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6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
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请回答(1)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C.未按规定设置原始记录(2)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以下罚款额度正确的有:C,1万元以下(3)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B.警告(4)该公司若不服从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A.申请行政复议D.提起行政诉讼6.某省辖市一会计师事务所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
市统计局认为该事务所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事务所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
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
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请回答:(1)该事务房所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事务所作出何种处罚?B.警告D,20万元以下罚款(3)该事务所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省统计局D.市政府(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该事务所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7.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至2006年间4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
2006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
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行政处罚决定。
请回答:(1)该公州在此案例列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迟报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俯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理?B.警告D.1万元以下罚款(3)该公司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省统计局C.市政府(4)该公司经行政复议后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四.案例分析题1.某乡人民政府统计站统计员私自改动18个村民委员会上报的2005年农村经济统计年报报表,并根据改过的数据编制2005年全乡的年报,经乡政府主要领导签字及加盖乡政府公章后上报到县统计局,被核查发现,涉嫌统计违法.县统计局对此种违法行为依法作出了处理.(1)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 B )B.瞒报统计资料(2)县统计局对该统计员和该乡政府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 BD ) B.对乡政府通报批评 D.建议县政府或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行政处分?( AB )A.记过B.警告(4)被追究责任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 ) C.向上级申诉2.某镇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指使统计人员将2005年全年全镇工业总产出6.12亿元和2006年上半年全镇工业总产出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1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镇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镇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1)在此案例中该镇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AC A.虚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2)县统计局对该镇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AD )A.警告 D.建议县政府或有关纪监察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 BD) B.撤职 D.行政记过(4)本案中受到行政处分的人员若不服从处分决定,可以通过何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C )C.向上级申诉3.某省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 BC )B.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C违反统计规章的规定(2)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办?( CD )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从业资格证书(3)该企业原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必须要通过什么科学目的考试( B B.统计法基础知识4、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6年3月10日。
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
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
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D ) B、瞒报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AD )A、警告 D、5万元以下罚款(3)本案在省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 AC ) A、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申请 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4)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BCD )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C、提起行政诉讼 D向省政法申请行政复议5、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6年建筑业总产出为20511.3万元,从业人员2413人,工资总额2732.45万元。
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6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没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
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 )B、伪造统计资料(2)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以下罚款额度正确的有:( AC )A、5万元以下 C、2万元以下(3)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BC )B、警告 C、通报批(4)该公司若不服从处罚,可以采取何种措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AD )A、申请行政复议 D、提起行政诉讼6、某省辖市一会计师事务所未按要求到市统计局领取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领取统计报表。
市统计局认为该事务所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
该事务所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C ) C、拒报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事务所作出何种处罚BD)B警告C2-10万元罚款(3)该事务所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D) A省统计局 D市政府(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该事务所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B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础人民法院7、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至2006年间4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
2006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
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
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B)B屡次迟报统计资料(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理?(BCD) B警告 C通报批评D、5万元以下罚款(3)该公司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AC) A省统计局 C市政府(4)该公司经行政复议后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D )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五、综合应用题1.某纺织厂6 月份实际完成工业产值872万元,但由于该厂统计员是刚从车间新调来的,不熟悉相关的统计报表制度,结果将该月的工业产值错误计算为978 万元,该厂的统计负责人和有关领导在未对该数据依法进行核定的情况下,就同意将此统计结果报送给统计部门,致使该厂6 月份的工业产值多报106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