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名教而任自然
越名教而任自然名词解释
越名教而任自然名词解释摘要:一、引言二、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含义三、越名教而任自然在古代文化中的体现四、越名教而任自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五、结论正文:【引言】在我国古代哲学中,有一个概念叫做“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一概念源于道家思想,主张人们应顺应自然,摒弃过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观念,追求内心的真实与自由。
这一观点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今社会,我们如何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找到内心的宁静和自由,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含义】“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一概念,最早见于《庄子》一书。
名教,指的是人为制定的社会规范、道德观念和礼教等。
越名教,就是超越这些社会规范,不受其束缚,追求内心的真实和自由。
而任自然,是指顺应自然规律,遵循自然之道,让心灵回归自然的状态。
【越名教而任自然在古代文化中的体现】在古代文化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在很多文学作品中都有体现。
如《庄子》中的许多寓言故事,都表达了这一观点。
庄子通过讲述一些看似荒诞的故事,传达了他对名教的批判和对自然的崇尚。
此外,在古代诗词中,也有许多诗人借景抒怀,表达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情感。
【越名教而任自然在现代社会的启示】在现代社会中,我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何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中保持内心的自由和宁静,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首先,我们要学会超越社会规范,不要过分追求物质和名利,而要关注内心的真实需求。
其次,我们要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关注身心健康。
最后,我们要学会释放自己,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让心灵回归自然的状态。
【结论】总之,“越名教而任自然”这一概念,对于我们的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
名教与自然之辨
名教与自然之辨名教自然之辩摘要:自然名教关系,是魏晋玄学讨论的极其重要的一个命题。
名教自然之辩与有无之辩、才性之辩、言意之辩并列为魏晋玄学中的四对最重要的哲学命题。
名教自然之辩,是魏晋玄学的基本问题所在。
就整体言,玄学思潮的发展方向,总的趋势是一步一步地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使之合为一体。
具体而言,是沿着王弼(儒道调和)——嵇康(儒道对立)——郭象(儒道合一)这一路向行进的制约这一行程的直接动因是魏晋时期政治上的剧烈变动带来的现实需要。
关键词:自然;名教;名教出于自然;越名教而任自然;名教即自然;独化名教观念与自然观念,不是魏晋时期开始提出的,圣人(孔子)贵名教,老庄明自然,由来久矣。
时至汉代,有其是东汉时期,这两种观点都有了新的发展,并展开了激烈的争辩。
魏晋玄学家的历史使命就是将名教与自然两种相互对立的思想结合起来,为世人提供伦理价值根据。
探求名教与自然之辩的产生原因、发展进程以及内在实质,不仅对于了解魏晋玄学,而且对于了解思想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一名教自然关系产生的社会背景和学术环境名教自然关系的产生根源在于汉代后期出现的名教危机。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本来为先秦诸子之一的儒学逐渐意识形态化,成为社会统治思想。
儒学对社会的统治,在当时是以经学的形式出现的。
统治者利用政治权威,导之以利禄之途,大力提倡经学。
至东汉,经学发展到顶峰,政治和学术完全合一,统治者以名教治天下,将经学统治从学术、政治延伸到思想道德伦理的深度。
因此与提倡经学相应的就是大力奖励名节。
儒学道德价值观念在社会意识形态中占据统治地位,成为人们立身处世的基本准则,即以名教治天下。
所谓以名教治天下,也就是以儒家伦理纲常立名分,建立官职,设置制度,以为名器。
朝廷以名目取人,实际是用辅之以利禄之途的名誉为手段,从正面引导社会风气,推行教化。
平心而论,这种构想无可厚非。
汉代尊儒之初名教的推行有其深厚的思想学术基础,即经学在社会中广泛深入的研习;也有其价值文化思想,即早期儒学“微言大义”之存在。
《画竹:越名教而任自然》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画竹:越名教而任自然天明在静物之中,竹的品性尤为特殊:像树一般挺拔坚硬,却“茎中空、无年轮”,可谓“不刚不柔,非木非草”。
诗人白居易在《画竹歌》中感慨道:“植物之中竹难写,古今虽画无似者。
”那介于草木之间刚柔并济的神韵,为历代画家“望竹兴叹”的原因。
唐代以前,即便是描绘“竹林七贤”的画作,背景也只是松、柏、柳、槐及一些无名的阔叶树,鲜有竹的出现。
唐代竹画兴起,唐代萧悦和北宋文同尤为出名。
文同爱竹,到了“深入竹乡,以竹为妻”的地步,他的画竹心法被苏轼盛赞,后凝练为成语“胸有成竹”。
苏轼认为,败笔于竹下的画家们总是纠结于对竹竿、枝、节、叶等局部的剖析和打磨,而疏忽了对竹整体观感的把握,陷入了技术理性,使画作技巧有余而精神不足。
文同画竹之所以丰神飘洒,在于他“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文同画竹不是边看边画、边想边画,而是透过细致周到的观察,在脑海中提炼出竹的神韵气度,察其“神”而非察其“身”,一旦下笔,便一气呵成。
元明时期竹画独立为中国画中的一个门类,各种版本的《竹谱》更是对画竹的理论和技法进行了系统的总结。
元代画家李衙认为画竹叶“粗忌桃叶,细忌柳叶”,竹叶是画竹尤难把握的。
清代郑板桥却对前辈立下的规矩作出了反思:“始余画竹,不敢为桃柳叶,为竹家所忌。
近颇作‘桃叶柳叶而不失为竹意……古来画家习俗皆成陋语也。
”在郑板桥看来,画竹“总要以气韵为先”,所谓气韵,是指竹子的生理结构和生长规律在自然界风霜雪雨、明晦阴晴中所呈现出来的体态和动感,是竹子固有习性中所蕴含的自在之美。
