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水平 刘云艳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的实践与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的实践与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06cf39d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1f.png)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的实践与研究发布时间:2021-04-15T14:37:08.297Z 来源:《基础教育课程》2020年10月作者:张清荣[导读] 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
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利于幼小衔接;建立知识空间,促进文段理解;建构知识联系,口语表达逻辑;链接学习资源,写作思路清晰。
巧用思维导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临邑县恒源小学张清荣摘要: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它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
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利于幼小衔接;建立知识空间,促进文段理解;建构知识联系,口语表达逻辑;链接学习资源,写作思路清晰。
巧用思维导图,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过程中真正感受到语文学习的乐趣,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关键词:思维导图提高教学效率正文:思维导图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将抽象的思维过程,通过图文并茂的发散性结构,可视化、形象化地展现出来的笔记方式。
它是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思维工具,更是一种高效的学习工具。
笔者在小学一年级语文教学策略优化的实践与研究中,巧用思维导图,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激发学习兴趣,利于幼小衔接。
幼儿阶段学习的方式是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进入小学一年级起步阶段的课堂学习,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注意力难以凝聚。
而思维导图恰好把儿童喜爱绘画的兴趣与语文学习有机衔接起来,使原本抽象、枯燥的语文教学,变得有形有色、直观有趣。
师生互动中,一个个圆、心等几何图形随知而定;奇思妙想中一根根蔓藤勾勒而生;思维碰撞中一个个声母、一个个词语……找到自己朋友群,使一根根蔓藤结满硕果。
思维导图给学生提供了一幅思维“脉络图”或知识“全景图”。
孩子们在有趣的活动中自主学习新知、有效整合资源,丰富有趣的教学环境,使语文教学变得有声有色。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https://img.taocdn.com/s3/m/13f83439a36925c52cc58bd63186bceb19e8eddd.png)
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作文教学课堂发布时间:2021-04-08T11:44:41.41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2期作者:李俐桥[导读] 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
这其中,写作教学便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李俐桥广西南宁市上林县民族实验学校 530599摘要: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涉及的教学内容较多。
这其中,写作教学便是最为重要的一部分,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
从目前来看,由于普遍学生不懂得如何进行生活观察,自身语言也较为匮乏,因此在面对作文要求时,经常会望而却步。
为此,教师就可以尝试采用思维导图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展开深入分析,提升作文教学的高效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本文主要描述了教师在进行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巧用思维导图构建高效课堂的方法,并对于其中的细节方面发表一些个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思维导图;作文教学;高效教学引言:对于思维导图而言,本身可以看作是对学生自身发散思维进行培养的图形工具。
其主要通过文字加图形的方式,对学生已经完成记忆的知识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整理。
通过相关实践能够得知,在语文教学之中,利用思维导图之后,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其思维逻辑变得更为清晰,进而提升个人水平。
一、依靠思维导图进行审题(一)基本概念分析教师在进行授课的时候,通过利用思维导图,可以促使教学活动更具逻辑性特点。
其主要将某个特定的内容作为“圆心”,以此为基础,向其他相关内容逐步延伸。
在作文教学时,学生们就可以在“圆心”的格子里写上“中心思想”。
如果学生在正式写作之前,思维较为混乱,未能做到认真审题,自身很难正确把握中心思想。
在描写的时候,文章结构就会变得非常松散,所写的内容和文章核心存在偏差,从而出现了跑题的情况。
如此一来,即便学生的写作能力再强,文章表现力再高,都是无用功。
为此,教师就要尝试对学生的审题能力予以培养,确保其在拿到题目之后,可以做到正确审题,知道题目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
![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0b392c691711cc7931b7163a.png)
结构前后 呼应 。也可 以使用主题一 归纳式 的结构描 写
妈妈 , 比如学生 可以一 开始 用几件 鲜 明的事 例说 明妈 妈 的个性 , 然后 用归 纳式 的方法 总结 妈 妈 的个性 。学 生如果能从写 作模式 如手 整理 现有 的素 材 , 就能 从套 写作模式 的方式开始学会 写作文 。等 到学生 的写作能 力提高 以后 , 学生就 可 以根据 自己的需要 创作 出一种 新的写作模板 。这 种 以让学 生从 套写 作模 式开 始 , 引
么多 的素材 。如果 教师长期用 思维导 图的方式 训练学 生 的想象力 , 学生 的想象力会 变得越来越丰富 。 二、 运用思维导 图提 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学生在拥有 了足 够 的写作 素材 以后 , 就要 学会 组 织素材 。小学语 文教 师引 导学 生 写作 文时 , 会 发现 很 多学生不会整 理素 材 。他们 写作 文 时 , 有 时一 会儿 正 述着写文章 、 一 会儿倒述着写 文章 、 一会儿用 第一人 称 写文章 、 一会 儿用 第三 人称 写文 章 。学 生 自己觉得 自 己写了很多 的东西 , 应该会得 到好评 , 而实 际上读者 却 觉得 这文章写得 素材 混乱 、 没有 重点 。教师 要 在学 生 找到写作素材以后 , 引导学生用 逻辑思维 整理 素材 , 学 生 只有 提高 自己的思 维能 力 , 才能 把事 物表 达得 准 确
不生病就没有 间断 过 , 这 是 多 大 的 爱 心 和 耐 心 。妈 妈
