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怎样理解人类生活活动的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
方法论答案
1.什么是社会科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与社会科学发展有何关系?社会科学是以社会现象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张规律,并对社会生活作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人类文明的进步为社会科学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社会科学的发展又为人类文明的进步提供了思想指导。
马克思正是从人类文明中深刻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矛盾和发展趋势,科学总结无产阶级斗争的实践实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为社会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2.什么是社会科学方法论?为什么要学习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就是主体依据对客体发展规律的认识而为自己规定的活动方式和行为准则,是人们实现特定目的的手段或途径,是主体接近、把握以至改造客体的工具或桥梁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可以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为各门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进而帮助我们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3.为什么说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最根本的方法?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类社会产生、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于人得实践活动,把实践的血药作为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实践活动决定人类社会的产生、存在和发展2实践活动不仅改变了环境,同时也改变了人本身。
3实践活动是思维和存在、主观和客观统一的基础。
4.什么是问题意识?社会科学研究为什么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是指人们在认识活动中,经常意识到一些难以解决或疑惑的实际问题及理论问题,并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索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又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理论研究,归根到底是对问题的研究.提出问题是解决问题的前提。
爱因斯坦说:“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合主体性”、“合规律性”原生态
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合主体性”、“合规律性”原生态第4卷第3期中共南昌市委党校2006年6月JournalofthePar—tySchoolofNancha—ngCPCCommitteeV o1.4.No.3Jun.,2OO6【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合主体口工I","合规律,口I干喻浩荣(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江西南昌330003)"原生态[摘要]把握历史发展的"合主体性''与"合规律性"选择,是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实践理性主题,而这个"双合"性的积淀与趋势是历史不同于自然史的本质特点,也是马克恩主义科学方法论实践能动选择的根本法则.[关键词]历史合主体性;历史合规律性;实践能动选择[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识硼A[文章编号]1672一a,a,45(2006)06-0007-03近代社会以前,西方思想家大多是在神学主义框架中理解和说明历史主体的.他们认为上帝或神支配着人类历史,主宰着人类命运,人只是实现上帝意志的工具,历史主体是上帝或神.文艺复兴运动开启了人文主义史学思潮,人成为考察历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诸如探寻历史的人学意义,复归历史主体的人学定位成为此后思想家们理论研究孜孜以求的目标.但是,由于受时代条件的限制,前马克思主义思想家并未彻底完成使历史主体由神到人的定位转换的任务.在社会历史过程中,一切规律都是通过人的活动——实践来实现的.而实践又内在地包含了人的主体性所具有的双重尺度:认知尺度(即外在尺度)和价值尺度(即内在尺度1,对实践范畴的理解就贯穿着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的内在统一.关于这点,马克思曾形象地揭示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叼=是,客体尺度和主体尺度就内在地统一于人类的具体实践过程之中了.人们通常把在历史活动中体现客体尺度的特性称为合规律性,把体现主体尺度的特性称之为合主体性.因此,历史发展过程的本质规定是体现合规律性与合主体性的统一. 一,历史合主体性的经典元素分析历史是人的历史,历史的主体是人.作为历史主体,人类定有一个超越动物性需求的目的.正是这个目的使人完全设定人是属人的,并自觉到人作为历史存在的超限制性和自主性,从而使历史统一为属人的世界,使感性与理性皆成为历史发展的合理动因和真实展开.历史是一个不可逆的有序结构,时间作为历史的属性,使历史过程具有了因果性,规律性,历史是一个必然的过程,体现着规律的不可抗拒性.(一)一个永恒的命题:"人是历史主体"历史主体是指历史活动的行为者,承担者和始发者.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是历史主体蕴涵的全部内容表现在两个方面,即"在物种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在社会关系方面把人从其余的动物中提升出来.嘲前一方面的提升是人[收稿日期]2006—02—14'[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规划立项课题——"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的历史性贡献"的子课题,项目批准号为OOCZXO02.[作者简介]喻浩荣(1962一),女,江西南昌人,中共南昌市委党校教授,国家2000年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课题OOCZXO02项目负责人,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研究.'团类在改造自然界的活动中完成的,后一方面的提升.个性,而活动的个人却没有独立性和个性.'哪在是人类在改造自我f即社会)的活动中完成的.改造他看来,个人自由发展的权利必须得到尊重;个人相自然和改造自我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基本内容,互间也应该尊重这种权利;如果个人,或一部分人的自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就是在这种实践活动中确立和发由发展以剥夺他人自由发展的权利为前提,社会哪里展的.还有秩序可言?在这里,他突出"自由发展,,,"独立性"因此,只有在科学的实践观框架中,才能正确揭与"个性'作为确证人的独特的对象性存在的价值,尤示历史主体的实质及其人学底蕴,这是马克思主义其是它必须在符合人的对象性关系中实现出来.