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第八章《四、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八年级物理苏科版下册教案:第八章《四、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问题驱动和实验探究的方式,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出发,观察力的作用,并通过实验验证力的相互作用。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提高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即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实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性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力传感器、小车、弹簧测力计、气球等。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等。
五、活动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实验,让学生感受到力的存在,引发学生对力的思考。
2. 讲解力的概念:讲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实验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通过实验验证力的相互作用。
5. 应用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难点: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复杂性的理解。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实验操作还不够熟悉,需要在课后加强实验操作的训练。
同时,可以让学生进一步探究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摩擦力、重力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本次教案设计中,有几个重点和难点是我需要特别关注的。
力的概念的理解和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验探究是本节课的核心内容。
学生对实验操作的熟悉程度以及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的能力也是需要我关注的地方。
对于力的概念的理解,我会通过讲解和举例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力的观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的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2. 掌握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通过对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分析,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及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请两个学生上讲台,一个学生用手推另一个学生,观察他们的动作和感受。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推人的学生会受到反作用力?2. 知识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同时,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例题讲解:分析生活中的实例,如游泳时向后划水,船向前前进;拍篮球时,手对篮球的力和篮球对手的反作用力。
4. 随堂练习:请学生列举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并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5. 小组讨论:请学生分组讨论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如自行车行驶、踢足球等。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 >>> 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生活中的一个实例,并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答案:略2. 请列举两个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并说明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的关系。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引入,让学生直观地理解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8.4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信,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让他们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
在设计本节课时,我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互动式教学法,以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物品和场景为切入点,引导他们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物理知识,提高他们的观察力、思维力和动手能力。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道物体间力的传递规律。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物体间力的传递规律。
2.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力的相互性。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气球、海绵、木块、滑轮组、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气球,一张纸,一把剪刀。
四、活动过程1. 导入:以一个简单的互动游戏引起学生兴趣。
让学生围成一个圈,互相拍打对方的肩膀,感受力的作用。
2. 探究:让学生分组,每组用气球、海绵、木块等教具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力的作用现象。
4. 实践:让学生用纸剪出一个自己喜欢的形状,用气球作为动力,让纸片在空中飞行。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探讨如何使纸片飞得更远、更稳定。
6. 拓展:让学生思考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举例说明。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力的相互性。
2. 活动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轻松愉快的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知识。
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力的传递规律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让学生在生活中关注力的作用,举例说明力的相互性,提高他们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即物体受到力的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3.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性。
难点:理解物体受到力的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气球、弹簧测力计、木块、绳子。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气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气球被挤压的实验,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讲解:讲解力的概念,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演示:用弹簧测力计拉扯物体,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作用。
4. 实践:让学生用气球互相挤压,观察气球的变形,体会力的相互性。
5. 讨论:引导学生思考物体受到力的也对另一个物体施加了力。
6. 总结:强调力的相互性,力是作用在两个物体之间的。
五、课后作业:1. 思考题:请你举例说明力的相互性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的?2. 实践题:请你回家后,找一些物品,尝试展示力的相互性。
六、教学延伸:1.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状改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2. 演示力的作用效果,如用力挤压木块,使其变形;用力推动木块,改变其运动状态。
3. 让学生尝试用不同的力去挤压气球,观察气球的变形程度,理解力的大小对作用效果的影响。
七、课堂互动:1. 提问: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2. 回答:力的作用效果包括形状改变和运动状态改变。
3. 提问: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如何影响力的作用效果?4. 回答: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共同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八、案例分析:1. 讲解交通事故案例,分析力在其中起到的作用。
