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沫事件的分析与启示

合集下载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的成因及其对中国的启示一、泡沫经济的简介泡沫经济是指虚拟资本过度增长与相关交易持续膨胀日益脱离实物资本的增长和实业部门的成长,金融证券、地产价格飞涨,投机交易极为活跃的经济现象。

泡沫经济寓于金融投机,造成社会经济的虚假繁荣,最后必定泡沫破灭,导致社会震荡,甚至经济崩溃。

泡沫经济的形成主要有两个重要的原因:第一是宏观环境宽松,有炒作的资金来源;第二是泡沫经济的形成和发展缺乏约束机制。

二、日本泡沫经济的产生与破灭二战后,日本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发展,提出了“贸易立国”的政策。

经过四十余年的发展,日本经济增长迅速,贸易顺差不断增加,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崛起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位的经济大国。

从战后到泡沫崩溃前的这段时间看,日本的国民生产总值(按当年价格计算)在1950年只有109亿美元,而到了1980年则超过了10000 亿美元,同时期人均国民收入在1950年只是123美元,在世界上排第三十七位,到了1980年则增长到7680 美元,上升到发达国家的第十三位。

日本能够在战后迅速崛起,“贸易立国”的政策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正是在这一政策的指引下日本的对外贸易有了长足发展,赚取了大量的外汇资金,为本国的经济起飞奠定了坚实的资本基础。

日本对外贸易长期处于顺差地位,经济飞速发展,而同期美国经济增长乏力,如在1981年美国经济增长率仅为1%,而此时的日本则保持着4% 的增长率,美国对日本长期的贸易顺差地位越来越不满意,美国国内对改变这种状况的呼声越来越高涨。

1985年9月,美国主导了由美、德、日等国签署的《广场协议》,此协议要求日元升值并开放国内市场等。

就这样,日本的经济改革就在美国的逼迫下匆匆进行,更为重要的是日本的这次改革并不能完全独立的以本国利益优先为目标进行,这次改革从一开始就渗透着美国的特殊影响。

正是在这次改革之后日本国内的流动性迅速增加、投机盛行,这导致了日本国内股市和楼市泡沫越吹越大,是泡沫就会破裂,最终在1990年前后股市和楼市的价格出现大幅下降,而后崩盘,资产价格的暴跌无可避免的导致实体经济的大幅收缩,此后日本经济陷于长达十年的低迷期。

国外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及对中国经济启示

国外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及对中国经济启示

国外泡沫经济形成机理及对中国经济启示摘要:通过梳理主要泡沫经济发展史,发现国外泡沫经济的形成机理如下:在较好的宏观经济状况之下,首先是泛滥的货币,再加上宽松货币政策的刺激,金融自由化的诱发效应,过度的金融创新,投机者的“动物精神”,政府监管缺位,以及以上因素之间的相互强化,最后导致泡沫经济难以避免。

得出了对中国经济的若干启示。

关键词:泡沫经济;货币;金融自由化;金融创新;动物精神在一些人看来,泡沫经济似乎只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轮著名的泡沫经济的代名词。

但是,从17世纪以来,人类已经历过多轮泡沫经济过程。

最早的泡沫经济的经典案例是西方金融史早期的三大泡沫事件,它们分别是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郁金香风潮、18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破灭的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和英国南海泡沫。

南海泡沫破灭之后,直至20世纪20年代末大萧条“突然”来袭,西方主要国家在长达200年的时间内基本上没有再出现严重的泡沫事件——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了历史上严重的泡沫经济破灭所造成的深远影响。

①到了20世纪80年代,泡沫经济的幽灵卷土重来,包括日本、美国和挪威、瑞典、芬兰等欧洲国家在内的发达国家②,以及墨西哥、阿根廷、泰国、印度尼西亚在内的发展中国家,都曾在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出现过泡沫经济进程,仅其具体称谓、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有异。

最近国内外都出现了探讨中国是否存在泡沫经济进程及其崩溃可能性的文章。

本文将在重点探讨泡沫经济形成机理的基础上,解释可供中国经济借鉴之处。

一、泡沫与泡沫经济之界定虽然“泡沫”一词已经被用滥,但“泡沫”自身并非模糊的概念,至少在形式上具有明确的定义。

一般将“泡沫”视为现实资产价格中实体经济不能说明的部分(野口悠纪雄,2005)。

或者说,“泡沫”是指资产价格超出其基础决定因素的过度上涨(瞿强,2001)。

然而,泡沫的真正麻烦在于,只有等到泡沫开始崩溃的时候,大多数的人才能认识到泡沫的存在——无论什么时代都是如此(野口悠纪雄,2005)。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

1992,海南房地产泡沫事件启示录众所周知的导火索,引发了众所周知的泡沫,造就了众所周知的人物、财富以及亏空。

为什么总会不厌其烦地回首这段地产史,难道只是为了追忆辉煌或伤痛?今天看来,追忆远不是目的。

■本报记者李诚如今在海南三亚担任某星级酒店副总经理的于益贤,是当年“海南房地产泡沫”的亲历者。

1992年海南房价疯涨时,他担任一家房地产公司的副总。

这是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上来就说的三个故事——故事一:1992年,于益贤所在的房地产公司在海口建起了37幢别墅。

