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合集下载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取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病例抽取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6月。

随机分组,对照组(纳入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纳入40例,优质护理),对比两组干预效果。

结果:观察组所纳入的患者,经对其治疗总有效率及FVC指标、FEV1指标、PEF指标、FEF25%~75%各项水平值展开评估工作,其各项取值较对照组均呈更优显示(P<0.05)。

结论: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护理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的实践价值显著,且可显著改善其肺功能,预后恢复良好。

【关键词】小儿;支气管肺炎;优质护理;临床效果;肺功能支气管肺炎是儿科感染性疾病中占比较高的病症类型,主要是因细菌或病毒因素诱发疾病产生[1]。

由于患儿机体尚处于发育阶段,气管狭窄现象比较明显,肺部弹力不高、黏液分泌较少,机体抵抗力较弱,因此,临床患病率较高。

有研究指出,对支气管肺炎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对其肺部通气情况具有积极缓解作用,对其疾病康复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作用。

基于此,本研究以小儿支气管肺炎为研究基础,就优质护理干预的应用效果以及对患者肺功能的影响展开分析。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取8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病例抽取时间:2019年01月–2021年06月。

随机分为:观察组(纳入40例)中,性别比例(男:女)为 23:17;年龄分布阈值3-12岁,均值计算(7.67±2.08)岁;病程分布阈值2-14d,均值计算(7.48±2.16)d;对照组(纳入40例)中,性别比例(男:女)为 26:14,年龄分布阈值2-12岁,均值计算(7.48±2.12)岁;病程分布阈值2-12d,均值计算(7.39±2.15)d;组间基线资料符合均衡可比性原则(P>0.05)。

护理干预运用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护理干预运用在新生儿肺炎中的临床效果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肺炎给予护理干预,分析其临床效果以及对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在2018-2020年期间,从我院选取医治42例新生儿肺炎患儿为分析对象。

按照护理方法不同,分配成观察组21例,对照组2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护理干预,两组比较干预前后效果。

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儿肺部啰音消失时间,住院时间,退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肺功能改善好于对照组,P<0.05。

结论:与常规护理方式相比,为新生儿肺炎患儿采取护理干预有助于改善临床症状以及肺功能,有推广意义。

[关键词]护理干预;新生儿肺炎;肺功能Clinical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used in neonatal pneumonia and its effect on pulmonary function Liu YanmeiJilin City Central Hospital 132000[Abstract]Objective To g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neonatal pneumonia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ect and the effect on lung function.Methods During the period of 2018-2020,42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were selected from our hospital as the analysis objects.According to different nursing methods,21 cases were allocated into the observation group,21 cases wer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adopted the usual nursing method,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The two groups compared the effect before and after theintervention.Results After the intervention,the lung raledisappearance time,th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he antipyretic time were shor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the lung function improvemen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Compared with routine nursing methods,taking nursing intervention for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is helpful to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and lung function,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Key words]:nursing intervention;neonatalpneumonia;lung function前言:据悉,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最为常见的就是新生儿肺炎,具有病死率高以及复发率高的特点。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有异 常者随时监测 。
的 94.06% ;4 ̄6分 占 30例 ,占分娩 总数 的 4.69% ;3分 以下
1.2.2 产程监测 经产 妇宫 口开大 3 em,初产妇宫 口开大 7 占 7例 ,占分娩总数 的 1.09%;1例新 生儿 由于羊水污染严重 ,
em时 ,实施胎 心监护仪持续监测 ,开启 监护屏幕 ,助产士和 家属拒绝剖宫产 ,娩 出后无呼吸心跳 ,经抢救复苏无效死亡 ,
做胎 心监护 ,每次监 测前嘱孕妇 排空膀胱 ,取半 坐卧位或左 工作。
侧 卧位 ,将胎 心监护 仪探头 放在胎 心音 听诊最 清晰 的部位 , 2 结果
将宫缩探 头放 在宫底下 2~3横 指的地方 。用腹带 固定两个 探
640例 产妇在 分娩 过程 中 ,140例 出现胎 心监 护基线 异
医生可 以直接从监护 仪的屏幕上观察到胎儿 的心率 曲线和宫 占分娩 总数 的 0.16%。
缩压 力 ,在宫缩 的过程 中 ,全 程指导孕妇配合宫缩用力 。
3 讨 论
1.2.3 产程 中的护理 ① 做好各 种记 录 ,胎 心监护 仪开启
随着 医疗水 平的提高 ,世界范 围内的围生儿死亡率 已显
中国现代药 物应用 2014年 5月第8卷第9期 Chin J Nod Drug ApO1,M
1.2 方 法
儿 娩出前的准备 ,以防窒息 发生 。一 旦发 生窒息 ,及时抢救 ,
1.2.1 分娩前监测 人 院后 ,患者做完产前相关检查 ,每 天 必 要时请新生儿科 医生会诊 。做好窒息新生儿 的抢救 和复苏
时间 、中断 时间 、中断时 间长短和 引起 中断的原 因 ,胎心异 著 下降 ,在报道 称发达 国家 的围生儿病死 率在 0.7% 1%,而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

