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例猩红热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7例猩红热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
郭荣华,郝晓霞
摘要:回顾性分析37例猩红热病人的临床资料,总结猩红热患儿的临床观察及护理措施,提高对患病群体的重视,强调早期治疗的重要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猩红热;临床观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2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1.009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7C-1932-02
猩红热为A组B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传播源为病人和带菌者,主要临床特征为发热、咽峡炎,全身弥漫性红疹,疹后脱皮。

少数患儿由于变态反应恢复期出现心、肾、关节的损害和疾病[1]。

本病全年均可发病,但冬春季明显多于夏秋季。

人群普遍易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儿童为主要易感人群。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37例猩红热病人,经综合治疗及整体护理,均治愈出院。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0年3月—2012年3月我科收治猩红热病人37例,男21例,女16例;年龄1岁~13岁,平均7岁;有猩红热接触史的17例,接触史不详14例,无接触史6例;发病2d入院21例,发病3d入院9例,发病4d入院7例;住院时间7d~10d,平均8.5d。

1.2 临床表现
1.2.1 发热 37例病人均出现发热,体温38℃~39℃,皮疹消退时,体温逐渐降至正常。

1.2.2 皮疹 本组住院病人均有皮疹,发病24h内,皮肤出现典型皮疹,俗称“鸡皮疹”。

疹间皮肤潮红,压之褪色。

28例病人出现草莓舌,9例出现环口苍白圈及帕氏线,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1.2.3 咽峡炎 病人均出现咽痛、吞咽痛,局部充血,33例病人有浓性溢出液。

1.3 治疗及转归 病人均给予抗感染、降温、补液对症治疗。

首选青霉素分每天2次或3次静脉滴注,连用一周,必要时予以超声雾化吸入缓解咽部不适症状,同时加以喜炎平、炎琥宁等清热解毒药辅助治疗,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阿奇霉素,同时给
予相应护理,经对症治疗及精心护理,所有病人均治愈出院。

2 护理
2.1 严格执行消毒隔离 猩红热为呼吸道传染病,应给以呼吸道隔离,指导家属及探视人员戴口罩,减少亲属探视人数与次数,禁止带儿童探视。

每天开窗通风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

每天紫外线消毒2次,每次1h。

患儿日常用品专人专用,食具使用后用开水煮沸消毒,鼻、咽、口腔分泌物用卫生纸处理后及时焚烧,勤洗手。

咽培养连续3次转阴,无化脓性并发症出现,即可解除隔离。

2.2 病情观察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4小时测体温1次,有病情变化随时测量;注意咽痛症状、咽部分泌物变化及口腔黏膜变化;仔细观察及认真倾听患儿及家属的主诉、代诉,注意有无咳嗽、胸痛、心慌、气短、呼吸困难、腰痛、眼睑水肿、关节肿痛,观察尿液颜色,定期化验尿常规,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并遵医嘱给予相应处理。

2.3 心理护理 患儿由于环境陌生、对医务人员生疏易产生恐惧心理,表现为哭闹、躲避。

护理患儿时,护士应以和蔼可亲的态度、鼓励夸奖的语言,增加亲和力,减轻患儿恐惧心理。

通过讲解疾病相关知识,使家属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减轻焦虑,以积极的态度配合治疗及护理,使患儿尽早康复出院。

2.4 卧床休息 A组链球菌产生的毒素可直接损害心、肾等脏器,因此,急性期必须卧床休息,恢复期要充分休息,这样不仅有利于体力恢复、提高免疫力,减少身体的消耗,而且还能减轻心、肾的负担,减少心肌炎、肾炎等并发症的发生[2]。

儿童生性活泼好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经常巡视病房与家属共同督促患儿卧床休息。

2.5 高热护理 鼓励患儿多饮水,饮水可补充丢失的水分,

速毒素排泄,同时协助退热。

体温大于38℃时可首选物理降温,宜头部冷敷、温水拍拭,忌用冷水、酒精擦浴,减少对皮肤刺激,擦浴过程密切观察患儿皮肤、面色、呼吸,并注意保暖。

物理降温效果不佳时,遵医嘱予以药物降温。

降温后,患儿出汗较多,及时补充淡盐水,防止发生虚脱。

应及时擦干汗液并更换内衣、床单。

选择宽松的棉质内衣,避免增加皮肤痒感。

2.6 口腔护理 病原体侵入咽部,引起咽痛、吞咽痛等不适,所以口腔护理尤为重要,注意观察咽部、舌苔、口腔黏膜的变化,保持口腔清洁,进食后用淡盐水或漱口液漱口,年龄大的儿童可早晚刷牙;年龄小的患儿可用棉签蘸温盐水擦拭口腔。

