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伴性遗传

合集下载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参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new)

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参考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new)

第3节伴性遗传一、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性别决定的基础上展开的一节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核心知识是性染色体上基因的传递规律,是基于遗传定律的进一步学习,并为“人类遗传病和遗传病预防”学习奠定了基础。

新课程要求学生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探究中要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

因此,本节课尝试基于学生已有经验和知识的问题驱动和真实问题分析的情景教学,尝试以“性别 XY染色体基因”这条与科学家研究十分相似的过程为学习的路线,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提高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另一方面可以体验科学家认真、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尊重科学的精神。

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没有完全按照教材中的顺序来组织教学,而是做了一些必要的调整。

教材中首先给出了伴性遗传的定义,对红绿色盲的伴性遗传方式是作为一个结论给出的.而我是从简述道尔顿发现色盲症的故事引入课题,把确定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的思维过程渗透到学生的研究过程中。

通过对道尔顿红绿色盲家族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分析思考和自主探究,让学生提出色盲的基因在X或Y染色体上的假设并分析、验证假设,从而得出致病基因在X染色体上的结论.接着以红绿色盲为例介绍伴性遗传,与学生共同写出五种基因型、四种婚配组合,然后学生书写四种婚配遗传图解,讨论分析、归纳出红绿色盲(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此后列举同类型遗传病——血友病加深理解。

最后联系实际生活,加强学生对遗传病影响人体健康的认识,增强科学优生观的意识.高二学生在口头语言和书面表达方面已具备了一定能力,在归纳、总结和推理能力方面也有一定积累,在教学过程中,始终体现“诱思—探究"的教学思想,试图通过高质量的思维对话,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基于上述情况,教学中一是注重创设情景,制造认知碰撞。

二是采用多媒体演示遗传图解,将抽象的概念具体化,加强学生识图能力、观察能力。

三是“让学习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通过道尔顿家族案例为主线,让学生自己分析得出人类红绿色盲的遗传方式。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章末整合提升教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知识系统构建规律方法整合整合一减数分裂与有丝分裂的比较1.列表比较法2.曲线图比较法3.分裂图像比较法(以二倍体动物细胞为例)例1如图是某种动物细胞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部分图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按先后顺序把有关有丝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按先后顺序把有关减数分裂图像的号码排列起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动物的正常体细胞中有________对同源染色体,细胞核中有________个DNA分子。

(3)在上述分裂图中,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此动物正常体细胞中染色体数增加一倍的是图____________。

(4)在上述分裂图中,属于初级精母细胞的是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上述分裂图中,每条染色体上只含有一个DNA分子的是图____________。

答案(1)⑫②⑤⑥⑦①③⑧⑩④⑨⑪(2)2 4(3)⑤⑥(4)①③⑧(5)⑤⑥⑦⑨⑪解析①图中含4条染色体且两两配对,属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四分体);②中含4条染色体,都排列在赤道板上,没有出现两两配对现象,为有丝分裂中期;③中含4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为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④中含2条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为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⑤⑥都含8条染色体,染色体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后期;⑦中细胞的每一极都含4条染色体,细胞膜正把细胞缢裂为两个,为有丝分裂末期;⑧表示同源染色体分开移向两极,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⑨中姐妹染色单体分开移向两极,变成4条染色体,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⑩中无同源染色体,含2条已复制的染色体,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胞——次级性母细胞;⑪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得到的细胞——成熟生殖细胞;⑫中染色体散乱分布,中心粒正移向两极,为有丝分裂前期细胞。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课后习题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2课后习题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第3节伴性遗传A级必备知识基础练1.下列关于性染色体和性别决定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生物性别决定的方式只有XY型和ZW型两种B.哺乳类、两栖类和昆虫的性别决定方式都是XY型C.性染色体可以存在于生物(2n)的生殖细胞中D.各种生物细胞中的染色体都可以分为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2.(陕西富县高级中学高一期末)下列有关伴性遗传的说法,正确的是( )A.雌果蝇的X染色体只能传递给子代雌果蝇B.红绿色盲在男性群体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群体C.男性的红绿色盲基因可能来自其祖父或祖母D.女性患抗维生素D佝偻病,其儿子也患该病3.下图是一个血友病(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的遗传系谱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患者7的致病基因来自( )A.1B.4C.1和3D.1和44.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双方父母表型也正常,妻子的弟弟是红绿色盲患者。

