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锋小说与_五四_文学的审父意识比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觉到那是一只熟悉的狼眼,我恍然大悟。原来父亲每天 夜里变为狼群中的一只,绕着这栋房子奔跑,发出凄厉 《苍老的浮云 》 “我 ” 的嗷叫 ” 。 中父亲甚至成了准备谋害 的成员。苏童笔下的父亲则个个丑陋不堪,是奸污亲生 ( 《南方的堕落 》 ) 女儿的恶棍 、 是淫荡腐朽又恶毒成性的 ( 《妻妾成群 》 ) 魔王 。在这些作家的文本叙述中, 父亲的 神圣和权威形象丧失殆尽。二是对父亲萎缩生命力的揭 示。先锋作家在非理性哲学的多棱镜下审视父亲时,着 力展现了他们猥琐、无能和衰颓的本性。余华《世事如 “算命 ” 烟》 中的 先生是一位衰朽的父亲。作者着意展现 了这位老年父亲颓败的身体,因为过渡纵欲和时间的侵 蚀而变得衰朽不堪,而父亲的采阴补阳术终究不过是一 《一九八六 》 场对生命力衰颓的追悼仪式。 中的父亲则是 一位疯子,他丧失了正常人应有的理智和生命活力,这 “父亲 ” 一富有象征寓意的描写暗示着 生命力的丧失。苏 《妻妾成群 》 “父亲 ” 童 的 陈佐千是生命已步入黄昏的衰 朽者,他的生命存在是建立在对女性生命的摧残基础 上。他和姨太太们之间荒谬绝伦的性爱生活是他生命力 “父亲 ” 枯竭的寓言性写照。可以说, 先锋作家对 这一腐 朽形象的解构, 消解了父辈身上的一切生命光环。 “五四 ” 而 文本中父子冲突模式的出现, 标志着审父 “五四 ” 意识在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最初觉醒。 时代的 审父意识源于整个时代对封建传统思想的批判。新文化 先驱以启蒙理性为工具审视封建父权时,发现现代个性 解放与封建专制文化格格不入。在专制文化的压制下, 人的主体性丧失,生命活力被无情地窒息和扭曲。鲁迅 就一再指出封建文化对中国人的驯化教育问题,认为这 “萎缩 ” “奴化 ” 是人的本性的 与 。 因此, 五四作家力图
! )* # 己肩住了黑暗的闸门, 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 ,
“父亲 ” 去, 不仅意味着血缘意义上的 死了, 而且更意味 着以父法为代表的神性世界的丧失。因此,弑父的行为 在本质上就是一种力求摆脱父法文化统治的渴望。 “隐形父亲 ” “五四 ” 而 形象的出现则是 作家对中国 “隐形父亲 ” “把 现代文学的一个独特贡献。所谓 则是指 男性家长排除 $ 放逐在文本之外,而形成女性家长当家 作主的文本模式 ” 。 也就是说父亲在文本中是缺席的,
!" # “父亲 ” 征” , 这真是非常中肯的有识之论。 的缺席或死
“自我 ” 我’ 的一代 ” 。 ! ’ # 丧失 的迷茫者在反抗父权的过程 中,极易丧失对生活和人生的信心,因此逃亡就成了他 们的必然选择。苏童把这种竭力摆脱父亲阴影的精神逃 “我像父亲。我一路奔跑越过夜色迷离的城 亡概括为: 市,父亲的影子在后面呼啸着追踪我。那是一种超于物 态的静力的追踪。我懂得,我的那次拼命奔跑是一种逃 ( 《一九三四年的逃亡 》 ) 亡。 ” 这种逃亡姿态体现了先锋 作家对父辈的拒绝态度,显示对已有文化价值的怀疑和 反叛。尽管当时大部分作家都受到欧风美雨的影响,并 在西方文化的观照下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缺陷。但“子不 言父之过 ”的文化枷锁使五四作家面临着巨大的情与理 的矛盾冲突。在理智上,五四作家认识到父亲的思想文 化观念代表的就是一个时代的旧有文化形态,要从父辈 所隶属的统治营垒中叛逆出来,以完成思想启蒙的时代 “父辈文化 ” 任务, 就必须对所谓的 进行最直接、 最尖锐 “家族制度为封建专制主义之根据 ” (吴虞 的批判。