平时会在家里打扫房 间、 给家人洗衣 烫衣 , 这些貌 似琐 碎的小事全都都透露着妈妈 对家庭成 员的关爱 。当这 位学生把妈妈做过 的事一桩桩 、 一件 件想起来 的时候 , 就能对妈妈的爱有 更深 的理 解 , 她将 这份 爱渗 透到 文 章中就能感染读者 。 在小学语文写作 教学 时 , 教师 引导 学 生使用 思 维 导 图的方式 , 能培养学生 的想 象能力 、 培养学 生的逻 辑
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
![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https://img.taocdn.com/s3/m/018eac39866fb84ae55c8d2c.png)
巧用思维导图,为学生习作添彩作者:颜花真来源:《新课程·上旬》2018年第07期摘要:在中高年级习作教学中,充分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突破教学重难点,积极培养学生个性化的表达,促进学生在交流中不断提高习作水平,从而推动习作教学方式的变革。
关键词:思维导图;中高年级;习作教学在中年级的习作教学中,不少教师发现,一些学生不知道要写些什么,要怎么写?一遇到习作就乱了方寸:有的愁眉苦脸举棋不定无从下笔;有的三言两语断断续续磨蹭半天;有的东拼西凑四不像;有的直接网上下载搞克隆……如此种种,习作不但缺乏个性化的思考、见解和情感,而且反映不出真实的水平,因此老师、家长不满意,连学生本人也觉得无趣。
究其原因是在习作时,师生没能很好地解决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没能找到有效的习作方法,从而造成了习作高耗低效的困局。
英国东尼·博赞创造的思维导图可以把枯燥的信息变成彩色的、容易记忆的、高度组织的图,它与我们大脑处理事物的自然方式相吻合,是一种有效的思维工具,在作图时使用线条、颜色、符号、词汇和图像,充分开发人的“全脑”,培养人的创新思维。
对中高年级学生来说,使用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他们认知与学习、反思与创新的一种直观、有效的方法。
笔者在教学中尝试运用思维导图,让学生大胆地画出习作思路图,通过“图”“文”紧密结合,打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放飞想象,激发兴趣小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短,无意注意的时间长,在习作过程中要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就要不断满足其好奇心,激发创意,释放想法。
传统的习作课堂,存在老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老师指导模式较单一等弊端。
思维导图通过多变的图形、不同的色彩、粗细不等的线条以及自由联想的状态,契合了学生的兴趣需要。
同时我们把思维导图看成是儿童的游戏,一种在纸上放飞想象进行自我表达的游戏,在这种轻松愉悦的形式中,引导他们对导图的核心词展开联想,无拘无束地完成作文提纲。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作文能力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作文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20f8dae943323968011c92e3.png)
运用思维导图,提高作文能力作者:高原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20年第8期江苏省徐州市第一中学高原思维导图将形象思维具体化,通过支架的形式,对作文材料进行简单组合,图文并茂直指作文的主题,达到帮助学生找到作文素材,理清写作脉络,修改作文,实现思维的可视化。
近年来高考作文的命题方向明确,要求具体,紧紧围绕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倡抒发真情实感。
特别是近年来新材料作文评价指向由围绕学生的写作素养,向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转变。
为了实现作文立意深远、思维多元、材料新颖的目标,要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传授作文方法,找到语文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把思维导图作为高中作文教学工具,能有效提升学生的作文能力。
一、利用思维导图,指导写作方法思维导图形式丰富,强调结构,便于展示各个部分的逻辑关系,符合高中生的年龄特点,学生的学习需求。
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明晰作文教学的方法。
如在“少年情怀的表达——学写新诗”的作文指导中,围绕新诗写作,通过思维导图呈现现代诗歌的写作方法。
首先是确定新诗主题,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一分支,理清描绘什么、抒发什么、揭示什么;其次是确定思维导图第二分支,通过融情于景、托物寓意,找到比兴、象征等写作手法,实现言语的简洁凝练,结构的跳跃多元;最后是找到客观物象与主观意象联系的地方,实现新诗的内容与情感的统一。
围绕作文主题,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写作脉络,构思行文,让写作内容明确具体、写作方法细致生动、情感表达细腻真实。
运用思维导图也可以实现作文结构完整,加强文章各部分的相互联系,让所有的写作要素指向写作主题。
二、利用思维导图,整合素材高中学生对社会的认知以及世界的理解都进入了一个独立、深度思考的阶段。
作文教学要指导学生在丰富的写作素材中,找到能够服务作文主题的内容,有机整合,实现写作材料与主题的同生共长。
如以“我的梦想”为话题写一篇演讲稿,就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来确定演讲稿的写作内容,理清写作思路,找到写作素材。
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写话效率
![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写话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faa61f97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3b.png)
借助思维导图,提高写话效率发布时间:2021-12-31T08:36:11.602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1年第36卷8月22期作者:邱云婷[导读]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邱云婷广西南宁市民主路小学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 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而具有可视化、直观性、发散性等特点的思维导图,在低年段写话教学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文对在写话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提高写话效率的方法进行简单的阐述。
关键词:思维导图写话低年段学生思维导图是一种将思维形象化的有效工具。
思维导图充分运用左右脑的机能,利用记忆、阅读、思维的规律,帮助人们思考,开发大脑潜能。
一、借助思维导图,激发学生的写话兴趣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中提到2-7岁的儿童,其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不可逆性、自我中心等特征,在写话教学中借助思维导图,利用思维导图图文并茂、形象化的特点教学,在符合学情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开展写话教学。
而思维导图在写话中的运用,能帮助学生从说话很好地过渡到写话中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提供说话的机会,学生畅所欲言,当出现关键信息,如写话中的元素: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教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即使学生说的信息比较零散,也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大胆发言。