科学方法论考察历史主体视角上的一个根本性转在鲜明的阐述中,马克思对未来的共产主义社换.这里,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以往思想家历史主会满怀憧憬:未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可以创造出极体思想的合理成份,在历史主体问题上首先肯定了大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为满足人的生存需人是历史主体.要,发展需要,享受需要提供现实的基础;随着私有l,历史的本质"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制和剥削制度的消灭,三大差别也将最终消失,未来活动而已."Pl恩格斯指出:"在社会历史领域内进行社会将使人们获得平等发展的条件;未来社会将消活动的,全是具有意识的,经过思虑或凭激情行动灭旧的社会分工,创造个人的共同活动方式,克服自的,追求某种目的的人",这些人"通过每一个人追求发性,增强自主性.,他自己的,自觉期望的目的而创造自己的历史,却不然而,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特定社会管这种历史的结局如何,而这许多按不同方向活动制度,体制不合主体的现象.但这只是暂时的,并不的愿望及其对外部世界各种各样影响所产生的结是历史发展的本质和必然趋势.正如不合规律的现果,就是历史.'14】cP243--244)'象迟早会被纠正一样,不合主体的现象迟早也会得2,人类历史是人类自己创造的.马克思明确指到纠正.在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为了总体主体的发出:"人类史同自然史的区别在于,人类史是我们自展,有时还要以牺牲个体主体的发展为代价.旧式分己创造的,而自然史不是我们自己创造的.马克思工所造成人的片面发展,就是社会发展和人本身的主义创始人从历史本质论和历史创造论的角度肯定发展所付出的一种必要代价.通过不合(个别)主体了人的历史主体地位,对历史主体的这种人学定位,而合(总体)主体,这是历史发展的辩证法.为他们进一步分析和说明历史主体的实质及内容奠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合主体特性的研究,马克定了必要的理论逻辑前提.思精辟揭示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历史线索:即人的本根据人与人之间建立社会联系的形式以及个人质,人的需要,人的能力,以及既催化又制约人的依赖对社会关系的控制程度和自由度,马克思把人类社性和独立性相统一的条件.在人的发展中,对物,对社会的发展过程划分为三种社会形态,并据此详细分会的依赖性同时也表明人的本质,需要,能力受到的限析和说明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三种社会存在形式及制,人正是依靠自己的创造性活动,在克服依赖和限制历史境遇:原始社会是以"人的依赖关系"为本质特的过程中,一步一步地使自己的本质从片面向全面,需征的社会不可能将所有人造就为个体,只能实现共要和能力从单一到丰富发展,并形成自由个性.同体的主体性;阶级社会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人的(三)一个基本的趋向:"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独立性"为本质特征,由于生产资料与大部分人的分个人"离,使个体主体性的实现成为少数人的特权,也只能在人是历史主体重要命题中,马克思分析了:实现部分人的主体性;只有一种生产资料受"联合起"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来的个人支配"的理想社会即"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和.,1司cl,le~他从更宽广的视域揭示了人和人交往中形展与独立"的阶段,才能使人的主体性获得普遍实成的完型化,模式化的关系,其中包括经济关系,政现,这个社会就是共产主义社会.治关系,法律关系,伦理道德关系,文化关系以及血(二)一个辩证的过程:不合(个别)主体而合(总缘,职业等具体关系.体)主体在马克思看来,世界历史不是全球各地区,各民在供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曾以"每个人的自由族,各国家的简单相加,而是将世界联系成为一个相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批评他所直面的社互依存的整体的历史,使这种"联系''成为可能的正会现实说:"在资产阶级社会里,资本具有独立性和是交往."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圈,阃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由于普遍的交往,……狭隘地域性的个人才'能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17】由于普遍交往的建立.个人摆脱了地域和民族的限制,而和整个世界的生产活动发生全面的联系,个人成为世界历史性的个人.个人的发展与整个世界的生产活动联系起来.在这种情况下,个人的发展程度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密切地联系在一起'''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1在此,马克思所理解的历史发展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交往形式的序列.一种交往形式之所以为另一种交往形式所代替.是因为后一种交往形式更适应于发展了的个人的自主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把人的交往的演进的历史也看作是"个人本身力量发展的历史㈣.显然,对世界历史进程的研究不能脱离对个人之间相互交往的程度和水平的研究. 二,历史合规律性的实践能动选择与历史发展合主体性相比较,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体现在历史主体创造历史时,一定的生产力状况,交往形式,生产关系等对于特定时代的人们来说都是客观的,既定的,外在的,人们不能也无法超越. "人们不能自由地选择自己的生产力——这是他们的全部历史的基础,因为任何生产力都是一种既得的力量,是以往的活动的产物,,14】cFY3"~更不能"自由选择某一社会形式990(嘲(一)人的历史活动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体现在历史规律对人活动的限制性上,即历史规律给历史主体划定了进行历史创造的空间,但是历史主体在创造历史时又有自己的价值,理想和内在需求,这为人们在多种可能性中进行选择提供了必要性.可见,历史发展的合规律性质使人们不能随心所欲地创造自己的历史,而其中内含的合目的性又使人们可以能动地创造自己的历史.不言而喻,历史规律始终内在地包含着合规律和合主体的双重性质,没有也不可能同时按照历史必然性这一客观尺度的要求去创造历史.历史必然性对于历史活动的主体——人来说,尚是一种盲目的力量,自然要求人囤们在历史必然性提供的可能性空间内进行的选择,就常常以随机偶然的状态呈现出来了.究其原因,就在于人的历史活动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马克思关于"剧中人与剧作者"的比喻很好地阐释了这种统一关系;而且人的历史活动中存在的"交互作用"和"合力作用",使得历史结果可以被看作是作为整体的,在自觉地和在自由地起着作用的力量的产物.正如恩格斯所指出.''人离开狭义的动物越远,就越是有意识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未能预见的作用,未能控制的力量对这一历史的影响就越小,历史的结果和预定的目的就越加符合.c一个不断由必然走向自由的过程,即是一个由缺乏合目的性到越来越多地走向合主体性的过程,是一个由规律盲目地,强制地发生作用到自觉地符合规律的过程.