据他回忆,当时别墅的成本是2000元/平方米,开盘售价为4500元/平方米,结果销售的第一天就被炒房者全部买去,一套不剩,仅仅几天,别墅再次标价,价格已涨到8000元/平方米,抢的人头破血流。

于益贤感叹,盖房的不如炒房的。

故事二:于益贤手下有一个售楼小姐,广东人,原先在政府机关上班,1992年辞职,带了一点生活费来到海南,刚来时找不到工作,就先做售楼小姐,工资不高,她和人合伙炒房,3个月后辞职专职炒房,走的时候,坐驾奔驰,身家上百万。

于益贤再次感叹,这种一夜暴富的故事,在1992年的海南,就像空气一样习以为常。

故事三:于益贤在南京工作过,南京有不少熟人,每年有不少朋友去海南玩,于益贤也会尽地主之谊。

1992年炒房高峰,再有朋友过来玩,于益贤会建议他带个大额的汇票,玩几天,买几套房子再卖出去,带来的500万的汇票就变成800万了。

“那是个疯狂的年代,也是个泡沫年代。

”于益贤总结说。

是泡沫,总会有破灭的时刻。

1993年底,海南房地产的美丽泡沫化为乌有,这个号称中国局部泡沫经济的典型样本,在中国地产史上占据特殊地位。

于益贤说:“90年代,对于从未遭遇过真正金融危机的中国内地来说,从民间到决策层,都缺乏对泡沫经济的系统研究。

”“击鼓传花”于益贤记得他刚到海口市的情景,1989年——海南岛建省刚满一年(建省前,海南隶属于广东,1987年海南的工农业生产总值只占广东省的5%)。

美国两次房地产泡沫的启示

美国两次房地产泡沫的启示

美国两次房地产泡沫的启示近一百多年以来,美国先后经历了三次较为严重的房地产泡沫,分别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之前,20世纪八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

美国“大萧条”以股市崩盘为首要标志,房地产泡沫的形成与破裂均早于股市泡沫,其影响远小于股市泡沫,因而不被瞩目,相关的研究和讨论较为少见,有关文献非常缺乏。

因此,我们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研究集中于20世纪以来的两次泡沫。

一、美国近两次房地产泡沫的基本情况1.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房地产泡沫与储蓄贷款协会危机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战后“婴儿潮”一代进入成年,形成了对住房的巨大需求。

20世纪70年代起,美国政府开始使用金融手段鼓励居民购房,成立了房地美公司,为低收入群体向银行申请住房贷款提供担保。

80年代初,里根总统为振兴经济,对房地产业实行税收优惠政策,1981年颁布《经济复苏税收法》,促使房价节节攀升。

1983-1986年是20世纪80年代的泡沫形成与膨胀阶段。

1986年,美国政府出台了新的税收修正法案,消除了许多避税,特别是对于房地产投资的避税。

美国房屋价格和土地价格分别于1986和1989年走向高点,随后在1986年国际石油市场的震荡和1987年纽约股市“黑色星期一”等一系列突发事件的影响下,房地产泡沫破裂。

受房地产泡沫破裂影响,以储蓄贷款协会为中心的银行业危机全面爆发,1990年下半年美国经济结束了自1982年以来的持续增长,陷入了新一轮衰退。

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引发了储蓄贷款(S&L)协会危机。

美国储蓄贷款协会(简称/储贷协会)主要是以储蓄存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并提供长期贷款(主要是住房抵押贷款)的金融机构,在解决美国人的住房问题和发展美国支柱产业建筑业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但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逐步推进利率市场化,到1986年完全取消了针对利率管制的Q条例。

由于储贷协会的业务主要是长期固定利率抵押贷款和较短期的储蓄存款,利率市场化使其资产和负债期限和利率上的不匹配问题更为严重。

美国互联网泡沫成因浅析及启示

美国互联网泡沫成因浅析及启示

美国互联网泡沫成因浅析及启示贾雪峰①摘要:20世纪90年代末,美国纳斯达克市场掀起了一股以互联网产业引领的投资热潮,与“大萧条”和“次贷危机”并称美国股市三大泡沫。

当前正值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在政府债务高企、财政压力明显的背景下,借助资本市场推动经济发展尤为重要。

本文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和资本市场三个角度分析互联网泡沫形成的经济环境,旨在通过研究美国资本市场发展中的问题,总结经验教训,为我国资本市场发展、特别是避免股市泡沫以启示。

一、互联网泡沫始末上世纪90年代末,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市场掀起了一股波澜壮阔的投资热潮,纳斯达克综合指数(NASDAQ Composite Index,以下简称“纳综指”)从1998年10月8日的1419点上涨至2000年3月10日的5049点,涨幅达256%,其中亚马逊(Amazon)、eBay等热门股上涨了数十倍。

同期,美国标准普尔500综合指数(S&P 500 Composite Index)和道琼斯①本文在研究院马险峰副院长指导下完成。

综合65股平均指数(Dow Jones Composite 65 Stock Average)仅分别上涨了45%和14%。

图1 美国主要股票指数走势数据来源:汤森路透,中证金融研究院整理但是,自2000年1月起,原本被追捧的互联网股票突然被大量抛售,并最终引发了整个纳斯达克市场的崩溃。

