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细胞检查习题和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1ded08e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7e.png)
临床检验基础复习题(附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HICN法的优点,不包括()A、操作简单B、呈色稳定C、直接计算D、无公害E、准确正确答案:D2.急性大出血时迅速增多的白细胞主要是()A、红细胞B、中幼粒细胞C、晚幼粒细胞D、中性杆状核粒细胞E、中性分叶核粒细胞正确答案:E3.患者外周血检查结果中,不符合缺铁性贫血的是()A、MCHC 340/LB、MCH<27pgC、MCV<81flD、HB 95/LE、RBC3.5×10¹⁰/L正确答案:A4.导致精液分析结果不准确的原因是( )A、标本采集时未加抗凝剂B、无菌容器采集标本C、性生活时采集标本D、采集后应在1h内保温送检E、用避孕套采集标本正确答案:E5.用作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查指标是( )A、镜检见大吞噬细胞B、粪胆素减少C、隐血试验强阳性D、镜检见大量红细胞E、外观为柏油样便正确答案:C6.用于鉴别结核性胸腔积液与恶性胸腔积液的生化检查是()A、ADA和AMYB、ADA和CEAC、ADA和ALPD、ADA和LDE、ADA和FDP正确答案:B7.符合急性肾炎和慢性肾炎急性发作的典型尿液特点的是( )A、颗粒管型、蛋白尿B、脓尿、蛋白尿C、白细胞管型、血尿D、蛋白尿、多尿E、红细胞管型、蛋白尿正确答案:E8.尿液标本采集容器的容量,一般应达到( )A、50mlB、1mlC、10mlD、20mlE、100ml正确答案:A9.尿沉渣染色后镜检可明显提高检出率和准确性的是( )A、结晶B、红细胞C、管型D、粘液丝E、上皮细胞正确答案:C10.冷藏保存尿液的温度一般是( )A、6~18℃B、2~8℃C、0~4℃D、-2~-8℃E、4~12℃正确答案:B11.原尿成分与血浆成分不同的是( )A、葡萄糖的含量B、尿素的含量C、蛋白质的含量D、钾的含量E、钠的含量正确答案:C12.0型血含有的抗体是()A、抗AB、抗BC、抗HD、抗A,抗BE、B+C正确答案:D13.凝血酶时间测定正常,主要提示()A、FⅧ无缺陷B、FⅪ无缺陷C、Fg无缺陷D、PA,I无缺陷E、FII无缺陷正确答案:C14.造成血细胞目视计数固有误差的原因是()A、使用器材不符合要求B、血液发生凝固C、采血部位不当D、充池后细胞在计数室内分布不可能完全相同E、稀释倍数不准正确答案:D15.血沉检查应采用的抗凝剂是()A、枸橼酸钠B、肝素C、EDTA-K2D、草酸钾E、草酸钠正确答案:A16.加热后浑浊即可消失但无气泡,提示尿液中含有()A、磷酸盐B、碳酸盐C、细菌D、尿酸盐中E、脓细胞正确答案:D17.D-二聚体是以下何种成分的降解产物()A、纤维蛋白原B、纤维蛋白单体C、可溶性纤维蛋白多聚体D、交联的纤维蛋白E、可溶性纤维蛋白单体正确答案:D18.能反映胎儿肺发育成熟度的是()A、羊水肌酐测定B、羊水淀粉酶测定C、羊水葡萄糖测定D、羊水泡沫试验E、羊水胆红素测定正确答案:D19.染色血涂片中,嗜多色性红细胞增多属于()A、再生障碍性贫血B、急性失血性贫血C、先天性贫血D、多发性骨髓瘤E、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20.单采或浓缩血小板的最佳保存温度是()A、20~30°CB、2~6°CC、20~24°CD、37°CE、10°C正确答案:C21.低比重尿或低张尿是指尿液比重常低于()A、1.020B、1.010C、1.025D、1.015E、1.030正确答案:D22.患者女,30岁。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2017年练习题第三章白细胞检验
![主管检验技师临床检验基础2017年练习题第三章白细胞检验](https://img.taocdn.com/s3/m/a009f7496c85ec3a87c2c578.png)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细胞直径8~9μ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2、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3、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4、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类风湿性关节炎5、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6、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时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时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7、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实践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9、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10、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11、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C、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D、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1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13、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B、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14、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E、血沉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17、关于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fae9d8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22dc476.png)
2019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裂池细胞进入成熟池增多B、成熟池细胞进入储备池增多C、储备池细胞进入边缘池增多D、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E、循环池细胞进入组织固有池增多2、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使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4、下列哪种细胞的毒性变化会出现中毒颗粒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单核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正常情况下,关于WBC变化规律改变,错误的是A、新生儿较高B、剧烈运动后降低C、进餐后增高D、上午较低E、妊娠期增高6、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7、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8、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 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 畸形E、中毒颗粒;■・・':'. .' 尸9、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活动性肺结核10、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1、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12、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 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7、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8、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9、白细胞数小于2乂1091,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P l,改为40p 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20、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21、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红细胞,WBC计数值为10X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X109/LB、6X109/LC、8XIO9/LD、10X109/LE、12.5X109/L22、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8、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23、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24、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5、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2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7、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8、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尊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4、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座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座疮35、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0、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6、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7、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8、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0.01〜0.05B.>7X109/LC.>10X109/LD.0.50〜0.70E. >0.05<1>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ABCDE<2>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ABCDE3、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2>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BCDE4、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1>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 B C D E<2>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A11、【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58c02f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f6.png)
临床检验基础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87题,每题1分,共87分)1.脱落细胞学涂片上,固缩性退变常见于( )。
A、储备细胞B、黏液柱状上皮C、底层鳞状上皮D、中层鳞状上皮E、表层鳞状上皮正确答案:E2.不与硝普钠发生化学反应的一组物质是( )。
A、乙酰乙酸、葡萄糖B、丙酮、β一羟丁酸C、丙酮、乙酰乙酸D、葡萄糖、丙酮E、葡萄糖、β一羟丁酸正确答案:E3.不会引起肾小管性蛋白尿的疾病是( )。
A、器官移植排斥反应B、Fanconi综合征C、红斑狼疮性肾炎D、间质性肾炎E、中毒性肾病正确答案:C4.精囊炎病人( )A、半透明状精液B、黄色或脓性精液C、红色或血性精液D、淡黄色精液E、灰白色或乳白色精液正确答案:B5.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下列哪个池的白细胞数量( )。
A、分裂池B、储备池C、成熟池D、边缘池E、循环池正确答案:E6.不受高浓度葡萄糖、蛋白质影响的比密测定方法是( )A、化学试带法B、比重计法C、超声波法D、称量法E、折射计法正确答案:A7.关于Sysmex SE9000型电阻抗与射频法血液分析仪检测幼稚细胞原理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根据幼稚细胞膜上脂质较成熟细胞少的特性进行检测B、在细胞悬液中加入磷脂C、硫化氨基酸与幼稚细胞的结合量多于成熟细胞D、加入溶血剂后,成熟细胞被溶解E、幼稚细胞不被破坏正确答案:B8.最适合于尿浓缩结核杆菌检查的防腐剂是( )A、浓盐酸B、甲苯C、麝香草酚D、甲醛E、碳酸氢钠正确答案:C9.检查胎儿肺成熟度的试验是( )。
A、羊水肌酐测定B、羊水葡萄糖测定C、羊水中胆红素的A450测定D、脂肪细胞百分率检查E、羊水泡沫试验正确答案:E10.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 )A、>0.05B、0.50~0.70C、0.01~0.05D、>10×109/LE、>7×109/L正确答案:D11.胎儿皮脂腺成熟度的检查方法是( )A、羊水吸光度试验B、羊水中胆红素的A450测定C、羊水中脂肪细胞百分率检查D、羊水葡萄糖测定E、羊水中淀粉酶活性的测定正确答案:C12.脑脊液可呈黄色胶样凝固,常见于下列何种疾病( )。
医学检验试卷及答案
![医学检验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deda139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90.png)
第三套1.下列哪项不属于白细胞计数的技术误差A.取血部位不当B.稀释倍数不准C.取血量不够D.充液外溢E.计数域误差答案:E解析:计数域误差指细胞计数的固有误差,是无法避免的,不属于技术误差;2.病理性贫血不包括A.缺铁性贫血B.再生障碍性贫血C.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D.妊娠后期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答案:D解析:妊娠后期贫血属于生理性贫血,其余选项均属于病理性误差;3.患儿,女性,1岁;血红蛋白65g/L,MCV 110fl,MCH 35pg;该患者最可能属于下列贫血中的哪一种A.再生障碍性贫血B.肾性贫血C.巨幼细胞性贫血D.溶血性贫血E.缺铁性贫血答案:C解析:该患者红细胞参数MCV及MCH均大于参考范围,故最可能属于巨幼细胞性贫血;4.棒状小体Auer小体出现可见于A.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缺铁性贫血C.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D.急性粒细胞白血病E.严重感染答案:D解析:Auer小体是白细胞胞质中出现的呈紫红色的细杆状物质,它只出现在白血病细胞中,对急性白血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见到Auer小体就可确诊为急性白血病; 5.以下关于痰液标本采集叙述正确的是A.作细胞学检查以清晨第二口痰最好B.作细胞学检查以清晨第一口痰最好C.观察24h痰量或痰液分层情况,可用少量石碳酸防腐D.如不能及时送检,冷藏情况下,可放置3天E.观察24h痰量或痰液分层情况,可用少量甲苯防腐答案:C解析:细胞学检查以上午9~10点的痰最好;观察24h痰量或痰液分层情况,可用少量石碳酸防腐;如不能及时送检,冷藏情况下,可放置24h;6.痰液中的尘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肺泡壁上皮细胞C.肺泡吞噬细胞D.柱状上皮细胞E.淋巴细胞答案:C7.患者红细胞与抗A及抗B均不产生凝集,其血清与A、B红细胞均产生凝集,则此患者的血型为A. A型B. B型C. O型D. AB型E. A1型答案:C解析:红细胞与抗A及抗B均不产生凝集,则红细胞上没有A或B抗原;血清与A、B红细胞均产生凝集,则血清中有抗A和抗B;符合O型的血清学反应格局;8.在B淋巴细胞向浆细胞转化中起重要作用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3C.IL-4D.IL-6E.CSF-G本题答案C9.具有保护血红蛋白巯基和红细胞膜作用的RBC酶是A.G-6-PD酶B.乳酸脱氢酶C.丙酮酸激酶D.高铁血红蛋白还原酶E.谷胱甘肽还原酶本题答案E10. 嗜酸性粒细胞中特有的物质是A.铁蛋白B.乳铁蛋白C.黏附性蛋白D.细胞毒性蛋白E.组胺本题答案D11.成人在正常情况下,产生红细胞、粒细胞和血小板的唯一场所是A.肝脏B.脾脏C.骨髓D.淋巴结E.边缘池本题答案C12.引起冷凝集素综合征的自身抗体主要是下列哪种类型A.IgAB. IgGC. IgMD. IgEE. IgD本题答案 C解析本题要点是冷凝集素综合征的特点;冷凝集素综合征是免疫球蛋白MIgM抗体引起的自体免疫性疾病,其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这种抗体能作用于患者自己的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阻塞末梢微循环,发生手足紫绀症或溶血;在体外,抗体与抗原发生作用的最适宜温度是0 ℃~4℃,在37℃或30℃以上的温度,抗体与红细胞抗原发生完全可逆的分解,症状迅速消失;13.下列关于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全血细胞减少,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血红蛋白下降缓慢B.一般肝、脾淋巴结不肿大C.骨髓铁染色可见细胞内铁增加,细胞外铁减少D.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骨髓象可有散在增生灶E.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常伴发严重出血,而且出血部位广泛本题答案 C解析本题要点是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实验室诊断;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所导致的一种全血减少综合征,主要症状为贫血、出血和反复感染,无肝脾或淋巴结肿大;其贫血多表现为大细胞正色素性贫血,伴有有核细胞和血小板减少;由于病情进展缓慢,起病时多无骨髓衰竭的表现,甚至可见红系增生和巨幼变;此后骨髓显示增生明显低下,脂肪增多,仅见分散的生血岛增生灶;急性再障中血红蛋白下降较快,而慢性再障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平行下降,多为中度贫血;由于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PNH也会引起全血细胞减少,故临床上再障要与之相鉴别,骨髓铁染色是两者间主要的鉴别手段;再障时细胞内铁多正常或超出正常范围,细胞外铁增加;PNH时细胞内铁极少或消失, 细胞外铁亦缺如;14.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的特异性基因标志是A. AML1基因重排B. PML-RARα融合基因C.Ph染色体D.CBFβ-MYH11融合基因E.BCR-ABL融合基因本题答案 B解析本题要点是急性白血病M3型的基因特点;白血病常伴有特异的染色体和基因改变,其中某些特异性染色体重排与白血病类型相关,PML-RARα融合基因是M3特征性异常;AML1基因重排与 AML-M2高度相关;ph染色体对CML是特异性的,也可作为确诊CML的主要依据;CBF β-MYH11融合基因可能与AML-M4Eo有关;BCR-ABL融合基因与慢粒有关;15.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特点A.单核—巨噬细胞系统良性增生疾病B.淋巴细胞系统良性增生性疾病C.单核细胞系统恶性增生性疾病D.淋巴细胞系统恶性疾病E.浆细胞增生性疾病本题答案 B16.下列哪项不属于血小板的细胞器A.高尔基复合体和线粒体B.a颗粒和糖原颗粒C.致密颗粒和溶酶体颗粒D.微管和微丝E.α-颗粒和δ-颗粒本题答案 D17.下列哪项是缩血管物质A.乙酰胆碱B.激肽C.PGI2D.ETE. NO本题答案 D18. 下列哪项不是血小板的止血功能A.活化因子Ⅻ,启动内源凝血途径B.粘附功能C.聚集功能D.释放功能E.促凝作用本题答案 A19.SPA是A.肠杆菌科细菌的抗原B.金黄色葡萄球菌细胞壁的蛋白成分C.沙门菌表面抗原D.金黄色葡萄球菌核蛋白抗原E.链球菌属表面抗原本题答案B习题解析金黄色葡萄球菌A蛋白简称SPA是细胞壁抗原的主要成分,几乎90%以上的菌株均含有这种成分,但不同的菌株含量差别十分悬殊;20.免疫球蛋白的二聚体由几条肽链组成A.2条B.4条C.6条D.8条E.10条本题答案D习题解析Ig分子由两条相应的重链和两条相同的轻链通过键间的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结构;21.免疫球蛋白的型及亚型分型依据是A.VH抗原性的不同B.CL抗原性的不同C.CH抗原性的不同D.VL抗原性的不同E.CV抗原性的不同本题答案B习题解析免疫球蛋白轻链分为κ和λ链,据此可将免疫球蛋白分为κ和λ两型;22.