2. 让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力的相互性。
3. 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总结案例中的力的作用。
九、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相互性。
2. 强调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3. 提醒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注意力的作用,学会保护自己。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教学设计
1.教师发放课堂练习题,题目涵盖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牛顿第三定律等知识点。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师对学生的答案进行点评,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4.学生互相交流解题心得,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相互作用的特点和牛顿第三定律。
2.观察生活中的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并记录下来。选择至少三个实例,用牛顿第三定律来解释这些现象,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力的相互作用过程。
3.小组合作,设计一个简单的物理实验,验证牛顿第三定律。要求实验设计合理,能够清晰地展示力的相互作用。实验报告需包括实验目的、原理、过程、结果和结论。
4.写一篇关于力的相互作用的科普短文,不少于300字。短文要能够向非物理专业的同学解释清楚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以及它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5.准备下一节课的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挑选一个关于力的相互作用的实际应用案例,通过PPT、视频或实物展示等形式,向同学们介绍并解释其物理原理。
作业要求:
1.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诚实守信,不得抄袭。
2.作业完成后,认真检查,确保解答清晰、逻辑严谨。
3.家长协助监督,确保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通过实验探究,深入认识力的作用。
2.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和运用能力,通过生活实例和问题讨论,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一重要定律。
3.学生在科学探究、合作交流等方面的能力,鼓励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提高物理学科素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使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
-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问答、实验报告、课后作业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情况。
-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评价,注重他们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意识、问题解决能力等。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根据评价结果源自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优化。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邀请两位学生到讲台前,进行一场简单的拔河比赛,让其他学生观察并思考以下问题:为什么两位同学相互拉扯时,他们会互相靠近?力的作用是什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体验,初步感知力的相互作用。
2.提出问题:在学生体验过力的相互作用后,教师提出以下问题:力的作用是单向的还是相互的?如何用物理知识解释这个现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介绍力的概念,强调力是矢量,有大小、方向和作用点;讲解牛顿第三定律,阐述作用力和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分析力的作用效果,如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等。
4.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掌握基本的实验操作方法和数据处理技巧。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的能力。
2.利用实验、动画、实例等多种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学生学会倾听、表达、讨论、反思。
2.教学方法: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如拍打篮球、推动箱子等,形象地解释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动画、实验视频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挑选一个生活中的实例,讨论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其中的应用。如:踢足球时,脚对球的作用力和球对脚的反作用力;划船时,桨对水的作用力和水对桨的反作用力等。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08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设计
1.针对教学难点,设计生动有趣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形象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例如,通过两人相互推拉、划船等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相互作用,从而加深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
2.利用模型、动画等教学资源,直观展示力的合成过程,帮助学生建立空间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4.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出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精神。
5.加强实验环节,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力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
6.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实施分层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7.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提问、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提问,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疑问。
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五、作业布置
1.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旨在巩固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和合成原理的理解。包括以下几部分:
a.选择题:涵盖力的相互作用、合力计算等知识点,帮助学生巩固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特别是牛顿第三定律的应用,是本章节的核心知识点,也是教学的难点。
2.力的合成原理及其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求较高,是教学的另一个难点。
3.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如何准确测量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以及如何处理实验数据,是教学的重点。
3.讲解力的合成原理,引导学生掌握合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如何解决力的合成问题。
4.强调力的测量方法,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并进行演示。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2. 力的相互作用规律;3. 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掌握力的相互作用规律;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习惯。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的理解和应用;2. 教学重点:力的相互作用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气球等);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并描述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如拉扯物体、抛掷物体等。
2. 概念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力的相互作用规律。
3.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相互作用实验,如弹簧测力计实验,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4. 例题讲解: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物体在水平面上的运动、物体悬挂在绳子上的受力分析等。