(二)历史发展是合期律性和合主体性的统一尽管人的活动是历史主体进行的每一历史活动都是根据主体意愿选择的结果,但是人们在黑格尔那里,历史是合规律性问题;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历史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合主体性)的统一.就社会历史观的变革而言.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起点和归宿都旨在说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 (1"241)他从历史本质论和历史创造论的角度,肯定了人的历史合主体地位.并在实践唯物主义框架中.对历史合主体的本质规定进行了科学分析和说明.依据社会关系及社会形态演变的规律,揭示了人作为历史主体的社会存在形式,现实历史境遇及未来发展走向.马克思批判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历史是彼此完全脱离的JPJP9同(哪在马克思那里,人类视阈中的自然界总是历史的;人的存在更重要的是一种"感性活动",即实践的社会历史性的物质活动存在,以及由这种历史活动造成的一定的生活条件和社会关系.费尔巴哈的错误恰恰就在于,他在面对我们周围的感性世界时,以唯心主义的方式使之独立化了,没有把它看作是历史发展的一定的,暂时的,阶段的产物.历史唯物主义逻辑本身就要求不断地客观改变现存历史.所以,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是一种新的唯物主义不是自然唯物主义,是一种基于马克思自己重新规定的人的历史性存在之上的唯物主义,即历史唯物主义,它是一种新的科学历史话语.(下转第32页)应平衡,构成公民与它存在其间的国家和社会之间关系是否和谐的标准.对于当代中国公共行政环境来说,尽快地培育与发展起完善的公民社会是公共行政和谐社会价值目标实现的必须前提.当代中国政府公共行政职能的实践,只有在政府体制改革的过程中,不断地扬弃其既定僵化的政治统治职能,谋求现代性的政府公共行政实践方式和后现代性的公共行政实践精神,在现实性的公共政策和制度变迁的设计与路径选择中,寻求到自己确切的职能转变的现实"生长点",实现对人民公共生活和公共价值的创设,如此,就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铺就切实可行的实践根基.[参考文献][1][美]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20.[2][美]埃尔金,索乌坦.新宪政论:为美好的社会设计政治制度[M】.北京三联书店.1997,[3][美】福克期,米勒.后现代公共行政——话语指向[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35.[4][美】戴维?奥斯本,特德?盖布勒.改革政府[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6,289. [5】[美]雅诺斯基.公民与文明社会[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责任编辑:张洋生】HarmoniousSociety:TheV alueOrientation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Chan~Logic ZHOUXia(CollegeofAdministrativeAffairs,ZhongshanUniversity,Guangzhou510665,China) Abstract:Confrontedwiththeimpactsofworld-widemodernistandpost-modernistpublica dministrationpractices,theChinesegovernmentsmastconduct8omenecessaryreformsonitspublicadministrationfunctionsfro mthefolowingthreeaspectsSOasto constructasolidfoundationforitssocialistharmonioussociety:reformingthepre-modemist mixedpublicpowermechanism;holdingonandmakingperfectthegond-govemanceandconstitutional-governance;fosteringthespi ritofpublicadministrationandcivilsociety.KeyWords:publicadministrationpractices",harmonioussociety;reform(上接第9页)[参考文献]【l】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7.【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58.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l8一ll9.【4】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4卷f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09-410.【6】马克思思格斯选集:第1卷f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4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469-470.[8】马克思思格斯全集:第3卷[M1.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责任编辑:李淑兰】OntheExplorationandDevelopmentoftheScientificMethodologyofMarxisminC]llna YUHao—rong'●(ThePartySchoolofNanchangCPCCommittee,Nanchang330003,China)Al~ct:AchoicetosrasptheintegratedsubjectivityandregularityofthehistoricaldevelopmentisapracticalrationalitythemeofthescientificmethodologyofMarxism.Theaccumulationandtendencyofthedoubleintegra tednaturesisanessentialcharacteristicofhistory,andalsoapracticalchoiceofthescientificmethodologyofMarxism. KeyWord:integratedsubjectivity;integratedregularity;practicalchoice国。
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两大规律统一性和多样性
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两大规律统一性和多样性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的两大规律:统一性与多样性人类社会发展遵循着两大核心规律:统一性与多样性。
这两大规律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推动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前进。
多样性的基本特征与发展动力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其发展的不竭动力。
世界上有200多个国家和地区、2500多个民族、多种宗教,这些不同的文化、历史、地理和社会背景孕育了丰富多样的文明形态。
这种多样性不仅使世界更加丰富多彩,更是人类进步的源泉。
●●文化多样性:不同文化在相互交流、对话、学习和碰撞中,不断推动着人类文明向前演进。
每一种文化都有其独特的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这些差异性的存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创新和进步。
