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深部调驱的概念、实践与认识
调驱技术浅谈讲解
![调驱技术浅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a046e2c77da26925c5b0c1.png)
设在稳定渗流时,在地层中有两条对称的流 线WBO和WEO及一条直流线WO从注水井到采油 井,如图所示。
椭圆流线数学模型
调剖剂放置技术
调剖剂放置位置研究的物理模型及实验
在可视化驱油装置上进行了实验
调剖剂放置技术
调剖剂放置技术
采收率与注水量关系
E × 10 2
50
5
40
q1 1 K1 (o / w )Krw1 Kro1 q2 2 K2 (o / w )Krw2 Kro2
驱油作用是通过控制流度实现
fo
o w o
Kro / o Krw / w Kro / o
调驱剂
聚合物溶液
HPAM,HASP,XC,SG,AMPS 在低温低 矿化度相对均质油藏调驱时,可以不进行交联,直 接用它们的溶液。聚合物溶液调驱与聚合物驱的区 别在于:注入方式上,调驱是注入一段塞聚合物溶 液然后注水,聚合物驱则是连续注入聚合物溶液; 注入量,调驱剂量一般小于3%V p,聚合物驱时溶 液量一般大于10% V p。
一般地讲,一个油田按驱动方式分为三个 开发阶段,即天然能量驱阶段,水驱阶段,化 学驱阶段。
今后近10年内主力油藏的开发只能仍以注 水驱动为主。积极开展改进的二次采油技术 (IOR),同时有限度地进行化学驱的先导试 验是目前和今后几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作。
与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 相适应,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的主要 技术是调剖和调驱。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两性表面活性剂
美国在矿场应用低张力表面活性剂溶液驱油 体系, 之后又开展了微乳液驱油的研究和应用。
调驱剂
在油田开发中应用最广的表面活性剂主要是磺 酸盐,其它还有石油羧酸盐、孪连表面活性剂 等。
提高油田深部调剖,调驱效果讨论精选PPT文档
![提高油田深部调剖,调驱效果讨论精选PPT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12bde4e1650e52ea541898f9.png)
3、准确地度量储层的孔隙变化、大小、分布是现阶段确定调剖调驱技术的关键。
开展“胡庆油田非均质油藏高渗透条带颗粒示踪剂动态 描述技术”研究
二、多井试井技术
多井试井的目的是确定井间连通情况和求解井间地层特性。多井试 井包括干扰试井和脉冲试井。通过干扰试井可以确定激动井和观测井之 间地层的连通性,由此可解决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
象(如压裂导致油水井间的直接连通、长期水驱形成水驱大孔道)。 可通过实时监测分析直线的斜率变化,能准确地计算出注入井的评价参数――残余阻力系数Rrf、阻力系数Rf和有效粘度μeff,还可以 计算有效渗透率。 3、如何定量描述储层物性参数?示踪剂技术如何在认识储层结构上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开展“无机凝胶生成系统的技术”研究(该体系在高温高盐条件下,能够形成无机凝胶和CO2的复合驱替体系) 由于断层、透镜体、油层尖灭等因素影响,造成油水井间连通性较差,剩余油分散,注水受效性差。 该区块首轮调驱后的残余阻力系数都在变小,接近于1,因此该区块有必要开展预交联颗粒凝胶重复调驱。 3、井网控制不住型: 调剖调驱主要目的是通过改善水驱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阶段采油速度和油田最终采收率。
一、油藏未波及的类型的划分与分析
调剖调驱的主要目的是通达改善水驱波及系数,提高原油阶段采油速度 和油田最终采收率。因而,堵水调剖作业能否取得成功的第一步关键因素是 能否正确认识未波及的类型。根据油井出水原因的不同,可将未波及现象划 分为如下几类:
油藏垂直非均质造成的未波及问题
由于油藏沉积环境的影响,形成油藏的天然韵律性,造成了油藏纵 向上的非均质性,即厚油层层内或层间的垂向非均质性。
暂堵剂
调剖剂
三、层内层间调剖调驱技术界限
层内深部调剖调驱:随着油田进入高含水、特高含水期,调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https://img.taocdn.com/s3/m/5219621b5ef7ba0d4b733b7b.png)
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试验作者:韩珊来源:《石油知识》 2015年第2期韩珊(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工程学院北京102200)摘要:结合国内外的弱凝胶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研究结果,本文设计出了弱凝胶深部调驱配方体系、地面工艺流程,并提出动态配方调整思路,有效保障了深部调驱的顺利实施。
关键字:深部调驱;弱凝胶;聚丙烯酰胺;塞堵剂1弱凝胶深部调驱技术研究1.1弱凝胶深部调驱机理研究弱凝胶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机理主要通过两种方式:一方面,进入地层深部的凝胶体会对高渗透层产生物理封堵作用,从而导致后驱替液体流向的改变,对低渗层中未被波及或波及程度较低的区域产生驱替作用,达到提高波及系数的目的;另一方面,井简周围形成的凝胶体在后驱替液体的驱替作用下,在大孔道或裂缝中能像“蚯蚓”一样向地层深部“爬行”发生运移。
在“爬行”运移过程中,凝胶受到地层的剪切作用,弱凝胶破碎形成体积较小体积的凝胶团,这些凝胶团在向地层深部“爬行”运移过程中,会重新分布、聚集,改变了多孔介质中的微应力分布,在后注驱替液的粘滞力作用下,对剩余油产生驱替作用。
宏观上,弱凝胶碎块运移到地层深部形成的凝胶体,能对高渗透层产生封堵,导致液流转向。