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评价护理干预在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探讨护理干预对策。

方法:常规组与干预组各纳入拟行肺功能测试受试者110例,前者由医护人员口授,向受试者说明测试步骤、测试要领,指导完成测试,培训的质量主要依赖于医院人员指导能力、意愿,后者制定落实系统性的护理干预策略。

结果:常规组1次完成率低于干预组,测试时间≥5min、动作不规范率、不良症状率高于干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有助于提高肺功能检查效用,避免重复检查,缩短培训时间,减轻患者不适,干预的重点应放在理解能力不强的患者身上,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宣教效用。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依从性;医院感染【中图分类号】R4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8-0241-02肺功能检查是呼吸系统诊断评价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已被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疾病诊断与检测、肺部创伤评估、职业病诊断、运动医学等领域[1]。

肺功能检查对受试者配合能力、依从性有较高的要求,严格的质控是保障肺功能检查准确的前提[2]。

肺功能检查还存在一定应用风险,可能增加医院感染风险,同时不当的操作还可能增加气道损伤风险。

为提高肺功能检查质量,本院制定落实肺功能检查护理干预策略,取得一定成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及方法1.1 一般资料以2013年10月~2014年10月,医院行肺功能检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纳入标准:①逆行肺功能检查;②认知、精神均正常;③初次开展肺功能检查;④无严重的运动障碍,具有一定沟通、理解能力;⑤知情同意。

共纳入患者220例,其中男148例、女72例,年龄4~78岁、平均(50.3±14.4)岁。

<12岁14例、13~18岁64例。

原发病: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炎、肺结核、外科术前检查等。

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54例,初中55例,高中及以上11例。

据入院顺序,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干预组各210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检查项目、文化水平、原发病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浅谈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

浅谈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

浅谈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摘要】】随着临床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肺功能检查已经受到临床越来越高的重视。

在呼吸系统疾病的治疗中,肺功能检查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其对于疾病的诊断、鉴别、严重度分级以及病情进展都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但是在对患者进行肺功能检查时,必须要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够获得较为准确的检查结果,如此为了有效提高患者的检查依从性,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以下本文将针对肺功能检查中的护理干预进行深入研究,旨在为相关工作者提出参考性建议。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护理措施;护理体会肺功能检查中患者的配合度非常重要,只有患者进行良好的配合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所以在检查的过程中必须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护理干预[1]。

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保障患者以平静的状态进行检查,同时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动作指导和呼吸指导,因为只有患者采用正确的呼吸方式才能够获得准确的检查结果,所以在整个护理干预过程中对护理人员的要求是非常高的。

以下笔者将从检查前、检查中以及检查后的护理干预方式进行详细综述。

1.肺功能检查的临床价值近些年,临床对于肺功能检查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主要原因在于肺功能检查有很多的临床应用价值,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对肺、呼吸道疾病的早期诊断;2.对肺功能损害性质的定性诊断;3.诊断病变部位;4.鉴别呼吸困难的原因;5.评估疾病的病情严重程度、进展和预后;6.疾病严重程度评估;7.劳动强度及耐受力评估;8.疾病的进展与预后评估[2]。

2.肺功能检查的具体护理措施2.1检查前护理干预发挥第一印象作用:患者在进行检测前,由于面临的是陌生的环境,所以往往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恐慌或者是不知所措,从而影响检查中的行为,进而导致检查结果的不准确,或者是反复多次进行检查。

为了避免这一现象的出现,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充分发挥第一印象的作用,避免让患者出现恐惧和不知所措的情绪[3]。

护理干预对儿童肺功能检测的效果影响

护理干预对儿童肺功能检测的效果影响

护理干预对儿童肺功能检测的效果影响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儿童肺功能检测的效果以及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实行肺功能检测的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在进行肺功能检测的过程中不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患儿在进行肺功能检测的过程中进行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儿呼吸方法的规范情况。