纳综指在2000年3月10日触顶后回调,2001年9月21日跌至1423点,跌幅达72%。

2002年10月9日,纳综指报收1114点,较历史高点下跌了近78%。

这期间,亏损、退市、甚至破产的上市公司不胜枚举。

从行业板块来看,此次股市暴涨暴跌的驱动力主要来自以计算机软硬件和电信为代表的互联网产业。

1998年10月8日至2000年3月10日,纳斯达克计算机指数和电信指数分别上涨了322%和296%,位居行业指数涨幅榜第二、第三位。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

日本1989年泡沫经济危机的启示1992年,查莫斯·约翰逊的《通产省与日本奇迹》中译本在原版发表10周年后问世,甫经推出,顿时风靡国内发展经济学界。

然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就在学人热议“日本奇迹”之成因时,它却正在以一场愈陷愈深的经济萧条贡献给世人一个新的议题——“失去的十年”。

事实上,就宏观统计数据、特别是GDP与政府负债比率的变化而言,当今日本失去的或许已经是20年了。

总体说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日本经历过五大经济危机:1970年代的石油危机、1989年的泡沫经济危机、1997年的亚洲金融风暴、2000年的互联网泡沫危机以及最近的全球经济危机。

创伤最深者,莫过于1989年末那场似乎祸起萧墙的泡沫经济大崩盘。

1989年底至2001年秋,日经平均指数由38915.87点直线下挫到10195.69点,缩水70%;而1991年至2002年,日本住宅用地价格累积下跌36%,商业用地价格下跌了62%,其中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城市圈,跌幅高达 52.1%和76.1%。

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不仅刺痛了日本社会,也撩动着许多中国人的敏感神经。

因为今日中国与经济泡沫破碎前夜的日本有许多类似的表征:中国已经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中国已经开始向海外大规模输出资本、所谓的“北京共识”或“中国模式”为许多国际学者所追捧……在种种“历史惊人的相似”中,人民币面临的巨大升值压力与以房地产为首的资产价格飙涨更让人们疑问:“中国会不会是下一个日本?”本文结合时代大背景来透视1989年的危机,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日本经济危机的启示意义。

对比:时代背景发生了巨大变化在马克思主义学者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发生的周期性昭示着这样一个论断:发生经济危机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在于它什么时候发生、诱因又是什么。

对于1989年日本经济崩溃而言,通过事后的回顾,许多人得出了《广场协定》签署——日元大幅升值——房地产等资产价格飙涨——经济泡沫破碎这样一个线性的因果链。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背景及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经济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泡沫。

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破裂,经济增长停滞,并出现长达10年左右的停滞,被称为“失去的十年”。

研究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背景,对我国保护宏观经济持续、平稳、健康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产生的原因1.汇率政策不适当导致日元升值过快,在日元升值的三个阶段,日本汇率调控政策都存在一定失误。

(1)抗拒升值阶段:在1985年9月“广场协定”之前,虽然日本对美国贸易存在大量顺差,但日本政府并未采取及时措施加以缓解。

(2)放任升值阶段:从“广场协定”到1987年2月“卢浮宫协定”期间,日元进入快速升值通道。

据资料显示,日元兑美元由1985年的242日元升值到1988年的128日元,实现了28个月升值89%。

在汇率出现大幅波动情况下,日本政府采取放任汇率自由浮动政策,促成了对日元进一步升值的预期,导致对日元进行投机的程度加大,加剧了外汇市场的不稳定性。

(3)有干预升值阶段:“卢浮宫协定”之后,日本的财政和金融当局开始对汇率采取措施,但由于措施规模小,力度不够,未能扭转不利格局。

2.长时期低利率政策导致经济过度膨胀。

“广场协定”后,由于担心日元升值将提高日本产品的成本和价格,导致在海外市场的竞争力下降,日本政府提出了内需主导经济增长的政策,开始放松国内的金融管制。

日本中央银行连续5次下调利率,利率水平由1985年的5%降至1987年3月以后的2.5%。

在原有产业结构下的日本经济增长已趋饱和的状况下,迅速增大的货币供应无法被产业吸收,造成大量资金流向了股市和房地产,引起了股价和地价的巨大泡沫。

与此相对应的是,同样参与签订“广场协定”的德国,从1985年到1988年本币升值也高达70.4%,但在德国却没有出现泡沫,主要原因是德国在1988年及时提高了利率。

3.扩张的财政政策导致泡沫扩大化。

日本政府在“广场协定”后,放松了对财政的控制,以期通过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增长,并以此阻止日元升值带来的经济衰退。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溯源与启示二战结束后,日本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利用冷战的国际背景,创造了经济长期高速增长的奇迹,并迅速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至90年代初期,是日本经济发展的转折期。

股票、房地产等资产价格异常大幅上涨并严重膨胀,日本泡沫经济在此期间迅速生成并持续膨胀。

但泡沫经济的骤然破灭,不仅造成了资产急剧缩水和金融机构的不良债权迅猛增加,而且重创了日本实体经济,致使经济陷入停滞不前、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不断攀升、消费严重不足和通货紧缩等各种矛盾相互交织的恶性循环之中。

