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家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影响论文.
齐尔品钢琴音乐创作中的中国音乐特征
1934年齐 尔品来到 了中国,很快便被 中国丰富的 民间音乐吸 引。在这 期间为 了更好的 了解 中国的古老 文化和 民间音乐 , 细 心的去学 习中国古老 的民间乐器、乐谱 、皮影戏等 。也 曾和许多 当时著名 的老 艺术家们 学习。齐尔品先生最初被人称 为车 普浦您 ,而被齐 如山先生收为义子后便 由先生 取名为 “齐尔 品”,随后齐 尔品一名便流传开来 。再如,他也对琵 琶艺 术深深 入迷 ,曾和曹安和先生 学习琵琶演奏和工尺谱 。齐 尔品先生也创作 了许 多和 中国传 统音乐有关 的作 品,如 《七 首中国民歌》 中分别采用 了当时 的民歌 《西江 月》、 《小放牛》、 《青春舞 曲》等进行改编 ,他也将七首 中国诗 词谱写成歌 曲,并将诗词 翻 译 成 法 文 和 俄 文 。
1918 年 俄 国 十 月 革 命 以后 , 齐 尔 品 随 父 亲 举 家 迁 往 西 欧 的第 比利 斯 ,在 音 乐 学 院上 学 的 同 时 , 他 也 在 大 学 中学 习 历 史 和 哲学 。1921年齐尔 品又跟 随父亲到 了巴黎居住 ,在 巴黎 期间他取得 了很大 的成就 ,创作 了许多室 内乐和钢琴 曲等 作品 , 并开启 了他 的演奏 之路 。1925 年他 又在著名 的肖特 国际作 曲 比赛中获得头奖 ,使其作 为一名作 曲家和演奏家 的身份 一举成 名 。从 1926年以后 ,齐尔 品经常在 欧洲 各地演 出,不同的地域背景给他 带了不一样的经历和体验 ,使他 的作品充满 了异域 风情 。后来齐 尔品又创作 了著名 的芭蕾舞剧 《阿旃陀的壁画 》,这部带有浓 郁印度 民间传统音乐色彩 的作品使齐尔品对东 方 美 学和 艺术 产 生 了 浓 厚 的 兴 趣 ,奠 定 了他 以后 音 乐 创 作 的风 格 。
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论文
浅谈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论文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全文如下:【内容摘要】钢琴作为一种西洋乐器,逐渐融入了我们的精神和生活中,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经过发展,也有了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很多钢琴音乐作品以其新颖和民族化的特色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充分表达了民族化的思想和精神。
文章主要对中国钢琴音乐作品的民族化进行研究。
【关键词】中国音乐作品钢琴音乐作品民族特色民族化近年来,随着艺术教育的普及,钢琴逐渐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并影响着人们的精神生活。
而在钢琴传入中国之后,中国的钢琴作品同时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通过在节奏、旋律以及音色和曲式上融入民族化的风格,逐渐地以民族特征受到中外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中国钢琴作品的美也正是体现在民族化上,中国民族音乐、民间传统技法以及传统音乐文化都是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民族化的重要音乐元素和创造源泉。
一、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歌、古曲、戏曲的运用中国优秀的作曲家充分挖掘并利用中国传统民间音乐,不仅发展了音乐的民族化,给民族音乐赋予了新的内涵与精髓,也为凝聚民族力量、推动社会发展做出了许多贡献。
由中国传统民间音乐改编而成的钢琴音乐,不仅在音乐素材上与传统音乐极为贴近,而且在音乐结构上也采用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编曲方式,使音乐形象更加丰满。
王建中的《军民大生产》就是由同名歌曲改编而来,其创作原型是陇东民歌《推炒面》;《山丹丹开花红艳艳》也改编自同名歌曲,其创作原型是陕北民歌《当红军的哥哥回来了》与《女孩担水》;周广仁的《陕北民歌主题变奏曲》改编自陕北民歌《三十里铺》。
后期不少备受好评的钢琴音乐如《兰花花》《正月新春》《解放区的天》等都是以陕北民歌为创作素材,刘庄的《钢琴变奏曲》、尚德义的《喜丰年》、崔世光的《山东民俗组曲》等都是以东北民歌为创作基调。
这些根据多地民风民俗改编而成的钢琴音乐在很大程度上维持了作品的原貌,在延续中国传统音乐的基础上也赋予了这些音乐新的含义。
二、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民族乐器音色的运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既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同时也是东西方音乐技法的融合,在中国钢琴音乐作品中,通过民族化的语言风格塑造了很多个性鲜明、具有民族特色的音乐形象,给人们以特殊的艺术享受。
简述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
简述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的影响鸦片战争,西方列强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但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它也打开了中国一直以来固闭自封高傲自大的大门,中国古老的传统音乐文化开始不断的受西方音乐文化的冲击。
