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力学 》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材料力学》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材料力学》第八章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解题方法与技巧归纳
受力分析
在解题前首先要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 明确各力的大小和方向,以便后续进 行应力和应变的计算。
图形结合
对于一些复杂的力学问题,可以画出 相应的示意图或变形图,帮助理解和 分析问题。
公式应用
熟练掌握材料力学的相关公式,能够 准确应用公式进行计算和分析。
检查结果
在解题完成后,要对结果进行检查和 验证,确保答案的正确性和合理性。
压杆稳定
探讨细长压杆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
解题方法与技巧
准确理解题意
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考查的知识点。
选择合适的公式
根据题目类型和所给条件,选用相应的公式 进行计算。
注意单位换算
在计算过程中,要注意各物理量的单位换算, 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检查答案合理性
得出答案后,要检查其是否符合实际情况和 物理规律,避免出现错误。
相关题型拓展与延伸
组合变形问题
超静定问题
涉及多种基本变形的组合,如弯曲与扭转 的组合、拉伸与压缩的组合等,需要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和计算。
超静定结构是指未知力数目多于静力平衡 方程数目的结构,需要通过变形协调条件 或力法、位移法等方法进行求解。
稳定性问题
疲劳强度问题
研究细长压杆在压力作用下的稳定性问题 ,需要考虑压杆的临界力和失稳形式等因 素。
研究材料在交变应力作用下的疲劳破坏行为 ,需要了解疲劳极限、疲劳寿命等概念和计 算方法。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重点知识点回顾
材料的力学性质
包括弹性、塑性、强度、硬度等基本概念和 性质。
杆件的拉伸与压缩
涉及杆件在拉伸和压缩状态下的应力、应变及 变形分析。

材料力学(金忠谋)第六版答案第08章之欧阳学创编

材料力学(金忠谋)第六版答案第08章之欧阳学创编

习题时间:2021.03.03 创作:欧阳学8-1 构件受力如图所示。

(1)确定危险点的位置;(2)用单元体表示危险点的应力状态。

解:(a) 在任意横截面上,任意一点24P d σπ=3316M dτπ= τσ (c)A 截面的最上面一点8-2 图示悬臂粱受载荷P=20kN 作用,试绘单元体A 、B 、C 的应力图,并确定主应力的大小及方位。

解:8-3主应力单元体各面上的应力如图所示,试用解析法或图解法计算指定斜截面上的正应力ασ和剪应力ατ,并找出最大剪应力值及方位(应力单位:MPa )。

解:(a) ()()1212205205cos 2cos 6013.752222MPaασσσσσα+---+-=+=+= 45α= (与120σ=方向夹角)(b)()()()121220102010cos 2cos 135 5.6062222M ασσσσσα+---+-=+=+-=-()()122010sin 2sin 13510.60622MPa ασστα---==-=- 45α= (与1σ方向夹角)或135(与水平方向交角)(c)45α= (与140σ=方向夹角)(d)8-4单元体各面的应力如图示(应力单位为MPa ),试用解析法和图解法计算主应力的大小及所在截面的方位,并在单元体内注明。

解:(a)(b)(c)(d)8-5作出图示单元体的三向应力图,并求出主应力和最大剪应力,画出主单元体。

解:(a) (b) (c ) (d)(e)8-6 已知矩形截面梁某截面上的弯矩和剪力分别为M =10kN·m ,FS =120kN ,试绘出截面上1、2、3、4各点单元体的应力状态,并求其主应力。

解:8-7在棱柱形单元体的AB 面上以及与ABC 面平行的前后面上(与纸平面平行的面),均无应力作用。

在AC 面和BC 面上的正应力均为-15MPa ,试求AC 和BC 面上的剪应力与此单元体主应力的大小和方向。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8章 弯曲刚度

工程力学(静力学和材料力学)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范钦珊主编 第8章 弯曲刚度