教师鼓励学生将黑板上的板书信息进行加工处理,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排版,加以简单的图案修饰,还可以补充其他知识。
低年段的学生有着丰富的想象力,而思维导图具有极强的发散性和跳跃性,能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给予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的空间。
在此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大胆发言,不断丰富思维导图内容。
学生在运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享受酣畅发言的快感,敢说,会说。
巧用思维导图 优化语文作文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 优化语文作文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6e8d596bb9d528ea80c779b3.png)
巧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作文教学作者:戚卉丹来源:《成才之路》2021年第06期摘要:作文教學是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教学,能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开拓学生写作思路,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构建作文框架,提升学生写作水平。
文章结合教学实践,对巧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探究,以提高语文作文教学质量。
关键词: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写作兴趣;教学质量;写作水平中图分类号:G623.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21)06-0092-02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体现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
在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
思维导图作为重要的思维工具,在整理思路、梳理知识中的作用非常明显。
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拓宽学生写作思路,还能提高学生写作效率和写作质量。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对巧用思维导图优化语文作文教学进行探究。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特征思维导图是有效的思维模式,是应用于记忆、学习、思考等的思维“地图”,利于人脑的扩散思维进行展开。
思维导图发挥的是工具性作用,其可以用于表现发散性思维,将抽象的思维用思维树的形式呈现出来,实现图形与思维的有效结合,能激发大脑活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人类的思维是放射性的,大脑接收到的信号都是一种思维形式,可以作为思维树的分支存在。
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需要尽早开发。
学生的思维开发,对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非常有帮助。
思维导图有其自身的特征,作为一种树的思维结构,在中央图形上所呈现的是焦点,也是主体,四周放射分支,用关键图形或关键词表示。
当然,分支也可以继续延伸,成为次要成分。
对于各个分支都使用枝杈连接起来,构成一个如“树” 形一般的结构,即为节点结构。
二、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写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
要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了解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对症下药。
当前,学生作文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语言运用能力不足,生活阅历浅,情感体验缺乏。
巧用思维导图,轻松写好作文
![巧用思维导图,轻松写好作文](https://img.taocdn.com/s3/m/ff2476bc26fff705cc170a76.png)
巧用思维导图,轻松写好作文作者:刘春燕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9年第15期摘要:习作是动态变化的过程,是思维的过程与结果。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本人深刻领会到,只要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才能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理解力和记忆的效果,使习作中语言的运用与思维形式做到有效配合并共同发展。
利用“思维导图”的方法把学生对习作的认识能够清楚地表达出来,使学生的思维模式通过“思维导图”更加清晰,并对习作的整个思路写作的更加具体和全面,这样有利于学生把握住作文的写作流程,考虑问题的思路清晰,写作的技巧运用恰当,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准确地完成写作,并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轻松踏上习作旅程。
关键词:思维导图发散思维小学习作教学在番禺区“研学后教”课堂教学改革中,基于“研学后教”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研究课题于在我校立項了。
把“研学后教”课堂与可视化思维工具教学结合起来,合理地运用可视化思维工具开展个性化阅读及提高学生阅读、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的技巧与策略是研究的主要目标。
经过两年的实践探究,在语文教学中本人深刻领会到,恰当的运用思维导图,能有效提升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思路清晰,材料运用恰当,构思精准到位,使学生能够更加轻松、准确地进行写作、加工和表达,进一步提升写作的质量和水平。
经过运用思维导图的各项模式分析发现:它反应的思维模式与语文学习具有的广泛知识层面是相符合的;广散式的思维模式可以促进学生拥有创造力与想象力的空间,运用到平时的学习阅读与习作中是大有好处的,在写作中会更加得心应手;经过思维导图的各项模式的呈现,形成了一条紧密结合的知识结构,将各知识点进行清晰连接起来,有利于学生增强了记忆,同时也帮助了学生理顺了问题,增强了学生的思考和思维模式的提高。
一、凭借思维导图解决“无米之炊”小学生写作的素材来源于对客观事物和生活所做出的判断,学生只有善于观察生活、积累材料,就能够在写作时得心应手。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质量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质量](https://img.taocdn.com/s3/m/7d1fc90a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21.png)
运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质量发布时间:2022-11-25T18:48:51.823Z 来源:《中国教师》2022年11月作者:凌受永[导读] 写作作为人类语言沟通与表达的书面形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内容。