5.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知识,分析并解答一些实际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并分享自己的观点。
8. 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
9. 作业设计:(1)请描述日常生活中一个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力的相互作用规律相互作用力的判断方法七、作业设计1. 请描述日常生活中一个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答案:一个人在地面上行走,地面给人一个向上的摩擦力,使人能够行走。
原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脚对地面施加一个向后的力,地面对人脚施加一个向前的摩擦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答案: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物体受到的力与施加力的物体受到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因此,两个物体的运动状态取决于受到的力的大小和方向。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章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力的概念2.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难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和应用教学准备:1. 物理实验室设备2. PowerPoint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如拉扯、推动等,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学生分享对力的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力的概念。
二、探究力的作用(15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力的作用。
2. 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体验,发现力的作用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改变运动状态。
3.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让学生举例说明。
三、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5分钟)1. 教师通过PPT课件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2. 学生听讲并思考,提问解答心中的疑惑。
3. 教师通过实例演示和解释,让学生加深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
四、应用与拓展(15分钟)1. 教师提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知识解决。
2. 学生分组讨论和解答问题,分享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点评并指导学生,总结解题方法。
五、小结与作业(5分钟)1. 教师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重要性和应用。
2. 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3. 教师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巩固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理解,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讲解和实际问题解决等方式,让学生深入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作业布置上,要注重巩固学生的知识点掌握,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如何利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实际问题。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问题。
2. 利用生活实例,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生活实例,如拉力、压力、推力等。
2. 准备一些图片或视频,展示力的作用效果。
3. 准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力的相互作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拉力实例,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解释力作用的相互性,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展示力的作用效果: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力的作用效果,如拉伸、压缩、弯曲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遇到的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如走路、拍球等,并分享给其他小组。
5. 解决问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一些实际问题,如为什么踢足球时脚会感到疼痛,为什么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倾斜等。
6.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探究力的作用。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传递:力的作用不仅仅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还可以通过介质传递,如弹力、摩擦力等。
2. 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介绍力的合成与分解概念,让学生理解多个力作用在一个物体上时的作用效果。
七、互动环节1. 设计一个力的相互作用小实验,如拔河比赛,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相互作用。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生活中遇到的力的相互作用实例,并解释其原理。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掌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并能运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让学生通过思考问题,理解力的概念和力的相互作用。
2. 采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实例,掌握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相互作用。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力的作用效果等内容的图片和实例。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铅笔等学习用品。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例,如拍打桌子,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引出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讲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单位是牛顿。
3. 讲解力的相互作用:讲解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举例说明力的相互作用。
4.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讲解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5. 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日常现象,如扔铅球、拉弹簧等。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和力的作用效果。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复习课本内容,完成练习题。
六、教学拓展1. 讲解力的分类:讲解按性质分,力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等;按效果分,力可分为拉力、压力、推力等。
2. 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讲解力的合成是指两个或多个力共同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它们的共同作用效果与一个力产生的效果相同;力的分解是指一个力作用于一个物体时,可以分解为两个或多个力的效果。
七、实例分析1.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拉弓射箭、踢足球等。
苏科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加练习
教案:苏科初中物理八下《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苏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8章第4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本节课主要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且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知道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探究的学习态度。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运用。
