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启示
人道主义的存在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启示存在主义最先形成于20世纪20年代刚刚经历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失败的德国。
当时,整个欧洲又爆发了震撼世界的经济危机,各种道德败坏和社会罪恶现象在人们的观念上造成了极大的混乱。
人们普遍生出一种软弱无助的感觉,仿佛人的一切都遭受着异己力量的支配,唯一真实的只有不断反叛理性的自我。
社会中弥漫着一种要求自由、要求过具有丰富情感的自然生活的情绪。
反映悲观、没落、绝望以及反叛、抗争心理的存在主义由此找到了萌生的土壤。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存在主义是资本主义危机时代的危机哲学。
一、“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提出的背景首先,工业革命之后,社会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人们却把过多的目光投向于技术革新,生产力的发展,逐渐把人工具化,以至于人活得太理性太机械,甚至很多时候忽略了人自身的意志。
我为什么活着?我该怎么活着?生命对于我意味着什么?人是一种怎样的存在?……这些问题越来越困扰着正在机械枯燥地活着的人们。
当时时代触觉灵敏的哲学家们率先发现了这一问题,并对其进行不同角度的思考,现象学、生命哲学如此,存在主义也是如此,他们企图还原人作为主体的意义—存在主义,现代西方哲学中一个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派别。
产生于20世纪初叶的德国,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国家广泛流传。
丹麦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存在神学、德国尼采的唯意志论和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其理论先驱。
存在主义真正创始人是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主要代表人物有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法国的萨特、梅洛——庞蒂、马塞尔、加缪,美国的巴雷持、蒂利希、怀尔德等。
存在主义的基本特征是:“存在先于本质”是存在主义的最基本的命题,这里所说的“存在”是指人首先没有任何本质规定的存在物,人就是这样的存在;先有存在,后通过人的自由选择而创造出了所谓人的本质,人的这种自由是绝对的;因此,人是绝对自由的,“人就是自由”;“存在”是不断的被超越的,存在本质上就是虚无;存在主义者认为人是被“抛入这世界的”,人在归宿性上由于自我意识的觉醒而感到“无家可归”,因而人的本质是充满了畏惧、寂寞、痛苦、空虚等,对死的畏惧构成了人现实的本质特征。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阅读感想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阅读感想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主观经验的哲学思潮。
它主张人的存在先于本质,即人首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然后才去创造自己的本质。
这一观点挑战了传统哲学中关于人性、道德和自由的观念,引发了人们对自身存在和意义的深刻思考。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的一篇重要论文,它对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阅读这篇文章后,我深受启发,对存在主义的理解也更加深入。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自由选择和责任。
它认为,人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选择自己的行为和态度。
这种自由选择并非是无限制的,而是受到人的存在和环境的制约。
同时,人也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因为这些选择塑造了自己的本质。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我们应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将责任归咎于他人或环境。
存在主义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概念,这意味着人的本质不是天生固定的,而是通过个人的选择和行动逐渐形成的。
这就打破了传统观念中关于人的本质是善良或邪恶的预设。
每个人都有机会通过自己的选择来塑造自己的本质,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这一观点让我对人性有了新的认识,即人性并非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可以通过我们的选择和行动来改变和塑造的。
此外,存在主义还强调了人的孤独和绝望。
由于人的自由选择是孤独的,每个人都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选择和后果,这可能会带来孤独和绝望。
但存在主义并不认为这是悲观的,而是认为这种孤独和绝望可以激发人的行动和创造力,让人更加真实地面对自己的存在。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孤独和绝望并不一定是坏事,它们也可以成为我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同时,文章也探讨了存在主义与人道主义的关系。
存在主义认为,人道主义不是一种道德说教,而是一种实践。
人道主义不是心安理得地展示人的一切成果,而是要不断超越自我,实现个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
这一观点让我认识到,人道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理论,更是一种实践,需要我们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努力和奋斗。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即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
他认为,人是自由的,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人必须对自己的存在和行为负责。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对我们理解人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具有重要的启示。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
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和能力选择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方式。
我们的选择不仅决定了我们的存在,也影响着周围的人和社会。
这种自由使得我们能够创造自己的本质,而不是被预先确定或束缚。
然而,自由也带来了责任。
因为我们的选择会产生后果,我们必须对这些后果负责。