例如,古希腊的哲学思想、印度的宗教文化、中国的儒家思想等,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对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
文化多样性不仅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也在当代社会中通过音乐、电影、文学等形式展现出来,成为全球文化交流的重要内容。
●●社会结构多样性: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模式等各不相同,这种多样性为人类社会提供了多种发展路径和选择。
通过比较和借鉴,各国可以吸取他国经验,优化自身发展策略。
例如,北欧国家的高福利制度、美国的自由市场经济、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都为各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不同的路径和经验。
社会结构的多样性也体现在城市与乡村、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差异,这些差异为全球治理和合作提供了丰富的视角和可能性。
●●思想多样性:在思想领域,不同学派、不同观点的存在促进了人类对世界的深入理解和探索。
思想的碰撞和融合激发了人类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推动了科学、艺术、哲学等领域的不断突破。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时代的理性主义思潮、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等,都是思想多样性带来的成果。
思想多样性不仅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也在社会变革、政治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统一性的必要性与作用统一性是社会安定、团结、和谐、创新、发展的必要条件。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文艺美学基本理论·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源于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的术语。
在康德哲学中,规律性是指纯粹理性先验范畴的因果必然性。
这些先验范畴,通过时间构架,应用于感性,构成知识,就是说,把感性经验纳入理性的先验范畴,经过综合,才使认识成为可能而取得知识,这就是合规律性。
目的性是指反思判断力为了行为而设定的主观道德理想。
康德在美的分析中提到的目的性,不是这种道德理想,也不是以一定概念为基础的对象的外在目的,也不是以某种欲望、功用、哲理为内容的内在目的,就是说不是具体的目的或总的目的,而是指一种心理功能的自由活动,即想象力与悟性的协调活动,这是一种主观心理目的性。
对象形式联系于(符合于)这种主体的想象力与悟性的协调活动而生愉快,即为美。
美就是形式合目的性,也就叫作主观合目的性,相对于具体目的而言,又叫作无目的的合目的性。
在康德的美学中,美与合规律性无关。
在当代中国美学中,有的美学家借用了德国古典哲学中的这两个术语,把规律性理解为客体自然的必然,把目的性理解为人类主体实践的目的,在现实中实现自己的要求,规律性也叫做真,目的性又称为善。
又根据马克思的自然人化的观点,认为通过漫长的社会历史实践,自然人化了,就是说自然成为合目的性的自然;人类的实践目的对象化了,就是说人类实践成了合规律性的活动。
自然人化,人的目的的对象化,在人类社会实践中得到了实现。
人类社会实践活动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与善统一。
美就是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真与善的统一。
美的根源和本质,就从人类社会实践中得到了解释和说明。
以人为本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之解析
摘要以人为本恢复了人作为发展目的的本来涵义,强调人的类价值、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的统一,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以人为本主张在尊重生产规律的前提下发展生产,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发展,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在此基础上,以人为本反映了实践活动中人作为主体与客体的统一,涵盖了社会发展的真理与价值双重尺度,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关键词以人为本合目的性合规律性中图分类号:c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592(2009)01-362-0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体现。
以人为本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回答了为什么发展、发展"为了谁"的问题,同时也主张人是发展的根本动力,回答了怎样发展、发展"依靠谁"的问题。
由此可见,以人为本涵盖了发展目的与发展方式的双重维度,贯彻了科学性与价值性相统一原则,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有机统一。
一、以人为本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以人为本强调发展是手段,人民幸福才是目的,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上恢复了发展之于人的本来涵义,体现了社会发展的合目的性特征。
首先,以人为本超越了扬弃了以物为本,恢复了发展之于人的目的。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
然而,这其中却存在着"重视增长速度、忽视发展质量、忽视人民群众利益、忽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等物本主义的倾向,以致于经济建设这个"物"被扩大化了,发展由手段成为了目的。
在发展过程中,民生、环境等都让位于gdp,虽然gdp 提高了,但人们并没有从发展中享受到相应多的实惠。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强调"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造福人民。
要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哲学导论总结
《哲学导论》总复习1、什么是哲学反思?哲学反思就是指思想以自身为对象反过来而思之。
显然,反思的对象就是“思想本身”。
就是要表明我们在思维中借助感性对象,以反过来追溯他之所以产生的根源。
其特性:①超验性②批判性③综合性④前提性2、本体和本体论?本体就是指存在,这种存在不是规定的具体的而是不规定的超验的存在。
本体论就是关于一般存在或存在本身的哲学学说,也称为存在论。
3、时间先在性与逻辑先在性时间先在性是易于理解的;它是对经验事实(包括科学事实)的陈述,即表述经验对象之间在时间序列中的先后顺序。
具体说,一事物先于他事物而存在,这一事物较之他事物就是具有时间上的“先在性”。
逻辑先在性是相对于时间先在性而言的。
他所陈述的并不是事物之间在时间上的先后顺序,而是事物之间在“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逻辑先在性”可分为“自在”与“自为”两种情况:前者是指事物的本质对事物的现象在“逻辑”上具有优先地位,即事物的本质决定事物的存在。
后者是指人的认识活动中的主-客体关系,主体对客体具有“逻辑”上的“优先地位”。
4、人本主义是指14世纪下半叶发源于意大利并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的哲学和文学运动,它构成现代西方文化的一个要素;专指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泛指承认人的价值和尊严,把人看作万物的尺度,或以人性、人的有限性和人的利益为主题的任何哲学。
