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同步教案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生活中的负数》(正负数)同步教案设计

小学-数学-打印版

《正负数》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重点难点:

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收集数据,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储蓄卡上记录的存、取款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索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二、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讨论。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组织学生交流信息。说说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

三、探素正负数的读和写。

1.组织学生读温度记录表。小组讨论归纳正负数的读法。并读出下列各数:

+5、—5、+500、—100等

2.有了读的基础后,让学生自主探索正负数的写法。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

交换轮流。(适当提示正数的“+”可以省略)。

四、试一试。

1.通过读题,学生理解了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从而推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和海平面的高度的表示方法。

2.收入用正数表示的话,支出怎样表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说一说,写一写,本小组同学家庭每月收支情况。

3.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你的周围还有哪些数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

五、巩固与练习。

练一练第一题,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的对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正负数读写。

练一练第二题,通过填表格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加深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练一练第三题,此题先让学生找到开始的位置,然后按照题意在图上描出来,回答题。

小学-数学-打印版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正负数(一)教学设计.doc

北师大版六年级教材:正负数(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体验正负可以相互抵消,感知正负间的相差关系,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借助数轴,初步完善对数的认识,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建立自信心。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课件、数轴、表格教学过程:活动一:在“颠步子”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知道正负可以相互抵消。一、在情境中体验正负相互抵消的思想,并尝试应用(一)体验1、提取旧知,导入:师:我们已学过正负数,生活中的哪些问题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呢?(生自由说。)是的,正负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今天,我们将继续这个话题的探究。(设计意图:让学生提取旧知,能激起学生原有的旧知与体验。)2、创设情境,体验相抵:①师:淘气、笑笑和小兰在呀呀学语、蹒跚学步时,参加一次宝宝颠步比赛!我们一起去现场看看!首先是淘气出场了,他怎么样?(往前颠了一步,再往后颠了一步)轮到笑笑,她怎么样呢?(笑笑往前颠了两步,再往后颠一步)小兰呢?(小兰向后颠两步,再向前颠一步。)②请你用正负数记录他们的比赛情况?写在表格里!并思考表格的问题:假设他们颠的每一步是相等的,请问与原来的位置相比,他们各前进或后退了几步!(独立填写,师巡视。)③汇报交流:生边说师边填写,相机提问:为何记为0、+1、-1,从而在情境中体验正负相抵。 前进(步) 后退(步) 假设每步颠的长度是相等的,与原来的位置相比,他(她)前进或后退了几步? 淘气 +1 -1 笑笑 +2 -1

+1 小兰 +1 -2 -1 (设计意图:在解读主情境的基础上,“宝宝颠步子”的情境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有利于体验相抵。在由浅入深的交流中,知道正数的计数单位是+1,负数的计数单位是-1,并初步感知正负怎样相抵。)(二)尝试运用正负相抵解决问题——试一试11、师: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问题的解决也用到相互抵消。我们一起去看看课本74页试一试第1题(相机认识净含量、并读懂表格的意思)2、思考: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第3 袋和第4袋的总质量是()。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①思考后写在课本上,师巡视:(关注不同层次的想法,并记住他们的名字。以便思维层次由浅入深提取。)②汇报:a、第1袋味精与第2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可能:100-2=98,100+2=102,98+102=200或100-2+100+2=200(在交流中,自我优化方法。)b、第3袋与第4袋的总质量?可能:100-5=95,100+3=103,95+103=198或200-5+3=200-2=198c、5袋味精的总质量是多少?可能: 200+198+96=494或:-2和2抵消为0,-5和3抵消后是-2,-2和-4和起来是-6,所以500-6=494或:第二、三、四袋的同时抵消,第一袋和第五袋合起来少了6千克,所以500-6=494。(再次感悟正负抵消的优越性。)3、小结:哦,也可以这样正负抵消呀!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谁也是这样想的?只要善于观察与思考,就能有奇思妙想!(设计意图:在前面充分体验正负相抵后,尝试用正负相抵的方法的解决问题,在一次次的交流与汇报中,不断自我优化方法,体会正负相抵的必要性。)二、回到“颠步子”情境,体验正负相差,并尝试解决问题 2019-03-08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体验正负可以相互抵消,感知正负间的相差关系,会选择合理的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2、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借助数轴,初步完善对数的认识,在数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 三篇 《正负数》一课就是让学生在认识温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地认识正负数以及0的特殊意义。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小学数学四年级《正负数》教案模板,欢迎大家阅读!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xx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xx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7.2正负数(含答案)