这就要求我们在做出决策时要谨慎思考,考虑到我们的行动可能对他人和社会产生的影响。
存在主义强调了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性。
我们不能仅仅依赖外部因素或命运来决定我们的存在和本质。
相反,我们应该积极地塑造自己的生活,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赋予自己意义和价值。
这种主观能动性要求我们勇于面对挑战,不断探索和尝试,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和理想。
同时,它也提醒我们要珍惜自己的自由,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选择和责任。
此外,存在主义还指出了人类存在的孤独性和无意义感。
由于人的行为出自自由选择,我们往往会感到孤立无援,无法依靠他人或外部力量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同时,我们也意识到生活的本质可能是无意义的,这就需要我们自己去寻找和创造意义。
这种孤独性和无意义感促使我们更加关注自己的内心世界,探索真正重要的东西,并为自己的存在赋予意义。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存在主义并不是一种逃避现实或悲观主义的哲学。
它并不是要我们放弃对生活的希望和追求,而是要我们以更加真实和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的挑战。
通过承担责任和发挥主观能动性,我们可以在有限的条件下创造出有意义的生活。
同时,我们也应该尊重他人的自由和选择,建立起相互理解和支持的社会关系。
让-保罗·萨特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人类存在的框架。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阅读感想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阅读感想《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的哲学著作,它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和道德观念。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存在主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一些重要的哲学问题有了新的思考。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是自由承担责任的绝对性质。
这意味着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存在和行为负责,而不能将责任归咎于外部因素或他人。
这种自由选择的观念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意味着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行为的后果。
存在主义认为,人不是被决定的,而是通过自由选择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这种观点挑战了传统的决定论观念,强调了个人的自由和责任。
存在主义还强调了道德的相对性。
道德准则不是绝对的,而是基于个人的选择和行动。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这些观念和价值观是基于他们的个人经历、信仰和文化背景而形成的。
因此,道德判断是主观的,而且不同的人可能会有不同的看法。
这种道德相对性的观点提醒我们,在道德问题上应该保持开放和包容的态度,尊重他人的观点和选择。
此外,存在主义还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
这意味着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给定的,而是通过个人的选择和行动逐渐形成的。
人不是被定义为某种特定的类型或角色,而是通过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来创造自己的本质。
这种观点强调了个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提醒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存在主义的观点对我的思考和生活产生了一些影响。
它让我更加关注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并意识到自己的责任。
我认识到,我的行为和选择会对自己和他人产生影响,因此我需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存在主义的观点也让我更加关注他人的存在和需求。
我意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由和选择,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选择和决定,而不是试图将自己的观点和价值观强加给他人。
然而,存在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的道德相对性观点可能会导致道德的混乱和不确定性。
如果道德准则是主观的,那么如何确定什么是正确的行为呢?此外,存在主义的观点也可能会导致个人的孤独和异化。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在这篇文章中,萨特提出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观点,即存在主义哲学将人类的自由置于一切之上。
他试图证明存在主义与传统的人文主义之间的相容性。
本文将对这一观点进行探讨和分析。
存在主义的批判者存在主义在诞生之初就受到了来自各方的批评和质疑。
其中,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现实的哲学,它忽视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而天主教哲学家则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无神主义,它否定了上帝的存在和人类的价值。
然而,萨特认为他的哲学是建立在自由行动基础之上的,而不是一种纯粹的理论沉思。
他批评严肃精神,认为这种精神只会让人陷入对命运的沉思和等待,而无法真正地行动起来。
对于个人主义的指责,萨特则在后来的《辩证理性批判》中进行了回应,试图将集体逻辑和以个人为中心的方法进行调和。
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存在主义确实存在一定的个人主义倾向。
存在主义与自由对于存在主义者来说,自由是绝对的。
然而,这种自由并非是一种无拘无束的状态,而是意味着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必须要承担起相应的后果,不存在逃避责任的可能性。
这种自由是一种沉重的负担,它要求人必须不断地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
同时,人在选择自己的行为时,也不能将自己的自由建立在他人的自由之上,否则就会陷入一种不平等的关系之中。
存在主义认为自由是人类存在的本质特征,人必须要对自己的自由负责,并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创造自己的存在。
