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可以永恒吗》教学设计
一、说教学目标
1、【政治认同目标】
懂得生命来之不易,生命是独特的、不可逆的和短暂的,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理解生命有接续,明确个体生命在实现人类生命的接续中要担当使命。
2、【道德修养目标】
培养对生命问题的辩证思维能力,理解生命有时尽,生命有接续。
3、【法治观念目标】
理解生命来之不易,培养珍爱生命的情怀,增强生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健全人格目标】
通过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培养感激生命、热爱生命的情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责任意识目标】
通过了解生命的接续,明白生命接续的意义,积极担当生命接续的使命和责任。
二、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生命的特点、了解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
教学难点:生命的接续,个人的生命在接续中担当使命。
三、教学过程:
1、教学导入
唐僧师徒四人为取真经,行至白虎岭。
住在白虎岭的一个白骨精,为了达到“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这一唯一目的,她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先后变幻为村姑、妇人、老父。
没想到全被孙悟空识破,“村姑”、“妇人”、“老父”的假身统统都被打死。
白骨精半天挨了三次打结果还是没有成功。
《西游记》里的妖魔鬼怪大都想吃唐僧肉,因为他们认为,吃了唐僧肉就可以长生不老。
师:吃了唐僧肉,真能长生不老吗?
学生自由回答。
师:我们的生命可以永恒吗?
生:不可以。
师:那我们的生命有什么特点呢?
设计意图:《西游记》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许多学生都读过里面的故事,对里面的人物和故事情节比较熟悉且很感兴趣。
通过孙悟空三大白骨精导入,既能活跃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2、生命有时尽
(1)、我的三次“蒙难”
第一次是我出生时体重太轻了,家里人都以为我活不了,还是奶奶把我养活了;
第二次是我误食了“海洋宝宝”,妈妈及时发现送去医院治疗才救回一命;
第三次是我和朋友下河游泳,差点被吸进河中深坑,幸亏岸边有大人听到我们的呼救声,把我们拉回岸上。
图片展示:沙漠的绿植、悬崖的松柏、南极企鹅、石缝绿芽。
师:结合材料和图片,思考生命有什么特点?
生:生命来之不易。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能认识到生命是来之不易的,每个人的生命是在无数偶然性中产生的,在这一点上我们是幸运的。
(2)身体密码
在世界上,两个拥有完全相同指纹的人出现的概率为640亿万分之一。
指纹甚至比DNA更为独特——同卵双生者尽管拥有几乎相同的DNA,却没有相同的指纹。
虽然受年龄增长、劳动、疾病等因素的影响,指纹有发生变异的可能,但是专家指出,指纹的变异量往往是很小的。
人在胚胎时期,指纹就形成了,并且伴随我们的一生。
指纹包含着一系列的特征组合,可以帮助我们确定一个人的身份,它是一种有力的唯一性个体识别证据。
师:身体还有什么部位是可以用于区分你和他人是不同的?
生:自由发言。
材料准备:(1)人的耳朵的形状非常独特,不仅每个人的耳朵不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的两只耳朵也各不相同。
在美国和荷兰,甚至出现过根据耳朵留下的“耳纹”破获案件的事例。
(2)科学家用心电图记录人的心跳,就能得到人们心脏独特的电脉冲,而这种独特性也可以用于识别身份。
据说美国苹果公司就曾尝试将心跳作为一种密码,用于保护隐私。
(3)研究显示,每个人在走动的时候都有不同的步态。
早在20世纪70年代,人们就已经意识到,步态足以帮助我们辨别一个人,且准确率至少可以达到90%。
师:从以上事例中,生命有什么特点?
生:生命是独特的,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设计意图:通过引导学生探寻身体的密码,帮助学生理解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3)人生逆流电影
课件展示三部电影的梗概:
《返老还童》:本杰明.巴顿出生时是一个老头,越活越年轻,最终又变化一个婴儿在襁褓中死去的奇异故事。
《重返十七岁》:17岁的迈克决定放弃前途向女友求婚。
20年后,人到中年的迈克生活事业两失意下重返17岁的故事。
《重返二十岁》:70岁的奶奶穿越到自己20岁的时候,追逐自己的歌唱梦想。
师:电影中的故事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生吗?为什么?
生:不可能,生命是不可逆的。
设计意图:通过电影的梗概,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不可逆特性。
(4)生命的存量
中国人口平均寿命:男性74岁,女性77岁。
00后:58+年 21170天;
90后:48+年 17520天;
80后:38+年 13870天;
70后:28+年 10220天;
60后:18+年 6570天;
50后:8+年 2920天。
师:从以上各年龄层的生命存量中,你和父母的生命还有多久?