只要能把这美感表现到位,至于叶之繁与疏、枝之斜与直、竿之粗与细等,都不必过于计较。
以气韵为先的理念,在“扬州八怪”的竹画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金农喜欢观摩竹影,“每高舂夕晡时就日影写其状”,笔下的竹叶好似深秋的红枫;李方膺擅长画“风”,名作《潇湘风竹图》中的竹叶好像飘扬在寒风中的碎布条,给人以忽看不似画,侧听有秋声之感。
魏晋风度
陶渊明与魏晋风度一魏晋风度魏晋时期,崇尚清淡谈玄之风,言称“越名教而任自然”。
尚“自然”,人竞慕之。
活跃其间的魏晋名士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士人对个体生命和精神自由极其重视,尚“自然”,在形态上和性质上都不同于先秦诸子那种总体上是积极入世的价值取向。
思考中心不再是提出救世治世之良方,生命哲学从总体上取代了政治哲学与伦理哲学。
它开始注重的是个体的生命、个体的精神,超脱世俗又飘逸潇洒。
二魏晋风度、魏晋士人魏晋之谈玄崇无之风,究其原因,与当时黑暗动荡的政治环境不无关系。
司马氏篡权,为堵天下悠悠之口,故政治斗争异常残酷,名士们有意无意的卷入漩涡,然后一批又一批地被送上刑场。
从“华亭鹤唳不复可闻”,至“广陵散于今绝矣”,饱含着魏晋士人看似无所顾忌的背后,那份近乎绝望的忧愤与悲慨。
“常畏大网罗,忧祸一旦并”(何晏),“心之忧矣,永啸长吟”(嵇康),是他们作品中经常流露的情绪。
鲁迅先生深刻的说道“魏晋时所谓崇奉礼教,是用以自利,那崇奉也不过偶然崇奉,如曹操杀孔融,司马杀嵇康,都是因为他们和不孝有关,但实在曹操司马何尝是著名的孝子,不过将这个名义,加罪于反对自己的人罢了。
”《晋书》言“魏晋亡,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
”稍不慎,则如性烈才隽的嵇康之言:“不识物情,暗于机宜,无万石之慎,虽欲无患,其可得乎?”由此可见,两晋时期,生命哲学已远远超过政治哲学。
乱世之中,明哲保身,也符合中国士人“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的价值选择。
三魏晋风度、魏晋士人、陶渊明提到魏晋风度,最不能绕过的则是陶渊明,因为在那个时代,没有人有他那样走得彻底,也没有人走得他那样痛苦。
做官,辞官,隐居,没有人如他一样走得那样沉重,那样一步三叹。
“出世,入世”的困惑,生存和信仰的选择,都在他的诗歌中,平平仄仄艰难前行。
灵魂的执着和抗争,更让我们震撼。
陶潜字渊明,或云渊明字元亮。
晋宋易代之际,寻阳柴桑人,曾祖陶侃,曾任晋大司马。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
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在“竹林七贤”中,嵇康“高情远趣,率然玄远”,“博综伎艺,丝竹特妙”,同时,“直性狭中,多所不堪”,“刚肠疾恶,遇事便发”,这注定了他“非汤武而薄周孔,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特殊品性,也注定了他“临当就命,顾影索琴”的悲剧人生。
嵇康,一个“目送飞鸿,手挥五弦”的名士,在“魏晋之际,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的混沌时代,既“抗心希古,任其所尚”,又“志在守朴,养素全真”,他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
他那叮叮当当的打铁声中,有着遗世的傲骨;他那曲折幽深的山谷中,有着超然的玄远;他那悲怆苍凉的《广陵散》中,有着千古的遗音和决绝。
一切无声无息地沉静在历史中,造化自然,羽化仙登。
【正文】天地虽然混沌,人世虽然荒芜,但是在这个苍茫无端的世界上,名士依然存活,他们有自己的感触,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脑子,自己的灵魂,这些以个体存在的内核,在孤独、漂泊、迷茫与无奈中,在有限、瞬息、短暂与渺小中,随世道、时间、岁月与生命流化,他们在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中呼吸和残喘,放浪形骸,借以逃避祸端;曲折为文,借以发泄不满,这是魏晋一个黑暗、人性自觉的时代特有的浪漫和个性。
然而,寓于其中,嵇康这个“竹林七贤”中困顿与徘徊的灵魂,独自守望着人生的真谛,绝世傲骨、愤世疾俗、孤独寂寥、犀利笔锋、吐论凝神……这一切的一切,构筑起他复杂的人生,在他的肉体訇然倒下的一刻,鲜血染红了历史的天空。
公元二六二年,嵇康由于“不事王侯”“不为物用”,以及“非汤武而薄周孔”“有必不堪者七,堪不可者二”的言行,在钟会的谗言下“言论放荡,非毁典谟”、“害时乱教”、“负才乱群惑众”、“今不诛康,无以清洁王道”,被晋文王所杀。
当时,三千太学生上书请命,请以为师,不许。
惟见风气萧瑟,落叶簌簌,白云舒卷,雁鸣声声。
据《世说新语》记载:“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姿特秀。
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嵇康以及魏晋玄学
嵇康(224—263),字叔夜,汉族,谯国铚县(现安徽宿州境内)人。
嵇康在正始末年与阮籍等竹林名士共倡玄学新风,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释私论》),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
在整个魏晋文艺界和思想界,嵇康都是一位极有魅力的人物,他的人格和文化影响是巨大而深远的。
嵇康是著名的琴艺家和哲学家。
他精通音律,“广陵散绝”体现的是嵇康作为一个伟大音乐家的悲剧。
养身《嵇康集》十卷书中,篇篇含养生之理,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养生看法。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但社会上有两种相对立的思想存在:一是认为修道可成仙,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
”嵇康针对这种现象,指出神仙不可能,如果导养得理,则安期、彭祖之论可及的看法。
在他的重要著作《养生论》中,他以导养得理可寿的总论点,精辟地阐述以下几个问题:一、提出形神兼养,重在养神。
他举了几个例子说明精神对人体的强大作用,指出“由此言之,精神之于形骸,犹国之有君也。
”而中医学也认为人以神为根本,神灭则形灭。
嵇康在此抓住了养生的根本。
二、指出养生要重一功元益,慎一过之害,全面进行。
嵇康认为万物禀天地而生,后天给予的养护不同,寿命也不尽相同,勿以益小而不为,勿以过小而为之,防微杜渐,提早预防,积极争取长寿。
三、指出若不注重养生,耽声色,溺滋味,七情太过,则易夭折。
