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下篇)

合集下载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

2023-2024学年江苏省江安高级中学高二3月月考历史(选修)试题1. 南方长江下游的良渚文化和北方辽河上游的红山文化都出土了精美的玉器,并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

伴随着历史的发展,良渚文化和红山文化在本地区消失,而玉器和大型祭坛在中原夏商周文明中找到延伸现象。

这表明()A.中原文明辐射四方B.区域文明进程趋同C.中华文明一体发展D.华夏认同观念加强2. 下图为出土于安徽淮南的青铜器鄂君启金节(部分),该金节是公元前323年楚怀王颁发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通关凭证,金节上有“见其金节则毋政(征),毋予浮认,不见其金节则政(征)”的铭文,并规定免征数额、运输范围、年限时效以及禁运物资等。

该文物可用于研究()A.楚国霸主地位的确立B.全国性贸易网络形成C.战国时期的税收体制D.我国最早的成熟汉字3. 据《汉书》记载:汉武帝重创匈奴后,在河西走廊设立了四郡,“自敦煌西至盐泽,往往起亭,而轮台、渠犁皆有田卒数百人,置使者校尉领护,以给使外国者。

”由此可知,河西四郡的设置()A.促进了西域与中原的联系B.促使匈奴人大量内迁中原C.实现了对西域的行政管理D.开通了中国与欧亚的商路4. 陈树镛在《汉官答问》中如此写道:“考大臣有罪,则尚书劾之,天子责问大臣,则尚书受辞。

选第中二千石,则使尚书定其高低。

吏追捕有功,则上名尚书,因录用之。

刺史奏事京师,则见尚书。

”这一叙述反映了两汉时期()A.尚书省制得以确立B.中央集权得到加强C.开始加强尚书职权D.皇权加强相权削弱5. 曹魏玄学家嵇康认为司马氏集团虚伪礼法,主张“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他也曾将三代圣王以及孔子的言行当做行为处世的规范,还告诫儿子要秉持志向、立身清远,甚至慎言、戒酒。

这反映出他()A.逃避现实的思想倾向B.调和佛教道教理论C.克服传统儒学的局限D.力图重建精神信仰6. 《新唐书》卷52《食货志》载:“税法即行,民力未及宽,而(781年)朱滔、王武俊、田悦合从而叛,用益不给,而借商之令出。

魏晋清谈之三语掾

魏晋清谈之三语掾

魏晋清谈之三语掾本⽂作者:绿⽑⽔怪见司徒王戎,戎问⽈:'圣⼈贵名教,⽼庄明⾃然,其旨同异?'瞻⽈:'将⽆同。

'戎咨磋良久,即命辟之。

世⼈谓之'三语掾'。

所谓'三语掾'指的是三个字'将⽆同','将⽆'其实是助词,三语实际仅指⼀个字'同'。

也就是说,阮瞻与王戎看法⼀致,周孔名教与⽼庄⾃然同出⼀脉,后来,这⼀说法逐渐成为清谈的核⼼。

'⽵林七贤'之⼀,王戎像如果我们以西晋初年'三语掾'的这次会话为清谈史上的⼀个节点,那么魏晋清谈可⼤致分为两个阶段。

第⼀阶段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这⼀阶段涵盖了'⽵林七贤''正始名⼠'等清谈⼤家。

第⼆阶段则是两晋'中朝名⼠'和'永和时期'清谈能⼿们的粉墨登场。

当然,清谈史是由⼀个个清谈⼤家的思想史谱写⽽成,⽽清谈⼤家亦是活⽣⽣的⼈,他们的思想也会受到年龄的增长,⾃⾝的遭遇等外界因素的影响。

所以,清谈史的阶段性不是⼀成不变的,我们必须以历史发展与个⼈际遇相结合的辩证性眼光去看待这⼀段精神上极⾃由,最浓于热情,政治上最混乱,最匪夷所思的时代。

清谈史第⼀阶段—东汉末年⾄西晋初年魏晋清谈前⾝乃是东汉 '清议','清议'就是具体评议朝廷任⽤的⼈物是否恰当,此时期的'清谈'与政治上的实际问题紧密相关,与当时⼠⼤夫的进退出处关系尤为密切,也是⼠⼤夫表明本⾝态度以及⾃⾝⽴场的⼯具。

然⽽⾃东汉末年'党锢之祸'以来,⼤批儒家名⼠因妄议朝政⽽惨遭屠戮,⼀些知名之⼠为了保全⾃⾝,避祸远嫌,开始抽象研讨⼈伦鉴识的理论,不评论时事,不臧否⼈物,追寻⽼庄⾃然之道,这以东汉名⼠郭泰为代表。

'林宗(郭泰)虽善⼈伦,⽽不为危⾔覈论,故宦官擅政⽽不能伤也。

神韵诗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

神韵诗史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大学

绪论单元测试1.古代诗歌截止到()。

A:辛亥革命B:清朝末年C:戊戌变法D:鸦片战争答案:A2.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是()A:《楚辞》B:《玉台新咏》C:《诗经》D:《春秋》答案:C3.辛弃疾以()形词。

A:气B:文C:心D:志答案:A4.简要说明中国的诗歌研究传统包括()、五四传统和前苏联文学理论传统。

A:古代传统B:明清传统C:唐宋传统D:上古传统答案:A5.()对“神韵”概念的使用早于诗歌理论。

A:音乐艺术B:围棋艺术C:书法艺术D:绘画艺术答案:D6.“对酒当歌,人生几何”的作者是()。

A:曹植B:李白C:曹操D:刘勰答案:C7.“诗之筋骨,犹木之根干也;肌肉,犹枝叶也;色泽神韵,犹花蕊也。

”出自明代()的《诗薮》。

A:胡应麟B:宋濂C:刘伯温D:高启答案:A8.()是魏晋时期新的道家哲学。

A:玄学B:佛学C:玄真教D:正一教答案:A9.狭义的神韵理解以()为代表。

A:刘勰B:严羽C:杜甫D:王士禛答案:D10.“神韵”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时期。

A:南北朝B:唐代C:两汉D:先秦答案:A第一章测试1.建安时期,曹操、()、曹植父子三人擅长文学,后世称其为“三曹”。

A:曹冲B:曹丕C:曹洪D:曹豹答案:B2.建安七子又号邺中七子,是指东汉末年汉献帝年间的七位文学家:()、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