生:自由发言。
师:如果减去必须的睡觉、吃饭等时间,减去父母工作不能陪伴你的时间呢?生:剩下很少时间。
师总结:人生在世,看似还有很多时间,但认真算算,可以陪伴父母的时间并不多,生命是短暂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命的存量,各年龄层的天数,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生命是短暂
的。
3、生命规律——死亡
最初见到死亡,我还是个没有经历过痛苦的天真的小女孩儿。
一天,我正和朋友玩游戏。
忽然,一阵惊叹动地的哭声和悲怆的乐声传来,一支长长的送葬队伍正缓缓从门前经过......这事过去很久,我都不能忘记。
我长大后,在二十多年的生命里,先后目睹了外祖父、外祖母和母亲的死亡。
他们三人是我最挚爱的亲人:母亲给了我生命,外祖父和外祖母抚养了我。
新冠疫情来袭,生活更加艰难......
师:最挚爱的亲人能一直陪在我身边吗?为什么?
生:不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抗拒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死亡是人生不可避免的归宿。
师:你有感受到生活的困难了吗?活着难在哪里?
生:自由发言。
师:活着如此艰难,我们为什么还要活着?
生:因为活着可以发现很多美好的事,我们可以在生命中感受到被关心的温暖、帮助他人的开心......
师总结:我们要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更加热爱生命,热爱生活,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奋斗和奉献之中。
设计意图:本活动通过对死亡的讨论,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认识到,虽然我们每个人都无法抵抗生命发展的自然规律,但却可以拥有一份好好活着的感动,从容面对生命的不可预知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生命的全面理解,有助于学生树立珍爱生命、热爱生命的生命观。
生命有接续
1、播放《寻梦环游记》片段,重温电影中的经典台词:死亡不是真的逝去,遗忘才是永恒的消亡。
2、两代公安人的传承:父亲离开了,就由我穿上这身警服
(1)杨煊宇出生这天,产房喜气洋洋,一家人围着婴儿床讨论不停......
爷爷:孙子出生我们杨家“煊”字辈就有人了。
奶奶:我当奶奶了,我得多给孙子准备点衣服。
爸爸:宝贝,你要快快长大,爸爸教你武术!
妈妈:宝宝,乖乖长大,妈妈带你去领略世间美好!
师:杨煊宇的出生给他的家庭带来了什么?
生:家人有了新的身份、家族后继有人......
师总结:杨煊宇这一个体的生命是他的家庭生命的延续,是人类生命(物质生命或身体生命)的接续。
(2)杨煊宇的父亲
2003年3月15日,一名歹徒手持30厘米的长刀,刺伤了两名协警。
千钧一发之际,杨海升冲上去与歹徒搏斗,身中数刀,双手虎口被割裂,仍仅仅抓住歹徒的刀刃,用肩膀将歹徒死死顶在墙角。
当赶来增援的战友将歹徒制服后,杨海升的衣服已被鲜血染红。
当天,杨海升因伤势过重,壮烈牺牲。
10岁的杨煊宇不理解父亲的行为,还恨父亲抛下了妈妈和自己。
师:杨海升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家人,为什么抛下了妻子和孩子?
生:杨海升在家庭中是父亲,要赚钱养家,承担家庭责任;在社会中是警察,要承担维护社会秩序社会责任。
师:杨海升生命仅是家庭生命的延续吗?
生:个体生命是社会关系(社会角色)中的生命的接续。
师总结:生命的接续,使得每个人的生命不仅仅是“我”的生命,还是“我们”的生命。
因此我们要为自己的生命找到一个位置,担当一份使命。
(3)杨煊宇的选择
杨海升牺牲后,被认定他为革命烈士、全国公安二级英模。
2015年,杨烜宇从浙江警察学院毕业后考入清波派出所,当过社区民警,经历过G20杭州峰会、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安保等一系列重要任务。
在工作中,他逐渐理解了那个总在陪伴家人时匆匆离去的背影:他正直、善良、勇敢,肩负着一名人民警察的责任。
而这些年,杨煊宇身上越来越有父亲的影子。
师:如何理解“杨煊宇身上越来越有父亲的影子”?
生:个体生命是精神信念上的生命的接续。
师总结:杨煊宇接续了父亲的职业,但时代在发展,对警察这一职业的要求,或
者说警察这一职业在新的时代也会做出越来越高的成就,凝聚、创造出新的警察精神,因此我们要在精神上不断继承和创造人类的文明成果。
设计意图:通过《两代公安人的传承:父亲离开了,就由我穿上这身警服》杨煊宇的真实故事,让学生认识到生命的接续,既是人类生命的接续,更是社会关系和精神理念的接续。
四、课堂小结
生命可以永恒吗?在生命的特点中,生命来之不易、是独特的、是不可逆的、更是短暂的,肉体的生命是不永恒的。
但在生命的接续中,生命既是人类生命的接续,更是社会关系和精神理念的接续,精神生命是永恒的!
五、板书设计
六、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突出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展示材料、符合教材内容的视频等资料为依托,以教材的编排结构为依据进行设计,不仅尊重教材,充分体现各知识点间的递进关系,而且对教材内容记性了适当拓展,充实丰富了课堂,利用两代公安人的传承:父亲离开了,就由我穿上这身警服的案例,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生命接续的理性思考,进而理解生命接续的意义,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的生命接续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