存在主义与人际沟通在萨特看来,意识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冲突和斗争的关系,而不是一种和谐统一的关系。
每一个意识都试图将另一个意识纳入自己的范畴之中,使其成为自己的一部分。
然而,这种将他人纳入自己的范畴之中的行为,实际上是对他人自由和独立性的一种侵犯。
因此,在人际沟通中,我们必须要尊重他人的自由和独立性,不能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他人。
同时,我们也不能将他人视为自己的工具和手段,而应该将其视为与自己平等的存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存在先于本质,这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它意味着人首先存在于这个世界上,然后才去定义自己的本质。
这一观点强调了个体的主观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我们不是被预先设定好的角色或本质所束缚,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这就要求我们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负责,因为我们的选择会影响我们的存在和发展。
自由承担责任是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
我们每个人都有选择的自由,并且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种自由并不是一种无限制的自由,而是在特定环境和社会背景下的自由。
我们需要在自由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既要勇敢地追求自己的目标,又要承担起相应的责任。
存在主义认为,只有通过自由承担责任,我们才能真正成为自己,实现自己的价值。
存在主义强调人的孤独和异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感到孤独和失落,因为他们与他人和社会的联系变得越来越薄弱。
存在主义提醒我们,要认识到自己的孤独,并学会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
只有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交流,我们才能真正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此外,存在主义还强调行动的重要性。
它认为,只有通过实际的行动,我们才能改变自己的处境,实现自己的目标。
存在主义不是一种消极的哲学,而是鼓励人们积极地面对生活,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然而,存在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过于强调个体的自由和主观性,而忽略了社会和历史的因素对人的影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的选择往往受到社会、文化和经济等因素的限制。
此外,存在主义的一些观点可能会导致人们陷入悲观和绝望的情绪中,因为它强调了人生的苦难和无奈。
尽管存在主义存在一些局限性,但它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考方式和生活态度。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由,勇敢地面对生活的挑战,承担起自己的责任。
同时,它也让我们认识到,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是由我们自己创造的,而不是由外界赋予的。
在阅读《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过程中,我也对自己的生活进行了反思。
我意识到,自己在某些方面过于依赖他人的意见和社会的规范,而忽略了自己的内心感受和需求。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的哲学著作,它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和观点,并对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进行了深入的阐述。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存在主义的思想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对人类的自由、责任和存在的意义有了新的认识。
萨特在书中提出了“存在先于本质”的观点,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自主性。
他认为,人首先存在,然后才是特定的本质或角色。
这意味着我们不是被预先定义或注定的,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这一观点对传统的决定论和宿命论提出了挑战,强调了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自我决定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我们有权利和责任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并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此外,萨特还强调了主观性的重要性。
他认为,人是主观的存在,我们通过自己的意识和体验来感知世界和塑造自己。
这意味着我们不能仅仅从外部来理解人类,而必须考虑到个人的内心世界和主观感受。
这一观点对传统的客观主义和唯物主义提出了挑战,强调了人类的情感、思想和意识在塑造我们的存在中的作用。
它提醒我们,我们的内心体验和主观感受是真实的,并且对我们的生活和决策有着重要的影响。
然而,存在主义并不意味着我们是孤独的和无助的。
相反,萨特认为,我们是与他人相互关联的,并且共同构成了社会和世界。
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不仅影响着自己,也影响着他人。
因此,我们有责任与他人建立联系,并共同努力创造一个更美好的世界。
这一观点对传统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提出了挑战,强调了社会关系和共同责任的重要性。
它提醒我们,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依存的社会成员。
让-保罗·萨特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还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行动的学说,而不是一种理论或思辨。
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实现自己的存在,并为社会和世界做出贡献。
这一观点对传统的消极主义和无所作为提出了挑战,强调了积极行动和创造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一、前言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萨特在1946年发表了《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萨特开宗明义指出的,这篇论文的目的,“是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为它进行辩护”,因而是简扼地进一步阐明他的存在主义学说。
对于想了解萨特存在主义的人来说,是一篇非常友好的入门级文章。