新生儿通过自然被动免疫从母体获得的免疫球蛋白是A.IgM、IgGB.IgD、IgGC.SIgA、IgGD.IgG、IgEE.IgE、IgG本题答案C习题解析IgG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中,在新生儿抗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SIgA主要存在于乳汁、唾液、泪液等中,婴儿可从母乳中获得SIgA,属重要的自然被动免疫;23.病原体感染后,血清中出现最早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是A.SIgAB.IgGC.IgMD.IgDE.IgE本题答案C习题解析IgM是初次体液免疫应答中最早出现的抗体,是机体抗感染的“先头部队”,血清中检出IgM,提示新近发生感染,可用于感染的早期诊断;24.只成熟B细胞的表面标志是A.CD5B.CD40C.CD28D.SmIgE.CD80本题答案 B习题解析B细胞分化发育的不同阶段,其CD抗原的表达各异;CD19是所有B细胞共有的表面标志,CD20在B细胞激活后逐渐消失;CD40是B细胞表面最重要的共刺激分子受体,CD80表达在活化B细胞及其它抗原递呈细胞表面;25.影响抗原抗体反应的因素中,反应物自身因素有A.抗体的质量B.抗原的理化性质C.抗体等价带的宽窄D.抗原的浓度E.反应体系的酸碱度本题答案E习题解析抗原抗体反应中,抗原和抗体是反应的主体,所以他们的特性直接影响他们的结合情况;如抗原的理化性状、表面抗原决定簇的种类和数目,抗体的来源、浓度、特异性和亲和力等;反应体系的酸碱度属于反应环境条件的影响;26.遗传性血管神经性水肿的发生原因是A.C1抑制分子缺陷B.C3缺陷C.C3灭活因子缺陷D.衰变加速因子缺陷E.CR3和CR4缺陷本题答案A习题解析遗传性血管性水肿是以血清C1酯酶抑制物缺乏或功能异常为特征、从称为Quincke 浮肿疾病群中分出的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27.按细胞内分子理化特性与抗原分布部位可将ANA分为四类,但不包括A.抗DNA抗体B.抗组蛋白抗体C.抗非组蛋白抗体D.抗核小体抗体E.抗核仁抗体本题答案D习题解析按细胞内分子理化特性与抗原分布部位将ANA分为四类,即抗DNA抗体,抗组蛋白抗体,抗非组蛋白抗体,抗核仁抗体;28.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抗体是A.IgE、IgG3B.IgG4、IgAC.IgE、IgG4D.IgE、IgAE.IgG2、IgA习题解析参与Ⅰ型超敏反应的主要成分为IgE,少数为IgG4;29. 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不正确的是A 高危人群早期普查B 辅助临床诊断C 监测病情D 普通人群早期普查E 预后判断本题答案 D习题解析肿瘤标志物测定的临床意义包括对高危人群普查和可疑人群动态观察,肿瘤诊断,监测病情;30.急性胰腺炎患者血清中活性明显升高的酶是A.α-淀粉酶和脂肪酶-----正确答案B.单胺氧化酶C.碱性磷酸酶D.谷氨酸脱氢酶E.LDH本题答案A31.临床上用于诊断的血清酶必须正确答案是:A.组织与血清酶活性比值应在106以上B.组织损伤后,酶能较快地释放到血液中C.生物半衰期短D.具有同工酶本题答案B32.不属于血浆特异酶的是A.钢蓝蛋白B.假胆碱酯酶C.谷草转氨酶D.卵磷脂胆固醇酰基转移酶本题答案C33.在原子吸收分析中,原子蒸气对共振辐射的吸收程度与基态原子数A.成反比B.成正比C.成指数关系D.无确定关系本题答案B34.波长200-400nm的电磁波称为A.红外光B.可见光C.紫外光D.无线电波本题答案C35.可见光的波长范围是nmB.500-600C.650-760D.200-800本题答案A36.关于葡萄球菌的生物学特性描述错误的是A.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B.耐盐性强C.对酸性染料敏感D.在干燥脓汁中可存活2-3个月E.由于广泛应用抗生素,耐药株迅速增多本题答案C解析葡萄球菌对外界环境抵抗力强,在干燥脓汁中可存活2-3个月,多数菌株耐盐性强,需氧或兼性厌氧,营养不高,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株迅速增多已成为医院感染的重要病原菌;37.关于链球菌溶素O,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为含有-SH基蛋白质,分子量57-70KDaB.对O2敏感C.其溶血作用可被亚硫酸钠逆转D.对中性粒细胞无破坏作用E.对哺乳动物的血小板,巨噬细胞,神经细胞均具毒性作用本题答案D解析链球菌溶素O为含有-SH基蛋白质,分子量57-70KDa,对O2敏感,其溶血作用可被亚硫酸钠逆转,对哺乳动物的血小板,巨噬细胞,中性粒细胞及神经细胞均具毒性作用;38.致病性葡萄球菌能产生多种损伤细胞膜的葡萄球菌溶素,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A.杀白细胞素B.α溶素C.β溶素D.γ溶素E.δ溶素本题答案B解析致病性葡萄球菌产生的葡萄球菌溶素,其中对人致病的主要是α溶素39.产生表皮剥脱毒素的葡萄球菌属于A.噬菌体Ⅰ群52型B.噬菌体Ⅱ群71型C.噬菌体Ⅰ群71型D.噬菌体Ⅱ群52型E.噬菌体Ⅲ群本题答案B考查要点葡萄球菌噬菌体分型解析产生表皮剥脱毒素的葡萄球菌属于噬菌体Ⅱ群71型;40.铜绿假单胞菌的一个特点是最适生长温度为35℃,在4℃不生长,而在下列何种温度可生长A.30℃C.41℃D.42℃E.45℃本题答案D解析铜绿假单胞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5℃;41.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道酶曲产自下列哪种细菌A.肺炎链球菌B.大肠埃希菌C.A群链球菌D.肺炎克雷伯菌E.鲍曼不动杆菌本题答案C解析A群链球菌是致病力最强的一种链球菌,能产生的毒素中酶类包括链激酶,透明质酸酶,链道酶等42.A群链球菌产生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致病物质是A.致热外毒素B.透明质酸酶C.链激酶D.链球菌溶素E.M蛋白本题答案E解析A群链球菌产生与超敏反应有关的致病物质是M蛋白43.下列对肺炎链球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为口腔、鼻咽部正常菌群B.可产生自溶酶C.胆汁溶解试验阳性D.杆菌肽敏感E.M蛋白与其毒力无关本题答案D解析肺炎链球菌对杆菌肽不敏感,化脓性链球菌杆菌肽敏感试验为阳性;44. 首次使用固体培养基的科学家是A.琴纳B.郭霍C.巴斯德D.伊凡诺夫斯基E.吕文虎克本题答案E解析霍乱弧菌为烈性肠道传染病霍乱的病原体,健康人肠道不能分离出霍乱弧菌;45.下列何种化合物不属于类脂A.胆固醇B.糖脂类C.磷脂类D.脂肪酸46.脂肪消化的主要部位是A.胃B.食管C.小肠D.结肠本题答案CA.RDWB.PDWC.RetD.MPVE.MCV47.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指标是答案:D解析:MPV即平均血小板体积,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大小的指标;48.反映血小板体积均一性大小的指标是答案:B解析:PDW即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是反映血小板体积均一性大小的指标;A.骨髓B.脾脏C.淋巴结D.扁桃体E.胸腺49.T细胞发育成熟场所本题答案E习题解析T细胞是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又称为胸腺依赖淋巴细胞;50.B细胞发育成熟场所本题答案A习题解析B细胞是在骨髓内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又称为骨髓依赖性淋巴细胞51.体内分布最广的外周免疫器官本题答案C习题解析人体有成百上千的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52.体内最大的外周免疫器官本题答案B习题解析脾脏是富含血管的最大的外周淋巴器官;53-55题共用答案A.IL-2B.IL-3C.IL-4D.IL-6E.IL-1153.能提高外周血血小板数目的是本题答案E54.促使造血干细胞向淋巴系统转化的是本题答案D55.能刺激多集落生长的是本题答案BA 脆弱拟杆菌B 产气肠杆菌C 粘质沙雷菌D 粪肠球菌E 雷极变形杆菌54.用于脱氧核糖核酸琼脂的阳性测试菌的是:本题答案C解析 DNA酶试验的应用,在G+球菌中只有金黄色葡萄球菌产生DNA酶,在肠杆菌科中沙雷菌和变形杆菌产生此酶,可用于鉴定这些细菌;55.用于苯丙氨酸脱氨酶的阳性测试菌的是:本题答案E解析苯丙氨酸脱氨酶试验,用于肠杆菌科细菌的鉴定;变形杆菌属、普罗威登斯菌属和摩根菌属为阳性,肠杆菌科中其他细菌均为阴性;56.用于胆汁-七叶苷的阳性测试菌的是:本题答案D解析胆汁七叶苷试验,用于D群链球菌与其他链球菌的鉴别,前者阳性,后者阴性;也可用于G-杆菌及厌氧菌的鉴别;57.制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凝胶的常用催化系统是A.Bis-TEMED〈四甲基乙二胺〉B.过硫酸铵-TEMEDC.过硫酸铵D.TEMEDE.H2O2本题答案B58.电渗作用是指A.在电场中液体对固体支持物的相对移动B.是指每厘米.长支持物的电压降C.是指支持物的吸水性D.是指电泳槽两边水位不平衡E. 在电场中带电离子的移动本题答案A59. 血标本抽出以后在冰箱中4℃保存过夜再分离血清对下列四个项目测定中哪个影响最大A.肌酐B.尿素C.LDHD.K+E.Na+本题答案D60.瑞氏染色时,如果pH偏碱,红细胞将会出现A.粉红色B.蓝色C.橙色D.黄色E.红色答案:B解析:pH对细胞染色有影响;细胞各种成分均为蛋白质,由于蛋白质系两性电解质,所带电荷随溶液pH而定,在偏酸性环境中下在电荷增多,易与伊红结合,染色偏红;在偏碱性环境中负电荷增多,易与美蓝或天青结合,染色偏蓝;61.在患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患者的血涂片中可发现较多的异常细胞是A.大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中毒变性C.幼稚单核细胞D.异型淋巴细胞E.幼稚粒细胞答案:D解析:在病毒感染或过敏原则刺激下,淋巴细胞可增生并出现某些形态学变化,称为异型淋巴细胞;以传染性单核增多症增高最为显着;62.血小板计数的参考方法为A.血细胞计数板法B.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C.免疫流式细胞术D.血涂片法E.半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法答案:C解析:血小板参考方法为间接法,先使用免疫流式细胞术得到血小板与红细胞的比值,然后使用红细胞数量来求出血小板的数量;63.引起仪器法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偏低的影响因素是A.巨大血小板B.血小板聚集C.样本储存在室温过久D.红细胞内有寄生虫E.红细胞包涵体答案:C解析:样本储存在室温,网织红细胞在体外仍然会成熟为成熟红细胞,故储存过久会导致网织红细胞计数结果偏低;6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精浆果糖B.精浆果糖只反映精囊腺的分泌功能C.果糖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精子密度D.精浆与血浆中锌浓度相同E.精浆中的柠檬酸主要来自精囊腺答案:A解析:精子能量的主要来源是精浆果糖;精浆果糖不但反映精囊腺的分泌功能,还可以反映睾丸内分泌功能;果糖含量高低直接影响精子活力;精浆中锌浓度远比血浆中高;精浆中的柠檬酸主要来自前列腺;65.前列腺肥大时,前列腺液化学检查的结果是A.锌含量增高,IgG、IgA降低B.锌含量明显增高,IgG、IgA增高C.锌含量降低,IgG、IgA增高D.锌含量降低,IgG、IgA降低E.锌含量变化不大,IgG、IgA增高答案:E66.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A.草酸钙结晶B.卵磷脂小体C.淀粉样小体D.前列腺颗粒细胞E.夏科-莱登结晶答案: B67. 大叶性肺炎患者痰液的颜色常见的是A.黄色B.红色C.灰色D.铁锈色E.灰黑色答案:D68.临床上使用的辐照红细胞主要是为了:A.预防非溶血性发热反应B.预防过敏反应C.预防TA-GVHDD.预防输血传播的疾病E. 需要长期依赖输血治疗的患者减少输血次数答案:C解析:受血者存在免疫缺陷,当输入的血液制品存在具有免疫活性的淋巴细胞时,这些免疫活性淋巴细胞在宿主体内大量增值并攻击靶细胞,发生TA-GVHD;对血液制剂进行辐照处理 ,破坏免疫活性淋巴细胞的有丝分裂能力,可以预防TA-GVHD的发生;69.淋巴结中的T淋巴细胞区是淋巴结的A.深皮质区B.浅皮质区C.非胸腺依赖区D.皮质区E.髓皮质区本题答案 A习题解析淋巴结分为皮质区和髓质区;皮质区的浅层主要为B淋巴细胞,深层为副皮质区,主要为T淋巴细胞;70. B1细胞识别的抗原种类主要是A.蛋白质B.多糖C.小分子多肽D.磷脂E.饱和脂肪酸本题答案B习题解析B1细胞识别的抗原种类主要是多糖抗原,而B2细胞识别的抗原种类主要是蛋白质抗原71.下列步骤不能用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提取的是A 强碱化处理B 粉碎与匀浆C 过滤与分离D 脱脂与提取E 分装保存本题答案 A习题解析强酸或强碱处理易导致变应原变性与破坏,因此不能用于Ⅰ型超敏反应的变应原提取;72..β半乳糖苷酶的底物是A.邻苯二胺B.四甲基联苯胺C.ABTSD.对硝基苯磷酸脂E.4-甲基伞型酮-β-D-半乳糖苷本题答案E习题解析β半乳糖苷酶的常用底物是4-甲基伞型酮-β-D-半乳糖苷,产物为高荧光强度的4-甲基伞形酮,其敏感性较HRP高30-50倍,但测量时需用荧光计;73.正常体内五类主要免疫球蛋白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是A.IgG、IgM、IgD、IgA、IgEB.IgG、IgA、IgM、IgD、IgEC.IgG、IgE、IgD、IgM、IgAD.IgM、IgG、IgA、IgD、IgEE. IgA、IgD、IgM、IgG、IgE本题答案 B习题解析IgG是血清和细胞外液中的主要抗体成分,约占血清Ig的80%;IgA占10%-15%;IgM 占5%-10%;IgD仅占0.2%;IgE含量最少;74.核仁型抗核抗体在何种疾病的发生率最高A.类风湿关节炎B.混合性结缔组织病C.硬皮病D.干燥综合征E.系统性红斑狼疮本题答案C习题解析常见的ANA荧光图形有均质型、斑点型、核膜型、核仁型四种;高滴度均质型主要见于SLE患者;高滴度斑点型常见于MCTD;高滴度核膜型几乎仅见于SLE;核仁型在硬皮病中出现率最高;75.流式细胞仪采集的侧向散射光信号反映A.细胞的大小B.细胞的多少C.细胞膜的厚度D.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与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E.分选细胞的比例本题答案D习题解析侧向散射光信号是激光束照射细胞时,光以90°角散射的讯号;与激光束垂直方向的侧向检测器收集的信号主要是由细胞的致密性及粒度折射产生,可用于检测细胞内部细胞表面的光滑程度与细胞内部结构的复杂程度;76.性联丙球蛋白缺乏症Bruton综合征患者的骨髓中很难找到下列细胞A.骨髓干细胞B.T细胞C.中性粒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本题答案 D习题解析Bruton综合征属于原发性B细胞免疫缺陷病,B细胞发育停滞在前B细胞阶段,不能正常形成浆细胞,产生免疫球蛋白,故骨髓中很难找到浆细胞;77.以下何种细胞不受HIV侵犯A.CD4+T细胞B.CD8+T细胞C.B细胞D.树突状细胞E.巨噬细胞本题答案 B习题解析HIV感染后,CD4+T细胞数量减少和功能缺陷导致宿主免疫功能全面障碍是AIDS的主要发病机制;HIV还能感染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B细胞和脑组织中的小胶质细胞;但HIV不能感染CD8+T细胞;78.尿中凝溶蛋白的本质是A.尿中游离的白蛋白B.尿中游离的球蛋白C.尿中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D.尿中游离的管型物E.尿中游离的微球蛋白本题答案 C习题解析凝溶蛋白又称本周蛋白,为免疫球蛋白轻链通过肾小球滤过膜到尿中所致;因为其在Ph4.9时,加热至40-60℃时可发生凝固,温度升至90-100℃时可再溶解,而温度减低至56℃左右又可重新凝固,故称为凝溶蛋白;79.启动休止期的B细胞进入DNA合成期的细胞因子是A.IL-2B.IL-4C.IL-6D.IL-8E.IL-9本题答案 B80.不属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A.温反应性抗体型溶血性贫血B.冷反应性抗体型溶血性贫血C.冷凝集综合征D.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E.阵发性冷性血红蛋白尿症本题答案 D81.Ⅲ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点包括A.抗体是IgG、IgEB.形成了中等大小的免疫复合物,并沉积于小血管基底膜C.具有明显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D.病理损害是以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E.补体不参与本题答案B习题解析Ⅲ型超敏反应是因抗原与相应抗体结合,形成中等分子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在一定条件下易沉积于全身或局部血管基底膜,通过激活补体、吸引白细胞浸润和聚集、活化血小板等引起以充血水肿、局部坏死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性病理改变;82.引起Ⅱ型超敏反应的抗原主要为A.细胞表面固有的抗原成分和吸附于组织细胞上的外来抗原B.通过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的小分子抗原C.循环中的可溶性抗原D.某些微生物和寄生虫E.胞内寄生菌本题答案A习题解析Ⅱ型超敏反应又称为细胞毒型,抗体直接与靶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和NK细胞参与下,导致靶细胞溶解;83.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中,碱性磷酸酶催化的底物是A.邻苯二胺B.鲁米诺C.AMPPDD.吖啶酯E.4-甲基伞形酮磷酸盐答案C解析AMPPD是ALP的直接化学发光底物,其分子中发光基团为芳香基团和酶作用的基团;84.下列以纳米nm作为测量其大小的微生物是A.细菌B.立克次体C.支原体D.衣原体E.病毒答案E解析在病毒、细菌、真菌以及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中,病毒的大小在纳米级,真菌最大,细菌的大小在0.5~3.0μm,后三者都在0.2~0.5μm之间;85.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错误的是。
检验科习题+参考答案
![检验科习题+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e132e7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69.png)
检验科习题+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高质量样本采集时间的选择,以下错误的是A、诊断最有价值的时间B、最具“代表性”的时间C、以清晨空腹为佳,减少饮食影响D、检出阳性率最高的时间E、症状最稳定的时间正确答案:E2.临床上检测脑脊液蛋白的潘氏法属于A、染料结合法B、双缩脲法C、比浊法D、紫外分光光度法E、凯氏定氮法正确答案:C3.用于尿液有形成分检验的防腐剂是A、冰醋酸B、甲醛C、甲苯D、碳酸钠E、浓盐酸正确答案:B4.在手工法进行白细胞计数时,血液稀释比例为20倍,计数四周四个大方格内的白细胞数为112个,则白细胞的浓度为A、2.8×109/LB、5.6×109/LC、22.4×109/LD、4.8×109/LE、11.2×109/L正确答案:B5.糖化血清蛋白主要反映过去多少天内的平均血糖浓度A、2~3个月B、2~3天C、2~3周D、4~8天E、4~8周正确答案:C6.过碘酸-雪夫反应强阳性的细胞是A、毛细胞B、红细胞C、戈谢细胞D、尼曼-匹克细胞E、Reed-Sternberg细胞正确答案:C7.尿液中IgM增多表示A、肾小球重吸收功能轻度受损B、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C、血中IgM含量增多D、肾小球重吸收功能严重受损E、肾小球滤过膜轻度受损正确答案:B8.下列哪种疾病骨髓涂片中易见Russel小体A、急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多发性骨髓瘤C、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D、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E、淋巴瘤正确答案:B9.有关外毒素的说法,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主要成分为脂多糖B、毒性强,有抗原性C、毒性具有选择性D、用甲醛脱毒后可制成类毒素E、由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与少数革兰氏阴性菌产生正确答案:A10.选择性IgA缺乏症患者除血清中IgA降低外,还常伴有A、血清中总免疫球蛋白含量低于正常B、血清中IgG和IgM正常或增高C、血中B细胞数低于正常D、淋巴组织萎缩,生长中心消失E、胸腺组织增生正确答案:B11.下列细菌中在医院感染最常见的是A、金黄色葡萄球菌B、A群链球菌C、肺炎链球菌D、脑膜炎奈瑟菌E、淋球菌正确答案:A12.下列不符合幼淋巴细胞形态特征的是A、核仁模糊,颗粒无,核染色质粗颗粒状B、核仁消失,核染色质略粗糙,胞浆中可有嗜天青颗粒C、核仁模糊,颗粒偶有,染色质略粗糙D、核仁消失,非特异颗粒较大,核染色质粗糙E、核仁模糊,胞质少,天蓝色正确答案:D13.溶血反应和补体结合试验中所用的红细胞,一般多采用A、鼠红细胞B、兔红细胞C、人“O”型红细胞D、鸡红细胞E、绵羊红细胞正确答案:E14.血浆中前清蛋白的合成器官是A、脾脏B、心脏C、肾脏D、肝脏E、肺正确答案:D15.不是白喉棒状杆菌的特点的是A、有异染颗粒B、革兰氏染色阴性C、细菌排列成V、L等文字形D、菌体一端或两端膨大呈棒状E、无荚膜,无鞭毛,不产生芽胞正确答案:B16.醋纤膜电泳时,低密度脂蛋白所处的区带是A、α1-球蛋白区B、β-球蛋白区C、γ-球蛋白区D、清蛋白区E、α2-球蛋白区正确答案:B17.POX染色呈阴性反应的细胞是A、M3的早幼粒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分叶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E18.活化蛋白C可灭活的因子是A、因子Ⅴa、ⅧaB、因子Ⅶa、ⅩaC、因子Ⅹa、ⅪaD、因子Ⅹa、ⅨaE、AT、HCⅡ正确答案:A19.肝脏造血期A、胚胎第2~9周B、胚胎第3个月开始C、胚胎第6周~7个月D、胚胎第6~7周E、胚胎第8个月开始正确答案:C20.