微观上,剪切破碎后的凝胶团在孔喉处聚集,改变了作用在残余油上的微观粘滞力的分布,破坏了油滴的受力平衡,达到驱替作用,从而提高扫油效率。
1.2深部调驱配方体系研究1.2.1配方体系研究在实施原则上,结合现场压力及其它影响因素变化情况,根据室内实验数据进行动态调整。
1.2.2配方体系性能评价(1}流动性较好,在孔隙中能有效滞留成胶模拟水的黏度为ImPa·s,前置段塞堵剂黏度为13mPa·s,算出平均阻力系数为12.1(表1)。
从阻力系数看,堵剂在成胶前具有较好的泵送性和在岩芯孔隙中的滞留能力,在施工过程中能有效地进入大孔道和在大孔道中滞留成胶。
(2)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和耐冲刷性2号、3号岩芯的残余阻力系数分别为91.O和83.8(表2),表明堵剂具有较强的封堵能力及耐冲刷能力。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dd29404844769eae009ed0f.png)
d s lc me t a e n t e mo i c t n Me n i ,i p s e s s t e d a f cs o r v n h o  ̄ n ln e e ce c n i d s ip a e n s d o d f ai . a wh l t o s se u le e t f i o i g t e c n o T c f in y a d o l i— b h i o e h mp a i f p a e n f ce c .I h s p p r n i t d ci n i ie o t e P e i o e h o o ff r t n s l ci n h e emi ai n l c me t e in y n t i a e ,a nr u t s gv n t h /d cs n t c n l g o o ma i ee t ,t e d t r n t i o o i y o o o a o t e r d u fmo i c t n a d ds lc me ta d t e c mmo aa tro o p rt n b u a i so d f ai n ip a e n n o h t i o h n p r mee s t e a i . f p o o Ke r s e t e u a i ga d d s lc n ; /d c s n p r me e p r t n y wo d d p r g lt n i a i g P e ii ; a a t ro o e ai s h n p o f o
夹层 和异 常层 ,它们 的渗 透率 比地层 基质 的渗 透率
高得 多 :纵 向波及 系数较 差 的原 因是 由于地层 中较
高 渗透率 区域 与较 低渗透 率 区域纵 向并列 。平 面 和
水驱砂岩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
![水驱砂岩油藏深部调驱技术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0f153e569eae009591beca5.png)
2019年5月| 67可以看出,相比以往的单纯调剖能使注采流线侧翼地层压力明显升高,平面波及体积增大,此外中低渗层也得到有效启动,含油饱和度降低,储量动用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
此外我们运用GRAND 化学驱软件中FAPMS 模块,再现深部调驱驱油全过程。
通过对比调剖与深部调驱调驱剂浓度及含油饱和度等指标的动态变化可以看出,深部调驱有效地降低了储层非均质性影响,驱油效率较传统调剖更高。
在数模物模研究基础上,我们筛选出适合普通温度油藏特点的有机铬体系及适合高温油藏特点的酚醛体系为主的5种调驱体系,基本上确定了利用凝胶+体膨颗粒作为前置段塞,封堵高渗通道;聚合物+交联剂驱替,后期加入高效驱油剂提高驱油效率的三段式注入方式,满足深部调驱开发的需要。
4 优化深部调驱油藏工程设计,科学指导现场实施建立起深部调驱区块筛选标准,筛选具有一定储量规模、物性较好、储层非均质性相对较强、采出程度较高的区块开展深部调驱研究。
针对选择的典型块开展分区、分段开发效果评价,确定厚度较大、物性较好、连通较好、动用程度较高,水淹较严重的储层作为调驱主要目的层。
井网井距设计立足现井网,考虑继承性,通过经验公式、数值模拟参考以往调驱经验,保证具有较好的连通性和较高的水驱控制程度,采油井尽量位于主力相带和剩余油富集区。
注采方案设计中综合运用数值模拟、油藏工程结合以往调驱调剖经验,对注入段塞尺寸、注入速度、单井处理半径、单井配产、配注、注入压力及区块开发指标进行系统优化。
5 结语(1)深部调驱是二次开发层系井网重构,提高水驱技术的延伸,开启了水驱油藏一个全新的开发阶段。
(2)深部调驱以深部液流转向为基础,以驱动压差的建立为核心,借助宏观与微观手段提高油藏采收率。
(3)深部调驱主体技术基本成型,先导试验见到显著效果,下步将继续完善深部调驱配套技术,不断扩大应用规模。
参考文献:[1] 姚俊材.深部调驱技术的研究与应用[J].石油工业技术监督,2011,(10).[2] 刘晓丽.深部调驱技术研究[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4,(10)上.作者简介:李爽(1984-),女,汉族,硕士,中级工程师,2007年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油气田开发专业,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工作。
大港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深部调驱技术应用实践
![大港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深部调驱技术应用实践](https://img.taocdn.com/s3/m/cb2efa3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7ecdd62.png)