A:颜回B:曹植C:祢衡D:孔融答案:D3.“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出自曹操的()。

A:《步出夏门行》B:《短歌行》C:《观沧海》D:《蒿里行》答案:A4.魏晋之际,活跃着一个著名的文人集团,时人称之为“竹林七贤”,即:嵇康、阮籍、山涛、刘伶、向秀、阮咸、()。

A:左思B:张衡C:王戎D:曹操答案:C5.正始清远派的代表是嵇康和(),他们是玄学家兼诗人。

A:刘伶B:阮籍C:应玚D:刘祯答案:B6.“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语出()。

A:阮籍B:曹植C:嵇康D:陈琳答案:C7.清远派最主要的一个特点是()。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引子】在“竹林七贤”中,嵇康“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博综伎艺,丝竹特妙”,同时,“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遇事便发”,这注定了他“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特殊品性,也注定了他“临当就命,顾影索琴”的悲剧人生。

嵇康,一个“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名士,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混沌时代,既“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又“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他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有着遗世的傲骨;他那曲折幽深的山谷中,有着超然的玄远;他那悲怆苍凉的《广陵散》中,有着千古的遗音和决绝。

一切无声无息地沉静在历史中,造化自然,羽化仙登。

【正文】天地虽然混沌,人世虽然荒芜,但是在这个苍茫无端的世界上,名士依然存活,他们有自己的感触,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脑子,自己的灵魂,这些以个体存在的内核,在孤独、漂泊、迷茫与无奈中,在有限、瞬息、短暂与渺小中,随世道、时间、岁月与生命流化,他们在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中呼吸和残喘,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这是魏晋一个黑暗、人性自觉的时代特有的浪漫和个性。

然而,寓于其中,嵇康这个“竹林七贤”中困顿与徘徊的灵魂,独自守望着人生的真谛,绝世傲骨、愤世疾俗、孤独寂寥、犀利笔锋、吐论凝神……这一切的一切,构筑起他复杂的人生,在他的肉体訇然倒下的一刻,鲜血染红了历史的天空。

公元262年,嵇康由于“不事王侯”“不为物用”,以及“非汤武而薄周孔”“有必不堪者七,堪不可者二”的言行,在钟会的谗言下“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害时乱教”、“负才乱群惑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被晋文王所杀。

当时,三千太学生上书请命,请以为师,不许。

惟见风气萧瑟,落叶簌簌,白云舒卷,雁鸣声声。

据《世说新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_作文素材

关于嵇康的高考作文素材在以中庸为德的古代中国中,士人嵇康秉承了文人的儒雅风骨,又多了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倔强,他面对疾苦和不公从容赴死的境界一直为后代贤者所推崇。

下面橙子精心整理了关于嵇康的作文素材,供大家参考,希望你们喜欢!高考作文素材:写嵇康的范文怀念嵇康深夜,又翻出《广陵散》来听,心中平静了许多,人世,尘世,欲望横流,自己被裹杂在其中不得解脱。

同学会,会的是什么?财力?物力?还是背景?现实总与理想相违,在金钱面前,一切变得那么渺小。

在这一刻,我心中开始怀念一个人,他虽然生在两千年前,但他的言论与风度,却是我们这个世代欠缺的,这样清绝的男子,世无其二,他自然而生,自然而存,清高得目不斜视,他不愿见世俗的飞短流长,亦不屑于官场同流合污,这样集清气与才气于一身的男子,他是文人中的神,就是他辞官归隐,回到乡下,种田锻铁,亦不能遮掩他的倾世才华。

说起南北朝,这是一个可爱的,唯美的时代,嵇康成就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也成就了嵇康,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想象着,这样清绝到足不沾尘的男子,若他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会怎样?他还会不会成为世人心中的偶像?我想一定会的,就算飞越千年,这样明珠般耀眼的男子,应该还是不会减退光彩。

他依然会是神一般地存在。

1 / 11中华几千年的文坛,能让敌友双方都众口一词赞其好的唯有嵇康了。

耳边流淌着《广陵散》优越的清音,心中如释重负,遥想,青松明月之下,你白衣胜雪,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心中难免叹息,今人就是再端然作势,又怎及你的自在悠闲,心思点缀在《广陵散》的乐音中,不愿回转,那个美妙的时空,那个清绝的嵇康,他就在月下,他就在松间,他就在眼前挥挥衣袖,拂去身上的俗气,再转身,我还是那个清静自在的我。

我想成为嵇康烟云散净,我独步于漫漫苍林中,忽思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顿感亘古之寂寞,是酒不能消的万古愁。

一百多年前,一位同志坐在自己时代的某个台阶上,叹息,伤感。

念天地之悠悠,唯怆然而涕下,那是嵇康,独自避开纷纷尘世而与天地为友的万古豪杰。

嵇康

嵇康

嵇康,字叔夜,三同魏谯郡(今安徽宿县西南)人。

稽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以至博学多才,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并成就非凡。

曾官拜中散大夫,世又称嵇中散。

嵇康作为魏晋名士,是著名的竹林七贤之一。

挥手舞弦,一曲广陵散,伴着风的呢喃,亘古不散。

他一袭白衣,在那个纷乱的年代,走出自己的一道清明。

他温润如玉,不急不恼始终坚守着远离朝堂的志愿,纵是好友好心的劝告,也被他视为心中净土的背叛。

他将灵魂寄居在那片山林,将满腹心事赋予瑶琴,临刑之前,仍是一派风轻云淡。

他的灵魂拜托了肉体的束缚,伴着琴声,伴着信念,穿梭在亘古长河,永不消退。

博才嵇康嵇康少时聪明好学,但是骄纵任性,远迈不群,这种性格深深地影响了他的为人处世,史书上称他少有奇才,博览群书,无师自通,学识渊博。

他爱好音乐,演奏古琴的技巧非常高明,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高手。

稽康的书法也很有名。

造诣很高,“如抱琴半醉,酣歌高眠。

又若众鸟翱翔,群乌乍散。

”他的诗也可以称得上大家。

嵇康打铁嵇康爱好打铁,铁铺子在后园一棵枝叶茂密的柳树下,他引来山泉,绕着柳树筑了一个小小的游泳池,打铁累了,就跳进池子里泡一会儿。

见到的人不是赞叹他“萧萧肃肃,爽朗清举”,就是夸他“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从中可见其对生活的潇洒姿态。

