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研究

摘要:合作学习正在被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从当前课堂教学的情况来看,合作学习的使用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合作学习的具体方法没有被教师和学生所掌握等。有效合作学习的教学就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掌握合作学习的方法与过程,进而在单位时间内有效地完成学习任务的教学。有效合作学习的主要教学策略包括选择合作伙伴与明确责任分工、采用多样化的合作学习形式、进行合作学习方法的有效指导等。

关键词:合作学习;有效教学;教学策略

合作学习(cooperative learning)作为一种新型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亮点,正在被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工作中广泛使用。但是,由于受传统学习方式的长期影响,广大中小学教师在变革学生学习方式的过程中对新的学习方式的研究与探索不够,从而在课堂教学中出现了许多问题,使得合作学习方式正在被一些中小学教师所误解。笔者在深入中小学校进行“观课”的过程中,就这一问题与一线教师开展了课堂志的研究。

一、课堂中合作学习所表现出的主要问题

(一)合作学习的要素不明确

如何理解合作学习的要素,关系到合作学习中的操作要领。当前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活动中,因为教师对合作学习的要素理解不深入,使得合作学习找不到突破口,或者有了合作学习这一新型的学习方式,但缺乏良好的学习效果。关于合作学习的要素,国内外都有较多论述。美国学者斯勒文认为,在课堂情境中,影响学生合作学习的因素主要有两个,即集体目标与个体责任。集体目标是指学生追求外界对集体成果的认可,教师只有提供明确的集体目标,才能保证学生之间的积极互助。个体责任是指每个小组成员对集体的学习都要做出贡献,这是避免能力强的学生代替其他学生完成任务的必要措施1。有效合作学习要具备五个要素:积极的相互依赖关系、面对面的促进性相互作用、个人责任、合作技能、集体自加工2。我国南京师范大学的吴康宁教授曾专门研究过课堂中学生的合作学习,强调课堂中竞争与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笔者认为,合作学习中关键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分工”,另一个是“同学”4。“分工”是合作的前提与基础。因为有分工,才需要合作;因为有分工,才需要每一个学生承担责任;因为有分工,每一个成员都必须积极主动地参与集体的学习活动。学生如何分工,需要教师进行研究,需要教师将分工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当然也需要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探索与理解。“同学”是合作的目标,也是合作学习的任务。“同学”就是一起学习,“相观而善”,同学不是同班,而是需要一起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既能表达自己所思、所想、所得,又能听取别人的意见与建议,要在相互交流中掌握知识、形

成技能、体验过程,同时学会与人共处的品质与方法。因为对合作学习的关键要素理解不够深入,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仅自己不了解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而且更谈不上将合作学习的方法与技巧教给学生。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没有明确的分工,没有责任承担的意识,没有相互学习、相互交流,所以合作学习的效果就不会太好。

(二)合作学习的形式比较单一

目前中小学教师最熟悉的还是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面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其中最基本、最有效的学习方式,另一方面还是因为小组合作学习能较有效地解决教师面临的大班班级授课制与新课程学习方式要求之间的矛盾而造成的困惑。对同伴互助合作学习、全员性合作学习的重视与研究不够,致使小组合作学习成了传统教学法的一种点缀,而并没有成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学方式的要求,使教师必须成为研究者,使研究人员必须进行专业引领,这就为开展合作学习的行动研究创造了良好的条件。通过专业人员与广大中小学教师对合作学习进行专题行动研究,可以从不同的层次进行课堂志的观察、描述与解释。只有这样,广大教师才能从理论上更深入地认识合作学习的实质与特点,进而在实践中改变一些对合作学习的误解与简单化处理的倾向。

合作学习的形式多种多样,从组织形式来看主要有:同伴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主要是课堂中的同桌之间的合作学习、课余时间好朋友之间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如课堂中的小组讨论学习、研究性小组学习、兴趣小组学习等)、教学活动过程中全员性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教学,如班级授课过程中的讨论学习、角色扮演活动等)。如果从合作学习的类型来分,可以分为学生团队—成就分配(STAD)、团队—竞赛—友谊赛(TGT)、第二类交错搭配、团队辅助的个体化(TAI)四种。5各种形式的合作学习已经成功运用于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之中,究竟应该采用哪一种形式,是组织合作学习前教师必须要考虑并做出决定的。虽然不同的合作学习形式各有优缺点,但教师个人的智慧和创造性直接决定着合作学习形式的选择。作为一名有合作学习组织经验的教师,无论何时,只要能促进学生的合作技能,就应该抓住机会创造合作学习的条件,应根据学习任务、学生构成、学科特征等确定合作方式,建立具有操作性质的合作学习机制,保证合作学习的有效运行。