大港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深部调驱技术应用实践2中国石油大港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滩海开发公司)天津300280摘要:针对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田高度分散剩余油的挖潜问题,大港油田多年来持续开展了以扩大注水波及体积为主的深部调驱技术应用工作,在水驱现状的快速判别方法研究、调剖充分程度判别研究、调剖体系研究优化以及工艺设计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规模推广应用取得了效果显著,发展成为大港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主导工艺之一。
关键词:高含水高采出;分散剩余油;深部调驱前言大港油田70%以上的开发单元为注水开发,水驱储量占总储量的 75%以上,目前水驱油田可采储量采出程度 80.53%,综合含水 89.85%,特别是一些主力老油田已全面进入高含水、高采出程度和产量递减阶段,宏观上存在但在空间上高度分散的剩余油占有相当的比例,而这些老油田仍是大港油田的主战场,因此保持老油田的稳产对大港油田的稳产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大港非均质复杂断块油藏的特点,持续开展了以扩大注水波及体积为主的深部调驱技术研究与推广应用工作,根据不同开发年度的需求,确定了分期的研究重点,并形成了技术特色,使深部调驱技术发展成为大港油田高含水、高采出程度油藏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主导工艺之一。
1大港油田深部油藏调驱体系近些年,大港油田重点研究了多种交联聚合物凝胶、预交联凝胶颗粒、疏水型水膨体、橡胶颗粒及聚胺酯颗粒等调剖调驱剂体系,并通过研究其作用机理和不同段塞结构的优化组合,形成了具有大港油田特色的“多段塞复合深部调剖工艺体系”。
1.1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1.1.1新型复合铬离子交联剂研制为有效降低深部调剖成本,优选了一种价格很低的工业副产品和合适的催化剂,成功研制了新型复合铬离子交联剂,与油田常用的乙酸铬交联剂相比,成本降低40%,且调剖剂的成胶强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1.1.2主体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通过对多种聚合物、交联剂的大量试验,优选出成胶性能可靠,热稳定性好的2种体系,确定了聚合物的型号,为有效控制调剖剂质量提供了重要保证。
深部调驱4)
![深部调驱4)](https://img.taocdn.com/s3/m/a1c24430f46527d3240ce071.png)
远井地带 3.0m~20m
地层深部 ≥20
作用半径大于20m的措施成为深部措施
1.1.3深部调驱的定义
从注入井注入作用半径大于20m的具有调 剖和驱油双重作用的物质,用以提高原 油采收率的方法。
1.2分类
1.2.1按作用机理分类 ●近驱远调机理(弱凝胶) ●调驱共存机理(活性溶胶、CDG、乳化
树脂) ●先堵后驱机理(2+3) 1.2.2按使用的化学剂分类 ●弱凝胶深部调驱 ●胶体分散体深部调驱 ●2+3技术
• 电化学脱水难度增大
采出液中聚合物的存在会使得电脱水的水脱除率下降, 若保持水脱除率不变,则脱水电压升高,脱水电流增 加,作用时间延长。
• 水质变差
产出液含聚合物后,含油污水处理的总体效果变差, 处理后的水质达不到原有的水质标准,油含量和悬浮 固体含量严重超标。
2.3.4易引发其它问题
• 结垢和腐蚀问题
处理后的回注污水中含有一定浓度的聚合物,使得结垢 腐蚀速度加快,含聚污水的腐蚀速度比普通污水高1倍, 喇12-2722井1999年1月作业换新油管,同年10月发现 全井结垢严重,垢状球形,最大直径5毫米。
• 注入井堵塞问题
• 加剧了大孔道的形成
2.3.5三次采油后新型采油技术的接替
• 没有技术接替 • 关井后引发社会问题
入量大(一般大于0.15Vp)。 ●作用机理不同 调剖剂通过提高注入水的波及体积起作用,驱油
剂通过提高自身和(或)注入水的波及体积和 (或)洗油效率起作用。
(3)调剖与驱油的联系
●目的相同
●作用机理有重叠部分
●调剖剂与驱油剂有重叠部分
●调剖和驱油具有互补性
大庆北区中块聚合物提高采收率试验区的北46井实施注聚前调剖,北133 井在注聚一年后实施调剖。结果表明,调剖后进行注聚,井组内油井见 效时间比未调剖的井组见效晚两个月,见效时注入聚合物量为83mg/l·PV, 比对比井组见效时高42 mg/l·PV。说明调剖后,聚合物均匀推进,地层 中存量聚合物增多。北46井组见效后,比对应井组日产油高65t,含水低 32%,采聚浓度低97 mg/l。北133井,调剖后15个月,聚合物才从油井中 产出。由此可看出,深度调剖极大提高了聚合物的均匀推进速度,增加 了聚合物驱油效果。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https://img.taocdn.com/s3/m/4b1ff3cba26925c52dc5bf53.png)
技术理念、认识
以前我们是怎么做的?
技术理念、认识
同步调驱技术理论
调与驱的矛盾
谁去调?谁去驱? 如何调?如何驱?
调(堵)好驱不 好,驱好调不好
自相矛盾不如分 工合作!
技术理念、认识
同步调驱技术理论
机理、原理的提出
我们从水驱开发后期非均质储层深部大小吼道(高低渗层、区)的剩余油主 要形态和不同驱替方式的作用过程和结果来说明同步调驱的调驱机理:
深部调驱新技术进展吴行才
前言
中国石油70%的产量来自“双高”(高含水、高采出程度) 老油田,73%的剩余可采储量存在于“双高”老油田,进一 步挖掘“双高”老油田的水驱潜力是中石油可持续发展的重 要保证。
这些油田一般地质条件恶劣、开发矛盾复杂,采用深部液流 转向与调驱技术进一步提高其水驱采收率、是当前现实可见 的主要技术方向。
A:水驱非均质老油田后期,除局部剩余油富集区外,剩余油大部高 度分散于储层深部、低渗层区或小孔隙吼道,常规水驱很难有效 动用;如图中A所示,注入水在高渗层、区或大吼道很快突破, 将低渗层、区或小吼道中还未驱出的油“水锁”,继续水驱或常规 措施很难干扰到这种储层深部的剩余油。
技术理念、认识
为什么要调剖调驱?