难点: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实物模型、气球、木块。
学具:笔记本、课本、练习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PPT展示一个场景,两个人相互推挤,提问学生他们之间是否存在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否相互的?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通过PPT展示力的相互作用示意图,让学生明白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3. 实例分析:利用实物模型、气球、木块等展示力的相互作用,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检查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5. 课堂小结:六、板书设计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七、作业设计1. 请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现象。
答案:如两个人相互推挤,他们之间存在力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 请设计一个力的相互作用实验,并描述实验过程和结果。
答案:如用两个气球相互挤压,观察气球形变程度是否相等,证明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力的相互作用原理,但在实际应用中还需加强练习。
下一节课可以继续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物理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拓展延伸:力的相互作用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火箭发射、摩擦力等。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即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力的概念,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2. 难点: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的概念和相互作用原理。
2. 运用实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3. 利用互动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所学的力的概念,引出本节课的内容——力的相互作用。
2. 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讲解力的定义,解释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强调力是相互的。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相互作用例子,如拉力、压力、推力等,让学生通过实例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4. 互动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列举出更多的生活中力的相互作用例子,并进行交流分享。
5. 总结: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提醒学生注意力的安全使用。
五、课后作业1. 复习本节课所学的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学生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物理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六、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力的测量工具: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七、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2. 让学生学会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八、教学重难点1. 重点:力的作用效果,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2. 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
九、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的作用效果。
2. 运用演示法,展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三要素。
2. 使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2. 力的相互作用3. 生活中的力的相互作用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力的相互作用。
2. 教学难点:力的相互作用的原理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力的相互作用。
2. 利用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3. 结合生活实例,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如拍打篮球时手对篮球的力和篮球对手的力,引出力的概念和力的相互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三要素包括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3. 演示实验:用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力的相互作用。
4. 分析生活中的力的相互作用现象:举例说明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应用,如游泳时人向后划水,人会向前运动。
5. 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并分析其原理。
6. 总结与反思: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7. 布置作业:设计一些有关力的相互作用的应用题,让学生课后思考和练习。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
2. 重点关注学生对力的概念、力的三要素和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与应用。
3. 评价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资源1. 弹簧测力计2. 实验器材:如篮球、游泳圈等3. 教学PPT4. 课后作业题库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力的概念及其三要素2. 第3-4课时:演示实验,讲解力的相互作用3. 第5-6课时:分析生活中的力的相互作用现象4. 第7-8课时:互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5. 第9-10课时:总结与反思,布置作业九、教学反思1. 课后认真总结课堂教学,反思教学方法的适用性。
苏科版八下物理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下物理 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定义及原理;2. 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应用实例;3. 相互作用力的条件;4. 力与运动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深入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原理及应用;2. 重点: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力与运动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气球、木块等);2. 学具:教材、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例如,将一个气球放在地面上,用木块撞击气球,气球会被弹起,同时木块也会受到反作用力。
2.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阐述相互作用力的条件,并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些实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这个原理。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力的作用相互性相关的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
如:一个物体在施加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求施加力的大小。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与力的作用相互性有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力与运动的关系:讲解力与运动的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实例,深入理解力与运动的关系。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1. 原理:物体间的力作用是相互的;2. 条件:相互作用力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3. 应用:实际问题中的力的作用相互性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一个物体在施加力的作用下,发生了形变,求施加力的多大?答案: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原理,施加力的大小等于物体受到的反作用力的大小。
