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康德“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实践困境及自我解决

合集下载

康德美之形式的四种内涵——兼论康德美学基本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康德美之形式的四种内涵——兼论康德美学基本问题的争议与解决

» 本文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阐释学研究院创新研究项目(项目编号:CSY2019B1 1 ) 的成果。感谢张志
伟 、舒远招、李伟、刘作等学者的宝贵建议和修改意见。

张志忠:《康德的自然合目的性原则的实用意义》,《揭谛》2006年 第 1 0 期。

本 文 的 “表现论” ( theory of e x p re s sio n )是从美的事物表达了审美理念和理性理念的意义上说的,而与
2 0 世纪艺术领域中的表现主义(ex p ressio n ism )无 关 (参见朱会晖:《康德艺术论中的形式主义与表现论之间的
张力》,《文艺研究》2018年 第 7 期)。
25
皮 采 泰 鸯 2021年 第 3期
盾 ,是 否 存 在 “万物皆美” 的困境,以及鉴赏判断的普遍有效性的“证成”等作出澄清和 分析,以为我们深入地理解康德美学思想及其对后世哲学乃至美学本身的影响奠定进一步的 基础。
具体来说,康德认为通过知性范畴之殊化而得到的经验性知识命题的总和,总是极大地 丰富和偶然的,而它们要被有意义地观察和理解,亦即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具有普遍必然性 的知识,就必须被置于一个系统的统一性体系之中并通过其“检验”。简言之,理性的系统 统一性的原理是特殊的经验性法则能够成为普遍有效的自然规则的“试金石”,据此凡是不 适应此系统性原理的经验性法则都是不正确或者是“有缺陷的”© 。而作为系统的统一性原 理 ,康德认为它既非来自实践理性(因为实践理性与经验领域完全无关),也非来自知性 ( 因为知性只能通过范畴的感性化来提供特殊的自然法则),而 是 来 自于判断力。但是规定 性的判断力本身并不产生任何原理,因为它用来统摄特殊直观的普遍规则要么来自知性,要 么来自理性。由此康德认为知识的系统统一性原理只能来自于反思性的判断力。但这条原理

学习目标_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于世华

学习目标_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于世华

于世华笪文〔摘要〕从学生的视角看,教育有无目的之辩的实质在于学生学习有无内在目的。

学习的内在目的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就不会有完善自我的目的。

教育学家设计的教育内在目的无法产生学习的内在目的,因为这些理论离教师的内心需求还很遥远,无法真正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习目标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要求教学走向审美。

由此,学习目标可以让没有“成人”目的的学生,能逐步走向“成人”。

〔关键词〕学习目标合目的性审美教学学习目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般来说,目的与目标是统一的,行动目的内在规定了行动目标。

一只饥饿的狮子展开了觅食的行动,行动目的就是解决饥饿,满足肌体的欲望,行动目标只能瞄准它能吃的并有可能捕获到的动物。

人类的行动目的与目标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农民种地的目的是获得粮食,满足生存的需要,行动目标就是提高农作物的收成。

在这里,目的、目标都在行动之中,而不在行动之外。

然而,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目标常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教育有无目的之辩的实质(一)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没有外在目的杜威并不否认国家作为教育主体具有目的性。

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才可能从教育历程内部制定教育目的,因为人们是自由民主的。

”[1]尽管如此,杜威仍然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因为,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具体教育行动之外的。

杜威认为,“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2]显然,杜威的教育目的是以过程之中与过程之外来区分教育外在目的与教育内在目的的,而不是从行动主体来区分的。

事实上,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杜威已经排除了国家主体,因为,国家是不可能从教育过程之中制定教育目的的,除非民主社会,而民主社会只是他的教育理想。

所以,杜威的希望不在于国家能在教育过程中制定适用于全体学生的教育目的,而在于引导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从而使新生一代适当地进行社会习惯和制度的改造,以符合和满足民主社会。