在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其个人能力的背景下,教学创新与改革已成必然,习作教学也不例外。
思维导图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对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构建文章框架有着重要作用。
凌受永四川省宜宾市翠屏区宗场真中心小学校【摘要】写作作为人类语言沟通与表达的书面形式,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机组成内容。
在素质教育要求课堂教学尊重学生思维发展、培养其个人能力的背景下,教学创新与改革已成必然,习作教学也不例外。
思维导图作为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的重要教学方法,对教师引导学生梳理写作思路、构建文章框架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思维导图;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图分类号:G68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672-2051(2022)11-201-02思维导图是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思维工具,通过图文并茂的形式帮助学生理解、记忆,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教师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以及教学方式,尊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不仅要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还要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实现学生作文水平的不断提高,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思维导图在写作过程中对学生发展的意义(一)变式训练,活跃思维在习作训练的过程中,作为教师意识到作为由学生的遣词造句所以在写作训练过程中给学生创建更多有趣的学习活动,例如,我们可以将对某一事物的描写以填空的形式进行训练教师首先给定学生框架,然后将那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为学生让学生自己的思维进行补充完整,在填空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意识到这些富有表现力的词语,对写作有多么的重要从而在自己写作的过程中能够主动运用。
(二)画图列表,理清思路画图列表实际上是对思维导图的又一种应用形式,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采用这种画流程图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能够帮助他们抓住关键细节。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写话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写话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58a37c06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45.png)
巧用思维导图,助力写话教学发布时间:2021-03-15T15:24:43.18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3期作者:潘洪[导读] 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潘洪广西省南宁市横县横州镇柳明小学广西南宁530300摘要:随着教学方式的改变,巧妙利用思维导图,成为提高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的关键。
思维导图将学习的知识以清晰、明了的方式呈现出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思维导图将语文知识简单化,改变学生的思维方式,锻炼学生的语文表达,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
语文教学中灵活运用思维导图,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教师和学生继续努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思维导图;写话教学语文学科占有基础性地位,学好语文学科知识、打好语文知识基础,可以帮助学生高效学习其他学科知识。
学习语文新知识,需要将新旧知识联系起来,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总体理解力,这时候就需要运用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叫心智图,是从一个知识点出发,发散出去,从各个方面进行知识上的联系,从而达到一种系统学习的学习方法。
利用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问题思考方式得以转变,可以帮助学生构建全新知识体系,补充自身知识结构。
一、思维导图的优势(一)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学生学习是一个知识体系不断构建的过程,利用思维导图,可以强化学生知识学习印象。
小学生多具有对新鲜事物感兴趣,想象力丰富特点,有无限的好奇心,给他们一个点,他们就能想象出许多新的东西。
学生想象力的发挥,改变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学生思考的多,自然有话可以表达,时间一长,写话能力也就逐渐提高。
(二)增强语言表达能力小学生刚开始学习语言表达,语言表达能力差,教学中需要教师引导,让他们说话有条理,有逻辑。
思维导图工具的科学使用,可以培养学生语言表达逻辑性,提升学生语言表达条理性,促进学生未来健康发展,帮助学生掌握和他人进行沟通、交流、合作的技巧。
(三)增强整体思维小学生学习的知识是零碎的,因为思维能力的局限性,小学生自己很难将知识串联起来。
智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作水平
![智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作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68d01c56f6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d9.png)
智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水平
孙艳红
【期刊名称】《天津教育》
【年(卷),期】2024()4
【摘要】初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作文写作能力和水平。
写作是学生运用所学英语知识进行语言实践必须具备的基本技能之一,反映了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
但在教师多次指导、学生进行多次英文作文修改后还会经常在语言实践中出现主题不明确(即跑题)、结构混乱(即思路不清)、语法错误连篇(即语言基础不牢固)等问题,那是因为在学生头脑中所学过的语言和知识点只是简单的、断续的点状碎片,英语写作知识没有在头脑中建构为系统的、成片的思维图像,造成作文杂乱无章、混淆语法、脉络框架全无的现象。
【总页数】2页(P52-53)
【作者】孙艳红
【作者单位】天津市北闸口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写作水平
2.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