2. 题目:一个木块放在另一个木块上,向下推第一个木块,第二个木块也会发生移动。
请分析这个现象。
答案:根据力的作用相互性原理,第一个木块受到的推力等于第二个木块受到的反作用力,导致第二个木块发生移动。
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苏科版
教案:八年级物理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概念,掌握力的基本性质。
2. 让学生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能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 力的基本性质2. 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教学难点:1. 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2. 实验器材:气球、海绵、尺子等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课件展示力的概念,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的知识。
2. 提问:力的作用是什么?力的作用是否是相互的?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力的基本性质,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通过实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力的相互作用。
例如,将气球放在墙上,用力推气球,观察气球对墙的反作用力。
3. 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引导学生明白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三、例题解析(10分钟)1. 出示例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2. 引导学生step--step 地解答例题,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挑选部分学生的练习题进行点评,纠正错误,巩固知识点。
五、总结与拓展(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2. 提问: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3. 出示拓展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如果在平地上推一个物体,物体会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推力和摩擦力之间的关系是什么?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验、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力的基本性质和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体会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课堂互动游戏(10分钟)1. 设计一个力的相互作用游戏,如“力的作用相互抵消”。
八年级下册物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教学设计
4.设计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他们探索自然、认识世界的热情。
2.培养学生勇于质疑、善于思考的科学态度,让他们认识到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3.培养学生尊重事实、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他们明白力是客观存在的,不能凭空想象。
(五)总结归纳
1.教学活动设计: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相互作用原理。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提出疑问,教师解答。
2.教学目标:
-帮助学生梳理知识体系,加深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
-总结牛顿第三定律及其应用,强调力的相互作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设计具有针对性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解决问题。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2.教学目标:
-巩固学生对牛顿第三定律的理解,提高他们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练习题涉及力的合成与分解、作用力和反作用力等多个方面,覆盖本节课的重点知识点。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针对共性问题进行讲解。
评价方式:
-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给予评价和建议。
-对优秀作业和有创意的作业,教师将进行展示和表扬,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1.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力的相互作用,提高他们的认知水平。
2.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
3.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设计分层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
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介绍牛顿第三定律。
2.掌握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学会在实验中观察测量力的作用过程,理解力的平衡与不平衡,发现力和相互作用物体的性质。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牛顿第三定律和力的相互作用的理解。
2.利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力的平衡和不平衡的理解。
三、教学过程与课时安排第一课时:力的相互作用教学内容1.引入:通过比划简单的动作,让学生认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引导学生,观看一些生活中和运动中的视频(比如赛车,跳高,跳远等),从中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3.介绍牛顿第三定律的概念和公式。
4.给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牛顿第三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1.力的相互作用与牛顿第三定律。
2.如何用牛顿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将牛顿第三定律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课时安排时间内容10min 引入:简单动作模拟20min 观看视频30min 讲解牛顿第三定律,练习题10min 总结第二课时:力的平衡与不平衡教学内容1.回顾牛顿第二定律以及力的合成、分解。
2.介绍力的平衡和不平衡的概念,给出实例让学生理解。
3.进行实验测量力的作用,让学生观察平衡与不平衡的情况。
4.给出实例,让学生解决平衡问题和不平衡问题。
教学重点1.力的平衡和不平衡的概念。
2.实验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实验测量力的作用过程和不同情况下的力平衡和不平衡。
课时安排时间内容10min 复习: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分解20min 讲解力的平衡和不平衡30min 实验测量力的作用10min 解决实例问题10min 总结四、教学反思在教这一课程时,我发现学生们对力的概念还比较模糊。
如果没有一个好的力的基础,就很难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和牛顿第三定律。
因此,在教学之前,应该先对力的基础知识进行回顾和巩固。
除此之外,实验部分也是本课时的一大难点。
由于实验过程可能比较复杂,需要老师在实验前对实验步骤和安全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讲解。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8.4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我主要考虑了两个方面。
我希望通过这个教案让学生们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概念。
我想要设计一些有趣的实验和活动,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这一概念。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 让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2. 教学重点:通过实验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三、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弹簧测力计、小球、木板、滑轮组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等。
四、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比如两个人相互推挤,让学生感受力的作用。
然后提问:力的作用是如何进行的?2. 讲解:讲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并用图示和实例进行解释。
3. 实验一:弹簧测力计实验。
让学生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两个小球相互拉扯的力,并记录下来。
然后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力的作用是如何相互的?4. 实验二:木板和滑轮组实验。