“茂柳下,打铁声叮当依旧。

清风拂面,强健的肌肉散发出生命的气息,熊熊的烈火见证着高尚的情操。

山泉绕柳,绕住了柳下那潇洒的嵇康,一代才子,就这样过着铁匠的生活。

累了,坐在池边,看流水流淌出心中对社会的不满。

乏了,卧在柳下,赏竹林的淡然玄妙。

作为统治者的你,也许希望纳嵇康为己用吧,但你是否忘了《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手荐鸾刀,漫之膻腥”,还是嵇康做自己吧,一片竹林,一把古琴,一杯浊酒,让他追逐自己的自由。

“萧萧如松下风,高而徐引”,清逸的生活是他自己的选择,潇洒中透着缕缕恬淡的芬芳。

”竹林七贤为了避开曹魏政治斗争的锋芒,他离开了京城,到山阳隐居了下来。

嵇康的诗与“琴”

嵇康的诗与“琴”
嵇康在《答二郭诗》一诗中,表达了自己不 愿出仕的想法。自己隐居山间,全身远祸,面对世 事的变化,常害怕被俗世牵绊。嵇康将名利外物看 成负累,愿意“遗物弃鄙累”,放任精神以求自由。 与友人集会,弹琴咏歌,悠闲自得。这时,“琴” 是嵇康隐逸生活中的陪伴,体现出他超脱凡俗,挣 开世事枷锁的愿望。一方面,嵇康借琴抒发觅知音 而不得的寂寥孤独之情,诗境浑融一体、淡然悠远, 感情虽悲而不低沉,与其余悲怆风格的诗歌判然有 别。另一方面,嵇康诗歌中将“琴”与玄思哲理 相联系,表达清静无为,崇尚自然的思想。诗中“琴” 与景水乳交融,浑然一体的状态,所营造出的疏淡 平和的美感,所表现的闲适恬淡的意趣,所蕴含的 “得意忘言”的哲思可算作魏晋时期玄理与琴诗 相结合的典范。最后,嵇康对“琴”所代表的高 洁人格的推崇,是那个时期独立于世、不愿流俗的 文人共同拥有的观念。这样的观念使琴由一个器物 抽象成为一种精神,使遭际坎坷、孤傲狷介的文人 在“琴”中得到一种心灵的慰藉、情感的发泄。 嵇康在诗中用“琴”意象表现自己遁世隐居的愿 望与高洁独立的品行,在现实生活中,又以琴音排 遣自己的一腔孤愤,正是嵇康与琴的这种相濡以沫 的关系使他和琴再也无法分开,进而成为后世文人 心中的一种情结。(作者单位:云南大学)
嵇康的诗与“琴”
文 _ 王晓芸

学术探讨
天 下
INSIGHT
摘要:嵇康一生擅琴爱琴,与琴为伴,与琴为友, 也将琴写入诗中,成为自己心意的映照。嵇康现存 的诗歌中,常出现的“琴”意象,可以概括为三类: 其一,崇尚自然、追求自由的象征。其二,寄托离情、 寻觅知音的信使。其三,品行高洁、遗世独立的形 象。这些“琴”意象反映了嵇康情感的不同侧面。 关键词:嵇康;琴;意象
嵇康的一生始终与琴音相伴,他为琴作赋, 更将琴写入诗歌中,成为自己心灵的映照。从其现 存的五十三首诗来看,运用了“琴”意象的,就 有 12 首,其中以四言诗最多。本文即以嵇康诗中 的“琴”意象为对象,通过对具体诗歌的解析探 索“琴”意象在嵇康的诗歌世界、心灵世界中扮 演何种角色。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经典名言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经典名言

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经典名言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they can help you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practical materials,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appreciation,sentence excerpts,ancient poems,classic articles,topic composition,work summary,word parsing,copy excerpts,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writing methods,please pay attention!嵇康《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经典名言解析嵇康,东晋时期著名的文人、音乐家,他的思想深邃,文采斐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一、嵇康崇尚自然人生观形成的原因魏进时期就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的一个时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汉末魏甘八朝就是中国政治上垠混乱、社会上最苦痛的时代,然而却就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的一个时代,因此也就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的一个时代「魏普时代造就了一批与众不同的文人,最具代表性的就就是“竹林七贤”,她们倘徉在山水之间,用于•中的笔,于中的琴,表达了自己向往自然的心总。

匕贤之.中给人卬念彊深的就就是嵇康,她崇尚门然■具有蹄J脱俗.慷慨任气的人格兌丙而成为“竹林七贤”领袖之…。

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魏晋时期最富代表性的口号,所谓“任自然- 一I . 得汨“山伸虬而将伦理纲常放在一个从属的位置上。

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忐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

她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 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O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X时的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司马昭的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庾,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

嵇康的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血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

《甘书》记载:康将刑于东市, 太学生三干人请为师,弗许。

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卜1:'昔袁彳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年四十。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史称“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

知司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草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8。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好《老》、《庄》。

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年轻时代的嵇康,十分注总学识与品徳的修养, 与之交往的,也大都就是总气相投的所谓“名士" O《世说新语》描述嵇康说:“萧萧肃肃,爽朗淸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商而徐引c '山公H: «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优秀高中作文素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优秀高中作文素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为大家整理的优秀高中作文素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供大家参考。

我常常想,是山比水更稳健,抑或是水比山更辽阔?不知道是哪一位古人游览河山后,留下了这么一句掷地有声的千古箴言:“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也许,山水之间,真的无法分辨出高低优劣。

山“仁德”,懂得用信念和原则坚守足下的土地,亘古地伫立千年;水“尚智”,懂得用智慧和机智适时地变通奔向大海的路径,追求博大的气度!大自然的山山水水为我们昭示着坚守与变通的哲理,执著地坚守与适时地变通将会使每一个生命吸取山的风度、水的气度,绽放出人生最耀眼的光芒和美丽!仁者乐山。

做一个仁者,坚守生命中最本质的信念与原则。

真诚、道德、仁义,这是一个人灵魂的根,若无根的牵系,人生便会如水上的浮萍,轻轻忽忽不知何去何从!厌弃污浊的世风,坚守高洁的品性,嵇康不屑于高官权势的诱惑,不在乎生活的贫困艰辛。

子曰:“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

”嵇康就是在这贫穷中坚守自己“真善美”的节操。

“非汤武而薄孔周,越名教而任自然。

”洛阳城铮铮的打铁声洋溢着人格中最可贵的“真”!当“乘肥衣轻,宾从如云”的钟回来访,他不屑抬眼仰望,蔑视权贵,坚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节操。