深部调驱提高采收率(要解决的目标问题)
提高采收率:波及效率(波及系数×水洗程度)大幅提高、水驱不利形态 根本、长期改善。
深部调驱:什么叫深部调驱?相对于传统近井地带,如何深部?如何有效 ?加大剂量就可以吗?
意义
中石油“二次开发”战略,主导技术“深部调驱” ——中国石油70%的 产量来自“双高”老油田,73%的剩余可采储量存在于“双高”老油田, 进一步挖掘“双高”老油田的潜力是中石油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62589d368f9951e79b89680203d8ce2f0066653a.png)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随着油田开发进程的推进,随之产生的原油产量逐渐减少,石油开采技术也在不断提升。
深部调驱技术作为提高原油采收率的一种重要手段,受到了广泛的关注。
调驱技术的研究对于不同类型油藏的深部调驱效果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进行研究。
深部调驱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油藏中原油分布的物理和化学状态,从而改善原油流动性和提高采收率的技术。
不同类型的油藏具有不同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因此深部调驱效果评价需要针对不同类型油藏的特点进行研究。
常见的油藏类型有裂缝型油藏、孔隙型油藏和隐蔽型油藏。
裂缝型油藏由一系列连通的裂缝组成,具有较高的储集层渗透率,但渗透率分布不均匀。
孔隙型油藏储集层由孔隙和喉道组成,储集层渗透率较低,但渗透率分布较均匀。
隐蔽型油藏是一种渗透率低、含油饱和度高的油藏,往往位于较深的地层,开发难度较大。
针对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原油分布特征、油藏储量、油藏渗透率、油藏渗流特性等。
原油分布特征对深部调驱效果有很大影响。
裂缝型油藏由于裂缝连通性较好,原油流动性较高,深部调驱效果相对较好;而孔隙型油藏和隐蔽型油藏由于渗透率较低,原油流动性较差,深部调驱效果相对较差。
注水油田深部调驱的概念、实践与认识
![注水油田深部调驱的概念、实践与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4a4499e4852458fb760b563f.png)
由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
t 0
p(t)dt
值
深部调驱的决策技术
PI 值定义式为:
t
PI = 0 p(t)dt t
式中, PI —注水井的压力指数(MPa); p(t) —注水井关井时间t后井口的油管压力(MPa); t —关井时间(min)。
厚度 岩性 孔隙体积
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数据 0.49 km2
60.00×104 t 8.02×104 t 51.98×104 t
13.37% 2.51% 1166.0~1197.9 m 5.4 m 砂岩
130×104 m3
项目 原始含油饱和度
原始渗透率 孔隙度 油井数 水井数
区块日产液 区块日产油 综合含水率
1.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2.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3.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4. 老河口油田桩106老区试验区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蒙古林油田西部调驱试验区构造井位图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试验区注入井的有关数据
注入井 有效厚度(m) 孔隙度(%) 注水井控制的孔隙体积(m3) 井组地质储量(×104t) 井组地质储量(t) 井组产液(m3·d -1) 井组产油(t·d -1) 含 水 率(%) 采出程度(%) 日注水量(m3·d -1) 注入压力(MPa)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1.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2.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3.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4. 老河口油田桩106老区试验区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井位图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https://img.taocdn.com/s3/m/ae0b2d2a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2c4b557.png)
文留油田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文留油田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是中国最大的碳酸盐岩油藏之一,开发历史超过50年。
为提高该油田的采收率,调控体系、方法及技术应运而生。
其中,调驱技术是最具应用前景的技术之一。
本文将介绍文留油田的调驱技术应用情况及效果。
一、调驱技术概述调驱技术是指通过改变油藏中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调整油水相对互渗性和孔隙度分布,改善油水分布,提高采油效率的工艺。
调驱技术包括物理调驱、化学调驱和生物调驱等技术手段。
在文留油田中,调驱技术主要包括改造井网、注胶调剖、地层改造、终堵调剖等。
1、改造井网文留油田的开发有着较长的历史,油井开采程度较大,存在大量深层老井和间歇性热水井。
深层老井由于产能低,开采效果不佳,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整体采收率。
此外,由于采油压力不大,容易产生油水错位,减少了采收率。
为调整井网,改善油水错位现象,文留油田采用了新一代的中高渗透率水平井、水平分层井等新型井型,以提高油井的储量和效率。
同时,配合了多种人工措施改造井网,如开采技术改进、井眼优化等措施,有效提升了油井的产能和工井效率。
2、注胶调剖注胶调剖是指在油井井壁注入胶水或聚合物以用于调控油水相互作用和孔隙度分布的方法。
文留油田在注胶调剖方面的体现主要是注入聚合物的方法。
通过选择适宜聚合物,提高了聚合物的吸附力和牵引作用,使得聚合物和岩石孔隙中的水、油形成聚团,从而达到改善油水相互作用的目的。
在文留油田的应用中,注胶调剖的效果显著。
通过注胶调剖,产能提升了2倍以上,增采率明显,特别是对于老井和深井效果更加显著。
3、地层改造地层改造是指通过改变地下资源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条件,促进天然油气的运移和聚集,改善产层物性和增加储量的方法。