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呼吸规范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两组经比较差异较为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进行肺功能检测的患儿实行护理干预,能够有效的提升其呼吸规范状况,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护理干预;儿童肺功能检测;效果影响在儿童疾病中其呼吸系统疾病较为常见,具有较高的发病率。

而在儿科呼吸系统检查的过程中,其肺功能检测则是主要的方法,并逐渐应用其中,同时肺功能检测会受到一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儿童的心理以及生理因素[1]。

此研究对我院2015年1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实行肺功能检测的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108例实行肺功能检测的患儿,按照入院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患儿为54例。

在对照组中,男性患儿为29例,女性患儿为25例,患儿年龄分为儿童组和幼儿组,儿童组年龄均在(4-8)岁,幼儿组年龄均在(6-34)个月;在观察组中,男性患以及女性患儿各为27例,患儿年龄分为儿童组和幼儿组,儿童组年龄均在(4-9)岁,幼儿组年龄均在(6-33)个月。

对比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1.2.1检测中护理干预所有患者均采用同一台肺功能检查仪来进行检查。

并且按照此台肺功能检查仪的使用操作来对患儿进行检查,操作人员应为同一人。

对照组患儿在进行其操作过程中应知道患儿进行呼吸的方法,但无护理干预步骤,可进行肺功能检查,从而提升患儿的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分析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于2015-2016年在我院小儿科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每组各350例,试验组患儿行护理干预,对照组患儿行常规护理,研究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5.72%(335/350)高于对照组的82.00%(287/350);试验组患儿的FVC(肺活量)、FEV1(用力呼气量)、PEF(呼吸流量峰值)改善均优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均具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疗效显著,可显著改善患儿的肺功能,提高疗效,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支气管肺炎在临床中属于常见病及多发病,患者多为2岁之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气喘等,对患儿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1]。

患儿因年龄较小,机体免疫能力较弱,且自主能力较差,故对患儿行护理干预极为重要[2]。

本文通过研究于我院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分析行护理干预对患儿生活的影响。

研究结果如下所示。

1一般资料及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于2015-2016年在我院小儿科进行治疗的7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试验组350例患儿中男169例,女181例,年龄1-5岁之间,平均年龄(3.68±0.5)岁,病程为2-15d,平均病程(5.9±1.2)d;对照组350例患儿中,男156例,女194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4.02±0.1)岁,病程2-14天,平均病程(6.2±0.8)d。

所选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所选患儿或其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且该项研究已经我院伦理部门许可。

排除标准:所选患儿经影像学检查、临床体征表现、胸部X光线及实验室检查后已确认为小儿支气管炎;肺部无其他疾病,无严重先天性心脏病。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综合护理干预在新生儿肺炎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YU Feng-feng
(Xiangcheng People's Hospital, Suzhou Jiangsu)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of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neonatal pneumonia. Methods Eighty children with pneumonia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5 to December 2018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wi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control group with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40 patients in each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 improvement time, hospitalization time and treatment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had lower cough time, fever time, lung voice disappearance time and hospital stay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1).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was 97.5%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 (80.0%),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Conclusion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hildren with neonatal pneumonia and improve clinical symptoms. KEY WORDS: Neonatal pneumonia;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Clinical symptoms; Treatment effect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查的影响目的:通过护理干预的方法提高肺功能检查的成功率。

方法:将2014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在笔者所在医院行肺功能检查的260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在常规肺功能检查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护理干预的方法对患者进行检查,对照组采用常规肺功能检查方法进行检查,比较两组患者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和一口气弥散功能的人数以及10 min内完成的人数。

结果:干预组一次完成肺通气功能者为39例(30%),对照组为18例(13.85%);干预组一次完成一口气弥散功能者为27例(20.77%),对照组为11例(8.46%),干预组在10 min内完成的为118例(90.77%),对照组为103例(79.23%)。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肺功能检查时根据患者的病情、心理、文化背景等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方法,使患者对检查时的呼吸动作要领掌握程度得到提高,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缩短患者检查时间,值得推广。