西方开始用传教的方式向中国传输某些宗教音乐、记谱法和乐器等等。
在此时,在中国也有人或有意或无意的开始向国人介绍西方音乐。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在上海英美租界侨居的外国人创建了"上海公共管理乐队",19世纪80年代后半叶在海关总税务署名下创办了"赫德乐队"。
前者全是由外国人组成,后者则是由中国年轻乐手组成。
这是我国出现最早的西方管乐队。
鸦片战争后,以魏源为代表的一些思想家主张推行“自强新政”,强调“师夷长技以制夷”最早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他们走出国门,向西方学习一切认为可以学习的东西。
一种“向西方学习”的思维方式传遍了中国。
康有为等人于1989年向光绪皇帝上书,向皇帝介绍德国的学制。
大力倡导开办新式学校。
在这个奏折中,第一次明确的提出必须把“歌乐”作为学校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科目。
而所谓的“歌乐”就是新式唱歌课。
全国各地建立了不少的新学堂。
很多学堂开设了“音乐唱歌课”随着新学堂的建立。
我国近代学校教育迈出了第一步。
“学堂乐歌”这一名词也随之出现。
并且拉开了中国近现代音乐历史的大幕。
受西方和日本新式教育的影响,一些有识的音乐学者或音乐爱好者用各种方式积极在国内致力于音乐的普及教育。
学堂乐歌虽有一部分是创作歌曲,但大部分的创作方法主要是采自日本、欧美歌曲曲调,因此这些人在传授些西方的曲调的同时也传播了一些较为基础的西洋音乐的知识,比如简单的钢琴弹奏方法和些基本乐理等。
大量西洋音乐文化的传入,使我国音乐文化产生剧变。
学堂乐歌的创作,对后来专业音乐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的推广,也使中国近代产生了最早的一批音乐家,音乐教育家,音乐活动家。
沈心工、李叔同、曾志忞等人的音乐活动,对促进近代中国音乐的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
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中音乐美学思想的内涵与价值发布时间:2021-03-24T02:40:09.180Z 来源:《当代教育家》2021年2期作者:刘容[导读] 齐尔品(1899年1月21日—1977年9月29日),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
其一生可谓是一场奇妙的探险,足迹遍布整个世界,体验各地不同的文化氛围,探索各个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荟萃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音乐语言与风格,正是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学习经历、社会经历造就了其多元化的音乐创作理念。
湖南师范大学摘要:中国民族音乐是包含丰富内涵与永恒价值的艺术,将其放置于钢琴曲乐思之中,更能使得中国民族音乐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齐尔品就是提出“中国风格钢琴曲”这一名词的第一人,将中国民族音乐融入钢琴作品中,为推广中国音乐起到了积极作用,被誉为“中国音乐的宣传家”,如今的中国钢琴音乐发展也正需要像齐尔品这样的中流砥柱,因此,探寻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中音乐美学思想非常有必要的,具有弘扬中国民族音乐、树立多元化音乐观念的价值。
本文从齐尔品的生平经历出发,以齐尔品《中国的奉献》钢琴曲为例,阐释其中所呈现的中国元素以及作品所表达的意境;探索齐尔品立足于中国特色进行创作的美学思想对现代创作的价值。
关键词:齐尔品;中国风格钢琴曲;价值一、齐尔品其人齐尔品(1899年1月21日—1977年9月29日),著名钢琴家、作曲家、指挥家。
其一生可谓是一场奇妙的探险,足迹遍布整个世界,体验各地不同的文化氛围,探索各个国家、民族音乐文化特色,从民歌中吸取营养,荟萃成自己独具一格的音乐语言与风格,正是其丰富的生活阅历、学习经历、社会经历造就了其多元化的音乐创作理念。
齐尔品出生于音乐氛围浓郁的家庭里,父亲与当时的俄罗斯民族乐派的音乐家来往密切,家庭环境的耳濡目染便是齐尔品对民族乐派的初次认知来源,齐尔品在音乐学院的时也经常去参加和历史文化、美学思想有关的讲座,对法律历史和美学有着浓厚的兴趣,这些知识都在一定程度上为齐尔品研究音乐文化传统和音乐历史根基奠定了基石。
齐尔品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创作评奖的意义与价值
关 键 词 : 齐 尔 品 : “中 国 风味 钢 琴 曲 ” : 乐家 经过 不懈 努力,为 中国音乐 的发展做 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促进 中国专业作 曲家 的茁壮 成长 ,也涌现 了一批外籍音乐家 。其 中齐 尔品在 中国音乐界及广大群众心 目中 ,享有 比 2O世纪其他 西方音乐家更为崇高的 地位 。齐尔 品为中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输入 了新鲜 的血液 ,他对 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 的无私帮助 ,使其成为 中国近代音乐史上 具有标杆作用 的作 曲家 、钢琴 演奏 家。正如周文 中先生所指 : “从中国音乐发展的立场来看,他对 中国现代音乐早期所起 的 媒介 ,他 向中国传统音乐学 习的精神 ,他为 中国音乐界人士热心协助 的诚意 ,是不能不令所有关心 中国音乐前途 的同行们所 肃 然 起 敬 的 !”