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

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

On the Meaning of No Purpose and Purpose in
Kant’s Aesthetics
作者: 吴宁[1]
作者机构: [1]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48-5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 康德美学;目的;合目的性;先验
摘要:康德美学建立在其先验哲学基础之上。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对象总结为四个基本特征,也是四个悖论。

其中无目的合目的性被康德认为是'按照在它们里面所考察的目的的关系来看'的一个契机,无目的合目的性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是康德目的论在其美学思想中最为集中的体现。

无目的合目的性是康德审美判断理论的枢纽,也是康德对于美的分析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它也表征着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并由此与经验主义美学和理性主义美学区分开来。

对于无目的合目的性的涵义分析是我们理解康德先验美学思想的关键。

_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读康德_判断力批判_之_美的分析_有感_刘同亮

_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读康德_判断力批判_之_美的分析_有感_刘同亮

32康德,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著名代表,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是近代西方美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

马克思曾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极其深刻地说明了康德的启蒙主义进步倾向集中表现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在现实的实际斗争中却一无所为。

他的美学与文艺理论著作《判断力批判》在欧洲美学与文艺理论史上影响深远。

康德的美学是在和以前的唯理主义美学(继承着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系统的鲍姆嘉登)和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以布尔克为代表)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他的三个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作为代表。

其中《判断力批判》集中体现了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代理论家和文艺家所重视。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充满感情地说:“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都应归功于它。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我的那些井然有序的极其多种多样的兴趣:对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作品的解释是按统一方式进行的,审美的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是相互得到阐明的。

”一初读《判断力批判》首先要弄懂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它的独有的一些术语,例如“想象力”、“知解力”、“理性”、“判断力”、“目的”、“合目的性”等等,其含义都不是我们一般人通常所了解的意义。

如果我们用常用的意义去理解它们,就会觉得不可解或发生误解。

康德的术语一定要从他著作的上下文联系中才能摸索到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了解康德写《判断力批判》的意图。

只有弄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读懂《判断力批判》。

1790年康德在完成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补足他的哲学体系,发表了《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先生在他的《康德哲学讲演录》中说,康德认为他的哲学有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由《纯粹理性批判》解决;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这是道德问题,是由《实践理性批判》解决;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

康德问题及其解答

康德问题及其解答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月 第21卷第2期 JOURNALOFZHENGZHOUUNIVERSITYOFLIGHTINDUSTRY(SOCIALSCIENCEEDITION) Vol.21No.2Apr.2020 [收稿日期]2019-12-06[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8ZDA015);嘉应学院2019年度高等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作者简介]彭小伟(1981—),男,广东省茂名市人,嘉应学院讲师,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政治哲学和宗教哲学。

引用格式:彭小伟.康德问题及其解答[J].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21(2):43-49.中图分类号:B5 文献标识码:ADOI:10.12186/2020.02.006文章编号:1009-3729(2020)02-0043-07康德问题及其解答Kant’squestionsandhissolutions关键词:康德问题;先验人类学;实用人类学;理性存在者彭小伟PENGXiaowei嘉应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广东梅州514015摘要:作为康德问题的高度概括,“人是什么”既是康德哲学的切入点,又是康德哲学的理论旨趣。

对此,康德一方面从先验人类学的视角对其进行了考察,将这一问题分解为“我能够知道什么”“我应当做什么”和“我可以希望什么”三大问题,在其不同著作中分别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究;另一方面,康德又从实用人类学的视角对其展开了剖析。

在康德看来,作为自然存在物,人是自己创造自己的生命个体即理性的存在者。

然而,康德的解答注定了“人是什么”这一问题绝不可能存有终极的答案,因为人们对此问题的思考越深入,由此产生的责任也就越大。

·34·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4月 第21卷第2期 一如我们所知,所谓“康德问题”,可以归结为“人是什么”的问题,这是贯彻康德哲学的主线,也是康德终其一生都在思索的问题。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康德道德哲学的二律背反及解决