标签:护理干预;肺功能;肺通气功能;一口气弥散功能笔者所在医院自2005年开展肺功能测定检查以来,在临床疾病诊断,病情评估,风险评估等方面取得满意效果,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患者不能顺利按照操作医生的要求完成检查,导致检查失败或准确率下降,给临床诊疗工作带来不便,为此,笔者所在科室在肺功能室医生常规检查方法的基础上配合采用护理干预,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笔者所在医院应用德国耶格型号为MS-DIFF+APS的肺功能仪,对2014年1月1日-2014年4月30日260例患者行常规肺功能检查,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130例,其中男95例,女35例,年龄27~87岁,平均(65.25±10.60)岁;对照组130例,其中男86例,女44例,年龄37~88岁,平均(67.02±8.81)岁。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探析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探析

护理干预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情况探析【摘要】目的:分析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小儿肺功能检查患者5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接受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在肺功能检查中的配合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在肺功能检查中的配合情况较好,配合检查例数多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数据经对比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实施优质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儿的检查配合程度,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小儿;肺功能检查;应用在临床检查中,肺功能检查对于护理工作的要求相对较高,护理工作开展情况经常给肺功能检查的最终结果带来影响[1]。

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由于患儿的年龄相对较小,因此经常会出现不配合检查的现象,所以,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护理干预的意义就变得尤为重要。

我院在小儿肺功能检查中,对患儿实施优质护理干预,收到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于2014年5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50例接受小儿肺功能检查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儿均为第一次接受肺功能检查,智力发育正常,认知能力正常。

其中,男性患儿31例,女性患儿19例,患儿年龄为2—7岁。

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儿的一般数据经对比后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则接受全面优质护理,主要护理方法如下:1.2.1 护理知识宣教很多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小儿患者及家属对于肺功能检查及相关的护理工作没有形成正确认识,并且患儿年龄较小,对于肺功能检查常存在不配合现象。

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护理知识宣教[2]。

护理人员需要多与患儿进行沟通,给患儿耐心讲解肺功能检查需要注意的相关事项,让患儿信任自己,可以配合护理工作的开展。

此外,护理人员还需要与患儿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可以配合护理工作,这样才能保证肺功能检查的顺利进行。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价值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效果与使用价值。

方法:选取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小儿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6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剩余60例作为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治疗有效率与痊愈时间。

结果:不同护理工作实施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更高,痊愈时间更快,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针对小儿肺炎采用优质护理能够有效患儿的肺炎症状,提高治疗有效率,缩短痊愈时间,患儿生活质量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更好,具有。

【关键词】小儿肺炎;优质护理;治疗有效率;痊愈时间。

小儿肺炎是婴幼儿期内的常见病之一,患儿常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当前临床治疗能治愈绝大部分患儿,但是由于患儿心智不成熟,对于治疗的依从性较低,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方式。

本文就优质护理的效果进行探讨,研究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内本院收治小儿支气管炎患者120例,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分为两组,其中实验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6.24±3.2)岁。

对照组60例,男33例,女27例,患者年龄2-12岁,平均年龄(6.15±2.9)岁。

两组患儿的年龄、男女比例等相关资料接近,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符合《实用儿科学》中小儿急性支气管炎判断标准,发病年龄在1-12岁以内的患儿,所有患儿及家属知悉本次研究,家长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患儿家属不同意治疗开展的;重症肺炎患儿;同时使用抗生素治疗的患儿;各项脏器功能不全的患儿。

1.2方法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

1.2.2 实验组实验组患儿采用优质护理,内容如下:1.2.2.1 发热护理:因为肺炎患儿时常会出现发热的情况,导致患儿呼吸受影响,同时还会出现焦躁不安的情况,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密切关注患儿的体温情况,做好定时测量并且详细记录,根据患儿不同的体温发热程度,给予患儿不同的降温措施,包括物理降温、药物降温等方式。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探讨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探讨

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探讨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

方法:120例肺功能检测受试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n=60)受试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对照组(n=60)受试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受试者行肺功能检测过程中的配合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

结果:研究组受试者对检测过程中的配合度及护理后的满意程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效果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肺功能检测;护理干预;满意程度【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17-0-02肺功能检测是临床上呼吸系统疾病重要的辅助诊断检查这一,对于临床疾病分期及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大意义。

有研究指出患者在行肺功能检测时,易因各种因素影响导致漏诊或误诊的情况,影响诊断结果的准确性,故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合适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1]。

为了确保该类患者的辅助诊断检查的准确性,目前已有研究针对不同患者如聋哑人、儿童等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1-2]。

但其效果还不确切。

本研究旨在探讨分析护理干预对肺功能检测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120例肺功能检测受试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护理方式随机分为两组:受试者年龄18~75岁,研究组平均年龄(48.2±6.7)岁,男32例,女28例。