请预测,他们的儿子患红绿色盲的概率是( ) A.50% B.25%C.12.5%D.75%5.有些人的牙齿因缺少珐琅质而呈棕色。

如果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其女儿均为棕色牙齿,儿子都正常。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致病基因很可能位于X染色体上B.其儿子与正常女子结婚,后代不可能患病C.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病的概率为1/2D.其女儿与正常男子结婚,后代患者一定是男性6.下列关于人类红绿色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遗传上与性别相关联,患者中男性少于女性B.带有红绿色盲基因的个体为携带者C.Y染色体上无致病基因的等位基因,因此该性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D.具有“女性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一定患病”的遗传特点7.下图为红绿色盲患者的遗传系谱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B.Ⅱ-3与正常男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8C.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后代都不患病D.Ⅱ-4与正常女性婚配,生育患病男孩的概率是1/28.自然状况下,鸡有时会发生性反转,如母鸡逐渐变为公鸡。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学习导航]1.理解类比推理方法的含义。

2.把握摩尔根运用假说—演绎方法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的过程。

[重、难点] 3.说出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重点]一、萨顿的假说(阅读教材P27~P28)1.内容: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2.依据: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项目基因染色体生殖过程中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有相对稳定的形态结构存在体细胞成对成对配子单个单条体细胞中来源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形成配子时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点拨萨顿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关系的假说的提出,接受的是类比推理法。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试验证据(阅读教材P28~P30)1.试验现象2.试验现象的解释F2♀12XW12Y12XW14XW X W(红眼雌性)14XW Y(红眼雄性) 12Xw14XW X w(红眼雌性)14Xw Y(白眼雄性)3.试验现象解释的验证方法:测交。

4.试验结论:基因在染色体上。

5.进展:一条染色体上有很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点拨细胞中的基因并非都位于染色体上。

原核细胞的基因和真核细胞的细胞质基因都不位于染色体上。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阅读教材P30)1.基因的分别定律的实质(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肯定的独立性。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伴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别,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1)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别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

(2)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别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推断(1)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分析:基因位于染色体上,基因的行为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学生具备良好的科学态度,尊重事实,注重证据,勇于质疑。
- 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愿意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4. 行为习惯:
- 学生在课堂学习中,普遍存在依赖教师讲解的现象,独立思考能力有待提高。
- 部分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需要教师引导和激发学习兴趣。
- 部分学生课堂纪律良好,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但仍有部分学生存在走神、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 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伴性遗传的基本概念。伴性遗传是指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过程中表现出与性别相关的遗传现象。它是研究性别差异、遗传病等重要领域的关键内容。
2. 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伴性遗传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释和预测遗传病的发生。
- 隐性遗传:伴性遗传病往往由隐性基因引起,患者可能在家族中无明显病史。
- 遗传风险:伴性遗传病患者后代的风险较高,需进行遗传咨询和产前诊断。
3. 伴性遗传病的诊断与防治:
- 遗传咨询:为患者及其家族提供遗传风险评估和生育建议。
- 产前诊断:通过羊水穿刺、绒毛活检等方法,检测胎儿是否携带伴性遗传病的基因。
学情分析
本节课针对的是高中二年级的学生,他们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具备以下特点:
1. 知识层面:
- 学生已经学习过基因的概念、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遗传规律等基础知识,这为学习伴性遗传奠定了基础。
- 学生掌握了基本的生物科学实验操作技能,能够进行简单的观察、分析和数据处理。
- 学生对于性别决定、性别差异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对伴性遗传的详细知识及其实际应用尚不熟悉。
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1. 知识层面:学生已有的生物知识基础为学习伴性遗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注意查漏补缺,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3 伴性遗传的集体备课(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生物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2.3 伴性遗传的集体备课(第3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 伴性遗传的集体备课(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 伴性遗传的集体备课(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广东省肇庆市高中生物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2.3 伴性遗传的集体备课(第3课时)教案新人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伴性遗传
2.抗维生素D佝偻病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致病基因决定的一种遗传病,这种疾病的遗传特点之一是()
A.男患者与女患者结婚,其女儿正常 B.男患者与正常女子结婚,其子女均正常
C.女患者与正常男子结婚,必然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患者的正常子女不携带该患者传递的致病基因
3.纯种芦花鸡(Z B Z B)与非芦花鸡(Z b W)交配,产生F1,F1雌雄个体间交配,F2中雌性芦花鸡与非芦花鸡的比例是
()
A。