四年级上册数学一课一练-7.2正负数 一、单选题 1.大于-5的整数有()。 A. 5个 B. 10个 C. 无数个 2.北京的温度+5℃表示的是零上5℃,同时黑龙江的温度为﹣8℃,则﹣8℃表示的是() A. 零上8℃ B. 零下8℃ C. 8℃ 3.零下17摄氏度可以记作()。 A. 17°C B. -17°C C. +17°C D. ×17°C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最大的负整数是-1;②数轴上表示数2和-2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③当a≤0时,|a|=-a成立; ④a+5一定比a大;⑤(-2)3和-23相等.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5.如果-个人先向东走6m记作+6m,后来这个人又走-7m,结果是()。 A. 相当于从起点向东走了13m B. 相当于从起点向东走了1m C. 相当于从起点向西走了13m D. 相当于从起点向西走了1m 二、判断题 6.最大的负数是-1。 7.在表示数的直线上,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大. 8.如果电梯停在地上一层记作“0层”,上升记为正.那么“+4层”表示电梯停在地上四层. 9.数轴上左边的数比右边的数小。 三、填空题 10.读出下面各数. +18读作:________. 读作:________. 11.想一想,填一填. 如果一幢大楼地面以上第8层记作+8层,那么地面以下第2层记作________层. 12.如果收入用正数表示,支出用负数表示,那么-500元表示________。 13.如果-2表示比90小2的数,那么“0”表示的数是________;-5表示的数是________。

14.如果气球上升18米,记作+18米,那么下降5米,记作________,在原位置不升不降,记作________。 四、解答题 15.竞赛规则:答对一题得50分,不答得0分,答错一题得-30分. (1)四年级代表队共答了几道题?答对了哪几道题?答错了哪道题? (2)另外两个代表队的情况怎样? (3)哪个代表队的成绩好?为什么? 16.请你在表格中用正、负数记录学校图书馆某一天借阅图书的情况。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第1课时: [教学内容]数一数(第2-4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大数 创设生活中的银行工作人员数钱的情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出示1张100元人民币,让学生说出面值。如果有10张、100张百元人民币是多少元? 银行工作人员数钱时把100张百元人民币扎成一叠,是多少元? 二、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 1、认识十万 一万一万地数,数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在数的过程中让学生边数边拨计数器,以增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当学生数到9万时,问:再加1万是多少?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再交流,引出十万这个计数单位。

2、认识百万,千万,亿 通过一些数数推理认识百万,千万,亿。 一辆轿车卖10万元,那么2辆、3辆、10辆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10个百万是多少? 在学生认识亿这个计数单位时,可让学生充分想象。当说到10个千万是多少时,可让学生自己命名新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各种命名中,老师引出亿这个计数单位。 3、认识计数单位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三、巩固与应用 1、练一练第1、2题: 第1题通过拨一拨、说一说的对应活动,巩固学生学习的新的计数单位。 第2题通过在计数器上拨珠认识相邻计数单位间的关系,巩固对大数的认识,进一步理解十进制数的计数方法满十进一的计数原则。 2、练一练第 3、4题: 这两题首先要审题,明白数数的要求;其次学生数到满十进一时,老师可作一些追问,以明确什么时候进位。如果学生有困难,可借助使用计数器试一试。 四、作业: 练一练5、6题。收集5-10个生活中常见的大数。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大数 千百十亿千百十万千百十个 亿亿亿万万万计数单位

