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鉴赏练习20篇(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下片把写荷与饮酒赏荷的具体场景结合起来,在内容上超越上片纯粹的自然描写,带有人文气息,整体风格繁复绚丽。
2、叠词的使用是本词一大特色,结合作品分析有哪些艺术效果。

1、D下片的风格应是"质朴明快"。
2、(1)有利于描写事物的形象。如“袅袅”、“脉脉”、“盈盈“写出了荷花的形象;“渐渐”、“淡淡”、“疏疏“写出了自然景象。
(2)有利于表达词人疏神达思、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趣。如“草草”、“细细“写出了人物的情态。
(3)叠词的使用让作品形成了轻灵、和谐、安谧、洒脱的氛围,有着行云流水的音韵美。

15.D尾联河川、原野、烟火均为远景。
16.(1)诗歌“落笔淡远”,缘于选取的意象,如“曲折的溪水、盛开的桃李、越冬的草芽、高下起伏的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等,宁静淡雅,一派平和气象。
(2)时局动荡不安,诗人写此诗时,正避乱南奔,颠沛流离。所以诗中和平宁静的景物描写,恰与客子流荡无归的际遇相对照。
16.这首诗蕴含着作者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15.B【解析】“以动衬静”错,应是一动一静,动静结合。
16.①偏居一隅,不得自由的慨叹:诗人多年夜郎为客,被俗世所累,不能尽情邀游,只能在湖南游来荡去。②游览洞庭湖的喜悦心情:诗人身在洞庭之上,目接湖光山色,细察鹭飞,宏观天末,兴致勃勃,但仍觉意犹未足,所以登上岳阳楼。(每点3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C.颈联是微观,是近景。雨后,一对对轻鸥掠水而过,泥土松软,草芽破土而出,表现出无限生机。
D.尾联继续描写眼前近景。高下起伏的河川、原野,处处可见的人家烟火,描绘出一幅宁静、安谧的画卷。
16.纪昀评此诗“夷犹有致”。本诗在摄相取景、选声配色方面力避前代诗人山水行旅诗的惯常蹊径,它落笔淡远,寄兴深微。请结合全诗对此特点做简要分析。(6分)
16.作者的情感是怎样发展变化的?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6分)

15. C(3分)本题考查分析鉴赏诗歌的内容和手法的能力。作者并没有与青年时代对比,只是感叹青春已逝。
16.作者看到满地的落花,感叹时光易逝,而自己年事已高,黄莺的啼叫声,被蝉凄厉的声音取代,更增添了这种悲伤;(2分)自己虽有报国壮志,无奈年事已高,屡次被贬,无人赏识,只能白头空叹;(2分)作者壮志难酬,只好借酒浇愁,聊以自慰。(2分)
15.①人生短促的感慨。“等闲老去年华促”,诗人感慨时光轻易地溜走,年华逝去,时间紧迫。②零落静寂的孤独。诗人辗转江南,零落江城,老年守寡,唯有幽独的江梅与之相伴。③怀念故都、旧梦难续的悲哀。词人梦中回到夷门,又被惊醒,想重续旧梦已不可能,于是她陷入深深的悲哀。(6分)
三、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16.方回在诗集《瀛奎律髓》中将本诗编入了“忠愤”类。请结合全诗分析其缘由。(6分)

15.C(.上句写静景,下句写动景。)
16.①忠:诗人为逃避战乱而“野泊”,只身乱离,却还“欲问行朝近消息”,心系朝廷,表现其对国家之忠。
②愤:愤时局动荡,兵荒马乱,使自己被迫成为“逋逃病客”,欲归而不得。愤“群盗尚纵横”,内有贼臣当道,外有金兵人侵,导致政权不稳、国家不安,虽欲问消息而无由。(每点3分,大致意思符合即可)
C.“策策”,拟声词,写风穿越竹林的声音,与击柝声、栖鸟动寒梢的声音一起,以动衬静,表现一种静谧安详的氛围。
D.此词上片以“栖鸟惊躁”结束,下片以“好梦惊回”收尾,虚实结合,前后照应,有力突出了离乱中词人的形象。
15.词作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6分)