3:1 B.1:2 C.1:1 D.1:2:1
4.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3节  伴性遗传
谢 自由组合的时期发生在 (A)
A 同时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谢 B 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
裂的后期
C 分离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自由组合发生在 减数第二次分裂
D 分别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中期
第二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三节
伴性遗传
一、性别决定
1、生物的性别主要是由染色体所决定的
2、性染色体和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染色体 常染色体───与决定性别无关的染色体
①人的性别决定过程:
亲代
22对+XX
22对+XYຫໍສະໝຸດ 配子 22+X22+Y
22+X
1:1
受精卵 22对+XY
子代
比例
1

上携带着许多基因,Y染色
X非同源区段 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
左右,携带的基因较少。
X
所以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 基因,在Y染色体上没有相
应的等位基因。
小调查
红绿色盲检测图
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 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颜色(红色和绿色)。
男性患者
女性患者
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
B
b
红绿色盲基因是隐性的
(用b表示),它与它
的等位基因都只存在于X 染色体上,Y染色体上没 有。
XB
Xb Y
②④


男性
基因型 XBXB XBXb XbXb XBY XbY
表现型
正常
正常 色盲
(携带者)

正常 ③
色盲
女性正常
亲代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2022版优化方案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二学案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1节第1课时减数分裂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1课时减数分裂[学习导航]1.把握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分子、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及细胞形态的转变。

[重、难点] 2.会区分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不同点。

[重点]一、减数分裂(阅读教材P16)1.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

2.时期:从原始生殖细胞进展到成熟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3.特点:细胞连续分裂两次,而在整个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只进行一次。

4.结果:成熟的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削减一半。

⊙点拨真核生物的细胞分裂方式一般有三种,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依靠减数分裂,体细胞的增殖主要依靠有丝分裂,其次依靠无丝分裂。

二、精子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6~P19)1.形成场所:精巢或睾丸。

2.细胞名称的变化3.染色体的变化(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复制,每条染色体都包含两条姐妹染色单体。

(2)减数第一次分裂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包含四条染色单体↓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发生交叉互换↓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同源染色体分别,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3)减数其次次分裂①间期:通常没有或时间很短,染色体不再复制。

②分裂期: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4.变化结果:一个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和变形形成四个精子。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阅读教材P19~P20)1.形成场所:卵巢。

2.过程3.染色体的变化:与精子形成过程相同。

4.变化结果:一个卵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只形成一个卵细胞,三个极体都退化消逝。