让学生通过滑轮组拉动木板,观察和记录木板上的力的大小。
然后让学生讨论:力的作用是如何相互的?6. 练习: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解释一些日常现象,比如荡秋千、跳绳等。
五、活动重难点1. 活动重点:通过实验和活动,让学生感受和理解力的相互作用。
2. 活动难点:理解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并能够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这个教案,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讲解。
在实验和活动的设计上,我需要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操作,以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2. 拓展延伸:可以让学生们进一步研究力的相互作用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比如交通工具的运行原理、人体运动等。
还可以组织一些力的相互作用的小比赛,让学生们在实践中感受和理解这一概念。
重点和难点解析:在设计这个教案的时候,我关注了如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这一物理概念。
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教案: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教学内容1. 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定义及其含义。
2. 力的作用相互性的实验现象及解释。
3. 应用力的作用相互性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够用力的相互作用解释一些日常现象。
2.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含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小球、木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表格。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日常现象,如扔掷物体后手会感到疼痛,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是否只是单向的。
2. 新课讲解:介绍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概念,解释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并通过实验现象进行演示和解释。
3. 实验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力的相互作用现象,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4. 应用练习:给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进行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定义: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原理: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应用:力的相互作用在实际中的应用,如扔掷物体后手会感到疼痛。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请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解释一个日常现象。
答案:当人跳跃时,脚向下用力,地面也会给人一个向上的反作用力,使人能够离开地面。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原理,并在实际中能够运用该原理进行问题分析和解答。
2. 拓展延伸:力的相互作用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运动器材的使用、交通工具的运行等。
重点和难点解析:力的相互作用原理的理解和应用力的相互作用原理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表明力不仅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而且这种作用是相互的,即当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时,同时也会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教案
一、教材依据
本节课是经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20xx年初审通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xx出版传媒集团xx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力》的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二、设计思路
为坚持新课改的理念,实施高效课堂,本着先学后教的思想,充分相信学生,大胆放手,让学生在讨论探究中学到知识。
在学习了弹力、重力和摩擦力这三种具体的力以后,对它们的共同性质之一-------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性的研究是本节课主要解决的问题。
力是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常见的概念,力也是整个物理学的核心,是贯穿物理学的主线,学好力,为以后学好物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生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的基础上,可以通过学生预习、讨论及自己动手实验,教师适时点拨,能得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结论。
本节教材内容偏少,知识点集中,教学过程可采用观察讨论法和实验探究法。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观察和分析,认识到力的作用的相互性并能利用该知识解决生活问题。
(2)通过讨论,认识到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3)知道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相互间的讨论、展示和学生点评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2)通过观察和实验来掌握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为后面平衡力的学习打下基础。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观察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的能力及勇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
4、现代教学手段
运用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相结合,幻灯片视频动画展示,结合教师精讲,教师在展示幻灯片的同时,运用传统教学,把重点内容及本节课的小结进行板书,以达到学生掌握知识点的目的。
四、教学重点
掌握力的概念、知道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五、教学难点
理解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用此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六、教学准备
弹簧测力计(学生9组分组实验器材18个)、ppt制作、物理课本、导学案(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备课组内经过各位
教师的三次研讨,精心编制导学案)、双色笔(学生通过课前预习和完成导学案情况,在自己有问题的地方用不同颜色的笔进行改正,或勾画重点内容)、课前5分钟展示(展示导学案中的自主学习部分)
七、教学过程
Ⅰ、课前5分钟展示
学生展示,各小组分配到人,一般由小组中基础较差的学生展示,同组的其他同学进行点评、改正。
没有展示任务的同学在物理学科班长的领导下进行朗读本节课的相关内容,改正导学案中的问题。
教师做好课前准备。
Ⅱ、导入新课
(幻灯片播放)公元1918年,海南省南天村,有一恶霸,名叫南天虎。
人如其名,仗着家财万贯,横行霸道,无恶不作,村里人人谈虎色变。
有一天,他十岁的儿子跟几个小朋友到村外玩耍,刚出村口,他儿子就踢到一个石头,摔得头破血流,抱着头,一边哭,一边跑回家叫“爸爸!爸爸……”南天虎看见儿子血流满面,气得咬牙切齿,指着儿子“谁打你的?”儿子有父亲在,什么都忘了,一边拉父亲的手,一边往村外走,走到石头前面,指着势头说:“就是它。
”南天虎想都不想,一脚向石头踢去,“唉呀,我的脚断了!”围观的村民,人人暗地称快。
有道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小故事引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
发学生思考)
Ⅲ、新课教学
一、认识力
师:看了这个小故事,在大家学习完这节课后来解释其中的道理。
[板书]第八章第四节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做一做]1、用手推、拉桌子;用脚蹭地。
2、用手拉弹簧测力计,测出拉力。
[点评]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思考能力,利用身边的物体做简单的物理实验,体现生活中处处有物理的理念。
教师分析:用手推、拉桌子,说明手施加了力,桌子受到了力;用脚蹭地,说明脚施加了力,地面受到了力;用手拉弹簧测力计,说明手施加了力,弹簧测力计受到了力。
师:一个力的产生需要几个物体?
生:两个。
师:这两个物体分别叫什么?
生: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师:现在我们给力下一个完整的定义。
生:物理学中,把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称为力。
[点评]结合前面所学,巩固力的概念。
[板书]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想一想]当一个物体受到另一个物体的作用时,另一个
物体是否也同时受到这个物体的作用呢?
