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合集下载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_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读康德_判断力批判_之_美的分析_有感_刘同亮

_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读康德_判断力批判_之_美的分析_有感_刘同亮

32康德,德国资产阶级学者,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第一个著名代表,也是德国唯心主义美学体系的奠基人,是近代西方美学发展中承前启后的人物。

马克思曾说,康德哲学是“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极其深刻地说明了康德的启蒙主义进步倾向集中表现在理论研究之中,而在现实的实际斗争中却一无所为。

他的美学与文艺理论著作《判断力批判》在欧洲美学与文艺理论史上影响深远。

康德的美学是在和以前的唯理主义美学(继承着莱布尼茨、沃尔夫哲学系统的鲍姆嘉登)和英国经验主义的美学(以布尔克为代表)的争论中发展起来的,是一个极其复杂矛盾的体系。

他的哲学思想主要以他的三个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和《判断力批判》(1790)作为代表。

其中《判断力批判》集中体现了康德的美学和文艺思想,长期以来一直为后代理论家和文艺家所重视。

德国大诗人歌德曾经充满感情地说:“我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刻都应归功于它。

在这本书里我找到了我的那些井然有序的极其多种多样的兴趣:对艺术作品和自然界作品的解释是按统一方式进行的,审美的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是相互得到阐明的。

”一初读《判断力批判》首先要弄懂两个问题,一是要理解它的独有的一些术语,例如“想象力”、“知解力”、“理性”、“判断力”、“目的”、“合目的性”等等,其含义都不是我们一般人通常所了解的意义。

如果我们用常用的意义去理解它们,就会觉得不可解或发生误解。

康德的术语一定要从他著作的上下文联系中才能摸索到比较正确的理解。

二是要了解康德写《判断力批判》的意图。

只有弄清这两个问题才能读懂《判断力批判》。

1790年康德在完成他的《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之后,为了补足他的哲学体系,发表了《判断力批判》。

邓晓芒先生在他的《康德哲学讲演录》中说,康德认为他的哲学有三大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我能够知道什么”,这是认识论的问题,由《纯粹理性批判》解决;第二个问题是“我应该做什么”,这是道德问题,是由《实践理性批判》解决;第三个问题是“我可以希望什么”。

美学概论第五讲美感(二)

美学概论第五讲美感(二)
原因既然不在私人的欲念或利害计较,就只能在一切人所共 有的某一点上。即“共通感”。 】
因此,他会把美说成仿佛是对象的一种属性,把审 美判断也看成仿佛是逻辑判断(即通过对象的概念 来得到对于对象的认识),尽管它只是审美判断, 只涉及对象的形象显现和主体之间的关系,他之所 以这样看,是由于审美判断毕竟和逻辑判断有些类 似,可以假定它对于一切人都有效,但是这种普遍 性不能来自概念,因为不能由概念就转到快感或不 快感,……因此审美判断既然在主体意识中不涉及 任何利害计较,就必然要求对一切人都有效。这种 普遍性并不靠对象,这就是说,审美判断所要求的 普遍性是主观的。
康德美学的哲学背景
了解康德的哲学体系(“法国革命的德国理论”“哥 白尼式的革命”)
哲学背景:大陆理性主义和英国经验主义 哲学的价值定位:人(卢梭的影响) 哲学问题的目标:在一个严格遵守自然法则的世界上,
人究竟有没有自由,有没有独立的价值和尊严? 研究的出发点:人的心理能力(先天综合判断如何可
只有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即只有在一个不是 理解为外部感觉、而是理解为出自我们自己 认识能力的自由游戏之结果的共通感的前提 下,才能作鉴赏判断。
这种共通感为此目的就不能建立于经验之上, 因为它要授权我们作出那些包含有一个应当 在内的判断:它不是说,每个人将会与我们 的判断协和一致,而是说,每个人应当与此 协调一致。
所谓“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从两个方面来概括审 美判断的心理特征的。
“无目的”是从客观上讲审美判断的前提条件,它不 存在任何与客观存在相联系的目的,只是一种超脱的 自由的心境。
“合目的性”是从主观上讲审美判断的核心依据,也 被称为“主观合目的性”。这种“合目的性”`虽也 离不开客体,但只联系客体的形式,而这客体形式经由 想象的作用所形成的表象已不是对客体形式的简单 再现,而是变了形的表象,因而这种“合目的性”仅限 于主体的一种心意状态,并不与客体存在发生直接联 系。

学习目标_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于世华

学习目标_无目的的合目的性_于世华

于世华笪文〔摘要〕从学生的视角看,教育有无目的之辩的实质在于学生学习有无内在目的。

学习的内在目的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密切相关,没有正确的自我认识,就不会有完善自我的目的。

教育学家设计的教育内在目的无法产生学习的内在目的,因为这些理论离教师的内心需求还很遥远,无法真正地改变教师的教学行为。

学习目标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要求教学走向审美。

由此,学习目标可以让没有“成人”目的的学生,能逐步走向“成人”。

〔关键词〕学习目标合目的性审美教学学习目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一般来说,目的与目标是统一的,行动目的内在规定了行动目标。

一只饥饿的狮子展开了觅食的行动,行动目的就是解决饥饿,满足肌体的欲望,行动目标只能瞄准它能吃的并有可能捕获到的动物。

人类的行动目的与目标也有类似的情况。

比如,农民种地的目的是获得粮食,满足生存的需要,行动目标就是提高农作物的收成。

在这里,目的、目标都在行动之中,而不在行动之外。

然而,学生的学习目的与学习目标常游离于学习活动之外,具有特殊性和复杂性。

一、教育有无目的之辩的实质(一)杜威的“教育无目的论”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没有外在目的杜威并不否认国家作为教育主体具有目的性。

杜威认为,“在民主社会中才可能从教育历程内部制定教育目的,因为人们是自由民主的。

”[1]尽管如此,杜威仍然认为教育是无目的的,因为,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是外在于具体教育行动之外的。

杜威认为,“我们所要做的,是要把属于教育过程内部的目的,和从教育过程以外提出的目的进行比较。

”[2]显然,杜威的教育目的是以过程之中与过程之外来区分教育外在目的与教育内在目的的,而不是从行动主体来区分的。

事实上,在教育目的的问题上,杜威已经排除了国家主体,因为,国家是不可能从教育过程之中制定教育目的的,除非民主社会,而民主社会只是他的教育理想。

所以,杜威的希望不在于国家能在教育过程中制定适用于全体学生的教育目的,而在于引导儿童生活生长和经验改造,从而使新生一代适当地进行社会习惯和制度的改造,以符合和满足民主社会。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