后 答


解:由挠度表查得:
FP al 180° × 3 EI π Wal 180° = ⋅ 3 EI π 20000 × 1 × 2 × 64 180° = ⋅ 3 × 200 × 109 × π d 4 π ≤ 0 .5 ° d ≥ 0.1117 m,取 d = 112mm。
θB =
ww w
6 ( 246 + 48) ×10 × 200 ×10 × π × 32 × 10−12
2
co
m
8—3 具有中间铰的梁受力如图所示。试画出挠度曲线的大致形状,并说明需要分几段 建立微分方程,积分常数有几个,确定积分常数的条件是什么?(不要求详细解答)
习题 8-3 图
后 答


习题 8-4 图

习题 8-4a 解图
解: (a)题 1.
wA = wA1 + wA 2
wA1 =
⎛l⎞ q⎜ ⎟ ⎝2⎠
87图示承受集中力的细长简支梁在弯矩最大截面上沿加载方向开一小孔若不考虑应力集中影响时关于小孔对梁强度和刚度的影响有如下论述试判断哪一种是正确的
eBook
工程力学
(静力学与材料力学)
习题详细解答
(第 8 章) 范钦珊 唐静静

后 答


2006-12-18
ww w
1
.k hd
aw .
co
m
(教师用书)
−3 9 4
(
.k hd
解:由挠度表查得 F ba 2 wC = P l − a 2 − b2 6lEI
(
)
习题 8-9 图
8
aw .
)

材料力学-单祖辉-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第八章)

材料力学-单祖辉-第三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第八章)

230
MP
a
4 230103 N 5 π(0.020m)2
146.4
MPa
2-21 图示两根矩形截面木杆,用两块钢板连接在一起,承受轴向载荷 F = 45kN 作
用。已知木杆的截面宽度 b =250mm,沿木纹方向的许用拉应力[ ]=6MPa,许用挤压应力 [ bs ] =10MPa,许用切应力[ ]=1MPa。试确定钢板的尺寸 与 l 以及木杆的高度 h。
8
解:1. 求轴销处的支反力
题 2-18 图
由平衡方程 Fx 0 与 Fy 0 ,分别得
FBx F1 F2cos45 25kN
由此得轴销处的总支反力为
FBy F2sin45 25kN
FB 252 252 kN 35.4kN
2.确定轴销的直径 由轴销的剪切强度条件(这里是双面剪)
于是得
D 1 [ ] d [ ]bs
D : h : d 1 [ ] : [ ] :1 [ ]bs 4[ ]
由此得
D: h : d 1.225: 0.333:1
2-18 图示摇臂,承受载荷 F1 与 F2 作用。已知载荷 F1=50kN,F2=35.4kN,许用切
应力[ ]=100MPa,许用挤压应力[ bs ] =240MPa。试确定轴销 B 的直径 d。
2-19 图示木榫接头,承受轴向载荷 F = 50 kN 作用,试求接头的剪切与挤压应力。
解:剪应力与挤压应力分别为
题 2-19 图
50103 N 5 MPa (0.100m)(0.100m)
b
s
50103 N (0.040m)(0.100m)
12.5
MP
a
9
2-20 图示铆接接头,铆钉与板件的材料相同,许用应力[] =160MPa,许用切应力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8章 剪应力分析

《工程力学(工程静力学与材料力学)(第3版)》习题解答:第8章 剪应力分析
1.绘出梁的剪力图和弯矩图;
2.确定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3.确定梁内横截面上的最大切应力;
4.画出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流。
知识点:弯曲切应力公式的应用、切应力流
难度:难
解答:
1.图(a):
kN
, kN
剪力与弯矩图如图(b)、(c);
2.形心C位置
MPa
MPa
3. m3
MPa
4.切应力流如图(e)。
(A)下移且绕点O转动;
(B)下移且绕点C转动;
(C)下移且绕z轴转动;
(D)下移且绕 轴转动。
知识点:弯曲中心、薄壁截面梁产生平面弯曲的加载条件
难度:一般
解答:
正确答案是D。
8-19试判断下列图示的切应力流方向哪一个是正确的。
知识点:横向弯曲时梁横截面上的切应力流、弯曲切应力分析方法
难度:难
解答:
(A)细长梁、横截面保持平面;
(B)弯曲正应力公式成立,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
(C)切应力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横截面保持平面;
(D)弹性范围加载,横截面保持平面。
知识点:弯曲时梁横截面上切应力分析
难度:易
解答:
正确答案是B。
公式 推导时应用了局部截面的正应力合成的轴力,该正应力 则要求弯曲正应力公式成立;另外推导时在 时,应用了 沿截面宽度均匀分布假设。
难度:难
解答:
正确答案是D。
8-21简支梁受力与截面尺寸如图所示。试求N-N截面上a、b两点的铅垂方向的切应力以及腹板与翼缘交界处点c的水平切应力。
知识点:弯曲切应力公式的应用、切应力流
难度:难
解答:
FQ = 120kN,形心C位置。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及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 图示圆截面杆,两端承受一对方向相反、力偶矩矢量沿轴线且大小均为M的力偶作用。