二、物体间力的作用事相互的
[多媒体展示]1、穿旱冰鞋的小孩推墙,小孩向后退。
2、放着磁铁的两个小车,当同名磁极相对时,两个小车同时后退;
当异名磁极相对时,两个小车相互靠近。
师:现在大家拿出导学案,讨论合作探究一中的内容,并完成合作探究一。
(图片见课本57页图8-34、8-35、8-36、8-37)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由组内成员指定一个主讲人,其他成员可以进行纠错或补充,并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完成导学案合作探究一的内容。
(时间在5分钟左右,教师可以巡查,也可随时解答学生在讨论过程中的遇到的问题。
)
[教师]幻灯片中出示展示、点评的小组成员,学生讨论结束。
师:好,讨论结束,请展示开始展示,点评的同学做好准备。
生1:用手指压铅笔尖,手是施力物体,铅笔是受力物体,而手指感到疼,说明铅笔受力的同时对手也施加了力。
生2:小华和小明穿着旱冰鞋静止在地面上,小华用力推小明,发现两人同时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说明小明受力的
同时也对小华施加了力。
生3:将两个悬挂着的带有异种电荷的小球靠近,会看到两个小球相互吸引,相互靠近。
说明两个小球在受力的同时都对对方施加了力。
生4:将载有磁铁的小车相载有铁块的小车靠近,发现两个小车相互吸引,相互靠近。
说明铁块受力的同时也对磁铁施加了力。
师:从上面的4个现象中,发现这些现象说明了一个共同的什么问题?
生5: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有力的作用时,另一个物体也同时对这个物体有力的作用,即力的作用时相互的。
[知识小结]一个力必须涉及两个物体,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并且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板书]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补充]多媒体展示图片,运动员起跑、用脚尖踢球脚会感到疼、飞机起飞、火箭发射船浆向后划水使船前进等。
[点评]拓展学生的视野,体现“从生活到物理、从物理到社会”的理念
[提示]在此环节可让学生多多举例,能更加深理解。
[点评]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展开、演示实验的进行,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从内隐到外显地认识、理解“力的作用是
相互的”。
[过渡]物理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物体间这种相互作用的力有什么关系呢?
三、实验探究:物体间相互作用力的关系
师:物理中实验探究分为几个环节?
生: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实验、收集证据、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师:按照实验探究的过程完成导学案中的合作探究二的内容。
[学生活动利用桌面上的器材,两个弹簧测力计进行实验探究。
[点评]给学生提供充足的学习材料、学习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活动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深化认识、加深理解。
师:随机点将,那个小组完成了给大家展示一下你们组的成果?
生1:首先将两个弹簧测力计校正零点,然后将他们秤钩相对,向相反的方向拉动弹簧测力计,同时观察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录数据,我们组记录了三组数据,(边示范边讲解)从数据中可以看出,这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实验次数
F1/N
F2/N
1
3
3
2
5
5
3
7
7
生2、我补充,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叫甲和乙,甲对乙施加了力,作用在乙上,同时乙队甲也施加了力,作用在甲上,所以相互作用的力还应该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师:补充的非常好,经过两名同学的示范和讲解,对于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家已经弄清楚了,这两个力的方向相反,并且两个力都沿着弹簧测力计的轴线方向,这个相反的方向应该在同一条直线上。
[点评]教师的适当讲解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有些知识学生可以通过讨论探究、交流获得,有些预备知识是教师必须要讲解的,可为后面的二力平衡做铺垫。
[板书]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关系: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作用在两个不同的物体上。
师:经过本节课的学习,对于开头的小故事,你能说出其中的道理吗?
生: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用脚踢石头,同时石头对脚也施加了力,所以那个恶霸的脚才会断。
哈哈
Ⅳ、反馈练习
完成导学案中[当堂训练]内容,完成的同学可以进行展示,随机点将,学生进行点评。
教师利用实物展示台点评学生的练习结果,对于存在问题进行强调
Ⅴ、课堂小结
我的收获、学生陈述本节课所得。
八、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让我知道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要充分相信学生,我就充分注意到应该放手让学生大胆的展示,大胆的开展实验探究,从自身的实验探究中寻找科学的理论,科学的方法,比教师的填鸭式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充满了激情和活力。
但要注意,不能让学生合作流于形式,让学生在合作中真正学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