甚至,他付出了生命的代价!虽然《广陵散》的乐曲绝传于晋,但嵇康高贵的人格一如高山,让后人敬仰,向人们昭示着坚守的伟大力量!智者乐水。

做一个智者,适时地变通心态,以适应环境命运的变化无常。

你看那涓涓流水,不迷恋沿途的风景,一路奔涌不息,绕过了高山,绕过了暗礁,为了奔往大海而适时地变通流向,终于到达理想与成功的彼岸!年轻有为,才华横溢,身边除了赞誉还是赞誉,正当苏轼决意为国为民施展满腔的抱负和才气之时,“乌台诗案”的“脏水”却让他从成功的巅峰摔到黄州赤壁。

曾经沮丧,曾经彷徨,但当赤壁的清风吹散郁结于心的块垒时,苏轼释然了!他变通自己的道路,以的状态投入到文学的创作中,终于使文学作品如流水一般流传于后世——“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如水,向我们昭示了大丈夫能屈能伸的品格,适时地变通自己的人生之路,其实也是一种智慧!如山,坚守信念与道义;似水,适度地变通自己的人生之路。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他是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养生家、哲学家,他为人处世独具个性,不畏权贵、不屈权势。

他是我国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就是一代才子――嵇康。

嵇康字叔夜,与曹魏宗室关系密切,其著作《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释私论》,《声无哀乐论》中很多思想理论突破当时传统的观点,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嵇康集》十卷篇篇含养生之理,而《养生论》则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学专论,其养生思想得到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养生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推崇,对后世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魅力超群的古代帅哥嵇康身材高大,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气质不凡,文采卓越。

《晋书・嵇康传》中描述他“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在不同的史料中,记载他俊美外形和不凡气度的文字非常多,可见他是一位古代帅哥,如果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嵇康极有可能成为粉丝众多的一代巨星。

他不仅外形潇洒出众,文采更是独具魅力,他的诗歌大气雄浑,他的幽愤诗、代秋胡歌诗七首、四言诗十一首、五言赠秀才诗、与山巨源绝交书、太师箴、琴赋、管蔡论等作品,都完整地流传下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嵇康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坚贞不屈的个性。

他骨子里不媚俗,坚决不屈从于与自己政治主张相悖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最后惨死于政敌之手,年仅40岁,成为千古憾事。

如果以嵇康的才情,再多活上四五十年,那么,中国文坛上不知又将增添多少文学巨作,中国的养生学史,也不知会出现怎样的空前盛况。

可惜前人已逝,空留追忆。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社会上两种对立思想并存:一是认为修道成仙可以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

针对这些偏激的理论,嵇康以客观的视角,指出凡人成为神仙不可能,完全由天命也不可取,如果导养得理,是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的。

他的养生思想从各家流派中脱颖而出,并被后世大师推崇。

“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世说新语和晋人的美”非连续性文本阅读训练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但最引起许多人的注意,而且于生命有危险的,是《与山巨源绝交书》中的“非汤武而薄周孔。

”非薄汤武、周孔,在现时代是不要紧的,但在当时却关系非小。

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

嵇康都说不好,这让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没有办法。

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行动有了直接的影响。

嵇康的朋友吕安不孝,连及嵇康,嵇康的罪案和曹操杀孔融差不多。

魏晋,是以孝治天下的,不孝,故不能不杀。

为什么要以孝治天下呢?因为天位从禅让,即巧取豪夺而来,若主张以忠治天下,他们的立脚点便不稳,办事便棘手,立论也难了,所以一定要以孝治天下。

倘只是不孝,其实那时倒不很要紧,关键在于嵇康发议论;阮籍不同,不大说关于伦理上的话,所以结局也不同。

然而后人就将嵇康、阮籍骂起来,人云亦云,一直到现在,一千六百多年。

季札说:“中国之君子,明于礼义而陋于知人心。

”这的确是的,大凡明于礼义,就一定要陋于知人心的,所以古代有许多人受了很大的冤枉。

例如嵇康、阮籍的罪名,一向说他们毁坏礼教。

但据我个人的意见,这判断是错的。

魏晋时代,崇尚礼教者看来很不错,而实在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

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的。

因为魏晋时代所谓崇尚礼教,是用以自利的,那崇奉也不过是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曹操、司马懿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

于是老实人被如此利用,他们不平至极,无计可施,而后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

但其实不过是态度,至于他们的本心,恐怕倒是相信礼教,把它当作宝贝,比曹操、司马懿们要迂执得多。

(摘编自鲁迅《而已集》)材料二:孔子是中国两千年礼法社会和道德体系的建设者。

创造一个道德体系的人,也应是真正能了解这道德的意义的人。

孔子知道道德的精神在于诚,在于真性情、真血性,所谓赤子之心。

竹林七贤人物品读

竹林七贤人物品读

竹林七贤的思想特点【摘要】魏晋年间(220-260),社会处于动荡时期,司马氏和曹氏争夺政权的斗争异常激烈。

这场斗争彻底改变了两汉以来的学术思想面貌,在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上引发了一场激烈的论争,从而导致玄学的兴起,在这种政治高压下,文人朝不保夕,惟纵酒佯狂,挥麈谈玄,成为他们寄托愤懑,逃避祸端,保全性命的精神庇护所。

这一时期,“竹林七贤”成了文人代表。

“竹林七贤”不仅在文学上颇负盛名,而且任情放达,脱略礼法;饮酒服药,发言玄远。

但是在政治思想上,他们又各自表现出不同的态度。

【关键词】竹林七贤人物品读【引言】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常在当时的山阳县(今河南辉县、修武一带)竹林之下,肆意酣畅,世谓竹林七贤。

竹林七贤的作品基本上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精神,但由于当时的血腥统治,作家不能直抒胸臆,所以不得不采用比兴、象征、神话等手法,隐晦曲折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其中,嵇康和阮籍的文学成就最高。

七人的政治思想大都“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弃经典而尚老庄,蔑礼法而崇放达”,生活上不拘礼法,追求清静无为,被道教隐宗妙真道奉祀为宗师。