试问在杆件的任一横截面m-m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解:从横截面m-m将杆切开,横截面上存在沿轴线的内力偶矩分量M x,即扭矩,其大小等于M。

1-2 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p=120 MPa,其方位角θ=20°,试求该点处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

解:应力p与斜截面m-m的法线的夹角α=10°,故σ=p cosα=120×cos10°=118.2MPaτ=p sinα=120×sin10°=20.8MPa1-3 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σmax=100 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点为截面形心。

解: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向截面形心C简化,得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其力即为轴力F N=100×106×0.04×0.1/2=200×103 N =200 kN其力偶即为弯矩M z=200×(50-33.33)×10-3 =3.33 kN·m1-4 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与AD的平均正应变及A点处直角BAD的切应变。

解: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2-1试计算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其最大值。

解:(a) F N AB=F, F N BC=0, F N,max=F(b) F N AB=F, F N BC=-F, F N,max=F(c) F N AB=-2 kN, F N2BC=1 kN, F N CD=3 kN, F N,max=3 kN(d) F N AB=1 kN, F N BC=-1 kN, F N,max=1 kN2-2 图示阶梯形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F1=200 kN与F2=100 kN,AB段的直径d1=40 mm。

材料力学作业及练习题参考答案(8、9章)

材料力学作业及练习题参考答案(8、9章)
⑶ 由 max≤[] 有: max=c,max=50×103/A+37.5×103/W≤[] 先按弯曲正应力强度初步选择槽钢型号: 37.5×103/W≤[] W≥37.5×103/[]=37.5×103/(140×106)=2.6876×10-4 m3 =268.76 cm3 每根槽钢W≥268.76/2=133.9 cm3 查槽钢表,初选18a#槽钢,其W=141 cm3,A=25.669 cm2 再按压缩与弯曲的组合应力进行校核: max=50×103/A+37.5×103/W=50×103/(2×25.669×10-4)+37.5×103/(2×141×10-6) =142.72×106 Pa>[]=140 MPa 但 (max-[])/[]=(142.72-140)/140=1.9%<5%,可认为强度条件满足,∴选18a#槽钢。
八章2题: 解:查槽钢表,每根槽钢,A=25.669 cm2,W=141 cm3, 则两根槽钢制成的梁:A=2A=51.538 cm2, W=2W=282 cm3 在B截面左侧的上边缘处: =-FN/A+M/W=-50×103/(51.538×10-4)+37.5×103/(282×10-6) =123.24×106 Pa, 即在该处为拉应力123.24 MPa ; 在B截面左侧的下边缘处: =-FN/A-M/W=-50×103/(51.538×10-4)-37.5×103/(282×10-6) =-142.72×106 Pa, 即在该处为压应力142.72 MPa ; 在B截面右侧的上边缘处: =M/W=37.5×103/(282×10-6)=132.98×106 Pa, 即在该处为拉应力132.98 MPa ; 在B截面右侧的下边缘处: =-M/W=-37.5×103/(282×10-6)=-132.98×106 Pa, 即在该处为压应力132.98 MPa。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及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 图示圆截面杆,两端承受一对方向相反、力偶矩矢量沿轴线且大小均为M的力偶作用。

试问在杆件的任一横截面m-m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解:从横截面m-m将杆切开,横截面上存在沿轴线的内力偶矩分量M x,即扭矩,其大小等于M。

