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一)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康德论述纯粹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2008-04-04 15:58:03来源: 中国艺术批评网友评论0 条进入论坛1. 康德的两个合目的性。
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提出了三个很著名的问题:⑴.我能够知道什么?⑵.我应当做什么?⑶.我可以希望什么?第一个为形而上学问题,康德写《纯粹理性批判》,纯粹理性主要谈人的从感性到知性概念(Begriff)阶段的意识结构。
第二个问题谈道德律,康德写《实践理性批判》,实践理性谈理性的超验层面,道德的应该,绝对律令。
第三个为宗教问题,希望关涉人的幸福,康德谈人的道德律的超验根基在哪里,谈应该有神,康德写《单纯理性限度内的宗教》。
[1]后来,康德又提出第四个问题,人是什么?人类学问题。
[2]康德在人类学问题中谈人在宇宙中的位置,人与神的关系,人的肉身的有限性与人的灵魂的超验性的关系。
那么,在《纯粹理性批判》与《实践理性批判》批判之间有一个分裂,自然Natur与道德Moralität之间是什么关系呢?康德为了将两个分裂的世界统一起来,写《判断力批判》,康德的判断力谈人的一种直觉能力,这种直觉能力,悟性越高的人这种能力越强,康德在这里实际上谈的是人的智性直观的能力,一定程度上已经越出康德另外两个批判理论的理论框架了,如对美的创造的天才论,康德分析起来已经有神秘意味,柏拉图的《伊安篇》中的灵感直接来自理念的世界,康德这里也类似。
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谈到有两种东西使他意志坚强:星空和心中的道德律。
[3]星空对应于康德的纯粹理性;心中的道德律,实践理性,为人类的至善的目标的无条件的应该,绝对律令。
人的纯粹理性与道德律之间是什么关系?在经院哲学看来,康德谈的纯粹理性只是实践理性的信仰的第一个初级阶段,科学的模式奠基于神学之中。
笛卡尔主体性的建立,将这种奠基关系分裂成看似无关的两个领域,广延和灵魂两种实体,本来是从上帝开始的行为,现在笛卡尔要来从人开始重新思考,人又是一种有限的存在,笛卡尔思考后认为,一切来自神,回归神。
合目的性原理发展的嬗变
康德提 出的合 目的性 原理 , 是 人 判 断 力 的 一 个 超 验 原
理, 它 对 于 人 的认 识 能 力 和人 类 活动 目的 性 的认 识 有 着 重 要 的启示。在经过黑格尔的充实 , 使 客 观 事 物 的 合 目的 性 原 理 发 展 成 为 具 有 显 著 的 合 规 律 性 。 马 克 思 指 出 人 的 活 动 中 也
图理 念 论 强 调 的 是 只 有 人 用 理 性 才 能 认 识 事 物 的 共 性 和 普 遍本质 ; 亚里士多德 考察事 物产 生和存 在 的原 因无外 乎是 : 质料 因 、 形式 因、 动力 因 和 目的 因 四 种 因 素 , 他 认 为 形 式 因积 极 的、 能动的 , 而质料 因是消极 的 、 被动 的, 而 作 为 形 式 的现
的避 世 态 度 等 , 都 表 明 了在 中 国传 统 文 化 中 对 人 类 活 动 的 认 识 带 有 明 显 的 目 的 性 。 在 西 方 社 会 里 古 希 腊 的 苏 格 拉 底 认 为: 整个世界万物 都是具 有 目的的 , 而 人 和 世 界 如 此 完 满 皆 是 由 神 的 目的 和 力 量 安 排 的 , 他 开 创 了 西 方 社 会 用 目的 论 来 说明世界的里程碑 ; 柏 拉 图则 进 一步 在 他 的 理 念 论 中 论 证 了
人 和 事 物 的 目的 , 即理 念 是 人 和事 物 存 在 、 发 展 的 目的 , 柏 拉
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
On the Meaning of No Purpose and Purpose in
Kant’s Aesthetics
作者: 吴宁[1]
作者机构: [1]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48-5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 康德美学;目的;合目的性;先验
摘要:康德美学建立在其先验哲学基础之上。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对象总结为四个基本特征,也是四个悖论。
其中无目的合目的性被康德认为是'按照在它们里面所考察的目的的关系来看'的一个契机,无目的合目的性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是康德目的论在其美学思想中最为集中的体现。
无目的合目的性是康德审美判断理论的枢纽,也是康德对于美的分析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它也表征着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并由此与经验主义美学和理性主义美学区分开来。
对于无目的合目的性的涵义分析是我们理解康德先验美学思想的关键。
_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读康德_判断力批判_之_美的分析_有感_刘同亮
32康德,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著名代表,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是近代西方美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
马克思曾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极其深刻地说明了康德的启蒙主义进步倾向集中表现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在现实的实际斗争中却一无所为。