康德道德哲学的二律背反及解决

康德道德哲学的二律背反及解决康德是德国哲学家,在道德哲学领域有着极高的地位。

他的道德理论主要体现在他著名的《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中。

在这些著作中,他提出了一个被称为“二律背反”的概念,这一概念在道德哲学中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接下来,我们将对康德的二律背反进行深入的探讨,并探讨其解决方法。

我们来解释一下什么是“二律背反”。

在康德的伦理学中,“二律背反”指的是一种伦理问题,即一个人在进行决策时,可能会遇到两种伦理原则的冲突,这两种原则都具有道德上的正确性,但又互相排斥,彼此矛盾。

举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有一个人在隐瞒真相可以拯救其他人的性命,那么他该如何选择?隐瞒真相是不诚实、不道德的,但如果不隐瞒真相就会导致更大的伤害。

这就是一个典型的“二律背反”的情况。

康德主张,道德行为应当由人的意志根据普遍的道德规律决定,而非根据任何特殊情况的结果。

但是在这一点上,他遇到了“二律背反”的困境。

在面对两个道德原则的冲突时,康德认为人们应当以自己作为世界公民的立场来决定行为,而不应当受到情感或特殊情况的左右。

这种看法体现在他所提出的“绝对的道德命令”的概念中,他认为人们应当遵守“绝对的道德命令”,而不是自私地追求个人利益。

康德的这一观点在实际生活中常常遇到实践困难,因为在现实中人们往往面临极为复杂的伦理问题,不可能总是以世界公民的立场来自我约束。

这就给康德二律背反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一困境,一些学者提出了一些对康德二律背反的质疑,并尝试通过修正康德的理论来解决这一困境。

其中一个主要的修正观点是通过“中庸”的道德观念来解决二律背反。

中庸道德观念认为,在面对两个道德原则的冲突时,人们应当寻求一种折中的解决方案,而非强调只遵守一种绝对的道德命令。

这种观点强调了伦理决策需要考虑情境与结果,而非仅仅以绝对的道德原则来决定行为。

通过强调情境与结果的重要性,中庸道德观念试图超越康德的二律背反问题。

一些学者也提出了在特殊情况下允许违反相对道德原则的观点。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康德的伦理学成就与局限

康德的伦理学成就与局限

康德的伦理学成就与局限康德(Immanuel Kant)是西方哲学史上最重要的伦理学家之一,他被誉为“德国哲学之父”,其伦理学理论对现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康德主张道德行为应该受到普遍性和自由意志的约束,他认为理性是道德行为的基础,并提出了“人格尊严”、“不可为任何一种目的而被用作工具”等著名理论。

然而,康德的伦理学理论也存在着一些限制和不足之处,本文将就此展开探讨。

一、康德伦理学的主要成就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德行普遍性原则”(Categorical Imperative),他认为道德行为的正确性应该由人格尊严、普遍性和自由意志所约束。

在《康德道德理论》(Groundwork for the Metaphysics of Morals)一书中,康德提出了三个普遍性原则:1、普遍性原则的公式一:任何一种行为只有在它所倡导的准则能成为一个普遍法则时,才可能成为我们的义务。

2、普遍性原则的公式二:你不仅应该将他人当作工具,而且必须给予他人人格尊重。

3、普遍性原则的公式三:我们应该自愿接受遵守法规的明确原则,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持普遍的自由。

康德伦理学的另一核心概念是“人格尊严”(Dignity of Person),他认为每个人只要是合理的,就是一个目的本身。

因此,人格尊严是唯一不可削减的价值,而不是工具的价值和权利的价值。

同时,康德认为,我们不应该将他人当作一种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也不应该把自己当作一种手段,我们应该尊重每一个人的人格尊严。

