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讲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百家讲坛康震《唐宋八大家之苏洵》讲稿
01始发愤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几对名垂后世的文学世家,例如三国时期曹操、曹丕和曹植的“三曹”父子;宋代苏洵、苏轼、苏辙的“三苏”父子;以及明朝“公an派”的“三袁”兄弟(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其中“三苏”父子均位列“唐宋八大家”,成就最高、名气最大。在“三苏”中,“大苏”苏轼的文学成就最高,最为后世所熟知;“小苏”苏辙官做得最大,成就斐然;而他们的父亲“老苏”,在名气上则稍显逊色,但苏洵在文学发展史上却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创作的《六国论》等名篇,传之后世,谓之经典。那么苏洵是怎样的一个人?他又是如何培养出了两位杰出的儿子的呢?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康震教授,为您讲述系列节目《唐宋八大家》之苏洵第一集《二十七,始发奋》,敬请关注。
【康震】
苏洵的名气很大,在很大程度上其实并不是因为“唐宋八大家”的原因,是因为另外两个原因。第一,他是苏辙和苏轼的爸爸。他这个爸爸,培养了两个非常杰出的儿子,父名因子贵而显。第二个原因是他上了《三字经》了。我们知道在《三字经》里边有这么一段话:
“苏老泉,二十七。始发愤,读书籍。彼既老,犹悔迟。尔小生,宜早思。”
——《三字经》
说苏洵到二十七岁才开始发愤读书,他那么大岁数了,他还知道后悔要读书,你们这些小的,早早地就应该立志读书。他变成一反面教材了,浪子回头金不换。那我们就在想一个问题:这不对,如果苏洵是一个浪子回头金不换的这么一个形象的话,这么一不靠谱的、不长进的父亲,怎么会培养出两个这么优秀的儿子呢?这逻辑关系不顺。再者说了,这么优秀的两个儿子,怎么会就有一个不长进的父亲呢?这倒推也推不过来,所以此事颇值得琢磨,还得从头说起。
这苏家,眉山苏家是大姓,望族。苏洵的前面还有两个哥哥,一个叫苏澹,一个叫苏涣,哥俩儿都中了进士,厉害吧。苏澹英年早逝,苏涣后来中了进士做了官,在当地影响非常大。什么叫影响非常大?因为苏涣中了进士的那一刻起,他当时中进士的时候,街上、他们家里头都挤满了人,就围观他。他的中进士和到外地做官,对眉山此地读书的风气、考科举的风气、考中科举做官的风气,有极大的影响,他等于改变了当地的一个社会风气。在这种风气的影响下,苏洵十八岁的时候读书,你注意,苏洵在十八岁的时候读书考过一次进士,没考中。大家说没考中这个很常见,古代科举进士那么难考,哪能一次就中呢。他问题是考了一次之后,不考了。不但不考了,哥们儿不读了,不读书了。这怎么回事?你说这俩哥哥都挺好的,怎么到了小三这儿,他就不读书了呢?最奇怪的是他爸爸苏序也不着急。同村人说:你儿子天天搁外头游山玩水、游荡不归,不管管他?让他跟两个哥哥学习。别人问他的时候,他笑而不答,对他这个儿子是纵而不问。问急了他说一句:“非忧其不学也”,我从来不会为他读书的事担心。觉得很奇怪
了,怎么回事?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苏序对那两个儿子督责有加,要求很严格。一边紧来一边松,这原因何在呢?
说起来很奥妙,其实也很简单。第一,苏洵读什么书?他两个哥哥读什么书?在宋代要考科举,那就得读“声律记问之书”。什么意思?第一,你得考诗赋,得学会写诗,写有韵之文,得写骈体文。这个东西苏洵一辈子都不擅长,就是这块敲门砖,他拎不起来,他不擅长写这种韵文和诗赋。第二,“记问之学”得死记硬背,这他也不擅长。所以他是有原因的,他不是真的不读书,而是这一类的书他读不了,他不爱读。他父亲苏序知道他这儿子绝顶聪明,真要读书,必是大才。但是现在的考试体制把他给限制了,所以他现在游荡不回,他现在天天游山玩水的。但是他知道他这儿子心里有数,将来一旦要开始读书的话,那必有不同凡响的表现,所以他纵而不问。
这还有第二个实际的问题,还有一个原因,其实是跟苏序的个性有关。你想,这什么爸爸有什么儿子。苏序这个人个性极为不同寻常,他不爱读书、乐善好施。曾巩后来在给苏序写的墓志铭里边有这么一句话:
“读书务知大义,为诗务达其志而已,诗多至千余首。”
——曾巩《赠职方员外郎苏君墓志铭》