“夫以蕞尔之躯,攻之者非一涂;易竭之身,而内外受敌,身非木石,其能久乎?” 四、嵇康还告诫养生者要有信心,坚持不懈,否则就不易有效。
还要以善养生者为榜样,积极吸取好的养生方法,清心寡欲,守一抱真,并“蒸以灵芝,润以醴泉,唏以朝阳,缓以五弦”,就可以“与羡门比寿,与王乔争年”。
可见,嵇康在养生问题上研究颇深。
他自己也身体力行,其友人言:“与康居二十年,未尝见其喜愠之色”,他自己提的理论,几乎条条做到,但却犯了“营内而忘外”一忌,最终受人诬陷而遇害,令人惋惜不已。
人物事迹相貌堂堂嵇康长的是相貌堂堂,他的好朋友山涛说他是“站时就如孤松独立;醉时就似玉山将崩”。
论阮籍“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格理想及其当代价值
死, 生恬 , 则情不惑 , 死静 , 则神不离 。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 ,
从 天 地 变 而不 移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阮籍 主张“ 越名教 ”对 司马氏倡导 的名教进行 了无情 的 ,
批判。
成 了“ 越名教而任 自然 ”该命题 由嵇康提出) ( 的人格理想 。 “ 名教 ” 名分 之教 。用来 规定上下尊卑 、 , 等级名分 的是
“ 越名教而任 自然” 即否定司马 氏的伪善名教及清规戒 , 律, 顺应 自己的本性生活 , 不受种 种社 会纲常的压抑 、 束缚与
收 稿 日期 :00 0 — 0 2 1— 5 1
作者 简介 :. 1刘美玲 (9 3 17一 )女 , , 湖南湘潭人 , 南科技 大学政 治 系讲 师 , 湖 主要从事党 史、 社会发展哲 学的教 学与研 究; 2罗建文(9 3 . 16一 ) 男 , 南湘 乡人 , 南科技 大学政治理论课部教授 , , 湖 湖 硕士 生导 师, 从事马 克思主 义哲学教
( 南科技 大学 ,湖 南 湘潭 4 10 ) 湖 12 1
摘 要: 阮籍 在 司马 氏得 势的情 况 下 , 崇儒转 向拜 道 , 张 “ 名教 而任 自然” 以放 荡不羁 、 从 主 越 , 不拘 礼 法
的 思想言行 进行 抗 争。理 性分 析 阮籍“ 名教 而任 自然 ” 越 人格 理 想的 内涵与表 现 形式 , 当前 我 国社会 主 义 对
学 和研 究 。
・
18・ 7
“ 汝君子之礼法 , 诚天下残贱 、 乱危 、 死亡之术耳 , 自以为美 而 行不 易之 道 , 亦过 乎 ” 不 !正是 君子们 安身 立命 之道 的礼 法. 造成 了社会贫 富 、 贵贱 、 怨等的 区分 , 恩 天下人 为之相搏
释私论翻译
释私论翻译原文:夫称君子者,心无措乎是非,而行不违乎道者也。
何以言之?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是故言君子则以无措为主,以通物为美;言小人则以匿情为非,以违道为阙。
何者?匿情矜吝,小人之至恶;虚心无措,君子之笃行也。
是以大道言:“及吾无身,吾又何患?”无以生为贵者,是贤于贵生也。
由斯而言夫至人之用心,固不存有措矣。
是故伊尹不惜贤于殷汤,故世济而名显;周旦不顾嫌而隐行,故假摄而化隆;夷吾不匿情于齐桓,故国霸而主尊。
其用心岂为身而系乎私哉!故《管子》曰:“君子行道,忘其为身。
”斯言是矣!译文:真正的君子,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行为却又不违反道义。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心平气静神闲无欲的人,内心不存在骄傲自负;禀性忠诚胸襟开阔的人,情感不被欲望束缚。
不心高气傲,所以,能逾越等级名份的清规戒律而听任自然;情感不被欲望束缚,所以能知人的价值高低,而通事理人情。
通达事理人情,所以完全能够不违大义;超越名利听任自然的天性,心里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
所以评论君子,以不在乎别人说是论非,不拘泥等级名份的清规戒律为主,以通达万物为美;评论小人,就因为隐瞒真情成为失去本性的人,因为违反道义成为不完备的人。
为什么呢?隐瞒真情的人小气吝啬,是小人极坏的行为;虚心不执着不拘泥,是君子的淳厚德行。
所以,老子的《道德经》说:“当我达到忘却自身的境界,我还有什么忧患呢?”不把个人的生命看得高于一切,胜过人所归仰的天地之大德。
由此而言,道德修养最高超的人所留意的,本就不存有什么执着不舍的东西。
所以,伊尹不贪求贤于殷汤,因而举世成就名显天下;周公旦不顾嫌疑而有不为人知的美行,所以暂时代行幼主治理天下,七年后把政权交还给成王,而化解嫌疑赢得朝野尊崇;管仲对齐桓公不隐瞒自己的才能,使齐国称霸而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
论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玄学命题中的生命意蕴
The Central Plains CultureResearch收稿日期:2016-05-19作者简介:刘伟安,男,昭通学院人文学院副教授(云南昭通657000),主要从事古代文学研究。
论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玄学命题中的生命意蕴刘伟安摘要:竹林名士嵇康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玄学命题,其首要倡导的是返朴归真,虽然这种返朴归真只能让人类中某些个体的身心获得解脱与愉悦,无法解救整个人类社会的深重苦难,但其价值却不容轻易否定。
通过否定被奸雄们利用的名教礼法,嵇康把握了儒家先哲倡导名教、礼法的真正目的——实现自我的道德完善、止于至善的生命之境。
在嵇康看来,善乃是人类心灵的本然要求或者说应有之物,只要心灵未被世俗的贪欲污染,从中自然流溢而出者即为善。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命题批判了现存的虚伪名教,树立了一个顺乎人天性的本真理想境界,合乎善与美的法则,其笔下的“自然”是融真善美于一体的以生命为最高指归的概念,其目的在于把生命引向自由与超越之境。
“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命题包含了生命的本真化、向善化和审美化三方面意蕴,是三者的完美统一,代表了魏晋时代人觉醒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生命意蕴;人的觉醒中图分类号:B2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5669(2016)06-0038-06“越名教而任自然”是竹林名士嵇康提出的著名玄学命题。
当今学界大体已经公认,魏晋时代不但是一个动荡不安的时代,也是人觉醒的时代。
人的觉醒虽有多方面的内涵,但最重要的莫过于人的生命意识的觉醒。