上述核心概念下,康德提出了许多影响深远的伦理学理论,如“不要骗子原则”、“逆反度量衡原则”等等。

这些理论推动了现代道德哲学和政治哲学的发展。

二、康德伦理学的局限康德伦理学的核心概念是德行普遍性原则和人格尊严,而这些概念的应用却存在许多争议。

例如:1、德行普遍性原则的具体应用。

康德提出的德行普遍性原则虽然道德上正确,但在实践上却存在很大的困难。

现代社会的三重困境及其克服

现代社会的三重困境及其克服

现代社会的三重困境及其克服作者:马新宇来源:《人文杂志》2014年第02期内容提要:“善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关键词,所谓“善意志”是为义务而为的意志,义务是遵循道德法则的必然行为,道德法则是定言令式,该令式可以通过三种原则表达,即普遍化原则、目的原则和自律原则。

这三种原则对于现代社会的困境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现代社会中的主体普遍具有“自我中心主义”取向,普遍化原则的延伸可以在某种程度上缓解这种趋势;现代社会中的主体自觉或不自觉地将他人定位为达成自身目的的手段或者工具,目的原则即是对工具原则的直接批判;现代社会同时也是一个被资本决定了的社会,生活在该社会中的个体的行为更多体现的是他律原则,自律原则恰是对他律原则的扬弃。

关键词:善意志自我中心主义工具原则他律原则〔中图分类号〕B5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4)02-0001-05一“善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的一个关键词,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中,他将道德哲学分为三个层次,分别是“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三个阶段逐层递进。

通俗的道德哲学是康德进行道德分析的出发点。

在通俗的道德哲学中,康德虽然以“理性”作为分析的起点,但真正的契机却在于“善意志”。

“理性的真正使命必定是产生一个并非在其他意图中作为手段、而是就其自身而言就是善的意志。

”①由于是在通俗的道德哲学阶段,所以理性只是起到一种隐性的作用,即产生“善意志”,“善意志”在显性层面成为了道德分析的出发点。

因此,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的奠基》的开始部分,并没有直接去谈更为基础的“理性”,而是从“善意志”入手,并指出,“善的意志并不因它造成或者达成的东西而善,并不因它适宜于达到任何一个预定的目的而善,而是仅仅因意欲而善,也就是说,它就自身而言是善的;”②即是说,行为的道德价值并不在于该行为所达成的目的和结果,而在于行为本身是不是基于“善意志”,这也说明,康德强调的是行为的动机,而不是行为的结果,这也符合我们的道德直觉。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浅析康德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鉴赏判断的四个契机作者:胡泽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6期摘要:康德认为鉴赏判断有四个契机,他从质、量、目的和模态四个角度进行分析,分别得出结论:一、鉴赏判断是主观的,是不带任何兴趣的愉悦;二、无需概念就让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三、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四、无需概念而被认识、进而生发出一种必然的愉悦就是美的。

康德的一大贡献在于他将鉴赏判断从认识能力和欲求能力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能力加以研究。

关键词:主观愉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共感作者简介:胡泽(1987-),女,汉族,河北张家口人,学生,文学硕士,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文学院文艺学,研究方向:西方文论。

[中图分类号]:B83-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6--02一、对于质的理解康德首先解释了什么是鉴赏判断。

康德认为“为了区分某种东西是不是美的,我们不是通过知性和客体相联系以达成知识,而是通过想象力把表象与主体极其愉快或者不快的情感相联系。

”[1]康德在这里是强调将鉴赏判断与知识判断区分开,客观实在与主观情感区分开。

客观实在的东西只是一个契机,一个能让主体兴奋振奋的契机,她唤起的是主体内心的某种情感,这情感或是让人愉悦的、或是不悦的。

然而这些不是重要的,重要的是这是主体内心当中具有的东西,是主体思想情感的一部分,是主体本身。

例如“花之美在花之红当中”,花之红只是一个知识性的概念,红花是一个客观的实在的东西,单就认识能力来说,红花是一个经验性表象的实在性的东西,同时它又是一个契机,它唤起主体内心中的情感,一种使主体愉悦的情感,因此花是美的。