他的美学与文艺理论著作《判断力批判》在欧洲美学与文艺理论史上影响深远。
康德的美学是在和以前的唯理主义美学(继承着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系统的鲍姆嘉登)和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以布尔克为代表)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他的三个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作为代表。
其中《判断力批判》集中体现了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代理论家和文艺家所重视。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充满感情地说:“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都应归功于它。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我的那些井然有序的极其多种多样的兴趣:对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作品的解释是按统一方式进行的,审美的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是相互得到阐明的。
”一初读《判断力批判》首先要弄懂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它的独有的一些术语,例如“想象力”、“知解力”、“理性”、“判断力”、“目的”、“合目的性”等等,其含义都不是我们一般人通常所了解的意义。
如果我们用常用的意义去理解它们,就会觉得不可解或发生误解。
康德的术语一定要从他著作的上下文联系中才能摸索到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了解康德写《判断力批判》的意图。
只有弄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读懂《判断力批判》。
1790年康德在完成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补足他的哲学体系,发表了《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先生在他的《康德哲学讲演录》中说,康德认为他的哲学有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由《纯粹理性批判》解决;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这是道德问题,是由《实践理性批判》解决;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最新文档资料
康德的目的王国理念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提出了道德法则的普遍公式和三个变形公式,作为其实践哲学的核心理念和基本命题,但在这几个公式中研究者历来关注最少的就是目的王国公式(第三变形公式)及其理念。
国外学者对此作专门研究的主要有Christine M.Korsgaard M.Korsgaard、、Andrews Reath、Katrin Flikschuh ,Flikschuh 认为Korsgaard 和Reath 受Rawls 的共同立法者的正义社会思想影响,都把目的王国看作是由其成员共同立法和交互强制而形成的政治性系统整体。
在他看来,这种解读不仅偏离了目的王国的“形而上学”性质,还容易歪曲康德政治哲学的基本思路,因为一个其成员之间交互强制的目的王国理念只能是一种规范性的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政治共同体概念,而不像康德所说的“仅仅是个理念”。
Flikschuh 的反驳要点在于将目的王国的“系统性”和自我立法严格限制在个体层面,每个成员决不能对另外的成员立法并构成强制;并且目的王国指向了至善和上帝的理念,而不是政治哲学。
但在我看来,哲学。
但在我看来,Fliksehuh Fliksehuh 的解读毋宁使康德的思想退回到莱布尼茨的单子论和前定和谐的理论框架中。
本文的写作意图就在于对Flikschuh 的这种极端个体主义反驳思路的再批判,并从这种批判中重建康德目的王国的基于共同立法的系统性。
因此,在结构上,本文首先分析Flikschuh 的研究思路,并从道德法则三个变形公式的结构关系人手说明目的王国理念的系统性只能来自于成员之间的交互强制和共同立法;其次我将根据《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道德形而上学》、《纯然理性限度内的宗教》和《判断力批判》等著作中的相关思想对目的王国理念进行重新解读;最后说明目的王国中各成员共同立法的理性根据及其交互强制形式。
强制形式。
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对目的王国理念的解读(一)(一)Flikschuh Flikschuh 的解读思路的解读思路Fliksehuh 在对目的王国的解读中依赖于第一批判中的相关理论背景。
美是主观的合目性的自由形式(康德)
“美合乎主观的合目的性” 指合乎主体的认识能力(想象力、知解力), 美能引起人的想象力和知解力的和谐的活动
想象力 掌握事物的形式与形象的能力。如:一 叶落而知天下秋 知解力 包括形式逻辑的推断、分析、综合和推 理能力。 达到想象力与知解力的和谐融合,就 能更好的体会到个人赋予在被审视事物上 的、符合自身审美需求的美的享受,即美 的主观合目的性。
是雄伟壮丽的旅游景观还是百无一 用的喀斯特地貌?