1.连线2.推断(1)只有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才能进行减数分裂。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次数和细胞分裂次数是相同的。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3)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分析:染色体数目的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或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3节伴性遗传教案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专注听讲,对伴性遗传的概念和规律进行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在小组中分享自己的预习成果,讨论实例。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疑问,与小组成员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让学生掌握伴性遗传的基本知识。
-实践活动法: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在实践中理解伴性遗传规律。
7.反馈问卷:准备一份关于本节课内容的反馈问卷,用于课后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
8.教学指导手册:为教师准备一份详细的教学指导手册,包含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方面的信息,以便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参考和指导。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通过在线平台提交,与教师分享。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独立探索教材,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方便学生提交预习成果,教师监控进度。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伴性遗传的知识,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
2.辅助材料: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图表、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如伴性遗传的实例图片、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图表、相关视频等,以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理解能力。
3.实验器材:如果涉及实验,确保实验器材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如显微镜、染色体模型、实验试剂等。同时,制定实验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确保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安全。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
教学重点:
1.伴性遗传的概念、类型及特点;
2.伴性遗传规律的运用。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在染色体上含答案

2024年高中生物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二册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程内容标准核心素养对接1.说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理论假说和实验证据。

2.运用有关基因和染色体的知识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3.认同科学研究需要丰富的想象力,大胆质疑和勤奋实践的精神,以及对科学的热爱。

1.科学思维——理解基因与染色体的行为存在着明显的平行关系。

2.科学探究——运用“假说—演绎法”,理解摩尔根果蝇杂交实验的事实和证据。

3.生命观念——依据减数分裂过程,理解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知识点1萨顿的假说知识点2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者美国生物学家摩尔根。

2.科学探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3.研究过程4.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一条染色体上有许多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

知识点3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和染色体,在体细胞中都成对存在,在配子中都只有成对中的一个。

(√)(2)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所以基因全部位于染色体上。

(×)(3)摩尔根提出白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说,最关键的实验结果是F2白眼全部是雄性。

(√)(4)果蝇具有易饲养、繁殖快、染色体数量多等优点。

(×)(5)若让红眼雄果蝇与白眼雌果蝇杂交,则可通过子代的眼色来辨别性别。

(√)(6)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教材P31“图2-9”拓展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1)果蝇体细胞中含有4对同源染色体,其中Ⅱ、Ⅲ、Ⅳ为常染色体,X、Y为性染色体。

(2)性染色体只存在于生殖细胞中吗?提示不是。

常染色体和性染色体既存在于体细胞中,也存在于生殖细胞中。

探究点一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果蝇的红眼(W)对白眼(w)是显性,控制眼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

现用一对果蝇杂交,一方为白眼,另一方为红眼,杂交后F1中雄果蝇均为白眼,雌果蝇均为红眼,请回答:(1)写出上述过程的遗传图解。

高中生物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教案

高中生物必修2 第2章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教案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减数分裂的概念。

2.能力目标:(1)通过与有丝分裂过程的比较,理解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理解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理解受精作用的过程。

(2)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讨论,总结出减数分裂过程中各时期的特征,并从实质上理解减数分裂是特殊的有丝分裂。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5)受精作用的过程2.教学难点:(1)精子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3)卵细胞形成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情况(4)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特征和数目变化(5)受精作用的过程【教学方法】讲授与学生讨论相结合、问题引导法、归纳【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上学期我们学习过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和减数分裂。

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下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1.有丝分裂间期:进行染色体的复制,即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2.有丝分裂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3.有丝分裂中期:形数清晰赤道齐4.有丝分裂后期:点裂数增均两极5.有丝分裂末期:两消两现建新壁提出问题:每个人的发育起点都是受精卵,受精卵经过有丝分裂和细胞分化就形成了新个体。

精子和卵细胞是通过什么方式形成的?假设:配子(精子或卵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的方式产生的。

魏斯曼预测:在卵细胞和精子成熟的过程中,必然有一个特殊的过程使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受精时,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恢复正常的染色体数目。

这种分裂方式称为减数分裂。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1.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分裂;2.范围: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3.特点:染色体复制1次,细胞连续分裂2次4.结果:子代细胞染色体数目比亲代细胞减少一半5.细胞类型:原始生殖细胞→成熟生殖细胞下面我们结合哺乳动物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介绍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形成的过程请问:这些成群结队的精子是从哪里来的?高等动植物的减数分裂发生在有性生殖器官内。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2022-2023学年 必修2 人教版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第2节基因在染色体上课标要求核心素养说明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运用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阐明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实质。