3.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高中生写作水平
4.如何利用思维导图提升初中生写作水平
5.运用思维导图,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巧用思维导图引领习作教学
![巧用思维导图引领习作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c8624839c77da26924c5b02e.png)
巧用思维导图引领习作教学作者:严丽艳来源:《小学教学参考(语文)》2020年第02期[摘要]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明确习作思路,提高习作效率,是小学生习作时非常有用的工具。
教师在教学时,也可以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打开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习作能力。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巧用思维导图,引领习作教学呢?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巧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选材、拓展习作思路、优化习作结构、丰富表达方式、开展多元评改的角度入手,阐述了思维导图在小学习作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教学;选材;习作思路;布局谋篇;表达方式;多元评改[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4-0084-02小学生作文中常常出现内容层次不清、整体结构不明、语言逻辑混乱、文章内容空洞、措辞形式干瘪等问题,令广大教师头疼。
究其根源,是学生思维能力的欠缺。
教师在习作教学时,可以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理清习作思路,提高他们的习作水平。
那么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该如何运用思维导图进行习作教学呢?笔者结合自身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以下几点进行了探索。
一、巧用思维导图,发散学生思维,帮助学生选材小学生在刚开始学习写作时,难免会出现素材匮乏的情况,他们不知道该说什么,该从哪方面表达。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以一个关键词为中心,向四周慢慢扩散。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思维方式不同,他们扩散出来的东西也会有所差异,这样,不仅可以改善习作无话可说的状况,还可以帮助他们形成不同的习作风格。
比如,在进行以“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为主题的习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让学生直接写,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入手,教师可以让他们思考生活中“谁”的哪些“特点”让你印象深刻,你想描写的关键词是什么,然后再思考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哪部分详写,哪部分略写。
其中有学生想写妈妈,他围绕“唠叨”这个关键词把想到的那些词语一一写下来,并对内容进行了扩充。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主题阅读效率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主题阅读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45764ec2bceb19e8b8f6bae0.png)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主题阅读效率作者:马艳艳来源:《新课程·中学》2019年第10期摘要:“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品质、文化传承与理解、审美鉴赏与创造四大基本素养,而这四种素养归根结底都将落脚在思维能力上,所以提升学生思维能力是提升“阅读力”的根本,而思维导图是提升思维能力,提高阅读效率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思维导图;单元主题教学阅读力是一切学科学习的万能钥匙,那么阅读力的培养就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为了避免阅读教学的零碎化、知识化,实现语文的系统化、人文化,近年来各类语文教学改革实验层出不穷,平凉市也启动了单元主题教学的教学实验,实验倡导通过“课内大量的阅读”来学好语文,把丰富的教学资源引进课内,在语感的培养中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和综合素养,但盲目的、无设计的主题阅读依旧是低效甚至无效的。
那么如何提高单元主题教学的效率呢?我认为思维导图是最佳的途径。
一、选择思维导图的原因解析1.主题阅读内容繁多且庞杂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具有知识点分散,考试范围宽泛,考查方式灵活多样等特点,所以语文单元主题阅读提出时间已久,但尝试应用的凤毛麟角,主要表现在整个单元内容多、杂,跨度大,学生的阅读能力有限,每节课都是浅尝辄止,每节课都没读透,要想把整个单元的内容整体把握都有困难,更不用说以文带文,课外延伸了,所以大家宁愿一课一篇,干脆利索,也能落实到位。
2.思维导图清晰明了且形象直观思维导图是英国著名心理学家托尼·巴赞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一种思维整合和筛选的科学方法,是人们将某一领域内的知识元素依其内在关联建立起来的一种可视化语义网络。
从本质而言,该方式是以立体方式思考文本,有较大的可伸缩性,顺应了大脑的自然思维模式。
既有利于学习者的主要精力集中到关键的知识点,又能建立起联系,帮助学生更好地和文本“对话”,还能帮助人激发、整理和思考,有效提高阅读效率。
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
![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7e0ef76d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06.png)
借助思维导图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水平摘要:习作教学的出发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写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时是具备一定操作难度的教学环节。
教师充分发挥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作用,可以有效地构建科学化的写作教学模式,全面地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文章针对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教学;思维导图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和语文功底,这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完善的思维导图教学模式,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同时可以帮助学生理清写作思路,构建写作结构,充实写作细节,从而促进学生逐渐具备良好的写作能力。
为了提升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实际效果,教师需要多角度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创新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推动学生写作水平的发展。