简述艺术起源“游戏说”的主要观点“游戏说”是关于文学艺术起源的具有代表性的学说之一,其主要观点有:(1)艺术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最早从理论上系统阐述游戏说的是德国哲学家康德。

他认为,艺术是“自由的游戏”,其本质特征就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或自由的合目的性。

换言之,艺术作为自由的游戏,就是合目的性和无目的性、有意图性和无意图性、艺术和自然的统一。

(2)“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席勒在康德的基础上加以发挥,他认为人的艺术活动是一种以审美外观为对象的游戏冲动。

“过剩精力”是文艺与游戏产生的共同生理基础。

游戏,其实也是一种审美活动。

在席勒看来,人之所以会产生游戏的冲动,是因为生命力的盈余。

审美的游戏,是对动物*性*游戏的提升,它根本上是一种想象力的游戏。

游戏,作为游戏冲动,作为调和感性*冲动和理性*冲动的中介,创造了最广义的美。

(3)自由是审美与游戏的根本特征游戏可以调和人身上自然与理性的矛盾,使人处于自由状态,从而达到人性的完满实现。

席勒认为,游戏的根本特征在于自由。

而人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是自由的。

基于以上观点,他认为审美与游戏是相通的。

这也正是在审美摆脱任何外在目的,而以自身为目的,心灵各种内力达到和谐因而是自由的这一意义上使用游戏这一概念的原因。

(4)艺术活动是“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其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谷鲁斯也标举游戏说,但认为过剩精力说难以解释人在游戏类型上的选择性和殚思竭虑、废寝忘食的专注。