但“七贤”在司马氏的政治恐怖日益严重下,他们的政治态度和处事风格逐渐有所分化。

在政治上,嵇康、阮籍、刘伶对司马氏集团均持不合作态度,嵇康因此被杀。

山涛、王戎等则是先后投靠司马氏,历任高官,成为司马氏政权的心腹。

向秀在嵇康被害后被迫出仕。

阮咸入晋曾为散骑侍郎,但不为司马炎所重。

山涛起先“隐身自晦”,但40岁后出仕,投靠司马师,历任尚书吏部郎﹑侍中﹑司徒等,成为司马氏政权的高官。

王戎为人鄙吝,功名心最盛,入晋后长期为侍中﹑吏部尚书﹑司徒等﹐历仕晋武帝﹑晋惠帝两朝,至八王之乱,仍优游暇豫,不失其位。

在文章创作上,以阮籍、嵇康为代表。

阮籍的《咏怀》诗82首,多以比兴、寄托、象征等手法,隐晦曲折地揭露最高统治集团的罪恶,讽刺虚伪的礼法之士,表现了诗人在政治恐怖下的苦闷情绪。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下篇)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下篇)

在“竹林七贤”中,嵇康“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博综伎艺,丝竹特妙”,同时,“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遇事便发”,这注定了他“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特殊品性,也注定了他“临当就命,顾影索琴”的悲剧人生。

嵇康,一个“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名士,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混沌时代,既“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又“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他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有着遗世的傲骨;他那曲折幽深的山谷中,有着超然的玄远;他那悲怆苍凉的《广陵散》中,有着千古的遗音和决绝。

一切无声无息地沉静在历史中,造化自然,羽化仙登。

魏晋的名士以极其的浪漫主义和强烈的怀疑精神,反抗着前代一切因袭的、传统的、偏颇的制度。

他们立足于内心世界的真知卓见以极其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破坏着当时一切功利的、虚伪的、人为的道德。

他们用自然无为的老庄哲学,守护着自己的真谛,寻找人生的归宿,走完毕生的路途。

他们外在上,或许放浪形骸,逃避祸端,或许曲折为文,发泄不满,或许调和儒道,容迹而已。

但是,他们内在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觉醒,一个时代的风骨,独立于天地,横绝于太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而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犹如天龙卷风,在天风浪浪,云海苍苍的寰宇之间,吞吐大荒,遗世惊俗。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晋书?嵇康传》所记钟会谗陷嵇康的话,无论可信与不可信,均足见嵇康在当时的影响。

《与山巨源绝交书》“非汤武而薄周孔”,“有必不堪者七,堪不可者二”,惊世骇俗与旧说相对;《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六经纷错,百家繁炽,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师心遣论与六经相抗;《太师箴》“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管蔡论》“管蔡怀疑,未为不贤”,锋颖精密与王朝相横。

因此,钟会对晋文帝再进言,“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翻译

道德经第四章原文及翻译《道德经》这部神奇宝典被誉为万经之王,是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名著之一,对中国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产生了深刻影响。

店铺为大家整理了《道德经·第四章》的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喜欢。

《道德经·第四章》翻译:大“道”空虚开形,但它的作用又是无穷无尽。

深远啊!它好象万物的祖宗。

消磨它的锋锐,消除它的纷扰,调和它的光辉,混同于尘垢。

隐没不见啊,又好象实际存在。

我不知道它是谁的后代,似乎是天帝的祖先。

《道德经·第四章》注释:①冲:通盅(chong),器物虚空,比喻空虚。

②有弗盈:有,通又。

盈:满,引申为尽。

③渊:深远。

呵(a):语助词,表示停顿。

④宗:祖宗,祖先。

⑤锉其兑:锉(cuo):消磨,折去。

兑(rui):通锐,锐利、锋利。

锉其锐:消磨掉它的锐气。

⑥解其纷:消解掉它的纠纷。

⑦和其光:调和隐蔽它的光芒。

⑧同其尘:把自己混同于尘俗。

以上四个“其”字,都是说的道本身的属性。

⑨湛(zhan):沉没,引申为隐约的意思。

段玉裁在《说文解字注》中说,古书中“浮沉”的“沉”多写作“湛”。

“湛”、“沉”古代读音相同。

这里用来形容“道”隐没于冥暗之中,不见形迹。

⑩似或存:似乎存在。

连同上文“湛呵”,形容“道”若无若存。

参见第十四章“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等句,理解其意。

⑾象:似。

《道德经·第四章》解读:把“道”喻为一只肚内空虚的容器,是对其神秘性、不可触摸性和无限作用的最直观和最形象的譬喻。

哲理的揭示,只有扎根于形象,才会使蕴含的丰富性、概括性、抽象性和外延性得到能动和富于想象力的发挥,老子对道的这种不拘常规的描述方式,给予后来道家人物自由放荡的思想和行为以先导和启迪意义。

最引人深思的例子,是对庄子作品中深邃的哲理发挥和艺术形象想象力的极度夸张的影响。

《庄子·德充符》写了好几个奇丑无比的得道之士,如断脚的叔山无趾,生着瘤子的瓮大瘿,弯腰驼背又没有嘴唇的支离无胯,等等。

论嵇康的悲剧命运-文档

论嵇康的悲剧命运-文档

论嵇康的悲剧命运一、超脱俗情,龙章凤姿嵇康,字叔夜,生于黄初五年(224年),卒于景元四年(263 年),谯郡轾人。

父嵇昭,担任过治书侍御史等职。

他家世代儒业,在政治上并无很深厚的根基,经济上也不富裕,只是一般庶族士大夫家庭。

同阮籍一样,嵇康少时即亡父,靠母兄抚养长大。

由于家人的宠爱,使他养成了骄纵任性的性格。

其《与山巨源绝交书》日:“少加孤露,母兄见骄,不涉经学,性复疏懒。

”嵇康博览群书,学不师授,知识宏富,多才多艺,被认为是个“奇才”。

他不但为人正直,才华出众,而且相貌堂堂,是当时公认的美男子。

《晋书?嵇康传》云:“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大约在他二十几岁的时候,娶了曹操的儿子曹林的女儿为妻,从此成了曹魏宗室的姻亲,他被朝廷征为郎中,拜中散大夫。

早年的嵇康也有着建功立业、报效王室的济世志尚,他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中回顾青年时代生活说:“荣进之心日颓,任逸之情转笃。