一 、 齐尔 品与 “中国风味钢琴 曲”创作评奖
齐尔品 (Alexander Tcherepnine,1899.1.21— 1977.9.29),原译名为切列普宁 ,又译为车列浦您 、车 列普 宁,美籍 俄 裔作曲家、钢琴家 。 “齐尔品 ”是他来到 中国后取 的名字 。齐 尔品 自幼受到音乐与文化艺术的 熏陶 ,其父尼 古拉 · 车列 普宁是里姆斯基 ·科萨科夫的高足之一 ,因此 ,齐尔 品从小就有 了对 民族 乐派 的认识,无不具有 扎实而深厚的艺术修养 。
简述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发展概况(1949—1989年)
简述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发展概况(1949—1989年)作者:丁思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1期【摘要】1949年以前,是中国钢琴音乐的初创期。
这一时期,中国成立了第一个独立建制的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为中国钢琴艺术的发展奠定了专业基础;1934年,齐尔品在中国出资倡办“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评奖活动,涌现出大量具有中国特色的钢琴曲。
其中,《牧童短笛》是“我国第一首完全成熟的钢琴曲”,也是中国钢琴音乐民族化发展的起点和标志。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中国音乐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大量音乐教育家、作曲家、钢琴家出国深造,中外钢琴音乐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加,在“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同时,西洋键盘乐器钢琴在中国逐渐走向民族化的发展道路。
本文以当代中国钢琴音乐为主体,以“民族化”为切入点,归纳整理了建国之后40年、三个不同时期中国钢琴音乐创作民族化的表现。
【关键词】当代中国;钢琴;民族化【中图分类号】J622 【文献标识码】A一、钢琴音乐民族化的含义根据《辞海》的解释,“民族化”是“作曲家,艺术家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本民族的独特的艺术思维方式、艺术形式、艺术手法来反映现实生活,表现本民族特有的思想感情,使文艺作品具有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是一个民族的文学艺术成熟的标志之一。
”钢琴音乐的民族化,是指作曲家在吸取国外先进钢琴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本民族的艺术思维方式和手法进行创作形成的钢琴音乐,它体现本民族的思想情感,其最基本、最重要的内涵在于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
更进一步说,中国钢琴音乐的民族化,就是用钢琴艺术来体现中国传统的精神风貌。
二、1949~1965年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的“民族化”发展新中国成立最初的十七年,是中国钢琴音乐创作繁荣发展的十七年。
据不完全统计,这一时期创作并发表的钢琴曲超过二百部。
这些钢琴作品大多取材于中国民间音乐素材,将民族化的音乐语言融进了钢琴音乐。
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二)
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二)内容提要作者从齐尔品的生平与创作的文化背景,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比赛、创作的中国作品、有关歌剧《红楼梦》的创作构想等方面探讨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扬及影响关键词齐尔品;中国音乐;钢琴作品;歌剧(续)我在欧洲和美国演奏了中国和日本作曲家的作品……除此,我为中国和日本年轻钢琴家和作曲家们做了不少工作,在五声音阶基础上写了钢琴教材,为了让中国人能成为中国人,而日本人成为日本人。
据我知道, 贺绿汀现在是上海音乐学院院长,在战后曾在巴黎跟我学习过的丁善德是该院的教授,Ifukubu, Matsudayra, Ogikhara Kiyoze 不仅在日本国内,在国际上受到了承认。
所以我的工作没有白做。
”[1]由于事过了30 年,在这封信里有不少的错误。
在中国国内的资料能更详细、更正确地说明当时的事情:1934年5月21日在给上海音专校长萧友梅的信中齐尔品写道:亲爱的肖先生:我写这封信给你,是请你筹一个以制作具有中国民族风格音乐为目的的比赛。
最好的一首由中国作曲家缩写,而且有民族风格的钢琴曲,将获得一百银元的奖金,但乐曲长度不宜超过五分钟。
应征的手稿不应具名(作者的姓名应随手稿同时附上,但手稿应另行编号以识别)。
裁稿的日期是9月15日。
届时,请你组织一个评审委员会(如我成为其中之一,将深感荣幸)以评定作品的名次。
我希望因着这个比赛的结果,将有一首中国乐曲能让我有机会在其他各国演奏。
我由学习与研究之中,对中国音乐心怀无比的尊重。
衷心感谢你的帮助,并盼望9月底能再见到你。
亚·齐尔品[2]萧友梅支持了齐尔品的建议,并很快就在《音乐杂志》和在广播电台作了宣传。
比赛在11月初举行,共有11个作品投稿,评委会由萧友梅、齐尔品、黄自、扎哈洛夫和拉扎列夫5人组成。
评审的结果如下:头奖:贺绿汀的《牧童之笛》(这首曲子即是现在为人所知的《牧童短笛》,改名的原因不详,改名的时间似乎在抗战初期)。
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一)
齐尔品与中国音乐文化(一)内容提要作者从齐尔品的生平与创作的文化背景,齐尔品举办的中国风格的钢琴作品比赛、创作的中国作品、有关歌剧《红楼梦》的创作构想等方面探讨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扬及影响关键词齐尔品;中国音乐;钢琴作品;歌剧齐尔品(又译为:切列普宁)亚力山大·尼古拉耶维奇(ЧерепнинАлександрНиколаевич1899~1977)的创作与生平,以及其他被第一潮流席卷的俄国十月革命后流亡国外的俄侨,包括布宁、拉赫曼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夏里亚宾在内的文学家、艺术家的创作,早就引起了学者们的极大关注,特别是在苏联改革开放后,俄国已不同于以前那样——作为逃亡的,甚至叛变祖国的来对待这一大批流亡国外的俄国文化精英,而是把他们的创作当作俄罗斯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
齐尔品属于这部分人中的重要代表。