(完整版)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三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相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能够 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水平。 教学重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使用抵消的思 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能够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 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 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能够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能够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能够采用抵消的方法实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仅仅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学情分析 四年级学生已经从中年级迈向高年级,他们的思维已经开始由具体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对周围事物的认识较以前上升了一个层次,已经会用归纳概括的方法认识事物及解决问题,学生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数学知识,为学好本册教材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学生经过三年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小学第一学段的学习方法,师生之间也由陌生到熟悉。大部分学生学习常规好,喜欢学习数学,对所学知识掌握较好,并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但是学生的心理特征及思维发展也就不一致,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更要注意因材施教。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 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 第四单元“运算律”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加法和乘法交换律、加法和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 5.第五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描述简单的路线图。掌握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 6.第六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

小学四年级数学 正负数

正负数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 收集数据, 课前安排学生调查记录相关的数据,如储蓄卡上记录的存、取款数据,海拔高度的记录等,了解生活中的负数,以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素负数奥秘的兴趣,了解数字的作用。 二, 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1 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 ,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讨论。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 组织学生交流信息。说说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 三, 探素正负数的读和写。 1,组织学生读温度记录表。小组讨论归纳正负数的读法。并读出下列各数: +5、—5、+500、—100等

2有了读的基础后,让学生自主探素正负数的写法。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交换轮流。 。(适当提示正数的“+”可以省略) 四, 试一试。 1, 通过读题,学生理解了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从而推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和海平面的高度的表示方法。 2, 收入用正数表示的话,负数怎样表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说一说,写一写,本小组同学家庭每月收支情况。 3,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你的周围还有那些数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 五, 巩固与练习。 练一练第一题,通过说一说、写一写的对应练习,使学生进一步熟练正负数读写。 练一练第二题,通过填表格记录小明家的收支情况,加深了解生活中的负数。 练一练第三题,此题先让学生找到开始的位置,然后按照题意在图上描出来,回答题。 [板书设计]: 正负数 5、6、9、12、100、等都是正数,或记着+5、+6、+12、+100。 -2、-3、-15、-123都是负数。

北师大版正负数练习题

正负数(一) 1、生活中的数,比“0”大的数叫做 ___________ ,比“0”小的数叫做 ________ 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勺量。 3. 女口果-30 表示支出30元,那么+200元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河道中的水位比正常水位低0.2 m记作-0.2 m,那么比正常水位高0.5m 记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物体可以左右移动,向左移动12m,记作-12m ,"记作8m'表示向动_ m. 5.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8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8 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 _____________ 米; 海平面的高度为_________ 。 6. 如果小华家月收入2500元记作2500元,那么他家这个月水、电、煤气支出 200元应记作_________ 。 7. 如果电梯上升15层记作15层,那么它下降6层应记作 ____________ 。 8. 如果进了3个球记作3,那么失2球应记作_______________ 9. 一天中午12时的气温是7C,傍晚5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下降了4C,凌晨4 时的气温比中午12时低8C ,傍晚5时的气温是________ ,凌晨4时的气温是_______ . 11.请你在表格内用正负数记录小明豕的收支情况. 5月4日爸爸工资收入1500元记作: 5月6日水、电、煤气支出200元记作: 5月12日电话费支出120兀记作: 5月15日妈妈工资收入1400元记作: 12.工厂生产?批零件,要求零件的直径是40mm现检验员检验其中的10件, 检验结果如下: (单位:mr) 39.7 40 40.1 39.9 40 40.3 39.8 40.2 40.1 39.9 如果以40mm为标准,超过部分为正,不足的部分为负,则这10件零件可分别记 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完成下面的表格。

最新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教案 张树安 西华园小学 2010年9月1日

目录 备课分工计划 教学进度计划表 全册教学计划 第一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 第二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三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第7课时 第四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第5课时第6课时 第五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第六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七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 第八单元教学简析 第1课时第2课时第3课时第4课时