文留油田在地层改造方面,主要采用前置水压裂和断层压裂技术进行末次泵送,以达到地层伤害和裂缝压裂的效果,从而提高地层孔隙和渗透率。
此外,还采用了热采技术,如蒸汽吞吐采油、高温压裂和自然气驱等,有效提高了采收率。
深部调驱技术
![深部调驱技术](https://img.taocdn.com/s3/m/531911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01.png)
深部调驱技术姚俊材【摘要】油田经过长期注水开发,注采井网遭到损害,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变差,水驱效果变差,储量未得到有效开发。
深部调驱技术是以深部调剖为主,在"调"的基础上又结合了"驱"的效果,并具有提高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的双重作用。
介绍PI选层决策技术、调驱处理半径的确定以及现场施工常用参数的确定。
%After a long-term waterflooding, the injection-production well pattern encounter damage, the plane and vertical conformance efficiency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water displacement effect get worse,the reserve volume can't be effective developed. On the basic of the "modification" ,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combine the effects of the "displacement".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technology have dual effect ,that it can improve the conformance efficiency of the reservoir and the efficiency ofoil displacement.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PI decision technology of formation selection, and how to calculate the working radius and the other parameters of the deep profile modification and oil displacement operations.【期刊名称】《重庆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1【总页数】4页(P90-92,103)【关键词】深部调驱;PI决策;处理半径;施工参数【作者】姚俊材【作者单位】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油田生产事业部,湛江52405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57目前,油田普遍高含水,油藏原生非均质性[1]以及长期水驱使非均质性进一步加剧,油层中逐渐形成高渗通道或大孔道,使地层压力场、流线场形成定势,油水井间形成水流优势通道,造成水驱“短路”,使油藏平面波及系数和纵向波及系数[2]变差,严重影响油藏水驱开发效果。
深部调驱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
![深部调驱技术改善水驱开发效果的实践与认识](https://img.taocdn.com/s3/m/805f42daa58da0116c174974.png)
低20-40%,且调驱剂的成胶强度和热稳定性显著提高。
HPAM浓度 (%) 交联剂浓度 (%) 新型交联剂的凝胶粘 度(×104mpa.s) 常用铬交联剂的凝胶粘 度(×104mpa.s)
0.3
0.2 0.15
0.3
0.2 0.2
8.3
6.2 4.8
5.8
4.4 1.6
热稳定性考察(天)
180天,不破胶
聚合物
KYPAM
交联剂
BHJ-01 Tjbh、BHJ-01
Tjbh 、KYPAM CA-75B、kYPAM CA-75B、kYPAM
BHJ-01 BHJ-01
只有大连广汇聚合物配制凝胶的稳定时间在21天左右 其它聚合物配制凝胶的稳定时间均不足15天。
凝胶热稳定性考察
45800 40800 35800 30800 25800 20800 15800 10800 5800 800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2873 2406 2632 34042 792
↑81
↓301 27973 104120 491 760
↓467 ↑226
↑269
(一)工艺设计的优化
4、体系段塞结构的优化
根据综合评判结果,对存在高渗带和大孔道可 能导致调驱剂窜流的井,依据示踪剂测试结果,推 算调驱剂可能窜流的量和达到的深度,结合井的实 际情况分别采取以下对策: (1)分步封堵, (2)段塞候凝, (3)加大强度;
凝胶粘度(mPa.s)
港东 港西 孔店 王徐庄 南部
考察时间(d)
通过大量的试验考察,优选出了成胶 性能可靠,热稳定性好的两种体系,确定 了聚合物的型号,对有效控制调驱剂质量 提供了重要保证。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ec8ad35b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98.png)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油藏调驱是指通过不同的方法来降低油藏中原油的粘度,提高采油效率的一种技术手段。
在油藏中,由于存在着很多不同的类型和复杂的地质条件,不同的油藏深部调驱效果也有所不同。
因此,对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进行评价研究是非常必要的。
盐岩油藏是一种典型的深部油藏,其特点是盐岩层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一种高渗岩性油藏。
在盐岩油藏的调驱过程中,不同的方法会产生不同程度的效果。
在盐岩油藏中,常用的调驱方法主要包括热采、化学驱和流体驱等。
热采是指通过注入高温流体,使油藏中的原油温度升高,降低其粘度,提高其可采性。
热采在盐岩油藏中的应用较为广泛,其主要原因是盐岩层较薄,常规采油技术难以开发,在复杂的地质条件下,热采可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以某盐岩油田为例,热采最大提高采收率可达50%以上。
化学驱是指通过注入特定的化学药剂,改变油藏中原油的物理性质,降低其粘度,从而提高采油效率。
在盐岩油藏中,化学驱主要应用于孔隙度低或孔隙中存在胶粘物等油藏类型中。
以一个盐岩油藏为例,采用特定的聚合物溶液进行化学驱,可提高采收率5%~10%。
流体驱动是指通过注入水或气体等低粘度流体,驱动油藏中的原油向井口方向移动,有效地提高采油效率。