实际碳酸氢盐(AB)>标准碳酸氢盐(SB)考虑A、代谢性酸中毒B、呼吸性酸中毒C、代谢性碱中毒D、呼吸性碱中毒E、无酸碱平衡紊乱正确答案:B21.ABO血型遗传中,父母双方各遗传给子代一个基因,可以组成基因型的数目为A、3B、4C、5D、6E、7正确答案:D22.下列组合错误的是A、血红蛋白病可出现异常血红蛋白电泳区带B、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红细胞渗透性增高C、G-6-PD缺乏症高铁血红蛋白还原率增高D、PNH发作时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增高E、Rous试验阳性见于慢性血管内溶血正确答案:C23.关于芽胞的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多由革兰氏阴性菌产生B、是细菌的一种基本结构C、一个细菌只可形成一个芽胞D、是细菌的一种繁殖方式E、抵抗力弱正确答案:C24.枸橼酸钠抗凝血浆中不含有的凝血因子是A、Ⅴ因子B、Ⅱ因子C、Ⅷ因子D、Ⅳ因子E、Ⅰ因子正确答案:D25.抗利尿激素调节A、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钾的重吸收B、肾脏远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C、肾脏近端小管对钾的重吸收D、肾脏近端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E、肾脏近端小管对水的重吸收正确答案:B26.饥饿时肝中活性增强的途径A、糖异生B、糖有氧氧化C、磷酸戊糖途径D、糖酵解E、脂肪合成正确答案:A27.对散射比浊分析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A、散射比浊分析与透射比浊分析的原理完全不同B、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正比C、散射比浊分析是免疫分析中使用较少的一种方法D、散射比浊法分析难以实现自动化检测E、散射光的强度与反应物的含量成反比正确答案:B28.链球菌一般不引起的疾病是A、急性肾小球肾炎B、感染性心内膜炎C、风湿热D、猩红热E、肠热症正确答案:E29.与凝血酶原生成有关的维生素是A、维生素AB、维生素EC、维生素KD、维生素PPE、维生素C正确答案:C30.在培养基中加入某种化学成分或抗生素以抑制某些细菌的生长而有助于需要的细菌生长,此培养基称为A、营养培养基B、鉴别培养基C、特殊培养基D、选择培养基E、基础培养基正确答案:D31.NCCLS/CLSI药物敏感性试验中规定的药物分类,“B”组代表A、针对医院感染的药物B、仅用于治疗泌尿道感染的药物C、常见首选药敏试验药物D、替代性药物E、仅用于研究的药物正确答案:A32.诊断冷球蛋白血症时多选用A、冷凝集试验B、嗜异性凝集试验C、冷球蛋白检测试验D、本周蛋白检测试验E、Coombs试验正确答案:C33.关于超敏反应正确的理解是A、初次接触Ag就可能发生B、发生速度快,消失也快C、非特异性D、属于正常免疫应答E、属于异常免疫应答正确答案:E34.能提取乳糜尿中脂性成分的是A、乙醚B、乙醇C、甲醇D、甲苯E、乙酸正确答案:A35.中幼红细胞的胞浆呈嗜多色性的原因是A、细胞衰老B、RNA等嗜碱性物质占绝对比例C、细胞浆内血红蛋白尚未形成D、细胞浆中含有细小嗜碱性颗粒E、血红蛋白合成逐渐增多,RNA逐渐减少正确答案:E36.HIV的研究(血清学试验除外)应在A、一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B、三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C、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D、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E、普通实验室正确答案:B37.以核素标记抗原,为竞争抑制性结合的是A、间接免疫荧光试验B、放射免疫分析C、免疫放射分析D、酶免疫技术E、荧光抗体染色法正确答案:B38.气单胞菌属中常见引起肠道外感染的是A、杀鲑气单胞菌B、豚鼠气单胞菌C、嗜水气单胞菌D、中间型气单胞菌E、温和气单胞菌正确答案:C39.健康人腰穿所得脑脊液的比密为A、1.001~1.003B、1.003~1.006C、1.006~1.008D、1.010~1.012E、1.008~1.010正确答案:C40.第一胎即可引起新生儿溶血病的血型不合最常见的是A、ABO血型B、Rh血型C、Kidd血型D、Lewis血型E、MN血型正确答案:A41.下列细胞中,血管壁与血液接触的细胞是A、上皮细胞B、组织细胞C、单核细胞D、内皮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D42.较理想的临床化学质控品的有效期,应在到达实验室后A、1个月以上B、2个月以上C、3个月以上D、6个月以上E、1年以上正确答案:E43.我国建立临床实验室管理体系的依据是A、卫生部文件: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B、ISO15189:2003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C、国家标准:GB/T15481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D、CLIAfinalrule:美国临床实验室修正法规最终法规E、ISO9000:2000质量管理体系标准正确答案:A44.关于2型糖尿病的特点,正确的是A、血浆胰岛素含量降低B、血浆胰岛素含量升高C、糖刺激后,胰岛素延迟释放D、血浆C肽含量升高E、血浆C肽含量降低正确答案:C45.胆红素进入肝细胞后的受体蛋白是A、清蛋白和α1-球蛋白B、葡萄糖醛酸和葡萄糖C、Y蛋白和Z蛋白D、cGMP和cAMPE、清蛋白和球蛋白正确答案:C46.糖尿病酮症会引起A、呼吸性碱中毒B、代谢性碱中毒C、呼吸性酸中毒D、复合型酸中毒E、代谢性酸中毒正确答案:E47.粗提血清γ-球蛋白的简便方法是A、超声破碎法B、硫酸铵盐析法C、亲和层析法D、超速离心法E、离子交换层析法正确答案:B48.血浆凝血酶时间缩短的疾病是A、低纤维蛋白原血症B、异常纤维蛋白原血症C、DICD、肝素治疗中E、巨球蛋白血症正确答案:E49.1小时尿液中白细胞计数,正常女性白细胞排出数A、<50000/hB、<140000/hC、<70000/hD、<30000/hE、<110000/h正确答案:B50.超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A、ABO血型抗体或抗MHC-Ⅰ类分子引起B、移植物供血不足引起C、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D、TDTH核Tc细胞引起E、增强抗体引起正确答案:A51.以下关于肾小管性蛋白尿和肾小球性蛋白尿的描述,正确的是A、肾小管性蛋白尿β2-M增高B、肾小球性蛋白尿仅β2-M增高C、肾小管性蛋白尿以清蛋白增高为主D、肾小球性蛋白尿β2-M及清蛋白均增高E、肾小球性蛋白尿β2-M及清蛋白均不增高正确答案:A52.下列使活化蛋白C转变为无活性的蛋白C的酶是A、α2-抗纤溶酶B、膜蛋白酶C、α胰蛋白酶D、纤溶酶E、凝血酶正确答案:A53.诊断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主要依据是A、白细胞增高,达(30~100)×109/LB、幼淋巴细胞显著增多,>30%C、骨髓粒系及红系细胞均明显减少D、Ph染色体阴性E、骨髓淋巴细胞系高度增生,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占有核细胞50%以上,原始及幼淋巴细胞少见正确答案:E54.在细菌生长曲线中菌数增加最快的是A、迟缓期B、对数期C、衰亡期D、对数期和稳定期E、稳定期正确答案:B55.一般在移植后的数天或数月后发生,主要由细胞免疫反应引起,移植物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实质细胞的坏死。
临床检验之白细胞计数-练习题及答案(一)
![临床检验之白细胞计数-练习题及答案(一)](https://img.taocdn.com/s3/m/359d903c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05.png)
临床检验之白细胞计数-练习题及答案(一)1.白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是测定单位体积内血液中各种细胞总数。
2.下列不属于白细胞三分群分类的是()A.小细胞B.中间细胞C.大细胞D.单核细胞解析:D 白细胞三分群分类为小细胞、中间细胞、大细胞。
白细胞数计算的方法包括手工法和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而白细胞三分群的计数法是血细胞分析仪计数法中的电阻抗原理。
3.下列不属于白细胞五分群分类的是()A.中性粒细胞B.浆细胞C.淋巴细胞D.单核细胞解析:B 白细胞五分群分类为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4.白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是()A.手工计数法B.电阻抗原理C.电阻抗与射频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法D.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计数法解析:A 白细胞计数的参考方法是手工计数法;而电阻抗原理、电阻抗与射频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法、光散射与细胞化学技术联合白细胞分类计数法、容量电导光散射(VCS)白细胞分类法、多角度偏振光散射白细胞分类技术属于血细胞分析仪的分类计数法。
5.下列关于白细胞手工计数法描述错误的是()A.计数血涂片体尾交界区域的白细胞数B.有核红细胞不计入白细胞中,要单独报告C.幼稚异常的WBC应计入白细胞计数中,并分类报告D.白细胞分类计数无需有序进行解析:D 在手工计数白细胞时,一般计数血涂片体尾交界区域的白细胞数;白细胞分类计数需有序进行;手工分类计数可根据白细胞的数量进行确定计数,如白细胞数<3×109/L,手工白细胞计数数一般是100个白细胞即可,如白细胞数3-15×109/L,手工白细胞计数数一般是200个白细胞即可,如白细胞数>15×109/L,手工白细胞计数数一般是50-100个白细胞即可;有核红细胞不计入白细胞中,要单独报告;幼稚异常的WBC应计入白细胞计数中,并分类报告;计数时需注意观察WBC、RBC、PLT形态有无异常,有无寄生虫。
白细胞检查习题及答案
![白细胞检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0aa13e152d380eb63946db6.png)
白细胞检验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以下哪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2. 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109/L,分类中性中幼粒细胞0.005,晚幼粒细胞0.06,杆状A核细胞0.25,分叶核细胞0.55,此血象表示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退化性左移D.退化性右移3×l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时遇到有核红事细胞20个,经校正后此患者白细胞数应报告为A.×109/LB.×109/LC.×109/LD.×109/L4. 检查红斑狼疮细胞(LEC)的几种方法中,何者阳性率最高A.血块法B.末梢血法C.滴血法D.去纤维法5. 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A.中幼粒细胞B.晚幼粒细胞C.早幼粒细胞D.杆状核粒细胞6. 以下现象何者与白细胞无关A.Auer小体B.Döhle体C.中毒颗粒D.Howell-Jolly小体7. 正常生理情况下白细胞变化规律的表达,哪项是错误的A.早晨较高,下午较低B.安静松弛时较低,进食后比进食前高C.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时显著增多D.妊娠期常轻度增加8.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意义的是A.贫血B.白细胞减少C.LE细胞D.类风湿因子9. 伴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最好鉴别方法是A.瑞氏染色后两者颗粒不同B.瑞氏染色后两者细胞核形态不一C.可用pH6.4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D.10. 以下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伤寒B.副伤寒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链球菌感染11. 以下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增多的是A. 伤寒B.过敏性休克C.心肌梗塞D.疤疾12. 中性粒细胞的几种毒性变化,何种表现为核浆发育不平衡A.中毒颗粒B.Döhle体C.空泡D.退行性变13. 关于几种白细胞的表达,哪项是正确的A.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同中性粒细胞的颗粒一样大B.单核细胞是只有一个核的圆形细胞,通常是过氧化物酶阴性C.嗜碱性粒细胞一般约占全部自细胞的5%~8%D.淋巴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14. 以下哪项与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15.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核分叶多的细胞增多说明造血功能衰退B.五叶核以上粒细胞超过0.03称核右移C.核左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D.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16. 以下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17. 以下结果哪项不符合典型的严重感染患者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退行性病变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性粒细胞常轻度增加18. 血液标本检查红斑狼疮细胞(LEC),除了严格掌握时间.温度及制作涂片要求外,试验关键还在于A.血凝后马上捣散血块,低速离心后孵育B.采血后立即放入水浴箱内C.让血清尽早析出D.尽早别离出白细胞层19.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哪项较为确切A.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B.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许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20. 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哪项最多见A.杆状核B.二叶核C.三叶核D.四叶核21.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109/L时,一般应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B.当血涂片上发现幼稚红细胞时,应列入白细胞分类总数中并报告百分率C.快速染色法无法确定的细胞,应用瑞-姬氏染色复查D.要防止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移动22. 从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这类粒细胞应属于A.分裂池B.成熟池C.贮存池D.循环池23. 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机体抵抗力强D.骨髓造血机能旺盛24. 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时,如血液稀释20倍,计数9个大方格数得嗜酸性粒细胞21个,则此标本嗜酸性粒细胞应报告为A.×109/LB.×109/LC.×109/LD.×109/L25. 以下表达错误的选项是A.白细胞中仅有中性粒细胞具有运动功能B.红斑狼疮细胞的形成常需中性粒细胞参与C.嗜酸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比中性粒细胞差D. 嗜碱性粒细胞含有组织胺样和肝素样物质26. 取静脉血20μl加至0.78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盘,计数五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为625个,则应报告白细胞计数结果为A.500×109/LB.25.0×109/LC.50.0×109/LD.62.5×I09/L27. 以下不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A.嗜碱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28. 剧烈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暂时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神经兴奋B.血管收缩C.骨髓刺激D.体内白细胞重新分布29. 以下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化脓性炎症B.疤疾C.大叶性肺炎D.尿毒症30. Pelger-Hüet畸型的特点是A.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白间隙B.中性粒细胞中含包涵体C.中性粒细胞分叶增多,常为5~9叶D.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缺陷31.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桔红色颗粒C.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D.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32. 关于白细胞寿命的几种说法,错误的选项是A.从原始细胞到在组织中破坏死亡共10~15天B.粒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后释放入血,再进入组织4天内破坏死亡C.T淋巴细胞寿命项达100天以上D.B淋巴细胞寿命为30天左右33.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小儿白细胞变化曲线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两次交叉时间分别为A.1~2天,1-2岁B.2~3天,2~3岁C.6~9天,4~5岁D.8~10天,8~10岁34.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B.中毒C.急性出血D.恶性肿瘤,35. 如果血片厚薄均匀,染色良好,每高倍镜下可见4~6个白细胞,则可粗略估计此患者白细胞总数为A.(4~7)×109/LB. (7~9〕×109/LC.(10~12)×109/LD.(13~18)×109/L36. 以下表达中哪项是正确的A.能见到多个核仁的细胞,可考虑为幼稚或异常细胞B.细胞越成熟,核在细胞中所占面积比(N/C)越是增大C.嗜天青颗粒仅见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D.核左移为杆状核粒细胞减少的状态37. 伤寒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主要原因是哪部分的白细胞增多所致A.成熟池.B.分裂池C.循环池D.边缘池38. 关于不同年龄白细胞的生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109/L左右B.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C.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D.4~5岁儿童,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基本相等39. 日常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以下哪部分中的白细胞数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成熟池40.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Alder-Reilly畸型的形态特点是A.中性粒细胞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B.中性粒细胞中有数个直径2~5μm 的包涵体C.中性粒细胞常为杆状或分两叶D.中性粒细胞含有淡蓝色大而圆的包涵体41. 以下几秒异常白细胞何者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A.Alder-Reilly畸型B.Pelger-Hüet畸型C.chedialk-Higashi畸型D.May--Hegglin畸型42. Dohle氏体主要由下述何种物质组成A.RNAB.变性脂蛋白C.变性珠蛋白D.铁蛋白43.溶血标本不会影响以下检验结果的是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涂片D.血清钾浓度E.转氨酶44.卡波环现认为可能是A.核残余物B.脂蛋白变性C.色素沉着D.血红蛋白聚集E.胞质发育异常45.血涂片计数100个白细胞见25个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值为10X109/L,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实值为A.4X109/LB.8X109/LC.10X109/LD.9/LE.15X109/L46.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生理因素是A.吸烟B.进食C.采血方法D.运动E.情绪激动四、名词解释五、简答题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2.根据粒细胞发育阶段及分布特点人为划分那些部分?3.