日本经济疲软不堪,经济发展从巅峰跌至谷底,并陷入长期萧条或不景气状态,延宕至今。

尤为严重的是,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长期实行的扩张性财政政策不但收效甚微,反而造成财政赤字不断扩大,“鳄口效应”日益突出,主权债务持续扩张,更为眼下积重难返、风险重重的日本主权债务危机埋下祸根。

国际上一般以年财政余额占GDP比重和债务总额占GDP比重两个指标来衡量一国主权债务,观察1985年以来日本主权债务变化情况可以发现,自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政府长期入不敷出,年财政赤字占GDP比重不断提高,除个别年份外,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这一比重一直维持在6%左右,是国际公认安全标准的两倍。

尤其是2009年以来财政赤字急剧扩张,三年财政赤字为411万亿日元、376万亿日元和418万亿日元,占同期GDP比重分别为8.73%、7.81%和8.93%。

与此同时,日本政府债务总额节节攀升,年均增长超过40万亿日元。

到2011年日本债务总额接近1000万亿日元,占同期GDP比重超过200%,均创下历史最高记录,这意味着日本人均负担721.6万日元。

主权债务高企导致日本乃至全球经济都将面临巨大风险。

目前,日本成为所有发达经济体中主权信用评级最低的国家。

日本泡沫经济的生成与崩溃并非偶然,而是在跌宕起伏的国际形势下,国内经济发展中长期存在的诸多隐患在不恰当的经济政策刺激下的大爆发。

南海泡沫事件分析

南海泡沫事件分析

1南海事件泡沫分析年级: 10金4学号: 20101810426姓名: 张可专业: 金融二零一三年六月目录一事件回顾二事件成因1.直接原因2.深层原因三事件总结与影响正文一事件回顾南海泡沫事件(South Sea Bubble)是英国在1720年春天到秋天之间发生的一次经济泡沫,它与密西西比泡沫事件及郁金香狂热并称为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

英国的“南海股市泡沫”几乎是与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同一时期发生的一次大型股票投机活动。

南海公司的幕后操纵者通过运用阴谋诡计来蓄意骗取广大投资者的巨额财富,吹起了一个硕大无比的股市泡沫,然后再将其吹破,留给英国老百姓的只是一个关于财富的传说。

17世纪末到18世纪初,英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兴盛时期。

长期的经济繁荣使得私人资本不断集聚,社会储蓄不断膨胀,投机机会却相应不足,大量暂时闲置的资金有待寻找出路,而当时股票的发行量极少,拥有股票还是一种特权。

1711年,牛津名人哈利·耶尔创建了一家公司募集资金投资海外。

尽管英国的私人资本较多,但当时的英国政府却由于同西班牙、荷兰战争的缘故而负债累累,为了清偿总价近1000万英镑的陆军、海军债券和其他一些上市债券,英国政府与南海公司达成了一种用交易来换取经营权的协议,即由南海公司承担约1000万英镑的政府债务,成为英国政府的最大债权人。

这是一个由商人组成的公司,他们连公司名字都没想好,就把这么多的债务背到了自己身上。

于是,这个经过议院批准而成立的公司,新取了南海公司这么一个连他们自己也没听说过的名称。

政府保证他们在一定时期内获得6%的利率。

为了提供这部分每年相当于60万英镑的利息,作为回报,英国政府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永久性退税政策,并赋予其经营中南美洲一带的贸易特权以及与这些地区进行远洋贸易的垄断权,这个垄断权规定:所有未经准许就进入这个地区进行贸易的船只都会被没收。

船上的货物其价值的1/4归英国政府所有,1/4归告密者所有,另外1/2归南海公司所有。

经济危机论文: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经济危机论文: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

泡沫经济危机及对中国的启示在经济的领域中,关于“泡沫”与“经济”有两个组合词语一“经济泡沫”与“泡沫经济”,从宏微观的角度更能体现两者之间的区别。

前者反映的是资产的内在价值因为有虚假需求的刺激而不断被拉髙,最终导致价值与其市场价格背离的局部的微观经济现象。

后者则反映的是社会局部存在的投机需求在一定传导机理的运作下会放大其实际对社会有效需求的剌激,慢慢地演变成为社会虚假繁荣的全局的宏观经济现象。

通俗的讲,当市场状态达到理论上的理想状态时,消费者对经济发展的前景信心满满,投资者因为有利可图而进行不断的投资,整个社会经济呈现健康增长的局面。

但社会经济总量不可能无节制的增长下去,一旦到达其上限,由于生产成本的提高,利润空间的缩小,投资者便会减少甚至不生产,而把目光转向资本市场,届时投资者实现了到投机者的跨越,吹胀经济泡沫。

透过历史不难看出每次危机到来前整个社会的经济都会看上去繁荣无比,但是此时企业的利润水平已经降的很低了,实体经济疲软不堪。

失去实体经济这一强大后盾的支撑,社会的泡沫经济便从局部的经济泡沫中应运而生,此时金融危机的爆发也是在所难免的。

上世纪80年代,美、日、德、法、英五国财政部长在纽约发表联合声明,即“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开始一路升值。

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济陷于停滞状态。

日本的制造业和矿场业等出口企业因为日元的大幅升值在国际同类产品市场中逐渐失去了竞争力,据日本统计数据称,日元升值使得日本出口产业损失髙达3.5万亿日元^美元的贬值还使得曰本持有美元资产的绝大部分化为泡影。