如生命哲学、哲学人类学、存在主义等。
科学主义是指“科学主义”是指19世纪中叶以来逐步形成的一种哲学思潮或哲学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家和哲学家认为:“精确”的科学是伟大的,而“思辨”的哲学是渺小的;只有忽视甚至否认传统的哲学,才能使科学从“形而上学”中解放出来;只有用实证科学(自然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去改造哲学,才能使哲学从传统的“形而上学”变成“科学的哲学”。
哲学中的科学主义思潮的实质是改变传统的关于哲学与科学的相互关系的理解,“拒斥”传统意义上的哲学,把哲学变成科学的“副产品”。
“科学哲学”从广义上说,是指以科学为研究对象的一个学科,是有关科学的哲学。
文学理论-题库
文学理论-题库1、辩证说明文学发展的诸种原因。
答案:文学等艺术发展的动因是复杂而又多方面的。
黑格尔关于文学发展是理念运动的结果的理论,是明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把文学发展的动力归结为社会风气与时代变化的影响,或者从文学本身的发展规律来探求,亦或者像结构主义将之归结为文学固有因素的不同组合,都是从一个方面、一个角度来考察文学的发展。
以上观点都有一定的启发意义,却具有明显的片面性。
没有揭示出文学发展的根本动力与规律。
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角度,我们认为文学发展的根本推动力和决定因素是物质生产,但物质生产不是文学发展的唯一因素,上层建筑的其它意识形态,以及涉及文学发展的制度、政策、设施等往往对文学往往有更直接的影响。
2、动物与客观对象能形成()关系。
A、实用B、伦理C、审美D、无答案:AB3、请说明文学话语与科学话语、日常话语的区别?答案:文学产品的物化形态是语言,无论是故事,还是诗情画意,最后都必须落实为语言。
可以从功用、形式、表达三个方面来界定三者区别。
科学话语日常话语文学话语功用用于说理不注重表现个性,是说理的工具是表情达意工具是再现和表现的工具目的遵守逻辑和语法结构遵守日常话语规范语言创新也是目的表达追求明白准确规范明白为好,也讲究风趣突破语言规范,追求隐晦曲折通过对比界定,明确文学创造不止以话语为材料,而且旨在创造新的话语系统,是通过创造性话语系统塑造文学形象的艺术生产。
4、认为文学起源于巫术的有()。
A、泰勒B、弗雷泽C、格罗塞D、柏拉图答案:AB5、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文学理论著作是()A、亚里斯多德的《诗学》B、刘勰的《文心雕龙》C、贺拉斯的《诗艺》D、王国维的《人间词话》答案:A6、《文心雕龙》的作者是()A、钟嵘B、刘勰C、王国维D、王夫之答案:B7、《人间词话》的作者是()A、刘勰B、王夫之C、王国维D、曹丕答案:C8、提出文学四要素著名观点的人是()A、康德B、黑格尔C、艾布拉姆斯D、亚里士多德答案:C9、文学理论认识的客体是()A、作家B、作品C、读者D、文学和文学活动的整体答案:D10、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基本视角,是()A、哲学视角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A11、“知人论世”说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视角,是()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C12、“虚静”说作为研究文学活动的视角,是()A、哲学视角B、文化学视角C、社会学视角D、心理学视角答案:D13、“诗缘情”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D14、“滋味”说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C15、“情者文之经”是()提出的A、曹丕B、刘勰C、钟嵘D、陆机答案:B16、文学通过艺术形象对社会关系进行()把握。
构建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构建和谐社会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沈 阳摘 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又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因此,要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大视野中把握和谐社会建设,要在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最终目标引导下搞好和谐社会建设。
构建和谐社会要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逐步保障人的各项权利,不断实现人的各种利益,最终实现社会的高度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 和谐社会 合规律性 合目的性作者沈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博士生 (北京 100102)。
近年来,随着对构建和谐社会研究的不断深入,和谐社会相关理论研究成果不断出现。
从哲学基础上研究和探析构建和谐社会无疑会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用哲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审视构建和谐社会,对于推动社会不断走向和谐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对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解和把握,如果从常提的 三大规律之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来解读,结合马克思主义认为的人类社会发展最终目的是要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就是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基础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离不开其指导。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的指导是和谐社会建设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作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之一的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人类社会的发展存在着一个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关系的基本原理中我们可以知道,人类社会发展的这种规律性,根源在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直接决定了社会发展所处的状态。
纵观人类社会几百万年的发展历史,可以清晰地看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即按照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这一顺序发展,这就是马克思主义在科学总结和深入研究基础上得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历史合规律性合目的性问题辨正
过程,主体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使历史发展具有合目的性 的特点,否认这一 点,就 无 法 把 自 然 过 程 与 历 史 过 程 区 分 开 来 , 走 向 机 械 历 史 决 定 论 、 历 史 宿 命 论 。”!
