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族的称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皇族称谓

皇帝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高五帝",称"始皇帝",从此历代封建君主都称皇帝。

三皇五帝之说:

一说:三皇为伏羲(太昊)、神农(炎帝)、轩辕(黄帝亦称有熊氏)。

五帝为少昊金天氏、颛顼高阳氏、帝喾高辛氏、帝尧陶唐氏及帝舜有虞氏。

二说: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称为“三皇”。

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称为“五帝”。

1、万岁——皇帝的代名词,一种说法认为在朝贺时对君主经常使用,久而久之,便成了皇帝的尊称;另一种说法认为是从西汉元封元年(公元前110年)汉武帝登华山后,由他开始用"万岁"自称,而相沿下来的。

2、天子——古代君王的尊称。夏、商、周代,天子的正号是王,如周武王即可被称天子;在秦汉至清代,天子则指皇帝。所谓"天子",意指君主君临天下,犹天之子。

3、太上皇——帝王尊其父为太上皇;历代皇帝传位于太子,并自称太上皇;天子之父参与国政,称太上皇帝。

4、皇太后——皇帝的母亲称皇太后,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汉时,只有先朝的皇后可被尊为皇太后。如嗣皇帝是妃嫔所生或从皇族宗室中过继而来者,其生母皆不得称(皇)太后。但也有个别例外。如汉哀帝是诸侯王之子过继而来,其祖母傅昭仪被尊为帝太太后、皇太太后,生母丁姬被尊为帝太后。再加上已被尊为太皇太后的汉成帝母王政君,已为皇太后的成帝皇后赵飞燕,宫中一时出现了四位太后并尊的奇景。

所谓太后,就是皇上的妈。中国古代的帝位,一般都是等先皇死后才传给后代(儿子)的。那就是说既然是皇上,那就是没有父亲的,那她的母亲就是寡妇了,也就是说,皇后一定要等死了丈夫以后才能成为太后。所以,太后自称是哀家。“哀”隐含先帝去世之意,称“哀家”的只能是太后、太妃。

5、太妃——已故皇帝的遗妃。清制,皇帝的祖父或父亲遗留的妃嫔,分别称皇贵太妃、贵太妃。

6、女主——女子为君者,多指临朝执政的太后。《史记。吕太后本纪》:“太后女主,欲王吕氏。”

7、后——帝王的正妻。夏代帝王生时称“后”,死后称“帝”。后稷、后羿等的“后”,都是君长的意思。商代君主生前称“王”,死后称“帝”。在商代,“后”开始成为君主配偶的专称。《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

8、皇后——皇帝的正妻称皇后。始于秦朝,秦汉以后历代沿称。

先从皇后说起,史载:天曰皇天,地曰后土,故天子之妃,以后为称,取象二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最高统治者称为王,王的配偶即称王后,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自认为功高三皇,德过五帝,自称皇帝,那么他的老婆也就改名为皇后,以后遂成定制。皇后被称为“海内小君”,有特定的舆服、冠冕和仪卫,生前有尊号,死后有谥号,皇帝的生日称万寿节,皇后的生日称千秋节,这些都说明在一国中以皇帝为尊,而在后宫中则以皇后为尊。史载:皇后之尊与帝齐体,供奉天地,袛承宗庙,

母临天下。不过在郑玄注《礼记》说:“后之言后,言在夫之后也。”可见皇后再高贵、再尊严也只能跟在皇帝的后面,仰息皇帝的吐气罢了。

(1)、元后、元配——帝王的正妻,元配皇后。《明史。后妃传二》:“穆宗即位,礼臣议:‘孝洁皇后,大行皇帝元配,宜合葬袝庙。”

(2)、坤极——皇后的别称。《后汉书。梁皇后纪》:“梁小贵人宜配天祚,正位坤极。”

(3)皇孋——皇后的别称。《后汉书。皇后纪赞》:“祁祁皇孋,言观贞淑。”

(4)梓童——皇帝对皇后的称呼。

(5)中宫——皇后的住处,代称皇后。

(6)天下母、天地母——都是对皇后的敬称。《汉书。元后传赞》:“及王莽之兴,由孝元后,历汉四世,为天下母。”

(7)慈壶、慈闱——对帝王母亲或皇后的敬称。宋范成大《丙午东宫寿》诗:“晨昏两慈壶,诗礼一贤王。”

(8)椒房——又称“椒室”。汉代皇后所居宫殿,用花椒一类的香料和泥涂抹墙壁,取其温、香、多子之义,以表示吉利。后来就以椒房代称皇后。应劭《汉官仪》:“皇后称椒房……”