中性粒细胞常见的毒性变化有哪些?4.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六、论述题1.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2.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有哪些改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B 5A 6C 7D 8D 9D 10D 11D 12A 13B 14C 15B 16C 17C 18D 19B 20B21C 22D 23C 24D 25B 26A 27D 28B 29B 30A 31C 32B 33D 34D 35C 36C 37B 38D 39B 40D 41B 42A 43D 44A 45B 46D 47B 48A 49D 50A 51B 52C 53A 54D 55B 56C 57B 58A 59D 60D 61D 62D 63B 64A 65A 66B 67B 68D 69A 70B 71B 72D 73D 74D 75A 76D 77C 78B 79C 80B 81D 82C 83D 84D 85B 86A 87C 88C 89C 90D 91B 92C 93D 94C 95D 96B 97C 98C 99D 100D 101B 102A 103D 104C 105C 106B 107C 108B 109A 110B 111B 112A 113A 114C 115A 116C 117C 118D 119A 120D 121A 122C 123B 124D 125D 126C 127C 128B 129D 130C 131C 132A 133D 134A 135A 136A 137D 138C 139C 140B 141A 142A 143A 144A 145B 146C 147D 148D 149C 150D 151C 152A 153D 154B 155C 156A 157D 158D 159C 160A 161B 162A 163D 164B 165D 166C 167A 168B 169A 170D 171A 172C 173E 174B 175B 176A 177C 178B 179C 180B 181C二、多项选择题1ABCE 2ABCDE 3AB 4ABC三、填空题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3、左手中指无名指指端大指足底内外侧缘部4、肘部静脉5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两侧应留有空隙6、化学的亲和作用物理的吸附作用7、白细胞特异性颗粒细胞核寄生虫8、采血位置选择不当稀释倍数不准充液不当血液发生凝集误认仪器不准混合细胞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9、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10、〔4~10〕×109/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100~300〕×109/L×10912、分裂池成熟池储备池循环池边缘池13、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内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14、嗜酸性粒细胞15、嗜碱性粒细胞16、单核细胞17、严重化脓菌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18、核左移19、核右移20、空泡型不规则型幼稚型21、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22、Nacl、Na2SO4 Hgcl 蒸馏水23、HbA HbF24、SHb 540nm25、试剂无毒性26、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27、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丧失过多28、淡红色圆盘状6.7~7.7微米浅染苍白区29、染色质小体卡-波环碱性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30、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31、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煌焦油蓝32、0.5%~1.5% 2%~6% 〔24~84〕×109/L33、增多减少34、40%~50% 37%~47%35、fl(10-15L) Pg(10-12g) (g/L)36、82~92 27~31 320~36037、<<<38、重金属中毒嗜碱性物质变性粗细不等的蓝黑色颗粒39、伤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0、各种蛋白质成分比例总蛋白的浓度41、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的聚集状态42、0~15mm/h 0~20mm/h43、枸橼酸钠4:144、病人血清中存在LE因子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45、电阻抗法46、小细胞区中间细胞区大细胞区47、WBC RBC Hb HCT MCH MCV MCHC PLT 白细胞比率大型白细胞计数48、红细胞体积大小异常性变异系数49、双峰改变50、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提供参数越来越多精密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注重环保质量功能得到加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四、名词解释1、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2、抗凝剂:指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3、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核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4、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或深紫红色颗粒5、杜勒体: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6、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7、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8、异性淋巴细胞: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变化9、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10、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因为某些重金属中毒,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变性沉淀而形成的1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12、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细胞分析仪测量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体积后,计算求得的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常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13、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14、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的下限,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是一种症状,某些类型的贫血红细胞形态会产生特殊的变化五、简答题1、血液的功能有哪些〔1〕运输功能〔2〕协调功能〔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4〕防御功能2、毛细血管采血法注意事项?〔1〕采取末梢血以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婴幼儿选用大趾及足底内外缘部采血〔2〕严重烧伤患者,选取皮肤完整处采血〔3〕采血器材选用一次性“专用采血针”〔4〕穿刺深度约为3mm〔5〕切忌用力挤压,防止混入组织液或导致血液凝固3、临床检验项目常用的抗凝剂有哪些?抗凝原理分别是什么?〔1〕枸橼酸钠抗凝剂,枸橼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
临床检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29d8d8f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cb.png)
临床检验练习题及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阴道清洁度为Ⅳ度则其中的上皮细胞为()A、+B、-C、+++D、++++E、++正确答案:B2、尿中有形成分防腐时,100ml尿液应加入40%甲醛为A、0.5~1mlB、2~3mlC、3~4mlD、1~2mlE、5~20ml正确答案:A3、蛋白尿是指24h尿蛋白排出量超过A、300mgB、50mgC、200mgD、150mgE、100mg正确答案:D4、下列疾病中,脑脊髓液葡萄糖含量减少最明显的是A、结核性脑膜炎B、化脓性脑膜炎C、隐球菌性脑膜炎D、病毒性脑膜炎E、梅毒性脑膜炎正确答案:B5、淋病奈瑟菌属于革兰染色A、阴性杆菌B、阳性杆菌C、阴性双球菌D、阴性单球菌E、阳性双球菌正确答案:C6、尿β-微球蛋白检测主要用于评估A、肾小球的滤过功能B、上尿路感染C、肝脏的蛋白合成功能D、肾脏的分泌功能E、肾脏近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正确答案:E7、尿中高浓度Vit C对尿糖试带法可造成A、不影响B、假阳性C、假阴性D、影响同班氏法E、正干扰正确答案:C8、下列哪种积液为渗出液?A、结核性胸腔积液B、心力衰竭水肿C、肾病综合症水肿D、营养性水肿E、肝硬化腹水正确答案:A9、尿干化学试带法测定白细胞是检测A、单核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D10、尿液长期放置后,引起混浊变化的主要原因为A、部分成分挥发B、温度变化C、pH变化D、细菌生长E、光照分解正确答案:D11、尿红细胞形态检查最适宜标本为A、12h尿B、3h尿C、首次晨尿D、随机尿E、24h尿正确答案:C12、关于糖尿的说法错误的是A、当血浆葡萄糖含量超过肾糖阈或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时,尿液中排出葡萄糖增加,尿糖定性为阳性称为糖尿B、尿糖定性试验常用班氏法与干化学试带法C、班氏法特异性强,只测定尿中葡萄糖D、干化学试带法测定葡萄糖的原理是葡萄糖氧化酶法,Vic对该法产生假阴性干扰E、其他糖尿包括乳糖、半乳糖、果糖、戊糖等正确答案:C13、24小时尿蛋白检测常用哪种防腐剂A、冰乙酸B、碳酸钠C、麝香草酚D、甲苯E、甲醛正确答案:D14、精液减少是指一次射精的量少于()A、1.5mlB、5mlC、4mlD、10mlE、3ml正确答案:A15、米泔样便常见于()A、霍乱、副霍乱B、肠结核C、结肠癌D、直肠息肉E、细菌性痢疾正确答案:A16、白带外观呈豆腐渣样提示为A、老年性阴道炎B、宫颈息肉C、子宫内膜炎D、念珠菌性阴道炎E、滴虫性阴道炎正确答案:D17、正常前列腺中WBC应少于()A、3个/HPB、5个/HPC、8个/HPD、10个/HPE、15个/HP正确答案:D18、观察精液液化时间标本应放置在:A、25℃B、40℃C、37℃D、20℃E、28℃正确答案:C19、检查粪便中蛲虫卵时,可采用下列哪种较简单的方法A、新鲜大便B、肛门指检留取标本C、晨起时用棉花拭子浸润生理盐水自肛门皱襞处擦拭D、直肠镜下取标本E、灌肠法正确答案:C20、检查脑脊液中的新型隐球菌,离心沉淀物中应加入少量A、革兰染液B、瑞氏染液C、碘液D、墨汁E、亚甲蓝染液正确答案:D21、特异性最好的粪便隐血试验是A、邻-甲苯胺法B、还原酚酞法C、联苯胺法D、免疫学法E、无色孔雀绿法正确答案:D22、适于尿液中有型成分测定的防腐剂是A、稀盐酸B、碳酸钠C、浓盐酸D、甲醛E、甲苯正确答案:D23、关于试带法亚硝酸盐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用亚硝酸盐还原法B、颜色深浅与感染的细菌数量成正比关系C、阴性结果不能完全排除细菌感染D、阳性结果不能完全肯定,需细菌培养证实E、标本久置引起假阳性正确答案:B24、关于鳞状上皮细胞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由小到大B、细胞核由大到小C、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D、胞核胞质比由小到大E、胞质量由少到多正确答案:D25、精液中果糖来源于()A、精囊B、尿道球腺C、膀胱D、附睾E、前列腺正确答案:A26、对尿液标本的收集容器的要求不包括A、特殊容器B、带密封口装置C、可重复使用D、足够容积E、干燥洁净正确答案:C27、尿液分析仪检测尿蛋白的原理是A、酸碱指示剂法B、亚硝基铁氰化钠法C、多聚电解质离子解离法D、pH指示剂蛋白质误差法E、葡萄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法正确答案:D28、24小时尿液总量超过多少为多尿A、2000mLB、1500mLC、3500mLD、1000mLE、2500mL正确答案:E29、加热后浑浊消失,提示尿液内含有A、细菌B、尿酸盐C、磷酸盐D、脓细胞E、碳酸盐正确答案:B30、精子原地打转,活动迟钝,活动力属于()A、a级B、b级C、c级D、d级E、以上均不是正确答案:C31、阴道清洁度为Ⅱ度则其中的杆菌为()A、++B、++++C、ˉD、+++E、+正确答案:A32、霍乱患者的粪便性状为A、脓血便B、胨状便C、粘液便D、鲜血便E、米泔样便正确答案:E33、关于精液检验的临床应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检查男性不育原因B、辅助诊断男性生殖系统疾病C、应用于婚前检查D、用于法医学E、以上都是正确答案:E34、前列腺中的白细胞大于多少,即可诊断为前列腺炎()A、10/HPB、>5/HPC、10-20/HPD、5-10/LPE、20-30/HP正确答案:A35、尿蛋白浓度达到多少时定性试验出现阳性A、0.5g/LB、1g/LC、0.1g/LD、40g/LE、10g/L正确答案:C36、与精液液化有关的酶是()A、纤溶酶B、ACPC、ALPD、LDHE、精子顶体酶正确答案:A37、关于本周蛋白特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M带出现在清蛋白与α2球蛋白之间B、56℃凝固,100℃溶解C、轻链单体相对分子质量2.3万D、是游离的免疫球蛋白轻链E、能与抗K和抗λ抗血清发生反应正确答案:A38、精子活动力a级是指()A、不活动B、原地运动C、运动缓慢D、直线运动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D39、正常阴道分泌物的外观为()A、黄色水样B、奶油状C、白色稀糊状D、无色透明粘性E、脓性正确答案:C40、正常精液中前列腺约占()A、10%B、40%C、20%D、50%E、30%正确答案:E41、在肾小管中形成管型的物质为A、尿素+酮体B、尿糖和蛋白质C、蛋白质或细胞D、尿胆原和尿胆红素E、盐类结晶正确答案:C42、有关尿酮体试带法测定,错误的叙述是()A、β-羟丁酸也参与反应B、尿液与亚硝基铁氰化钠反应C、与乙酰乙酸反应敏感D、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早期可呈假阴性E、与丙酮产生紫色反应正确答案:A43、宫颈粘液标本适用于哪种制片方法A、推片法B、印片法C、浓缩涂片法D、喷射法E、涂抹法正确答案:E44、患者尿液用80%饱和硫酸铵沉淀后,取上清液进行隐血试验为阳性,诊断最可能为()A、血尿B、Hb尿C、氨基酸尿D、卟啉尿E、肌红蛋白尿正确答案:E45、下面哪层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是最幼稚的的上皮细胞A、角化前细胞B、不完全角化细胞C、中层D、内底层E、外底层正确答案:D46、用于尿蛋白成分保存的是A、浓盐酸B、麝香草酚C、稀盐酸D、甲醛E、甲苯正确答案:E47、尿沉渣镜检常用的染色方法有A、瑞吉染色法B、过氧化物酶染色法C、巴氏染色法D、SM染色法E、HE染色法正确答案:D48、阻塞性黄疸时,大便性状为A、米泔水样便B、鲜血便C、柏油样便D、粘液,脓血便E、白陶土样正确答案:E49、阴道清洁度检查结果Ⅳ度时可见A、白(脓)细胞15~30个/HPFB、吞噬细胞C、杂菌2+D、上皮细胞4+E、杆菌-正确答案:E50、精液24小时不液化最可能的原因是()A、取样方法不当B、温度太低C、凝固酶太多D、蛋白水解酶缺乏E、容器不洁正确答案:D51、用班氏糖还原试验测定尿糖出现土黄色浑浊,有大量土黄色沉淀可判断为A、++B、++++C、+D、+++E、±正确答案:D52、正常粪便中不应有A、植物纤维B、红细胞C、白细胞D、脂肪小滴E、淀粉颗粒正确答案:B53、前列腺颗粒细胞有可能是A、组织细胞B、上皮细胞C、退化细胞D、线索细胞E、吞噬细胞正确答案:E54、正常人尿液结晶中最多见的是A、胆固醇结晶B、草酸盐结晶C、胱氨酸结晶D、磷酸盐结晶E、尿酸结晶正确答案:B55、关于尿颗粒管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粗颗粒管型可变为细颗粒管型B、可见于慢性肾炎C、来自变形的细胞分解D、管型基质有来自血浆的蛋白E、细颗粒管型主要见于急性肾炎早期正确答案:E56、关于前列腺液正确说法是()A、不含碱性磷酸酶B、镜检有少量上皮细胞C、前列腺炎时卵磷脂小体增多D、镜检不能有RBC,WBCE、老年人前列腺液中前列腺颗粒细胞减少正确答案:B57、糖尿病人尿液检查可见A、尿少比重高B、夜尿量比日尿量多C、尿多比重高D、尿多比重低E、尿多比重固定不变正确答案:C58、尿常规分析仪标本必须在多少时间内完成检验A、24hB、6hC、2hD、12hE、8h正确答案:C59、阴道滴虫检查应注意()A、固定后染色B、保温及时送检C、巴氏染色D、直接涂片染色E、培养后证实正确答案:B60、不能用24h尿标本定量测定的物质是A、电解质B、激素C、尿胆原D、蛋白质E、糖正确答案:C61、管型的基质主要是A、核蛋白B、α2球蛋白C、T-H蛋白D、α1球蛋白E、粘蛋白正确答案:C62、提示肾脏有实质性病变的是A、吞噬细胞B、白细胞C、上皮细胞D、透明管型以外的管型E、红细胞正确答案:D63、关于鳞状上皮细胞的生长发育变化规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细胞体积由小到大B、细胞核由大到小C、核染色质由细致、疏松、均匀到粗糙、紧密、固缩D、胞核胞质比由大到小E、胞质量由多到少正确答案:E64、卫生部推荐的尿葡萄糖定量测定方法是A、葡萄糖氧化酶法B、班氏法C、邻甲苯胺法D、放免法E、已糖激酶法正确答案:A65、粪便呈黑色或柏油样,质软富有光泽常见于A、下消化道出血B、上消化道出血C、服用铁剂D、进食大量绿色蔬菜E、服用活性炭正确答案:B66、尿液标本从留取到检查的时间最多不能超过A、0.5hB、2hC、3hD、1.5hE、2.5h正确答案:B67、精液标本收集后,应在多少时间内送检A、20minB、10minC、30minD、50minE、60min正确答案:C68、本周蛋白的本质是A、免疫球蛋白重链B、清蛋白C、免疫球蛋白轻链Kappa或LambdaD、T-H蛋白E、糖蛋白正确答案:C69、低渗尿液中可出现A、新月形红细胞B、影细胞C、小红细胞D、棘形红细胞E、大红细胞正确答案:B70、正常精液液化时间一般不超过A、30minB、40minC、20minD、50minE、10min正确答案:A71、适于尿沉渣检查的标本为A、24h尿B、3h尿C、随机尿D、餐后2h尿E、首次晨尿正确答案:E72、葡萄糖下降最明显的积液是A、类风湿性积液B、恶性积液C、结核性积液D、化脓性积液E、非化脓性积液正确答案:D73、漏出液一般是以哪种细胞为主A、淋巴细胞B、红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单核细胞E、间皮细胞正确答案:A74、阴道分泌物清洁度检查的项目,除外A、杆菌B、红细胞C、杂菌D、白细胞E、上皮细胞正确答案:B75、结核性脑膜炎脑脊液含量最多的是A、单核细胞B、中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脓细胞正确答案:C76、膀胱癌最常见的类型为A、移行细胞癌B、未分化癌C、腺癌D、鳞癌E、混合型癌正确答案:A77、精子呈慢速运动,但方向不前,应判为()A、a级,精子活动良好B、b级,精子活动较好C、c级,精子活动不良D、d级,精子无活力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78、适合用于尿液管型检验的是A、空腹尿标本B、晨尿标本C、餐后尿标本D、中段尿标本E、随机尿标本正确答案:B79、镜下脓尿的判断标准A、白细胞大于5个/HPF,或大于40000个/hB、含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甚至出现块状C、白细胞小于5个/HPF,或小于40000个/hD、白细胞小于5个/LPF,或小于40000个/hE、白细胞大于5个/LPF,或大于4000个/h 正确答案:A80、消化道出血粪便呈A、白陶土样便B、柏油样便C、米泔样便D、粘液、脓血便E、稀糊状便正确答案:B81、浆膜腔积液中癌细胞的类型大多是A、鳞癌B、间皮瘤C、大细胞未分化癌D、小细胞未分化癌E、腺癌正确答案:E82、苯丙酮尿症患者尿的特征性气味是A、老鼠尿臭味B、大蒜臭味C、腐臭味D、烂苹果味E、芳香气味正确答案:A83、成人体内胆红素的主要来源为A、非血红蛋白的血红素的分解B、未成熟红细胞的分解C、衰老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分解D、正常红细胞的分解E、肝细胞合成正确答案:C84、尿蛋白质定性检查的反应结果呈絮状混浊,应记录为A、(++)B、(+)C、(+++)D、(±)E、(++++)正确答案:C85、精浆中哪种成分与生殖功能关系最为密切()A、钠B、锌C、铁D、锰E、镁正确答案:B86、关于尿液HCG测定的临床应用,不正确的是A、在妊娠的第8~10周达到峰值B、用于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术后监测C、畸胎瘤、卵巢癌、子宫颈癌等患者明显增高D、保胎治疗中HCG恒定,说明保胎成功E、可作为肿瘤标志物使用正确答案:D87、正常淋巴结穿刺涂片中绝大多数为A、单核细胞B、浆细胞C、原始淋巴细胞D、中性粒细胞E、小淋巴细胞正确答案:E88、肉眼血尿是指每升尿液中含血量超过A、1.5mlB、0.5mlC、1.0mlD、2.0mlE、0.1ml正确答案:C89、粪便显微镜检查至少应检查多少个视野A、10个视野B、15个视野C、5个视野D、8个视野E、20个视野正确答案:A90、引起粪便隐血试验化学法假阴性的原因是A、食用西红柿B、铁剂C、大量生食蔬菜D、维生素E、食用动物血正确答案:D91、尿量增多而比重增高的是A、糖尿病B、休克C、尿崩症D、急性肾炎E、慢性肾炎正确答案:A92、含铁血黄素可见于尿液的A、肾小管上皮细胞B、单核细胞C、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鳞状上皮细胞正确答案:A93、原发性肺癌的细胞学分类中常见A、小细胞癌B、腺癌C、未分化癌D、混合癌E、鳞状细胞癌正确答案:E94、浆膜腔积液的比重取决于哪种物质的含量A、蛋白质B、糖C、无机盐D、氯化物E、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A95、有助于了解前列腺功能的是()A、脓细胞B、淀粉样小体C、卵磷脂小体D、杆菌E、酸性磷酸酶正确答案:E96、阴道清洁度检查所用试剂为()A、NAClB、NAOHC、KOHD、Mg(OH)2E、KCl正确答案:A97、患者,男,14岁,腹痛、腹泻1个月,抗菌素治疗无效,近一周加重。