所以花之美不在花之红当中,花之红只是一个契机,花之美在于主体主观的情感。

明确了鉴赏判断是与主体情感相关系的,康德又对属于鉴赏判断的主体情感进行规定,即主体的愉悦不带有任何兴趣。

就是说,主体与客体之间不发生任何利害关系,主体将个人私欲拿走,处于自由状态。

没有兴趣即正心,心不偏不倚,物与我建立一种纯然真诚的关系,在这种状态下产生的愉悦才是鉴赏判断的愉悦。

浅析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的人性自身即是目的

浅析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的人性自身即是目的

浅析康德《道德形而上学奠基》中的人性自身即是目的什么样的生活才是人应该过的生活,人应该怎样去行动,这是无数的哲学家都在思考的问题,而无一例外地也都认为道德是人应该过的生活之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对人深切地终极关怀和对必然性的追求是成就一位伟大哲学家的关键因素,而康德就是一位具有这两个因素的伟大哲学家。

他的道德哲学所潜藏的出发点正在于对上述问题作出更加满意的回答。

他认为,在他之前的道德理论都没有客观必然的依据,而且没有真正的道德价值,不能引导人过上真正的道德生活。

因此,他要建立一套任何一个具有理性的存在者都会承认的、具有绝对必然性的道德理论。

人只有按照这样的道德原则来生活,才是过着真正的人应该过的生活。

因为人性自身即是目的,而道德正是人性的体现。

为了确保道德法则的必然性,康德认为有必要建立一套道德形而上学。

因为经验的原则无论看起来多么具有普遍性,但没有绝对必然性,所以,道德法则必须是先天必然的。

如果道德原则不是先天地就在我们的理性中,它就缺乏正确地判断道德的那条导线和最高规范,道德本身就依然会受到各种各样的败坏。

但这先天必然性何以可能呢?康德求助于人的自由。

自由是被设定的概念,它本身是不可知的,但我们不能证明自由哪怕在我们自身中和在人的本性中是某种现实的东西;我们只知道我们如果要把一个存在者设想为有理性的、在其行动中赋有自己的原因性意识即赋有意志的,就必须以它为前提。

人是有意志的,道德是出于善的意志,所以必须设定人是有自由的,道德须得以自由为前提。

这看起来是一个循环论证,但康德否认这点,他认为自由固然是道德律的存在理由,但道德律却是自由的认识理由。

因此,这并不是一个循环论证。

意志以具有理性的人性自身为目的的意思并不是说,人以某种不是理性的行为来达到具有理性的人性,仿佛人性是一种对象性的东西;它的真正含义是应该以理性原则来主导人的行为。

所以,以人性自身为目的之目的乃不是目的的目的。

因此,意志自己为自己立法,就是要按照理性而行为。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者:刘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9期摘要: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视觉(图像)性,感知美离不开我们的眼睛,而“看”是充满文化内涵的,这就决定了对美的鉴赏评判不可能是“纯粹”“无目的”的,康德所谓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只是一种理性逻辑推理的结果。

康德《判断力批判》作为美学奠基之作,其“无目的的合目的论”思想与当代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向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视觉(图像);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学[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2013)-19--02目的论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始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经久不衰。

早期的目的论思想是伴随着人对世界的认识展开的,是宇宙论的一部分,与美学没有多大联系,直到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目的论成为经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文化的蓬勃兴起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突出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

当今世界,用海德格尔的描述来说,成为一个“世界图像时代”。

在图像充斥眼球的世界里,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被“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所取代了,这是艺术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

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1、目的、无目的与合目的性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是按照其范畴表中“质”、“量”、“关系”和“模态”的顺序来对美进行分析的,其中所谓“关系”范畴,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而知觉时”[1]。

康德从关系维度来分析美,认为在审美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一方面没有明确目的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又符合于目的、具有合目的性,即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

2、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否可能从字面来看,这一命题无疑具有些许矛盾性。

既然无目的,又何来合目的性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目的”及“合目的性”等概念的分析入手。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浅析康德审美四契机之“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摘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其中,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德;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四个契机对美进行了分析: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