总的来说,审美判断是一种情感的判断, 带给人的是一种没有任何客观目的性的纯 粹的自由的愉快。
美在客观上是无目的的,但 在主观上是合目的的。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 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 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 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美是一种自由的愉快
• 自由:审美活动不受欲念或利害计较的强 迫,完全自发。 • 其一,因为美是一种纯粹的形式,所以它 同对象没有任何利害关系,不受对象实际 存在的任何束缚,主体是自由的。 • 我们可以欣赏山川草木,花鸟鱼虫,清风 明月,风霜雨雪,实体存在的万物,非实 体存在的精神,情感,品质,智慧,人文 等等。没有什么事物是不可以审视的,即 审视的对象是自由的,审美的主体是自由 的,我们得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和心灵的 愉悦。
性主义美感与完善混淆的纠偏,形成理想美在于
理性与感性统一的观点,给后人指出发展道路, 无愧于德国古典美学开山祖的称号。
康德
•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认定人类具有鉴 赏能力,是因为在人的主体中具有先验的 主观合目的性原理。 • 主观合目的性: 指客观外在的形式原理先天就合乎主观愿 望的要求,人的主观为自然的美立法,所 以人能感觉到客观形式中那些圆、三角等 几何形,还有抛物线,曲线等等的各种造 型是美的,因为这种美的形式在人的心灵 中先天就具有对这种喜爱的根基。
浅析康德“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实践困境及自我解决
实现的原因 , 目的则是概念最终期望实现的结果 。其 中, 而 概念的最终实现与期许 目的的契合 程度即为“ 目的性” 合
由此观之 , 目的” “ 目的性 ” 紧密相关的两个概 念 , “ 与 合 是
至此 ,无 目的而合 目 “ 的性” 中的“ 目的” 无 魄内涵就明
晰了, 是指没有实质性 的主 观 目的和客 观 目的。这就 决定 了审美判断不能涉及到客体的存在 、 质料和内在属性 , 也就
是不能关乎 内容 , 即内容不构 成审美判 断的标 准。这样 亦
一
谓“ 客观 目的” 是指某 种客观 的评价标 准。客观事物 符合 这种客观 的评 价 标 准 , 们便 说 它 具有 “ 观 的合 目的 我 客 性” 。客 观 目的分 两 种 , 种 是 实 质 性 的客 观 目的 , 各 种 一 如 自然产品的存在就具有客观的合 目的性 。雄孔雀长有 大而
来, 这里的“ 目的性 ” 只剩下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可 以 合 就
艳丽的尾羽是为了吸引异性 , 符合求偶繁殖 、 延续种族这一
客观 目的。另一种是形式性 的客观 目的, 如一些数学命 题
合了。前面 已经说过 , 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没有实质 性的内 容, 因而可以超乎功利 , 除利 害对审美 的干扰。同时 , 排 形
从字面来看 , 这一命题是 自相矛盾的。既然无 目的, 又
何来合 目的性 呢?要理 清这一矛盾 , 需要从 “目的” “ 及 合 目的性 ” 两个概念的分 析入手。康德认为 , 目的是一概 这 “
念 的对 象 , 如果 把 这 一 概 念看 作 那 对 象 的原 因 ( 即它 的可 能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
康德美学三大原理康德美学是指德国哲学家康德对美学问题进行的研究。
康德主要关注美的定义和判断,他提出了三个重要的原则:感性知识、审美判断力和美的目的论。
一、感性知识康德认为,美学的核心在于感性知识。
感性知识是指通过感官对客观世界的认知。
换句话说,感性知识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
感性知识的特点是直观性、非概念性和主观性。
感性知识是美学的基础,因为美学是与我们的感官体验和情感联系在一起的。
我们对美的认知主要基于感性知识,而不是理性知识。
理性知识是通过概念和推理获得的,这意味着理性知识是抽象的、普遍的和客观的,而感性知识则是具体的、个体的和主观的。
美学的讨论必须从感性知识出发。
二、审美判断力康德认为,美学的一个重要问题是如何形成审美判断力。
所谓审美判断力,是指我们对美的认识和评价能力。
审美判断力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几个关键要素:想象力、理解力和统一性。
想象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基础。
想象力是创造力,是思维与感官的结合。
想象力使我们能够形象化地想象出美的对象,这是我们对美的第一步认知。
理解力是审美判断力的关键。
理解力是通过比较、分类和分析对美的对象进行深入分析的能力。
理解力是关键的,因为我们必须能够理解美的对象的各个方面,以形成清晰的审美判断。
统一性是审美判断力的核心。
统一性是指我们能够将一系列纷繁复杂的印象,归纳为一个内在一致的整体。
这种统一性是创造审美体验的关键,因为它使我们能够从一个独立的感知经验中获得美的体验。
三、美的目的论康德认为,审美经验的最终目的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