(9)女君——君主的妃妾尊称嫡妻为女君。

(10)君妇——君主正妻的称呼。

9、娘娘——皇后或宫妃的称呼。

10、妃——对皇帝的妾的称呼。

(1)国阴——后妃的别称。古代称男为阳,女为阴,所以帝王的后妃称国阴。

(2)妃子——皇帝的妾,地位次于皇后,在诸妾中地位较高。

(3)姬——古代帝王的妃妾。《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文帝母也。

(4)内宠、内嬖、嬖人——帝王宠幸的姬妾。《左传》僖公十七年:“齐侯好内,多内宠,内嬖如夫人者六人。”

(5)娣娰——古代帝王诸妾的合称。年长者为娰,年幼者为娣。后世娣娰也指妯娌。

(6)妾、侍妾——妾的本意为女奴。帝王后妃之下的侍女通称为妾或侍妾。

(7)小星——古时侍妾的别称。

11、大娘、小娘——皇后与妃妾的别称。清梁章钜《称谓录》:“天子妻古称大娘。”

12、皇太子——皇帝所指定的继承人,一般为皇帝的嫡长子,但常有例外,由皇帝选定册立。清代自雍正以后不立皇太子。一般称预定继承君位的长子为"太子。

13、世子——帝王的正妻所生的长子,也称太子,清代则封亲王的嫡长子为世子。

14、妃——对太子的妻子的称呼。

15、储妃——太子妃。

16、东妃——太子妃。

17、良娣——太子妃妾的称号,始于西汉。汉时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称妃,妾曰良娣、孺子。此后,魏晋至隋唐后宫皆沿置。

18、孺子——太子嫔妃名。太子有妃、良娣、孺子,共三等;古代贵族的妾也称孺子。

19、太孙——皇帝的长孙称太孙。历代王朝往往于太子殁后册立太孙为预定之皇位继承人。

20、公主——帝王之女的称号。始于战国,汉制规定,皇帝之女称公主,帝之妹称长公主,帝姑称大长公主,后历代大致沿用。清朝称格格

21、帝姬——古代对皇帝女公主、姊妹、姑母等的称呼。

22、驸马——皇帝的女婿称驸马,非实官。清代称"额驸"。

23、王后——国王的正妻。

24、元妃——妃嫔称号。本为“元配”之意,指第一次娶的嫡妻(正夫人)。为何要称为元妃?《说文》:“元,始也。”故有元配来指称最初的妻子之义。具有唯一性。元妃指却比元配的意义走得更远,元妃,是妃子的称号。到后来,已不仅仅限于指称第一位娶的正妻了。只是地位尊贵的一种象征。后来,辽、金二代以为妃子名号。金有元、跚、淑、德、贤五妃,均当于正一品官,以元妃为诸妃之首。后金和清初时期,元妃指大汗和诸王、贝勒,皇子的原配嫡福晋。“元”是“元配”之意;“妃”是“妻子”之意。

皇族称谓——王、诸侯

1、郡王——隋唐以后,郡王为次于亲王一等的爵名。清代郡王并不取郡名,而是取美名冠之,如顺承郡王等。

2、妃——对王、诸侯的妻子的称呼。西汉时期诸侯王正妻称王后,母称王太后。东汉时,随着诸侯王封地日渐缩减,王后被改称为王妃,王太后改称王太妃。

3、元妃、元嫡——国君或诸侯元配夫人的称号。《左传》隐公元年:“惠公元妃孟子,孟子卒,继室以声子,生隐公。”

4、继室——诸侯次妃的别称。

5、夫人——周代诸侯的嫡妻。《礼记。曲礼下》:“天子之妃曰后,诸侯曰夫人。”后来,诸侯之母也可称夫人。汉代皇帝的妾皆称夫人。魏晋以后,或称夫人,或另立名号。

6、内主——先秦时诸侯夫人的称呼。后代有时也指皇后。《晋武帝立皇后大赦诏》:“以仪刑万邦者,必须内主。”

7、细君——原为古代诸侯之妻的称呼,后来转化为妻子的通称。

8、少君、小君——先秦时称诸侯的妻子为少君或小君。

9、寡小君——古代国君夫人对诸侯自称的谦词。《礼记。曲礼》下:“夫人自称于天子,曰老妇;自称于诸侯,曰寡小君。”后来臣民对别国也谦称本国国君的夫人为寡小君。

10、少妃——先秦诸侯之妾的称呼。

11、长妾、贵妾——古代诸侯有子的妾。

12、贱妾、副妾——诸侯地位低下的妾。

13、内官——先秦时诸侯妻妾、宫廷女官的称号。后代多有沿用。

14、翁主——汉代制度,诸王之女称翁主,即后世的郡主。

15、正嫡、正室:嫡妻、正妻的别称。

16、侧室、别室、别房:妾的别称。

17、媵——陪嫁的妾。古代诸侯的女儿出嫁时常以妹妹或侄女从嫁为侍妾,称为媵。

18、媵御、媵妾——随嫁的侍妾。又称媵侍、媵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