他还认为,游戏有隐含的实用目的。

谷鲁斯借鉴了文艺史上古老的模仿说,认为艺术活动可以归结为“内模仿”的心理活动,它在本质上与游戏相通。

该学说认为,艺术活动是无功利无目的自由的游戏活动,是人与生俱来的本能,艺术就起源于人的游戏本能或冲动。

当然这种“内模仿”区别于动物的模仿,而具有人的本能的特点。

总之,游戏说试图从心理学、生物学和生理学的角度揭示艺术发生的奥秘,无疑是十分必要的,它将精神上的“自由”看作是艺术创造的核心,对于人们理解艺术的本质和艺术创造的基本动因,有着十分积极的作用。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withoutpurpose)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withoutpurpose)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Purposive without purpose)Teleology is an important concept in Kant's aesthetics, and the principle of unity as the principle of transcendental judgment is the core of Kant's aesthetics. The analysis and explanation of the conno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e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can promote the understanding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principle of harmony and even the whole Kantian aesthetics.I. connotation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1. purpose and compliance provisionsIn Kant's aesthetics, concepts such as purpose and teleology have their specific provisions, and these concepts must be clearly defined before discussing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So, what is the purpose? Kant gave his exact representation. "A concept of an object, when it contains the basis of the reality of the object, is called" purpose "." (1) Kant divides the purpose into two kinds: internal purpose and external purpose. External purpose refers to the existence of a thing for its object, and is the adaptability of one thing to another. Here, Kant's so-called "objective" is a kind of "internal", it means a concept of things (essence) contains the possibility of its own internal basis, that is to say, the factors of 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 thing does not depend on any external, but depends on its intrinsic inevitability. It is obvious that Kant's theory of internal teleology is different from the theory of non teleology and external teleology.As for the question of what is purpose, the definition given by Kant is like this,"... When an object and an object are consistent only in accordance with the quality of the object, it is called the purpose of the form of the object." (2) in Kant's view, the principle of judgment, when it comes to the form of natural activities under the laws of general experience, is called "natural teleology" in the diversity of nature". The purpose of nature can be divided into the form of purpose and the purpose of material. Obviously, the principle of purposiveness as Kant's principle of aesthetic judgment, refers to the purposiveness form, it is the aesthetic appearance of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and logical representation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as different from the material purposiveness.Kant further explained the idea of purpose and purpose. For purposes, for example, "man" becomes the "human" itself, based on the concept of "human", and distinguishes itself from other animals. The concept of "man" itself contains the basis of human realit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t is the basis of its own existence. In terms of the nature of the contract, the concept can unify the diversity of the laws of experience in nature. For example, the pleasure and consistency of seeing a mountain, a river, and a flower.2., the proof of the purpose principleIn Kant's analysis of beauty, the principle of teleology is regarded as an aesthetic form of thought based on the sense of common sense, which is the subjective basis of the universality of aesthetics. In Kant's view, aesthetic judgment is a kind ofreflective judgment, and its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is the principle of teleology. Just as Bosanquet pointed out: "the relationship contained in the judgment of taste, beauty is the eyes of an object in the form, as long as the object can in no case of perceived goal idea." (3)And then,Kant uses deductive methods to prove why this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is needed. The understanding of things, in addition to the provisions by the time conditions, but also by the provisions of style of things, and it's something different style, constitutes the difference in nature between things, style into something is what reason, and that reason is the result. Because the style of something shows something as if it were purposeful. There are many ways to manifest the rule of pure experience, and the feeling is personal and interesting. But is there unity in the laws of experience of nature? Is it possible to unify diversity in a few principles? This is the driving force of Kant's search for the principle of unity. Kant believes that this unity must be conceived, because this i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 of intellectuality. He said: "we must experience to explore these so-called law set a priori principle as they all reflect the foundation, according to them, an understanding of the natural order is possible." (4) therefore, it is necessary to set nature itself with purpose, and at the same time, natural form has the purpose.3., purpose principle and aesthetics and artThen, what i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urpose and theaesthetic feeling of people? Something that has a natural purpose makes people happy. Why is the natural purpose of performance associated with our pleasant emotions? Kant believes that this is due to the achievement of an intention to lead to pleasure, and the achievement of intention is to attribute the diversity of the rule of pure experience to the unity of principle. He said: "all the intention to Chengdu and happy feelings connected; this intention reached a priori representation for the conditions, like here is a principle for all a reflection of the judgment, the happy mood is specified a priori and work for everyone and also according to: only by the object linked to cognition function." (5) as a form of natural things, meet a priori in our mind about the purposiveness of nature principle, therefore, is consistent with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so that we have in understanding and imagination of the harmonious appearance, to produce a pleasant mood. The object of the aesthetic image which brings about the natural and purposeful beauty is called beauty, and the judgment of the object of beauty through emotion is called appreciation.Kant believes that artistic activities are different from natural activities, and artistic activities are based on the free creation of reason. Kant regards the principle of teleology as the basis for seeking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aesthetics from the perceptual form, and is not set up for nature, but for man himself. Based on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purpose, people can seek a common consensus that is possible to reach a consensus, thus laying a solid found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and art.Two.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Purpose of Kant's principle not only has the rich connotation, and its unique law traits or inherent characteristics, thus to be qualified and distinguished from its previous many aesthetic ideas, so as to provide the basic principle for aesthetic judgment. The intrinsic characteristics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are embodied in the following aspects.1. no purpose of purposeIn kant,There are different connotations between the two purposes. Objectively, beauty is not useful, and aesthetics is of no interest. Kant said, "the pleasure of judging and judging is of no interest."." (6) although beauty is accompanied by pleasure, it is the distillation of pleasure. But subjectively, it is the purpose of this purpose, reflect subjective understanding and imagination coordinated mind state emotion form, this form of emotion through an analogy, a personification of the way of thinking, the object is not always from the appearance and reflect the purpose of. Therefore, the aesthetic teleology is merely a relation between the form itself and the emotions of pleasure and unhappiness, and is distinguished from the purpose in the usual sense. Beauty is not only distinguished from pleasure itself, but also from kindness, because in Kant's view, pleasure and kindness have definite subjective purpose.2., purposive subjectivityThe purposive mode of thinking is in a certain state of mind function, and the purpose is the objective of the subject. Here, the object is purposiveness form, is the main force of intellectual and imagination through the coordination of emotion, emotion, will be subject to many other natural phenomena are unified in a transcendental nature as a whole, from the given special to find common law, to seek from the accident. In Kant's view, aesthetic judgment has the inevitability of the paradigm, of course, based on the common sense of the people.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quantity, aesthetic object is individual thing, aesthetic judgment is single weighing judgment, but it has universal validity. Of course, this universality is subjective, strictly speaking is between subjects, namely a rentongcixin, all of the state of mind. By this state of mind, the subject understands nature by its own emotion, which is undoubtedly a human nature.3., the rationality of the concept of non rationalAs a principle of appreciation or appreciation of judgment, it is different from logical judgment. In Kant's view, the object of freedom acts on the senses and produces an intuitive impression, which forms the perceptual image through the innate visual form, time and space. An important distinction between aesthetic idea and logic representation is that the latter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objective representation of judgment, while the former not to judge the concept. Logical judgment is not only a judgment of the form of things, but also a judgment of things as a result, which is based on the ideaof the concept of the object in our mind a priori. The principle of teleology, which appeals to the unity of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form with human beings, that is, through pleasant or unpleasant emotions, without involving concepts, is then distinguished from logical judgment. Here, Kant's principle is that without abstract concepts, it is impossible to have objective judgments, whereas beauty does not involve Abstract concepts." (7)4. priori and congenital rationalityThe empiricism and rationalism of traditional aesthetics were bogged down in disputes over the nature of beauty, while Kant took a different approach and made great efforts on the transcendental. Kant discovered the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of cognitive ability in the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and found the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 of desire ability in the 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In his critique of judgment, he sought the principles of pleasure and pleasure. In his view,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philosophy should have a priori principles. Aesthetic judgment is a kind of experience of complex phenomena in real life, including personal aesthetic, awareness and moral aspects of motivation, but also includes a variety of factors of society, culture, tradition and custom. But Kant put all these aspects and factors together, and explored the congenital conditions and elements in the general sense of aesthetic judgment from a priori standpoint. The root of aesthetic feeling is attributed to the innate sense of the collective sense of the subject". (8) similarly, Kant used transcendental methods insublime analysis. It is precisely through the concept of "no interest" that Kant breaks the superiority of the pleasure in aesthetics." (9) thus laid the foundation of the innate rationality of the principle of unity of purpose. Accordingly, Kant will be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and other human actions to distinguish "in Kant's view, the spirit and essence of art from aesthetic behavior and practical behavior and appetite behavior differences, although Kant himself preferred perceptual intuition." (10) obviously, this difference stems from the transcendental nature of aesthetic activity.Three, the influence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and his whole aesthetics have extremely important value and status in the history of western aesthetics, and have produced beneficial enlightenment and profound influence. "This effect has a large impact on the aspects of a new aesthetic thought of the influence, there are aspects of specific theory of small, has a direct impact on it close to the times, also have indirect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aesthetics in twentieth Century." (11)1.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freedom of natural accessKant's "critique of judgment" is the basic work of Kant's aesthetics, Kant's philosophy is more complete system, but also the cause of Kant's critique of summing up, no 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comprehend and grasp the two kinds of criticism. The combination of aesthetics and Teleology in judgment is Kant's initiative. At the same time, judgment, as the advanced cognitive ability of human beings, has intervened betweenintellectuality and reason. Although it does not have its own legislation, it has its own unique principle. The heart fun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cognition function, pleasant or unpleasant emotional function and desire of the function of three parts, for the understanding of function, understanding the nature of legislation, provide a natural phenomenon as the theoretical knowledge of the law. As for the desire function, reason stipulates the prior law that it should obey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freedom. The pleasant or unpleasant emotion lies between the cognitive function and the desire function, and the judgment is between the intellectuality and the reason.It is the judgment that makes possibl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understanding and reason, and emotion makes possible the transition between knowledge and desire. At the same time, judgment is the synthesis of intellectuality and reason, just as emotion is the synthesis of knowledge and desire. This principle shows that Kant's beauty overcome various kinds of situations in which each division of consciousness, as Hagel said: "the United States to eliminate the division, because in the United States in general and special, purpose and means, object and concept, are completely consistent with each other."(12)Kant thought: "human rational legislation (Philosophy).",There are two objectives, namely nature and freedom, which includes not only the laws of nature, but also contains the moral law, which began to be manifested in the two different systems, but ultimately in philosophy only in performance." (13) in Kant's transcendental principles, the principle ofteleology plays an intermediary role, plays a bridge role, and combines regularity and ultimate purpose. As Kant said: "the concept of purpose in their natural sense provides the medium between the concept of nature and the concept of freedom, it makes the transition to pure pure theory of practice, from the former in accordance with the law in accordance with the ultimate goal of transition to the latter can be. Because through it, the ultimate purpose of the possibility is recognized, and only its ultimate purpose can be in nature, as well as in its harmony with the laws of nature to become reality." (14) he also said, "the purpose of aesthetic appreciation is the regularity of judgment in its freedom."."(15) in this way, Kant realized the unity of the unity of purpose and regularity. And art contains free nature. Art, by virtue of the principle of purpose, becomes the only way to access freedom from nature.2., the Enlightenment of later AestheticsMany later American scholars were influenced by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and his whole aesthetic thought. Fichte was inspired by Kant and regarded the origin of beauty as the subject, and as Kant did, he also held the artistic view of genius. The traces of Kant can also be found in Schelling's art of genius. Schiller reformed Kant's game and put forward the game impulse theory. He thought that beauty was a free and appreciated work, which was similar to kant. Schopenhauer accepted the emotional beauty only about Kant's thoughts, he also put the aesthetic activities as completely excluding interest to observe, having nothing to do with interest on, he also believes that the aesthetic desire and does not containthe concept, it is not ethical, not understanding, just like the fit body and the table. The point of view that "aesthetics does not involve interest" in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has produced important enlightenment to Romanticism aesthetics and aestheticism, and has become its theoretical basis.As the new Hagel doctrine, Croce absorbed many ideas from Kant, he also believes that different from the moral aesthetic and art, and a non utilitarian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s no concept, but also non logic. Humanistic aesthetics and scientism aesthetics, which appear in the face of anti Hagel aesthetics, have absorbed many nutrients from Kant's aesthetic principles. Phenomenology is generally influenced by kant. Duff Heiner believes that beauty comes from subjective purpose, and he says, "through beauty, nature expresses our good intentions.". As Kant reminds us, the purpose of aesthetic judgment may involve is a kind of objective, subjective, objective form, intrinsic purpose the reality exists in our subjective ability." (16) Sutter also denied the utilitarian nature of aesthetics. Gadamer absorbed the subjective thought in Kant's aesthetics, but the difference was that Kant attributed the origin of appreciation judgment to the cognitive ability and emotion of the subject, and he regarded appreciation as an explanation.3.,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Solutions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and his whole aesthetics have left many problems for later generations to be solved,While trying to solve these problems, aesthetics of latergenerations has made new progress. Kant's idea of "no interest" was criticized by many people. In fact, it is impossible for aesthetics to be completely utilitarian, and the social utility of beauty is manifested more prominently in nature and society, and concealed in art. Kant established the ideal beauty on the dependen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ather than the free beauty, which reflected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Kant's utilitarian and the concept of "no" in the United states. Adorno said: "however, art will not stagnate in the relationship of no interest, but it will continue to develop.". In this way, art is reproduced in a different form, within the interests of the non interested." (17)Herder disagreed with the basic ideas in Critique of judgment. He opposed the view of the United States as "disinterested" and "without concept". Hagel does not satisfy the subjective features of Kant's principle of teleology. He believes that in Kant, the unity of universality and particularity, concepts and objects, ends and means can only be accomplished in thought. Hagel believes that this unity is not only in the mind, but also in the real world, so it is both subjective and objective.In Kant's place, aesthetic judgment was set as a kind of judgment about emotion, and aesthetic judgment was universal validity. But, Kant's interpretation of the universal validity of aesthetic judgment is full of contradictions that cannot be solved." (18) at the same time, Kant is committed to the use of judgment to communicate the emotional and rational more than two yuan, and two yuan came to Heidegger, the world got beyond, he believes that art is rational, but also emotional thoughts. Heidegger believed that beauty was a manifestation of existence,a step further than kant. With the emergence and development of phenomenology, phenomenology and aesthetics, these problems have been solved effectively.。