本文对该文章进一步提炼(当然还是建议大家去读原文,原文也没有很长很难读)。
本文主要分为三块:1、什么是存在主义2、为什么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3、《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总结二、什么是存在主义2.1 存在先于本质存在主义的基本论点是:存在先于本质。
首先了解什么是“存在”和“本质”。
例如一把剪刀,在设计出剪刀之前,在人的大脑中就已经出现了剪刀的概念:“一种剪裁物件的工具、有双刀刃”。
这个就是剪刀的“本质”。
“本质”中已经包含了剪刀作用(也可以称为目的),剪刀的意义就是用来剪东西的。
人们根据这个概念制作出来的实物,就是剪刀的“存在”。
因此我们得出,剪刀的“本质”是先于剪刀的“存在”。
推而广之,所有人造的东西,只有我们在大脑中已经存在了某一个概念了,我们才会做出这个东西。
但是人就很特别。
根据进化论的观点,人的出现其实是个偶然。
因此并不存在一个设计者(例如上帝)、事先想好了“人的作用/目的”,然后才把人做出来。
——所以,是先有了“人”这个东西的,“人的作用/目的”一开始就没有的。
这就是存在主义中的“存在先于本质”。
备注:存在主义有分“无神论存在主义”和“有神论存在主义”。
“无神论存在主义”即上面的观点,认为不存在上帝。
“有神论存在主义”则认为,存在上帝,但是上帝只负责把人造出来、不负责赋予人意义,人的意义要人自己寻找。
2.2 人是自由的人因为“存在先于本质”,那么我们接受一个事实是:人生是没有意义的。
这看来非常的悲观,很多人在不断寻找自己的人生意义,但是现在结论却是人生是没有意义。
这并不意味着存在主义是一种悲观的哲学,恰好相反,存在主义是乐观的。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人首先是存在,然后才是他是什么。
”这是让 - 保罗·萨特在他的哲学著作《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提出的核心观点。
这本书探讨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概念,以及它对人类自由、责任和选择的理解。
通过深入研究萨特的思想,我对存在主义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人类的存在和意义有了新的思考。
萨特的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类的自由和选择的重要性。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出身、家庭环境或社会背景,但我们可以选择如何面对这些限制。
我们的存在是由我们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所塑造的,而不是由先入为主的本质或预定的命运所决定。
这一观点给予了人们极大的解放,让我们意识到自己有能力创造自己的意义和价值。
它鼓励我们勇于追求自己真正想要的生活,不受外界因素的束缚。
然而,自由和选择也伴随着责任。
我们的每一个行动都有后果,我们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萨特的存在主义提醒我们,不能将责任推卸给他人或社会环境。
我们是自己生命的创作者,我们的选择将决定我们的命运。
这就要求我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保持勇气和坚定,不逃避自己的责任。
此外,萨特的存在主义还强调了人类的孤独和异化。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常常感到与他人和世界的脱节,无法找到真正的归属感。
存在主义告诉我们,我们是孤独的个体,我们必须在这个孤独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意义。
这就要求我们与他人建立真实的联系,学会与自己和解,接受自己的孤独。
然而,对于萨特的存在主义,我们也应该保持一定的批判性思维。
存在主义强调个人的自由和选择,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受到各种限制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社会、文化和经济环境都会对我们的选择产生制约,我们不能忽视这些因素的存在。
此外,存在主义的观点可能过于强调个人的主观性和自主性,而忽略了社会结构和历史背景对人类存在的影响。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书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人类存在和意义的框架。
它提醒我们要珍惜自由,勇于承担责任,同时也要面对孤独和异化。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在第二篇文章《对<局外人>的评论》中,萨特强调“存在”与语境相脱离,生活自身是无序的、断裂的,是由自足的一小段一小段拼接起来的。
这构成了生活自身的荒诞。
而在第一篇文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虽然也探讨了存在主义的一些关键概念,如焦虑、被抛、存在先于本质、绝望等,但他更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关系以及共同命运,这与第二篇文章中所潜在抵制的观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中,萨特认为,由于没有某种先在的行为规范和道德准则,一切自由选择、自主决定并预见到该决定后果基础上的处世方式及思想观念都是被允许的。
这必然导致个体和个体之间的陌生感和沟通的有限性。
但他同时也认为,人的高贵就在于意识到这种生之荒诞和无意义的必然性,并且有勇气去直面这一事实,而不是和大多数人一起参与伪造某种道德标准和社会习俗,牺牲自觉的行为偏好、感觉和冲动去顺从它。
而在《对<局外人>的评论》中,萨特则预设了“大多数人”是虚伪的,正是这种普遍的虚伪才成就了作为“局外人”的默而索的清醒以及他反抗绝望的悲剧精神。
这两篇文章的并置,也让我们看到了存在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复杂性。
一方面,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反对传统的道德和社会规范,追求真实的自我表达和存在意义。
但另一方面,它又试图为个体提供某种共同的目标和价值,强调人和人之间的互助关系和共同命运,这似乎又与个体的自由和选择相矛盾。
这种内在矛盾和复杂性,也反映了战后社会的现实和人们的心态。
战后,人们经历了战争的创伤和社会的变革,对传统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怀疑和否定,追求自由和真实的自我表达。
但同时,他们又面临着社会的分裂和冷漠,感到孤独和无助。
存在主义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它试图为人们提供一种新的哲学视角和生活方式,帮助他们面对现实的困境和虚无。
然而,存在主义的这种努力并没有取得成功。
由于它强调个体的自由和选择,忽视了社会的结构和历史的影响,导致了个体的孤独和异化。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人的自由是绝对的。
我们不能决定自己的出身、家庭、社会地位等,但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行为、思想和态度。
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的本质,而不是我们的本质决定了我们的选择。