这种提高是通过美的经验而实现的。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逃避日常生活的琐碎和压力,进入一个更加美好、纯净和高尚的世界。
美的经验可以使我们更加仁慈、公正和有同情心,这是一个更好、更美的社会的基础。
美的目的论是康德美学的核心原则之一。
美不仅仅是一种主观体验,更是一种道德上的理想。
美可以使我们更加有同情心、更加温柔、更加有毅力和品格,这些都是康德所追求的道德理想。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关于合目性的问题,康德认为在审美领域,合目的性就是达成了一种让人产生愉快情感的意图。
而这种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
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审美。
因此,审美和人类进行其他活动一样,终极目的就是让个体达到情感的快乐。
可以说,喜欢愉悦欢快是人的本性使然,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在这种意志的驱使下本能地去做两种最基本的追求,首先求生存,生存意志满足之后,就追求高质量(比如肉体舒适、心情愉悦等)的生存状态。
好好色,恶恶臭是人类的本性所需。
所以,只有能够引起个人情感上的愉悦的对象才是美的,当知性力和想象力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达到了审美的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说“除掉在一个对象的表象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而无任何目的(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以外,没有别的了。
”既是无目的的,又是合目的,看来是一个相互对矛盾的命题,这正是康德美学理论的卓见,康德将此看作“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
对此,黑格尔说:“康德的二律背反,给了这样的概念,即它不是诡辩的把戏,而是理性一定会必然碰到的矛盾。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看法。
”这句话所包括的正命题是说: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而它的反命题却说:审美判断是合目的的。
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与当代艺术
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与当代艺术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与当代艺术引言近年来,当代艺术界充斥着各种形式的艺术创作和表达方式。
艺术家们以自己的方式诠释着现实和内心的世界,但这种自由创作也引发了观众对于艺术的理解和审美的质疑。
在这个过程中,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成为了理解当代艺术的一种新视角。
本文将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与当代艺术之间的关系,并就其对于当代艺术的启示和影响展开讨论。
一、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概述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出自于他所著的《判断力批判》。
在这本书中,康德提出了一种对于审美经验的解释,即通过审美经验去感知合目的性游戏(目的论行为)。
他认为,合目的性游戏是指人们在某种活动中通过相互协作的方式去达到某种共同目标。
这种活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实现某种功利性的目标,而是为了追求美感和自由的心理状态。
康德将这种心理状态称为“美的自由”。
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强调了审美经验中的合作性和无意识性。
他认为,在观赏艺术作品时,人们会产生一种与艺术作品相互协作的感觉,这种感觉是一种自由和愉悦的心理状态。
这种状态不仅体现在艺术作品的创作过程中,也体现在观众与艺术作品的互动中。
通过观赏艺术作品,人们可以感受到一种超越个体和社会的共同体验,这种共同体验是一种集体的美感体验。
二、当代艺术中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在当代艺术中,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思考。
当代艺术注重个体的表达和观念的体验,艺术家们通过各种形式的创作和表达方式来诠释自己对于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而观众在面对当代艺术作品时,也面临着理解和解读艺术家的意图的挑战。
康德的合目的性游戏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一种解读和理解当代艺术的新视角。
首先,合目的性游戏理论提醒我们,当代艺术创作是一种集体性的活动。
在当代艺术的创作与欣赏过程中,艺术家与观众之间形成了一种隐性的契约关系。
观众需要从艺术作品中感受到艺术家的情感和创作意图,而艺术家则需要通过观众的审美体验来实现自己的表达和传达。
论康德的“人是目的”公式及其在生命伦理学中的意义