在这四个契机当中,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康德把“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定义为:“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的话”。

他认为,美的对象是无目的的,然而又是合目的性的。

所谓无目的性。

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又没有明确的逻辑认识活动,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

所谓目的性,是指对象的形式恰恰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因而似乎有一种合目的性,即是说,对象的形式完全符合人的诸心里功能的自由活动,这就构成了美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看来,二者的对立是假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可以并行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指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厉害相联系的,所以“无目的”也就没有利害感,也就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强迫我们去判断,因而这种“无目的”的判断就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意识。

论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

论康德教育理论与实践康德是德国著名哲学家,他的教育理论主张重视个体的自由和独立性,强调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体成为一个理性和自由的人。

康德的教育理论以普及知识和自由发展为重点,遵循创造性教育理念,他认为,学生必须参与课程的形成和实施,以发展批判性思考和同理心。

下面,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康德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并举例证明。

一、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康德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自由和独立思考为主要目标,让学生自主学习,通过思考来获取知识。

他强调,学生的思考应该是自由的,不受任何外部干扰,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真正掌握知识,理解其深层含义。

康德认为,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只有通过实践,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问题的实质,进而在思考中得出正确的结论。

举例:1.在英语学习中,教师不仅仅是授予学生知识,更要引导学生展开独立思考和探究,让学生自己去总结和发现语言规律。

2.在历史课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去探究历史事件背后的意义,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形成自己对历史的看法。

二、重视学生的情感教育康德认为,情感教育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在保证学生前提下,才能真正的教育他们。

他反对死板的教学方法,认为教育不应该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应当是让学生发掘自己的真实内心,从而形成自己的个性和价值观念。

举例:1.在音乐课上,鼓励学生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悟和理解。

2.在阅读课上,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形成自己的情感认知,深入了解书中人物的性格和故事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

三、强调教育的对话性质康德认为,教育应该是一种沟通的过程,教师应当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互动,与学生进行那种属于平等合作、互动交流的对话。

通过对话,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思想和特点,进而针对性开展教学活动。

举例:1.在语言学习中,教师并不是机械地教授语言,而是通过与学生的对话,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语言。

2.在古文阅读中,老师和学生进行主题式、情感化、互动多参与的阅读对话,用语言和情感去传达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关于合目性的问题,康德认为在审美领域,合目的性就是达成了一种让人产生愉快情感的意图。

而这种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

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审美。

因此,审美和人类进行其他活动一样,终极目的就是让个体达到情感的快乐。

可以说,喜欢愉悦欢快是人的本性使然,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在这种意志的驱使下本能地去做两种最基本的追求,首先求生存,生存意志满足之后,就追求高质量(比如肉体舒适、心情愉悦等)的生存状态。

好好色,恶恶臭是人类的本性所需。

所以,只有能够引起个人情感上的愉悦的对象才是美的,当知性力和想象力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达到了审美的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说“除掉在一个对象的表象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而无任何目的(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以外,没有别的了。

”既是无目的的,又是合目的,看来是一个相互对矛盾的命题,这正是康德美学理论的卓见,康德将此看作“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

对此,黑格尔说:“康德的二律背反,给了这样的概念,即它不是诡辩的把戏,而是理性一定会必然碰到的矛盾。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看法。

”这句话所包括的正命题是说: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而它的反命题却说:审美判断是合目的的。

康德认为二者的对立是假相,它们都是真实的,可并存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说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

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引言】康德是18世纪德国启蒙哲学家,他的思想被认为是哲学的第一篇真正的自我批判。

他认为人类思想自身是有限而不能反映自身的本质,而要通过自我批判来消除这种限制。

然而,对于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有不少人并不理解或不认同。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分析康德哲学中的自我问题,并举例说明其内涵,希望可以为读者解惑。

【正文】一、以经验为基础的自我限制康德认为,我们对于经验只能通过经验来了解,这就使得我们的认识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