15审美欣赏特点和目的规律

15审美欣赏特点和目的规律

第十五讲审美欣赏特点和目的规律审美是有目的的还是无目的的?审美目的对审美行为和艺术创造是否具有制约性?审美范畴的扩大是否意味着审美目的的必然丧失?西方后现代艺术的非目的性说明了什么?一、目的,是意志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自控制自调节系统的行为目标。

主体就是根据目的来调节控制自己的行为的。

马克思曾把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作为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审美作为人类的一种普遍的社会行为,也离不开一定的审美目的的制约。

但是审美也确实存在着一种无目的性。

所以自康德提出审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这一著名的二律背反以来,不仅在西方而且在东方的文艺思潮、文艺批评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大量的审美经验说明:审美既有“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一面,又有“有目的的合目的性”的一面,两者都是审美特性的表现。

人类的审美方式之所以分为“无目的的合目的”与“有目的的合目的”两种情况,是因为人类的审美对象本身就存在着高低雅俗之分,作为审美主体的人,其审美能力和审美期待或审美欲望也有高低之分。

尽管很多人安于无为而为、不期而至的审美愉悦,无所希求,因而也就无所谓明确的审美目的可言,然而也有不少人并不满足于这种不期而至的幸福,而是在不断地发现新的审美目标并创造新的审美对象,也就是说他们不满足于纯粹的现成的美,而是去追求复杂、理想的美,因而就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审美要求和新的审美目的。

审美方式的这两种情况说到底还是由主体与价值物之间的关系决定的。

人的情感对外界价值物产生亲合力,表现为一种喜爱;与美的事物接触,产生愉悦和激动,就是适应或接受外界价值物的无明确目的的行为。

人的情感不满足于现有价值物而追求或创造理想价值物(包括审美价值物),这就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或审美行为。

与现实社会生活中的技艺精妙者(如庖丁解牛般的)是从有为而为进入到无为而为、忘乎所以的“无我之境”相反,在审美中,只有审美修养较深的人才能从“无为而为”进入到“有为而为”的“有我之境”。

人类的审美目的本身是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历史地形成和发展变化的,是在有意识与无意识的交替中控制和调节人们的审美行为的。

浅析康德“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实践困境及自我解决

浅析康德“无目的而合目的性”的实践困境及自我解决
个 目的 , 概 念 包含 了实 现 这 一 目的 的可 能性 , 目的 得 以 这 是
实现的原因 , 目的则是概念最终期望实现的结果 。其 中, 而 概念的最终实现与期许 目的的契合 程度即为“ 目的性” 合
由此观之 , 目的” “ 目的性 ” 紧密相关的两个概 念 , “ 与 合 是
至此 ,无 目的而合 目 “ 的性” 中的“ 目的” 无 魄内涵就明
晰了, 是指没有实质性 的主 观 目的和客 观 目的。这就 决定 了审美判断不能涉及到客体的存在 、 质料和内在属性 , 也就
是不能关乎 内容 , 即内容不构 成审美判 断的标 准。这样 亦