这些 道德 原则 包括 : 功利 原则 、 康 德式 义务 论 的道德
原则 、 罗 尔斯 的公平 正 义原 则等 。“ 美 国生 命伦 理学
“ 人 是 目的 ” 的公 式 中 , 说 的是 我 们 对 待 人 性 的
态度 , 那么 , 首 先 要 弄清 楚 人 性 的含 义 , 才 能 更 好 地
动, 所 以它绝不 仅 仅 是 用 作 手 段 的 东西 。人 是 目的
如割 肾 、 医商 勾 结 、 医生 的不 谨 慎 造 成 的 医 疗 事 故
等 。这些 现象 严重 地败 坏 了社 会 风气 。如 何治 理这
些现象, 不 仅是 医务 工作 者 , 也是 伦理 学者 需要 思考
首先 表现 为不 仅把 人 当成 手 段 , 而且 同时 尊 重 自 己 和他 人 的人性 ; 其 次表 现在 人具 有立 法 的权 力 , 这 是 因为 人具 有道 德 行 为 能 力 。最 终 , 康 德 通 过 目的 王
第 2期
Vo 1 . 3 1 No . 2
论康德的“ 人 是 目的 ” 公 式 及 其 在 生 命伦 理 学 中 的 意 义
云
( 中国人民大学 哲学 院, 北京 1 0 0 8 7 2 )
摘要 : 康德 道德 原 则 中的“ 人 是 目的 ” 公式, 被 他 称 为 绝 对 命 令 的 质 料 公 式 。“ 人 是 目的 ” 的 含 义 是指 所有 人在 行动 时 , 都 应 该 同 时 把 自己 和 他 人 人 身 中 的 人 性 作 为 目的 , 而 不 仅 仅 只 用 作 手 段 。 人
理解 “ 人 是 目的 ” 的公式 内涵 。与古 希腊 哲学 家观 点
一
家 比彻姆 和丘 卓斯 在《 生 命 医学伦 理原 则 》 中提 出 了 生命 伦理 学 的 四项基 本 原 则 : 不伤 害 、 有利 、 自主 和 公正 。 ” l 】 其 中, 他把 不伤 害原 则放 到 了首要 的位 置 , 对生 命 的敬畏 在 西方 国家 有 着 至 高无 上 的地 位 , 这 和西 方 国家对 基 督 教 的虔 诚 是 分 不 开 的。 同 时 , 它 也 反映 了对人 的尊 重 , 这与康德的“ 人 是 目的” 公 式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康德的目的论
康德的目的论与“人类中心主义”问题【作者】陈新夏【作者简介】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北京100089陈新夏(1957-),男,湖南桃源县人,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教授。
【内容提要】康德从历史发展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统一的角度提出了“人是目的”的思想,对“人是最终目的”的命题进行了论述,并阐述了大自然以人为目的的含义:按照最节省原则赋予人理性并以对抗促进人的发展。
康德目的论的启示意义是多方面的,对理解当前正在讨论的“人类中心主义”问题具有启发性。
【关键词】康德/目的论/人类中心主义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提出了历史理性批判。
历史理性批判最直接地体现了康德哲学的宗旨——对人的关怀。
与此前及同时代的人道主义者不同,康德对人的理解是理性的,对人的肯定方式是哲学的。
康德对人的理解和肯定集中体现在目的论哲学中,其目的论哲学迄今仍具有启示性。
一谈到康德,人们自然会想到他的三大批判,并往往认为他一生的哲学活动是致力于说明人生存于世所追求的真善美的统一。
这种理解固然不错,但对之作进一步深究便会发现,对真善美的探讨实质上体现着作为一位启蒙思想家的康德对人和人生的关怀。
由此便不难理解,为什么康德在其三大批判之外还会作出被称为第四批判的历史理性批判,并在这一历史哲学中对人的问题作出了深刻的思考。
康德对人的理解是与其对历史过程的总体理解密切相关的,在康德那里,历史哲学是目的论的客观背景,目的论则是历史哲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康德对历史的研究是哲学层面的,着眼于历史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问题,他的目的论是以对历史的合规律性理解为前提的。
人类历史受普遍规律支配,是康德历史哲学的基本信念。
在康德之前,维柯就提出了各民族历史发展具有重复性的思想。
在康德时代,这种重复性较之于维柯时代更为明显。
随着世界贸易的扩展和各民族文化交流的增强,启动了“世界历史”的进程,为“普遍历史观念”的确立提供了现实背景。
康德在思维方式上深受牛顿自然法则思想的影响。
他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其运用于理解社会历史,认为社会历史与自然史一样,亦遵循着某种自然法则,他称之为“大自然的隐蔽计划”。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康德合目的性原理
康德合⽬的性原理合⽬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个重要概念,⽽作为先验的判断⼒的原理的合⽬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所在。
⽽对康德的合⽬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的性原理乃⾄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康德合⽬的性原理的内涵1.⽬的与合⽬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的与⽬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的呢?康德给出了⾃⼰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的。