魏晋时代持久的动乱与无处不在的死亡气息,使士人们深感生命的脆弱与无常,进而激发了他们的忧生之嗟,对于生命的关注、珍爱与执着,以及对于生命的价值、意义和理想范式的求索。
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并非普通的玄学命题,而是一个以生命为最重要指归的玄学命题,具有极为丰富、深邃而独特的意蕴。
然而,就此命题所关涉的生命意蕴展开的深入论述,目前却似不多见。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3
电大《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任务3一、名词解释1.“越名教而任自然”:答:这是嵇康教育思想的核心。
“越名教”就是批判和否定儒家“名教”教育思想,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任自然”的教育主张,让人象自然界万物生长一样,自然而然的发展。
这对于促进教育领域中的百家争鸣,全面认识教育的属性,是有积极意义的。
2.“豫时孙摩”:答:是《学记》总结概括出的重要规律,包含四条原则:“豫”是预防性原则,“时”是指及时施教原则,“孙”是指循序渐进原则,“摩”指学习观摩原则。
3.教、养、取、任:教、养、取、任答:是王安石在给宋仁宗的上书中提出了“教,养,取,任”的造就人才的四项纲领:“教”是培养人才;“养”是合理对待人才;“取”是选拔人才;“任”是任用人才(3分,缺一项扣一分)。
4.明人伦:答:明人伦是孟子概括的学校教育的目的。
所谓“明人伦”就是“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三纲五常:答:三纲五常中“三纲”、“五常”是董仲舒提倡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
所谓“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所谓“五常”,即仁、义、礼、智、信,旨在培养封建统治阶级的忠臣顺民。
6.三纲领八条目:答:《大学》提出的教育目标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朱熹称之为“三纲领”;为实现这三个目标,《大学》又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个步骤,朱熹称之为“八条目”。
二、简答题7.简述颜之推关于家庭教育的主要观点。
答:颜之推写成《颜氏家训》一书:(1)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强调要特别重视家庭教育,而且家庭教育要及早进行。
(2)要爱与教相结合,主张父母对孩子要严格要求,不能溺爱和放任。
(3)要注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颜之推认为早期教育要特别注意行为习惯的养成。
(4)要重视“应世经务”的实学教育,除《五经》之外,还应“涉百家之书”,强调要掌握一技之长。
(5)要培养虚心、勤勉的学习态度。
8.简述荀子论教育作用的基本观点。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传他是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养生家、哲学家,他为人处世独具个性,不畏权贵、不屈权势。
他是我国魏晋时期有名的“竹林七贤”之一,他就是一代才子――嵇康。
嵇康字叔夜,与曹魏宗室关系密切,其著作《养生论》、《答难养生论》、《释私论》,《声无哀乐论》中很多思想理论突破当时传统的观点,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
《嵇康集》十卷篇篇含养生之理,而《养生论》则是中国养生学史上第一篇较全面、较系统的养生学专论,其养生思想得到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养生学家陶弘景等人的推崇,对后世产生了颇为深远的影响。
魅力超群的古代帅哥嵇康身材高大,仪容俊美,声音悦耳,气质不凡,文采卓越。
《晋书・嵇康传》中描述他“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以为龙章凤姿,天质自然”。
在不同的史料中,记载他俊美外形和不凡气度的文字非常多,可见他是一位古代帅哥,如果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嵇康极有可能成为粉丝众多的一代巨星。
他不仅外形潇洒出众,文采更是独具魅力,他的诗歌大气雄浑,他的幽愤诗、代秋胡歌诗七首、四言诗十一首、五言赠秀才诗、与山巨源绝交书、太师箴、琴赋、管蔡论等作品,都完整地流传下来,在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嵇康最为人称道的是他坚贞不屈的个性。
他骨子里不媚俗,坚决不屈从于与自己政治主张相悖的司马氏政治集团,最后惨死于政敌之手,年仅40岁,成为千古憾事。
如果以嵇康的才情,再多活上四五十年,那么,中国文坛上不知又将增添多少文学巨作,中国的养生学史,也不知会出现怎样的空前盛况。
可惜前人已逝,空留追忆。
魏晋之时,养生之学大兴,社会上两种对立思想并存:一是认为修道成仙可以长生不老;二是认为“生死全由天,半分不由人”。
针对这些偏激的理论,嵇康以客观的视角,指出凡人成为神仙不可能,完全由天命也不可取,如果导养得理,是能够延长人的寿命的。
他的养生思想从各家流派中脱颖而出,并被后世大师推崇。
浅析名教与自然
浅析名教与自然03100414 张燕名教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魏晋玄学探究的基本问题,要弄明白两者之间的关系,首先得明白“名教”与“自然”究竟是什么?名教与自然是魏晋玄学中的一对范畴,名教,原指儒家“因名设教”的那一套宗法等级制度和伦理观念,一般指以正名分、定尊卑为主要内容的封建礼教和道德规范。
自然,主要指天道自然,认为天是自然之天,天地的运转,万物的生化,都是自然而然,自己如此的。
名教和自然观念产生于先秦。
孔子主张正名,强调礼治;老子主张天道自然,提倡无为。
孔子、老子被后世看做"贵名教"与"明自然"的宗师,所以说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说是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儒学与道学之间的关系。
魏晋时期,由于思想家的哲学倾向和政治见解不同,"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成为一个争辩的问题,当时的文人学士对于这个问题主要有三种观念:一、正始玄学时期——何晏、王弼的“名教出于自然”(儒道调和)汉魏之际,伴随着“儒学独尊”局面的结束,“名教”已呈现着一副破败的景象。