谓“ 客观 目的” 是指某 种客观 的评价标 准。客观事物 符合 这种客观 的评 价 标 准 , 们便 说 它 具有 “ 观 的合 目的 我 客 性” 。客 观 目的分 两 种 , 种 是 实 质 性 的客 观 目的 , 各 种 一 如 自然产品的存在就具有客观的合 目的性 。雄孔雀长有 大而
来, 这里的“ 目的性 ” 只剩下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可 以 合 就
艳丽的尾羽是为了吸引异性 , 符合求偶繁殖 、 延续种族这一
客观 目的。另一种是形式性 的客观 目的, 如一些数学命 题
合了。前面 已经说过 , 形式性 的主观 目的没有实质 性的内 容, 因而可以超乎功利 , 除利 害对审美 的干扰。同时 , 排 形
从字面来看 , 这一命题是 自相矛盾的。既然无 目的, 又
何来合 目的性 呢?要理 清这一矛盾 , 需要从 “目的” “ 及 合 目的性 ” 两个概念的分 析入手。康德认为 , 目的是一概 这 “
念 的对 象 , 如果 把 这 一 概 念看 作 那 对 象 的原 因 ( 即它 的可 能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首先,合目的性的意思是,这个东西不是偶然的,随机的,任意的,
杂乱无章的。

这个东西体现出一种创造性,一种规律性,一种和谐感。


如大自然就是这种东西,日月星辰,季节变换,鸟语花香,多么有和谐感,有规律感。

但是世界有趣的的地方在于,这种合目的性的东西,却是在一种无目
的的状态中创造出来的。

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比如,想要在比赛中取胜,要放松,要在比
赛的过程中你不能老想着比赛本身这件事情,你最好忘记比赛,把比赛当
作是在平时的训练,这样就不紧张。

如果你老想着这是比赛,这是比赛,
我不紧张,反而会变得很紧张,结果反而不好。

你看,比赛取胜,你的行
为一定是合目的性的,但想要实现这个和目的性的结果,在过程中反而不
能有目的。

这就是无目的的和目的性。

还有一个有名的古代书法家讨论书法,也是说,想要写的好,在写的
过程中要忘记写字本身,越忘记写字本身,写出来的字越好,越是想着写
字本身,写出的字反而拘谨。

也是这个道理。

盗梦空间里cobb和阿德里安讨论设计的问题,有一句话说的很好,
大意是,设计师设计出一个好东西,在这过程中设计师好像不是把这个好
东西设计出来的,而是这个好东西就等在那里,等着设计师去找到它。


计师不是创造出这个好东西,其实是找到了这个好东西。

这也是无目的的
合目的性活动。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浅谈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

.;. 浅析康德审美判断的四个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

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

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

”(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

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

”(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

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

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

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

“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

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

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

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当代戏曲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与当代戏曲

西方戏剧长于探索理念, 创作者总是怀着强烈的人文关
怀拷问灵魂, 针砭时弊, 突破旧的思想藩篱。 试图建立新的价
值体系。而中国戏曲长于抒发感情, 在戏曲作品中一般没有
意境) 不再为单纯的一个目的服务, 而是被人为复杂化, 同时 为两个目的服务.况且这两个目的之间的冲突十分尖锐, 难 以调和. 创作者如此简单的将二者并置, 显然是出于急功近
活跃性和交互性。将创作看成是模仿自然之道一点也不过 分, 只有获得 自 然灵感的艺术家才能把 自己的作品称作“ 造
化之功” 。
雅的、 文绉绉的诗. 民间创作的诙谐的打油涛。 但到了现代剧
( 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O 硕研) 7
作家手中, 戏曲语言成了话剧风格的口语对白, 距离文人诗


- +
一 +
・ ・ +
一 +
“ +
一 +
- +
n +
・ ・ +
一 +
“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一 +
・ ・ +
一 +
一 +
一 +
- +
一 +

一 +
- +
一 ・一 — 一 — 一 — -一 + - + - +
- ・一 — 一 — 一●・ +
( 上接第 1 页) 6
梆子“ 明星”形象代言人。 、 只有这样, 才能使山东梆子艺术有
道德上的困惑和怀疑, 也可以说 , 中国戏曲观众是在剧场聆
听、体悟天地之道,因为剧作家很少以戏曲为思想武器对
利、 草率鲁莽。
2重排古代剧 目 、 无法兼顾文学性与舞台性。 古代剧目中有相当一部分早已被戏曲理论家划为“ 案头 之曲” 而非“ 场上之曲” 而我们今天为了弘扬国粹、 . 保护遗 产. 硬是要把冗长的文学本子搬上舞台, 拿大段大段供文人 雅士在书斋品评鉴赏的词句来折磨今天剧场中的观众。 戏曲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康德美学——美的分析

浅析康德审美四契机之“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摘要:康德的《判断力批判》中的审美判断力批判包含美的分析和崇高的分析,在美的分析论里,康德通过质、量、关系、模态四个方面的分析,得出美的无利害的愉悦性、无概念的普遍性、没有目的的合目的性、无概念的必然性,其中,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康德;审美判断;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康德在他著名的《判断力批判》中,通过四个契机对美进行了分析:第一契机,无利害的愉悦,认为“鉴赏判断是审美的”,而“那规定鉴赏判断的愉悦是不带任何利害的”;第二契机,无概念的普遍性,认为美是“不凭借概念而普遍令人愉快的”;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第四契机,无概念的必然性,认为一切审美的判断,如果它是审美的话,都必然有一种共通感。

在这四个契机当中,从康德美学思想的整体来看,第三契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他美的分析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四者中最复杂的一项,彻底弄清第三契机,对于读懂康德美学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对象和“目的”之间的关系康德把“无目的性的合目的性”定义为:“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如果这形式是没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被知觉的话”。

他认为,美的对象是无目的的,然而又是合目的性的。

所谓无目的性。

指审美既与伦理、功用、欲望无关,又没有明确的逻辑认识活动,因而与任何特定的目的无关。

所谓目的性,是指对象的形式恰恰合于主体的审美功能,从而引起审美愉悦因而似乎有一种合目的性,即是说,对象的形式完全符合人的诸心里功能的自由活动,这就构成了美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看来,二者的对立是假象,它们都是真实的,可以并行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指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凡“目的”总是与需要、厉害相联系的,所以“无目的”也就没有利害感,也就没有理性方面的利害强迫我们去判断,因而这种“无目的”的判断就是一种超脱的自由的意识。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