血液学检验习题(含参考答案)
![血液学检验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91cc79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b5.png)
血液学检验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患者较常出现的染色体核型异常为 ( )A、Ph染色体B、-5/5q-,-7/7q-和+8C、21三体D、18三体E、inv(16),del(16)和t(16;16)正确答案:B2.有关新生儿同种免疫性溶血症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我国以ABO血型不合最常见B、多发生在O型母亲的A型或B型胎儿C、Rh型HDN较ABO症状重D、Rh血型不合第一胎常发病E、ABO与Rh之外的血型引起HDN者少见正确答案:D3.下列哪项不符合PAS染色的结果 ( )A、巨核细胞强阳性B、戈谢细胞强阳性C、骨髓转移的腺癌细胞强阳性D、巨幼贫时的红系细胞强阳性E、正常情况下,幼红细胞及红细胞均呈阴性正确答案:D4.多发性骨髓瘤的突出临床特点A、骨骼疼痛B、病理性骨折C、广泛性出血D、反复感染正确答案:A5.骨髓细胞检查以晚幼红增生为主,细胞内铁外铁明显减少或消失,常出现于A、缺铁性贫血B、铁粒幼红细胞性贫血C、溶血性贫血D、地中海贫血正确答案:A6.骨髓检查原始单核细胞35%,原始粒细胞24%,幼稚单核细胞15%,早幼粒细胞8%,A、急非淋白血病M3B、急非淋白血病M5aC、急非淋白血病M4D、急非淋白血病M5b正确答案:C7.巨噬细胞在体内抗肿瘤作用的证据大多是间接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肿瘤的局部引流淋巴液中有巨噬细胞增生反应,反应的强弱与预后的好坏相平衡B、巨噬细胞含量愈多,肿瘤愈易转移C、从肿瘤分离出来的巨噬细胞在体外对该肿瘤细胞有细胞毒性作用D、用Si02毒害巨噬细胞,有利于肿瘤的生长和转移正确答案:B8.不属于药物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的是 ( )A、奎宁所致B、青霉素所致C、利眠宁所致D、氯霉素所致E、四环素类药物所致正确答案:D9.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下列哪项不正确A、凝血酶原时间延长B、APTT和PT正常C、因子Ⅷ、Ⅸ、Ⅺ后性减低D、纤维蛋白原含量正常正确答案:B10.男,36岁,因时有酱油色尿来就诊。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d6585d4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e.png)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肾小球病变的尿液中,不易见到( )A、红细胞管型B、透明管型C、红细胞D、颗粒管型E、白细胞管型正确答案:E2.显微镜下分类计数白细胞时,应选择血涂片的()A、尾部B、头部C、头体交界处D、体部E、体尾交界处正确答案:E3.女,28岁。
疑妊娠就诊,做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检验的最佳尿液标本是( )A、导管尿B、随机尿C、穿刺尿D、中段尿E、晨尿正确答案:E4.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会导致()A、红细胞减低B、中性粒细胞减低C、嗜酸性粒细胞减低D、淋巴细胞升高E、以上都不是正确答案:C5.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A、上皮细胞B、草酸钙结晶C、夏科一莱登结晶D、卵磷脂小体E、中性粒细胞正确答案:D6.下面可造成精浆酸性磷酸酶减低的疾病是()A、前列腺癌B、附睾炎症C、前列腺炎D、前列腺肥大E、睾丸癌正确答案:C7.关于正常阴道分泌物,错误的描述是()A、球菌很少见B、阴道杆菌较多C、白细胞较多D、分泌物呈酸性E、脱落的鳞状上皮细胞较多正确答案:C8.体内尿量多少主要取决于( )A、内分泌功能B、环境因素C、肾浓缩和稀释能力D、药物种类E、精神因素正确答案:C9.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含H抗原最多的血型是()A、O型B、A型C、B型D、AB型E、A1B正确答案:A10.血液保存液中,其配方CPDA中的C是指()A、枸橼酸B、枸橼酸三钠C、葡萄糖D、腺嘌呤E、磷酸盐正确答案:B11.母亲为A型,父亲为B型,其子女可能的血型为()A、A型B、B型C、O型D、AB型E、A,B,O、AB型均有可能正确答案:E12.黄色泡沫状脓性白带常见于()A、霉菌性阴道炎B、卵巢颗粒细胞瘤C、老年性阴道炎D、宫颈癌E、滴虫性阴道炎正确答案:E13.本周蛋白属于()A、免疫球蛋白B、异常清蛋白C、组织蛋白D、FDPE、假性蛋白正确答案:A14.T-H蛋白来源于( )A、尿道B、血浆蛋白C、膀胱D、肾小管E、前列腺正确答案:D15.尿液白细胞增多主要见于( )A、急性肾小球肾炎B、膀胱结石C、肾下垂D、心力衰竭E、急性肾盂肾炎正确答案:E16.—般不会引起少尿的是()A、大面积烧伤B、前列腺肥大C、输注大量葡萄糖D、休克E、高热正确答案:C17.输血前交叉配血时,应特别注意()A、每次输血前需进行抗体筛选B、每次输血前重新做血型鉴定C、每次取标本用干净吸管D、每次除肉眼观察凝集外,还须在显微镜下仔细观察E、严格三查三对,切不可将标本弄错正确答案:E18.引起WBC数量生理变化的因素不包括()A、新生儿B、急性中毒C、运动、情绪的影响D、妊娠期E、吸烟正确答案:B19.CSF采集后放置时间过久,可出现以下变化,但除外( )A、细胞破坏B、细胞消失C、细胞变形D、葡萄糖含量升高E、细菌溶解正确答案:D20.AB x O血型配对的夫妇所生的子女可能的血型是()A、A或BB、A或OC、ABD、OE、AB或0正确答案:A21.氧化酶法是尿液分析仪检测哪种成分( )A、酮体B、尿蛋白C、pHD、葡萄糖E、胆红素正确答案:D22.属于尿干化学的检测方法是( )A、考马斯亮蓝法B、折射仪法C、胆红素哈里森法D、磺基水杨酸法E、葡萄糖氧化酶法正确答案:E23.来自母体能引起新生儿溶血症的Rh抗体的类别为()A、IgDB、IgMC、IgGD、IgAE、IgE正确答案:C24.常见的阴道炎症不包括()A、老年性阴道炎B、真菌性阴道炎C、阿米巴性阴道炎D、细菌性阴道炎E、滴虫性阴道炎正确答案:C25.外周血涂片出现有核红细胞,最常见于()A、大手术后B、烧伤C、急性胰腺炎D、溶血性贫血E、腹泻正确答案:D26.脑脊液的主要功能为()A、保护脑和脊髓免受外力震荡损伤B、调节颅内压力和碱储存量C、提供中枢神经系统营养物质,并运出代谢产物D、通过转运生物胺类物质,参与神经E、以上答案均正确正确答案:E27.正常情况下可观察到的管型有()A、透明管型B、颗粒管型C、蜡样管型D、脂肪管型E、细胞管型正确答案:A28.不能检测出不完全抗体的配血方法是()A、白蛋白法B、抗球蛋白法C、盐水法D、酶法E、聚凝胺法正确答案:C29.关于真空采血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避免对医护人员的感染B、为封闭式采血技术C、容易发生溶血现象D、根据实验要求选择相应的真空采血管E、采血量由真空负压严格控制正确答案:C30.提示早期肾小球病变的管型是( )A、蜡样管型B、白细胞管型C、红细胞管型D、宽大管型E、透明管型正确答案:C31.若计数5个中方格中红细胞总数为350个,按法定计量单位,应报告为()A、3.5 x 1012/LB、350万/mm3C、350万/μlD、3.5 x 106/LE、3.5 x 109/L正确答案:A32.目前临床上最常用的尿糖定性方法是( )A、滴定法B、薄层层析法C、班氏法D、比色法E、试带法正确答案:E33.ABO血型鉴定中产生错误最常见的原因是()A、ABO标准血清质量不高B、红细胞悬液浓度过浓或过淡C、冷凝集素干扰D、技术和管理上的失误E、试验温度不当正确答案:D34.关于各种化学法隐血试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A、检测原理基本相同B、检测灵敏度差异大C、动物血可致假阴性D、要求素食3天E、大剂量维生素C可致假阴性正确答案:C35.APTT测定中加入白陶土的作用是()A、活化因子ⅡB、活化因子Ⅶ、ⅢC、活化因子X、VD、活化因子Ⅷ、ⅨE、活化因子Ⅻ、Ⅺ正确答案:E36.尿渗透压测定是检测( )A、肾小管泌NH4+功能B、肾脏浓缩稀释功能C、肾小球滤过功能D、肾小管泌H2PO4能E、肾小管泌H+功能正确答案:B37.粪便检查,可作为细菌性痢疾诊断指标的细胞是()A、巨噬细胞B、上皮细胞C、红细胞D、中性粒细胞E、淋巴细胞正确答案:A38.引起多尿常见的病因是( )A、前列腺癌B、尿崩症C、呕吐D、重度肝病E、烧伤正确答案:B39.关于尿液1 h细胞排泄率参考值,不正确的是( )A、女性红细胞<6万/hB、男性白细胞<7万/hC、女性白细胞<14万/D、女性红细胞<4万/hE、男性红细胞<3万/h正确答案:A40.正常精液的液化时间不应超过()A、30minB、20minC、50minD、15minE、60min正确答案:E41.乳糜尿形成的原因是( )A、肾小球滤过膜损伤B、肾小球滤过压升高C、淋巴循环受阻D、毛细血管通透性升高E、尿路感染正确答案:C42.下列有关脑脊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理情况下,正常成人脑脊液总量为120~180mlB、脑脊液pH值在7.31~7.34C、通常将抽取的脑脊液留于3个无菌试管中,每个试管1~2mlD、标本采集后应立即送检,并于1h内检验完毕E、以上答案均正确正确答案:E43.正常前列腺液镜检时可见大量()A、草酸钙结晶B、上皮细胞C、中性粒细胞D、卵磷脂小体E、夏科-莱登结晶正确答案:D44.大细胞性贫血患者外周血涂片中易见到()A、裂片红细胞B、椭圆形红细胞C、镰形红细胞D、口形红细胞E、小红细胞正确答案:B45.0型血含有的抗体是()A、抗AB、抗BC、抗HD、抗A,抗BE、B+C正确答案:D46.高灵敏检测粪便中隐血的方法是( )A、邻联甲苯胺法B、匹拉米洞法C、无色孔雀绿法D、愈创木酯法E、联苯胺法正确答案:A47.下列哪种尿经加热后混浊可消失()A、碳酸盐结晶尿B、尿酸盐结晶尿C、脓尿D、菌尿E、乳糜尿正确答案:B48.正常人尿液中可出现的白细胞主要是( )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C49.瑞氏染色后,油镜下胞核呈单个、圆形,染色质粗大块状,胞质呈透明、淡蓝色的白细胞为()A、淋巴细胞B、单核细胞C、中性粒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正确答案:A50.纤溶系统不包括()A、纤溶酶原激活物B、纤溶酶原激活物的抑制物C、纤维蛋白原D、纤溶酶E、纤溶酶原正确答案:C51.改良Neubauer计数板的两侧支柱比计数室高出()A、0.5mmB、0.01mmC、0.05mmD、1.0mmE、0.10mm正确答案:E52.急性化脓性胆囊炎患者外周血白细胞计数结果常为()A、(15~20)×109/LB、(10~15)×109/LC、>20×109/LD、<20×109/LE、(4~10)×109/L正确答案:C53.患者男,36岁。
白细胞检查习题及答案
![白细胞检查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3535381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7.png)
白细胞检查习题及答案白细胞是人体免疫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维持机体健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白细胞检查是评估免疫功能和检测疾病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介绍一些与白细胞检查相关的习题,并给出详细的答案解析。
一、选择题1. 白细胞又称为什么?A. 血小板B. 红细胞C. 血球D. 血浆答案:C解析:白细胞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负责免疫功能。
选项中,A为血小板,B为红细胞,D为血浆,都不是白细胞的正确定义。
2. 什么类型的白细胞负责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和细胞碎片?A. 中性粒细胞B. 淋巴细胞C. 嗜酸粒细胞D. 嗜碱粒细胞答案:A解析:吞噬、消化病原微生物和细胞碎片的白细胞是中性粒细胞。
选项中,B为淋巴细胞,C为嗜酸粒细胞,D为嗜碱粒细胞,都不是负责此功能的细胞类型。
3. 白细胞计数是评估什么的指标?A. 血小板功能B. 红细胞形态C. 免疫功能D. 水电解质平衡答案:C解析:白细胞计数是评估免疫功能的指标。
选项中,A为血小板功能,B为红细胞形态,D为水电解质平衡,都与白细胞计数无直接关系。
4. 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什么情况?A. 感染B. 免疫系统过度激活C. 骨髓功能受损D. 血小板过多答案:C解析:白细胞计数偏低可能表示骨髓功能受损。
选项中,A为感染,感染时白细胞计数通常升高;B为免疫系统过度激活,免疫反应可能导致白细胞计数升高;D为血小板过多,与白细胞计数无直接关系。
5. 白细胞形态异常称为什么?A. 白细胞增多B. 白细胞减少C. 白细胞无变化D. 白细胞的细胞器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白细胞形态异常通常指白细胞增多。
选项中,B为白细胞减少,C为白细胞无变化,D为白细胞的细胞器发生变化,都与白细胞形态异常不相关。
二、判断题1. 白细胞属于血液成分之一。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白细胞属于血液成分之一,负责免疫功能,选项A为正确。
2. 白细胞计数偏高通常表示感染。
A. 正确B. 错误答案:A解析:白细胞计数偏高通常表示感染,感染时机体免疫系统会调动更多的白细胞参与防御,选项A为正确。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e9afe69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d3.png)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不属于成分输血优点的是()A、血液使用更合理B、避免输血传播疾病C、可节省血源D、可提高疗效E、减少输血反应正确答案:B2.门诊患者尿液常规检查多采用( )A、晨尿B、餐前尿C、中段尿D、随机尿E、餐后尿正确答案:D3.精液中最主要的成分是( )A、睾丸分泌物B、尿道球腺液C、前列腺液D、精囊液E、尿道旁腺素正确答案:D4.肾小管上皮细胞受损所引起的蛋白尿称为()A、溢出性蛋白尿B、肾小管性蛋白尿C、生理性蛋白尿D、肾小球性蛋白尿E、混合性蛋白尿正确答案:B5.红细胞直方图显示曲线主峰左移,峰底增宽,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贫血D、球形红细胞增多症E、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件贫血正确答案:A6.尿液中细胞、管型的检查,保存样本适用的防腐剂是( )A、浓盐酸B、甲苯C、麝香草酚D、戊二醛E、甲醛正确答案:E7.患者女,38岁。
尿频、尿急、尿痛伴发热2天。
实验室检查:WBC 8.8×109/L,HB 109g/L;尿蛋白(+);离心尿镜检:白细胞满视野,红细胞3~5个/HP。
最可能的诊断是( )A、急性肾炎B、慢性肾炎C、急性肾盂肾炎D、慢性肾盂肾炎E、肾病综合征正确答案:C8.对于消化道溃疡与肠道恶性肿瘤所致出血,最有鉴别价值的是()A、隐血试验敏感性B、免疫胶体金隐血试验C、隐血试验检测出血量的多少D、隐血试验特异性E、隐血试验阳性持续时间的长短正确答案:E9.—般不会引起少尿的是()A、休克B、高热C、前列腺肥大D、输注大量葡萄糖E、大面积烧伤正确答案:D10.具有灭活丝氨酸蛋白酶作用的抗凝剂是()A、乙二胺四乙酸钠B、枸橼酸钠C、肝素钠D、草酸钠E、草酸钾正确答案:C11.不符合尿沉渣镜检标准化要求的是( )A、先用低倍镜观察,再转高倍镜观察B、取尿液10ml离心后保留0.C、以观察到的细胞、管型的平均值报告D、检查管型应观察10个低倍视野E、检查细胞应观察10个高倍视野正确答案:D12.肾脏的基本功能单位是()A、肾实质B、肾小球C、肾单位D、肾小管E、肾小囊正确答案:C13.ABO血型系统中,红细胞含H抗原最多的血型是()A、O型B、A型C、B型D、AB型E、A1B正确答案:A14.特异性最好的粪便隐血试验是()A、邻一甲苯胺法B、愈创木酯法C、还原酚酞法D、免疫学法E、无色孔雀绿法正确答案:D15.不均一性红细胞血尿的病因是( )A、急性膀胱炎B、输尿管炎C、阴道炎D、宫颈炎E、急性肾小球肾炎正确答案:E16.急性溶血患者的尿液中易见( )A、酪氨酸结晶B、含铁血黄素颗粒C、胱氨酸结晶D、胆固醇结晶E、胆红素结晶正确答案:B17.正常精液液化的时间为( )A、2小时内B、3小时内C、1.5小时内D、1小时内E、2.5小时内正确答案:D18.粪便常规检查一般包括()A、外观与隐血试验B、化学与显微镜检查C、外观与化学检查及免疫学检查D、外观与显微镜检查E、外观与化学检查正确答案:D19.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的血清不凝集,其血清与B型血的红细胞也不凝集,此人血型为 ( )A、A型B、B型C、O型D、AB型E、亚型正确答案:B20.ACD保养液中枸橼酸盐的抗凝作用,是结合血液中的()A、纤维蛋白原B、Mg2+C、补体D、Fe2+E、Ca2+正确答案:E21.红细胞直方图显示主峰左移,峰底正常,常见于()A、缺铁性贫血B、小细胞均一性贫血C、铁粒幼细胞性贫血D、再生障碍性贫血E、巨幼细胞性贫血正确答案:B22.能够抑制凝血酶形成的抗凝剂是()A、肝素B、枸橼酸钠C、EDTA-K2,D、草酸盐E、EDTA-Na2正确答案:A23.患者外周血涂片示红细胞较小、中心淡染,RDW为18.6%,其最可能的诊断是()A、轻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B、缺铁性贫血C、再生障碍性贫血D、巨幼细胞性贫血E、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正确答案:B24.尾形上皮细胞来自( )A、肾小球B、阴道C、肾小管D、尿道E、肾盂正确答案:E25.正常人的尿液长时间放置后可出现()A、大蒜臭味B、腐臭味C、苹果样气味D、氨臭味E、鼠臭味正确答案:D26.本周蛋白主要提示哪种免疫性疾病( )A、艾滋病B、移植物抗宿主病C、多发性骨髓瘤D、IgA缺乏症E、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正确答案:C27.患者男,50岁。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docx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docx](https://img.taocdn.com/s3/m/c0e6d940680203d8ce2f24cf.png)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3、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5、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 畸形B、Dohle 小体C、棒状小体D、Mott 细胞E、棘形细胞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7、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 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 小体8、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 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 小体E、退行性变10 、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1 、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 、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 、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13 、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
![初级检验士考试(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第3章白细胞检查](https://img.taocdn.com/s3/m/143e6d4f561252d380eb6ef8.png)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
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3、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
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5、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
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
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7、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
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小体8、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9、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10、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
