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74026a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d6.png)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练习,培养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来增强文章感染力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掌握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时机和方法。
(2)能够区分议论和抒情在记叙文中的不同作用。
2、教学难点(1)如何使议论和抒情与记叙的内容自然融合,不显得生硬突兀。
(2)引导学生在写作中灵活运用议论和抒情来深化文章主题,表达真情实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示例分析法、练习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我们在写记叙文的时候,往往只是单纯地讲述事情的经过,这样的文章虽然能够把事情说清楚,但是却缺乏感染力和深度。
如果我们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一些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加生动、深刻,引起读者的共鸣。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二)知识讲解1、记叙中穿插议论的作用(1)深化主题通过议论,能够揭示事件所蕴含的深刻意义,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
例如:《走一步,再走一步》中,“我曾屡次发现,每当我感到前途茫茫而灰心丧气时,只要记起很久以前我在那座小悬崖上所学到的经验,我便能应付一切。
我提醒自己,不要想着远在下面的岩石,而要着眼于那最初的一小步,走了这一步再走下一步,直到抵达我所要到的地方。
”这段议论深化了文章的主题,让读者明白了在面对困难时,要将大困难分解成小困难,一步步去克服的道理。
(2)画龙点睛在记叙文的结尾或关键处进行议论,能够起到总结全文、点明中心的作用。
比如:《背影》的结尾“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
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这段议论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深深思念,是全文的点睛之笔。
2、记叙中穿插抒情的作用(1)抒发真情实感抒情能够直接表达作者内心的感受和情感,使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例如:《阿长与〈山海经〉》中,“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作者通过直接抒情,表达了对阿长的深切怀念和感激之情。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366b8902d276a200292e08.png)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习作目标】⒈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⒉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⒊领悟爱的力量的伟大,懂得爱的教育的重要。
【写作指津】一. 记叙文里的记叙在记叙文中,叙述是基础。
一讲叙述,首先涉及的就是叙述的对象——事情。
一般说来,当我们拿到一个记叙文的题目,头脑中总会浮现出好几件符合题目要求的事情,究竟写哪一件,必须本着叙事典型的标准,作出判断和选择。
怎样符合叙事典型的标准呢?首先,选写的事情在本质上要有代表性;其次,选写的事情还要有时代的特色。
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二. 议论文中的记叙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
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
比如毛泽东同志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说:“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这就是高度地概括化了的语言。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
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要做到清楚而概括地叙述事实论据,首先要善于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其次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要写好议论文,必须运用好叙述,叙述的重点是定向转述。
定向转述,不是把人物原来的经历和事件经过照抄照搬,而是服从议论需要的再创作。
为了议论的需要,定向转述要选择恰当的角度或口径,转述有关的事件,为议论提供依据,使叙述的材料与观点一致起来。
定向转述关键在定向上,同一个材料,服从于不同的议论观点就有不同的方向、角度的转述,就有不同的论证效果。
议论与叙述的完美融合——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指导
![议论与叙述的完美融合——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指导](https://img.taocdn.com/s3/m/56976219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fc3d872.png)
议论与叙述的完美融合——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指导。
议论和叙述两种文体有着不同的特点,但在写作中完美融合这两种文体则可以使文章更加充实丰满,更有说服力。
因此如何在记叙中融入议论,成为了格外重要的一个环节。
本文将介绍如何在教案指导中运用议论教学法。
一、议论教学法在记叙中的应用议论教学法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可以让学生在教学中更好地理解问题并做出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记叙中,我们可以将议论与描述相结合,让学生在课堂中找到更为实际的解决方案,从而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以一件事情作为例子让学生了解其中的道理。
比如让学生思考如何面对各种挑战,我们可以给他们讲述一个故事——讲述一个孩子如何战胜自己的恐惧,不断努力。
二、如何在教学中运用议论教学法对于教师来说,如何运用议论教学法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学生来说,他们应该充分了解其中的用意,并掌握教学中的重点。
1.创造性思维采用议论教学法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因此教师要具备良好的创新思维能力,这样才能避免重复或过于传统的教学方式。
2.提倡交流合作在教学中,我们要提倡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让学生们通过讨论能够更好地理解问题,并且在交流中华文解决问题的方法。
3.明确教学目标在进行教学中,我们要明确教学目标,让学生知道他们学了什么,为什么要学,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完成课堂教学任务的多样性对于教师来说,教与学是两个相辅相成的过程。
因此,在课堂中我们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教学方案,让学生在课堂中进行多样化的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有趣的实例来引导学生思考问题。
例如,让学生们观看一部电影、一场演讲或一个视频等等,通过这些方式来锻炼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还可以通过故事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从而更好地融入议论。
四、结论在记叙教学中,议论与叙述的完美融合可以使课堂更加充实丰满,更有说服力。
因此,学生和教师都应该掌握好这一技巧。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fa01b0876232f60ddccda38376baf1ffd4fe372.png)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议论和抒情手法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 提高学生写作记叙文的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穿插议论:在记叙文中适时加入对事件、人物或景物的看法,以表达自己的观点。