现在,他的创作与生平的细节已被研究得非常详尽,已有莱赫著的《亚力山大·切列普宁》(Reich W. Alexadr Tcherepnin. Bonn,1970),柳·卡拉别尔尼科娃的《亚力山大·齐尔品:远久的旅程》(АлександрЧерепнин: Долгоестранствие. Москва, 1999)还有即将要出版的美国作者鲍·福尔克曼的关于齐尔品的著作。
作为俄国作曲家和钢琴家,齐尔品同中国有特别的缘份,他一生中先后在中国和日本生活工作了三年(1934年4月至1937年4月),其中只是因有事去了欧洲和美国而离开过短短的一两个月时间。
他对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贡献是巨大的。
齐尔品对中国传统音乐怀有极大的兴趣,他积极研究,深入地学习和探讨,他教导和鼓励中国作曲家要面对中国自己的文化进行创作,寻找自己文化的根源。
他本人就创作了一系列的“中国作品”,这些作品成为当时的中国作曲家的创作范本,对中国现代音乐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中国音乐界对齐尔品的创作与贡献有着极高的评价。
齐尔品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
205艺术百家齐尔品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摘 要】本文首先阐述时代背景及音乐,后介绍齐尔品本人生平创作及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贡献。
【关 键 词】中国近代历史;音乐;齐尔品【作者简介】许昊洋 (1994.10~),男,山东大学(威海)艺术学院,研究方向:音乐学。
近代中国的开端从1840年的第一次英侵鸦片战争开始。
中国时值封建专制的末期清王朝。
当时的清王朝封闭落后,大厦将倾。
正是1840年的这场鸦片战争,摧毁了清政府对世界的认知,同时标志着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专制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专制。
自此,西方文明开始传入中国,虽是以被动的状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传统封建思想。
近代中国之前,传统音乐仍旧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近代时期的新开始,西方音乐文化被传教士带入国内,形成一种“强势文化”,逐渐在传播过程中层层渗入,不断发展,对人们进行着潜移默化的影响。
传统音乐无法再适应人们的思想生活需求,逐步退出历史舞台,以小形式与近代“新音乐”缠绕共存。
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西方音乐文化也传入中国,西方音乐家也随之来到中国,著名的西方音乐家齐尔品便是如此。
齐尔品(又名A·N·切列普宁,齐尔品是中国名),美籍俄裔作曲家,钢琴家。
H·H切列普宁之子。
1899年1月20日生于圣彼得堡。
1977年9月29日卒于巴黎。
在1934年到1937年间,齐尔品多次来到中国进行演奏、教学交流以及考察中国音乐并进行学习。
他十分重视运用五声音阶作曲技术,力图为中国近代音乐创作摆脱欧洲传统音乐的影响、创造出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新作品。
不仅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系举办了一次历史性的“征求有中国风味钢琴曲”的评奖(1934),而且通过自己演奏、帮助出版等方式将这些作品推向世界各国,极大提高一批中国青年作曲家的创作积极性,扩大了中国近代音乐创作对世界的影响。
齐尔品自1934年来华后,逐渐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产生了浓厚兴趣,尤其对传统民间音乐方面情有独钟。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
方法探索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摘要:齐尔品作为美籍俄裔的外籍音乐家,在我国!"世纪初,刚刚受到西方音乐影响的时候为中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作为一名出色的作曲家、钢琴家名声享誉全球,他的音乐作品包含不同类型的中国元素,把中国风格体现得淋漓尽致,使中国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有了很大的推进。
齐尔品通过各国各地的游历,了解不同国家的民族风貌,逐步形成了自己的音乐思想。
齐尔品曾在中国定居一段时间,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特意聘请了齐尔品担任音乐讲师,在授课期间齐尔品还组织有中国风味钢琴音乐作的选拔活动。
而齐尔品在离开中国后,还是继续创作一些带有中国元素的音乐作品,还通过舞台的表演形式传颂中国音乐文化。
关健字:齐尔品中国元素运用研究沈阳音乐学院#马莉$%&'年(生活在欧洲的亚历山大·车列普宁(齐尔品)()*+,-./0123+0+4.5.($6%%7$7!$8$%997%7!%)为了寻找音乐创作元素(齐尔品作为旅行演奏家来到了中国,他来到中国之后才取了齐尔品这个名字,在之后的演绎事业一直被广泛使用。
齐尔品对中国音乐事业的发展有着关健性的作用。
中国音乐创作和音乐发展方面融入了齐尔品的音乐思想。
在中国居住期间他一直不断研究社会背景和教育状况(并总结出适合中国的音乐教育的理论(将这些理论与音乐活动相结合(为中国的音乐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一、齐尔品与中国的渊源齐尔品这个名字,在后来的职业生涯,一直代替了他的原名。
齐尔品是在俄国的圣彼德堡出生,他自小学习钢琴,后来考入了圣彼德堡音乐学院作曲系,毕业后在伦敦等多个地方进行了个人音乐会的举办,逐渐成为了欧洲知名的音乐家之一。
从$%&"年开始,齐尔品开始世界各国游历,为他的音乐作品收集音乐元素。
在$%&'年来到中国,并出任了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的钢琴教师,在校期间举办各种音乐活动,还到其它城市进行讲座授课,推进了当时音乐教育的发展。
齐尔品
齐尔品《征求中国风格钢琴曲创作评奖活动对中国钢琴音乐发展深远影响》齐尔品,又名切列普宁(1899-1977),出生于俄罗斯音乐家的家庭。
他的父亲尼• 车列普宁原是作曲家、俄国皇家歌剧院指挥,及梯比里斯音乐学院院长。
齐尔品先后在彼得堡音乐学院、巴黎音乐学院学习理论作曲、钢琴等。
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他已在欧洲享有盛誉。
30年代他在中国日本等地居留对他一生的创作有重大影响。