1.通过对萨顿的假说的学习,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理论证据。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2.结合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理解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

(生命观念、科学思维)3.构建模型图,理解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现代解释。

(科学思维)基础知识·双基夯实一、萨顿的假说1.内容:基因是由__染色体__携带着从亲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也就是说,基因就在__染色体__上。

2.依据基因和__染色体__行为存在着明显的__平行__关系。

(1)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__完整性和独立__性。

染色体在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也有相对稳定的__形态结构__。

(2)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__染色体__也是成对的。

在配子中只有成对的__基因__中的一个,同样,也只有成对的__染色体__中的一条。

(3)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__父方__,一个来自__母方__。

__同源染色体__也是如此。

(4)__非等位__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__非同源__染色体在减数分裂Ⅰ的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实验证据1.实验现象P红眼(♀)×白眼()↓F 1__红眼__(♀、)↓雌雄交配F234红眼(、♀)__1/4白眼__()2.实验现象的解释F2♀12__X W__12__Y__12__X W__14X W X W(红眼雌性)14X W Y(红眼雄性) 12__X w__14X W X w(红眼雌性)14X w Y(__白眼雄性__)__测交__4.实验结论:基因在__染色体__上。

5.发展:一条染色体上有__多__个基因,基因在染色体上呈__线性__排列。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1.基因的分离定律的实质(1)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__同源染色体__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__独立性__。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__同源染色体__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节伴性遗传[学习导航]1.总结人类红绿色盲症的遗传规律及伴性遗传的特点。

[重点] 2.举例说出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

[重、难点]3.明确鸡的性别打算方式和遗传特点。

一、伴性遗传(阅读教材P33)1.特点: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把握的性状遗传与性别相关联。

2.常见实例(1)人类遗传病:人的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 佝偻病和血友病等。

(2)果蝇:红眼和白眼。

二、人类的红绿色盲症(阅读教材P34~P36)1.把握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2.人的正常色觉和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女性男性基因型X B X B X B X b X b X b X B Y X b Y表现型正常正常(携带者) 色盲正常色盲3.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的主要婚配方式⊙点拨①XY代表一对同源染色体并非代表等位基因。

②Y上不存在把握正常和红绿色盲的基因,但并非没有其他基因。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阅读教材P36)1.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2.患者的基因型(1)女性:X D X D和X D X d。

(2)男性:X D Y。

3.遗传特点(1)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2)男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患病。

四、伴性遗传在实践中的应用(阅读教材P36~P37)1.鸡的性别打算(1)雌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W。

(2)雄性个体的两条性染色体是ZZ。

2.依据雏鸡的羽毛特征来区分雌性和雄性图例如下:1.连线2.推断(1)性别都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

(×)分析:大多数生物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打算的,有的生物的性别与基因、单倍体和环境有关。

例如,爬行动物一般是由温度打算性别,像海龟、鳄鱼的性别就是温度打算的。

(2)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把握的性状都是与性别打算相关的。

(×)分析:如色盲等伴性遗传病,其基因也在性染色体上却与性别打算无关。

(3)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肯定患病。

(×)分析:男性只要含有红绿色盲基因就是红绿色盲患者,但女性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含有致病基因时才是红绿色盲患者。

(4)色盲基因都是由外祖父经他的女儿传给外孙。

(×)分析:色盲基因也可由外祖母经她的女儿传给外孙。

(5)全部具有性染色体的生物,雄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Y型,雌性性染色体组成都为XX型。