此时日本政府希望通过采取放宽金融政策,进行财政重组等措施来控制日元的升值以此来应对国内经济的萧条局面。

一系列措施实施之后日本的法定利率在1987年降到历史最低,仅有2.5%。

此外,日元--美元委员会推行金融自由化,放宽对银行业务的限制。

尤其在存款利率实现自由化之后,银行间的竞争日发激烈,由于企业大额定期存款利息不断上调,导致银行的筹资成本攀高。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崩溃及其对中国的启示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日本经历了一次大规模的泡沫经济过程。

泡沫经济破灭后,日本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经济衰退。

目前的中国经济与泡沫崩溃前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的地方:巨额外汇储备、本币升值、流动性过剩,资产价格大幅上扬等,这些因素引起了一部分人对中国是否会重蹈当年日本覆辙的担忧。

然而目前的中国经济与20世纪80年代的日本经济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出现日本式的长期衰退的可能性很小。

但认真吸取日本泡沫经济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大起大落,则是当务之急的事情。

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原因多种因素作用导致日本的泡沫经济。

政策失误,长期实行扩张性政策,市场流动性过剩,大量资金涌向资产市场是直接原因;“股价神话”、“土地神话”,全国上下对未来预期的盲目乐观,是形成泡沫的间接原因。

具体来看:一是政府实行扩张性宏观政策,矫枉过正。

为消除“广场协议”之后日元大幅升值的影响,日本政府采取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以刺激内需。

货币政策方面,日本央行从1986 年1 月至1987 年2 月13个月间,连续5 次降低再贴现率,由当初的5%降至历史最低水平2.5%,并将其保持到1989 年5 月。

日本政府没有根据经济形势的变化,适时调整政策,在国内需求旺盛、资产价格高涨的情况下仍然维持宽松的货币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已经很富裕的经济体系内到处充斥着廉价资金,企业融资便利且成本较低,大量资金进入非生产领域,催生巨大的资产泡沫。

二是市场资金过剩,企业和个人投机活跃。

由于企业直接融资成本较低,而股票和房地产市场收益率较高,因此,大量资金并没有像期待的那样流向制造业,更没有流向当时美国重视的IT等带来新的增长点的新经济领域,而是通过特定金钱信托、基金信托、信托银行等渠道更多地流向了房地产、股票和休闲娱乐业,推动资产价格迅猛上涨,形成泡沫经济。

据日本央行统计,在1985年到1990年间,日本法人企业筹资405万亿日元,36%用于实际投资,64%用于股票或土地投资。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启示介绍

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内容摘要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日本——这个曾经红极一时的经济体开始陷入泡沫经济危机的泥淖,难以自拔,直到现在还处于恢复期。

当前,从经济学家到平民百姓,许多中国人都在议论人民币升值、房价大涨、股市飞涨,这一切经济的表象与日本当年何其相似。

有一些人提出了善意的担忧,中国是否会重蹈日本的覆辙?无论如何,探究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初的日本“失去的10年”对于今天的中国有着重大的启示意义。

本文认为:中国目前经济与泡沫经济前的日本经济有很多相似之处,这些相似之处正是触发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为避免重蹈日本覆辙,本文以史为鉴,从中得出重要启示。

关键词:人民币升值启示意义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启示1988中后期日本经历了大规模的泡沫经济,日本在“出口导向,贸易立国”的国策下经济得到了高速增长,日本的制造业中特别是家电制品等称霸世界,日本银行的总资产和股票时价总额也居世界前茅。

人均所得一度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

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陷入了长达10多年的经济衰退期。

国内有一部分学者认为现在的中国经济和泡沫经济和崩溃前的日本经济相似,如巨额的外汇储备,通货膨胀,资产价格的大幅度上涨等,并暗示中国经济也可能出现长期的萧条。

但中国可以从日本泡沫经济失败中吸取教训,防止中国经济出现大规模滑坡。

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原因日本泡沫经济的直接原因是日美的贸易摩擦导致日元升值,从而使日本出口商品价格上涨,削弱了日本在全球贸易市场的竞争力,使采取外向型发展模式的日本出现经济的衰退。

为了刺激经济,日本采取了宽松的金融与财政政策。

长期的低利率政策使得本来资金充裕的日本到处充斥着廉价的资金,但由于企业的创新能力不足,利润空间小,资金大都投向股票、房地产,引发了泡沫经济。

在日元升值期间,日本从本国利益考虑,接受了美国提出的金融自由化的要求。

但是由于日本以银行为主导的间接融资体系以及银行投资效率低下,当开始金融自由化改革后,准备不足的日本银行业面对激烈竞争,出现许多问题。

房地产大泡沫的十大启示

房地产大泡沫的十大启示

财投资INVESTMENT44投资与理财01 October 2016房地产大泡沫的十大启示任泽平在2014年预测A 股“5000点不是梦”,2015年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

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十次危机九次地产。

在悉心研究历史几大房产泡沫后,任泽平分析出房产泡沫的十大启示。

全球历经几次房产泡沫,1923~1926年美国佛罗里达州房地产泡沫与大萧条、1986~1991年日本房地产泡沫与失去的二十年、1992~1993年中国海南房地产泡沫、1991~1997年东南亚房地产泡沫与亚洲金融风暴、2001~2008年美国房地产泡沫与次贷危机。