首先是黄巾起义的冲击,黄巾起义军所到之处,孔庙被砸,神探被毁,其领袖张角又利用道教经籍《太平经》中的某些教义,以“太平军”的形式动员和组织农民起义,在宣传鬼神迷信的同时,也反映了农民某些平等要求和反抗封建剥削的呼声,这与作为封建等级观念的“名教”是直接对立的。
其次,封建统治阶级在生活上纵欲享乐,挥霍无度,极端腐朽。
他们已然丧失了儒家仁政、德治的旨意,并且违背了名教强调重义轻利的伦理信条,但为满足他们本性的挥霍,又必然视名教礼仪为一种束缚。
这种对于名教的两面态度加剧了“名教”与“自然”的矛盾,导致“名教”陷入危机。
在这种情况下,加上出于政治上的需要,门阀士族统治集团需要重整名教,建立“名教”与“自然”的新的关系。
鉴于两汉经学以神学目的论为“名教”作论证导致的失败,门阀士族开始离弃神学化的儒学转向道家,以老庄的“自然之道”作为“名教”制度的新的理论根据,来调和“名教”与“自然”的矛盾,挽救“名教”的危机,满足他们那两重人格的政治需要,魏晋玄学也由此应运而生。
浅谈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美学思想
浅谈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美学思想作者:宫林林来源:《北方文学》2019年第30期摘要:魏晋时期,哲学上玄学盛行,崇尚思辨,《声无哀乐论》是嵇康所作的一部划时代的音乐美学论著,南朝文学理论家刘勰盛誉该文是师心独见,锋颖精密。
《声论》中“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进一步关注了人的自然之性,注重人的精神境界。
关键词:嵇康;自然;哀乐;名教嵇康在《声无哀乐论》中讨论了,音乐与生活、音乐与自然、音乐与哀乐、声与心及音乐能否移风易俗的问题,在这种背景之下,本文将进一步探讨嵇康的音乐观是如何反映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的。
处于“天下多故,明士少有全者”的魏晋时代,政治环境恶劣、党派林立,各处都弥漫着血腥的味道。
魏晋时的名人志士们,为了躲避祸乱,或放浪形骸、或醉酒佯狂,例如:曹氏父子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植的“人生处一世,去若朝露唏”;这种哀伤与对人生的感叹营造了魏晋旷达而不守礼的风气。
一、《声无哀乐论》的基本思想魏晋时代是“文学自觉”的时代,而“自觉”就体现在“门阀士族”个性的凸显和整体的自觉。
嵇康深受王弼、司马迁、陆机等人思想的影响,有良好的辩论才能,其《声无哀乐论》即体现出的是学术领域的“音乐自觉”。
《声论》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探讨了嵇康关于音乐和哀乐感情之间的关系的看法。
他认为,两者的关系,就是没有关系。
理解嵇康主要从两点出发:一是音乐只有好听不好听,没有哀乐之说;二是音乐好听不好听关乎形式,和内容无关。
嵇康认为音乐和自然的声音一样,只有好听与不好听的区别。
正如格式塔心理学异质同构学说中提到的,在音乐中体会到悲哀的感情,是因为作用于这一切活动中的力的结构与支配我们的悲哀感情的力的结构相同。
可见,《声无哀乐论》中声音的结构似乎与支配我们悲哀或喜悦感情的力的结构相同,人们只不过是在为自己所要表现的心理事实找到了外在的同构物。
听完音乐感到悲伤的人是因为美妙和谐的音乐激发了他们内心积聚已久的悲伤,哀伤或快乐的情感是事先由于其他事情蓄积于内心,进而接触到和谐的音乐,从而自然的流露出来。
越名教而任自然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旳人生观一、嵇康崇尚自然人生观形成旳因素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颇具特色旳一种时代,正如宗白华先生所言:“汉末魏晋六朝是中国政治上最混乱、社会上最苦痛旳时代,然而却是精神上极自由、极解放,最富于智慧、最浓于热情旳一种时代,因此也就是最富有艺术精神旳一种时代。
”魏晋时代造就了一批与众不同旳文人,最具代表性旳就是“竹林七贤”,他们倘徉在山水之间,用手中旳笔,手中旳琴,体现了自己向往自然旳心志。
七贤之中给人印象最深旳就是嵇康,他崇尚自然,具有清高脱俗、慷慨任气旳人格美,因而成为“竹林七贤”领袖之一。
嵇康提出旳“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期最富代表性旳标语,所谓“任自然”就是让人旳本性得到自由伸展,而将伦理纲常放在一种附属旳位置上。
ﻫ嵇康早年丧父,家境贫困,但仍励志勤学,文学、玄学、音乐等无不精通。
他娶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曾任中散大夫,史称“嵇中散”。
司马昭曾想拉拢嵇康,但嵇康在当时旳政治斗争中倾向皇室一边,对于司马氏采用不合伙态度,因此颇招忌恨。
司马昭旳心腹钟会想结交嵇康,受到冷遇,从此结下仇隙。
嵇康旳友人吕安被其兄诬以不孝,嵇康出面为吕安辩护,钟会即劝司马昭乘机除掉吕、嵇。
《晋书》记载“康将刑于东市,太学生三千人请为师,弗许。
康顾视日影,索琴弹之,曰:‘昔袁孝尼尝从吾学《广陵散》,吾靳固之,《广陵散》于今绝矣!’年四十。
海内之士,莫不痛之,帝寻悟而恨焉。
”ﻫ史称“康早孤,有奇才,远迈不群。
身长七尺八寸。
美词气,有风仪,而土木形骸,不自藻饰,人觉得龙章凤姿,天质自然,恬静寡欲,含垢匿瑕,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受,博览无不该通,好《老》、《庄》。
与魏宗室婚,拜中散大夫。
常修养性服食之事,弹琴咏诗,自足于怀。
”年轻时代旳嵇康,十分注意学识与品德旳修养,与之交往旳,也大都是志气相投旳所谓“名士”。
《世说新语》描述嵇康说:“萧萧肃肃,爽朗清举。
”,“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引。
‘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
越名教而任自然 审贵贱而通物情——论嵇康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
越名教而任自然审贵贱而通物情——论嵇康的自然主义哲学思想嵇康(223—263年),字叔夜,谯国铚县(今安徽宿县)人,三国时期曹魏著名文学家、音乐家、思想家,“竹林七贤”之一。
嵇康“少有俊才,旷迈不群,高亮任性,不修名誉,宽简有大量。
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恬静无欲。
性好服食,尝采御上药。
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三国志·魏书·嵇康传》裴松之注)。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他娶了曹操曾孙女长乐亭主为妻,进入上流阶层,并曾担任中散大夫。
但也因为如此,使他在政治立场上与篡权的司马氏集团相敌对,对司马氏采取不合作态度,颇招忌恨。
最后在司马昭的心腹钟会的陷害下,死于司马氏之手。