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1、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
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12、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
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13、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临床检验基础考试白细胞检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6f1b414558fb770bf78a55b2.png)
2019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A、分裂池细胞进入成熟池增多B、成熟池细胞进入储备池增多C、储备池细胞进入边缘池增多D、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E、循环池细胞进入组织固有池增多2、中性粒细胞出现空泡,提示A、细胞发生吞噬现象B、细胞衰老C、细胞分裂D、细胞融合E、细胞核与胞质发育不平衡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在安静、休息时白细胞数较低B、冷热水浴、紫外线照射等白细胞可增高C、妊娠与分娩时白细胞可增高D、化脓感染使白细胞降低E、吸烟者白细胞计数高于非吸烟者4、下列哪种细胞的毒性变化会出现中毒颗粒A、中性粒细胞B、淋巴细胞C、幼红细胞D、单核细胞E、嗜碱性粒细胞5、正常情况下,关于WBC变化规律改变,错误的是A、新生儿较高B、剧烈运动后降低C、进餐后增高D、上午较低E、妊娠期增高6、细胞直径8~9um,胞核圆、偏位,染色质粗块状或车轮状排列,胞质灰蓝色有泡沫状空泡,符合上述条件的细胞是A、中性粒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D、浆细胞E、单核细胞7、异型淋巴细胞可分为几型A、2B、3C、4D、5E、68、下列不属于中性粒细胞异常形态的是A、棒状小体B、Pelger-Huet畸形C、Mott细胞D、Alder-Reilly畸形E、中毒颗粒9、下列疾病中,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的疾病不包括A、血吸虫病B、支气管哮喘C、湿疹D、霍奇金病E、活动性肺结核10、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C、心肌梗死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1、淋巴细胞病理性增多不包括A、风疹B、结核病C、流行性腮腺炎D、肾移植后E、严重化脓感染12、中性粒细胞3叶核占正常中性分叶核粒细胞的A、10%~20%B、40%~50%C、10%~30%D、20%~30%E、20%~40%13、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的来源包括A、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的组胺B、补体的C3a、C5a、C567C、致敏淋巴细胞D、寄生虫E、以上都是1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空泡变性C、中毒颗粒D、卡波环E、核固缩15、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16、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7、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18、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的核象右移常表示A、病情好转B、预后良好C、预后不良D、机体抵抗力好E、骨髓造血功能旺盛19、白细胞数小于2×109/L,采用下列方法中哪项是错误的A、重新采血复查B、取血量20μl,改为40μlC、可数8个大方格白细胞数结果乘2D、结合分类涂片细胞分布综合判断E、减低稀释倍数20、退行性核左移提示A、机体的反应性强B、骨髓造血功能减低C、骨髓造血功能旺盛D、预后良好E、感染程度较轻21、血涂片计数100个WBC见到25个有核红细胞,WBC计数值为10×109/L,则WBC计数的真实值为A、4×109/LB、6×109/LC、8×109/LD、10×109/LE、12.5×109/L22、正常人血涂片中中性粒细胞核分叶最为多见的是A、二叶B、三叶C、四叶D、五叶E、六叶23、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减少的疾病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E、链球菌感染24、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百日咳、肾移植术后、结核B、结核、百日咳、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C、肾移植术后、结核、接触射线D、接触射线、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结核E、百日咳、严重化脓性感染、淋巴细胞性白血病25、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2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27、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8、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9、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2、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的红细胞是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含氧红细胞33、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叙述,错误的是A、可分为核左移和核右移2种B、反映粒细胞的成熟程度C、核象变化反映某些疾病的病情和预后D、正常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核以分2叶的居多E、杆状核与分叶核之比约为1:1334、引起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常见疾病有A、严重传染病、痤疮B、普通感冒、皮肤疖肿C、化脓性感染、大面积烧伤D、钩虫病、大面积烧伤E、铅中毒、痤疮35、关于Dohle小体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是一种特殊的小红细胞B、血小板的形态变异C、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D、异型淋巴细胞E、吞噬小体36、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37、关于嗜酸性粒细胞计数临床应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测定肾上腺皮质功能B、观察手术病人预后C、观察急性传染病的预后D、协助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E、判断感染的严重程度38、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二、B1、A.分裂池B.成熟池C.储备池D.循环池E.边缘池<1> 、含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2> 、含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的池为A B C D E<3> 、哪种池中细胞,在机体受到感染和其他应激反应时,可释放入循环血液A B C D E2、A.0.01~0.05B.>7×109/LC.>10×109/LD.0.50~0.70E.>0.05<1> 、外周血中中性粒细胞超过多少,称为中性粒细胞增多A B C D E<2> 、正常情况下,外周血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的参考范围为A B C D E3、A.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B.变态反应性疾病C.结核D.伤寒E.反应性浆细胞增多症<1> 、出现Russell小体的疾病是A B C D E<2> 、出现Mott细胞的疾病是A B C D E4、A.严寒或暴热B.再生障碍性贫血C.剧烈运动D.伤寒E.流行性感冒<1> 、引起暂时性白细胞数量增高的是A B C D E<2> 、引起白细胞数量显著增高的是A B C D E答案部分一、A11、【正确答案】 D【答案解析】剧烈运动后白细胞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边缘池细胞进入循环池增多。
临床检验技术单选练习题(含参考答案)
![临床检验技术单选练习题(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e10d81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39.png)
临床检验技术单选练习题(含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脑脊液白细胞数明显升高多见于A、脑瘤B、病毒性脑膜炎C、化脓性脑膜炎D、结核性脑膜炎E、脑出血正确答案:C2、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x109/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x109/L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x109/LC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8x109/LE、中性粒细胞绝对值< 1.5x109/L正确答案:C3、严重一氧化碳中毒或氰化物中毒患者血液颜色呈A、浅红色B、樱红色C、暗红色D、黑红色E、鲜红色正确答案:B4、临床中ABO血型鉴定最常采用的方法是A、正向间接凝集反应B、间接凝集抑制反应C、反向间接凝集反应D、试管凝集法E、玻片凝集法正确答案:E5、瑞氏染料是一种复合染料,其组成是A、甲基红和亚甲蓝B、碱性品红和碱性美蓝C、酸性伊红和碱性美蓝D、伊红和苏木素E、碱性伊红和酸性美蓝正确答案:C6、使人类致病的阴道真菌是A、放线菌B、酵母菌C、新型隐球菌D、白色念珠菌E、阴道纤毛菌正确答案:D7、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B、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 5%C、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D、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E、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正确答案:E8、白细胞分类淋巴细胞百分率增高,主要见于A、严重化脓性感染时B、结核病C、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D、接触放射线E、应用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正确答案:B9、魏氏法检测血沉所采用的数值报告单位是A、mm/hB、cmC、cm/hD、cm/minE、mm/min正确答案:A10、精子原地打转,活动迟钝应属于哪一级A、c级B、a级C、b级D、0级E、d级正确答案:A11、以下为可经输血传播的疾病,错误的是A、TPB、HCVC、HIVD、HAVE、HBV正确答案:D12、血液有效形成的成分是A、血液所有成分B、血细胞C、血清D、血浆电解质E、纤维原蛋白正确答案:B13、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A、巨噬细胞B、T淋巴细胞C、B淋巴细胞D、Th1细胞E、朗格汉斯细胞正确答案:C14、下列哪一项不符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脑脊液检查结果A、溶菌酶升高B、MBP减低C、葡萄糖减低D、氯化物减少E、lgA增加正确答案:B15、被NCCLS推荐为检查尿蛋白定性的确证试验是A、磺基水杨酸法B、试带法C、比浊法D、沉淀法E、加热乙酸法正确答案:A16、下列哪项不属于输血的不良反应()A、溶血反应B、发热反应C、过敏反应D、细菌污染反应E、肺炎正确答案:E17、脑出血时的CSF的特点是A、迅速形成薄膜B、二管均呈红色,一管无色C、离心后,上清液无色D、出现血凝块E、离心后,上清液呈黄色正确答案:E18、巨幼红细胞性贫血时,血片易见A、镰刀形红细胞B、口形红细胞C、靶型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球形红细胞正确答案:D19、进行红细胞形态检查时,应在油镜下选择什么部位观察A、体部B、头体部C、尾部D、体尾交界处E、尾后部正确答案:D20、24小时尿液总量小于100ml或12小时内无尿定义为A、少尿B、无尿C、生理性多尿D、病理性多尿E、多尿正确答案:B21、红细胞膜上的ABH抗原主要构成物质是A、脂蛋白B、磷脂C、免疫球蛋白D、糖蛋白和糖脂E、胆固醇正确答案:D22、重度核左移指外周血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杆状核中性粒细胞的比值A、>10%B、>5%C、>15%D、>25%E、>1%正确答案:D23、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的原因为A、肺源性心脏病B、大面积烧伤C、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D、严重腹泻E、铁供应或吸收不足正确答案:E24、关于PDW意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PDW增大见于急性白血病化疗后、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B、PDW表示血小板分布宽度C、用所测单个血小板容积大小的变异系数表示D、PDW评估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情况E、PDW减低见于反应性血小板增多症正确答案:D25、前列腺ph增高可见于A、50岁以上者B、结核C、恶性肿瘤D、结石E、滴虫性前列腺炎正确答案:A26、关于乳糜尿的叙述,错误的是A、苏丹Ⅲ染色后,镜下可见大小不等的橘红色球形小体B、由淋巴管破裂致乳糜流入尿中所致C、常见于丝虫病D、加入乙醚充分震荡后,浑浊程度明显减轻E、离心后上清液澄清正确答案:E27、肝功能衰竭伴有出血倾向者,最适宜输注的是()A、冷沉淀B、全血C、普通冷冻血浆D、浓缩血小板E、新鲜冷冻血浆正确答案:E28、尿液中IgM增多表示A、血中IgM含量增多B、肾小球滤过膜轻度受损C、肾小管重吸收功能轻度受损D、肾小球滤过膜严重受损E、肾小管重吸收功能严重受损正确答案:D29、患者女性,32岁。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fb79e4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84.png)
临床检验基础练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1、下列哪种方法不能用于尿本一周蛋白的检测( )。
A、蛋白电泳法B、对一甲苯磺酸法C、葡萄糖氧化酶法D、免疫固定电泳法E、热沉淀一溶解法正确答案:C2、不会引起尿液pH升高的是( )。
A、进食较多的蔬菜B、尿内含大量血液C、进食蛋白质较高的食物过多D、服用小苏打或碳酸钾E、尿液被细菌污染正确答案:C3、有关β2-微球蛋白测定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尿β2-微球蛋白是反映肾近曲小管重吸收功能的指标B、血β2-微球蛋白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C、β2一微球蛋白在尿液中稳定D、血β2一微球蛋白受肾前性因素的影响较大E、由于尿中β2-微球蛋白含量甚微,目前多采用放射免疫性测定正确答案:C4、钾测定应选用( )颜色的真空采血容器A、淡蓝色B、淡绿色C、黄色D、棕色E、紫色正确答案:B5、ABO血型检测的临床意义不包括( )。
A、输血B、新生儿溶血病C、器官移植D、亲子鉴定E、用于血液病的诊断正确答案:E6、稀薄泡沫样痰常见的疾病是( )A、早期肺炎B、支气管扩张C、肺脓肿D、肺水肿E、支气管哮喘正确答案:D7、羊水中脂肪细胞染色所用染料是( )。
A、湖蓝染料B、苏丹Ⅲ染料C、硫酸尼罗蓝D、瑞特染料E、吉姆萨染料正确答案:C8、脱落细胞学涂片上,成团脱落的黏液柱状上皮细胞呈( )A、嵌铺砖状结构B、蜂窝状结构C、融合体样结构D、铺鹅卵石样结构E、无规则散乱正确答案:B9、本一周蛋白是免疫球蛋白的( )。
A、轻链B、多肽片段C、重链D、Fab片段E、Fc片段正确答案:A10、因内分泌性疾病、代谢性疾病或肾脏性疾病所致的尿量过多称为( )A、多尿B、病理性多尿C、少尿D、生理性多尿E、无尿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共90题,每题1分,共90分)1、胃酸分泌减少见于( )。
A、萎缩性胃炎B、胃癌C、胃泌素瘤D、继发性缺铁性贫血础E、十二指肠溃疡正确答案:ABD2、在血液分析仪中,白细胞分类原理的VCS法是指( )。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58361352a32d7375a4178079.png)
白细胞疾病及其检验第一部分习题一、名词解释1.慢性粒细胞白血病2.Ph染色体3.多毛细胞白血病4.全髓白血病5.双系列型(镶嵌型)白血病6.双克隆型白血病7.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8.多发性骨髓瘤9.骨髓增生性疾病10.类白血病反应11.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12.脾功能亢进二、简答题1.简述急性白血病复发标准。
2.简述ALL三个亚型之间的细胞形态学区别。
3.简述AML-M3可能出现的融合基因及对维甲酸的敏感性。
4.有哪些方法可检测残留白血病)5.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特点。
6.简述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征。
7.简述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的诊断标准。
8.简述多毛细胞白血病的诊断标准。
9.试述MDS红系细胞发育不良的形态学表现。
10.试述WHO的多发性骨髓瘤诊断标准。
11.原发性与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的鉴别要点是什么12.如何诊断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三、论述题1.试述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标准。
)2.试述CML加速期的诊断标准。