1-2 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p=120 MPa,其方位角θ=20°,试求该点处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

解:应力p与斜截面m-m的法线的夹角α=10°,故σ=p cosα=120×cos10°=118.2MPaτ=p sinα=120×sin10°=20.8MPa1-3 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σmax=100 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点为截面形心。

解: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向截面形心C简化,得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其力即为轴力F N=100×106×0.04×0.1/2=200×103 N =200 kN其力偶即为弯矩M z=200×(50-33.33)×10-3 =3.33 kN·m1-4 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与AD的平均正应变及A点处直角BAD的切应变。

解: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2-1试计算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其最大值。

解:(a) F N AB=F, F N BC=0, F N,max=F(b) F N AB=F, F N BC=-F, F N,max=F(c) F N AB=-2 kN, F N2BC=1 kN, F N CD=3 kN, F N,max=3 kN(d) F N AB=1 kN, F N BC=-1 kN, F N,max=1 kN2-2 图示阶梯形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F1=200 kN与F2=100 kN,AB段的直径d1=40 mm。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详细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详细
由对称性可知,受力CH图 0
N1 N 2 0.5F 0.5 20 10(kN )
10
(2)求 C 点的水平位移与铅垂位移。 变形协调图
A
点的铅垂位移:l1

N1l EA1

10000N 1000mm 210000N / mm2 100mm2
0.476mm
B 点的铅垂位移: l2
材料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其弹性模量 E 10GPa 。如不计柱的自重,试求:
(1)作轴力图;
(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
(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
(4)柱的总变形。
解:(1)作轴力图
N AC 100kN NCB 100 160 260(kN )
轴力图如图所示。
(2)计算各段上的应力
第二章 轴向拉(压)变形
[习题 2-1] 试求图示各杆 1-1 和 2-2 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N11 F N 22 2F F F
(2)作轴力图 轴力图如图所示。
(b)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N11 2F N 22 2F 2F 0
如以 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试求当 0o ,30o ,45o ,60o ,90o 时各斜截面
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表示其方
向。
解: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的公式
为:
5
0 cos 2

0 2
sin 2
式中, 0

N A

10000 N 100mm 2
100MPa ,把
示。
由平平衡条件可得:
X 0
N EG N EA cos 0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材料力学课后答案

- 1 -第8章 杆件的拉伸与压缩8-1 填空题:8-1(1) 如图拉杆的左半段是边长为b 的正方形,右半段是直径为b 的圆杆。

两段许用应力均为 ][σ,则杆的许用荷载 =][F ][4π2σb 。

8-1(2) 图示拉杆由同种材料制成,左部分是内径为D 、外径为D 2的空心圆杆,右部分为实心圆杆,要使两部分具有相同的强度,右部分的直径应取 D3 。

8-1(3) 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其斜截面上切应力随截面方位的不同而不同,而切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与轴线间的夹角为 45° 的斜截面上。

8-1(4) 图中两斜杆的抗拉刚度为EA ,A 点的竖向位移为EAFa 2 。

8-1(5) 图中结构中两个构件的厚度b 相同,则它们的挤压面积 =A αcos ab。

8-1(6) 图中结构中,若 h d D 32==,则螺栓中挤压应力、拉伸应力和剪切应力三者的比例关系是 9:24:8 。

题 8-1(5) 图题 8-1(1) 图题 8-1(2) 图题 8-1(6)图F题 8-1(4) 图- 2 -分析:222bs 3π4)(π4d F d D F =−=σ, 2tπ4d F =σ, 22π3πd F hd F ==τ,故有 9:24:883:1:31::tbs ==τσσ。

8-2 单选题:8-2(1) 图示的等截面杆左端承受集中力,右端承受均布力,杆件处于平衡状态。

1、3两个截面分别靠近两端,2截面则离端部较远。

关于1、2、3这三个截面上的正应力的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C 。

A .三个截面上的正应力都是均布的 B .1、2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 C .2、3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 D .1、3两个截面上的正应力才是均布的8-2(2) 若图示两杆的材料可以在铸铁和钢中选择,那么,综合强度和经济性两方面的因素, C 更为合理。