在盐岩油藏中,由于高温高压条件,流体驱动技术的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然而,在油藏中存在着一些渗透性比较好的地层,针对这些地层的流体驱动技术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采油效率。
总之,不同类型的油藏深部调驱效果会因其特定的地质条件和油藏类型而有所不同。
为了实现最高效的调驱效果,需要结合地质原因和技术手段,采用最适合的方法来开发油藏。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及效果分析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及效果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02513433c1ec5da50e27041.png)
盘古梁长6油藏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及效果分析摘要:为了有效封堵裂缝及高渗孔道,提高水驱波及系数,从而提高最终采收率,盘古梁油田引入深部化学调驱技术,通过长达8年的广泛应用,成功抑制含水上升速度。
本文从盘古梁长6油藏引入深部调驱的必要性、应用技术思路及综合效果三个方面对该项工艺技术作简要分析、经验总结,为下一步油藏的高效开发提供依据。
关键词:深部调驱技术思路效果分析一、深部化学调驱的必要性1.生产概况盘古梁长6油藏作为盘古梁油田的主要产区,肩负着油田的主要生产任务。
油藏主要开发层位长612、长621+2层,探明储量3435×104t,截止目前累计采出411×104t,采出程度11.97%。
2.开发特征盘古梁长6油藏属典型的三低砂岩油藏,天然能量比较弱,油井在投产初期压裂规模较大,人工裂缝展布方向主要为NE680~740。
人工缝开启储层潜在微裂缝,导致主应力方向油井快速见水,井网适应性下降。
平面上注水见效及水淹特征的方向性明显,油井暴性水淹,见水周期短。
剖面上非均质性强,注入水易沿高渗段突进,尖峰状、指状吸水或部分层段不吸水严重,层间动用差异大,整体水驱储量动用程度小。
二、深部化学调驱应用技术思路1.技术思路盘古梁油田进入高产稳产的中期开发阶段,关键是要把综合含水率控制在尽可能低的水平,同时实现较高的采出程度。
深部化学调驱以提高有效注水量为目的,实现深部化堵针对性、配合性的有效运用。
2.调驱机理化学法堵水原理就是利用化学堵水剂的化学作用对出水层造成堵塞。
2005年开始,采用复合方式进行堵水调剖,在主要大孔道方向上进行高强度封堵后,应用高强度凝胶、地下延缓交联的缔和聚合物进行调剖,兼顾“调剖和驱油”的作用,从而调整改善地层深部流线场、压力场分布,使注入水改变流向,提高水驱波及体积和水驱油效率。
堵剂向地层的深部运移、滞留、封口后过量顶替称为深部堵水,与以往浅调相比具有三大特点:1.1剂量大。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4e89ed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a0.png)
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随着油藏开发的不断深入和石油资源的逐渐枯竭,深部调驱技术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油藏增采方法。
不同类型油藏在深部调驱过程中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别,因此有必要对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进行评价研究。
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我们需要明确深部调驱的含义。
深部调驱是指将调剖液注入到油藏的深部,通过改变油藏内部物理性质和化学特性,来达到提高采收率的目的。
深部调驱能够改善油藏的通透性、增加原油流动性,并且能够调节原油中的官能基和结构类型,促进油藏内部相态的平衡。
不同类型油藏的深部调驱效果可能因此而有所差异。
我们需要研究不同类型油藏的特点和调驱方法。
低渗透油藏常常存在渗流路径复杂、孔隙连通度差、溶质吸附严重等问题,需要采用合适的调剖液来改善油藏的渗透性和通透性。
高含水油藏通常存在水油流体分布不均匀、剩余油饱和度高等问题,需要采用合适的调剖液来调整流体分布、提高剩余油饱和度。
孔隙型油藏和裂缝型油藏也有各自的特点和调驱方法。
然后,我们需要评价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的效果。
评价深部调驱效果的方法有很多,包括物理性质测试、化学分析、试验室封闭实验等。
物理性质测试可以通过测量油藏岩心的渗透率、孔隙度、孔隙连通度等指标来评价深部调驱的效果。
化学分析可以通过分析油藏中油水相分离的情况,以及油中官能基和结构类型的变化来评价深部调驱的效果。
试验室封闭实验可以模拟油藏内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通过测量试验结果来评价深部调驱的效果。
我们需要总结不同类型油藏深部调驱效果评价研究的结果。
不同类型油藏在深部调驱过程中的效果可能存在差异,这是由于油藏的特点和调驱方法不同所导致的。
通过评价深部调驱的效果,可以为不同类型油藏的调驱工艺提供指导和改进的方向,从而更好地提高采收率。
调驱技术浅谈讲解
![调驱技术浅谈讲解](https://img.taocdn.com/s3/m/d6a046e2c77da26925c5b0c1.png)
一般地讲,一个油田按驱动方式分为三个 开发阶段,即天然能量驱阶段,水驱阶段,化 学驱阶段。
今后近10年内主力油藏的开发只能仍以注 水驱动为主。积极开展改进的二次采油技术 (IOR),同时有限度地进行化学驱的先导试 验是目前和今后几年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工作。
与油藏的地质特征和开发状况 相适应,化学法提高采收率的主要 技术是调剖和调驱。
▪ 过渡金属离子类主要是Cr、Zr、Ti等金 属的离子。
▪ 羧酸盐类主要是柠檬酸铝 、乙酸铬、丙 酸铬或柠檬酸铬。
调驱剂 铬的双核离子
调驱剂
助剂
主要是除氧剂,如硫脲、亚硫酸钠、 异抗坏血酸等 。
弱交联聚合物溶液的分类
根据交联程度分为胶态分散体冻胶 (CDG)和弱冻胶(WBG)两类。
调驱剂CDG调驱技来自浅谈李宜坤目录
调驱的概念 调驱的油藏工程研究 调驱剂 放置技术 调驱技术发展前景
影响注水油田采收率的主要因素
• 油层的非均质性 • 多孔介质中的相界面张力 • 油水粘度的差异
上述三个因素造成水驱剩余油,非均 质性和粘度的差异主要造成宏观剩余油, 而界面张力则形成微观剩余油。
为了提高注水开发油田采收率,即降 低油藏剩余油储量,在化学采油技术上, 应用调剖技术以改善油层的非均质性,应 用表面活性剂以降低界面张力,应用聚合 物溶液或交联的聚合物溶液以缩小粘度的 差异。
调驱剂
单液法调驱剂
弱交联聚合物溶液(WLPS) 聚合物
用于调驱的聚合物主要是HPAM,其他有抗 剪切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HASP,耐盐的生物聚合 物黄原胶XC,耐高温的硬葡聚糖 SG,耐温抗盐 的AMPS及其聚合物。
调驱剂
调驱剂
调驱剂