这种论证方式 实 在 是 太 过 于 简 单 了: 先 把 “社 会 历 史 (或者 “历史”,或者 “历 史 进 程 ”) 合 规 律 性 合 目 的 性的统一” 偷换成 “社 会 历 史 有 规 律 ”、“ 人 的 活 动 有 目 的”(有的论著中就明确指出 “历史发展的合目 的 性 也 就 是 实 践 的 目 的 性”[2](p.30)),两 个 命 题 ,然 后 转 换 话 题 ,大 谈一通社会历史如何有规律,思想家们是经过怎样的艰 苦探索到社会历史规律的,人的活动如何有目的,最后, 还不会忘了给否定“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 统一”的论者贴 上 两 副 标 签 “唯 心 主 义 决 定 论 者、 唯 意 志论者” 或 “机械历史决定论者、宿命论者”。
先把社会历史或者历史或者历史进程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的统一偷换成社会历史有规律人的活动有目的有的论着中就明确指出历史发展的合目的性也就是实践的目的性21两个命题然后转换话题大谈一通社会历史如何有规律思想家们是经过怎样的艰苦探索到社会历史规律的人的活动如何有目的最后还不会毒丁给否定社会历史发展是合规律性合目的性统一的论者贴匕两副标签唯心主义决定论者唯意志论者或机械历史决定论者宿命论者
2006 年第 6 期 (总第 200 期)
THE NORTHERN FORUM
No . 6,2006 Total No . 200
!!!!!!!!!!!!!!!!!!!!!!!!!!!!!!!!!!!!!!!!!!!!!!!!!!!!!!!!!!!!!!!!
文学理论第一册考试题答案
一、文艺学:是一门以文学为对象,以揭示文学基本规律,介绍相关知识为目的的学科,包括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二、文学艺术:是生产关系总和构成的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是上层建筑中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三、所谓“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包括两层含义:首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就是要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
其次,必须以马恩创立的,有列宁、毛泽东和一些学者丰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为指导。
四、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应该具有中国特色:第一,必须以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和现实经验作为土壤去培植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使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能够同中国的生动实际相结合。
第二,必须吸收中国传统的文学理论遗产,寻求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与中国传统文学理论的结合点。
五、建设中国当代的文学理论怎样体现时代精神:第一,必须在研究中国当代文学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概括当代社会主义文学实践的新经验,回答当代社会主义文学运动提出的新问题。
第二,必须面对20世纪西方文论的挑战。
第三,随着科学的发展,20世纪出现了许多新的学科,诸如符号学、解释学、现象学、价值学、信息论等。
六、生活活动:是以生产活动为基础的人类生存繁衍和发展的活动系统的总称。
七、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第一,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
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感觉则可以突破这种束缚来进行自由创造,其中就包括文学创造。
第二,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第三,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的确证。
八、合目的性: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根据一定需要而设计的,就是劳动过程结束时的结果,在劳动过程开始时就在劳动者的表象中存在着。
九、合规律性: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合乎或遵循一定规律的。
十、人的活动的美学意义:动物的感觉只能是出于所属的种的尺度,因此它是遗传机能赋予的感性的感觉;人的感觉除此之外还与后天的学习、思考、锻炼相关,他在具有感性形式的同时,又积淀着理性的内容。
文学理论期末考试重点整理
文学理论期末考复习1、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意义人的生活活动是文学活动的前提。
人的创造是依靠自己头脑的思考,在创造过程开场之前就已考虑到了自己创造的结果。
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明人的生活活动对文学活动的美学意义。
①生活活动导致人与对象之间的诗意情感关系。
“对象〞指客体,“诗意情感〞是指诗化客体。
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对象化是指外化,呈现,形式化。
人的生活活动的美学意义在于,人作为与自然相对的一方,其感觉可以和对象保持一种自由的关系,这样才能生发出诗化的关系,而不像动物的生命活动完全附属于自然。
在生活活动的过程中,人可以根据自身所处的条件自由地选取感觉事物的角度,人感觉事物的角度又是多样化的,人的生活活动除了经济技术和革命实践意义之外,就是审美创造意义。
②生活活动导致人的自觉能动的文学创造。
“自觉〞在哲学意义上自己能够意识到自己的存在,“能动〞指能通过自己的力量去改变。
人的生活活动是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统一。
“合目的性〞是指人的活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案、根据一定的需要而设计的,“合规律性〞是指人的生活活动不是主观随意的,而是符合或遵循一定规律的。
文学作为人的一种活动形态,它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一种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自觉能动的创造,在这种创造中,可以到达感性与理性的统一,也就是到达全面地表现人的本质特性。
③生活活动使文学成为人的本质力量确实证。
人的生活活动是对人“本质力量确实认〞。
人的生活活动作为对人的本质力量确实认,实际上是审美产生的根底。
在审美活动中,人在直观的层次上是审“对象〞,而在深蕴的层次上,却是通过对象来审“自己〞。
只有在先在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中,才能实现“审己〞。
同时,文学活动作为一种审美活动,也是人的本质力量确实认。
通过创造和欣赏文学,人的本质力量可以尽情展现出来,使人更深切地体会到自身存在的价值。
2、模仿论和表现论有什么区别。
①在文学本质论上突出作者的决定作用。
模仿论认定文学是世界的反映,表现论那么认定文学是作者心灵的表现,英国浪漫诗人华兹华斯曾说:“诗是强烈情感的自我流露。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