往事并不如烟,岁月变迁人性不变。

纵观全球历史上几次重大的房地产泡沫事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几点启示。

启示一:房地产是周期之母。

从对经济增长的带动看,无论在发展中国家,还是在发达国家,房地产业在宏观经济中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每次经济繁荣多与房地产带动的消费投资有关,而每次经济衰退则多与房地产去泡沫有关,比如1991年前后的日本、1998年前后的东南亚、2008年前后的美国。

从财富效应看,在典型国家,房地产市值一般是年度GDP的2~3倍,是可变价格财富总量的50%,这是股市、债市、商品市场、收藏品市场等其他资产市场远远不能比拟的。

以日本为例,1990年日本全部房地产市值是美国的5倍,是全球股市总市值的2倍,仅东京都的地价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土地价格。

以中国为例,房地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四分之一,房地产相关投资占近一半,全国房地产市值约250万亿元,是2015年GDP的4倍左右,是股市市值的6倍。

启示二:十次危机九次地产。

由于房地产是周期之母,对经济增长和财富效应有巨大的影响,而且又是典型的高杠杆部门,因此全球历史上大的经济危机多与房地产有关,比如,1929年大萧条跟房地产泡沫破裂及随后的银行业危机有关,1991年日本房地产崩盘后陷入失落的二十年,1998年东南亚房地产泡沫破裂后多数经济体落入中等收入陷阱,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至今全球仍未走出阴影。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doc

日本泡沫经济分析及启示.doc

目录前言 (1)一泡沫经济概述 (1)(一)泡沫经济的含义 (1)(二)泡沫经济的判定 (1)二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破灭 (2)(一)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 (2)(二)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 (2)三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及泡沫经济破灭带来的危害 (3)(一)日本泡沫经济形成原因 (3)(二)泡沫经济留给日本的难题 (4)四日本泡沫经济的破灭对我国的启示 (6)(一)正确分析我国当前经济形势 (6)(二)对我国防范泡沫经济的建议 (6)五结束语 (8)参考文献 (8)摘要当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但在高速发展的同时,虚拟经济却呈现非理性态势。

放眼世界我们可以发现我们的经济形势与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的日本具有许多共同处。

虽然中日经济不同,但是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还是有比较大的借鉴意义的。

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破灭,再对比我国现状,可以找到一些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益的一些经验教训。

国内有不少研究日本泡沫经济的文章,此类文章从不同方面探讨了日本泡沫经济,可以说他们的研究涉及到了日本泡沫经济的方方面面。

笔者也借鉴了他们的部分成果,希望通过本文同读者探讨日本泡沫经济、日本泡沫经济破灭对中国启示的一些问题。

关键词:泡沫经济;投机;经济结构;内需;金融监控前言日本经济在战后飞速发展,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

然而,80年代末及90年代初,日本出现了被称为“泡沫经济”的经济过热现象,随着经济“泡沫”的破灭,出现了长达10年之久的严重经济萧条,是什么造成了这次危机?“泡沫经济”的产生和破灭,对日本经济造成了怎样的影响?这一事件对同处于经济高速增长时期的我国,有什么样的借鉴意义?一泡沫经济概述(一)泡沫经济的含义马克思在《资本论》第3卷第5篇中,论述了信用和虚拟资本的关系, 提出了虚拟经济的概念,并分析了泡沫经济的产生。