30年代末他基本在欧洲居留40年代末迁居美国,主要从事教学和作曲。
60年代中后期主要从事演奏及指挥活动,并继续写也大量作品。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当时以专门弹奏自己的作品而享誉欧关。
他来中国本来只打算停留数周,然而在他抵达中国后的几个礼拜之中,他却对中国当时的音乐情况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感情。
这种情感使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延长到约3年之久,一向以专弹自己作品出名的齐尔品,居然向中国要求一首供他在“其他各国演奏”之用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杂志》上出现一则“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启事。
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等奖。
从此,钢琴小品《牧重短笛》排入了齐尔品演奏会上的节目单上,每场音乐会必然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
在张已任著的《谈乐录》中《齐尔品与中国音乐》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
而本人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也起着极大作用。
20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占统治地位的西方音乐似乎走到了边缘,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主要原因是: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矛盾加剧。
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从而在音乐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反映。
我们可以在巴托克、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人的某些作品中感觉到,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不是恬静的田园生活,不是充满幻想的内在世界,也不像印象主义那样追求瞬间飘忽不定的感觉,更多的表现为真实的、渴望自由的人类思想感情。
钢琴家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影响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贺绿汀(牧童短笛)的诞生所引发的思考,以20世纪西方音乐的特点和中国音乐的状况,来分析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中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齐尔品西方音乐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那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中国竹笛的特色,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让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地吹着牧笛。
该曲具有典型的中国民间风格,是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当时以专门弹奏自己的作品而享誉欧美。
他来中国本来只打算停留数周,然而在他抵达中国后的几个礼拜之中,他却对中国、中国当时的音乐情况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感情。
这种情感使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延长到约3年之久,一向以专弹自己作品出名的齐尔品,居然向中国要求一首供他在“其他各国演奏”之用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杂志》上就出现一则“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启事。
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
从此,钢琴小品《牧童短笛》排入了齐尔品演奏会的节目单上,每场音乐会必然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
在张己任著的《谈乐录》中《齐尔品与中国音乐》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
而本人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也起着极大作用。
20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占统治地位的西方音乐似乎走到了边缘,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主要原因是: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矛盾加剧。
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从而在音乐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反映。
我们可以在巴托克、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人的某些作品中感觉到,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不是恬静的田园生活,不是充满幻想的内在世界,也不像印象主义那样追求瞬间飘忽不定的感觉,更多的表现为真实的、渴望自由的人类思想感情。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齐尔品音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的创新形式,它在传承和发展中国音乐文化的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在现代社会,随着文化多样性的提倡,齐尔品音乐的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从齐尔品音乐的定义、发展历史,以及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进行研究,旨在为读者深入了解齐尔品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的关系。