[最新]国开电大本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专题三试题及答案1.如何认识实践的自觉能动性答: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具有自觉能动性。
与动物本能的、被动的适应性活动不同,人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目的性是能动性的主要表现。
在人的实践活动结束时得到的结果,在这个过程开始时就作为目的在实践者的头脑中以观念的形式存在着,目的决定实践者的行为。
马克思对此形象地比喻道:虽然蜜蜂建造蜂房使人间许多建筑师感到惭愧,但是它在本质上还是一种本能活动。
相反,即使是最蹩脚的建筑师也比最灵巧的蜜蜂高明,因为他在实践前已经在自己的头脑中把建筑建成了。
所以实践是人的自觉能动的活动。
2.实践的中介包括什么答:实践的中介是实践的基本结构之一,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实践的中介系统可分为两个子系统:一是作为人的肢体延长、感官延伸、体能放大的物质性工具系统,如各种机器系统和动力能源系统。
火车、计算机、雷达分别是对人的腿、脑、眼功能的延伸和放大。
二是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语言符号是主体思维活动进行的现实形式,也是人们社会交往得以进行的中介。
正是依靠这些中介系统,实践的主体和客体才能够相互作用。
3.如何科学理解主体与客体的双向运动答:实践的主体、客体和中介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而实践的基本结构也是历史地变化发展的,这种变化主要表现为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主体客体化是人通过实践使自己的本质力量作用于客体,使其按照主体的需要发生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形成了世界上本来不存在的对象物。
主体客体化是人的体力和智力的物化体现,是主体的本质力量通过实践活动积淀、凝聚和物化在客体中。
实际上,人类一切实践活动的结果都是主体客体化的结果。
客体主体化是客体从客观对象的存在形式转化为主体生命结构的因素或主体本质力量的因素,客体失去客体性的形式,变成主体的一部分。
例如,主体把物质工具如计算机、汽车等作为自己身体器官的延长包括在主体的活动之中,把作为精神性客体的精神产品、先进理念和思想转化为主体意识的一部分,都属于客体主体化的表现。
五大发展理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
五大发展理念的“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作者:杨延圣来源:《观察与思考》 2016年第8期杨延圣提要:五大发展理念是基于社会发展的“合规律性”和基于人的发展的“合目的性”相统一的理论典范和实践总结。
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对经济规律、自然规律、社会规律、世界历史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执政规律的正确认知和把握;五大发展理念体现了当前我国改革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导向与发展最终目的指向的统一。
关键词:五大发展理念合规律性合目的性作者杨延圣,男,浙江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杭州 310023)。
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更是当代中国的主题。
发展问题一直以来都是人类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并由此而形成了众多的关于发展的理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步入快速轨道,各种有关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
但1990 年代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诸多现实问题,开始促使人们对发展问题进行反思和重新认识,从追求发展速度逐步转向追求发展质量,从关注发展成效开始注重发展评价,从重视发展实践开始转向更新发展理念。
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这是在正确发展观指导下,结合中国的发展实践,在发展理念领域内的重大思想变革,是对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丰富与扩展,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中国发展实践的深刻认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把握。
一、哲学视域中的发展、发展观、发展理念发展是近代社会的概念,特别是在欧洲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以后,按照马克思对哲学的历史演进及时代内涵的解读,伴随着人类存在的历史形态从“神圣形象”依赖向“非神圣形象”依赖的演进转变后,即人类社会开始从人对人的依赖关系走向人对物的依赖性的时代,发展才真正开始从神学时代走向现代生活,才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话题。
① 也正是在这种演变中,人类开始追求把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世界”逐步转化为符合自身思维方式和价值规范的“世界图景”,需要指出的是这种“世界图景”是人与世界的关系的图景,不是自在的人,也不是自在的世界。
文 学 理 论 讲义 (重点)
文学理论讲义第一章文学理论的性质和形态第一节文学理论的性质在学习文学理论之前,我们首先要弄清什么是文学理论。
要弄清文学理论的性质,应从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对象任务、应有品格等三个方面进行。
下面,我们首先看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
一、文学理论的学科归属在这一小标题下,我们要看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1、文艺学的性质、它的过去与现在;2、文艺学三个主要的分支学科、各自的任务及其相互关系;3、文艺学应该由哪几个分支学科构成完整的知识体系。
1、(1)文艺学就是研究文学及其规律的科学,文艺学的名称是从俄国译过来的。
(2)无论东西方,早期的文学研究都是以研究诗为主。
像我国最早的文学研究是诗经的研究,在汉代有齐(轩固生)、鲁(申公)、韩(韩婴)、毛(赵人毛苌),其后,我国的文学理论著作也多是以诗为研究对象,像钟嵘《诗品》、司空图《二十四诗品》、直到王国维的《人间词话》,都是如此。
(3)本世纪以来,严格意义上的文艺学科才建立起来。
2、(1)国外文学理论界一般把文艺学分为三个分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史。
(2)这三个分支学科任务各不相同,文学理论研究文学的基本原理、文学的范畴及判断文学作品优劣的一般性标准;文学批评分析评价具体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文学史探讨文学发展的历史。
(3)三者各不相同,但又相互联系。