目录 教学进度计划表 周次时间教学内容课时 1 9月1-3 认识更大的数 4 2 6-10 认识更大的数 4 3 13-17 线与角 4 4 20-24 线与角 4 5 27-30 乘法 4 6 10月6-8 乘法 4 7 11-15 图形的变换 4 8 18-22 除法 4 9 25-29 除法 4 10 11月1-5 除法 4 11 8-12 方向与位置 4 12 15-19 方向与位置 4 13 22-26 生活中的负数 4 14 29-12月3 统计 4 15 6-10 练习课 4 16 13-17 期末复习 4 17 20-24 期末复习 4 18 27-31 期末复习 4 19 1月3-7 考试 4 目录 全册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小学四年级数学:《正负数》教学设计

《正负数》教学设计 四年级数学教案 教学目的: 1、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模式:一般探究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 我反,我反,我反反反。游戏规则:老师说一句话,请你说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话。 (课件出示) 初步感知了生活中的正负数,增加一些感性认识,激起学生探索负数奥秘的兴趣 ●二、生活中的正负数 1、记录相反意义的量。 规则:听清信息,独立思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听到的信息准确、简洁的在表格中表示出来。关键是让别人一眼就能明白你表示的意思。 感知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探索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汇报交流:比比看,谁的方法简单容易看明白。

3、(课件出示海拔高度示意图) 那你能运用这种简单的方法表示下面图中的信息吗? 用所学过的数表示出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并做练习巩固,(90页第一题)练习写正负数。 (同桌商量着互相说。) 三、数学中的正负数 1、把刚才我们接触的 +2个 -2个 -155米 8844.43 米 +2000元 -2000元这些数单位去掉,观察这些数你能给它们按照符号分分类吗? (生自由分类,说出自己的理由) 2、像+2、8844.43这样比0大的数是“正数”;像-2、-155这样比0小的数是“负数”。 3、学读法:“+2”读作正2,“-2”读作负2 练习抢读下面的数 4、(出示一条数轴,在中间添上0) 如果这里是0,你能想到什么?数学上规定0左侧的为负数,右侧的为正数。 (生读数轴上的数) 读完了吗?红红的0该向哪边走呢?(提供问题的情境) 小组讨论,说说你的理由。(整理刚才我们谈到的正负数信息) 观点一:0是正数,因为它没有负号…… 观点二:0是负数,因为……(自我验证) 观点三:0 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因为……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加法结合律》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加法结合律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加法结合律,并应用加法结合律使计算简便。 2.培养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加法结合律。 教学难点:加法结合律的推导。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20+34=()+() 36+()=64+() A +700=( ) +( ) 二、新授 1.出示准备题: 37+26+63、37+(26+63) 59+38+732和59+(38+732) 讨论:比较两式题的异同。刚才的两个例子说明了什么? 2.上述两题符合猜想,可能是偶然。请同学们自己来找一找符合猜想的式题。 (学生自由举例,小组交流结果。汇报结果,找到许多式题符合猜想。 ) 3.能证明猜想正确,还有我们身边的一些生活实例。 请同学们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李叔叔骑车旅行第一天骑了88千米,第二天骑了104千米,第三天骑了96千米,这三天李叔叔一共骑了多少

千米? 三、小组展示 1.学生先汇报 A.口头列式:(88+104)+96 88+(104+96) B.分别说说先求什么,再求什么? C.判断,得数会相同吗?(相同) D.计算结果。得出(88+104)+96=88+(104+96) 2.提问:以上几个加法算式中,每个算式等号的左边和右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3.用字母表示加法结合律。 (1)谁能用符号(任意选3个符号)表示加法结合律?如:(□+△)+○=□+(△+○) (2)如果用字母a、b、c分别表示3个加数,怎样表示加法的结合律呢? 四、练习 1.下面哪些等式符合加法结合律? a+(20+9)=(a+20)+9 15+(7+b)=(20+2)+b (10+20)+30+40 = 10+(20+30)+40 2.简便计算。 273+352+648 64+36+81+19 3.五(1)班有学生51人,四(1)班有学生47人,四(2)班有学生41人,三个班共有学生多少人?(用两种方法解答) 板书设计: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Teaching plan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numbe rs in volume 7 of primary school mathematics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七册《正负数》教案 前言:小泰温馨提醒,数学是研究数量、结构、变化、空间以及信息等概念的一门学科,从某种角度看属于形式科学的一种,在人类历史发展和社会生活中,数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学习和研究现代科学技术必不可少的基本工具。本教案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和针对教学对象是小学生群体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并以启迪发展学生智力为根本目的。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整及打印。 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感知正数与负数,初步体会生活中的负数是根据需要来界定的,体验具体情境中的负数;知道正负数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并且表示在一个情境中成对出现的两个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举例、尝试、探索等数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浓厚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出示天气预报图,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温度。现在谁能说说,你知道哪些有关温度的知识? (1)、温度有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还有零度; (2)、零度既不是零上温度,也不是零下温度,而是分界点; (3)、以前学过的数只能够表示零上温度或零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 数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 ×××小学×××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更大的数、乘法、除法、生活中的负数、线与角、图形的变换、方向与位置统计等教学内容。