四、选择题【A1型题】1.FAB分型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20% B.≥25% C.≥30% D.≥10% E.≥15%2.某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粒细胞7%,早幼粒细胞53%,其FAB 分型应为A.AML-M1B.AML-M3 C.AML-M2aD.AML E.AML-M43.世界卫生组织(WHO)对造血组织肿瘤新的分类方法中,急性白血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有!A.≥20% B.≥25% C.≥30%D.≥10% E.≥15%4.急性AML-M3特异的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234)5.大多数AML-M3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 B.PML/RARαC.PLZF-RARαD.NPM-RARαE.DEK-CAN6.某ALL患者治疗后症状、体征消失,骨髓增生活跃,原始淋巴细胞2%,幼稚淋巴细胞7%,该患者目前处于@A.完全缓解期B.部分缓解期C.未缓解期D.复发期E.临床治愈期7.急性白血病持续完全缓解指从治疗后完全缓解起计算,在这一过程中无白血病复发达A.1~2年B.1~3年C.3~4年D.3~5年E.5年以上8.急性白血病长期存活指确诊之日起存活时间达A.2年以上B.3年或3年以上C.5年或5年以上D.8年以上E.10年以上9.急性白血病中,浸润症状如牙龈增生肿胀较明显的是A.AML-M1 B.AML-M3 C.AML-M2a'D.AML-M4 E.AML-M510.有关ALL细胞化学染色说法正确的是A.POX染色阴性B.POX染色阳性C.NAP积分降低D.PAS染色阴性E.α-NBE染色阳性11.有关ALL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免疫学分型将T细胞ALL分为4个亚型B.免疫学分型将B细胞ALL分为3个亚型C.仅10%ALL患者可检出克隆性核型异常相关性D.除ALL-L3型以外,ALL的免疫学亚型与FAB亚型之间无相关性E.免疫学分型将ALL分为T细胞ALL、B细胞ALL、T、B细胞混合性ALL<12.发热、肝脾肿大合并全血细胞减少首先应考虑A.再生障碍性贫血B.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C.多发性骨髓瘤D.白血病E.巨幼细胞贫血13.非白血性白血病是指患者A.血象中白细胞不升高,且无幼稚细胞,有白血病骨骨象B.血象及骨髓象尚不能证实为白血病的可疑病例C.血象类似白血病,实际上并无白血病骨髓象D.白血病患者血象中白细胞<15×109/LE.白血病患者无白血病细胞浸润性病变(14.某患者感头昏乏力,脾左肋缘下5cm,Hb80g/L,骨髓增生明显活跃,红系60%,幼红细胞类巨幼样变,原始粒细胞30%(NEC),该患者可能的诊断是A.AML-M2a B.AML-M6 C.巨幼细胞贫血D.溶血性贫血E.AML-M115.AML-M6红白血病期增生明显的是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晚幼红细胞D.网织红细胞E.成熟红细胞16.AML-M6时,红白血病亚裂孔现象指哪一阶段的红细胞减少A.原始红细胞B.早幼红细胞C.中幼红细胞D.晚幼红细胞E.网织红细胞1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时,骨髓中哪一阶段的巨核细胞应大于30% ~A.原始巨核细胞B.幼巨核细胞C.颗粒巨核细胞D.产板巨核细胞E.裸核巨核细胞18.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较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t(8;21)B.t(6;9)C.t(9;22)D.5q- E.7q-19.急性白血病时,提示预后不好的细胞遗传学改变是A.inv(6)B.t(15;17)C.t(8;21)D.t(12;21)E.7q-20.急性白血病完全缓解时,体内残留的白血病细胞在A.102以下B.102~104 C.104~106 #D.106~108 E.106~101021.检测B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 E.WT1基因22.检测T细胞ALL患者MTLC时,最可靠的基因标志是A.ras基因突变B.降钙素基因C.bcl-2D.SmIg E.WT1基因23.提示急性白血病预后较好的指标是A.CD34阳性B.P-糖蛋白阳性C.bcl-2高表达D.PML-RARα融合基因E.C-myc高表达*24.有关急性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细胞成熟障碍发生在较晚阶段B.具有高度异质性C.目前最新的分型是MIC分型D.发病主要涉及与生长相关的基因E.WHO分型是目前最全面的分型标准25.有关ALL骨髓象特点正确的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以成熟淋巴细胞增生为主C.粒细胞系地生活跃D.红细胞系增生活跃E.篮细胞多见26.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骨髓象特点是A.多数病例增生低下{B.早幼粒细胞与原始粒细胞比例在2:1以上C.胞质中含大量嗜苯胺蓝颗粒D.分类以原始细胞为主E.巨核细胞正常27.AML-M3典型的免疫表型是A.CD34阳性B.CD14阴性C.CD15阴性D.CD33阳性E.CD19阳性28.AML-M5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强阳性B.PAS阴性C.NSE阳性,不被NaF抑制D.SSB强阳性E.NBE阳性,且诊断价值较大¥29.AML-M7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ACP染色阳性B.5′-核苷酸酶染色阴性C.PAS染色阴性D.MPO染色阳性E.SSB染色阳性30.AML-M0的免疫表型特点是A.无髓系分化抗原表达B.可表达B细胞特异抗原CD19、CD20C.可表达T细胞特异抗原CD3、CD5D.表达CD34、HLA-DRE.MPO阳性:31.CLL的免疫学特点是A.淋巴细胞具有单克隆性B.大多数为T细胞异常增生C.T-CLL主要表达幼稚细胞标志D.B-CLL轻链同时有κ、λ两种E.Coombs试验均为阴性32.CLL外周血淋巴细胞绝对值应A.>3×109/L B.>4×109/L C.>5×109/LD.>6×109/L E.>7×109/L33.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常规特点说法正确的是A.发病初期即出现贫血B.外周血可见各阶段粒细胞,以中、晚幼粒细胞增多为主&C.原始粒细胞大于10%D.嗜碱粒细胞减少E.发病初期血小板减少34.HCL细胞化学染色特点是A.POX阳性B.ACP阳性,不被酒石酸抑制C.NAP强阳性D.NSE阳性E.PAS阴性35.淋巴肉瘤白血病细胞形态学特点是A.胞核小B.核染色质细致C.核仁有明显切迹D.有较多微绒毛E.FMC7强阳性36.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临床特点是?A.50岁以上女性多见B.起病较急C.脾大突出,一般无明显淋巴结肿大D.自觉症状突出E.肝大明显37.幼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免疫学特点是A.多数病例属T细胞性B.单抗FMC7几乎100%阳性C.CD19、CD20阳性率低D.CD103、CD5阳性E.无玫瑰花形成细胞存在38.幼淋巴细胞白血病外周血幼淋巴细胞应A.>20% B.>30% C.>45% .D.>55% E.>60%39.FAB分型中,AML-M1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细胞的A.≥30% B.≥40% C.≥50%D.≥70% E.≥90%40.AML-M5a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30% B.≥40% C.≥50%D.≥80% E.≥90%41.AML-M3骨髓中异常增多的细胞主要是A.原始粒细胞B.早幼粒细胞C.中幼粒细胞D.晚幼粒细胞E.杆状核细胞]42.最易并发DIC的白血病是A.AML-M3 B.AML-M1 C.CLLD.HCL E.PLL43.常出现绿色瘤的白血病是A.AML-M1 B.ALL C.CMLD.CLL E.PLL44.Auer小体易见于A.AML-M3 B.CML C.ALLD.AML-M0 E.AML-M745.AML-M4EO常出现哪一染色体异常】A.5号染色体B.7号染色体C.10号染色体D.22号染色体E.16号染色体46.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T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yCD3 B.CD2 C.TdTD.CyCD13 E.CD1547.诊断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双表型时,检测B细胞最具有特征性指标是A.CD10 B.CyCD22 C.TdTD.CD19 E.CD1548.AML-M2b常出现的染色体异常是A.t(8;21)B.t(15;17)C.+4?D.t(9;22)E.inv/del49.AML-M2常出现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 B.AML1-MTG8 C.PML-RARaD.MLL-ENL E.IL-3-IgH50.AML-M4E0出现的特异的融合基因是A.BCR-ABL B.CBFβ-MYH11 C.PML-RARαD.MLL-ENL E.IL-3-IgH51.AML-M5b 骨髓中原始细胞应占非红系的A.≥80% B.<80% C.≥90%D.≤90% E.≤85%:52.AML-M2a 的骨髓特点是A.Auer小体少见B.白血病细胞形态变异及核质发育不平衡C.红细胞增生正常D.巨核细胞系增生正常E.细胞退行性变少见53.AML-M5b 的细胞化学染色特点A.POX阴性B.NAP活性增高C.PAS强阳性D.α-NBE弱阳性,可被NaF抑制E.原幼粒细胞出现phi(φ)小体}54.AML-M2a 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应占非红细胞系的A.≥90% B.30%~89% C.≥30%D.50%~89% E.≥60%55.AML-M2b的骨髓特点是A.以原始及早幼粒细胞为主B.异常中性中幼粒细胞核浆发育不平衡C.核染色质浓集D.核仁不明显E.无Auer小体出现56.FAB分型将ALL按细胞大小分为¥A.3型B.4型C.5型D.6型E.7型57.ALL-L3的细胞形态特点是A.以小细胞为主B.核染色质较粗C.核仁小而不清D.胞浆量少E.胞浆嗜碱性,空泡明显58.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同时表达淋巴细胞系及髓系特征,称为A.双表型B.双系列型C.镶嵌型D.双克隆型E.系列转化型59.下列哪项对确诊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B.外周血片分类中有无幼稚细胞C.肝、脾、淋巴结肿大D.骨髓增生明显活跃,原始细胞比例增高】E.有发热及出血征象60.POX染色在鉴别急性白血病中,下述判断错误的是A.急粒(+),急单(±),急淋(-)B.小原粒与原淋细胞区别:前者可呈(+),后者(-)C.急单白血病与组织细胞性白血病均呈阳性反应D.急性早幼粒白血病与急单白血病区别:前者呈强(+),后者呈(±)E.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常呈阴性反应61.最能反映急性白血病特点的描述是A.一种造血干细胞克隆性疾病B.临床上可因贫血、感染、出血引起的并发症而死亡)C.异常增生的细胞因分化成熟障碍而阻滞于较早阶段D.外周血出现大量幼稚细胞E.其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清楚62.下列哪项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原始粒细胞的形态特点不相符A.核仁多为2~5个B.核染色质呈细致网状,均匀分布C.非特异性酯酶染色可呈阳性且不被氯化钠抑制D.可见白血病裂孔现象E.胞浆出现较多特异性颗粒63.骨髓检查原始粒细胞>80%,早幼粒细胞>10%,应考虑、A.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1型B.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2型C.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3型D.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4型E.急性骨细胞白血病M5型64.如在光镜下见到许多体积较小的白血病细胞,为鉴别是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或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可首选下列哪项试验A.PAS染色B.POX染色C.NAP染色D.ACP染色E.α-NAE染色65.颗粒增多的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最易并发DIC的主要原因A.白血病合并感染B.白血病合并溶血C.存在组织凝血活酶样促凝物质D.白血病细胞浸润:E.血小板破坏过多6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亚洲发病率较高,占成人白血病总数的百分数为A.10% B.20% C.40% D.70% E.80%67.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起源于下列哪种细胞的克隆性增殖性疾病A.单克隆性小淋巴细胞B.嗜酸性粒细胞C.嗜碱性粒细胞D.造血干细胞E.原始粒细胞68.慢性粒细胞白血病ph染色体阴性病例约占CML的A.90%~95% B.10%~15% C.5%~15%D.5%~10% E.<5%6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核型异常是^A.t(8;21)(q34;q11)B.t(22;9)(q11;q34)C.t(11;14)(q13;q32)D.t(14;19)(q32;q13)E.t(9;22)(q34;q11)7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特征性核型异常是A.t(8;21)(q22;q22)B.t(15;17)(q22;q12)C.t/del(11)(q23)D.t(9;22)(q34;q11)E.t(6;9)(q23;q34)71.大多数CML患者特异性融合基因是A.bcr/abl B.PML/RARαC.PLZF-RARαD.NPM-RARαE.DEK-CAN^72.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进行性脾肿大,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大于20%,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3.某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近期出现发热、乏力,脾脏明显增大,骨髓中原始及幼稚淋巴细胞25%,考虑其可能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发热,抗生素治疗无效,骨骼疼痛,外周血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30%,考虑其处于A.慢性期B.加速期C.慢粒急粒变D.慢粒急淋变E.慢粒急单变7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粒变患者,骨髓中原始粒细胞加早幼粒细胞应·A.≥10% B.≥20% C.≥30%D.≥40% E.≥50%76.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骨髓中原始细胞应A.≥10% B.≤10% C.≤20%D.≤30% E.≥20%77.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说法正确的是A.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急性粒细胞白血病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abl融合基因产生的蛋白质为P190C.慢性粒细胞白血病NAP积分明显升高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最突出的体征是胸骨压痛{E.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粒细胞分类等同于周围血常规78.有关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说法正确的是A.血清维生素B12浓度升高B.血清LDH降低C.血清钾降低D.血尿酸降低E.血清溶菌酶降低79.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起病缓慢,最突出的体征是A.乏力、盗汗、消瘦及低热B.脾肿大C.胸骨压痛D.贫血E.出血80.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在分子遗传学上的标志是)A.PML-RARα融合基因B.CAML-AF10融合基因C.BCR-ABL融合基因D.PLZF-RARα融合基因E.AML1-MTG8融合基因81.慢性粒细胞白血端正慢性期出现何种染色体异常与急变无关A.2Ph B.i(17q)C.+16 D.+8 E.inv/del 8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血液生化检验中下列哪一项显著升高A.血清乳酸脱氢酶B.溶菌酶C.血清钾D.血清维生素B12E.尿酸83.鉴别慢性与类白血病反应,首选A.POX染色B.PAS染色C.NAP染色)D.AS-DCE染色E.铁染色84.慢性粒细胞白血病象呈哪一种类型贫血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B.单纯小细胞性贫血C.大细胞性贫血D.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E.双型性贫血85.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骨髓象中粒细胞显著增生,以哪组细胞居多A.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分叶核粒细胞B.中性中幼粒、晚幼粒和杆状核粒细胞C.早幼粒、中性中幼粒和晚幼粒细胞D.原粒细胞和早幼粒细胞…E.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和中幼粒细胞86.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早期红细胞数和血红蛋白A.明显升高B.重度降低C.轻度降低D.中度降低E.正常或稍高87.关于慢粒急变期的诊断标准正确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B.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C.外周血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30%D.NAP积分减低甚至0分E.CFU培养集落或集簇较正常明显增加@88.与慢粒加速期的诊断标准不符的是A.外周血或骨髓中原始细胞(Ⅰ型+Ⅱ型)>10%B.外周血嗜碱性粒细胞>20%C.骨髓中有显著的胶原纤维增生D.一般无Ph染色体以外的其他染色体异常E.脾脏进行性肿大89.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特点A.多见于老年人B.白细胞计数增高C.骨髓中可见大量幼淋巴细胞D.常并发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E.篮细胞增多[90.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早期骨髓中原始淋巴细胞和幼淋巴细胞约占A.5%~10% B.5%~15% C.10%~15%D.10%~20% E.15%~20%91.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伴发AIHA时A.淋巴细胞显著增多B.红细胞减少C.粒细胞系增多D.粒细胞系减少E.幼红细胞显著增生92.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贫血B.出血C.感染D.皮肤病变E.营养不良93.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是于…A.原始或幼稚淋巴细胞异常增殖B.主要是B淋巴细胞增生C.多能干细胞的克隆性增殖D.髓细胞恶性增生E.以上者不是94.可决定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表型是T细胞性的指标是A.14q11 B.14 q 32 C.13 q 14 D.9 q 34 E.22 q11 95.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CLL约占慢淋的A.70% B.80% C.95% D.60% E.50% 96.部分慢淋病人可见13 q14异常,1314带是下列哪一个抑癌基因所在位点A.Lg基因 B.bcl-2基因C.CT基因D.ras基因E.Rb基因97.关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95%的CLL为T细胞性,B细胞性仅占5%B.染色体异常以+12最多见C.T-CLL的特征性染色体异常为inv(14)D.CLL患者核型演变很少见,一旦发生往往预后不良E.染色体结构异常以14 q+最常见98.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晚期血象常表现为A.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升高B.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升高C.红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D.红细胞升高、血小板减少E.红细胞和血小板同时增高或降低99.符合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化学染色的是?A.PAS阴性、NAP积分降低B.PAS阳性、NAP积分降低C.PAS阴性、NAP积分增高D.PAS阳性、NAP积分增高E.PAS积分值增高、NAP积分值降低100.下列哪一项与慢淋的诊断标准不符A.外周血淋巴细胞比例≥50%,绝对值≥5×109/LB.外周血以成熟淋巴细胞为主C.骨髓以幼稚淋巴细胞为主D.骨髓增生活跃或明显活跃,淋巴细胞≥40%E.外周血淋巴细胞持续增高≥3个月(排除其他引起淋巴细胞增多的疾病)101.关于嗜酸粒细胞白血病错误的是]A.临床分为急性和慢性两型B.以嗜酸性粒细胞恶性克隆性增生为特征C.根据形态学可分为原始细胞型、幼稚细胞型和成熟细胞型D.原粒细胞<5%E.可有白血病裂孔现象102.“花细胞”是下列哪种白血病细胞形态的特征性改变A.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B.幼淋巴细胞白血病C.多毛细胞白血病D.成人T细胞白血病E.浆细胞白血病103.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最重要的诊断方法是~A.形态学检查B.细胞化学染色检查C.免疫表型检查D.骨髓组织病理检查E.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104.某灯细胞,直径12~14μm ,胞浆丰富,浅蓝色,无颗粒,核/浆比率低;核圆形或卵圆形;核染色质较原始淋细胞为粗,但又比成熟淋巴细胞细,为颗粒状或块状;有大而显著且多为单个的核仁。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练习题
![临床医学检验主管技师考试辅导《临床检验基础》 第三章 白细胞检查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825fbc48a5e9856a561260d5.png)