”表明自己原来是有“荣进之心”的,后来才对“任逸”的兴趣浓厚起来。

特别是他跨入青、壮年之后,正碰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特定岁月,黑暗的政治形势使他的理想志尚无从实现,它既不甘投顺腐朽残暴势力,又无法作有效的抗争,这就使他陷入了不能自拔的苦闷,就在这种苦闷中产生了种种独特的甚至是惊世骇俗的言行和具有浓烈个性色彩的诗文。

他服药饮酒,弹琴作诗,啸饮山林,遨游尘埃之外,不与流俗为偶,把庄子的返归自然的精神境界变为了人间境界。

他天质自然,却毫不注意修饰,还故意把自己弄成一副落拓模样。

他曾自述“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痒,不能沐也。

”(《与山巨源绝交书》)他身上长了很多虱子,痒了就不拘场合,乱摸乱搔。

他有个奇怪的爱好,就是打铁。

他家门外有棵大柳树,又有条小河,他常在树下河边架起炉子、铁砧,以锻铁为乐。

邻里中如谁看上了他打造的农具,就让他拿走,从不收钱。

江苏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江苏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

江苏满分作文暗夜的绝响像一阵灵异的风,早就吹过去了,却让整个大地保留着对它的怀念和记忆。

正说着,一个俊朗刚毅的面容凸现在竹林丛中:是你吗,久违的嵇康?炉火熊熊,锤声铿锵,你蔑视传世久远的教条,你摒弃名目堂皇的礼法,“非汤武而薄孔周”是你的人生信条,“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你的人生主张。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你把庄子的人世化,同时也诗化了自己的人生。

环珮叮当,一支华贵的队伍从洛阳城里驶来。

为首的公子风度翩翩。

谦恭中却难掩傲慢。

此人系钟会,是博学多才的大书法家钟繇的儿子,今日特来拜访你。

尽管你知道钟会对你素来景仰,然而他“乘肥衣轻,宾从如云”的气派只能让你看到官场的污浊……于是,柳树下的锤声更铿锵,风箱的呼吸更悠然——只不曾扫视满脸虔诚的钟会一眼。

钟会尴尬良久,悻悻欲归。

刚走了几步,你却开口了:“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钟会一惊,答道:“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两句玄妙的谶语,构筑了一个权贵与一个士人会面的所有,也构筑了你悲剧性的命运。

由此,你不由自主地匆匆结束了过程,走向了生命的终点。

刑场上,刽子手的屠刀在空中划过了一条迷离的曲线。

那一霎间,整个士林都静默了,整个民族都失声了,整个时代的天空都黯淡了。

那一霎间,歌啸戛然而止,琴弦砰然断绝。

“竹林七贤”之名自此残缺,《广陵散》的音韵从此只能在书籍中流淌。

可谁能说得清呢?就像姬发摆脱不了侮辱,史迁回避不了宫刑,苏轼逃脱不过诗案,都是上帝的有意安排一样,嵇康的死何尝不是一种超脱,何尝不是一种将易于腐朽的肉体涅槃为永恒与不朽的精神的方式呢?所以,当我们不再用近视的眼光紧盯着历史时,就会惊奇地看到:那一霎间,耿直不屈的脖颈中喷涌的鲜血似乎化作了一条华贵美丽的豹尾,鞭打在一个腐朽王朝的脊背上,在那黯淡的夜空中留下了震彻天地的绝响。

是的,嵇康并没有凤头般闪亮的初始,也没有猪肚般厚重的过程,但是他却用音乐、用骨骼、用品性,写下了当权者的懦弱,写下了读书人的自尊,写下了自己光辉人生的最后旅程。

嵇康(2)

嵇康(2)

嵇康的掉脑袋是因为“太认真”、“性烈”、“和世俗对立起来”、 “以世俗为污浊”吗?至少不完全是。司马炎废曹奂建立晋朝后,从 正始元年(240年)开始,二十多年间,司马氏集团与曹氏集团展开了 激烈的斗争,最后司马氏得胜,曹氏集团中人几乎被杀绝。嵇康是曹 家女婿,自然在被疑忌之列。嵇康的斥责山涛,仅仅是斥责山涛吗? 显然不是。我们只要读过《与山巨源绝交书》并对其稍有研究,就知 道《绝交书》不只是针对山涛个人,而是“欲标不屈之节,以杜举者 之口”,是一篇不与司马氏合作的声明,一篇反礼教的宣言。所以, 鲁迅说: 古之嵇康,在柳树下打铁,钟会来看他,他不客气,问道:“何 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于是得罪了钟文人,后来被他在司马懿面 前搬是非,送命了。所以你无论遇见谁,应该赶紧打拱作揖,让座献 茶,连称“久仰久仰”才是。这自然也许未必全无好处,但做文人做 到这地步,不是很有些近乎婊子了么?况且这位恐吓家的举例,其实 也是不对的,嵇康的送命,并非为了他是傲慢的文人,大半倒因为他 是曹家的女婿,即使钟会不去搬是非,也总有人去搬是非的,所谓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者是也。(《且介亭杂文二集・再论“文人 相轻”》)
广陵绝响
• 嵇康对传统及当代的琴曲都非常熟悉,这一点在他的《琴 赋》中可见。南京西善桥南朝墓出土模制嵇康画像砖,描 绘了嵇康席坐抚琴,气宇昂轩的形象。我们所熟知是他以 弹奏《广陵散》而闻名于世。而这首“声调绝伦”,已成 绝响的曲目,据说是除嵇康之外,无人会弹。嵇康因吕安 的案子被收押。钟会劝司马昭乘此机会除掉嵇康。嵇康入 狱后,立刻激起舆论的不满,许多豪杰纷纷要求与嵇康一 同入狱。经有司劝谕后,众人一时遣散,然而最后嵇康和 吕安却被判处了死刑。行刑当日,三千名太学生集体请愿, 请求赦免嵇康,并要求让嵇康来太学做老师。这些要求并 没有被同意。临刑前,嵇康神色不变,如同平常一般。他 顾看了日影,离行刑尚有一段时间,便向妻子要来平时爱 用的琴,在刑场上抚了一曲《广陵散》。曲毕,嵇康把琴 放下,叹息道:“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每靳 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说完后,嵇康从容地就戮, 时年四十。

袁宏道《李子髯》原文及鉴赏

袁宏道《李子髯》原文及鉴赏

袁宏道《李子髯》原文及鉴赏(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袁宏道《李子髯》原文及鉴赏【导语】:〔明〕袁宏道髯公近日作诗否?若不作诗,何以遣此寂寞日子?人情必有所寄,然后能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竹林七贤”中,嵇康“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博综伎艺,丝竹特妙”,同时,“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遇事便发”,这注定了他“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特殊品性,也注定了他“临当就命,顾影索琴”的悲剧人生。