”(1)康德把⽬的分为内在⽬的与外在⽬的两种,外在⽬的指⼀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事物对另⼀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康德所谓的“⽬的”是⼀种“内在⽬的”,它意指在⼀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的论,有别于⽆⽬的性与外在⽬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的⽽可能的品质相⼀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的原理,在涉及⼀般经验的规律下的⾃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然界的多样性中的“⾃然的合⽬的性”。
⽽⾃然的合⽬的性⼜可分为形式的合⽬的性和质料的合⽬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的性,它是关于⾃然的合⽬的性的美学表象,⽽有别于作为关于⾃然的合⽬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的性。
康德进⼀步阐释了关于⽬的与合⽬的性的思想。
就⽬的⽽⾔,例如“⼈”之所以成为“⼈”⾃⾝,正是基于按照“⼈”这⼀概念要求⾃⼰,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这个概念本⾝包含着⼈的现实性的基础。
⽆疑,它是⾃⾝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通过此概念可以把⾃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起来。
例如看见⼀座⼭、⼀条河、⼀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致性。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浅析康德审美四契机之“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摘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其中,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德;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四个契机对美进行了分析: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
在这四个契机当中,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康德把“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定义为:“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的话”。
他认为,美的对象是无目的的,然而又是合目的性的。
所谓无目的性。
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又没有明确的逻辑认识活动,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
所谓目的性,是指对象的形式恰恰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因而似乎有一种合目的性,即是说,对象的形式完全符合人的诸心里功能的自由活动,这就构成了美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看来,二者的对立是假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可以并行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指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厉害相联系的,所以“无目的”也就没有利害感,也就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强迫我们去判断,因而这种“无目的”的判断就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一)
摘要:本文在对康德美学的核心合目性原理的内涵的阐释的基础上,分析了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重要特性,最后揭示了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康德合目的性原理阐释
Abstract:ThisdissertationinterpretstheintensionofKant’sprincipleoffinalitywhichtobethecoreofKan t’saesthetics.Onthebase,itanalysesimportantfeaturesofthisprinciple,lastlyitrevealssignificantinflue ncesofthisprinciple.