(×)分析:生物体的性别打算方式不止XY型一种,像鸡的性别打算方式就为ZW型,即雌性为ZW,雄性为ZZ。

(6)伴X显性遗传男女患病比例基本相当。

(×)分析:伴X显性遗传时,女患者多于男患者。

主题一伴性遗传的方式和特点1.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结合下面色盲的遗传系谱图,探究以下问题:(1)因色盲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女性只有基因型为X b X b才表现为色盲,X B X b不表现为色盲;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带有色盲基因b ,就表现为色盲。

所以男性色盲患者多于女性色盲患者。

(2)由于男性体细胞内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能来自于母亲,传递给女儿。

所以男性色盲患者的色盲基因肯定来自于母亲,传递给女儿。

(3)正常男性的母亲和女儿肯定不是色盲患者;女性色盲患者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是色盲患者。

因此,色盲基因的传递表现为隔代交叉遗传。

2.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结合下面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系谱图,探究以下问题:(1)患者具有的显性致病基因来自于其父亲或母亲,即其父母至少一方为患者。

所以具有连续遗传现象。

(2)因致病基因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女性只有X d X d才能表现正常,而男性只要X染色体上有一个隐性基因d,就表现为正常。

所以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3)男性患者的致病基因由母亲遗传而来,并将致病基因传给女儿,所以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肯定是患者,正常女性的父亲和儿子肯定正常。

3.伴Y染色体遗传结合下面人类外耳道多毛症遗传系谱图,探究以下问题:(1)由于致病基因只位于Y染色体上,无显隐性之分。

所以患者全为男性,女性全正常。

(2)致病基因由父亲传给儿子,儿子传给孙子,也称为限雄遗传,具有世代连续现象。

小组争辩XY型性别打算的生物雄性体内的一对异型性染色体——X、Y构成了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X和Y染色体都有一部分与对方不同源,但也有一部分是同源的。

二者关系如图所示:(1)一对等位基因(A、a)在X、Y染色体的同源段和非同源段,请写出两种状况下可能的基因型?提示:同源段(共七种):X A X A、X A X a、X a X a、X A Y A、X A Y a、X a Y A、X a Y a;非同源段(共五种):X A X A、X A X a、X a X a、X A Y、X a Y。

(2)位于X和Y染色体上同源段和非同源段上的基因所把握的遗传是否均为伴性遗传?肯定和性别相关吗?提示:是;不肯定。

(1)简化记忆伴X隐性遗传的四个特点:①男>女;②交叉遗传;③女病,父子病;④男正,母女正。

(2)简化记忆伴X显性遗传的四个特点:①女>男;②连续遗传;③男病,母女病;④女正,父子正。

(3)简化记忆伴Y遗传的特点:①全男;②父→子→孙。

1.下列关于伴性遗传方式和特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X染色体显性遗传:女性发病率高;若男性发病其母、女必发病B.X染色体隐性遗传:男性发病率高;若女性发病其父、子必发病C.Y染色体遗传:父传子、子传孙D.Y染色体遗传:男女发病率相当;也有明显的显隐性关系解析:选D。

女性中没有Y染色体,所以不行能发病,由于没有与之对应的等位基因,所以也就没有显隐性关系,也没有纯合、杂合的说法,D项错误。

2.如图是一种伴性遗传病的家系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病是显性遗传病,Ⅱ4是杂合体B.Ⅲ7与正常男性结婚,子女都不患病C.Ⅲ8与正常女性结婚,儿子都不患病D.该病在男性人群中的发病率高于女性人群解析:选D。

由遗传图谱看出既有男患者也有女患者,不是伴Y遗传,无法用“无中生有”和“有中生无”来推断显隐性关系,再用“看女病,Ⅱ4的儿子Ⅲ6不患病”,可推出该病不是伴X隐性遗传病,所以D 项错误。

主题二遗传系谱图的解题规律第一步:确定是否是Y染色体遗传病(1)推断依据:全部患者均为男性,无女性患者,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