嵇康,一个“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名士,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混沌时代,既“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又“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他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有着遗世的傲骨;他那曲折幽深的山谷中,有着超然的玄远;他那悲怆苍凉的《广陵散》中,有着千古的遗音和决绝。

一切无声无息地沉静在历史中,造化自然,羽化仙登。

魏晋的名士以极其的浪漫主义和强烈的怀疑精神,反抗着前代一切因袭的、传统的、偏颇的制度。

他们立足于内心世界的真知卓见以极其的自由精神和独立人格,破坏着当时一切功利的、虚伪的、人为的道德。

他们用自然无为的老庄哲学,守护着自己的真谛,寻找人生的归宿,走完毕生的路途。

他们外在上,或许放浪形骸,逃避祸端,或许曲折为文,发泄不满,或许调和儒道,容迹而已。

但是,他们内在上,体现了一个时代的觉醒,一个时代的风骨,独立于天地,横绝于太空,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而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犹如天龙卷风,在天风浪浪,云海苍苍的寰宇之间,吞吐大荒,遗世惊俗。

“嵇康,卧龙也,不可起。

公无忧天下,顾以康为虑耳。

”《晋书?嵇康传》所记钟会谗陷嵇康的话,无论可信与不可信,均足见嵇康在当时的影响。

《与山巨源绝交书》“非汤武而薄周孔”,“有必不堪者七,堪不可者二”,惊世骇俗与旧说相对;《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六经纷错,百家繁炽,荣利之途,故奔骛而不觉”,师心遣论与六经相抗;《太师箴》“宰割天下,以奉其私”,《管蔡论》“管蔡怀疑,未为不贤”,锋颖精密与王朝相横。

因此,钟会对晋文帝再进言,“今皇道开明,四海风靡,边鄙无诡随之民,街巷无异口之议。

而康上不臣天子,下不事王侯;轻时傲世,不为物用;无益于今,有败于俗。

昔太公诛华士,孔子戮少正卯,以其负才乱群惑众也。

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

”于是,晋文帝昵听,嵇康临刑。

钟会,字士季,太傅钟繇少子,曾任黄门侍郎,镇西将军,司徒等职,为人敏惠夙成,精练名理,同时心胸狭小,居功自傲,后死于叛乱。

钟会谗陷嵇康,由于彼此对于自然名教的所向不同,又由于前者心怀嫉恨。

《世说新语》简傲记载:“锺士季精有才理,先不识嵇康,锺要于时贤俊者之士,俱往寻康。

康方大树下锻,向子期为佐鼓排。

康扬槌不辍,傍若无人,移时不交以言。

锺起去,康曰:‘何所闻而来?何所见而去?’锺曰:‘闻所闻而来,见所见而去。

’”这原本是名士之间的一种脾气一种气概,也有着彼此的独立和通脱,然而,嵇康在轻贵好恶,任率放达之中,却为钟会在贤俊之中乘兴而来,败兴而归留有嫉恨,事后此恨不去心有不甘。

不过,真名士自风流,与钟会的嫉恨相比,山涛足以称道,在《与山巨源绝交书》之后,山涛对于昔日的情感有着深深地缅怀,在轻盈的无奈之间,对昔日的交游有着深深地追忆。

《世说新语?政事》写道:“嵇康被诛后,山公举康子绍为秘书丞。

绍咨公出处,公曰:‘为君思之久矣。

天地四时,犹有消息,而况人乎?’”不忘旧故,不计前嫌,举故人之子,成故人之托,可谓真君子。

大凡名士的交往素来超迈,或是纵横于山水之间,道法自然,浊酒一杯,弹琴一曲;或是醉卧于草庐之中,神形雅望,闲看落花,静听疏雨;或是来往于酒肆之内,大雪纷飞,乘兴而唱,尽兴而回。

因此,合则来,不合则去。

同时名士的超迈,对于昔日的旧故依然有不尽的相思,嵇康与山涛绝交之后,有托孤之意,山巨源在,嵇延祖不孤。

他的内心世界,山涛依然是一个气度恢弘的旧故,彼此重在心知神往,不落言筌之内,也可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言有尽而意无穷”。

在这个欲求解脱而不能,逆来顺受而不愿,痛恶时世,蔑视现实,却不得不低头顺时,以全性命的环境中,名士在神往之间,彼此的心性必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

《世说新语?栖逸》记载:“山公将去选曹,欲举嵇康,康与书告绝。

”这是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由来,《嵇康别传》记载:“岂不识山之以一官遇己情邪,亦欲标不屈之节,以杜举者之口耳。

”这大概是嵇康写《与山巨源绝交书》的缘由。

以“不堪流俗,非汤武而薄周孔”来发愤内心的志向和苦闷,这与阮籍口不臧否人物,山涛隐身自晦,向秀容迹而已均有不同。

嵇康以“赋性疏懒,不堪礼法”,“直性狭中,多所不堪”,以示自身与仕途决绝的意志,其中不满司马王室谋篡的情绪以及愤恨司马王室虚伪的名教,必然也为司马王室所不满和嫉恨,但是,他自由的思想和独立的人格却为前人、后人所敬重,也为司马王室所忧虑和敬重,嵇康死后,“文王亦寻悔焉”。

此外,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轻唐虞而笑大禹”的思想在《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太师箴》、《管蔡论》、《家诫》等文章中均有体现。

其中,《管蔡论》从历史谈起,管蔡二人“忠于乃心,思在王室。

遂乃抗言率众,欲除国患,翼存天子,甘心毁旦,斯乃愚诚愤发,所以徼祸也。

”文辞辩难,行如剥茧,同时,含沙射影,笔锋精密,不禁使人想到毋丘俭、诸葛诞起兵讨伐司马王室兵败事件,当时,嵇康欲助毌丘俭起兵,赖山涛权衡局势,极力劝阻而未成。

因此,毌丘俭兵败之后,齐王被废黜,嵇康写《管蔡论》意在借古喻今。

而《太师箴》“凭尊恃势,不友不师,宰割天下,以奉其私”明显有声讨檄文的味道。

因此,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说:“汤武是以武定天下的;周公是辅成王的;孔子是祖述尧舜,而尧舜是禅让天下的。