1.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本单元是在第一学段学生认识万以内数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亿以内的数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掌握大数读写的方法,认识近似数及其作用。 2.第二单元“线与角”。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直线、线段、射线的认识,平行线与垂线的认识,平角、周角的认识,以及用量角器量角与画角。 3.第三单元“乘法”。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乘两位数,对一些较大的数进行估计,认识计算器以及运用计算器探索一些数学规律。 4.第四单元“图形的变换”。在第一学段的学习中,学生初步感受了生活中的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作简单图形平移后的图形。本单元是在上述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通过具体实例的展示,使学生体会一个简单图形经过旋转、平移,可以设计出一个美丽图案。 5.第五单元“除法”。本单元的学习是小学阶段整数运算的最后一个章节内容。本单元学习的内容主要有:三位数除以整十数,三位数除以两位数,速度、时间与路程的数量关系,探索商的运算规律以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 6.第六单元“方向与位置”。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位置,根据方向(任意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在第一学段中,学生已经认识了8个方向和简单的路线等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为本单元的学习打下了基础。而本单元的学习则又是第一学段学习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周围的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 7.第七单元“生活中的负数”。本单元主要是使学生认识生活中一些常见的负数,对此学生已经积累了比较多的生活经验。 8.第八单元“统计”。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复式条形统计图以及简单的折线统计图。 二、教学目标: 1.学生将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并会正确读、写;能比较亿以内数的大小;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方法;认识近似数,能求一个数的近似数,能对大数进行估计。 2.学生将能识别直线、线段与射线,会用字母表示直线、线段与射线;认识平面上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用三角尺画平行线、垂线,知道两点确定一条直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 正负数4名师公开课优质教案 北师大版

正负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教学情境使学生感受、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表示方法。 2、经历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的过程,感受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能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3、在游戏性学习中体验合作、自主学习,共同成功的快乐和喜悦。 教学重、难点: 体会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准备:挂图、温度计、存折、购物小票等。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大头儿子要来长春啦 1、师:北京有一位小朋友,他非常想到长春旅游,我们来看看他是谁。(播放大头儿子玩耍的录像) 2、师:有一天,大头儿子给我发来一封电子邮件。他说:“郭老师,我想在寒假里到长春旅游,长春的小朋友欢迎我吗?这是明天我国部分城市的天气预报图,您看看吧。”(出示部分城市天气预报图,图中包括北京、长春等城市) 3、指明一名同学播报各地气温,学生播报的同时,教师将标有这些城市气温的卡片贴在黑板上。 4、同学们根据各地气温情况,谈谈自己的发现,并尝试给这些数分别起名称,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完成板书。 (设计意图:可爱的动画明星、生动的教学情境,有趣的随机教学反馈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通过独立观察,小组探讨、交流,读一读、说一说、看一看等活动,同学们理解了正负数及零的意义,了解了正负数在温度记录中的应用方法,初步感受了正负数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大头儿子遇到了困难,来不了了 1、师:寒假里,大头儿子能来长春吗?过了两天,他又给我发来一封邮件: 郭老师: 我激动地告诉了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你们欢迎我到长春旅游的消息,小头爸爸和围裙妈妈却拿出我们家十月份的收支记录表给我看,你也来看看吧。 大头儿子 (出示十月份收支记录表)