对照组平均年龄(47.6±7.2),男34,女26例。

两组受试者年龄、性别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1.2.1检测方法所有受试者均经专员使用德国耶格肺功能检测仪进行肺功能检测,检测项目一致。

机器均接受每日一次定标校正以提高诊断精准度。

1.2.2 护理方法研究组:(1)心理干预操作者应舒缓受试者对医院环境的陌生、紧张焦虑、疾病检查的抗拒情绪;耐心为受试者讲解肺功能检测的方法步骤,意义及注意事项,消除紧张,取得其信任;积极疏导因知识水平受限,无法理解检测相关内容的中老年受试者,耐心告知该检查是无痛无创,使其易于接受,做好心理准备,配合检查[3]。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摘要】目的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的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92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作为研究病例,将其随机分配至A组与B组,每组均有46例。

A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B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经护理后的治疗总有效率与肺功能指标。

结果两组患儿经护理后,B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肺功能指标:FEV1(1.77±0.43)L、 FEV1%为(84.27±2.58)%。

A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09%,肺功能指标:FEV1(1.14±0.56)L、FEV1%(81.02±2.41)%;A、B两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与FEV1、FEV1%均存在明显差异(P<0.05)。

结论优质护理对小儿支气管肺炎的干预能够显著增强患者肺功能、减轻症状以及促进恢复,因此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临床疗效;肺功能前言支气管肺炎是儿童尤其是婴幼儿常见的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咳嗽和气促、呼吸受阻、口周发绀与肺部啰音等。

由于儿童呼吸系统的免疫功能并不完善,具有黏液分泌少,纤毛摆动差以及肺含气量少,易为黏液所阻塞等特点,加之其自理力、自控力存在不足,因此在进行支气管肺炎的治疗后,给予患儿优质的护理对促进其恢复、避免反复感染有重要意义[1],鉴于此,本研究选取我院92例确诊为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常规护理及优质护理进行比较,以探究优质护理对儿童支气管肺炎疾病恢复中的作用。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7年4月——2018年2月期间已确诊并接受治疗的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92例随机分至A组与B组,每组各46例。

A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B组予以优质护理干预。

1.2护理方法A组患儿予以常规护理,如入院引导、口头健康宣教、遵照医嘱进行给药及监测患儿各项体征等。

B组患儿则是在A组的护理基础上予以优质护理,其内容有:①环境护理:将不同病原的患儿分至不同病房护理;患儿病房应以温馨可爱的卡通图案装饰,所有床椅家具均为防撞圆角设计;房内配备轮播卡通节目的壁挂电视、少量玩具及快速手消毒液。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科进行诊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对照组肺炎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肺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比较两组的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肺部X线吸收改善时间。

结果:观察组肺炎患儿的治疗有效率为95.00%(1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15/20)(P<0.05);观察组重症肺炎患儿的咳嗽消失时间、体温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时间以及肺部X线吸收改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优质护理干预;小儿肺炎;护理效果【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0-0243-02肺炎作为儿科常见的一种呼吸系统疾病,具有易周期性恶化、病情复杂、易复发等临床特点,大大增加了临床治疗和护理干预的难度[1]。

本研究主要探讨了优质护理干预在小儿肺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内科进行诊治的40例小儿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6.93±1.42)岁;病程1~15d,平均病程(4.37±1.26)d;其中,支气管肺炎10例,毛细支气管肺炎4例,间质性肺炎3例,大叶性肺炎3例。

对照组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3个月~14岁,平均年龄(6.19±1.42)岁;病程1~15d,平均病程(4.24±1.35)d;其中,支气管肺炎9例,毛细支气管肺炎4例,间质性肺炎4例,大叶性肺炎3例。