因为 语) 。但是在情感上, 五四作家又意识到文本中的父亲形 象只不过是父辈文化的人格化而已,因而当他们面对生 活中活生生的父亲时,又对现实的、血缘意义上的父亲 “审父 ” 有着难以割舍的依恋。因此, 五四作家在 的同时, “负债感 ” 又始终伴随着 。有研究者指出负债感是这样一 “我的生命乃至世间属于我的一切都是父母 (祖 种情结: ‘家 ’ ‘国 ’ 先、 家庭 ) 所赐予; 由 推及 、 我的土地、 地位、 俸 ‘为民父母 ’ 禄、 功名等也是君王这 所赐予, 因此, 我的今 ” 生使命就是如何偿还这笔与生俱来的‘宿债 ’ 。! ( # 这种 负债意识使五四作家在审视父亲时陷入了巨大的心灵 “鬼打墙 ” 痛苦和不安之中, 鲁迅就曾以 来隐喻当时内心 的惶惑和不安。但是在这两难抉择中,五四作家们不惜 “自 承受心灵分裂的苦痛, 热情地投身于思想启蒙运动。
“克己 ” “抑己 ” 反叛、 颠覆传统父权文化中 、 的人学观, 并 将批判的锋芒指向了封建家族文化。家族文化的致命弊 害是家长专制,它表面上重视人伦亲情,内里却冷酷和 虚伪。基于这种文化批判的需要,五四作家是把父亲作 为封建父权思想的代表来塑造的,重在突出专制父亲和 向往自由的儿女之间的冲突,揭示父亲身上的冷酷和专 《终生大事 》 横。胡适的 中塑造了一位专横的父亲形象。 田先生不顾女儿的幸福以 “不能违背祖宗定下的祠规 ” 为由,断然拒绝自己女儿与陈家的婚姻。田汉《获虎之 夜 》 中的父亲魏福生粗暴地阻扰自己的女儿莲姑相爱, 《伤逝 》 “烈日一 结果造成人间悲剧。鲁迅 中的父亲有着 般的严威 ” , 为了反对女儿的婚姻自主, 竟残忍地把女儿 逼上绝路。总之,五四作家们着力揭示了叛逆的子们和
&! ’

弑父是先锋作家审父意识中的一种重要情结, 这种 情结在部分作家笔下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们以决 绝的姿态拒绝和颠覆父辈所代表的文化传统。先锋作家 的弑父策略主要是无父文本的书写,所谓无父书写也就 是指父亲的缺席 或死亡 (或 是濒临死亡 的历史象征 物) 。无父书写更早可以追溯到寻根文学, 寻根一代被称 “无父 ” “ ‘根 ’ ‘家 ’ ‘父 ’ 为 的一代。 的缺失、 的缺失与 的缺 ‘史 ’ 失及 的缺失, 是这一代人的共同主题 ” 。 & # ’ 因此在寻 《棋王 》 根文本中就出现过孤儿或半孤儿式的人物。阿城 “我 ” 中的 双亲离世, 王一生没有父亲, 母亲也辞世, 王福 《红高粱家族 》 没有母亲。莫言 中叙事人开篇就讲述说, 在故乡通红的高粱地里,耸立着一块属于父亲的无字青 “缺失 ” 石墓碑。这块无字墓碑意味着父亲的 。而到了先 《奔丧 》 锋作家笔下无父的书写达到了极致。洪峰的 以姐 “爹死了 ” 姐的一句 开始了他的弑父之旅。余华的一系列 《现实一种 》 小说中父亲一直是个缺席的存在。他的 中残 《古典爱情 》 酷互杀的两兄弟是没有父亲的。 中落魄的书 生也只有一个年迈的老母,而父亲是缺席的。而苏童的 《米 》 “父亲 ” 中则一开始就设计了 的死亡。另外, 先锋作 家笔下还展示了一系列残破的父亲形象。余华《世事如
“ 五四 ” 这种文化批判相适应, 作家以小说作为思考的武 器, 围绕着父子冲突的沉重话题, 竭尽心力地审视父权 文化, 探索理想的父子模式, 踏上了审父的艰难旅程。 而 审父作为一种母题在此后的文学言说中几乎成了作家 们的普遍情结, 尽管在后来的延安文学至革命文学中, 父亲形象得到政治理性的重塑而重现权威色彩。 但是先 锋作家们在自己的创作中继续着这一问题的思考, 并且 使父亲受到了非理性精神的无情审视和怀疑。 由于历史 “五 语境、 情感阐释和作家的创作心态不同, 先锋小说和 四” 文学中的审父意识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 对这一 文化景观进行理性的分析和阐释是非常有意味的事情。
!"