文学理论要以文学史提供的大量材料和文学批评所取得的成果为基础,没有文学史提供的材料,文学批评提供的成果,文学理论就会成为不切实际的空谈;文学史、文学批评也必须以文学理论所阐明的基本原理、概念范畴等作指导,离开了这种指导,文学史、文学批评就失去了灵魂,成为没有条理、随心所欲的乱弹。
3、近年来,童庆丙等以为以上三个分支学科尚不能构成关于文艺学的完整的知识体系,提出了文艺学有五个分支学科的观点,加入了文学理论史、文学批评史两个分支学科。
他们对文艺学知识体系的认识作了一个图解:一般文学理论↑文学理论史共时←----─-╀─ ----→历时文学批评│文学批评史↓文学史特殊根据这一图解来看,童庆丙等以为文学理论与文学理论史处在“一般”这一端,侧重于对文学的一般性的普遍规律的探讨,主要不以个别具体的作品、作家及文学现象为研究对象。
对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解马原知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指人类和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和谐共生的关系。
在这个关系中,人类尊重自然,依靠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以实现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因为自然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都离不开自然。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仅是现代文明的需要,更是人类长期生存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人类与自然的依存关系1. 人类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始终依赖自然。
自然提供了人类生存发展所需要的空气、水、食物、能源等资源,同时也为人类提供了气候、环境等基本条件。
人类在使用自然资源的也要保护自然环境,以维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2. 自然灾害的发生,使人类了解到自然的威力和自身的渺小。
面对自然灾害,人类需要尊重自然规律,增强适应能力,减少灾害损失。
3. 自然对人类的教育作用。
自然界中的规律和现象,启发人类认识自然规律,发明创造,推动科技进步。
二、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生1. 人类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应该尊重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防止生物灭绝,维持生态平衡。
2. 发展绿色经济,建设生态文明。
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实现经济增长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3. 推进可持续发展。
人类的发展需要考虑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协调发展,要对未来世代负责,建立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4. 发扬敬畏自然、融洽相处的传统文化。
人类要传承和发扬尊重自然、敬畏自然的传统文化,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态伦理。
三、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状1. 近年来,人类对自然的破坏日益严重,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问题凸显,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
2.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资源枯竭和生态环境恶化,给人类带来许多灾难和困扰。
3. 人类社会中的不平等现象,也导致资源分配不公,加剧了社会矛盾,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路径及对策1. 提高人类对自然的认识和教育。
加强自然科学教育,增强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弘扬绿色发展理念,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人类和谐的概念
人类和谐的概念人类和谐的概念是指人类在社会、生态和个人层面上实现平衡、和睦、和乐的状态。
在这种状态下,人类与自然环境相互协调,社会关系和谐稳定,个体身心健康发展。
人类和谐是一个综合性概念,涉及到人与人、人与自然、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首先,人类和谐是指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人类作为地球上的一种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和相互依赖。
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要求人类在利用自然资源、开展生产活动、改变环境的同时,要充分尊重自然规律,在尽可能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的前提下,实现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这涉及到提倡可持续发展理念,保护生态环境,保持生态平衡,推动环境保护工作,促进生态文明建设。
其次,人类和谐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在人类社会中,个体之间持续稳定的相互联系和协作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前提。
和谐的人与人关系要求人们在相互交往和相互沟通中尊重对方,理解对方,包容对方,相互合作,形成良好的互助互利的社会关系。
和谐的人与人关系还包括平等、公正、公平的原则,促进社会公正和社会公平的实现,消除社会不平等现象,减少社会冲突和矛盾。
这也包括构建和谐的家庭关系、友谊关系和社交关系,养成和谐的家风、友风和社交风。
此外,人类和谐还涉及到个人层面的和谐。
个体的身心健康、个人内心的平静和愉悦,个人内外环境的和谐协调都是人类和谐的一部分。
个人身心的和谐要求人们处于一个健康、平衡的状态,追求身心的和谐发展,保持内心的愉悦和平静。
个人内外环境的和谐指的是个体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关系,包括个体与家庭环境、社交环境和外部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
人类和谐的实现需要全社会的努力和共同构建。
政府应该制定和实施合理的政策,提供公共资源,创造公正和谐的社会环境。
教育部门应该培养和传播和谐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塑造和谐的人格特质。
每个公民也应该以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参与到和谐建设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尊重他人,参与公益事业,倡导和践行和谐的道德规范。
总之,人类和谐是一个涉及到社会、生态和个人层面的综合性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