两组的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对照组肺炎患儿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肺炎患儿采取优质护理,主要包括如下:向肺炎患儿的家属仔细讲解有关肺炎的专业知识,包括治疗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等,提高临床治疗的配合程度;由于小儿肺炎的年龄普遍较低,惧怕打针,而且在陌生的环境下极易出现不适感,产生恐惧、紧张、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保持微笑,耐心与患儿进行交流;医护人员应当综合参考患儿的饮食习惯、年龄特点和喂养方法,制定出有针对性的科学饮食方案,指导患儿家属采取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多吃蔬菜水果以及多喝水,保持少量多餐饮食。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
吸,反应呼吸功能状况的一种测定方法,需患儿安静入睡,平静呼吸,即可完成测试,适用于3岁以下患儿。然而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若未做好各个检查环节的护理工作,极易因此而影响检查结果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从而影响临床医师制诊断,甚至耽误最佳治疗时机,导致病情进展或恶化,给患儿的生理健康及成长发育构成严重危害。
我科通过在开机检测前做好对大气压、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的定标,使各项指标维持在BTPS水平,避免了检测误差;对家长的适时宣教,提高家长的配合度,并在陪同期间发挥良好的支持作用;对婴幼儿、哭闹不止患儿实施镇静剂催眠,正确服用水合氯醛,在患儿安静入眠的情况下进行检查,避免了其他因素所导致的检查中断现象;通过对每个患儿进行5次的检查,最后选择数据最佳值进行记录,保证数据的准确性和真实性。经过一系列的护理措施,本科122例儿童均顺利完成了肺功能检查,未出现任何并发症。
2结果
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肺功能检查,未出现并发症。122患儿检查结果中,共107例肺功能异常,所占比重是87.7%(107/122),余者15例各项指标提示正常,占12.3%(15/122)。
3讨论
小儿呼吸道疾病占儿科疾病的第一位,用肺功能检测评价呼吸道疾病的严重程度有较高的价值,小儿潮气呼吸肺功能检查可早期检出肺、气道病变,鉴别呼吸困难原因,评价患儿肺部疾患的严重程度,并为疗效评定提供客观的道疾病的防治提供有效的依据[7]。潮气呼吸肺功能是一种通过测定平静状态下的潮气呼
婴幼儿肺功能检查的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婴幼儿潮气肺功能检查中的8年2月~8月到我科住院122例患儿行潮气肺功能检查,给予检查前、中、后进行护理干预。结果所有患儿均顺利完成肺功能检查,未出现并发症。检查结果中共122例,肺功能异常所占比重是87.7%(107/122),余下的15例患者的各项指标均提示正常,占12.3%(15/122)。结论本检测方法客观地反应了患儿潮气通气量指标,对指导临床治疗及疗效判断有重要意义,护理干预保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测试顺利完成,值得在临床普及应用。

综合护理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综合护理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观察

综合护理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观察【摘要】目的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当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50例。

参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护理组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进行干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护理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嗽缓解的时间以及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与参照组相比,均要短于参照组(P<0.05)。

护理组患儿依从率为96.0%(48/50),参照组患儿依从率为80.0%(40/50),护理组患儿依从率高于参照组(P<0.05)。

结论在小儿肺炎的治疗过程当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儿治疗的依从性,缩短患儿住院时间,缩短患儿退热时间以及咳嗽症状缓解的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婴幼儿;肺功能;临床疗效小儿肺炎属于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性疾病,主要是在婴幼儿阶段多发,容易出现并发症症状,起病紧急以及病程进展快特征[1]。

本次就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观察综合性护理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当中的应用效果。

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选2022年10月-2023年10月在我院进行就诊的100例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与护理组,每组50例。

参照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年龄均在6个月-4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6±0.6)岁。

病程均在1-8天之间,平均病程是(3.5±1.0)天。

护理组男患儿26例,女患儿24例,年龄均在6个月-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8±0.8)岁。

病程均在1-8天之间,平均病程是(3.6±1.2)天。

两组患儿在一般资料方面进行比较,数据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

1.2方法参照组:患儿在入院之后,给予相应的健康宣教,针对患儿进行生命体征的监测,同时给予吸氧、用药护理与出院指导这些基础性的护理方式。

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及对儿童检查配合度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及对儿童检查配合度影响分析

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及对儿童检查配合度影响分析【摘要】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及对儿童检查配合度影响。

方法: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接受肺功能检查的儿童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检查时间、配合度评分及检查成功率,儿童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结果:观察组检查时间少于对照组,配合度高于对照组,检查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能提升儿童检查配合度,减少检查时间,提高检查成功率及儿童家属满意度,值得推广。

【关键词】肺功能检查;检查配合度;检查成功率;满意度肺功能检查是临床常规的检查项目,儿童肺功能检查主要见于学龄前的儿童或者学龄期的儿童健康体检,儿童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由于其对医院环境比较抗拒,并且自控能力弱,容易出现紧张、恐惧等负面情绪,部分年龄较小的儿童还会出现哭闹的情况[1]。