这种自由意味着我们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我们的选择是自由的,所以我们必须承担选择的后果。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这是大多数人害怕的原因。
”确实,自由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它需要我们有勇气面对自己的选择,并承担相应的责任。
存在主义还强调了人的存在先于本质。
这意味着我们首先存在,然后才形成自己的本质。
我们的本质不是由先天的因素决定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塑造的。
这就意味着我们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而不是被预先决定的。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
”我们可以选择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只要我们愿意,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本质。
存在主义还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不是孤立的个体,而是与他人相互依存的。
我们的存在和行动会影响到他人,他人的存在和行动也会影响到我们。
这就意味着我们必须学会与他人相处,尊重他人的自由和选择,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这让我想到了一句话:“他人即地狱。
”如果我们不能与他人建立良好的关系,那么我们的存在就会变得孤独和痛苦。
然而,当我读到《今天的希望:与萨特的谈话》部分时,我发现自己陷入了困境。
由于我对法国历史背景的不了解,谈话内容中涉及的许多历史事件和人物对我来说都是陌生的,这使得我难以理解谈话的主题和重点。
我感到自己像是在阅读一本天书,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让我意识到,对于一些复杂的话题和作品,我们需要具备相应的背景知识和历史视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深入思考人类存在和自由的框架。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存在主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对自己的存在和自由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个体自由、责任和意义。
通过独特的视角审视人类存在的本质和意义,深刻地反映了人类内心深处的挣扎和追求。
存在主义强调个体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提倡积极面对人生,承担个体的责任,寻找人生的意义与价值。
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存在主义认为人类是自由的存在,个体拥有自主的意志,能够独立地选择行动和决定自己的生活。
这种自由是以独特的责任和孤独为代价的,个体必须为自己的选择承担后果和责任。
同时,存在主义强调个体在无意义的存在中创造意义,通过自身的选择和行为赋予生活以意义。
因此,存在主义强调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人道主义的重要性人道主义是关注人类尊严、幸福和福祉的价值观。
在当代社会,面对各种世界性问题和挑战,人道主义的重要性愈发凸显。
人道主义呼吁尊重和维护人类尊严和权利,致力于消除弱势群体的苦难和困扰。
人道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互助,倡导协作和共建社会的理念,提倡爱与同理心。
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关联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在关注人类自由、尊严和幸福方面有着共通之处。
存在主义通过审视人类自由和责任,呼吁个体在自由选择中追求真理与价值,为生活赋予意义。
在这一过程中,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意识得到强调,强调人服从自己的内在规律和价值。
人道主义则关注人类的尊严和幸福,倡导关怀和尊重个体,促进社会的公正与和谐。
结语存在主义是一种重要的哲学思想,强调人类的自由意志和责任。
而人道主义关注人类的尊严和幸福,致力于消除苦难和困境。
两者共同强调关怀和尊重个体,而存在主义通过审视人类自由的本质来追寻人生的意义,达到一种更高的境界,强调人类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
在当代社会,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价值得到了更加深入的探讨,为人类的未来和幸福构建了更加稳固的基石。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的哲学著作,在这部作品中,萨特阐述了存在主义的核心思想,探讨了自由、责任、选择、道德等重要哲学问题,并提出了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观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人类的自由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萨特认为,存在先于本质,人首先是存在的,然后通过自己的自由选择和行动来决定自己的本质。
这意味着,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由的,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行动和生活方式,并且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
这种自由选择的观念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萨特还强调了责任的重要性。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必须对自己的行为和选择承担责任,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他人。
这种责任不仅是道德上的,也是存在上的。
我们的选择和行动会影响到自己的存在和他人的存在,因此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自己的选择,并努力实现自己的价值。
此外,萨特还探讨了选择的问题。
他认为,我们每个人都面临着无数的选择,而这些选择会影响到我们的生活和未来。
我们必须学会做出正确的选择,并且要有勇气承担选择的后果。
这种选择的观念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选择所带来的后果。
存在主义还强调了行动的重要性。
萨特认为,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思考和想象中,而是要积极行动起来,去改变自己的生活和世界。
这种行动的观念强调了人类的实践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面对自己的行动所带来的后果。
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观点则强调了人类的尊严和价值。
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价值,我们不能将他人视为工具或手段。