嵇康都说不好,那么,教司马懿篡位的时候,怎么办才是好呢?没有办法。

在这一点上,嵇康于司马氏的办事上有了直接的影响,因此就非死不可了。

”然而,嵇康之死除了“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及“不事王侯,不为物用”的心性之外,也由于他曹氏女婿的身份。

嵇康与曹魏联姻,与长乐亭主匹配,拜为中散大夫。

而当时,曹魏日衰,司马王室日盛,后者在图谋篡肆之中必然对嵇康的心性、文章和言论有所顾忌,由此,钟会的嫉恨在谗陷之中才得以去恨心甘。

然而,嵇康“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及“不事王侯,不为物用”,诚然非对于一个政体而言,非对于一个国家而言。

嵇康所思所言重在寰宇,重在天下,重在真谛,去伪存真,去人为而存自然,若是曹魏图谋篡肆,他依然“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害时乱教”、“负才乱群惑众”。

因此,名士心中有国有天下之分,国可以是一个政权之国,而天下则是天下人之天下。

当时世道纷乱,礼法雕饰,名士少有全者,嵇康在“志之所之,则口与心誓,守死无二,耻躬不逮,期于必济”之中,志在长林,乐在丰草,挥手五弦,举目泽野。

但是,世事总不堪,年华如飞鸿过迹,岁月如落影残红,转眼间,竹林已去,旷野萧条,穷巷空庐,对影无人。

在“广陵散于今绝矣”之后,纵使天下人依旧悼念,千古学者依旧缅怀,但是阮籍醉酒避祸,口无臧否,不论时世,玄而又玄;山涛周孔老庄并崇,自然名教并生;向秀出仕洛阳,在朝为官,容迹而已;王戎为时所羁绁,思怀旧故,邈若山河。

一切的一切犹如过眼云烟,犹如昙花一现,在虚无飘渺中,也在哀伤浸染中。

或许,人世在不定之中也有定,一切总要有一个结局和归宿,可嵇康的结局和归宿却使人不堪忍受,昔日李斯受罪,叹黄犬而长吟;今日嵇康永辞,顾日影而弹琴。

一辞《思旧赋》道出了悲天悯人之故人之学者的慷慨之心。

大抵嵇康死得从容自然,神色不变,与故人一起就戮给人留下最后的伤感。

《晋阳秋》记载,“嵇康与东平吕安亲善,吕安嫡兄吕巽淫吕安之妻徐氏,吕安欲告吕巽遣妻,因此,咨问于嵇康,嵇康以家丑而抑之,后吕巽不安,反诬吕安不孝,嵇康以故友大义,挺身而辨,作《与吕巽绝交书》,言辞辩难,锋利相对,由此二人下狱。

”王隐《晋书》记载:“康之下狱,太学生数千人请之,于时豪俊皆随康入狱,悉解喻,一时散遣。

康竟与安同诛。

”就这样嵇康在一声声悲哀地呼吁中,在一幕幕揪心地楚痛中,一步步地走上刑场,这里曾经撒过无数名士的热血,而现在嵇康的生命也在死神面前慷慨独立。

悲则悲矣,壮则壮矣,玄风散尽,空落余音。

然而回首间,那台上依然放置着一把古琴。

如今,回到历史纵观而言,吕安事件只是嵇康临刑就命必然中的一个偶然,嵇康被诛始终系着他的心性。

但是,嵇康未必就真的“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及“不事王侯,不为物用”。

嵇康临刑前著有《家诫》,其中以忠义勉励子弟,所谓“不须作小小卑恭,当大谦裕。

不须作小小廉耻,当全大让。

若临朝让官,临义让生,若孔文举求代兄死,此忠臣烈士之节。

”同时,嵇康崇自然而反名教,所谓自然为同,名教为异,名教为后天之学;所谓道无名不可分,器有名可分,这些与王弼“无”、“有”不二,不因崇“道”而蔑“器”有所不同。

嵇康之学崇太古之道,反后天之器,但是,朴素之时代一定要达到名教之时代,漂惚一定要清澈,混沌一定要开凿,朴素的太古已成往昔,由此返自然,定非本始之自然,而圣人治天下未曾废名教。

因此,嵇康崇自然而反名教,非绝对反名教,而反人为虚饰之名教。

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中写道:“魏晋时代,崇奉礼教的往往是毁坏礼教,不信礼教的,而表面上毁坏礼教者,实则倒是承认礼教,太相信礼教。

因为崇奉礼教者,是用以自利,是偶然崇奉,曹操杀孔融,司马懿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于是,有些人见如此利用礼教,是对礼教的亵黩,不平之极,无计可施,而变成不谈礼教,不信礼教,甚至反对礼教”,由此观之,嵇康“崇自然而反名教”大体相通。

而此后,嵇延祖在“不作小忠小义,当全忠臣烈士”之中,清远雅正,卓卓独立,终于“俨然端冕,以身卫帝,兵交御辇,飞箭雨集,遂以见害”,死得壮烈,也照应了嵇康的遗言。

所以,嵇康的任诞,是有所为而任诞,愤世嫉俗;嵇康的放达,是无所为而放达,全然其趣。

同时,嵇康无论是任诞还是放达,无论是“抗心希古,任其所尚”还是“志在守朴,养素全真”都浸然着一种天和与和谐的境地,而这种境地在《声无哀乐》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所谓天地和谐,音乐表现天地均和谐,因此,“默然从道,怀忠抱义而不觉其所以然也。

和心足于内,和气见于外”,音乐与天地相应,超越主观之分,无哀乐,即哀非音乐,乐非音乐,音乐非人之喜怒哀乐之音乐,惟是无主观之分,“使人精神平和,衰气不入”者。

嵇康《声无哀乐》记载:“音声之作,其犹臭味在乎天地之间,其善与不善,虽遭遇浊乱,其体自若,而不变也,岂以爱憎易操,哀乐改度哉!”音声原本自然,因此“声音有自然之和,而无系于人情。

克谐之音,成于金石,至和之声,得于管弦也”,金石管弦皆为自然,因此表现自然需和谐,成为音乐之器。

同时,“声音以和平为体,而感物无常;心志以所俟为主,应感而发。

然则声之与心,殊涂异轨,不相经纬,焉得染太和于欢戚,缀虚名于哀乐哉?”由此,人神游于辽阔之境,自然无哀乐之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