14.C; C“以动衬静,表现静谧安详的氛围”错,应为“表现一个流离失所者内心的不安与难受、惶惧”
15.诗歌第一句中的“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大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引发出来的,首联的下句由今及古,遥想当年兴建此阁的滕王,坐着鸾铃马车,挂着琳琅玉佩,来到阁上,举行豪华繁盛的宴会的情景,那种豪华的场面,已经一去不复返了,诗人不禁产生了人生盛衰无常的怅惘。尾联指出物要换,星要移,帝子要死去,而槛外的长江,却是永恒地东流无尽,更进一步抒发了人生盛衰无常而宇宙永恒的感慨。(分析3分,感慨3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道中
陈与义
雨子收还急,溪流直又斜。
迢迢傍山路,漠漠满林花。
破水双鸥影,掀泥百草芽。
川原有高下,随处着人家。
[注]建炎四年(1130年)正月初,陈与义离衡岳,去邵阳(今湖南宝庆)妻族周氏处,道中所作。是年,陈与义年41岁,自靖康元年(1126年)避乱南奔已有五个年头。
一、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登岳阳楼①
萧德藻
不作苍茫②去,真成浪荡游。
三年夜郎③客,一挖④洞庭秋。
得句鹭飞处,看山天尽头。
犹嫌未奇绝,更上岳阳楼。
【注】①岳阳楼:湖南岳阳城西门城楼,下临洞庭湖。唐丞相张说谪岳阳时所造,为登临胜地。②苍茫:旷远无边的样子。③夜郎:唐置县,今湖南玩陵西。④挖:同”舵”,这里指船。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滴滴金·梅
孙道绚①
月光飞入林前屋。风策策,度庭竹。夜半江城击柝声,动寒梢栖宿。
等闲老去年华促,只有江梅伴幽独。梦绕夷门②旧家山,恨惊回难续。
注:①孙道绚,盛年孀居。在金兵南下之际,她同李清照一样,“飘零遂与流人伍”,流徒江南,只身寄居一室。
(3)诗歌寓情于景,字面虽全是客观写景,却把忧危愁苦、急剧跳动的忧国之心寓于景中,含蓄深婉,耐人寻味。
四、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野泊对月有感①
周莘
可怜江月乱中明,应识逋逃②病客情。
斗柄③阑干洞庭野,角声凄断岳阳城。
酒添客泪愁仍溅,浪卷归心暗自惊。
欲问行朝④近消息,眼中群盗尚纵横。
C.第五、六句突出时间的沧桑,水中云影悠悠,风物变换,星座移位,已过多个春秋。
D.第八句与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唯见长江天际流”蕴含的情感相似。
15.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感慨?结合诗歌首联的下句和尾联对此做简要分析。(6分)

14.D.“情感相似”错。本诗第八句写江水永恒,其上句写帝子已逝,二者形成对比,表达了人生无常而宇宙永恒、人生短暂而时间永恒的情感,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表达的是朋友离去后的惆怅之感。
A.一“红”字,写出荷花开放之盛,生机勃勃;“袅袅”则写出了荷花柔丽妩媚、婉转多姿的形态。首句给人不同的美感享受。
B.“淅淅西风”表面写风实则写荷,与周邦彦的“一一风荷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风”来写荷,意境飘逸、空灵。
C.“叶叶红衣”即荷花瓣。以“红衣”喻荷花,承“盈盈女”而来,也与首句“袅袅水芝红”照应。
②夷门,夷门是战国魏都城的东门,也是大梁(开封)的别称,后泛指城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词作上片用细腻的笔触描绘作者身处的环境,借景抒情,间接表现作者的心情;下片直接深入刻画人物的内心世界。
B.“飞”字从视觉方面着笔,词人透过窗棂,只见月光飞过林梢,穿入小屋,从不眠者眼中反映出月光的动态,形象生动、深沉在情。
15.从修辞的角度简要赏析颈联的表达效果。(6分)