这种人道主义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和创造性,同时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尊重他人的自由和选择。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这本书让我对存在主义的哲学思想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对人类的自由和责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存在主义的观点强调了人类的自主性、创造性、实践性和责任感,这些观点对我思考自己的生活和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存在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强调个人主观经验的哲学思潮。
让-保罗·萨特是存在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一文对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进行了阐述。
本文通过对这篇文章的阅读,试图探讨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存在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区别以及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存在主义的基本概念包括存在先于本质、自由选择和责任、他人即地狱等。
存在先于本质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然后才创造自己的本质。
这意味着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对于塑造自己的身份和意义至关重要。
自由选择是存在主义的核心原则,个人必须对自己的选择负责,并承担相应的后果。
此外,他人即地狱强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对个人存在的影响,存在主义认为,人们之间的冲突和误解可能导致彼此的异化和痛苦。
存在主义与其他哲学流派的区别在于其对人的存在的关注。
与传统哲学相比,存在主义更加强调个人的主观体验和选择的重要性。
它质疑了传统哲学中对本质和先验观念的过分依赖,强调个人在面对自由和责任时的自主性。
与其他现代哲学流派如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心理学也有一定的关联,它们都关注人类的存在经验和主体性。
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它强调个人的自由和责任,鼓励人们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选择和行动后果,这对于培养个体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具有积极的意义。
它也提醒人们不要将自己的存在寄托于外部的权威或预设的本质,而是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和选择来创造意义。
另一方面,存在主义对现代社会的异化和孤独问题提出了批判。
存在主义认为,现代社会中的人们往往在追求物质和外在目标的过程中失去了对自己内心真实需求的关注,导致了人与人之间的隔阂和孤独。
存在主义的观点促使人们反思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呼吁人们更加关注内心的体验和人际关系的建立。
然而,存在主义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例如,它的观点可能被误解为一种悲观主义或虚无主义的态度,忽视了人类的共同利益和社会的复杂性。
此外,存在主义在处理一些伦理和道德问题时可能显得过于主观和相对主义,缺乏明确的规范和原则。
(完整版)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让-保罗.萨特)在这里,我的目的是要对存在主义所受到的一些指责,提出答辩。
首先,存在主义曾被指责为诱导人们安于一种绝望的无为主义(quietism)。
因为如果每一条解决事物之道被阻断了,那么我们就不得不视在这世界上的任何行为都是徒劳无益的,我们最后就会走到一种瞑想的哲学里去。
而更甚的是,由于瞑想是一种奢侈,因此我们的学说就不过是另一种布尔乔亚的哲学而已。
在这方面,是特别受到共产主义者的指责。
在另一方面,我们被指责为偏重了人类处境中黯淡的一面,只看到下贱,卑鄙和低劣,而忽略了人性光明面中某些仁慈而美好的事物。
例如根据天主教的批评者默契尔小姐所说,我们忘记了婴儿是怎样微笑的。
从这两方面,我们又被指责为无见于人类的协和一致,而认为人是处于孤立之中。
共产主义者说我们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我们的学说纯粹建筑在主观性上——建筑在笛卡尔所谓“我思”这个观念之上:这是孤立的人面对他们的时刻,这是一个无法和其他存在于自我之外的人取得协和一致的地位。
自我不能透过思维而与他们相通。
从基督教这一面,我们则被指责为否定了人事的真实和严肃。
因为我们忽视了上帝的诫言和他规定的所有的永恒价值,那就除了自由意愿之外,别无所有了。
每一个人都可以为所欲为,从这一个观点来看,就不能谴责他人的观点和行为了。
今天,我将尽量来答复这些不同的指责。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把这短文题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人文主义”的理由。
许多人对于我在这里提到“人文主义”一词,可能会感到惊讶,但是我将试图寻出我们所了解的意义。
无论如何,我们一开始就可以说,存在主义乃是使人生成为可能的一种学说;这种学说并宣称任何真理和行为都包含着环境和人的主观性。
对于我们最基本的攻击,当然是说我们过份强调了人生的罪恶面。
最近有人告诉我一个故事,说有一位太太,无论在什么时候,只要她神经过敏地说了一句粗俗的话,就自我解嘲地叫道:“我想我要变成一个存在主义者了。
”由此可以看出,丑恶被视为存在主义的同义词了。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书有感萨特说,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这一观点的基础在于“存在先于本质”,这意味着人首先存在,然后才形成自己的本质。
具体到个人,即人成为什么样的人是由其自身选择造成的。
懦夫或强者,并非与生俱来,而是人在不断选择中塑造而成的。
这表明人具有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并且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人在抉择时,不仅要考虑自身,还应思考“如果人人都像我这样做,世界会变得怎样”。
也就是说,人在树立行为榜样的同时,也对整个社会负有责任。
在萨特的体系中,评判的标尺是自由,是高层次的自由。
正如司汤达在《巴马修道院》中所展现的那样,拉·桑赛飞琳娜坚信男子的真正价值在于有热情,她宣称崇高的感情值得为之牺牲。
如果生活对她提出这样的要求,她也会从感情的高度做出牺牲。
这种自由绝不是为所欲为的借口。
然而,叔本华对人自身的定义则与之相反。
他认为人的本质从一开始便已注定,是不可改变的。
后天的教育和其他外界因素只能改变人的思维方式。
也就是说,他的目标本质并未改变,只是采取手段的方式受到束缚或受到教导。
例如,一个个利己主义者可能会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改变思维方式,通过不同的抉择塑造不同的形象,如懦弱、卑劣或高尚等。