(2)典型系谱图其次步:确定是否是细胞质遗传病(1)推断依据:只要母病,子女全病;母正常,子女全正常,即子代的表现型总是和母亲全都。

(2)典型系谱图第三步:确定是显性遗传病还是隐性遗传病(1)双亲正常,子代有患病个体,肯定是隐性遗传病(简记为“无中生有是隐性”)。

(图1)(2)双亲患病,子代有正常个体,肯定是显性遗传病(简记为“有中生无是显性”)。

(图2)(3)亲子代都有患者,无法精确推断,可先假设,再推断。

(图3)第四步:确定是否是伴X染色体遗传病(1)隐性遗传病①女性患者,其父或其子有正常,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图4、5)②女性患者,其父和其子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图6、7)(2)显性遗传病①男性患者,其母或其女有正常,肯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图8)②男性患者,其母和其女都患病,可能是伴X染色体遗传。

(图9、10)第五步: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推想(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遗传,则最可能为显性遗传病;若在系谱图中隔代遗传,则最可能为隐性遗传病,再依据患者性别比例进一步确定。

(2)典型图解上述图解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遗传系谱图的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都病为伴性,父子有正非伴性;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都病为伴性,母女有正非伴性。

提示:以上隐性遗传病中,若女患者的父亲和儿子都是患者,则该病最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但不能排解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可能。

但若女患者的父亲或儿子正常,则肯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显性遗传病也具有相同状况。

3.依据下面人类遗传系谱图中世代个体的表现型进行推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①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②可能是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C.③可能是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D.④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解析:选D。

①双亲都不患病,而女儿患病,肯定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由于假如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女性患者的父亲必为患者。

②双亲正常,后代有病,必为隐性遗传,由后代患者全为男性,可知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由母亲传递而来的可能性比较大,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三男患病、一女正常的概率微小,故此病一般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③父亲有病,母亲正常,子代女儿全患病,儿子全正常,可知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④父亲有病,儿子全患病,女儿正常,则为伴Y染色体遗传病的可能性比较大。

4.(2021·高考浙江卷)甲病和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某家族遗传家系图如下,其中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乙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Ⅱ1与Ⅲ5的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4C.Ⅱ3与Ⅱ4的后代中理论上共有9种基因型和4种表现型D.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则产生特别生殖细胞的最可能是其母亲解析:选D。

假设甲、乙两种遗传病分别由基因A、a和B、b把握。

对于甲病来说,由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却生了患病的Ⅲ7,可知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是X A X a和X A Y。

对于乙病来说,由不患乙病的Ⅱ1和Ⅱ2生了患乙病的Ⅲ1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Ⅱ1和Ⅱ2的基因型均为Bb,故A项错误。

由Ⅲ3可推知Ⅱ1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 A X a,由Ⅱ3和Ⅱ4的基因型为X A X a和X A Y 可推知,Ⅲ5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1/2X A X A或1/2X A X a,由患乙病的Ⅲ4可推知,Ⅱ3和Ⅱ4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和bb,由此可知Ⅲ5有关乙病的基因型为Bb,所以Ⅱ1的基因型是BbX A X a,Ⅲ5的基因型是1/2BbX A X A或1/2BbX A X a,故Ⅱ1和Ⅲ5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2,B项错误。

前面已经推出Ⅱ3和Ⅱ4的基因型分别为BbX A X a 和bbX A Y,理论上Ⅱ3和Ⅱ4的后代有2×4=8种基因型、2×3=6种表现型(Bb和bb杂交,2种基因型、2种表现型;X A X a和X A Y杂交,4种基因型、3种表现型),C项错误。

若Ⅲ7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由于其患甲病,故其有关甲病的基因型为X a X a Y,据题干可知其父亲(Ⅱ4)不携带甲病的致病基因,所以两条X染色体必定来自其母亲,D项正确。

————————————[核心学问小结]————————————[网络构建][关键语句]1.XY型性别打算的生物,雌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性为XY。

2.ZW型性别打算的生物,雄性的性染色体组成为ZZ,雌性为ZW。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