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整体把握教学内容,准确地把握本课的教学目标,精心预设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思考空间,创设了多个贴近学生认知规律且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理解正、负数及零的意义,掌握正负数的读写方法,能用正负数描述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如温度、海拔高度等。本节课我采用谈话法法,观察法、讨论法、自主探究和小组合作学习法,面向全体学生,并给他们充分观察、比较和思考时间,放手让学生去说,去解决问题。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参与的有效性。 能够利用孩子熟悉的生活情境来进一步体会正负数的意义,利用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给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从而来学习新果,并且利用课堂生成资源,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很高。 2.运用多种教学活动方式,突出活动的实效性。 教学中,运用了多种活动方式。从超市记录员;在存折上认一认;海拔高度;在实际生活中举例说一说……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大量存在的正负数,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在活动中学生不仅动手做,而且动脑思考问题,再通过交流就能使学生掌握重要的数学的思想和具体的学习方法,这样的数学活动实效性就明显。 3.深挖知识背后折射出的数学思想、方法,给数分类。分类是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人们在认识周围事物时大都是先按标准将其分类,然后再辨析,最后获得对其完整的清晰的认识。在试上时,认识正负数后我也采用了分类的方法,同时重点研究0的问题。 4、借助实例,解释应用。为进一步巩固对正负数的认识,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正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在这个环节中,我让学生充分举了生活中的用正负数表示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教师不要小看学生,他们潜在的能力要靠我们教师去挖掘,让学生说“生活中的正负数”这一设计,也让我大开眼界,使我坚信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不可忽略。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拓展提升这个环节给学生提供了充分的思维和交流的空间,使学生学得兴致盎然、意犹未尽。 但这堂课由于我个人缺乏经验,板书有些繁琐,需要精简。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第课时: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体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小数。 2、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 称及意义,会正确读写小数。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计数器。 [教学过程] 一、生活中的小数 (事先布置学生找一找生活中的小数)让学生说说生活中除了某些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外,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 结合树上的例子让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在每个情境中消失表示的是什么,由此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意义的兴趣。 二、小数的意义 1、自学小数的意义(看书第3页) 2、小组交流 3、汇报: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1;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用小数表示是0.01。 4、以1米为例结合具体的数量理解小数 把一米长的线段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1米;把这条线段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用小数表示是0.01米。 5、归纳小数的意义 通过学生的讨论归纳出小数的意义。 一、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一位小数是十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两位小数是百分之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二位是百分位;三位小数是千分之

几,小数点右边的第三位是千分位。 在计数器的各位上拨3个珠子,说一说各表示多少,体会数位间的进率。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3、写一写、读一读、说一说。 对照计数器写出小数,并读一读,说出各数位上的数表示什么。让学生先独立完成,再小组交流。 二、数学游戏:通过数和形的对应,加深对各数位间关系的理解。 三、作业: 第5页1-4 [板书设计] 小数的意义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第课时: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教学目标] 1、通过测量活动,进一步体会小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通过探索怎样把几分米或几厘米用“米”作单位来表示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小数的意义。 3、能用小数表示一个物体的长度、质量等。 [教学重、难点]通过实际操作,体会小数与十进分数的关系,理解小数的意义,知道小数部分各数位名称及意义。 [教学准备] 学生、老师准备尺子。 [教学过程] 一、测量活动: 让学生分组测量本班教室内的黑板和桌椅或其它物品的长度,然后讨论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或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0.6米后,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正负数》教案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 《正负数》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了解负数的意义,学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会正确的读、写正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 会解释具体情境中负数表示的意义。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感受正负数和生活中的密切联系,享受创造性的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了解正负数的意义,应用正负数的表示生活中的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教学难点 了解负数的意义及0的内涵。 教学方法 合作法、探究法。 课前准备 教科书、图片、多媒体课件。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数学上,我们把意思相反的两个量叫做相反意义的量,怎样表示相反意义的量呢?历史上的数学家们对这个问题也进行过长期的探索和研究。 1.出示教学目标。 2.复习引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通过温度的数据的比较,讨论,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二、新课学习