马克思认为虚拟资本是在借贷资本(生息资本) 和银行信用制度的基础上产生的,是定期收入的资本化,以有价证券的形式存在,包括股票、债券、不动产抵押单等。

日本泡沫经济及对中国的启示

日本泡沫经济及对中国的启示
地区·国别 · REGIONS/COUNTRIES
日本泡沫经济及对中国的启示*
□ [日] 吉野直行(日本庆应义塾大学)
经历了 15 年的不景气,2006 年日本经济终于得以复苏。但其发展仍面临严峻挑战: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将 带来劳动力不足、储蓄率降低、巨额财政赤字无法减少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同样将会是今后中国面临的问题。日本 的经验将会给中国提供有益的借鉴。
国。目前日本政府财政支出的大约 40%都用于老年人 足问题在中国也同样需要密切关注和努力解决。或许
的医疗费支出。而且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发展,这一比 日本的相关经验可以为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一
例还将提高。如何尽量缩减社会保障方面的开支,使 些有益的启示。▲
老年人尽可能再就业以及减少对社会保险的依赖,是
三、日本经济的复苏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经历了 15 年的不景气,2006 年日本经济终于得以
国际经济评论 2009.3-4
29
地区·国别 · REGIONS/COUNTRIES
复苏,并呈现出持续增长的态势。究其原因,主要包括 160%以上,这个数字在 OECD 国家位列第一。日本政
如下几个方面:第一,日本央行持续的低息政策,使得 府财政赤字激增的主要原因在于:第一,由于长年的经
28
国际经济评论 2009.3-4
地区·国别 · REGIONS/COUNTRIES
指数(年末数),地价指数为日本不动产研究所编制的六大都市地价 指数(每年 3 月末值)。
2. 中国的货币增长率指标采用 M2指标(2007 年的数据为三季度 数值),股价指数为上证综合指数(2007 年数据为 10 月 16 日值),地价 指数为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中国土地勘测规划院共同发 布的全国主要城市地价指数(2000 年=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
地价指数以1983年为
100.1988年东京商业用 地的价格为1983年的350
%,住宅用地价格增长为
300%.日本国土面积只 是美国的1/25(或零头 ).但1990年日本土地总 市值达到15万亿美元,比 美国土地资产总值多4倍
(三)股市泡沫及其破灭
1985年日经225指数为
(三)泡沫的形成与发展
1716年,成立皇家银行. 1717年,印度公司取得了在密西西比河地区的贸易特许权. 1719年,印度公司向法国政府支付了5000万里弗尔,取得皇 家造币厂承包权.为弥补这部分费用,印度公司发行5万股 股票,每股1000里弗尔.股价很快上升到1800里弗尔. 1719年8月,印度公司取得了农田间接税的征收权.10月,接 管法国的直接税征收事务,股价突破3000里弗尔. 1719年当年,印度公司连续三次大规模增发:9月12日增 发10万股,每股5000里弗尔,股价直线上升.9月28日和10月 2日,印度公司再增发10万股,每股5000里弗尔.股价一涨再 涨,达到了每股10000里弗尔.
泡沫事件:分析与启示
前言
“蒜你狠”、“豆你玩”、“玉米疯”、“辣翻天”…… 问题: 为什么泡沫事件会频繁发生? 历来被炒作的品种具有哪些共性? 中国楼市、股市的未来如何?
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新唐书》:以古为鉴,可知兴替.
一、疯狂的郁金香
(一)概况 (二)泡沫与破灭 (三)泡沫形成的原因
2.信用货币理论
金属货币本位:导致通货紧缩. 约翰.劳最早提出信用货币与纸币本位的概念并付诸实施. “国家信用的唯一基础是公众信心.只要公众具有信心,纸币 与金属货币完全等价,功能相同.” “信用的本质就是动员资源的能力.” 扩张信用不仅可以化解通货紧缩,更重要的是能促进经济 增长与增加政府税收(以解当时法国国库空虚的燃眉之 急).
(二)股市泡沫及其破灭
1.图示
2.谁预感到股灾? 3.大跌情形 4.影响
1.图示
道琼斯指数:
2.谁预感到股灾?
罗杰.巴森(统计学家与投机家):“股市迟早会崩 盘.”(1929年9月3日在华尔街金融餐会上如是说). 汉密尔顿(《华尔街日报》主笔):“潮流的转向”(1929 年10月21日). 欧文.费雪(耶鲁大学教授):“股价已达到了某种持久的高 峰状态”.(1929年10月初). 约瑟夫.肯尼迪(美国总统约翰.肯尼迪之父):“如果连擦 鞋的都在买股票,我就不想再呆在里面了.”
2.奉行自由市场理念
奉行自由市场理念的理论支持: 亚当.斯密:政府最好只充当市场经济的“守夜人”,不要 干预市场运行.
萨伊定律:供给会推动需求,市场能自已实现均衡.
3.充足且便宜的资金
1913年美联储成立.银行业趋于稳定.美联储持续扩张货币: 降息并从公开市场上大量的买进有价证券. 银行(混业)不仅慷慨地向股票经纪人提供贷款,而且自己也 开办了许多证券分理处;不仅帮助企业发行/销售股票,而 且自己也买股票. 股票经纪人向客户提供融资(放大了杠杆)服务. 投资信托大量出现. 资金大量流进了美国(国际金融中心).
3.大跌情形
10月24日,股灾的开始,史上著名的“黑色星期四”.纽约 数家主要银行迅速组成“救市基金”,但大厦将倾,独木难 支. 10月28日,史称“黑色星期一”.道指狂跌13%,这一天,已 经没有人再出面救市. 10月29日,史上最著名的“黑色星期二”.一名交易员将这 一天形容为纽约交易所112年历史上“最糟糕的一天”.
二、法国密西西比泡沫
(一)概况 (二)约翰.劳 (三)泡沫的形成与发展 (四)泡沫的破灭 (五)原因分析 (六)英国南海泡沫
(一)概况
从1719年5月开始,法国密西西比公司股票价格连续13个 月上涨,价格从500里弗尔涨到一万多里弗尔,涨幅超过了 20倍.