A .两杆均选钢 B .两杆均选铸铁C .① 号杆选钢,② 号杆选铸铁D .① 号杆选铸铁,② 号杆选钢8-2(3) 图示承受轴向荷载的悬臂梁中,在加载前的一条斜直线KK 在加载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是 D 。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及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 图示圆截面杆,两端承受一对方向相反、力偶矩矢量沿轴线且大小均为M的力偶作用。

试问在杆件的任一横截面m-m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解:从横截面m-m将杆切开,横截面上存在沿轴线的内力偶矩分量M x,即扭矩,其大小等于M。

1-2 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p=120 MPa,其方位角θ=20°,试求该点处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

解:应力p与斜截面m-m的法线的夹角α=10°,故σ=p cosα=120×cos10°=118.2MPaτ=p sinα=120×sin10°=20.8MPa1-3 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σmax=100 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点为截面形心。

解: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向截面形心C简化,得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其力即为轴力F N=100×106×0.04×0.1/2=200×103 N =200 kN其力偶即为弯矩M z=200×(50-33.33)×10-3 =3.33 kN·m1-4 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与AD的平均正应变及A点处直角BAD的切应变。

解: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2-1试计算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其最大值。

解:(a) F N AB=F, F N BC=0, F N,max=F(b) F N AB=F, F N BC=-F, F N,max=F(c) F N AB=-2 kN, F N2BC=1 kN, F N CD=3 kN, F N,max=3 kN(d) F N AB=1 kN, F N BC=-1 kN, F N,max=1 kN2-2 图示阶梯形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F1=200 kN与F2=100 kN,AB段的直径d1=40 mm。

《材料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习题解教学教材

《材料力学》第8章-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习题解教学教材

第八章 组合变形及连接部分的计算 习题解[习题8-1] 14号工字钢悬臂梁受力情况如图所示。

已知m l 8.0=,kN F 5.21=,kN F 0.12=,试求危险截面上的最大正应力。

解:危险截面在固定端,拉断的危险点在前上角点,压断的危险点在后下角,因钢材的拉压性能相同,故只计算最大拉应力:式中,z W ,y W 由14号工字钢,查型钢表得到3102cm W z =,31.16cm W y =。

故MPa Pa mm N m m N 1.79101.79101.168.0100.11010228.0105.236363363max=⨯=⨯⨯⨯+⨯⨯⨯⨯⨯=--σ [习题8-2] 受集度为 q 的均布荷载作用的矩形截面简支梁,其荷载作用面与梁的纵向对称面间的夹角为 030=α,如图所示。

已知该梁材料的弹性模量 GPa E 10=;梁的尺寸为m l 4=,mm h 160=,mm b 120=;许用应力MPa 12][=σ;许用挠度150/][l w =。

试校核梁的强度和刚度。

解:(1)强度校核)/(732.1866.0230cos 0m kN q q y =⨯== (正y 方向↓))/(15.0230sin 0m kN q q z =⨯== (负z 方向←))(464.34732.1818122m kN l q M y zmaz ⋅=⨯⨯== 出现在跨中截面)(241818122m kN l q M z ymaz ⋅=⨯⨯== 出现在跨中截面)(5120001601206161322mm bh W z =⨯⨯==)(3840001201606161322mm hb W y =⨯⨯==最大拉应力出现在左下角点上:yy z z W M W M maxmax max +=σ MPa mmmm N mm mm N 974.1138400010251200010464.33636max=⋅⨯+⋅⨯=σ因为 MPa 974.11max =σ,MPa 12][=σ,即:][max σσ<所以 满足正应力强度条件,即不会拉断或压断,亦即强度上是安全的。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8章