一、写作教学存在的问题教师写作素养不高,对写作教学的重视程度不够;许多教师未能准确把握不同学段的写作教学目标和要求。
很少有教师对写作很感兴趣,对写作教学重视程度不够,思想上存在畏难情绪。
学生对写作学习缺乏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习惯,没有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缺乏正确的写作态度。
学生难于将生活经验与写作相结合,叶圣陶先生说过:“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
”很多学生缺乏用心观察生活、感受生活,难于将生活经验与写作相结合。
学生缺乏系统的写作思维训练;对于写作,很多学生感觉自己肚子里面有很多“东西”,但就是写不出来。
写作的本质是主观思维的再现,写作的关键在于写作思维的训练与发展,将学生肚子里的“东西”转化为文字表述。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一)运用思维导图构建写作思路学生的灵感总是转瞬即逝的,可能在事后就完全想不起当初的写作思路是什么,因此无论任何时候,有效的帮助学生养成以思维导图的方式记录灵感是非常有必要的。
学生写作的过程是比较漫长的过程,因此运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整体的把握文章的全局。
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作效率
![巧用思维导图 提升写作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e99e6e285fbfc77da369b165.png)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效率作者:吴有丽来源:《课外语文·下》2021年第01期【摘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地表述的过程。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
”写作在语文教学中举足轻重,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不仅能有效激发学生写作热情,更能帮助学生直观地把握整个文章的思路和结构,使学生的学习和写作能力得到加强。
思维导图在教学中的运用,能让学生直观感知作文内容、明确结构,充分调动学生的联想想象、丰富内容,在此基础上进行自主构思,更高效地进行写作训练。
【关键词】小学语文写作;思维导图;写作能力【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03-0121-02【本文著录格式】吴有丽.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效率——以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写话》为例[J].课外语文,2021,20(03):121-122.一、图片导入,直观感知有趣的导入是成功的基石。
在课堂上,良好的导入能迅速吸引学生的目光,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快速地进入课堂。
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课堂上的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所以教师的课堂设计要紧跟学生的这一特点,导入环节的设计不仅要有趣,而且时间也应严格控制。
在这一教学环节,笔者采用特别直观的导入方法,通过出示小动物的图片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图片中的动物不能太单一,除了有单只的动物,笔者还准备了小动物小时候和长大后的对比图。
在这一环节,笔者是这样设计的:出示猫的图片。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这是什么动物?出示小黄鸭和鸭子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出示螃蟹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出示小鸡和母鸡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一样?出示小狗和大狗的图片。
师:同学们,这是什么动物,它们有什么不一样?这一阶段的学生对小动物特别感兴趣,教师一出示动物的图片他们都很兴奋,瞬间课堂氛围就调动起来了。
巧借思维导图,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
![巧借思维导图,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https://img.taocdn.com/s3/m/9b06d921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6f.png)
巧借思维导图,提升习作教学有效性李飞飞【摘要】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的有效运用,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学写习作的热情,还可以提升小学习作教学的有效性。
为此,教师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该积极主动地创新习作教学模式,从而使习作教学焕然一新,进而提升小学生的习作能力。
【期刊名称】《儿童大世界:教学研究》【年(卷),期】2018(000)007【总页数】1页(P88-88)【关键词】思维导图;习作【作者】李飞飞【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市青山湖区义坊学校,江西南昌33001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23.24思维导图不仅是一种图文并茂、醒目直观的思维工具,还是一种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教学方法。
它与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有机融合,不仅可以为小学语文习作教学涂上浓墨重彩的一笔,还可以使小学生爱上习作、乐于习作。
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应用的意义(一)有助于提升习作教学的实效性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一些问题:教师习作教学效率低下、习作教学效果不明显、学生学写习作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不高等等,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教师在习作教学中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过于老套,缺乏新意,这与新课标理念相悖,与素质教育相悖。
此时,教师在教学中若能巧借思维导图,就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所以,教师在习作教学应当积极主动地利用思维导图,这不仅可以产生1+1>2的教学效果,还能促进习作教学实效性的提升。
(二)有助于激发学生学写习作兴趣兴趣是学生热情主动学写习作的驱动力。
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当采取有效的方法培养学生学写习作的兴趣。
然而,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只是向学生灌输习作的模板,未能把培养学生学写习作的兴趣提上日程。
出现这样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有些教师中了“唯分论”思想的毒,于是,他们总是采用有利于学生取得高分的方法来引导学生练习习作。