因此在儿童进行肺功能检查时,要给予其科学、有效的优质护理,以确保儿童在检查中的配合度[2]。

本文将对优质护理在儿童肺功能检查中的作用及对儿童配合度的影响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22年1月-2022年6月接受肺功能检查的80例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

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3~12岁,平均(7.64±2.38)岁;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12岁,平均(7.59±2.41)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纳入标准:1)所有儿童均意识清楚,智力发育正常,具有正常的认知能力;2)儿童均第一次接受肺功能检查;3)患儿家属对本研究了解,并自愿将患儿的临床资料用于研究中。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

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儿支管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干预对肺功能的疗效和影响。

方法:选取2019年1月到2022年3月期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小儿支管肺炎患者100例作为观察对象,基于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方式,将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每组50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优质护理干预。

结果:经过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治疗有效率,相比对照组患儿较高(P<0.05);研究组患儿肺功能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

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干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患儿的治疗有效率,并改善肺功能指标,加快恢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支气管肺炎;肺功能;影响在临床上,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并伴有肺部湿啰音,如缺乏有效治疗将会导致患儿死亡等严重后果[1]。

同时受限于患儿的年龄,其自理能力较差,因此在治疗期间必须给予合理的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是现阶段儿科临床的一种新型护理方式,相比于常规护理能够提供更为良好的护理服务,提升治疗总体有效。

因此本文主要探究优质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于20219.01-2022.03期间收集100例小儿支气管肺炎患者的基础资料,运用数字表法对患儿实施分组,对照组患儿50例,包括男27例,女23例,年龄分布区间在1-11岁,年龄中位值(6.02±1.27)岁,病程在1-6天,平均病程(3.21±1.03)天。

研究组患儿50例,包括男26例,女24例,年龄分布区间在1-12岁,年龄中位值在(6.11±1.35)岁,病程1-7天,平均病程在(3.36±1.07)天。

对比患儿的基础资料情况,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治疗,即是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变化状况,开展健康知识教育,给予对症治疗护理。

研究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优质护理干预。

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意义董金秀

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意义董金秀

优质护理用于小儿肺功能检查中的意义董金秀发布时间:2023-07-04T10:03:06.950Z 来源:《护理前沿》2023年07期作者:董金秀[导读] 目的探究在对小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作用。

方法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选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小儿肺功能检查患儿30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150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0例,优质护理)。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检查过程中心理状态,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小儿肺功能检查患儿护理过程中将优质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可以改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心理状态,增加家属对该环节护理工作满意度。

云南省红河州开远市人民医院儿童医院云南开远 661699摘要:目的探究在对小儿肺功能检查过程中开展优质护理干预的作用。

方法按照对比护理观察的形式开展探究,选入2021年2月至2022年12月在本院进行小儿肺功能检查患儿3000例为对象,随机划分对照组(1500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1500例,优质护理)。

分析护理效果。

结果对比两组患儿检查过程中心理状态,观察组负面情绪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在对小儿肺功能检查患儿护理过程中将优质护理干预进行运用,可以改善患儿在检查过程中心理状态,增加家属对该环节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小儿肺功能检查小儿肺功能检查为临床诊断幼儿肺部疾病以及呼吸系统疾病最为主要的方式,结合对患儿肺功能进行检查,可以较为直观的反应患儿病症特点,对于临床诊断以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均存在有重要指导作用。

因幼儿年龄较小,主观意识较低,在进行肺功能检查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依从性低等情况,会直接影响到肺功能检查的准确性[1-2]。

为提升小儿肺功能检查的综合效率,更需要做好患儿在检查期间的护理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婴幼儿肺功能检查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现将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在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护理方法,在观察组加用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最终分析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

结果:观察组中的检查耗时以及患儿家属满意状况均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婴幼儿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能提升护理效果并确保检查顺利进行,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运用。

标签:护理干预;婴幼儿肺功能检查;应用价值
婴幼儿本身的免疫力以及综合体质相较成人都会较弱一些,因此其健康发展也就更加需要人们去检查和关注。

进行相应的肺功能检查能帮助对呼吸道疾病进行更加确切的诊断并且了解病因[1],这样在接下来的治愈过程中也就更加具有针对性,效果更显著。

但是往往一些婴幼儿因为年纪小难以良好的配合进行相应的肺功能检查,这就严重阻碍了对当前可能发生病症的诊断以及之后的治疗。

患儿的配合程度在当前检查工作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2]。

良好的使用护理干预能有效的提升患儿的配合度,通过本院收治的临床案例表现也良好的说明了该护理方式所具有的优势性,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自2014年4月至2015年4月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