简析康德的无目的而合目的性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

关于合目性的问题,康德认为在审美领域,合目的性就是达成了一种让人产生愉快情感的意图。

而这种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

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

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审美。

因此,审美和人类进行其他活动一样,终极目的就是让个体达到情感的快乐。

可以说,喜欢愉悦欢快是人的本性使然,按照叔本华的观点,人的本质就是意志,人在这种意志的驱使下本能地去做两种最基本的追求,首先求生存,生存意志满足之后,就追求高质量(比如肉体舒适、心情愉悦等)的生存状态。

好好色,恶恶臭是人类的本性所需。

所以,只有能够引起个人情感上的愉悦的对象才是美的,当知性力和想象力达到和谐状态的时候,才能引起人的情感愉悦,从而达到了审美的目的。

“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说“除掉在一个对象的表象里的主观的合目的性而无任何目的(既无客观的也无主观的目的)以外,没有别的了。

”既是无目的的,又是合目的,看来是一个相互对矛盾的命题,这正是康德美学理论的卓见,康德将此看作“鉴赏判断的二律背反”。

对此,黑格尔说:“康德的二律背反,给了这样的概念,即它不是诡辩的把戏,而是理性一定会必然碰到的矛盾。

这是一种很重要的看法。

”这句话所包括的正命题是说:审美判断是无目的的;而它的反命题却说:审美判断是合目的的。

康德认为二者的对立是假相,它们都是真实的,可并存不悖的。

所谓“无目的”;是说既无伦理、功用、欲望等主观意志方面的目的,又无概念、逻辑等客观认识方面的目的;既与实践理性不同,又与纯粹理性不同。

学习目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学习目标: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权 利 ;第 三 ,课 程 实 施 过 程 中 的 平 等 参 与 权 利 i第 四 ,课 程 评 价 权 利 与 管 理
权 利 :第 五 ,课 程 学 习结 果 的平 等对 . 1 - I . t 权 利 。 当
美 。 具 体 说 来 , 即 将 感 性 与 理 性 结 合 起 来 , 寻 求
“ 活 ” 的 形 象 , 展 开 游 戏
然 ,强 调 学 生 的 课 程 权 利
中动 ,让 教 学 内 容 既 有 感
并不 意味 着取 消 或 削弱学 校 、 教 师 、 专 家 等 的 权
利 ,而 是 要 达 到 课 程 权 利
性 的 内 容 , 又 有 理 性 的 形
式 ,使 学 生 不 用 离 开 感 性 的 生 活 ,就 能 够 达 到 道 德
的协 调 与 平 衡 ,将 学 生 这

理 性 上 的 自 由 。 因 此 ,教
学 工 作 的最艰 难 之 处在 于 怎 样 从 日 常 的 现 实 走 向 审 美 的 现 实 ,从 纯 粹 的 生 命
感 走 向美 感 。
课 程 主体 的潜 能 与积 极
性 最 大 程 度 地 发 挥 出来 ,
使 课程 整体 机 制更 能 促进
学生 自由 自主和 生 动活 泼
地发展 。
6 4  ̄ J L , l : z 2 0 ' 1 5 5 匮Βιβλιοθήκη 资讯 z i x u n
生 学 习 的 内 在 目 的 , 因 为
权 利 :第 二 ,课 程 文 本 内
容 的 自主 建 构 权 利 和 选 择
这 些 理 论 离 学 生 的 内心 需 求还 很遥 远 。要 真 正 实现 学 习 目标 无 目 的 的 合 目 的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论康德美学“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者:刘洁来源:《青年文学家》2013年第19期摘要:美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其视觉(图像)性,感知美离不开我们的眼睛,而“看”是充满文化内涵的,这就决定了对美的鉴赏评判不可能是“纯粹”“无目的”的,康德所谓的“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的美只是一种理性逻辑推理的结果。

康德《判断力批判》作为美学奠基之作,其“无目的的合目的论”思想与当代美学“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向仍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关键词:无目的的合目的性;康德;视觉(图像);日常生活审美化;美学[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2013)-19--02目的论在西方哲学的发展史中始终作为一个重要概念经久不衰。

早期的目的论思想是伴随着人对世界的认识展开的,是宇宙论的一部分,与美学没有多大联系,直到康德《判断力批判》中将“无目的的合目的性”作为一条重要的美学原则提出,目的论成为经典美学的一个重要命题。

后现代语境下消费文化的蓬勃兴起使得“日常生活审美化”作为一个突出文化现象越来越受到学者关注。

当今世界,用海德格尔的描述来说,成为一个“世界图像时代”。

在图像充斥眼球的世界里,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被“有目的的无目的性”所取代了,这是艺术文化的“产业化”所带来的。

一、无目的的合目的性1、目的、无目的与合目的性在《判断力批判》中,康德是按照其范畴表中“质”、“量”、“关系”和“模态”的顺序来对美进行分析的,其中所谓“关系”范畴,指的是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的关系:“美是一对象的合目的性的形式,在它不具有一个目的的表象而在对象身上而知觉时”[1]。

康德从关系维度来分析美,认为在审美对象和它的目的之间,一方面没有明确目的的关系,另一方面却又符合于目的、具有合目的性,即美是无目的的合目的形式。

2、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是否可能从字面来看,这一命题无疑具有些许矛盾性。

既然无目的,又何来合目的性呢?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目的”及“合目的性”等概念的分析入手。

审美判断的四大契机

审美判断的四大契机

审美判断的四大契机(一)审美判断第一契机:审美无利害审美无利害或称审美无功利,是指主体以一种放弃功利知觉方式对对象的表象之观赏。

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主体放弃同对象的利害关系,也就是对所关照对象的实存失去兴趣。

我们欣赏一个人.一件事物的美,当目光与事物蜻蜓点水一触碰,美的信号被接收,随即审美主体在大脑中给对象贴上美的标签,审美主体需要保持心灵的纯净,美的就是美的,审美鉴赏是不带任何利害的愉悦或不悦的,人具有这种独特的评判能力,假设我和某人是仇敌,我对其进行美的评判是无功利的,无利害性的,我会站在公正的立场来评判,保持内心的纯客观,带有杂质的审美是违心的。