嵇康的作品以诗歌和散文为主,其中比较集中反映他的哲学思想的有《声无哀乐论》《养生论》《释私论》《难自然好学论》和《与山巨源绝交书》等。
他的作品被收录在后人整理的《嵇中散集》或《嵇康集》中。
1.“名教”与“自然”“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是嵇康哲学的核心主题。
“名教”指的是社会的等级名分、伦理仪则、道德法规、制度典范等等的统称;“自然”则是指人的本初状态或自然本性,同时也指天地万物的自然状态。
魏晋玄学家对“名教”与“自然”的关系格外重视。
王弼从道家的自然哲学的立场出发调和二者,主张“名教本于自然”,以“自然”为“无”、为本;以“名教”为末、为用,强调名教应该顺应人的自然本性。
阮籍则以“大人先生”的形象喻示了自然对名教的突破。
但是,直到嵇康这里,才明确地把名教与自然的关系作为哲学的主题,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思想主张。
在嵇康生活的时代,儒家名教思想及其所宣扬的忠、孝、节、义等规范已经逐渐被篡权的司马氏集团所利用,成为他们维护统治、钳制人心的有效工具。
嵇康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决心从根子上动摇司马氏的说教。
同时,由于深受道家思想影响、追求精神自由独立,嵇康从思想上也不愿意接受名教的规范。
所以,他将名教和自然对立起来,认为名教是违背自然本性的,是对大道的凌迟:及至人不存,大道凌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其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关于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几点现实性思考
关于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几点现实性思考摘要:魏晋时期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就是要超越世俗的评价和态度,遵从自己的自然本心做事。
以道德自律代替道德他律,是“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内涵。
而真正的越名教和任自然是建立在社会普遍道德规范和准则基础上的。
在教育领域,教育者应该适当引导学生遵循自然,保持本性,发展出完善的人格,成长为一个真正的社会人。
关键词: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教育引言: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是在封建名教压迫下的痛苦灵魂的呼叫,对魏晋人的觉醒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稽康猛烈抨击了繁琐的经学教义,使得当时士人的精神框架再也不愿承担名教的重负,给思想的肌体注入了新的血液,他所倡导的任性自然给当时思想界以猛烈涤荡,在窒息压抑的氛围中唤起了人们的觉醒。
因而在此影响下,人们讲求个性,追求精神上的自由、解放和适意。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这一思想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依然有着巨大的启迪和警示作用。
1、概念阐述嵇康推崇道家的“道法自然”,进而提出了“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观点,表现出了他率性的生活态度。
“自然”是道家、道教哲学中很重要的一个概念,老子所说的“道法自然”,“自然”是指万事万物生存的状态,“自然”既是“道”的存在状态和功能,也是创造生命的原则。
而玄学家王弼认为“自然”不再是存在状态,而是存在本体。
而嵇康提出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以王弼,何晏的贵无论的玄学思想发展而来的,把王弼的本体论“自然”转变为人的主体。
精神“自然”,也就是说他们以人的问题取代了宇宙的问题,以主体自身的问题取代了世界本原的问题,以人生哲学取代了政治哲学。
这是嵇康等人的一种真实的生存感受,反映了一种强烈的主体意识,从而才有可能真实地思考人生,真诚地对待人生。
作者以为,在秘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中,“自然”主要是指人“性”,也就是人的“本心”,因此,“自然”指内在的道德信念。
“名教”其本义是“以名为教”,即用外在的社会规范 (主要是道德规范)来约束人的行为使人的行为与“名”相符合。
“越名教而任自然”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
“越名教而任自然”产生的社会文化语境作者:李信鸽来源:《文艺生活·文艺理论》2014年第05期摘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重要的哲学思想,它的产生与当时黑暗的社会背景是分不开的。
另外,在当时宽松的文化氛围中,嵇康不受拘束的吸收百家之长,这也促使“越名教而任自然”思想的发生与成长。
关键词:越名教而任自然;嵇康;社会文化背景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4-0004-02嵇康(公元224-263年),字叔夜,是谯国铚(今安徽宿县)人。
他是魏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玄学家、思想家,亦是“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
他所生活的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黑暗、最痛苦的年代之一,他与当时的政治环境可谓剑拔弩张:他任侠直言的个性、铿锵正直的人格、深邃自由的精神追求与清新自然的生活渴望都与当时社会的极度不安定、政治的极度不包容、思想精神的极度贫瘠形成了巨大的落差与冲突。
嵇康“刚肠嫉恶,轻肆直言,遇事便发”,他的这种棱角分明、任侠直言的性格偏偏遇到了“施报更相市,大道匿不舒”的社会现实,在黑暗浑浊的魏晋之际,嵇康内心的焦灼、矛盾与悲恸可想而知。
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是他主要的哲学思想,他在《释私论》中写道:“夫气静神虚者,心不存乎矜尚;体亮心达者,情不系于所欲。
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物情顺通,故大道无违;越名任心,故是非无措也。
”也就是说君子不把情感寄存在私欲上,内心不存有矜持虚夸,反而会通达人情,真正顺应大道,循性而动;而小人隐匿自己的真情,却又装出一副谨慎敦厚的样子来,所以这是违背大道自然的。