(一)自主探索,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1.引导学生回忆复习温度的知识,通过对气温中的一组数据的比较,讨论。从中抽象出负数的概念。 2.组织学生交流信息。说说这些数据的意义,进一步认识负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和生活中负数的表示方法。 (二)反馈交流正负数的读和写。 1.组织学生读温度记录表。小组讨论归纳正负数的读法。并读出下列各数: +5、—5、+500、—100等 2.有了读的基础后,让学生自主探素正负数的写法。同桌练习,一人读,一人写,交换轮流。 (适当提示正数的“+”可以省略) (三)精讲点拨(试一试)。 1.通过读题,学生理解了高出海平面的高度用正数表示,从而推出低于海平面的高度和海平面的高度的表示方法。 2.收入用正数表示的话,负数怎样表示,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说一说,写一写,本小组同学家庭每月收支情况。 3.让学生说一说,练一练。你的周围还有那些数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如电梯的上升与下降等。 (四)活动探究。 1.请大家拿出自己课前准备的《生活中的负数》调查表,把你们调查的情况和大家交流交流。 2.(CAI出示)老师的调查情况: (1)调查一:银行的存折,说说这些数表示的意义。 (2)调查二:海拔高度图。 世界上最高的珠穆朗玛峰比海平面高出8844.43米,如果这个高度表示为+8844.43米,那么比海平面低155米的新疆吐鲁番盆地的高度,应表示为__米;海平面的高度为__米。 (3)调查三:象棋比赛。 现在四(1)班胜了__场,输了__场。 四(2)班胜了__场,输了__场。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修改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认识更大的数 单元教学目标 1. 经历收集日常生活中常见大数的过程,感受学习更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大数的实际意义。 2. 通过实践操作活动,认识亿以内数的计数单位,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并会正确读、写以及比较数的大小。 3. 在收集数据的过程中,认识数据改写单位的必要性,掌握万、亿为单位表示大数的改写方法。 4. 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运用的意义,能自主探索、掌握近似数的方法,能对更大的数进行估计。 第一节数一数 教学时间:累计节数: 教学目标: 1. 通过“数一数”的活动,感受学习较大数的必要性,并能体验较大数的实际意义。 2. 认识“十万”、“百万”、“千万”、“亿”等较大的计数单位,并能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 感受大数的必要性,体验达数的实际意义。 2. 了解各单位之间的关系。 教学具准备:计数器若干个。 活动过程: 活动一:创设情境,认识十万。 小青妈妈在银行上班的情境,学生读图,提出相应的数学问题。1. 出示1张100元的人民币的图片,以下均可采用图片代替),让学生说说它的面值。 2. 说一说10张、100张人民币是多少元? 3. 在此基础上,引出一叠人民币(100张百元的人民币)的概念。然后按照一万、二万、三万、……的顺序,让学生数一数9叠人民币是多少元? 4. 在数的过程中,用计数器上的珠子“拨一拨”,以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 5. 当学生数到九万时,教师可以提出:“再加上一万是多少?”的问题,以供学生思考。 6. 在学生充分的讨论中,引出“十万”的计数单位。 设计思路:“十万”是一个比较大的计数单位,在学生的生活范围内一般较少接触,没有直观的感性认识基础,本活动创设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 活动二:认识百万、千万、亿……等计数单位。 推理活动中认识“百万、千万”:第3页一辆轿车卖十万元,那么2辆、3辆卖多少元?……10辆卖多少元?同样,10个十万是多少