(二)审美判断第二契机:审美无概念的主观普遍性康德认为:“凡是那没有概念而普遍令人喜欢的东西就是美的。

审美所要求的普遍有效性是将个人独特的单一判断量化为众人普遍的审美判断,但这种普遍的审美判断不是客观的,是一种假定的普遍赞同。

人往往在看到自己认为美的东西时发出感叹,希望同行的人赞同自己的观点,目的是想达到普遍的审美判断。

美无处不在,它本身是客观存在的,但需要人在接触到它而满足感官,心理享受时,人以一种主观看法去定义一事物是美的,这才达到美的实质。

建筑物,人体,色彩,线条等等往往得到人的喜爱,它们都是不同形状,不同构造的,人们在评判什么是美时是无完整的,无具体的概念与定义的,美的东西能引起人普遍的心理契合。

换句话,虽说人对美的东西的判断无概念性,但却存在着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感觉,就是所谓的主观普遍性,使人们对美的东西有认同感,以此达成对美看法的一致。

(三)审美判断第三契机:审美无目的的合目的性“美的无目的”即不涉及其他逻辑性概念,也不以外在的有用性或道德的完善性为目的。

美与主体的实用性目的也无关,主体不应因对象的属性、质料而认为对象是美的。

人的大脑在对一件东西进行美的认识时,肯定不是以那东西的原材料,使用价值等为美的依据,这一切与美无直接的,无间接的关系,从前面分析知,美与人的主观意向很亲密。

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

论康德美学中无目的合目的性之涵义

On the Meaning of No Purpose and Purpose in
Kant’s Aesthetics
作者: 吴宁[1]
作者机构: [1]西藏民族大学文学院,陕西咸阳712082
出版物刊名: 内蒙古社会科学
页码: 48-54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2期
主题词: 康德美学;目的;合目的性;先验
摘要:康德美学建立在其先验哲学基础之上。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中把审美对象总结为四个基本特征,也是四个悖论。

其中无目的合目的性被康德认为是'按照在它们里面所考察的目的的关系来看'的一个契机,无目的合目的性体现出一种特殊的因果关系,是康德目的论在其美学思想中最为集中的体现。