(三)合作学习的方法没有被掌握

合作学习的实质告诉我们,任何一种层次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都包括相互依存的两个方面:一是有没有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即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方式是个体的,还是团体的?二是有了合作的形式之后,有没有合作的方法。在合作学习中,如何合作的方法才是最为重要的。但凡在课堂中采用了合作学习的形式而没有很好地钻研其方法的教学,大都是不成功的。合作学习中的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不是他们生来就会的,也不是传统的教学所能培养的,而是在新课程改革的日常教学过程中由教师来培养

的。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不断发展的同时,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掌握与学习能力的提高也是与日俱增的,即所谓的“学生学会学习”。对教师而言,他们在教学中要像研究教学内容一样研究教学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的方法,通过组织有效的合作学习活动,把基本的、规范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即所谓的“教师学会教学”。

二、课堂中合作学习研究的案例分析

在大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确实是一件较困难的事,但教师总有解决这一难题的方法,其中在班级中适当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就是最好的方式之一。在新课程学习方式的变革中,教师目前使用最多的合作学习方式就是小组合作学习。它一般是以前后两对同桌为一组,作为课堂教学中较稳定的合作对象。当教师提出问题需要讨论或提出任务需要完成时,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便发生了。笔者在小学三年级的一节科学课“如何让鸡蛋浮起来”的教学中,进行了小组合作学习的观察与研究。

这一节课教师把学生四个人分成一组,共十个小组进行教学。每组的桌子上面放着一盆水、一个鸡蛋、一块小木板、一小杯盐、一小杯糖、还有一块学生最喜欢玩的橡皮泥。科学课的刘老师走进教室,没有直接走向讲台,而是站在同学们中间。她略带点神秘地给同学们提出两个问题:“同学们,现在注意听两个问题:一是如何使橡皮泥在水中浮起来?二是如何使鸡蛋在水中浮起来?先认真想一想这两个问题应该如何解决,然后再利用我们放在桌子上的所有材料,进行实验尝试,四人一组以合作的方式去解决问题。”还没等教师把话说完,同学们已经开始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了。有的学生已经是“捷足先登”了,他们已经在水盆里尝试如何将橡皮泥浮起来了。有的在小组长的负责下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有的在发表自己的设想,并进行尝试演示。有的小组还因为无法确定由谁来操作实验而争论起来。总之,这时课堂里十分活跃,同时也显得有些吵闹和杂乱。学生急切地想探究教师提出的问题的心情就表现在他们激烈的争论与主动的参与之中。但是如何更有效地参与、合作,刘老师似乎并没有专门的要求,也没有教会学生一定的方法。刘老师只是在各小组中走来走去,不时解决学生在活动中产生的新问题或争论。

对于第一个任务,大多数同学都很快想到把成块的橡皮泥捏成薄饼并把它捏成船的形状,结果很快就完成了这个实验。合作学习的高潮在完成第二个任务时出现了,由于教师有意没有对使鸡蛋浮起来的条件做出限定,所以同学们采用了各自认为有效的方法。有一个小组的同学们正在尝试将鸡蛋放在捏好的橡皮泥船上,但是鸡蛋一放在船上,就沉了下去,于是同学们开始讨论。有的同学还建议把船造得再大一点,有的建议把鸡蛋放在木块上,等等。有一个小组的一位同学给大家讲起了他所知道的死海的故事,并建议同学们往水里加盐。可是所有的盐都加进去了,鸡蛋还是没有浮起来,大家开始争论了起来。还有一个小组的一位调皮的学生把糖悄悄地吃了一大半,小组长正在批评他,刘老师也走过去处理这件事。而这时,教室里突然散发出鸡蛋清的气味,同学们都开始议论:是谁把鸡蛋打破了?这时,教室里西南角一组的同学们正沉浸在张小东同学的“潜水艇”表演当中。原来是张小东同学把鸡蛋的一端悄悄地开了个小洞,把蛋清与蛋黄倒入了杯子。他一会儿在空蛋壳中装上水,使它沉入水底,一会儿又将蛋壳中的水排出,使他浮在水面。当刘老师来到这一组正准备批评张小东同学时,下课的铃声响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