江西社会科学
!""#$ % “父亲 ” 之间的对立和冲突, 试图通过对父权的批判来揭 露和颠覆封建正统文化。 可见,在审父的外衣下却隐含着不同的时代内涵。 五四作家以启蒙理性为武器审视父亲时,有着明确的文 化、社会批判意图,他们是把父亲作为整个封建旧文化 的体现者来进行塑造的,通过父辈对子辈的压抑和专 横,着力揭示了封建父权与个性解放的格格不入,从而 达到对旧社会、 旧文化的批判。正如有的研究者指出, 在 五四时期“对孝和父权的批判,常常是对整套封建礼教 和封建专制思想进行批判的一个突破口,文学中的父亲 形象更多的也是以文化象征符号的面目出现的 ” 。& ( ’ 而 先锋作家对父亲的审视带有鲜明的西方感性文化色 彩。所谓感性文化,主要是指西方自十九世纪末到二十 世纪初涌现的一种非理性主义哲学思潮,它的基本命题 是生命意志、性本能,它崇尚人的个体生命和人的主体 性。在这种思潮的启悟下,先锋作家从个体生存的价值 尺度对父辈文化进行了剖析和否定,他们对自我生存状 “人 ” “人 ” 态的怀疑, 必然导致对 和 的终极价值的怀疑。 “五四 ” 因此, 先锋作家的审父动机就从 文化批判的视角 转向了人本认知的高度。
把父亲推上审判台对于深受传统影响的中国人来 “ 五四 ” 说是一件非常尴尬的文化选择。 文化先驱们在外 来文化的启发和观照下, 敏锐地发现封建父权和整个封 “家族制度为 建制度的血脉联系, 他们一针见血地指出: 专制主义之根据 ” , 对封建父权进行了猛烈的批判。 和
!( "
“审父 ” 沉重主题。从这一角度来理解, 就成了叛逆的子 们的必然之举,它的深层心理动机是对现成的文化秩序 的不满和反叛。 审父在先锋小说中发展到极致,先锋作家在大量的 文本中言说和发泄着对父辈的极度不满。这种言说受到 西方非理性主义哲学的影响,特别是非理性主义对人生 不确定性及人性自身的本体怀疑,正适合了面临信仰危 机的中国先锋作家的认知模式。当他们用非理性哲学这 面多棱镜观照父亲形象时,发现了父亲丑陋和衰颓的生 存景观。先锋作家们以极度夸张、变形的手法扭曲地呈 现父辈们的生存本相,这种呈现有两个方面的特点。一 是对父亲神圣和温情的嘲弄。先锋作家从人本认知的角 度着力揭示了父辈身上“恶 ”的基因和对子辈的无情戕 害,撕去了笼罩在父子之间温情脉脉的面纱和神圣光 《世事如烟 》 环。余华的 展示了父辈的丑恶本性, 颠覆了 建立在血缘关系之上的亲情。在那个可怖的世界里,父 子之间莫名其妙地充满了怨恨和敌意,父辈们的表现如 此丑恶,竟靠剥夺子辈的生存权利来延补自己衰朽的生 “算命先生 ” 命力。九十多岁的 " 儿子以增自己的寿、 奸 淫幼女以采阴补阳,子辈们成了父辈保持菲勒斯权力的 祭品。残雪则更绝望地撕碎了父辈与子辈之间温情脉脉 《山上的小 的面纱, 极力渲染了他们之间的冷漠和敌意。 “我 ” “我感 屋》 揭示了父亲狡诈和变态。父亲盯 的眼神让 !"#$%"

精神分析学认为, 父亲不仅代表了一个男人在家庭 血缘中的位置,而且还意味着他在社会文化中所拥有的 一切特权,这些特权对儿子们造成了无法言说的压抑和 痛苦。也就是说,父亲代表着传统,是权威与力量的象 征, 这种权威与力量对子辈造成了深深的压抑。因此, 作 为儿子的参照,父亲就变成了一个富有文化隐喻色彩的
江西社会科学
!""#$ %
“五四” 先锋小说与 文学的审父意识比较
! 罗伟文
审父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中的一种普遍情结。 本文认为: 先锋小说对父亲进行了非理性的无情审视和怀 “五四 ” 疑, 揭示了父辈丑陋和衰颓的生存景观, 具有强烈的弑父色彩。同时, 通过 文学中的审父意识进行比 较, 展示出各自不同的审父文化景观。 ! 关键词 " 先锋小说; 五四文学; 审父意识 ! 中图分类号 " #$%& ! 文献标识码 " ’ ($%%) ) ! 文章编号 " (%%) * +(,%+ * %%&( * %) /&(%$( 0 ((.&, * ) (福建厦门 罗伟文 男, 江西临川人, 文学硕士, 集美大学师范学院中文系讲师。
!"
!"#$%"
“五四 ” 激进文化抉择的历史动因及价值评判 “算命先生 ” 《难பைடு நூலகம்劫数 》 “老中医 ” 烟》 中的 , 中 的形象, 苏 《妻妾成群 》 “父亲 ” 童 中的 陈佐千则是濒临死亡的历史 象征物。这些猥琐无能、 生命力被阉割的丑陋父亲, 他们 的生命模式都呈现出萎缩乃至死亡的历史趋势。可见 “无父 ” 书写是先锋叙事的一个重要特征, 正如有的研究 者指出“先锋小说一直以‘遗忘父亲 ’为叙事的先决条 ‘父亲 ’形象或者先验性空缺,或者是垂死的历史象 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