嵇康这篇文章有很强的针对性,他反对的是司马氏集团虚伪的名教。
那么,嵇康哲学思想具体是怎样产生的呢,它诞生的社会文化背景是什么?笔者认为,考察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可以从政治历史背景和嵇康特殊的个人经历这两方面进行探索。
一、政治历史背景任何一个思想的产生都不是孤立静止的,它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议“越名教而任自然”文学院07级本科(4)班薛立华指导老师:张岗摘要:“越名教而任自然”是魏晋时的名士嵇康思想的总纲。
这一思想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嵇康的哲学、伦理道德以及人生态度和理想人格等各个方面。
本文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所蕴含的这些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名教;自然;嵇康Abstract: "Exceeding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and giving the reins to nature " is JiKang’s general thought in Wei-Jin period. This thought has rich connotations, covering the philosophy ,ethics and life attitude and ideal personality, etc of JiKang .This paper analyses and discusses all these aspects which contain in JiKang's "exceeding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and giving the reins to nature ".Key words: the Confucian ethical code; nature; JiKang魏晋时期,是一个分裂、动荡的时代,尤其在司马氏集团篡取帝位之后,假借“名教”之名,采取种种残酷的手段镇压迫害异己力量,致使阶级矛盾十分尖锐。
这个时期“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1](卷49)整个社会充满着血雨腥风,与此同时,各种反抗因素也在逐步增多。
尤其是在思想方面,作为维护封建统治秩序的纲常名教受到了强烈的质疑和冲击。
有识之士开始对此进行反思,他们对社会政治的态度由积极参与到忧患愤激又到逐渐冷淡。
这时的士人们隐逸乡野,希望在大自然的山林之中,享受人生之乐,以慰藉受伤的心灵,寻求世界和人生的真谛。
而嵇康正是这一时期士人们的杰出代表,他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主张,这不仅在当时的玄学界有重要影响,而且对魏晋士人独特的心态与不羁的风度也影响深远。
嵇康的这一主张,有着丰富的内涵,涵盖了嵇康对哲学、伦理道德、人生态度与理想人格等各个方面的思考。
下面本文将根据嵇康的《释私论》、《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卜疑》、《太师箴》、《声无哀乐论》、《养生论》、《答向子期难养生论》、《明胆论》等文章对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所体现的这些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一、“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内涵“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思想的总纲,它出自嵇康的《释私论》:“矜尚不存乎心,故能越名教而任自然情不系于所欲,故能审贵贱而通物情。
”[2](卷6)这里的“名教”指的是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自然”指的是人或事物的本性或天性。
嵇康的“越名教”就是要人们超越甚至摒弃儒家的伦理纲常。
比如就拿嵇康的《答难养生论》中一段他对孔子的议论来说:“或修身以明汙,显智以惊愚,籍名高于一世,取准的于天下;又勤诲善诱,聚徒三千,口倦谈议,身疲磐折,形若求儒子,视若营四海。
神驰于利害之端,心惊于荣辱之途,俯仰之遗世坐忘,以宝性全真,吾所不能同也。
”[2](卷4)嵇康笔下的孔子不过是一个为了名利四处奔波的势利之徒,完全没有儒家士大夫所推崇的孔圣人的崇高。
既然儒家士大夫所推崇的孔子在嵇康笔下都是这样一个形象,那么嵇康所提倡的“越名教”很显然就是要超越甚至摒弃儒家所提倡的伦理纲常。
另外,他还批判儒家经典说:“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从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从欲则得自然。
然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
故仁义务于理伪,非养真之要求;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也。
”[2](卷7)这就道出了儒家经典摧残人性的本质。
在嵇康提倡摒弃这种“名教”之后,希望人们能够做到“任自然”。
如何做到“任自然”?嵇康说:“齐万物兮超自得,委性命兮任去留”。
也就是说,一个人应该顺着他的自然本性去生活,想说什么就大胆的去说,想干什么就大胆地去干,不必理会社会上的清规戒律、条条框框,也不必理睬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各个方面的指责与批评,真正活出自己的天性。
以上是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基本内涵和主张。
但是在嵇康临死之前写的《家诫》中,却希望他的子孙后代能恪守儒家的伦理纲常。
这显然与嵇康此前所提倡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是相悖的。
那么嵇康的主张与他的做法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矛盾呢?要理解这一点,我们就不得不联系当时的社会环境。
当时司马氏集团假借“名教”之名而行篡夺之实。
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也正是借反对名教(儒家的伦理纲常)来反对当时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