2.7 皮肤的护理 观察病人出疹顺序、皮疹分布范围、脱皮程度,注意保持皮肤清洁。

护理患儿时,每日用柔软的毛巾以温水擦拭皮肤,禁用肥皂水擦拭,避免对皮肤的不良刺激。

皮肤痛痒时,嘱患儿勿抓挠,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

剪短指甲。

皮肤剧痒者可遵医嘱涂炉甘石洗剂止痒。

脱屑过程应顺其自然脱落,或用消毒剪刀修剪为宜,禁用手撕剥或用牙咬。

若皮疹破溃,小面积涂以0.5%碘伏,大面积用碘伏消毒后予消毒纱布包扎,防止继续感染。

2.8 饮食护理 发病初期,患儿因咽痛、发热食欲差。

应给予营养丰富、富含维生素、易消化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鸡汤、拌汤等。

忌生、硬、油炸、辛辣、甜腻食物及易引起过敏的鱼虾食物。

病情稳定、好转时,可正常饮食。

2.9 输液护理 猩红热多为儿童患病,且年龄偏小,患儿皮肤娇嫩、心理恐惧,加之皮肤充血,操作时要格外用心。

做皮试时,
选择前臂掌侧颜色最淡处,为避免与皮疹混淆,皮试完毕用蓝色圆珠笔在局部圈记作为标记,便于观察;输液采血时,止血带扎在衣袖外面,血管不易看到时,不宜长时间捆扎止血带,更不宜拍打皮肤,以免加重皮肤充血。

尽量使用留置针,减少对患儿的刺激,减轻患儿痛苦。

静脉滴注阿奇霉素类血管刺激性强的药物时,速度宜慢,密切观察穿刺局部,倾听患儿主诉,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3 小结
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为易感人群,尤其是儿童机构,个体发病后不及时就医采取隔离治疗,极易向周围儿童传播,因此应采取多种宣传方式,宣教相关知识,如有不适,及早就诊,争取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控制疾病进一步蔓延。

对已住院病人,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在治疗过程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正确执行治疗及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缩短住院时间,有效促进患儿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文献:
[1] 彭文伟.现代感染性疾病与传染病学(下册)[M].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558.
[2] 韦玮.5例猩红热患儿的护理[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7):1049.
作者简介 郭荣华,主管护师,本科,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郝晓霞单位:045000,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

(收稿日期:2012-04-27)
(本文编辑郭海瑞)
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病人康复的影响
于 玲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护理干预措施对老年脑梗死病人康复情况的影响。

[方法]将74例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对两组病例采用不同的训练及护理方法,观察病人症状的好转情况与健康水平。

[结果]观察组总体有效率为94.59%(35/37),明显高于对照组75.68%(28/37),NIHSS与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结论]脑梗死病人给予系统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改善脑梗死病人的预后,提高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脑梗死;护理;康复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4-4748.2012.021.010 文章编号:1674-4748(2012)7C-1933-02
脑梗死位居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疾病之首,而且发病率呈逐年升高的趋势,其发病机制复杂,尽管目前治疗药物较多,但仍有大部分病人残留肢体活动障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负担[1]。

因此,脑梗死病人度过危险期后的康复训练与护理干预对其康复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但病人对常规康复训练和护理的依从性较差[2],本研究对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科收治的37例脑梗死病人采用系统康复训练和护理干预,旨在探讨对脑梗死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09年12月我院收治的脑梗死病人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

观察组37例,男20例,女17例;年龄63岁~79岁(68.24岁±5.71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5例,高中或中专7例,初中和小学16例,未受过教育者9例。

对照组37例,男22例,女15例;年龄62岁~78岁(67.57岁±5.3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学历者6例,高中或中专8例,初中和小学15例,未受过教育者8例。

两组病人的年龄、文化程度等一般临床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具体如下。

1.2.1 急性期护理干预 急性期脑梗死病人因发病急剧、病情不稳定、变化多等特点,病人常出现焦虑、抑郁和恐惧等不良情绪,因此入院后首先嘱病人平卧、安静,并以温柔的语言、适当的肢体行动安慰病人,如不要怕,有医生在,握手、抚摸等,缓解病人不良情绪,给予依赖感[3]。

严格记录液体的进出量,以供主治医生参考;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及呕吐物等,以保证呼吸道通畅,清理前向病人和家属耐心讲解清理的必要性,取得病人同意与配合,事后夸赞病人配合得很好。

对昏迷病人采取侧卧位,定时翻身叩背,对受压部位进行按摩,避免压疮发生。

对痰液较多且咳痰无力的病人进行吸痰,在吸痰前与病人解释清楚,取得病
·




·
全科护理2012年7月第10卷第7期下旬版(总第258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