疏水缔合水溶性聚合物是在水溶性聚合 物链节上引入少量疏水基团而形成的一类聚 合物。
深部调剖技术在现河油区实践与认识(研讨会)
![深部调剖技术在现河油区实践与认识(研讨会)](https://img.taocdn.com/s3/m/f91e6342767f5acfa1c7cd10.png)
深部调剖技术在现河油区的实践与认识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现河采油厂 2006年6月
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现河采油厂
提
一、
纲
前言
二、 活性微球的评价 三、 活性微球的应用
四、 结论
一、 前 言
现河稀油油田复杂断块
现河庄、王家岗、郝家、梁家 楼等4个油田的32个开发单元
年产油
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管辖断块、低渗、 稠油三大油藏,其中复杂断块油藏是现河 采油厂稳产上产的基础。但经过几十年的 滚动开发,综合含水高达94.3%,主力断 块均已进入“三高”开发阶段。
滞流区仍有大量的剩余油。 受高温高盐及地 层物性限制,无法开
展常规的聚合物三次
采油。因此在井网相 对完善的单元,加强
注水调剖工作,提高
原油的采收率。
一、 前 言
采取措施
我们曾经在梁11、河11、河31、河68等区块进行过调剖,现场 效果并不理想。 1、无机堵剂粒径在200目左右,粒径大造成施工时压力上升快,堵 剂注不进去,同时该堵剂没有选择性,堵水同时也堵油。 2、有机堵剂分选性差,只是在炮眼和近井地带堵塞,且受现河高温 高矿影响,降解快,容易发生注入水绕流现象,有效期短。 现有的调剖工艺技术已不适应现河复杂断块油藏的开发应用,急 需一种新的堵剂进行深部调剖,改善复杂断块注水开发单元水驱效果,
提
一、 前言 二、 活性微球的评价
纲
三、 活性微球的应用
四、 结论
三、活性微球的应用
调剖目的 层 间 调 剖
层间调剖目的主要 是有效封堵高渗层,提 高注水压力来启动低渗 潜力层。 提高油压
技术关键
调 剖 目 的 区 别
层内调剖的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原油田根据压降曲线 对离井眼不同距离地带的区分
地带 近近井地带 近井地带 过渡地带 远井地带 远远井地带 离井眼的距离(m) 0~3 3~9 9~15 15~50 >50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2. 什么叫调驱? 调驱是指调剖加驱油。
调剖
驱油
驱油是指注入的工作液对油的驱动。用于驱油 的工作液称为驱油剂。驱油剂应进入含油饱和度高 的层。它以进入含油饱和度高的层为特征。进入含 油饱和度高的层后,它通过提高波及系数和洗油效 率起提高采收率的作用。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3. 什么叫调驱剂? 调驱剂是指既有调剖作用也有驱油作用的化学剂。 调驱剂分两类,即单液法调驱剂和双液法调驱剂。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调驱效果
试验区4 试验区4口注水井调驱前后井口压降曲线的充满度 充满度 注水井 调驱前 埕13-X13井 井 埕18-1井 井 埕17-1井 井 埕18-3井 井 0.015 0.030 0.247 0.240 调驱后 0.718 0.850 0.721 0.742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基本情况
项 目 油藏面积(km2) 油藏储量(t) 已采储量(t) 剩余储量(t) 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 采油层段(m) 厚度(m) 岩性 孔隙体积(m3) 数 据 1.684 199×104 83.3×104 115.7×104 41.7% 0.57% 1835~1985 8.4 砂岩 321×104 项 目 原始含油饱和度 原始渗透率(µm2) 孔隙度 油井数(口) 水井数(口) 区块日产液(m3) 区块日产油(t) 综合含水率 油层温度(℃) 注入水注化度(mg·L-1) 数 据 72% 0.15~22.4 15%~31% 8 7 1806.3 75.7 95.8% 70~80 17789
调驱效果
阶段 增油( ) 增油(t)
调剖
14852
驱油
7534
合计
22386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调驱效果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的水驱特征曲线 胜坨油田坨 南试验区的水驱特征曲线 根据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可采储量增加 × 根据水驱特征曲线预测,可采储量增加4.5×104 t,试验区最终采收 , 率可提高7.1 %。 率可提高 。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1.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2.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3.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4. 老河口油田桩106老区试验区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蒙古林油田西部调驱试验区构造井位图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试验区注入井的有关数据
注入井 有效厚度(m) 孔隙度(%) 注水井控制的孔隙体积(m3) 井组地质储量(×104t) 井组地质储量(t) 井组产液(m3·d -1) 井组产油(t·d -1) 含 水 率(%) 采出程度(%) 日注水量(m3·d -1) 注入压力(MPa) M11-6井 8.54 24.6 49.13×104 37.3968 41336 151 3 98.35 11.05 115 6.8 M12-8井 9.40 25.7 56.47×104 26.5117 28840 137 3 98.01 10.88 162 4.1 M13-7井 9.44 25.5 56.19×104 25.9774 30025 169 7 95.81 11.56 162 3.1
注水油田深部调驱的 概念、实践与认识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三、深部调驱的认识
提纲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三、深部调驱的认识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1. 什么叫深部? 可由注水井压降曲线决定。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深部调驱的决策技术
2)由PI值和注水压力及关井时间值计算充满度
FD =
∫
t 0
p (t ) d t p0t
1 = • p0
∫
t 0
p (t ) d t t
=
PI p0