但无论如何,他们的利己主义本质并未改变。
我认为存在先于形象,而非本质。
因为只有在真情流露的瞬间,才能展现出一个人的本质,而这往往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
萨特说,只要有足够的资料,我们就能了解一个人。
但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获取足够多的资料?有时,我们获得的资料带有偏见;有时,抉择本身就是违心之举。
古人曾举过一个例子(具体是谁我已忘却):从山的一边越过鸿沟抵达另一边,勇者可能无需借助外界刺激,自然而然地跳了过去;次勇者,需以十金激励;次次勇者,需以百金激励。
若金钱不足,而后面又有老虎追赶,他也会被迫跳了过去。
这个例子可能有些极端,但它说明了抉择的原因可能相同,但本质却不同。
我们所看到的并非是率性而为的“本质”。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哲学思想,强调个体在世界中的独特性和自由意志。
它认为人生没有固定的意义和价值,每个人都必须自己创造和承担自己的意义。
同时,存在主义还关注人类存在的本质问题,如孤独、死亡、自由等。
在我看来,存在主义确实是一种人道主义的思想。
因为它强调每个人的独特性和价值,反对任何形式的剥夺或压制他人的行为。
存在主义者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走出自己的固有框架,不断地去尝试和挑战。
这种思想与人道主义所追求的人类尊严和自由是相符合的。
同时,存在主义也提醒我们,人生没有标准答案,我们需要自己去创造和承担自己的意义。
这种思想激励着我们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自己真正的目标和意义,而不是被外界的期待和规则所束缚。
这种自由和独立精神也符合人道主义所倡导的个体尊重和人类自由
的价值观。
总的来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富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哲学思想,它强调每个人独特的存在和价值,鼓励个体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探索精神,并且提醒我们去探索自己的内心世界,寻找真正的意义和目标。
存在主义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
什么是存在主义?萨特说:“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使人类生活成为可能的学说,并主张每一真理,每一行动,都包含有人类的背景和人类的主观性在内。
”萨特的观点很明确,即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把人的主观性作为一切认识和行动,乃至全部人类生活的出发点的学问。
什么是人道主义?萨特说:“人经常超越自己。
当人在投出自己,把自己消融于自己之外的时候,他就造成了自己的存在。
另一方面,人之所以能存在,乃是由于追求超越的目的。
……人就是处于这种超越的心腹或中心。
……结合超越性和主观性,即我们所谓的存在主义的人道主义。
”萨特的观点也很明确,他认为,人的超越性和主观性就是人的思想、行动乃至全部人类生活的出发点。
可见,在萨特眼中,存在主义就是一种人道主义,两者是同义的。
但它又不同于其他的人道主义。
别的人道主义往往把人视为崇拜的对象或最高的价值,用理想的形式把人封闭起来。
而存在主义是真正的关于人的学说,它永远不把人当作目的,因为人在形成之中,通过否定和虚无,人获取本质,去达到真正的存在。
2.人的存在是自由的。
萨特的哲学,不仅从本体论的角度探讨了存在的本质,而且从伦理学的角度探讨了人的价值和意义。
但无论从哪种角度去分析人,他都围绕着一个核心的概念——自由。
萨特所说的自由,不同于传统哲学中的自由概念。
他指出,传统哲学家们往往把自由和意志联系在一起,一谈到自由,就认为是意志自由,这种观点的最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康德。
在他看来,自由是指以主观性和超越性为特征的纯粹意识的活动。
这样,不仅仅是人的意志,人的情感乃至人的整个存在都应该是自由的,自由就等于人的全部存在。
首先,萨特认为,人是完全自由的,这个观点来自于他对意识结构的分析。
意识是虚无的,虚无意味着自由。
所以自由就是意识的内在结构。
这样,作为主观意识而存在的人,自然也就是自由的,人不被任何的东西所制约,人也不依赖于任何的东西,他必须靠自己的选择而存在。
萨特说:“人的自由先于人的本质,并使本质成为可能”。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读后感《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让-保罗·萨特的代表作品之一,这本书对存在主义的基本立场、存在主义的背景、除了行动别无选择以及存在主义不是悲观主义,而是严肃的乐观主义等内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存在主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存在主义的基本立场是“存在先于本质”,即人的存在先于人的本质。
这一观点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责任,人首先存在,然后才创造自己的本质。
在存在主义看来,人不是被预先定义的,而是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塑造自己的本质。
这一观点对传统的哲学观念提出了挑战,强调了人的主观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
存在主义的背景是在上帝消失后,人类面临着自由和责任的选择。
由于上帝不存在,人失去了依靠和借口,必须独自面对自己的存在和选择。
这一背景下,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的自由和责任,认为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选择负责。
除了行动别无选择,这是存在主义的一个重要观点。
存在主义认为,人只能通过自己的行动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和价值。
离开爱的行动是没有爱的,离开了爱的那些表现,是没有爱的潜力的。
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而不是等待本质的赋予。
存在主义不是悲观主义,而是严肃的乐观主义。
存在主义认为,人虽然面临着自由和责任的选择,但人也有选择的自由。
人可以通过自己的选择和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实现自己的价值。
存在主义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由意志的重要性,认为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和选择来改变自己的命运。
存在主义一种人道主义,是存在主义的核心观点之一。
存在主义认为,人是自由的、孤独的、超越的存在。
人必须为自己的存在和选择负责,不能依赖于上帝或其他外部力量。
人必须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创造自己的本质,实现自己的价值。
人是自己的立法者,自己的创造者。
人必须始终在自身以外寻求一个解放(自己)的或者体现某种特殊(理想)的目标,人才能体现自己真正是人。
《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是一本深刻而富有启发性的著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