(苏序)就不爱读书,到晚年写了很多书。曾巩有说这老人家读书只求了解个大概意思,写诗只不过是抒发性情。换句话说,他是好读书,他不求甚解。什么叫“不求甚解”?就是观其大略而已,知道是怎么回事就行了,不做死学问、不读死书、不死读书。我刚才不是说了吗,这种性格特点,在苏洵的身上得以反映出来。所以知子莫如父,就知道这儿子像自己,聪明、不读死书。苏序这个人性格放达,心大。苏涣那个儿子不是考中进士了吗,按道理考中进士,这是多大的事。儿子要是回来的话,那不是家里头得置办酒席,得举行隆重的仪式。朝廷还会把相关的文件、相关的一些物品,比方说诏书、封诰等等,有一些奖励性的东西,都得寄回家里来。当时乡里头还有另外一姓程的大户人家,人家儿子也中进士了,置办得非常地齐整,人家老程还问他说:老苏,你得好好准备准备,这是大事。他说:没事没事,喝酒去。那天下午蹲在村头跟一老头,俩人正喝酒呢,东西寄来了。寄来之后,一边喝着酒,拿出来看了一会儿,看完之后塞到口袋里,把吃剩下的一块牛肉,也塞到口袋里,交给他那小童说:你背着回去吧,我喝得有点高了,一会儿我骑头驴,再接着回去。
等回到村子以后,远远地看见那小童背了两个口袋,口袋里装的是朝廷给他的通知、给的证书,里头各种各样朝廷赏赐的物品,还有一块牛肉。然后老苏骑着一头驴,在后头醉醺醺地跟着。他(老程)说这哪是儿子中了进士,没考中都没这么惨呢。老程就说:你这也太不像话了。(苏序说)没事。苏轼后来回忆说,我爷爷这行为,只有有识者才能认得出来他心里其实特高兴,但是他对这形式的东西不在乎。现在你知道了吧,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爷必有其孙。苏轼后来这种放达的性格,那在他们家爷爷身上就看的出来。这也是一个原因,就是为什么苏洵能够这样地暂时地放弃读书,而他们家老爷子不着急?一类人。
【画外音】
出生于眉山望族,又有两个成功的哥哥,苏洵的不务正业在当时饱受非议。苏洵十九岁时娶了眉山另一个望族程家的女儿,已经成家却未立业,直到多年后才二十七,始发愤。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放弃学业多年的苏洵在二十七岁时突然开始发愤读书?而他的人生又经历了怎样的历练呢?
【康震】
大家说那《三字经》上不是说了吗:“二十七,始发愤”,为什么到二十七岁,他突然提出要读书呢?这里有个缘故:苏洵的夫人程氏很有名气,我们知道她教育苏轼兄弟方面,她很有一套的。程氏人家的家是大户,人有钱,嫁到苏家来以后,慢慢地这钱,你想他乐善好施,都散得差不多了。(程氏)不埋怨,跟家里公公婆婆处得都很好,照料家里头。人说你跟娘家打个招呼,打个电话,给送点钱来、送点粮食来,不也挺好嘛。不,绝不麻烦娘家,我既然嫁到你们家来,我就跟着你过苦日子。让她唯一感到有点美中不足的是,这苏洵天天不务正业、不读书,搁外面瞎逛,游山玩水。但是人家不说,到二十七岁头上,苏洵有一天就问他夫人说:我觉着现在我要是再接着开始读书还行,可是家里负担这么重,没人来经营,这太浪费时间,你怎么想呢?你注意他这问法。二十七岁要放到现在,人家博士都读了一半了,他二十七岁才说再重新开始读书。这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心里头装着这个事,第二也说明这是个很有能力的人。谁到快三十了,才开始重新读书?“人过三十不学艺”,虽然二十七岁,没到三十,但是你重新开始读书,谈何容易。说明咱有这能力。
问,怎么办?程氏回答得非常好,(说)我早想说你了,但我不说。如果你是因为我的原因而读书,那就没劲了。读书是你自己的事,你既然不想读,我永远也不会张这嘴。今天你既然张这嘴了,我可以告诉你,家里的事你就甭再管了,全由我来照应,你就安安生生地读书吧。就从这一年开始,苏洵放下了家事,专心读书。所以你要知道“二十七,始发愤”是不准确的,之前发愤过,但是发现发愤的方向不太对,不爱那么发愤。后来因为忙家里头的事,拖了整整将近十年,现在觉得,家里料理得差不多了,该出手了。这么回事,一看就是一特有数的人。过了两年考试,还得考试,大家说二十七岁开始读的什么书?他不是不爱读这书吗?那没办法,还得读。过了两年考试不中,就是他这种“声律记问之学”,他不擅长。因为这二十七岁,他“始发愤”读的书还是这一类书。
又读了八年,到了三十七岁头上,参加制科考试,我们知道制科考试比(科举)难多了。因为什么呢?制科考试完全没有准点,不是说每年都举行。科举才是三年一次,(制科)没准点,但是难度更大。但是你如果考中了的话,那做官很大的。又没考中,整整二十年的时间,考了三次都没中。大家说,那太惨了,其实一点也不惨,我们前面讲过的,唐代和宋代考科举的,有的人考十年、二十年,考三十年的都有,有的人都考到七十多岁。这点挫折算什么?人跟人不一样,苏洵打三十七岁这年没考中,就下了一个决心:哥们儿不考了。因此他是“唐宋八大家”当中,唯一一个没有进士资格的人,官也是做得最小的,这是必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