第三章白细胞检查一、A11、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中性粒细胞大小不均B、H-J小体C、空泡变性D、退行性变E、毒性颗粒2、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最常用于A、诊断真性红细胞增多症B、诊断变态反应性疾病C、诊断黏液性水肿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与类白血病反应的鉴别诊断E、以上都不是3、不符合典型的严重感染患者的外周血象的变化是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退行性变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性粒细胞常轻度增加E、单核细胞可见增多4、临床复查白细胞计数,评价其准确性的考核方法是A、变异百分率评价法B、两差比值评价法C、双份计数标准差评价法D、重复计数标准差评价法E、常规考核标准5、关于电阻法血细胞分析仪进行白细胞分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只能对白细胞进行五分类B、可完全代替显微镜分类法C、显微镜检查法仅作筛选,以血细胞分析仪分类为准D、电阻法原理是目前所有血细胞分析仪的原理E、准确性高、易于标准化6、白细胞总数与中性粒细胞百分率均增高同时有明显核左移时,常表示A、造血功能衰退B、预后良好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感染已近恢复期7、嗜酸性粒细胞乙醇-伊红稀释液中加入碳酸钾的作用是A、破坏白细胞、红细胞,并促进嗜酸性颗粒着色B、保护嗜酸性粒细胞D、为嗜酸性粒细胞保护剂E、染料使嗜酸性粒细胞着色8、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生理功能中突出的特点是参与A、过敏反应B、趋化作用C、胞饮作用D、脱颗粒作用E、以上都是9、成人粒细胞缺乏症是指外周血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绝对值持续低于下列哪一项A、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8×109/LB、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5×109/LC、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D、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8×109/LE、中性粒细胞绝对值<0.6×109/L10、关于中性粒细胞反应性增多的叙述,错误的是A、机体对各种病因的应激反应B、动员骨髓储备池中的粒细胞释放C、动员边缘池粒细胞进入循环池D、增多的粒细胞主要是原始或幼稚粒细胞E、急性溶血所致的中性粒细胞增高属反应性增多11、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在接触抗原后繁殖的主要场所是A、肝和淋巴结B、脾和淋巴结C、骨髓和淋巴结D、淋巴结E、胸腺和淋巴结12、不会引起白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流行性出血热B、伤寒C、狂犬病D、百日咳E、急性心肌梗死13、中性粒细胞中的颗粒在生长过程中受阻或发生变性后可形成A、中毒颗粒B、空泡C、杜勒小体D、核棘突E、核变性14、引起中性粒细胞数量增加的疾病是A、伤寒B、疟疾D、过敏性休克E、副伤寒15、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哪一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E、棘形红细胞16、与遗传性疾病有关的粒细胞异常形态改变是A、Alder-Reilly畸形B、Dohle小体C、棒状小体D、Mott细胞E、棘形细胞17、中性粒细胞空泡变性认为是A、细胞脂肪性变B、糖原颗粒变性C、染色不佳D、胞质溶解E、内质网变性18、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的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E、结构模糊19、中性粒细胞的生理性变化不包括A、新生儿白细胞数一般在(15~30)×109/LB、女性妊娠期白细胞总数增高C、安静状态下白细胞数较低D、急性失血时白细胞数增高E、冷水刺激后白细胞数增高20、与白细胞形态异常无关的变化是A、中毒颗粒B、卵磷脂小体C、Dohle小体D、棒状小体E、Russell小体21、血液检验中,下列哪项指标参考值无性别差异A、白细胞计数B、红细胞计数C、血红蛋白测定D、血细胞比容E、血沉22、关于中性粒细胞中毒颗粒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比正常中性颗粒粗大B、染色呈黑色或紫黑色C、可遍布于细胞核上D、大小不等E、分布不均匀23、关于白细胞核左移,下列叙述哪项较为确切A、外周血杆状核粒细胞增多,甚至出现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幼粒等更幼稚细胞为核左移B、外周血涂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很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E、中性粒细胞五叶核以上者超过3%24、不属于中性粒细胞毒性变化的是A、Russell小体B、中毒颗粒C、空泡D、Dohle小体E、退行性变25、在疾病过程中,出现中性粒细胞核象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机体抵抗力好D、骨髓造血功能旺盛E、中性粒细胞成熟障碍26、不会引起嗜碱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荨麻疹B、溃疡性结肠炎C、真性红细胞增多症D、急性淋巴结炎E、嗜碱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7、特异性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免疫活性细胞是A、T淋巴细胞B、B淋巴细胞C、巨噬细胞D、朗格汉斯细胞E、Th1细胞28、关于核左移定义的叙述,错误的是A、再生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增高B、退行性左移,其白细胞总数不增高或减低C、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计数<5%D、指外周血涂片中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可出现幼稚细胞E、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左移、中度左移和重度左移29、白细胞计数反映的白细胞数量是A、循环池B、成熟池C、边缘池D、分裂池E、储存池30、引起淋巴细胞数量减低的疾病是A、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白血病性淋巴肉瘤B、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接触放射线C、急性大叶性肺炎、结核D、急性大叶性肺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E、风疹、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31、白细胞计数值的日间短暂变化主要是由于A、分裂池的白细胞数增加B、成熟池的白细胞成熟时间缩短C、贮备池的白细胞释放增加D、边缘池的白细胞数量增加E、循环池和边缘池的白细胞重新分配32、不会引起嗜酸性粒细胞数量增多的疾病是A、支气管哮喘B、湿疹C、伤寒D、慢性粒细胞白血病E、肠寄生虫33、中度左移: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数均增高,杆状核粒细胞>10%并有少数晚幼粒细胞和中毒性改变A、造血功能衰退B、感染已近恢复期C、感染严重D、轻度感染E、预后良好34、关于白细胞增多或减少定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细胞检验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白细胞稀释液不能破坏下列哪种红细胞A.正常红细胞B.畸形红细胞C.网织红细胞D.有核红细胞2. 某患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5×109/L,分类中性中幼粒细胞0.005,晚幼粒细胞0.06,杆状A核细胞0.25,分叶核细胞0.55,此血象表示A.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B.类白血病反应C.退化性左移D.退化性右移3. 某患者白细胞计数为1.50×l09/L,但分类100个白细胞时遇到有核红事细胞20个,经校正后此患者白细胞数应报告为A.1.80×109/LB.1.35×109/LC.1.25×109/LD.1.20×109/L4. 检查红斑狼疮细胞(LEC)的几种方法中,何者阳性率最高A.血块法B.末梢血法C.滴血法D.去纤维法5. 在白细胞成熟过程中,最先含有特异性颗粒的细胞是A.中幼粒细胞B.晚幼粒细胞C.早幼粒细胞D.杆状核粒细胞6. 下列现象何者与白细胞无关A.Auer小体B.Döhle体C.中毒颗粒D.Howell-Jolly小体7. 正常生理情况下白细胞变化规律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A.早晨较高,下午较低B.安静松弛时较低,进食后比进食前高C.剧烈运动,剧痛和激动时显著增多D.妊娠期常轻度增加 8. 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最有意义的是A.贫血B.白细胞减少C.LE细胞D.类风湿因子9. 伴有中毒颗粒的中性粒细胞与嗜碱性粒细胞最好鉴别方法是A.瑞氏染色后两者颗粒不同B.瑞氏染色后两者细胞核形态不一C.可用pH6.4缓冲液进行瑞氏染色D.可用pH5.4缓冲液进行姬姆萨染色10. 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增多的是A.伤寒B.副伤寒C.再生障碍性贫血D.急性链球菌感染11. 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增多的是A. 伤寒B.过敏性休克C.心肌梗塞D.疤疾12. 中性粒细胞的几种毒性变化,何种表现为核浆发育不平衡A.中毒颗粒B.Döhle体C.空泡D.退行性变13. 关于几种白细胞的叙述,哪项是正确的A.嗜酸性粒细胞的颗粒同中性粒细胞的颗粒一样大B.单核细胞是只有一个核的圆形细胞,通常是过氧化物酶阴性C.嗜碱性粒细胞一般约占全部自细胞的5%~8%D.淋巴细胞核圆形,偶见凹陷,染色质粗糙致密14. 下列哪项与中性粒细胞退行性变无关A.胞体肿大B.核固缩C.核棘突D.核溶解15. 关于中性粒细胞核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核分叶多的细胞增多说明造血功能衰退B.五叶核以上粒细胞超过0.03称核右移C.核左移常为预后不良之兆D.疾病恢复期可出现一过性核右移现象16. 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脾功能亢进B.尿毒症C.急性溶血D.肺吸虫病17. 下列结果哪项不符合典型的严重感染患者A.白细胞总数常增加B.中性粒细胞出现核左移及退行性病变C.淋巴细胞相对减少D.嗜酸性粒细胞常轻度增加18. 血液标本检查红斑狼疮细胞(LEC),除了严格掌握时间.温度及制作涂片要求外,试验关键还在于A.血凝后马上捣散血块,低速离心后孵育B.采血后立即放入水浴箱内C.让血清尽早析出D.尽早分离出白细胞层19. 关于白细胞核象左移,哪项较为确切A.粒细胞杆状核以上阶段的细胞增多称核左移B.外周血片中出现幼稚细胞称核左移C.未成熟的粒细胞出现在外周血中称核左移D.分类中发现许多细胞核偏于左侧的粒细胞称核左移20. 正常情况下,血涂片经染色后中性粒细胞核象哪项最多见A.杆状核B.二叶核C.三叶核D.四叶核21. 关于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总数超过20.0×109/L时,一般应分类计数200个白细胞B.当血涂片上发现幼稚红细胞时,应列入白细胞分类总数中并报告百分率C.快速染色法无法确定的细胞,应用瑞-姬氏染色复查D.要避免重复计数,玻片应由血膜边缘向中央依次上下呈曲线移动22. 从原始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到中幼粒细胞均有合成DNA的能力,这类粒细胞应属于A.分裂池B.成熟池C.贮存池D.循环池23. 在疾病进行期出现中性粒细胞核右移常提示A.预后不良B.预后良好C.机体抵抗力强D.骨髓造血机能旺盛24. 作嗜酸性粒细胞计数时,如血液稀释20倍,计数9个大方格数得嗜酸性粒细胞21个,则此标本嗜酸性粒细胞应报告为A.0.466×109/LB.0.932×109/LC.0.420×109/LD.1.050×109/L2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白细胞中仅有中性粒细胞具有运动功能B.红斑狼疮细胞的形成常需中性粒细胞参与C.嗜酸性粒细胞吞噬能力比中性粒细胞差D. 嗜碱性粒细胞含有组织胺样和肝素样物质26. 取静脉血20μl加至0.78ml白细胞稀释液内,混匀,滴入计数盘,计数五个大方格中白细胞数为625个,则应报告白细胞计数结果为A.500×109/LB.25.0×109/LC.50.0×109/LD.62.5×I09/L27. 下列不具有吞噬功能的细胞是A.嗜碱性粒细胞B.中性粒细胞C.单核细胞D.嗜酸性粒细胞28. 剧烈运动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暂时增加,其主要原因是A.神经兴奋B.血管收缩C.骨髓刺激D.体内白细胞重新分布29. 下列疾病中性粒细胞常减少的是A.化脓性炎症B.疤疾C.大叶性肺炎D.尿毒症30. Pelger-Hüet畸型的特点是A.染色质聚集成小块或条索网状,其间有空白间隙B.中性粒细胞中含包涵体C.中性粒细胞分叶增多,常为5~9叶D.通常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性缺陷31. 几种白细胞经瑞氏染色后,其胞浆内颗粒的描述,错误的是A.中性粒细胞胞浆中细小均匀的颗粒被染成紫红色B.嗜酸性粒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均匀的桔红色颗粒C.单核细胞胞浆内有细小尘土样紫红色颗粒D.淋巴细胞胞浆内有粗大.大小不均的较多的嗜天青颗粒32. 关于白细胞寿命的几种说法,错误的是A.从原始细胞到在组织中破坏死亡共10~15天B.粒细胞在骨髓内发育成熟后释放入血,再进入组织4天内破坏死亡C.T淋巴细胞寿命项达100天以上D.B淋巴细胞寿命为30天左右33. 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小儿白细胞变化曲线中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两次交叉时间分别为A.1~2天,1-2岁B.2~3天,2~3岁C.6~9天,4~5岁D.8~10天,8~10岁34. 中性粒细胞增多,最常见的原因是A.急性感染和化脓性炎症B.中毒C.急性出血D.恶性肿瘤,35. 如果血片厚薄均匀,染色良好,每高倍镜下可见4~6个白细胞,则可粗略估计此患者白细胞总数为A.(4~7)×109/LB. (7~9)×109/LC.(10~12)×109/LD.(13~18)×109/L36. 下列叙述中哪项是正确的A.能见到多个核仁的细胞,可考虑为幼稚或异常细胞B.细胞越成熟,核在细胞中所占面积比(N/C)越是增大C.嗜天青颗粒仅见于成熟的中性粒细胞D.核左移为杆状核粒细胞减少的状态37. 伤寒病人外周血中白细胞减少,主要原因是哪部分的白细胞增多所致A.成熟池.B.分裂池C.循环池D.边缘池38. 关于不同年龄白细胞的生理变化,哪项是错误的,A.新生儿白细胞一般在15.0×109/L左右B.初生儿外周血白细胞主要为淋巴细胞C.婴儿期淋巴细胞均较高,可达0.70D.4~5岁儿童,淋巴细胞与中性粒细胞基本相等39. 日常白细胞计数仅反映了下列哪部分中的白细胞数A.分裂池B.边缘池C.循环池D.成熟池40. 血涂片经瑞氏染色后,Alder-Reilly畸型的形态特点是A.中性粒细胞中含巨大深染的嗜天青颗粒B.中性粒细胞中有数个直径2~5μm 的包涵体C.中性粒细胞常为杆状或分两叶D.中性粒细胞含有淡蓝色大而圆的包涵体41. 下列几秒异常白细胞何者表现为成熟中性粒细胞核分叶能力减退A.Alder-Reilly畸型B.Pelger-Hüet畸型C.chedialk-Higashi畸型D.May--Hegglin畸型42. Dohle氏体主要由下述何种物质组成A.RNAB.变性脂蛋白C.变性珠蛋白D.铁蛋白43.溶血标本不会影响以下检验结果的是A.红细胞计数B.白细胞计数C.血涂片D.血清钾浓度E.转氨酶44.卡波环现认为可能是A.核残余物B.脂蛋白变性C.色素沉着D.血红蛋白聚集E.胞质发育异常45.血涂片计数100个白细胞见25个有核红细胞,白细胞计数值为10X109/L,则白细胞计数的真实值为A.4X109/LB.8X109/LC.10X109/LD.12.5X109/LE.15X109/L46.不影响血液成分的生理因素是A.吸烟B.进食C.采血方法D.运动E.情绪激动四、名词解释1.中毒颗粒2.杜勒体3.核左移4.核右移5.异型淋巴细胞6.类白血病反应五、简答题1.中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2.根据粒细胞发育阶段及分布特点人为划分那些部分?3.中性粒细胞常见的毒性变化有哪些?4.嗜酸性粒细胞病理性增多的临床意义?六、论述题1.白细胞计数的临床意义?2.外周血异常白细胞形态有哪些改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C 2B 3D 4B 5A 6C 7D 8D 9D 10D 11D 12A 13B 14C 15B 16C 17C 18D 19B 20B 21C 22D 23C 24D 25B 26A 27D 28B 29B 30A 31C 32B 33D 34D 35C 36C 37B 38D 39B 40D 41B 42A 43D 44A 45B 46D 47B 48A 49D 50A 51B 52C 53A 54D 55B 56C 57B 58A 59D 60D 61D 62D 63B 64A 65A 66B 67B 68D 69A 70B 71B 72D 73D 74D 75A 76D 77C 78B 79C 80B 81D 82C 83D 84D 85B 86A 87C 88C 89C 90D 91B 92C 93D 94C 95D 96B 97C 98C 99D 100D 101B 102A 103D 104C 105C 106B 107C 108B 109A 110B 111B 112A 113A 114C 115A 116C 117C 118D 119A 120D 121A 122C 123B 124D 125D 126C 127C 128B 129D 130C 131C 132A 133D 134A 135A 136A 137D 138C 139C 140B 141A 142A 143A 144A 145B 146C 147D 148D 149C 150D 151C 152A 153D 154B 155C 156A 157D 158D 159C 160A 161B 162A 163D 164B 165D 166C 167A 168B 169A 170D 171A 172C 173E 174B 175B 176A 177C 178B 179C 180B 181C二、多项选择题1ABCE 2ABCDE 3AB 4ABC三、填空题1、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2、运输功能;协调功能;)维护机体内环境稳定;防御功能3、左手中指无名指指端大指足底内外侧缘部4、肘部静脉5厚薄适宜头体尾分明边缘整齐两侧应留有空隙6、化学的亲和作用物理的吸附作用7、白细胞特异性颗粒细胞核寄生虫8、采血位置选择不当稀释倍数不准充液不当血液发生凝集误认仪器不准混合细胞悬液时产生大量气泡9、中性分叶核粒细胞中性杆状核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10、(4~10)×109/L 男性:(4.0~5.5)×1012/L 女性:(3.5~5.0)×1012/L (100~300)×109/L11、9.375×10912、分裂池成熟池储备池循环池边缘池13、急性感染严重的组织损伤及大量血细胞破坏急性内出血急性中毒白血病及恶性肿瘤14、嗜酸性粒细胞15、嗜碱性粒细胞16、单核细胞17、严重化脓菌感染败血症恶性肿瘤急性中毒大面积烧伤18、核左移19、核右移20、空泡型不规则型幼稚型21、促红细胞生成素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22、Nacl、Na2SO4Hgcl 蒸馏水23、HbA HbF24、SHb 540nm25、试剂无毒性26、120~160g/L 110~150g/L 170~200g/L27、骨髓造血功能低下造血原料缺乏红细胞破坏增加红细胞丢失过多28、淡红色圆盘状 6.7~7.7微米浅染苍白区29、染色质小体卡-波环碱性点彩红细胞有核红细胞30、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异常先天性血小板减少31、晚幼红细胞成熟红细胞煌焦油蓝32、0.5%~1.5% 2%~6% (24~84)×109/L33、增多减少34、40%~50% 37%~47%35、fl(10-15L) Pg(10-12g) (g/L)36、82~92 27~31 320~36037、<<<38、重金属中毒嗜碱性物质变性粗细不等的蓝黑色颗粒39、伤寒长期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40、各种蛋白质成分比例总蛋白的浓度41、红细胞的数量红细胞的形态红细胞的聚集状态42、0~15mm/h 0~20mm/h43、枸橼酸钠 4:144、病人血清中存在LE因子受损或退变的细胞核具有吞噬活性的白细胞45、电阻抗法46、小细胞区中间细胞区大细胞区47、WBC RBC Hb HCT MCH MCV MCHC PLT 白细胞比率大型白细胞计数48、红细胞体积大小异常性变异系数49、双峰改变50、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提供参数越来越多精密度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快越来越注重环保质量功能得到加强智能化程度越来越高四、名词解释1、抗凝:用物理或化学的方法,除掉或抑制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以阻止血液凝固的方法2、抗凝剂:指能阻止血液凝固的化学试剂3、瑞氏染液:由酸性染料伊红核碱性染料美蓝组成的复合染料4、中毒颗粒:中性粒细胞胞质中出现的粗大、大小不等、分布不均匀的紫黑色或深紫红色颗粒5、杜勒体:中性粒细胞胞质毒性变化而保留的局部嗜碱性区域6、核左移:外周血中杆状核粒细胞增多并出现晚幼粒、中幼粒甚至早幼粒细胞7、核右移:外周血中5叶核及5叶核以上的中性粒细胞>3%8、异性淋巴细胞:在病毒或过敏原等因素刺激下,外周血淋巴细胞增生并发生异常形态变化9、网织红细胞:介于晚幼红细胞和成熟红细胞之间尚未完全成熟的红细胞10、嗜碱性点彩红细胞:因为某些重金属中毒,胞质中残存的嗜碱性物质变性沉淀而形成的11、红细胞沉降率:红细胞在一定条件下沉降速度,简称血沉12、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血细胞分析仪测量一定数量的红细胞体积后,计算求得的反映外周血红细胞体积大小异常性的参数,用红细胞体积的变异系数来表示13、类白血病反应:机体对某些刺激因素所产生的类似白血病表现的血象反应14、贫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低于参考值的下限,为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是一种症状,某些类型的贫血红细胞形态会产生特殊的变化五、简答题1、血液的功能有哪些(1)运输功能(2)协调功能(3)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4)防御功能2、毛细血管采血法注意事项?(1)采取末梢血以左手中指或无名指指端内侧为宜,婴幼儿选用大趾及足底内外缘部采血(2)严重烧伤患者,选取皮肤完整处采血(3)采血器材选用一次性“专用采血针”(4)穿刺深度约为3mm(5)切忌用力挤压,避免混入组织液或导致血液凝固3、临床检验项目常用的抗凝剂有哪些?抗凝原理分别是什么?(1)枸橼酸钠抗凝剂,枸橼酸钠可以与血液中的钙离子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