如果这样的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这不仅会阻碍习作教学原有功能与价值的发挥,还会使学生感受到学写习作是一种负担。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https://img.taocdn.com/s3/m/c7c84333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3f.png)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作者:田淑红来源:《课外语文·上》2021年第06期【摘要】作文是语文课程中分数占比很高的一项,很多学生平时学习很好,但一遇到写作文就头痛,无从下手,抓耳挠腮半天写不了几个字,最后东拼西凑出的文章自己都不知道是什么。
是什么原因导致学生写作文如此困难?有的家长觉得是由于积累不足,强迫孩子大量阅读,但收效甚微。
经过深入研究发现,学生写作困难的根本是因为在写作时,师生没有根本地解决应该写什么、怎么写的问题。
本文针对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的几点措施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习作;思维导图;措施【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490(2021)16-0133-02【本文著录格式】田淑红.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小学生习作水平[J].课外语文,2021,20(16):133-134.前言小学生作文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看图写作,这一阶段对孩子来说难度不大,只要根据自己看到的进行文字写作即可,可是一旦到了第二个阶段,学生写作能力的差距就显现出来,有的孩子看到题目就能够提笔疾书,有的孩子则踌躇不前,久久不能下笔,开始写作后也会出现词不达意的情况,写出的文章自己看着都不满意。
提升写作能力,是很多小学生的愿望。
巧妙地利用思维导图能够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习作水平,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具体实行的措施方法。
一、运用思维导图,激发学生兴趣作文是语文课程分数比很高的一项,基本上决定了语文是否能获得高分,如果作文分数低,语文成绩往往也不会高。
但是很多情况下,小学生看到作文题目时没有任何思路,不知道如何进行写作,脑子里面的东西无法用于文章之中,结果对写作越来越失去兴趣,写作能力越来越差,最后变成了一看到作文就头疼的局面。
小学语文教师在最开始指导学生写作的时候可以运用思维导图,去引导学生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
比如作文题目《我的×××》,如果小学语文教师直接以单方面陈述的形式讲给学生去听,学生会觉得课程枯燥乏味,缺乏兴趣,印象也会不清晰。
科学引导,激发灵感——巧借思维导图打通小学作文教学路径
![科学引导,激发灵感——巧借思维导图打通小学作文教学路径](https://img.taocdn.com/s3/m/4ad2e85ac381e53a580216fc700abb68a982ad9a.png)
科学引导,激发灵感——巧借思维导图打通小学作文教学路径发布时间:2021-09-03T11:44:54.730Z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1年8月中作者:李红梅[导读] 本文从发散学生写作思维、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两个方面着手,对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展开分析。
简阳市射洪坝水东小学李红梅 641400摘要:本文从发散学生写作思维、强化课堂教学互动性两个方面着手,对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展开分析。
在此基础上,针对巧借思维导图打通语文作文教学路径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思维导图前言:思维导图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以一个主题或者关键词为核心,通过发散思维的方式帮助学生进一步构建不同层级关系,从而形成放射状的内容,对于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作文立意发挥着重要作用。
结合实际,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普遍存在思路不清晰、缺乏逻辑性等问题,而通过思维导图教学方式可以很好的解决上述问题,促进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效率的提升。
一、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结合当前小学语文作文教学实际情况,借助思维导图开展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优势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发散学生的写作思维。
在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大多习惯引导学生按照既定的写作思路完成写作任务。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更多的处于被动位置,整体表现出懂规律、守秩序。
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作文写作思路被局限,其写作目的也大多是为了获得更高的分数。
在现代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普及的背景下,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被提出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将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应用于作文课堂教学中,通过关键词、图形和放射状线条的方式,加深学生对写作方向和作文中心思想的理解。
与传统单一的教学方式相比,思维导图这一教学方式凭借自身图文结合的优势,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充分挖掘学生潜在的思维力以及提升创造力的目的[1]。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https://img.taocdn.com/s3/m/9c60f9fb0066f5335b812189.png)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学习效率发表时间:2018-10-31T10:07:38.007Z 来源:《教育学》2018年10月总第155期作者:邓旭[导读] 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培养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发展。
四川省阆中中学校初三(8)班637400 指导教师:丁永霞摘要:初中语文的学习不仅仅是要培养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写作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我们要有一个良好的思维发展。
接触说明文时,我们使用思维导图,可以更有效地扑捉关键信息和剖析文本,这种图文并茂的视觉体验使我们更容易识记作品的逻辑结构以及主要内容。
关键词:初中语文思维导图策略语文是一门感性知识较强的学科,对于一篇文章而言,我们除了理解基础知识外,还需要对文章背后的精神美、语言美进行研究。
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能够帮助我们理清知识脉络,开拓思维。
它利用图像、色彩、空间等要素,并且与文字结合起来,刺激大脑,把零散、繁多的知识结构化,激发大脑的联想和创造力,使思维主次分明,逻辑清晰。