材料力学课后习题答案8章

由于式中 α 为任意值,故原命题得证。
8-7
已知某点 A 处截面 AB 与 AC 的应力如图所示(应力单位为 MPa) ,试用图解法
求主应力的大小及所在截面的方位。
题 8-7 图 解:根据题图所给的已知应力,可画出应力圆来,如图 8-7 所示。
图 8-7 从所画的应力圆上可以量得两个主应力,它们是:

tanα 0 = −
得 σ 1 的方位角为
τx 2.25 =− = −0.07458 σ x − σ min 30.0 + 0.1678
α 0 = −4.27 o
对于应力图 c,其切应力为
τC =
3FS 3 × 20 × 103 N = = 3.00 × 106 Pa = 3.00MPa 2 2 A 2 × 0.050 × 0.200m
σα = (
30 + 10 + 20sin 90 o )MPa = 40.0MPa 2 30 − 10 sin 90 o )MPa = 10.0MPa τα = ( 2
(b)解:由题图所示应力状态可知,
1
σ x = −30MPa,σ y = 10MPa,τ x = 20MPa,α = 22.5 o
(a) (b) (c)
= 350 × 10 −6
将式(a)和(b)代入式(c),得
γ xy = (550 − 700) × 10 −6 = −150 × 10 −6
(d)
将以上所得结果(a),(b)和(d)代入平面应变状态任意方位的正应变公式,计算 ε135o 应有 的测量值为
ε135o =
1 1 (450 + 100) × 10 −6 + (450 − 100) × 10 −6 cos270 o 2 2 1 − × (−150 × 10 −6 )sin270 o = 200 × 10 −6 2

材料力学全部习题解答讲解

材料力学全部习题解答讲解

1 2 R2
3
2
(b)
yc =
ydA
A
=
A
b 0
y ayndy b ayndy
=
n n

1 2
b
0
26
Iz =
y2dA
A
Iy =
z2dA
A
解: 边长为a的正方截面可视为由图示截面和一个半 径为R的圆截面组成,则
Iz
=I(za)
I(zR)=
a4 12


2R 4
0

FN A
10103 N 1000 106 m2
10MPa
由于斜截面的方位角 450
得该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分别为
45
0 cos2 10106 cos2 450 pa 5MPa
0 sin 2 1 10106 sin 900 pa 5MPa
2
18
解:1.求预紧力 由公式l FNl 和叠加原理,故有
EA
l

l1

l2

l3

Fl1 EA1

Fl2 EA2

Fl3 EA3

4F
E

l1 d12

l2 d22

l3 d32

由此得 F
El
18.65kN
4

l1
d
2 1

l2
d
2 2

l3
根据式
tan 2 2I y0z0
I z0 I y0
解得主形心轴 y 的方位角为 a =
3.计算主形心惯性矩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第八章49-76]供参习

材料力学习题解答[第八章49-76]供参习
解:铸铁圆筒壁上任一点应力状态如图示:
其三个主应力为

由莫尔强度理论:
8-53外伸梁如图8-78所示。设 ,试选择Ⅰ字钢型号。
解:
由外伸梁的平衡,可得 ,
由M图可知,
由强度条件, =

据此可查表选工字钢型号20a,其 ,满足要求。
8-54圆杆如图8-79所示。已知 , ,若材料为:(1)铸铁, ;(2)钢材, 。试求两种情况的许可载荷 。
解:易知,檩条跨中截面为危险截面,其上弯矩为:
A,B点为危险点.
A点:
所以, ,
B点为压应力最大点,其分析同A点,略。
所以,截面尺寸 , 。
8-57已知一悬臂梁的横截面为 的等边角钢,受力如图8-82所示, , 。(1)求固定端截面上ABC三点处的正应力;(2)确定中性轴方程;(3)求自由端挠度的大小和方向。
即F许可值为 。
8-60图8-85所示为一钻床,若 ,许用拉应力 ,试计算铸铁立柱所需的直径d。
题8-60图
解:立柱横截面内力分析,