式中,FD—充满度(Full Degree); p0—关井前注水井的注水压力; t—关井后所经历的时间。
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充满度的决策作用
调剖是指注水地层吸水剖面的调整。调整注水 地层吸水剖面用的化学剂叫调剖剂。调剖剂是通过 封堵高渗透层(高含水层,即含水饱和度高的层) 起调剖作用,它以优先进入含水饱和度的层为特征。 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层后,调剖剂通过不同机理产 生流动阻力。当地层提供的压差不足克服其产生的 流动阻力时,它即留在该处起调剖作用。
4. 什么叫深部调驱技术? 深部调驱技术由4个技术组成: 1)决策技术 2)调驱剂技术 3)调驱剂放置技术 4)评价技术
调驱剂的放置技术
• • • • • • • 调驱剂注入顺序由弱到强; 调驱剂产生堵塞时间长于放置时间; 调驱剂注入压力低于地层的破裂压力的80%; 调驱剂注入速度接近注水速度; 调驱剂注入量以将充满度提高到0.65~0.90范围为宜; 不要用相同配方、相同用量的调驱剂处理相同的地层; 离井眼3m以内的近近井地带,不放置调驱剂。
调驱剂技术
• 双液法调驱剂 第一工作液 例1 依次注入弱冻胶、强冻胶、低度固化体系和高度 固化体系。 例2 用隔离液隔开,交替注入水溶性硅酸盐和碱土金 属溶液(或第Ⅷ族过渡金属溶液) 第二工作液 例1 表面活性剂+助表面活性剂 例2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 例3 碱+助剂 例4 碱+聚合物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单液法调驱剂
调驱时只用一种工作液的调驱剂。例如聚丙烯酰 胺溶液,它首先进入含水饱和度高的层(调剖剂特 征),使注入压力逐渐升高,迫使它依次进入含油饱 和度高的中、低渗透层,驱出其中的油(驱油剂特征) 起提高采收率作用。 CDG(冻胶胶态分散体)也是一种单液法调驱剂。
双液法调驱剂
调驱时必须用两种工作液:一种起调剖作用, 即调剖剂;另一种起驱油作用,即驱油剂。注入时, 调剖剂注在前,优先进入高渗透的高含水饱和度的 层;驱油剂注在后,它将注入含油饱和度高的中、 低渗透层起驱油作用。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试验区3口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的充满度 试验区 口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的充满度 M13-7井 0.46 井 M12-8井 0.50 井 M11-6井 0.56 井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调驱剂
第一工作液:由弱冻胶、强冻胶、 第一工作液:由弱冻胶、强冻胶、低度固化体系和 高度固化体系组成。 高度固化体系组成。 用量: 用量:3451m3 第二工作液: 第二工作液:600mg·L-1 HPAM + 4000mg·L-1 NaOH 用量: 用量:3.24×104m3 ×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调驱效果
试验区中心井( 试验区中心井(M12-7)的采油曲线 )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调驱效果
试验区的采油曲线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调驱效果
1000
累计产液 累计产液(×10 4 m 3 )
调驱实施
100
10 9 10 10 11 11 12 12 13 累计产油量(×104 t )
调驱效果评价技术
3. 从区块开发状况评价
用水驱特征曲线可算出可采储量的增加和最终采收率的提高。
提纲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三、深部调驱的认识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1.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2.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3.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4. 老河口油田桩106老区试验区
• 决定注水井调驱的必要性; • 决定调驱剂的类型; • 决定调驱剂的用量; • 评价调驱效果; • 决定重复施工时间。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4. 什么叫深部调驱技术? 深部调驱技术由4个技术组成: 1)决策技术 2)调驱剂技术 3)调驱剂放置技术 4)评价技术
调驱剂技术
• 单液法调驱剂 1)聚合物溶液 (800~2000)mg·L-1 HPAM 2)CDG (300~1200)mg·L-1HPAM + (0.01%~0.05%)AC(柠檬酸铝)
一、深部调驱的概念
4. 什么叫深部调驱技术? 深部调驱技术由4个技术组成: 1)决策技术 2)调驱剂技术 3)调驱剂放置技术 4)评价技术
调驱效果评价技术
1. 从注水井评价 3条曲线: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吸水剖面、指示曲线; 2. 从油井评价 3条曲线:日产液量、日产油量和含水率随时间变化曲线。
二、深部调驱的实践
1. 蒙古林油田西部试验区 2. 胜坨油田坨11南试验区 3.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4. 老河口油田桩106老区试验区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井位图
埕东油田东区西北部试验区
试验区的基本情况
项目 油藏面积 油藏储量 已采储量 剩余储量 采出程度 采油速度 采油层段 厚度 岩性 孔隙体积 数据 0.49 km2 60.00×104 t 8.02×104 t 51.98×104 t 13.37% 2.51% 1166.0~1197.9 m 5.4 m 砂岩 130×104 m3 项目 原始含油饱和度 原始渗透率 孔隙度 油井数 水井数 区块日产液 区块日产油 综合含水率 油层温度 数据 65% 1.3 µm2 34% 7 4 978 t 49.8 t 94.9% 70℃
深部调驱用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的充满度做决策参数。 可通过两个步骤取得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的充满度: 1)由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PI值
由注水井井口压降曲线计算 ∫
t 0
p(t )dt
值
深部调驱的决策技术
PI 值定义式为:
PI =
∫
t 0
p (t ) d t t
式中, PI —注水井的压力指数(MPa); p(t) —注水井关井时间t后井口的油管压力(MPa); t —关井时间(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