1720年5月开始,该股票价格连续下跌13个月,跌幅为95%.
密西西比股市泡沫中的印度公司股价走势
(x10里弗尔)
(五)原因分析
1.政府主导:为了增加税收与刺激经济增长,政府赋予皇 家银行印钞的特权且赋予印度公司的经营特权. 2.股票的预期回报高:约翰.劳的公司就是一台印钞机! 3.理论创新:货币的纸本位创造了新的炼金术. 4.重商主义盛行. 5.殖民地开发:遍地金银的路易斯安那!
1635年, 1株childer郁金香=1615弗罗林 4头公牛或1辆拖车=480弗罗林 1000磅奶酪=120弗罗林
1636年, 1株稀有品种郁金香=4600弗罗林+1辆崭新的马车+两匹 灰马+1套完整的马具 1株Semper Augustus郁金香,1637年1月2000,2月涨至6290,但 到1639年跌至0.1.
2.世界金融中心
1609年,阿姆斯特丹银行与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相继成 立. 全球财富向阿姆斯特丹集中. 交易方式创新:郁金香的期货交易,助长了投机. 价格操纵:1634年,出现了郁金香产业行会组织 (College),控制了郁金香的交易市场.
3.郁金香的属性
妖艳的鲜花:有硬需求 眩富的代表:时尚--硬需求增加 生产周期性:稀缺 品种的病变:更妖艳,更美丽,更稀缺 交易的标的:球茎--可以囤积,奇货可居
三、上世纪初美国股市泡沫
(一)背景与原因
(二)股市泡沫及其破灭
(一)背景与原因
1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前所未有且乐观情绪
2.奉行自由市场理念 3.充足且便宜的资金
4.投机狂热
1.前所未有的乐观情绪
一战结束,欧洲变成了一片废墟. 美国是一战的受益者,从战前的债务国一跃成为了最大的 债权国.美国取代英国拥有了资本主义世界的霸权地位,纽 约取代伦敦成为了世界金融中心. 美国拥有了“具有无限可能性的国家”称号. 胡佛:“我们今天在美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都更接 近与贫穷做战的最后胜利”. 几乎所有的美国人都充满着前所未有且持续的乐观情绪, 社会信任度非常高.
(三)泡沫形成的原因
1.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崛起 2.世界金融中心 3.郁金香的属性
1.尼德兰革命与荷兰崛起
尼德兰革命也称荷兰独立战争(1566—1609年). 此后的20多年里,荷兰成为了“海上马车夫”. 阿姆斯特丹成为当时世界的贸易中心与金融中心. 国人很富裕,但希望更富裕!
3.金融铁三角
成立皇家银行:垄断纸币的发行. 成立密西西比公司:同时拥有如下经营特权:(1)垄断与路易斯安那 的贸易、开发和内政管理权(当时传言那里遍地金银) ;(2)垄断法 国与非洲的全部贸易;(3)垄断法国与印度、中国和其他亚洲各国的 贸易;(4)负责征收所有与烟草买卖相关的一切税收或其他收入;(5) 承包政府一切间接税和直接税的征缴;(6)获得政府铸币厂9年的经营 权. 鼓励人们购买股票并允许股票交易. 约翰.劳对该设计的评价:“人类以往的金融体系不过是一个简单的 支付系统.我设计的金融体系却是一个环环相扣、相互支持的信用和 财富创造机器,每一环节都源于牢不可破的基本原则.” 亚当· 斯密在《国富论》中如此评论:约翰· 劳的计划绝不是卑鄙龌龊 的计划,如果他能够见好就收,兴许还真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二)约翰.劳
1.约翰.劳其人 2.信用货币理论 3.金融铁三角
1.约翰.劳其人
1729年,58岁的苏格兰人约翰.劳在威尼斯去世. 其墓志铭上写道: 一位苏格兰名宿安息于此, 这位天才的数学家. 用神奇的数学法则, 让法兰西倾家荡产.
在“密西西比泡沫”中,约翰· 劳是法国政府“特聘的专 家”,一手主管政府财政和皇家银行的货币发行,另一手控 制法国海外贸易与殖民地发展. 马克思曾评价他:“既是骗子,又是预言家” .
(六)英国南海泡沫
1.概况 2.泡沫的形成与发展
1.概况
与法国密西西比泡沫同时发生. 牛顿的唉叹:“我能计算出天体的运行轨迹,却难以预料 到疯狂的人们会把股票价格带往何处.”
2.泡沫的形成与发展
1711年南海公司成立,大量购买政府债券,作为回报,政府 对该公司经营的酒、醋、烟草等商品实行了永久性退税政 策,并给予其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 1719年,政府允许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 南美贸易障碍扫除,加上公众对股价上扬的预期,促进了债 券向股票的转换,推动股价上升. 1720年,南海公司承诺接收全部国债,作为交易条件,政府 要逐年向公司偿还,公司允许客户以分期付款方式购买公 司新股票.2月,英国议会通过了南海公司的交易(重大利 好),南海公司股票从129英镑上涨至7月份的1000英镑以 上,6个月涨幅700%.但在《泡沫法案》出台后,股价开始暴 跌,12月份跌到124英镑.泡沫破灭.
四、日本泡沫经济
(一)背景及原因
(二)房地产泡沫及其破灭 (三)股市泡沫及其破灭 (四)泡沫破灭的影响
(一)背景及原因
1.“翘尾巴”:从1956年开始,日本经济腾飞,成为了全球 最大的债权国和第二大经济体.美国傅高义《日本第一》 一书,让许多日本人自以为真的老子天下第一. 2.认为从经济大国转变为政治大国的机会来临了. 3.加快金融自由化与日元国际化. 4.实施支持美元的政策(“国际协调优先”与广场协议). 5.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永久性低利率政策;大量放松信贷; 政策取向只关注CPI而不考虑资产价格.大量资金流入到了 股市与房地产市场.
(一)概况
郁金香现在是荷兰的国花. 16世纪中期,郁金香从土耳其 被引入西欧,不久,人们开始 对这种植物产生了狂热.到17 世纪初期,一些珍品卖到了不 同寻常的高价,人们竞相在他 们的花园中展示最新和最稀 有的品种. 1635-1637年,这一时尚导 致了一场史上最早的投机泡 沫.
(二)泡沫与破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