一、思维导图的基本概念思维导图起初是英国教育学家托尼·巴赞所提出的,在这位教育家的大学时代,每次遇到信息吸收、记忆等方面的困难时,都会去图书馆查询相应的资料,但是都没能找出解决问题的方式,于是他自己摸索寻找新的方法。
托尼·巴赞开始致力于心理学、神经生理学等科学的研究,慢慢的他发现人类大脑在理论上可以同时思考不同的问题,并且可以通过相应的技巧让彼此分开工作,很容易激发思维创造力和想象力,能让人在不同思维之间逐渐形成沟通的桥梁,让我们的学习、工作以及逻辑思维能力都可以得到良好的改善。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措施1.用思维导图分析课文,提升能力。
分析课文是语文学习中不可缺少的一项任务,我们通过对课文的分析,可以培养自身的语言理解能力,同时学会如何正确地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从而促进自身语文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巧用思维导图,提升写作水平刘云艳
发表时间:2019-08-21T09:32:25.283Z 来源:《教育学》2019年8月总第187期作者:刘云艳[导读]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功底,这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山东省青岛西海岸新区王台小学266425
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进展,教师不能再用原来的教学手段和模式来讲课,这对学生思想的释放是非常大的障碍。
因此,需要教师进一步革新课堂学习的知识,借助思维导图,科学组织讲课教案和教学环节,铭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对写作的激情,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关心,带领学生锻炼属于自己的写作模式,写出有创意、有魅力的作文。
关键词:思维导图写作教学有效策略
写作是一项复杂的思维活动,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文功底,这对部分学生而言具有较大的学习难度。
因此,如何训练学生写作思维来提升学生写作水平,也就成为了一项教学难题。
而思维导图的出现正好解决了这一教学难题,将思维导图运用于小学语文高年级写作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学生对语文写作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写作,它的运用更是小学语文教育教学中的一大创新之举。
一、利用思维导图,培训学生抓住文章立意
抓住立意是写好一篇作文的重中之重,但是,这也是大多数学生最难学的能力,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对学生判断立意的培训。
立意的培训有两个关注点:第一,借助思维导图,锻炼学生的剖析能力。
学会剖析出题人的想法才能抓住文章的立意,应当让学生剖析一些作文要求,通过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作文要求进行梳理,理清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找到真正切合要求的立意,再进行作文的书写。
在写文章之前多考虑文章的体裁、合适的基调、适用的举例,抓住文章立意。
第二,通过思维导图,培养学生分辨能力。
教师设计一些相似题目,让学生借助思维导图去分辨、类比题目,分析异同点,考虑合适的主题。
二、借助思维导图,指导学生进行谋篇布局
写作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这样才能写出结构优美、逻辑顺畅、主旨鲜明的好作文。
对此,教师可以借助思维导图,让学生清晰地了解作文整体与局部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围绕写作主题,深究各项写作细节,最终丰富写作内容,完善写作文章。
但较强的谋篇布局能力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学生经过长时间地积累和训练。
因此,教师在写作教学时,一定要借助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准确掌握写作布局模式,认识文章结构的重要性,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各项写作能力。
例如,在写作教学《难忘的一件事》时,借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进行了写作布局。
首先笔者让学生在课前准备了一张白纸和几根彩笔,然后将写作主题安排到白纸中央,并引导学生由此开始构建自己的思维导图。
需要注意的是,这一构建模式与传统的“列提纲”有所不同,它具有无限的延展性和开放性,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从而打破传统列提纲的禁锢。
在这一构建过程中,许多学生都列出了自己的思维导图,并通过思维导图直观地展示了作文的具体结构。
此外,这样图文并茂的思维导图也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从而有效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
三、借助思维导图,丰富写作文章内容
思维导图的各个分支具有无限延展性,可以最大化地引发学生思考。
这不仅利于学生联想到更有效的写作素材,还利于丰富文章写作内容,从而改善学生“假大空”的作文现状。
在实际写作过程中,部分高年级小学生作文存在着许多问题,基于此,教师可以引入思维导图来丰富写作文章内容,以此来达到预设的写作目的。
例如,笔者在进行人物描写指导时,借助思维导图来指导学生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心理活动、语言等方面来进行细致刻画。
这不仅能丰富写作内容,还能为学生提供广泛的写作角度,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丰富学生的可用素材,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锻炼学生利用思维导图的能力
作文是利用书写的方式来表现生活、表达思想的一种形式。
人们常说艺术创造是以生活为基础,而又从生活中升华的。
写作抑是如此,所有形式的创作都是基于日常生活。
一篇真正有意义的作文,也一定是对生活有所升华和感悟的。
可能一节作文课讲授时十分吸引学生,栩栩如生。
但是,只要缺少了日常生活作为积淀,所有教学的知识都失去了应发挥的作用。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培训学生观察小事的能力就显得非常重要,以生活为基础的写作也是现在教师在进行写作讲学中所必须重点关注的。
但现在的学生都出现了这样的一个现象,就是对身边小事都漠不关心,不去关注。
面对这一情况,教师应当要求学生利用思维导图写生活日记,记录下每天中出现的小事和感想,同时还应当让学生对当天的学习进行反思与总结,结合思维导图写下一天的收获。
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开设课外体验实践课程,去电影院、博物馆、艺术展会等等,增加学生的生活阅历,让学生的生活经历多样化,然后利用思维导图创作出联系生活实际,并且写出优秀作文。
总之,教师在进行教育教学活动中,要联系学生实际学习状况进行合理地调整和创新,以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对写作兴致,帮助学生锻炼运用思维导图的能力、写作素养,让学生在以实际生活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自己的写作技能和创作水平,真正享受写作,创作有新意、有实际的优秀作品。
参考文献
[1]吕梅艳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J].语文天地,2015,(03)。
[2]仇山奇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研究[J].黑龙江教育,2015,(01)。
[3]张豪锋运用思维导图优化小学作文教学的实践[J].中国电化教育,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