一、齐尔品音乐的定义齐尔品音乐是一种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元素和现代音乐风格的创新音乐形式。
它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最初是在中国台湾地区流行起来的一种音乐风格,后来逐渐在内地和海外也有了一定的影响力。
齐尔品音乐以中国传统器乐为基础,融合了民族音乐、流行音乐、摇滚音乐等多种音乐风格,形成了独特的风格特点。
齐尔品音乐的发展与中国音乐文化的传统有着密切的联系。
在中国古代,器乐曲是一种重要的音乐表现形式,其中包括了琵琶、二胡、箫、笛等乐器。
这些乐器在中国传统音乐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传承了千百年来的音乐文化。
而齐尔品音乐正是在这样的音乐传统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在20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国的音乐文化也出现了新的发展。
当时,受到海外音乐的影响,中国的音乐风格也逐渐发生了变化。
齐尔品音乐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它融合了中国传统音乐与现代音乐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音乐风格,受到了广大听众的喜爱。
近年来,齐尔品音乐的发展势头更加强劲,不仅在中国内地有了很多关注者,还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一定的认可。
齐尔品音乐对中国元素的运用主要体现在对传统乐器的运用和对中国传统音乐元素的吸收。
在齐尔品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琵琶、二胡、箫、笛等中国传统乐器的音色。
这些乐器不仅为齐尔品音乐增添了独特的音乐韵味,同时也使得齐尔品音乐更加贴近中国传统音乐的特点。
齐尔品音乐还吸收了中国传统音乐的节奏、旋律等元素,使得其整体风格更具中国风格特色。
在齐尔品音乐中,常常可以听到中国传统音乐的音阶、音律、节奏等元素。
论齐尔品《歌曲七首一谱中国诗词》之中国风格
论齐尔品《歌曲七首一谱中国诗词》之中国风格论齐尔品《歌曲七首一谱中国诗词》之中国风格齐尔品是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蜚声中国乐坛的著名外籍作曲家,他是一名美籍俄罗斯人,曾游历了许多的国家,他热衷于创作世界各地的民族音乐作品,创作了大量的中国钢琴作品以及声乐作品,给当时中国的音乐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在他创作的这七首中国声乐作品中,他利用中国传统音乐元素搭配西洋艺术歌曲的创作技法,成功的将一首首的民间小调和诗歌改编成艺术歌曲。
齐尔品先生作为一名外国籍的作曲家,在他笔下,他创作了相当一部分的中国声乐作品。
外国作曲家眼中的中国风格是什么样,值得笔者在论文中深入研究。
笔者选取齐尔品创作的《谱中国诗词》中的三首歌曲《知足歌》、《金缕衣》、《红彩妹妹》。
笔者在文中从作品的创作手法出发,阐述了其作品的结构、调式、钢琴伴奏,另外,笔者还从演唱者的角度对其进行行腔咬字方面的分析,并且寻找相同的类似的诗词类歌曲进行比较。
最后,笔者使用美学以及美学心理学上思想对其作品进行分析,使演唱者在阅读完整篇文章以后能将其作品的二度创作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在演唱这三首歌曲的时能够更好的体现齐尔品先生的创作思想,展示其独有的中国风格,完成歌曲的艺术形象,以及提高演唱者自己的艺术修养。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作者的介绍与作品的介绍。
第二部分:作者对这三首歌曲进行多个角度分析(包括:歌曲分析、演唱分析、美学分析)。
第三部分:声乐套曲中,其他两首的简单介绍与分析。
第四部分:本声乐套曲中的中国风格表现不足的地方。
中文摘要3-4Abstract4-6绪论6-7第一章作曲家及作品《谱中国诗词》概述7-8第一节作曲家简介7第二节《谱中国诗词》声乐套曲简介7-8第三节中国古诗歌类歌曲的主要特征8第二章三首例曲的创作、演唱、美学分析8-21第一节《知足歌》8-13一、作品分析8-9二、演唱咬字与吐词分析9-10三、美学分析10-13(一)文化与时代背景10-11(二)歌曲的意境11(三)音乐审美心理学11-12(四)中国古诗词歌曲的典型审美特征12-13(五)声乐的艺术形象13第二节《红彩妹妹》13-17一、《红彩妹妹》的作品分析13-14二、《红彩妹妹》的行腔咬字14-15三、声乐美学分析15-17第三节《金缕衣》17-21一、作品分析17-18二、演唱咬字与吐词分析以及常见的歌唱错误18-19三、声乐美学分析19-21第三章对比两首歌曲《将进酒》、《答俗人问》的介绍,《谱中国诗词》的总体艺术特征。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摘要】齐尔品音乐创作在运用中国元素方面具有独特的创新性和吸引力。
本文围绕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乐器、民俗音乐元素、古典音乐、文学经典以及传统节日文化的运用展开研究。
通过深入分析这些方面的运用,发现齐尔品音乐创作不仅丰富了其音乐内容,而且为其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结论部分指出齐尔品音乐创作充分运用了中国元素,并建议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这种运用,以提升其影响力和吸引力。
该研究对于推动齐尔品音乐创作的发展,促进中外音乐文化交流具有积极意义。
【关键词】齐尔品音乐创作, 中国元素, 传统乐器, 民俗音乐, 古典音乐, 文学经典, 传统节日文化, 研究背景, 研究意义, 结论, 音乐内容, 独特魅力, 推广。
1. 引言1.1 研究背景齐尔品音乐创作是一种融合了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元素的创作形式,具有充满神秘感和东方情调的特点。
在这种音乐形式中,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尤为突出,不仅包括了中国传统乐器、民俗音乐元素、古典音乐以及文学经典等元素,还融入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文化。
这种跨文化融合的创作方式,使得齐尔品音乐创作在国际音乐舞台上脱颖而出。
