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川端康成及日本文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下内容来自百度知道,我认为比较好:
虽然不是刻意阅读某些国家的文学作品,然而不经意间我还是阅读了少量日本文学作品,如《源氏物语》、《好色一代女》,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美丽与悲哀》《伊豆的舞女》,还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侦破小说。很奇怪的感觉,似乎这所有的作品都展示着日本富士山雪色清晨的清朗,是冬季寒冷的早晨凛冽的美丽——纯净、清泠泠的似古筝高山流水式的铮琮。回想起来,若说纯美的况味,似乎国内只有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堪与媲美。
读川端康成的《雪国》《古都》《美丽与悲哀》《伊豆的舞女》,还有他其它作品时,心头总是被淡雅的忧伤环绕,无法排解。虽然不了解他的生平,然而我想他的忧伤必有来历。果真如此,川端康成两岁丧父,三岁丧母,七岁丧祖母,其间姐姐去世,十五岁祖父丧,环视他的生命早期,竟然是接连不断的亲人离世。孤苦伶仃的他,在众多亲戚家流离失所,他学会了静静地思索,默默地体会内心与世隔绝般的孤独。早年的孤苦心境,铸就他一生的悲郁气质,在文字的字里行间,你可以感受到悲哀寂寞孤独如片片雪花飞扬,漫卷诗书。
《雪国》描写主人公ju 驹子沦为艺妓,在屈辱的环境下成长,承受着生活的不幸和压力,勤学苦练技艺,追求过一种“正正经经的生活”,渴望得到普通女人应该得到的真正爱情。男主人公岛村却把她这种认
真的生活态度和真挚的爱恋情感,都看作是“一种美的徒劳”。这发生在客人与艺妓间的普通故事,没有极尽所能的色情描写,而是淡然地保持着平静而客观的现实,至少心灵深处的纯净。清纯干净的笔调使一个本应世俗得俗不可耐的现实,变得如诗歌一样优美馥郁。
《古都》则描写了京都被抛弃的双胞胎姐妹之一千重子和妹妹苗子的相逢,及两人不同的生活命运,京都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风俗习惯等。是一部很美的京都文化描绘长廊,带有绘画的色彩美和音乐的韵味。
《美丽与悲哀》则描写了一位敬爱老师的美丽女画家,在得知老师曾经少年为情所困,并与老师产生同性畸恋后,决定替师报复,与老师的初恋情人和他儿子交往后刻意谋害了青年的故事。这是一个可怕的社会现象,人性扭曲得令人恐怖。作为美丽的代言,其结局未必是真实的美丽,幻像与真实间的距离毫厘远。
读川端康成初期,心头满是困惑,感觉他的作品有着《源氏物语》的音韵美。果然不出所料,川端康成“在瑞典文学院礼堂作了题为《我在美丽的日本》的获奖纪念讲演,他通过禅宗诗僧希玄道元、明惠上人、西行、良宽、一休宗纯的诗,芥川龙之介、太宰治的小说,《古今和歌集》、《伊势物语》、《源氏物语》、《枕草子》的古典传统,以及东洋画、花道、茶道的精神,深入细致地介绍和剖析了“日本美的传统”。”所以说感觉川端具有中国词人之风也很正常,他的文字
优美清冽如山泉饮之清冽,闻之弥香。而简单扼要的故事情节,配以形象具化的自然风景,如温泉的氤氲,山野的青葱,雪国的洁白寒冷,杉树的高大笔直,日本和服那飘逸艳而不俗的丝绸的温润,是电影镜头徐徐摄取的镜头,使人第一瞬间被景致吸引。而《雪国》中三弦的音韵,《古都》中泼墨绘画,不同故事间的茶道,都是介绍着一种迥异他国的日本特色。
凄凉的美贯彻每部小说始终,会使你不自觉地想起苏轼的《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唯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那清泠泠的哀伤如潮水漫上心头,挥之不去,挥之不去。
二
川端一生创作小说一百余篇,然而长篇有限,最有名的作品如《雪国》、《古都》、《千纸鹤》、《伊豆的舞女》却为中篇小说。他的作品情节简单,叙事明白清晰,篇幅短小,缺少宏大的场面描写和历史阶段尖锐的戏剧性。如果你喜欢托尔斯泰的气势恢宏,普鲁斯特细若游丝的心理拟想,如果你渴望感受《飘》中美国南北战争年代那令人沮丧不已的战争末落,如果你向往马尔克斯(破注:百年孤独)的魔幻现实,那么你在他的作品中根本寻找不到。
“由于他以敏锐的感受,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的内心精华。”这是川端在1968年接受诺贝尔文学奖颁奖委员会的颁奖辞。
川端的作品风格是和他本身性格相似的日本美的象征,敏锐的内心世界仅藉以平常而细腻的对自然的描述,对身畔女性刻画,对音乐、绘画艺术欣赏等形式来展现。即使他有着泛滥成灾的哀伤,他也仅愿缓缓地流淌,希望在不惊动每个人的过程中自然地表现,就连在河畔浣衣的女子也仅能通过河面上升腾的水雾朦胧地揣测。他是内省而隐忍的,所有感触都内化为川端文学风格、文化风格,不张扬,不企盼,不渴望阳光明媚,延宕在内我的精神世界里,在完美无瑕的守侯中静静地品味每一点滴的感受。
川端是惟美主义者,在不断缔造新的文学形象,新的文学艺术的过程中,不遗余力地渴望探索突破固有窠巢。不断挣扎,不断抗拒的过程中,自己在创作的隐痛中孤独终老。独立寒秋,站在文学高山巅的他,和站在精神世界的富士山上的他,一样是清冷而寂寞的。不能推陈除新,就意味着堕落;不能与知己畅谈,就绝世孤独。1972年4月16日,川端康成突然采取含煤气管自杀的形式离开了人世,川端康成未留下只字遗书。但他早在1962年就说过:“自杀而无遗书,是最好不过的了。无言的死,就是无限的活。”
川端康成在生命走向末端的一刻,已经清醒地意识到永葆青春的秘诀在于无言的死。生死已经置之度外,还有什么是超越不了?从生命初期就与死神频频面对的他,早已渴望与亲人的团聚,如果在生命的过程中用文字留下几部绝响,死亡又其奈何?
到了该停诸此篇的时刻了,很庆幸,读一位绝佳的作家,如果能够感受到他作品的灵秀已经很有福份,如果能够约略地感受到他永恒跳动的生命之光,就更是福份。无论如何,在漫漫雪夜后,让雪花的洁白和清朗的月色,伴着那纯净的感觉入梦,我们在真正的雪国里永生。(破注:这小段话不咋地)
以下内容贴自百度空间
川端康成与日本文学的传统美
——从《雪国》、《古都》和《千只鹤》说开去
日本作家川端康成(1899—1972)是东方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作家。1968年“由于他的高超的叙事文学以非凡的锐敏表现了日本人的精神实质”而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是继印度作家泰戈尔之后第二个获此殊荣的东方作家。他获得诺贝尔奖的三部作品《雪国》(1935—1947)、《古都》(1962)和《千只鹤》(1951)从而成为东方文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作品。下面就这三部作品对川端康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