无目的合目的性是康德审美判断理论的枢纽,也是康德对于美的分析最为核心的部分,同时它也表征着康德美学的先验转向,并由此与经验主义美学和理性主义美学区分开来。

对于无目的合目的性的涵义分析是我们理解康德先验美学思想的关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合目的性的主观性
合目的性的思维方式处于特定的心意机能状态之中,合目的性是指对象对主体的合目的性。这里,对象是合目的性的形式,主体则是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情感,通过该情感,主体将诸多个别的自然现象统一于一个先验的自然整体,从给定的特殊去寻找普遍,从偶然中去寻求法则。康德认为,从方式上来看,审美判断具有范例的必然性,当然这以人们共同的感觉力为基础。从量的方面来看,审美对象是个别性的事物,审美判断是单称判断,但却具有普遍有效性。当然,这种普遍性是主观的,严格说应是主体间的,即一种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心意状态。通过这种心意状态,主体以自己的情感来理解自然,这无疑是一种拟人性。
3.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与他的整个美学也为后世留下了不少的问题,有待解决,而在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时,后世美学取得了新的发展。康德的无利害关系的思想,遭到了许多人的批判。其实,审美完全无功利也是不可能的,美的社会功利性在自然与社会中体现得突出一些,而在艺术中显得隐蔽一些。康德把理想美建立在依存美而不是自由美之上,本身就反应了康德在美有无功利性、涉否概念等问题上的矛盾。阿多诺认为:“然而,艺术不会停滞在无利害关系之中,而是在继续发展。这样,艺术便以不同的形式再生出内在于无利害关系中的利害关系。”(17)
关于什么是合目的性的问题,康德给出的定义是这样的,“…而一个物体和诸物的只是按照目的而可能的品质相一致时,叫做该物的形式的合目的性。”(2)在康德看来,判断力的原理,在涉及一般经验的规律下的自然界活动的形式时,就称为在自然界的多样性中的“自然的合目的性”。而自然的合目的性又可分为形式的合目的性和质料的合目的性。显然,康德作为审美判断之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指形式的合目的性,它是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而有别于作为关于自然的合目的性的逻辑表象的质料的合目的性。
1.为从自然通达自由提供了依据
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是康德美学的基本著作,更是康德哲学体系的完成,也是康德整个理性批判事业的总结,没有它我们很难从整体上理解与把握前两种批判。把美学与目的论结合在判断力中是康德的首创。同时,判断力作为人类高级认识诸能力,它介入了知性与理性之间,虽然不具有自己的立法,但却有自己的独特的原理。人的心意机能可分为认识机能、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机能和欲求的机能等三大部分,对于认识机能而言,知性为自然界立法,提供一个关于自然作为现象的理论知识的规律。对于欲求机能,理性按照自由概念规定了它应遵从的先验规律。而愉快或不愉快的情感介于认识机能与欲求机能之间,和判断力介于知性与理性之间一样。
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不仅有丰富的内涵,还有其独特的规定即特质或内在特性,由此对自身加以限定并与先前的诸多的美学理念相区分,从而为审美活动中的判断力提供基本原理。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那里,无目的的合目性之中前后两个目的的内涵是不一样的。客观上,美不是有用的,审美是无利害性的。康德说:“那规定鉴赏判断的快感是无任何利害关系的。”(6)虽然美感伴随快感,但它是快感的升华。而主观上,它又是有目的的,这种目的反映的是主观的知性力与想象力协调的心意状态的情感形式,这种情感形式通过一种类比,一种拟人化的思维方式,使得对象始终不脱离表象而体现出合目的性。因此,审美的合目的性仅仅是形式本身同快乐与不快乐的情感的一种关系,而与通常意义上的目的区分开来。美不仅和愉悦性本身也和善相区分,因为在康德看来,愉悦性和善都具有明确的主观目的。
3.合目的性原理与审美和艺术
那么,合目的性与人的审美情感又有何关系呢?某物具有自然的合目的性,就会使人愉快。为何自然的合目的性能与我们的愉快情绪相联结呢?康德认为,这是由于一种意图的达成就导致愉快,而意图的达成就是把单纯经验规律的多样性归结为原理的统一性。他说:“一切意图的达成都与快乐的情绪相联结;这意图的达成有一先验表象为其条件,象在这里对于所有反思着的判断力有一个原理一样,快乐的情绪也是被一个先验和对每个人都有效的根据所规定:并且也仅仅是由客体联系到认识机能。”(5)当一自然事物的形式,符合了我们头脑中先验的关于自然形式合目的性原理,因此,也符合了我们的认识机能的要求,从而使我们在知性力和想象力的和谐产生的表象中,产生愉快的情绪。而引起自然的合目的性的美学表象的对象就被称为美,而通过情感对美的对象的判断则被称为鉴赏。
康德认为:“人类理性的立法(哲学),有两大目标,即自然与自由,因而不仅包含自然法则,而且包含道德法则,这两者开始被表现在两种不同的体系中,但最终则在唯一的哲学体系中得到表现。”(13)在康德的诸先验原理中,合目的性原理居于中介地位,起着桥梁作用,联结着规律性与最终目的。正如康德所说:“判断力以其自然的合目的性的概念在自然诸概念和自由概念之间提供媒介的概念,它使纯粹理论的过渡到纯粹实践的,使从按照前者的规律性过渡到按照后者的最终目的成为可能。因为通过它,最终目的的可能性才被认识,而只有它最终目的才能在自然里以及在它和自然诸规律的谐和里成为现实。”(14)他还说:“审美的合目的性是判断力在它的自由中的合规律性。”(15)这样,康德实现了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而艺术包含有自由本性,艺术凭借合目的性原理,成为从自然通达自由的必由之路。
合目的性是康德美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而作为先验的判断力的原理的合目的性原理,是康德美学的核心所在。而对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特性与影响的剖析与揭释,可增进对合目的性原理乃至整个康德美学的认识与理解。
一、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涵
1.目的与合目的性的规定
在康德美学中,目的与目的性等概念都有他特定的规定,在探讨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之前,须把这些概念厘定清楚。那么,什么是目的呢?康德给出了自己的确切的表征,他说:“一个关于对象的概念在它同时包含着这个对象的现实性的基础时叫做目的。”(1)康德把目的分为内在目的与外在目的两种,外在目的指一物的存在是为了它物,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适应性。在这里,康德所谓的“目的”是一种“内在目的”,它意指在一事物的概念(本质)中包含着它自己的内在可能性的根据,也就是说,一个事物的形成与发展不取决于任何外在的因素,而是有赖于其内在必然性。很显然,康德的内在目的论,有别于无目的性与外在目的论。
康德进一步阐释了关于目的与合目的性的思想。就目的而言,例如“人”之所以成为“人”自身,正是基于按照“人”这一概念要求自己,并由此与其它动物区分开来。“人”这个概念本身包含着人的现实性的基础。无疑,它是自身存在的根据。就合同的性而言,通过此概念可以把自然界的诸经验规律的多样性统一起来。例如看见一座山、一条河、一朵花时感到的愉悦及其一致性。
2.合目的性原理的证明
在康德关于美的分析中,合目的性原理被作为奠基于共通感基础之上的审美的思维形式,它是审美的普遍性的主观依据。在康德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审美判断作为一种反思判断,它的先验原理便是合目的性原理。这正如鲍桑葵所指出的:“在鉴赏判断中所包含的关系方面,美是一个对象的合目性的形式,只要这个对象能在没有目的观念的情况下知觉到。”(3)
进而,康德用演绎法来证明为何需要这一先验原理。对事物的认识,除了受时间条件的规定外,还要受事物的样式条件的规定,某物与它物的样式不同,构成了自然界中事物间的区别,样式成了某物之所以是某物的原因,而且这原因也是结果。因为,某物的样式显示出某物好象是有目的的。单纯经验规律的显现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感受是私人的,趣味无可争辨。但是,自然的诸经验规律有无统一性呢?能否在少数原理下把多样性统一起来呢?这就是康德寻找合目的性原理的驱动力。康德认为,必须设想有这种统一性,因为这是知性的必然要求。他说:“必须为了探究这些经验的所谓的规律而设置一个先验原理作为对它们的一切反思的基础,从而按照它们,一个可认识的自然秩序才是可能的。”(4)因此,就必须设定自然本身有目的,同时自然的形式具有合目的性。
康德认为,艺术活动不同于自然活动,艺术活动是基于理性之上的自由创造。康德把合目的性原理作为始终不脱离感性形态去寻求审美的普遍有效性的根据,它不是为自然而设立的,而是为人自己设立的。基于合目的性原理,人们可寻求较为一致的有可能达成共识的共通感,从而为美学及各门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康德合目的性原理的内在特性
4.先验性与先天合理性
传统美学的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陷入了关于美的本性等问题的纷争之中而不能自拔,康德则另辟蹊径,在先验性上花大力气。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发现了认识能力的先验原则,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发现了欲求能力的先验原则,之后,他又在《判断力批判》中极力寻找快感与不快感的原则。他认为,在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中都应有其先验原则。审美趣味判断在现实生活中是一种复杂的经验现象,其中包括个人审美的、认识的和道德的等多方面的动机,也包括社会的、文化的、传统的和习俗的各种因素。但康德把这些方面与因素全都悬置起来,从先验的立场来考察一般意义上审美趣味判断所涉及的先天的条件和要素。“美感的根源被康德归结为主体的所谓先天共同感”。(8)同样,康德用先验的方法于崇高的分析。“正是通过无利害关系这一概念,康德打破了美学中快感的优越性。”(9)从而奠定了合目的性原理的先天合理性基础。据此,康德将审美活动与其它人类行动加以区分,“在康德看来,艺术的精神本质源自审美行为与实用行为和食欲行为之间的差别,尽管康德本人偏爱感性直觉。”(10)显然,这种差别根源于审美活动的先验性。
正是判断力使知性与理性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情感使认识与欲求之间的过渡成为可能。同时,判断力也是知性与理性的综合,正如情感是认识与欲求的综合一样。康德的合目的性原理表明美克服了意识中彼此分裂的各种情形,这正如黑格尔所说:“美消除了这种分裂,因为在美里普遍的与特殊的,目的与手段,概念和对象,都是完全互相融贯的。”(12)
2.对后世美学的启迪
许多后世美学家都受过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与他整个美学思想的影响。费希特受康德启发,把美的根源看成是导于主体,与康德一样,也持有天才艺术观。在谢林的天才艺术观中也可发现康德的痕迹。席勒把康德的游戏说改造后并提出了游戏冲动说,他认为,美是自由观赏的作品,这一点与康德很相近。叔本华接受了康德美只关涉主体的情感的思想,他同样把审美活动视为完全不计利害的观察、与利害无关的观照,他也认为,审美不包含欲望和概念,它既不是伦理,也不是认识,只是主体与表象的契合。康德合目的性原理中审美不涉利害的观点对浪漫主义美学、唯美主义产生了重要启示,并成为其理论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