在探讨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时,仍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有必要对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进行深入研究,以进一步了解和推广这种独特的音乐形式。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可以为中国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1.2 研究意义研究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可以促进中西音乐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通过对齐尔品音乐中融合的中国传统乐器、民俗音乐元素、古典音乐、文学经典和传统节日文化的研究,可以深化人们对中西音乐的理解,拓展音乐创作的思路,推动中西音乐的跨文化交流。
2. 正文2.1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研究在齐尔品音乐创作中,对中国传统乐器的运用是一项重要的内容之一。
传统乐器在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
齐尔品音乐创作对中国元素的运用研究
齐尔品是一位华裔音乐人,他的音乐风格涵盖了流行、电子、摇滚等多种风格。
在他
的音乐创作中,常常可以看到中国元素的运用。
本文旨在探讨齐尔品音乐中中国元素的运
用情况以及其背后的意义。
首先,齐尔品的音乐作品中常常出现中国的传统乐器,例如二胡、琵琶等。
这些乐器
在他的音乐创作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既可以是主旋律的承载者,也可以是配器中的
重要成分。
通过运用传统乐器,齐尔品的音乐在节奏和音调上有了更为丰富的层次和变化,使得整个音乐作品更具有东方的风格特点。
其次,齐尔品的音乐通常融合了中文歌词,且歌词内容往往涉及到中国文化、历史、
传统等方面。
例如他的歌曲《创意无限》中,齐尔品以“黄果树下的小溪”、“满城尽带
黄金甲”等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中国古代的壮丽景色和英雄故事,从而向听众展现了中华文
化的博大精深。
最后,除了乐器和歌词方面,齐尔品在音乐创作中还常常运用传统的音乐节拍和韵律。
例如他的歌曲《释放自我》中,就运用了传统的快板子节奏,使整个音乐作品更具有中国
传统文化的特点。
此外,在制作音乐视频时,齐尔品的团队也会采用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来
进行构图和效果的表现,例如使用中国的水墨画风格、传统的服饰等。
这些元素的运用,
丰富了音乐视频的视觉效果,也拉近了西方听众与中国文化的距离。
浅谈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中日音乐活动的贡献及影响
中国 日本
中国 日本 日本 中国 日本 中国
在 上 海 、北 京 、天 津 等 地 举 办 音乐会,致信萧友梅提议举办 比赛,征集中国钢琴作品。
与日本新兴作曲联盟举行会 谈、举办音乐会。
评审“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 曲”,举办音乐会,签订《齐尔 品 选 曲 集 》的 出 版 合 约 ,被 聘 为上海国立音专名誉教授。
91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MUSIC LIFE 2021 年第 2 期
浅谈俄裔作曲家齐尔品中日音乐活 动的贡献及影响
何依霖
一、从车列普宁到齐尔品 亚历山大·尼古拉耶维奇·车列普宁(也译车列普 尼、车尔普尼尼)1899 年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他 的父亲尼古拉·车列普宁作为一位指挥家、作曲家,除 了继承俄罗斯“强力集团”的创作理念及风格外,同时 不断从印象派作品中寻求创新思想,用现代作曲技法 和民族音乐语汇体现俄罗斯民族音乐风格。他的母 亲是著名画家阿尔贝·贝诺瓦的女儿,是一位毕业于 圣彼得堡音乐学院的次女高音歌唱家。亚历山大·车 列普宁的音乐启蒙老师就是他的母亲,他从小开始学 习 钢 琴 及 作 曲 ,18 岁 进 入 了 圣 彼 得 堡 音 乐 学 院 。 1918 年,亚历山大·车列普宁随父亲到达格鲁吉亚, 就读于第比利里斯音乐学院。1921 年,他辗转来到 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在巴黎,他加入了“巴 黎学派”——一个以东方音乐家及中欧音乐家为主要 成员的音乐家组织。他在保留作品中的民族特性的 同时,开始不断在创作中寻求与法国音乐风格的融 合。1925 年,车列普宁获得了硕特乐谱出版公司举 办的作曲比赛的头奖,由此逐渐在欧洲崭露头角,作
二、齐尔品的中日音乐活动及贡献 齐尔品在 1934 年至 1937 年往返于中国、日本及欧 美等国进行音乐活动。1934 年 3 月,他从美国圣弗朗 西斯科出发,4 月 6 日抵达横滨与演出经纪人商议演出 事宜。4 月 11 日抵达上海,并开始一系列的音乐会演 出,例如在上海美国妇女俱乐部大厅举办室内音乐会、 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举办独奏音乐会、与上海工 部局交响乐团合作演出等等。1934 年 5 月,他抵达北 京,在北京、天津等地举办音乐会后,于 7 月到达日 本。三年间,他数次到中国、日本进行音乐交流,举办 音乐会、受聘执教、举办作曲比赛、出版作品集等等。 现将他 1934—1937 年的中日音乐活动轨迹梳理如下:
齐尔品对当代中国音乐发展的贡献研究
齐尔品对当代中国音乐发展的贡献研究
王卓;张苗
【期刊名称】《兰台世界》
【年(卷),期】2014(000)034
【摘要】本文从齐尔品先生生平简述及上世纪初中国音乐发展现状入手,分析研究了齐尔品先生通过高校任教、举办比赛等方式在推动中国音乐自身快速、良性发展的同时,也为中国现代音乐同世界接轨并进而走向世界作出的巨大贡献.
【总页数】2页(P71-72)
【作者】王卓;张苗
【作者单位】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附属民族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75.1
【相关文献】
1.齐尔品的中国之行——纪念著名作曲家齐尔品诞生九十周年 [J], 朱建;
2.论额尔敦吉如和胡尔齐对蒙古族乌力格尔、好来宝事业的贡献 [J], 乌·额尔很白乙拉
3.齐尔品钢琴作品创作中的中国元素运用研究 [J], 马维纳
4.齐尔品先生与中国——美籍俄罗斯作曲家齐尔品85周年诞辰纪念会上的讲话[J], 钱仁康