危险点应力分析,

所以,立柱所需的直径d=122mm。
8-61如图8-86所示电动机的功率 ,转速 ,皮带轮的直径 ,重量 ,轴可看成长为 的悬臂梁,轴材料的许用应力 ,试按第四强度理论设计轴的直径d。
解:AB二点所在截面内力:
A点应力状态如图示
主应力为:
据第三强度理论, ,满足强度要求
B点应力状态如图示
主应力为:
据第三强度理论, ,满足强度要求
8-75铝合金2219-T851的抗拉强度极限为 ,断裂韧性 。合金钢AISI4340的 , 。若由两种材料制成的尺寸相同的平板都有 的穿透裂纹,且设这两种材料都可近似的作为线弹性材料,试求使裂纹失稳扩展的应力,并分析是否会发生裂纹扩展现象。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习题及答案

材料力学-学习指导及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1 图示圆截面杆,两端承受一对方向相反、力偶矩矢量沿轴线且大小均为M的力偶作用。

试问在杆件的任一横截面m-m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解:从横截面m-m将杆切开,横截面上存在沿轴线的内力偶矩分量M x,即扭矩,其大小等于M。

1-2 如图所示,在杆件的斜截面m-m上,任一点A处的应力p=120 MPa,其方位角θ=20°,试求该点处的正应力σ与切应力τ。

解:应力p与斜截面m-m的法线的夹角α=10°,故σ=p cosα=120×cos10°=τ=p sinα=120×sin10°=1-3 图示矩形截面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沿截面高度线性分布,截面顶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σmax=100 MPa,底边各点处的正应力均为零。

试问杆件横截面上存在何种内力分量,并确定其大小。

图中之C点为截面形心。

解: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向截面形心C简化,得一合力和一合力偶,其力即为轴力F N=100×106××2=200×103 N =200 kN其力偶即为弯矩M z=200××10-3 = kN·m1-4 板件的变形如图中虚线所示。

试求棱边AB与AD的平均正应变及A点处直角BAD的切应变。

解:第二章轴向拉压应力2-1试计算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其最大值。

解:(a) F N AB=F, F N BC=0, F N,max=F(b) F N AB=F, F N BC=-F, F N,max=F(c) F N AB=-2 kN, F N2BC=1 kN, F N CD=3 kN, F N,max=3 kN(d) F N AB=1 kN, F N BC=-1 kN, F N,max=1 kN2-2 图示阶梯形截面杆AC,承受轴向载荷F1=200 kN与F2=100 kN,AB段的直径d1=40 mm。

材料力学 习题解答[第八章01-30]

材料力学 习题解答[第八章01-30]
题8-11图
解:如图所示弯矩图,分别校核C、B截面的弯曲正应力,
8-12图8-45所示槽形截面梁有三块矩形板条粘结而成。已知 , , 。试校核该梁的强度。
题8-12图
解:确定形心
8-13 一设计起重量为50 的吊车梁(图8-4a),跨度 ,由Ⅰ字钢I45a制成, , 。现需起吊一70kN的重物,问其强度是否足够?如不够,则在上、下翼缘各加焊一块 的钢板(图8-46b),试决定钢板的最小长度。已知电葫芦重 (梁的自重不考虑)。
先按正应力设计,再校核剪应力
令 则
若选工字钢可选25号工字钢,并查表知
MPa<[τ]
若选两槽钢,可选20号槽钢,无法校核其剪切强度
8.17当 力直接作用在梁AB中点时,梁内的最大正应力超用许用应力30%。为了消除过载现象,配置了如图8-50所示的辅助梁CD,试求此辅助梁的跨度。
图8-50
解:先由静力平衡求出支座反力:
联立①②两式可得梁长l=2m,许可载荷F=14800N=14.8kN。
8.23测定材料剪切强度的剪切器的示意图如图8-56所示。设圆试件的直径 ,当压力 时,试件被剪断,试求材料的名义剪切极限应力。若剪切许用应力为 ,试问安全系数等于多大?
图8-56
解:由公式(8-9)可求名义剪切极限应力
MPa=89.13MPa
1矩形截面:
②工字钢截面:查表得I10的
③圆形:
④圆环:
8-15 一工厂为了起吊一重量 的大型设备,采用了一台150 吊车、一台200 吊车及一根辅助梁(图8-48),已知梁的 , 。试求:(1)重物在梁的什么位置,才能保证两台吊车都不超载;(2)若用Ⅰ字钢作辅助梁,应选择多大型号。
题8-15图
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