其中在对照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在1~3.5岁,平均年龄为(2.4±1.1)岁;在观察组50例,男28例,女22例,年龄范围在1.5~3岁,平均年龄为(2.2±0.8)岁。

两组患儿在其他条件上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在对照组中进行常规的护理,包括护理人员核对患儿的个人信息,向患儿家长询问患儿的病史及用药的情况,并为患儿家长介绍进行肺功能检查的具体方法[3-4]。

在观察组中使用的是护理干预,其具体操作如下:
情感护理干预。

使用一些患儿能够听懂的简短用语来表述自身所要表达的意思,说话时注意语速和缓语调轻柔,这样才能更好的给予患儿以亲切感和信任度,简单的介绍一些基本的检查状况让患儿对接下来的检查工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帮助其之后能更好的配合。

还有学习使用一些患儿感兴趣的方式来进行诱导完成检查,比如通过吹气球的方式引起患儿的兴趣,让患儿通过学习吹气球的方法来按照规范更好的完成相应肺功能检查的呼吸动作。

行为护理干预。

在交流的过程中还可以加上一些肢体动作来帮助表达,同时通过一些抚摸、拥抱等亲切行为来加深患儿的亲密度,让家长尽可能的保持在周围以保证患儿在检查时也有一个良好的信任度。

对于患儿的配合行为,护理人员以及家长都要多进行夸奖,鼓励能良好的促进配合行为的持续并让患儿保持一个愉悦的性情,有助于其继续配合接下来的检查工作。

在整个行为护理中不仅是护理人员,患儿家属也要良好的进行配合才能在最大程度上保证护理工作的有效性并支持肺功能检查的顺利进行。

1.3 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为两组患儿的检查时间以及最终患儿家属的满意度。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数据资料运用SPSS 15.0软件来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数资料采用了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在观察组中患儿检查时间少于30分钟的为43例(86%),大于30分钟的5例(10%),未能完成检查的两例(4%);对照组中患儿检查时间少于30分钟的为27例(54%),大于30分钟的12例(24%),未能完成检查的11例(22%)。

并且在观察组中患儿家属的满意率为48例(86%),对照组的患儿家属满意率为39例(78%)。

可见观察组中的护理效果要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在医疗工作中对于老年以及婴幼儿患者的治疗和护理工作要尤其重视,因为该人群的体质以及免疫力等诸多方面相对于成年人要更弱一点。

但是因为婴幼儿在交流上产生一定的障碍,因此就更加需要予以相应的重视来达到更加完善的治疗和护理效果。

进行肺功能检查是为了能更好的进行相应呼吸道疾病的诊断。

并且患儿是否能良好配合将直接影响到检查结果的准确性[5]。

而任何时间的耽误最终都会直接影响到疾病的治疗效果,所以在婴幼患儿的配合下迅速的完成相应检查是非常重要的。

而有效的开展切合实际且让患儿感到舒适的护理工作无疑能让其更好的配合执行相应的操作行为,以确保检查工作能够顺利的维持进行下去。

将本院收治的100例进行肺功能检查的患儿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使用了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儿检查时间以及家属满意率都要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婴幼患儿因为难以良好的用语言进行表达甚至对于护理人员所讲述的话语
也不一定能很好的理解,因此就需要运用其他的方式来让其更好的配合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护理干预就是通过干预性的护理工作让患儿生理上感觉舒适,心理上感觉舒畅,当患儿有了舒服的感受自然就会比较配合护理人员的一些要求和动作,再加上家长在一旁能够进行比较好的配合以加强患儿的信赖感,这样就能帮助提升患儿的肺功能检查配合度,而以上患儿的临床表现也良好的说明了在进行肺功能检查时护理干预所具有的优势性,因此值得进行广泛的临床推广运用。

参考文献
[1] 陈玲.护理干预在毛细支气管炎患儿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
学信息文摘,2015,27:185-186.
[2] 李少棉,潘美珠,梁剑凌.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用系统护
理干预对预后影响的研究[J].中国医学工程,2015,7:108,111.
[3] 毕薇.综合护理干预在经支气管镜球囊扩张治疗良性气道狭窄
中的价值[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5,6:990-994.
[4] 马丽平.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34:221.
[5] 张楠楠.预防性护理干预在血液透析内瘘并发症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5,20:241-2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