但他的反社会终归是个人行为,以一己之力是无法与整个社会做斗争的,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因此在嵇康临终前他看到统治阶级力量的强大,而自己只能空谈玄学无法改变社会现实时只能罢手,以期后代子孙平安幸福。
所以嵇康的“越名教而任自然”既有反对儒家伦理纲常束缚人性的一面,也有反对当时社会黑暗统治的一面,但归根结底是嵇康用反对儒家伦理纲常反对司马氏集团的黑暗统治。
二、“越名教而任自然”反映的嵇康思想1、哲学思想“越名教而任自然”是嵇康哲学思想的核心。
《晋书》说:“嵇康字叔夜……,学不师授,博览无不该通,长好老庄”。
[1](卷49)因此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是以道家的怀疑、批判、超越精神为手段痛斥名教的虚伪。
虽然如此,但嵇康所借用的道家之“道”与老庄所提倡的“道”有本质的区别。
老庄之道是以牺牲自我情感的丰富性来实现其人生理想的,嵇康则是立足现实的、面对现实的;老庄是在逃避中、想象中体验其自由的境界,嵇康则是在与现实的斗争实践中,感受着“道”的真谛;老庄的“道”来源于生活又脱离了生活,嵇康则把它推向了生活;老庄的“道”是纯精神的,嵇康则把老庄的“道”第一次广泛而深刻地付诸于生活实践,追求返归自然,以自然、虚静为怀,进入了一种空灵飘逸的境界。
[3](第43页)由于嵇康哲学思想的现实性,就注定了这种哲学思想与司马氏集团所提倡的虚伪的名教格格不入,因此,从一开始嵇康的哲学思想就有它反名教的社会功用。
嵇康在《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中明确说道:“六经以抑引为主,人性以纵欲为欢,抑引则违其愿,纵欲则得自然,然自然之得,不由抑引之六经,全性之本,不须犯情之礼律。
”[2](卷9)在嵇康看来,“名教”是违背自然束缚人性的,是让人变异的东西。
因此,嵇康的哲学在反名教的同时就有更高的追求。
可以说是一种境界意义的哲学形态。
他的哲学思想已经从现实退回到自身,企图通过精神修养在自我生命中获得对本我的认识,由此达到一种完全超越世俗名教,精神与自然本体合一的生命境界。
面对现实的人生困境,人们应该如何修身养性呢?嵇康认为问题的根本不在是非善恶的抉择,因为它已经被现实的名教所扰乱,而在于自我意识和精神的觉醒,觉醒到自然才是生命的根本。
没有这种心灵的觉醒,就不可能有是非善恶的正确识别。
觉醒的方法就是“释私显公”,即去其自私的虚伪、隐匿之心,袒露自然的真实性情,使心灵完全显现出一种纯朴、坦荡、和谐的自然状态,从人的心灵深处真正实现对现实名教的彻底超越。
众所周知,一切哲学思想都是一定时代的产物。
嵇康也不例外,嵇康生活于魏晋这一十分特殊的历史时期,他的“越名教而任自然”的哲学思想同样也是这一时代的产物,在嵇康所生活魏晋时期,如何为士人找到一个真正的安身立命的精神追求,可以说除了“越名教而任自然”,很难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2、伦理道德“越名教而任自然”也是嵇康伦理思想的总纲,是贯穿嵇康伦理思想的一条醒目的主线索。
这里的“名教”即当时统治阶级司马氏集团提倡的伦理道德纲常。
那么这些东西是如何产生的呢?嵇康在《难张辽叔自然好学论》中作了回答:“至人不存,大道凌迟,乃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区别群物,使有类族;造立仁义,以婴其心;制定名分,以检其外;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2](卷9)在这里,嵇康认为“名教”产生的原因是“至人不存,大道凌迟”而“始作文墨,以传其意”、“劝学讲文,以神其教。
”也就是说,“名教”的产生其实是人有意为之,绝非自然存在。
是少数人所制定的用来约束多数人的工具。
众所周知,名教以“孝悌”为本,以正名定分为主,为巩固封建的宗法等级制度和建立大一统的统治秩序,以种种反映统治阶级利益的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来约束人心,以达到维护和巩固其统治的根本目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名教所传播的东西必然会造成人格的扭曲。
既然这样,那么人们就可以选择接受它,也可以选择摒弃它。
在嵇康看来,六经之学已成为束缚人性的咒语,困扰人性的罗网。
所谓的儒家纲常都只是束缚人的自然本性的工具,所谓的仁义廉让都只是争夺虚伪的副产品、遮羞布。
因此,嵇康“以六经为荒秽,以仁义为臭腐。
”所以嵇康才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接着嵇康又说:“洪荒之世,大朴未亏,君无文于上,民无竞于下,物全理顺,莫不自得。
饱则安寝,饥则求食,怡然鼓腹,不知至德之世也。
若此,则安知仁义之端,礼律之文?”[2](卷9)这是嵇康所言的“任自然”的理想境界。
在这里没有伦理纲常对人性的束缚,民众遵顺自然的规律,过着和谐的生活,大家不知道仁义道德是什么,全社会却能“物全理顺、莫不自得”而且还能“怡然鼓腹”。
这就是嵇康所提倡的人们摒弃伦理纲常以后任由自己的本性生活的一个理想社会。
但这仅仅是嵇康的理想而已,面对社会现实,他认识到伦理纲常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
因此他也对伦理纲常的根源作了深入的剖析。
嵇康在他的《太师箴》中写道:“厥初冥昧,不虑不营,欲以物开,忠以事成,犯机触害,智不救生,宗长归仁,自然之情……先王仁爱,愍世忧时,哀万物之将颓,然后莅之。
” [2](卷10)这是嵇康描绘的伦理纲常产生的客观事实。
当“厥初冥昧,不虑不营”被打破后,为了维护现实社会,“宗长”和“先王”就以“仁”为武器来约束人的欲望,而且,这是“自然之情”,无疑,这“仁”是本于民众的自然本性的真正的“仁”,嵇康对这也是持肯定态度的,但是他对现实的伦理纲常却是持否定态度的。
他说:“故仁义务于礼伪,非养真之要求;廉让生于争夺,非自然之所出也。
” [2](卷9)“下逮德衰,大道沉沦,智惠日用,渐私其亲……利巧愈竞,繁礼屡陈,刑教争施,夭性丧真。
” [2](卷10)在这里。
嵇康指出,产生于“理伪”、“争夺”的“仁义”、“廉让”,是违背自然规律的,随之而起的“繁礼”、“刑教”也是出于社会的需要,所以他的实行,只能使民众“夭性丧真”。
对此,嵇康提出“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伦理思想,让人们克服或者避免这些出于社会的需要而制定的繁琐的礼仪。
嵇康为何有“越名教而任自然”的这种伦理思想呢?我们知道: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中国的文化是一种政治化了的伦理文化,因此,抓住了伦理道德问题,也就是抓住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化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