因此,我们只能了解一部分真实的事物,而无法了解它们的全部本质。

这也就制约了我们对于自我本质的了解。

例如,人们往往将自我定义为诸如“我是一个年纪很大的人”、“我是一名医生”这样的表面特征,这些特征虽然能描述自己的一部分,但并不能完全反应自我本质。

二、自我意识的层次性康德提出了自我意识的层次性概念,即自我意识的不同层次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而且当前的层次受到之前层次的影响。

例如,我们现在对于自我有的认识是建立在之前的认识之上的。

这就使得我们的自我认识具有“建构性”,而不是所谓的“直觉式”。

例如,当我们记不起一个人的名字时,我们会去回想他的外貌、声音、言谈举止等等,这就是通过之前的认知经验去推导出他的名字。

同样的,我们每天的思维模式也在相互影响之中,我们在做判断时候的依据,大部分也是来自之前的经验事例。

三、自我存在的不确定性康德认为,自我的存在方式是有问题的,因为我们并没有正确地认识到自我是怎样存在的。

我们无法使用直觉的方式去察觉自我,因此对于自我的存在就会产生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

例如,当我们认为自己是“一个人”时,我们其实并没有捕捉到自我存在的本质。

而且,这种概括也很容易随时间而变化,这就使我们的自我认识变得更为复杂和不确定。

四、自我和环境的互动康德认为,我们的自我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而是在和外部世界不停的互动之中不停地重构着。

这就意味着,我们的自我认识不仅是固定的,而且是随时变化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个 目的 , 概 念 包含 了实 现 这 一 目的 的可 能性 , 目的 得 以 这 是
实现的原因 , 目的则是概念最终期望实现的结果 。其 中, 而 概念的最终实现与期许 目的的契合 程度即为“ 目的性” 合
由此观之 , 目的” “ 目的性 ” 紧密相关的两个概 念 , “ 与 合 是
至此 ,无 目的而合 目 “ 的性” 中的“ 目的” 无 魄内涵就明
晰了, 是指没有实质性 的主 观 目的和客 观 目的。这就 决定 了审美判断不能涉及到客体的存在 、 质料和内在属性 , 也就
是不能关乎 内容 , 即内容不构 成审美判 断的标 准。这样 亦

谓“ 客观 目的” 是指某 种客观 的评价标 准。客观事物 符合 这种客观 的评 价 标 准 , 们便 说 它 具有 “ 观 的合 目的 我 客 性” 。客 观 目的分 两 种 , 种 是 实 质 性 的客 观 目的 , 各 种 一 如 自然产品的存在就具有客观的合 目的性 。雄孔雀长有 大而
来, 这里的“ 目的性 ” 只剩下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可 以 合 就
艳丽的尾羽是为了吸引异性 , 符合求偶繁殖 、 延续种族这一
客观 目的。另一种是形式性 的客观 目的, 如一些数学命 题
合了。前面 已经说过 , 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没有实质 性的内 容, 因而可以超乎功利 , 除利 害对审美 的干扰。同时 , 排 形
从字面来看 , 这一命题是 自相矛盾的。既然无 目的, 又
何来合 目的性 呢?要理 清这一矛盾 , 需要从 “目的” “ 及 合 目的性 ” 两个概念的分 析入手。康德认为 , 目的是一概 这 “
念 的对 象 , 如果 把 这 一 概 念看 作 那 对 象 的原 因 ( 即它 的可 能
性的现实基础 ) 的话 ” 。换句话说 , 每一个概念都对应 了一
第3 0卷第 3期
2 0 10年 3 月