14. C
15. .比喻,夸张,(2分)将“愁”比作“万顷连天草”“千寻匝地丝”,将抽象的愁具体化,(2分)突出了愁的绵长、纷乱、令人难以摆脱的特点。(2分)
六、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滕王阁诗
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抒发感慨,颌联写自已经历,多年夜郎为客,今日泛舟洞庭之上。
B.颈联写洞庭湖的秋色,白鹭、远山,画面开阔;以动衬静,境界多变。
C.尾联变换视角,由舟中转楼上,既点出题目,又引人想象,意味深长。
D.这首诗,避开前人所写的角度,把大量笔墨用在登楼之前,独辟蹊径。
B.颔联揭露“愁”潜入的时机。深谙愁苦的人总会把“愁”贮藏在心房僻远的角落里,再筑起精神防线提防它侵袭,可“愁”欺人时,它会随机而出,无孔不入。
C.颈联在颔联的描写“愁”会冲破防线,悄悄爬上心头,使人更加纠结,感伤的基础上,转用比拟手法写“愁”的“柔美”,实在叫人留恋着迷,欲罢不能。
D.尾联写“愁”无处不在。“可能那些王侯将相达官贵人们过着花天酒地、醉生梦死、姬歌妾舞、骄奢淫逸的生活,不知愁为何物。除此之外,“愁”乃“人间何处不相随”。
B.后人评此诗“最近杜味”。如本诗颔联与杜甫《登岳阳楼》中“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一联都使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境界开阔,情感悲壮。
C.诗歌颔联上句写动景,下句写静景,诗人立于洞庭荒野,仰望天空北斗横斜,耳畔传来岳阳城凄凉的角声。动静结合,渲染了空茫凄凉的意境。
D.颈联形象地写出酒化客泪及愁绪滴溅,浪花仿佛卷动归乡之心使人暗自惊叹的内容,与尾联共同表现了“野泊”时的所思所感所痛。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题目看,本诗描写晚春景物,既有惜春之意,又蕴含着作者的情感。
B.赏花、磨剑、喝酒等一系列动作,是作者内心情感的外在体现。
C.作者着一“老”字,表明自己年事已高,对比青年时代,感叹青春易逝。
D.作者借景抒情,抓住了景物跟独特感受的契合点,具有很高的艺术水平。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14.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句直接点题,写滕王阁俯临江心的沙洲,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居高气势。
B.第三、四居写滕王死后滕王阁的冷落,画栋珠帘依旧,但阁前朝云暮雨,繁华不再。
【注】①本诗约作于北宋灭亡、南宋初建之际。②逋逃:此处意为逃避战乱。③斗柄:指北斗七星中玉衡、开阳、摇光三星,形似杓柄。④行朝:迁徙不定的朝廷。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诗歌首联承题,上句切合题目“野泊对月”的内容,下句点明了“野泊”之因:“逋逃”在外,漂泊无家,故有“野泊”。
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雨子”二字新颖别致,描绘出春初雨点刚住又急剧落下的山中景象;路边曲折的溪水默默伴随行人,引人注目。
B.颔联是宏观,是远景。山边的驿路,无穷无尽地向前伸展去。桃李盛开,山村笼罩在一片春色中。“迢迢”是远望情景,却能使人产生“长路悠悠,何处才是尽头”的惆怅不堪之情。
七、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暮春
王禹稱①
寂寞红芳又一年,老郎空解惜春残。
才闻莺啭夸杨柳,已被蝉声哭牡丹。
壮志休磨三尺剑,白头谁藉两梁冠②。
酒罇何必劳人劝,且折余花更尽欢。
[注]①王禹稱:北宋诗人、散文家,因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调。②梁冠:有横脊的礼冠,古代帝王大臣所用的冠帽。
五、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咏愁
石象之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心头半在眉。
门掩落花春去后,窗窥残月酒醒时。
柔如万顷连天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乱比千寻匝地丝。
除却五侯歌舞地,人间何处不相随。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联追寻“愁”的踪迹。大千世界,“愁”不会有人主动喜欢,但却无时不在人的身边,有时会不请自来,来了又赶不走,它来了总是一半藏在人的心里,一半写在人的眉头。
八、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 -16题。
卜算子
葛立方
袅袅水芝①红,脉脉蒹葭浦。淅淅西风淡淡烟,几点疏疏雨。
草草展杯觞,对此盈盈女。叶叶红衣当酒船,细细流霞②举。
注:①水芝:荷花的异名。
②流霞:本神话中的仙酒,见《论衡·道虚篇》,此处指美酒。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
译文:
寂寞萧索的红花又度过一年,衰老如我,看着满地残花意识到春光已逝,年华易老。仿佛刚刚才听到莺啼婉转,还在夸赞杨柳依依,可转眼间,入耳的已是在惜叹牡丹凋谢的悲戚蝉鸣了。作者虽有报国之志,但年事已高,想到无法实现自己的抱负,不禁悲从中来,何必需要别人的劝酒,作者也只能借酒消愁,再赏满地残花或许更可尽暮春之欢。全诗表达了作者对屡遭贬谪、报国无门、青春已逝的慨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