KeyWords:Kant,PrincipleofFinality,Interpretation.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
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
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
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
在康德看来,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
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
”(3)
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
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
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
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
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
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
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
基础,从而按照它们,一个可认识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
”(4)因此,就必须设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时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
3.合目的性原理与审美和艺术
那么,合目的性与人的审美情感又有何关系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会使人愉快。
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与我们的愉快情绪相联结呢?康德认为,这是由于一种意图的达成就导致愉快,而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
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结;这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为其条件,象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
”(5)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而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鉴赏。
康德认为,艺术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艺术活动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
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为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去寻求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它不是为自然而设立的,而是为人自己设立的。
基于合目的性原理,人们可寻求较为一致的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共通感,从而为美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规定即特质或内在特性,由此对自身加以限定并与先前的诸多的美学理念相区分,从而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提供基本原理。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那里,无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后两个目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
客观上,美不是有用的,审美是无利害性的。
康德说:“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
”(6)虽然美感伴随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华。
而主观上,它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的是主观的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心意状态的情感形式,这种情感形式通过一种类比,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象始终不脱离表象而体现出合目的性。
因此,审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形式本身同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的一种关系,而与通常意义上的目的区分开来。
美不仅和愉悦性本身也和善相区分,因为在康德看来,愉悦性和善都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
2.合目的性的主观性
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处于特定的心意机能状态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
这里,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则是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情感,通过该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去寻找普遍,从偶然中去寻求法则。
康德认为,从方式上来看,审美判断具有范例的必然性,当然这以人们共同的感觉力为基础。
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个别性的事物,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
当然,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严格说应是主体间的,即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状态。
通过这种心意状态,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自然,这无疑是一种拟人性。
3.无涉理性概念的合目的性
作为审美或鉴赏判断力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有别于逻辑判断。
康德认为,自在之物作用于感官产生直观印象,通过先天的直观形式时间和空间才形成感性表象。
审美表象与逻辑表象的一个重要区分在于,后者依概念的目的表象进行判断,而前者不依概念进行判断。
逻辑判断不仅是对事物的形式的判断,而且是对事物作为成果的判断,它以我们头脑中先验地对这事物的目的的概念的表象为依据。
合目的性原理,诉诸形式合乎人的诸认识机能的统一性,也即通过愉快或不愉快的情绪来进行,而不涉及概念,进而与逻辑判断相区分。
在这里,“康德的原则是,没有抽象的概念,就不可能有客观的判断,而美则不牵涉抽象的概念。
”(7)
4.先验性与先天合理性
传统美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陷入了关于美的本性等问题的纷争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则另辟蹊径,在先验性上花大力气。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验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欲求能力的先验原则,之后,他又在《判断力批判》中极力寻找快感与不快感的原则。
他认为,在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中都应有其先验原则。
审美趣味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其中包括个人审美的、认识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动机,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传统的和习俗的各种因素。
但康德把这些方面与因素全都悬置起来,从先验的立场来考察一般意义上审美趣味判断所涉及的先天的条件和要素。
“美感的根源被康德归结为主体的所谓先天共同感”。
(8)同样,康德用先验的方法于崇高的分析。
“正是通过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学中快感的优越性。
”(9)从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础。
据此,康德将审美活动与其它人类行动加以区分,“在康德看来,艺术的精神本质源自审美行为与实用行为和食欲行为之间的差别,尽管康德本人偏爱感性直觉。
”(10)显然,这种差别根源于审美活动的先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