哲学本来就是一个矛盾体,然而恰恰是因为这种矛盾性,一代代的哲学家为他们的思想体系去完善和辩解,而萨特和他的存在主义就是这哲学历史长河中的一枚精致的贝壳。
让-保罗*萨特是法国当代存在主义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和社会活动家,他的思想、学说、著述以至于他的社会活动,对法国甚至以整个西方战后一代曾发生过深刻而广泛的影响。
对于他的存在主义,外界的各种派别必不可少的会提出这样或那样的责难和质疑,当然这也恰恰给了萨特一个更深层次的思考和他给大众解释的机会。
故而是一种机缘巧合,我能在三十几年后的今天拜读到他的一篇文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虽然也只是三四十页的篇幅,再加上译序,却也能让我大概的了解了他对于存在主义和人道主义的理解。
读书时也做了一些适当的笔记,虽不敢对前辈的论述妄加评论,但对于之后的收获也恐随时日流转而忘却,故在此写下观后感以作日后翻查。
正如汤永宽先生在译序里所说的:“几乎同很多卓越的思想家、作家一样,萨特的思想体系颇为复杂而且充满了矛盾”。
“他曾公然声称要超越马克思主义,而且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命题进行错误的非议或指责,但他最后又明确宣告未来属于马克思主义,直至临终仍宣称自己是马克思主义者。
他也称自己是无政府
主义者。
在最后的对话录中,他谈到:我们的目的是要达到一个真正选定的机构,在那里每个人(person)都将成为人(man),其中所有的集合体都同样富于人性。
但他没有进一步阐述那是一个什么样子真正选定的机构。
”
进而受到汤先生译序的影响,我用批判的眼光来看这篇文章,是受益匪浅的。
正如萨特文章开篇所说:本文的目的是针对几种对存在主义的责难为它进行辩护。
他指出的几种责难有:
1.存在主义曾被人们指责为鼓励人们对人生采取无所作为的绝望态度。
2.强调了人类处境的阴暗一面,描绘卑鄙、肮胀、下流的事情,而忽视某些具有魅力和美并属于人类光明一面的事情。
3.基督教方面则责备他们否认人类事业的真实性和严肃性。
因为既然我们不承认上帝立下的那些戒条和一切规定的永恒价值,那么剩下的就只有自愿行动而言了。
在为这些责难辩护的首先,他对存在主义做出了一些解释。
他认为存在主义是一种使人生成为可能的学说;这种学说还肯定任何真理和任何行动既包含客观环境,又包含人的主观性在内。
如上面列举的所说,责难来于其过分的强调了人生恶的一面。
而萨特以为大家对于这份恶的理解是与他所谓的存在主义混淆了。
存在主义是一种承认可能性的学说,按我的理解存在主义与中国
的禅文化在某些程度上是颇为相似的。
萨特文中以为他当时面临的责难是这样的一个意思:就是当权者不可以反对;要安分,不要以下犯上。
他厌恶别人说“人性都是一样的”,这也正是厌恶他学说的人的观点。
存在主义为人类打开了选择的可能性,这可能就是当权者或者说宗教提出责难声音的根本原因吧。
萨特一再强调“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萨特以为人(man)是一个不断完善最终达到的完美个体,是脱离人(person)之外精神上的一个理想境界。
然而天性的理论或者说“本质先于存在”的理论成了他强有力的对手。
“人之初,性本善”也是我天朝千百年流传的一个理论。
客观的来看,这两种理论都没有绝对的说服力。
然而相信或者说接受萨特的存在主义却是一种相对于落寞抑或平庸的人更为积极的一种学说,这也正是在战后存在主义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原因。
“人性是没有的,因为没有一个上帝提供一个人的概念。
人就是人。
这不仅说他是自己认为那样,也是他愿意成为的那样——是他从不存在到存在之后成为的那样。
人除了自己认为的那样以外,什么都不是。
这就是存在主义的第一原则。
”
这样来看,我是愿意接受这种理论的,我觉得恰恰是人对自己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持续理解与定义使人不断的成为了人。
他认为人只是在企图成为什么的时候才取得存在,这却也是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原本解释。
在他眼中,存在主义的第一后果是:使人明白自己的本来面
目,并且把自己存在的责任完全由自己负担起来,而且这种所谓的对自己负责其实是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
而对于被人抨击主观主义他这样解释道:一方面是指个人的自由,另一方面也指人不越出人的主观性。
当然由于人的个人条件与生存空间的限制也有无法逾越的主观性。
再者,我们在企图成为什么的时候,也就是我们在模铸自己形象的同时我们要存在下去,这也不难解释为什么人类社会发展中会有违背积极发展趋势的历史灾难(如德国的法西斯、中国的文化大革命、苏联的肃清运动等)能够发生的前提或者说原因。
其实也是摸着石头过河的另一种说法。
他承认个体对于整体的意义,也就是他说对个人负责也意味着对全人类的负责的原因。
人是自由的,人就是自由的。
“如果上帝不存在,什么事情都将是容许的”陀思妥耶夫斯基曾经这样写道。
萨特肯定这样的说法。
上帝的存在是西方人心中十全十美的追求准则,如果没有上帝,人类是在没有准则的世界里绝对的自由的。
也就是说上帝不存在,一切都是容许的,因此人变得孤苦伶仃了,都找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
他会随既发现他是找不到借口的。
这也就是人为什么必须义不容辞的承担自己的责任的原因。
当然,人现在的世界观、宇宙观完全是自己在本身空间与时间内的价值取向。
这是以人类为基准的,是对宗教的一个火辣辣的耳光。
当然,人是自由的,这也就是说,“你天生是个懦夫”诸如此类的话,萨特是极为反对的。
人的一个未来完全取决于个人的选
择,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
是懦夫是你个人选择了懦夫的前途,然而萨特当时基因论的不发达,可能是导致他观点过于片面的原因吧。
确实,这种理念也让人的存在感增强了不少。
他相信更实在的东西,更注重行动的意义,是对意志、意念等主观存在的东西一种削弱,是一种实用主义,这也就是他辩解说存在主义是一种入世哲学的原因。
他说存在主义是唯一不使人成为物的理论,也只有这个理论配的上人的尊严。
他承认人的自由选择性,对自己未来的一个主观能动性,这也就是他人道主义的根本。
萨特不承认人存在称为人性的普遍本质,但他认为人类处境的普遍性任然是有的。
在这些客观条件环境的相同下,任何一个意图,不管是多么的个别的,都具有普遍价值。
也就是说由于人的环境限制,其主观企图方向或者价值追求都免不了是对这种限制的突破上,也就会出想其努力方向一致的宏观性。
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人类的普遍价值是是不断显现或者探索出来的一种适合人类发展的行为特质,一个结果性的产物,并不可以作为历史发展的原因来对待。
也就是这样,萨特说:道德的抉择比较像一件艺术品的制作。
我特别喜欢这句话。
伦理道德在文艺作品中是一件利器,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伦理冲突让文艺作品成为佳作——这时我们便会想到李安(一个曾经惊爆了我的大神)。
道德观是一个正在打磨的东西,正是这种冲突与冲突的解决方法及相应后果,一步步的塑造着人类的道德观。
最终可能
也不会有一个确切的统一标准,但我们仍然可以在不同的道德价值中,看到、体会到、感知到不同的美的存在。
当然,他也反对极端的个人主义,比如法西斯主义。
他始终承认个体与整体的相互性。
通过如此,我们看到他对于他心中存在主义的辩解。
当然他的理论正如他一生的为人,充满了正义性。
这是一种相当积极的入世学说,这也当然是他学说当时大受欢迎与具有影响力的原因。
由于时代的限制性,他的理论当然也有偏颇。
但他为人类负责的一种哲学理念与人文关怀对人类起过甚至说仍然起着积极作用的一个事实是我们应当注视他,并且缅怀他的一个理由。
二零一三年八月十五日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