5.齐尔品在音乐上的贡献 [J], 周文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琴家齐尔品对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的影响论文
2019-01-10
内容摘要:本文通过对贺绿汀(牧童短笛)的诞生所引发的思考,以20世纪西方音乐的特点和中国音乐的状况,来分析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中的相互影响。
关键词:齐尔品西方音乐中国音乐民族化发展
我国著名作曲家贺绿汀的钢琴小品《牧童短笛》,那清新、流畅的线条,呼应、对答式的二声部复调旋律,成功地模仿出中国竹笛的特色,向听众展示了一幅传统的中国水墨画,仿佛让人们看到了江南水乡,一位牧童骑在牛背上悠闲自得地吹着牧笛。
该曲具有典型的中国民间风格,是驰名世界的中国优秀钢琴作品之一。
1934年,欧洲著名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齐尔品当时以专门弹奏自己的作品而享誉欧美。
他来中国本来只打算停留数周,然而在他抵达中国后的几个礼拜之中,他却对中国、中国当时的音乐情况与中国的传统音乐产生了极大的感情。
这种情感使他在中国停留的时间延长到约3年之久,一向以专弹自己作品出名的齐尔品,居然向中国要求一首供他在“其他各国演奏”之用而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乐曲,在当时上海的《音乐杂志》上就出现一则“齐尔品征求有中国风味的钢琴曲”的启事。
当时正在上海国立音专求学的贺绿汀以《牧童短笛》应征,荣获头奖。
从此,钢琴小品《牧童短笛》排入了齐尔品演奏会的节目单上,每场音乐会必然有中国作曲家的作品。
在张己任著的《谈乐录》中《齐尔品与中国音乐》一文中充分肯定了齐尔品对中国音乐发展所起的作用。
而本人认为,中国音乐的发展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同时对西方音乐的发展也起着极大作用。
20世纪,浪漫主义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占统治地位的西方音乐似乎走到了边缘,各种各样的`音乐语言和风格形成了不同的流派。
主要原因是:20世纪先后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社会动荡,矛盾加剧。
世界的政治形势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心理,从而在音乐创作中得以充分的反映。
我们可以在巴托克、贝尔格、斯特拉文斯基、勋伯格等人的某些作品中感觉到,他们的音乐所表现的不是恬静的田园生活,不是充满幻想的内在世界,也不像印象主义那样追求瞬间飘忽不定的感觉,更多的表现为真实的、渴望自由的人类思想感情。
20世纪的音乐与其他文学艺术一样,呈现出多元发展的态势。
在音乐上,追求新的材料、新的语言、新的技法、新的内容,即流派繁多,更迭迅速,而且许多流派之间关系十分复杂:既有矛盾冲突,又相互交叉、影响和吸收。
在音乐观念上出现了新的特点:一些作曲家摆脱了浪漫主义的束缚,大力进行创
新的倾向:作曲家采用现代工业化的题材取代浪漫时期音乐的题材,有的作曲家采用东方音乐语言,从印尼、印度、日本、朝鲜等非西方国家和民族音乐中汲取素材,借鉴音乐的表现手法,用现代技法创作,除了在欧洲音乐基础上增加一点“异国情调”,还采用了新的调式、新的和声、新的音程、新的织体以及新的记谱法、作曲法和表演形式等。
而20世纪初的中国音乐,在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汇,彼此:中撞融合中,开始了自己的历史进程。
当时的中国音乐处于急剧变化的转型期,由传统的封建社会农业文明中的音乐向现代工业文化中的音乐转型。
“学堂乐歌”运动是中国向西方音乐借鉴学习的开端,新办的中小学校成了西方音乐向中国传播的重要渠道。
当时的音乐人士纷纷攻击中国的传统音乐,提倡欧美音乐,他们认为西方音乐能够振奋民族精神,提高国民志气。
一些喜爱音乐的爱国青年,跑到日本去“取经”,将日本引进欧美音乐的成功经验运用到中国来。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在欧美留学的马思聪、冼星海、谭小麟、丁善德等音乐家带来了西方的现代音乐;此时的中国,却呈西洋“古”乐流行,中国本身的音乐传统备受冷落,“音乐”逐渐成了西乐的代名词。
此时,来中国进行学术交流的欧美音乐家、钢琴家齐尔品的“欧亚合璧”的创作理念,对中国作曲家有着深刻的影响。
此时的齐尔品正处在西方音乐的创新时代,“寻找音乐的新资源”是他来中国的主要目的,他认为一位作曲家的创作不应在音乐学院里,而应该在乡间、市井小民聚集的地方,他希望在各地的旅行中能寻找一些在欧洲已经消逝了的东西―…在抵达中国几个礼拜后,就已经注意到当时的中国音乐缺乏对20世纪音乐的认识,他认为:中国已经吸收了许多我们现代文化的产品,而且与他们仍类似中古时代的社会结构融合得很好,在音乐上,必须有中、西方共同的语言来进行交流,这个共同的语言就是20世纪的音乐语言。
齐尔品相信在中国作曲家把本国音乐与20世纪欧美的音乐语法融会贯通后,中国音乐自然可以与欧美的音乐并驾齐驱,而不需要在后头追赶。
他创作了许多具有中国风味的乐曲:op51No3中第九首江南的《紫竹调》、第十首河北的《探亲家》、op71中的第四首云南的《新年》、第六首内蒙的《虹彩妹妹》、op95中第二、六首新疆的《马车夫之歌入《青春舞曲》、《五首音乐会练习曲》,op52成功地用钢琴来模仿中国的《古琴》
(N02)、《敬献中华》(N03)及中国的木鱼《歌谣》……中国的琵琶代表作《敬献中华》就是齐尔品在研究中国音乐与中国乐器之后的作品。
而《牧童短笛》是一个中国人在学习西方音乐与西方乐器之后的成果。
这两首乐曲都是把中国音乐的特色与中国乐器的语法,在西方乐器中表现出来了。
这正是20世纪西方音乐“民族乐派”的创作途径,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中国音乐民族性的觉悟,指明了中国音乐发展的道路,一条中国音乐创作的可行之路,中国传统音乐重新被重视。
台湾作曲家江文也在他的影响下创作了许多现代音乐风格的作品,在这以后的17年间,中国音乐的民族风格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
在继承民族民间音乐优秀传统和借鉴西方先进音乐经验的基础上,创造与世界先进国家发达音乐文化并驾齐驱的现代中国民族乐派。
参考文献
①钟子林著《西方现代音乐概述》,人民音乐出版社,1991年第一版。
②乔建中著《中国音乐》,文化艺术出版社,1999年第一版。
③于润洋著《西方音乐通史》,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④张己任著(谈乐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⑤蔡良玉、梁茂喜著(世界艺术史・音乐卷),东方出版社,2003年第一版。
⑥参见甘壁华(阿・齐尔品和索・古贝多琳娜作品中的东方特点及其比较研究),载(音乐艺术)2001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