学 院


Vo . 0. . 1 3 No 3
J u n lo a n n ie st o r a fXin i g Unv ri y
M a . 01 r2 O
文章编 号 :0 6— 3 2 2 1 ) 3 0 1 0 10 5 4 (0 0 0 — 0 0— 2
关键词 : 康德 ; 美学; 目的而合 目的性 无
中 图分 类 号 :5 63 B 1.1 文 献 标 识码 : A
在康德的美 学体系 中,无 目的而合 目的性 ” 关于审 “ 是 美判断 的重要命题 , 是康德按照关 系的范畴对审美判 断作 出的考察 , 是审美判 断的先天原理 。
浅析 康德 “ 目的 而合 目的 性 ” 无 的 实践困境及 自我解决
贺 赞
( 汉大学 文学院 , 武 湖北 武 汉 4 0 7 ) 3 0 2
摘 要: 在康德 的关学体 系中, 无 目的性而合 目的性” “ 是审 美判断的先天原理 。然而, 将这一原理作 用于审美实
践 , 无 法解 决 现 实 中 大量 “ 纯粹 美” 问题 。 针对 这 一 实践 困境 , 德 引入 自由 美与 依 存 美 的概 念 , 美 学研 却 非 的 康 将 究与 审 美 实 践截 然分 开 , 承认 了 审 美在 实 践 中 的 “ 目的 而合 目的 性 ” 并 在 此 基 础 上 实现 了“ ” 通 “ ” 有 , 美 沟 真 与 “ ” 善 的媒 介 作 用 。
式性 的主观 目的也不存在 一个实在 的概念 , 因而可 以避 免
合乎数理规律 , 同样具有客观的合 目的性 , 只不过它没有实
质性的 目的, 只是纯粹 形式上 的契合 。这两 种 目的之所 以
审美判断变成知识论或价值论上的判断。这样 , 元 目的而 “
合 目的性” 实际上就是 “ 无实质 性 的主客观 目的而合 形式 性的主观 目的性 ” 。这种 形式 性 的合 主观 目的性 指 的是 “ 无利害、 无概念 的纯粹形 式适应 了或者说契合 了主体的心 意状态 , 使主体的想象力 和知性等认识能力激动起来 , 自由
系 角度 来 看 , 目的 可 以分 为 客 观 目 的和 主观 目的 两 种 。所
为美 , 不符合 的即为不美。根据这一原则 , 审美显然不能有
客观 目的。不能 因为雄孔雀的尾羽符合繁殖的需要就 断定 雄孔雀是美 的, 也不 能因为某数学公式符 合 自然 法则就断 定这个数学公式是美的。
的 主观 合 目的 性 。另 一 种 则 是 形 式 性 的 主 观 目的 , 种 目 这
的没有实质性的内容 , 只是在形式上契合主体的需要。
在康德的美学体系 中, 了“ 目的而合 目的性” 一 除 无 这
先验原则 , 还有“ 审美无利 害” 和“ 审美无概 念 ” 两个原则 。 简单来说 , 谓 利害关 系就 是对 象 的实 际存 在 ( 所 内容 、 质 料) 使人满意或不满意 , 从而引起人 的愉快或不愉快。审美 无利害就是在 审美时对 于对象 的存 在“ 不感兴趣 ” “ 绝 , 对 象的单纯表象在我心 中就伴随着愉快 ” 主体 的心情是 “ , 纯 然淡漠 ” 根据 “ 的。 审美无利害” 这一原则 , 审美显然不能有 实质性的主观 目的, 能因为客观对 象满足 了主体某种 现 不 实的需要 而判断它是美 的。面包虽能充饥 , 使人感到愉快 ,
但是因为 和主体之间存在利 害关 系 , 因此不能作 为判断美
的标 准。“ 审美无概念” 即我们 不可能找到一个 关于美的 , 概念 , 并用此概念来判 断什 么是美 。 符合这一概念的事物即
有 目的才可能合 目的, 目的则谈不上合 目的。如此说来 , 无
“ 目的而合 目的性 ” 无 中前后 两个 “ 目的” 指 向的必 然不 所 是同一个对象 , 而是具有各 自相对 的内涵。 这便需要我们追溯康德的 目的论体系。康德在他 的 目 的论中 , 不同的原则 , 目的进行 了划分。从 主客体关 根据 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