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_教学设计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文章内容由收集!北师大版数学《正负数一》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六年级上册P74正负数一 教学目标 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进一步体会负数的意义。 2、会用正负数的有关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知道正负可以互相抵消,会解决正负相差的问题。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进一步体会正负数表示的是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能运用抵消的思想处理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练习纸 教学过程 (一)游戏感知正负数可以互相抵消。 1、师生游戏 师:同学们,剪刀石头布的游戏玩过吗?(玩过)好,我们就来玩玩,谁愿意和我玩? (师生游戏,其它学生当裁判,并要求做好记录) 师:谁来说说你的记录结果,你认为谁赢了? 师:比赛的时候还要给比赛双方记录成绩,你认为怎样记录成绩好呢? (揭示课题) 出示评分规则:胜一局记1分,平一局记0分,负一局记-1分。 【联系学生实际,创设情境,体验负数在生活中产生的必要性,调动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

(师生共同记录比赛成绩) 师:现在我俩的得分分别是多少? 师:你是怎样想? 生:+1和-1可以互相抵消? 师:抵消是什么意思?抵消的结果是多少? 2、生生游戏 师:你们想自己玩一次吗?两人一组,3局定胜负,必须有一人记录成绩。 (学生活动) (反馈比赛结果) 3、深入了解抵消的应用 师:如果老师想反败为胜,你认为老师至少还要胜几场? 师:这时两人得分分别是多少?你是怎样想的。 师:除了像+1和-1,+2和-2这样的数相抵消结果为0,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 师:+5和-3,-5和+3还能互相抵消吗? 小结:意义想反的两个数,我们可以用正负数来表示,把正数和负数合并起来,我们可以采用抵消的方法进行计算。 【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正负数的意义,理解抵消在正负数计算中的应用,从而使机械的数学计算变得有趣。教师在数学学习中只是起着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二)从时间轴上求正负数的相差数。 (课件出示:天宫神八交会对接) 师:从这张图片你看明白了什么?

(完整)四年级数学下册认识正、负数练习题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一、填空: 1. 按要求画出数轴,并标出1;3;-3;-1.5;2 1 这些数的位置。 2. 按要求在数轴上标数并完成( )填空: (1)标出表示2的点,它在原点的( )边。 (2)标出表示-4的点,它在原点的( )边,离开原点( )个单位长度。 (3)标出表示3和-3的数,它们距原点的距离是( )。这两个数互为( )。 3. ①找出数轴上的A 、B 、C 、D 、E 点各表示什么数,请填写完成。 B D A C E -5 ( ) ( ) -2 ( ) 0 ( ) 2 3 ( ) 5 ②找出数轴上的A 、B 、C 、D 、E 点各表示什么数,请填写完成。 E D C A B 0 1 A 点表示( ) B 点表示( ) C 点表示( ) D 点表示( ) E 点表示( ) 4. 在数轴上用A 、B 点分别表示+5和-3;用C 、D 点分别表示-1和+2。 二、合理计算: 11.01+19.96÷49.9×0-4.99÷49.9 [( 14.5+6.25 ) ÷2.5+0.5]×4.2

班级______姓名______ 1. 在数轴上分别用A、B、C、D、E、表示下面各个数。 -2 -4 +2 -1 4 2. 判断题: (1)从数轴上看,左边的数总比右边的数小,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2)在数轴上0表示起点。()(3)在数轴的原点两旁离原点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是一样大。()(4)正数大于一切负数,负数都小于0。()(5)-12比-10小。()(6)-6.64>6.624。()3. 把-9.6、1、0、9.6、-6.9、-3.6按从小到大顺序排列。 4. 选择题: 1)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这两点距离原点都是20个单位长度,则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A、+10和-10 B、+20和-20 C、+40和-40 D、无法确定 2)数轴上,若点A和点B分别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并且这两点间距离是20个单位长度,则这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分别是()。 A、+10和-10 B、+20和-20 C、+40和-40 D、无法确定 5. 应用题: 1)一个等腰梯形的周长是56米,腰是13米,如果梯形的下底缩短5米,面积就要减少30平方厘米。这个梯形原来的面积是多少? 2)小丁丁和小亚参加数学竞赛的平均分是70分,小丁丁的成绩是小亚成绩的1.5倍。小丁丁和小亚参加数学竞赛的成绩分别是多少分?(方程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