2. 穿插抒情:在记叙文中适时表达自己的情感,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学会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具表现力。
2. 教学难点:如何恰到好处地运用议论和抒情,使文章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四、教学方法:1.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品中议论和抒情的运用。
2. 实践指导法:让学生动手实践,修改作文中的议论和抒情部分。
3. 讨论法:分组讨论,交流如何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案例文章,用于分析讲解。
2. 学生准备自己的作文,用于修改和讨论。
【教学环节】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在记叙文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重要性。
2. 案例分析:分析优秀作品中的议论和抒情手法,让学生体会其作用。
3. 实践指导:让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尝试穿插议论和抒情。
4. 讨论交流:分组讨论,分享修改后的作文,交流心得体会。
5. 总结提升: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六、教学过程:【课堂导入】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在写作记叙文的时候,是否觉得文章缺乏深度和感染力呢?”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案例分析】教师展示优秀文章片段,让学生分析其中议论和抒情的手法。
如:原文:“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烈士陵园。
”修改后:“那天,阳光明媚,我们来到了庄严肃穆的烈士陵园,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为国家繁荣昌盛而英勇献身的烈士们。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修改后的句子如何在记叙中穿插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实践指导】1. 议论要言之有物,表达自己的观点。
2. 抒情要真实自然,体现真挚的情感。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b221b1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5f.png)
《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引导学生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3、通过写作实践,提高学生在记叙中运用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作用。
(2)掌握在记叙文中恰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方法。
2、教学难点学会在记叙文中自然、巧妙地穿插议论和抒情,使文章更有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示例分析法、写作实践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我们的写作中,单纯的记叙往往会显得平淡无奇。
如果能在记叙中适当地穿插议论和抒情,就能够让文章更有深度,更能引起读者的共鸣。
那么,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技巧。
(二)理解记叙、议论和抒情的概念及作用1、记叙记叙是对人物的经历、事件的发展过程作概括的陈述。
它是写作中最基本、最常见的表达方式。
2、议论议论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或事件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态度和看法。
在记叙文中,议论可以深化主题,揭示事物的本质。
3、抒情抒情是作者抒发和表现自己的感情。
它可以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示例分析1、出示一篇单纯记叙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后谈谈感受。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学生可能会觉得文章只是在陈述事实,缺乏情感和深度。
2、再出示一篇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文章,让学生对比阅读。
比如:“昨天,我去了公园。
公园里的花开得很鲜艳,有红的、粉的、白的,它们像是一群争奇斗艳的少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展现着自己的美丽。
我沿着小路散步,看到了很多人在锻炼身体,有的在跑步,有的在打太极拳。
他们充满活力的身影让我感受到了生命的律动,运动是多么美好的事情啊!我还看到了一个小孩在放风筝,他跑得很快,风筝飞得很高。
《议论文中的记叙》教案
![《议论文中的记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41a1c7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c6.png)
《议论文中的记叙》教案那么,在议论文中加入记叙方式的表达呢?究竟是怎样的一种表达方式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一、教学目标1.了解议论文和记叙文的特点和写作方法;2.理解在议论文中使用记叙方式的意义和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记叙方式来支撑议论文的论点。
二、教学内容1.议论文和记叙文的特点2.议论文中使用记叙方式的意义3.议论文中使用记叙方式的方法三、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一个小故事或者情景来引入议论文和记叙文的关系,并提出议论文中加入记叙方式的议题。
2.学习议论文和记叙文的特点让学生通过老师的讲解和举例,了解议论文是一种对事物进行论证、辩论、评价的文体,记叙文是以叙述事物发展过程为主要表现方式的文体。
3.分组讨论老师给学生几个议论文的片段,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如何在这些议论文中加入记叙方式来更好地支撑论点。
4.分组演练让学生按照讨论的结果,进行当堂演练,通过角色扮演或者小组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展示如何在议论文中使用记叙方式。
5.总结讨论在演练结束后,老师让学生总结一下在议论文中加入记叙方式的意义和方法,以及如何更好地运用这种表达方式来支撑论点。
6.作业布置布置一篇议论文的作业,要求学生在文中使用记叙方式来支撑论点,并在写作过程中注意逻辑性和连贯性。
四、教学要点1.明确议论文和记叙文的特点和区别;2.理解在议论文中使用记叙方式的意义和方法;3.能够正确运用记叙方式来支撑议论文的论点。
五、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记叙方式来支撑议论文的论点。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练来体会这种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和技巧。
在下节课的教学中,可以加强实践性的训练,让学生更加熟练地运用记叙方式来写作议论文。
六、拓展延伸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经验和观察,选择一个具体的议题,写一篇结合记叙方式的议论文,以展示自己对该议题的思考和看法。
同时,学生也可以阅读一些优秀的议论文作品,分析其中记叙方式的使用和效果,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教案)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配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67ade96294dd88d0d26bb3.png)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学生活动
快速阅读教材第82页“话题探讨”部分 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 爱心就是将心比心! 议论文中的记叙:以理服人 概括性强 记叙 记叙文中的记叙:以情感人 具体生动
议论中的记叙要注意的问题
①扣紧论点中的关键信息作概括叙述 ②作概括叙述时需要融入自己的情感
例文
议论文中的记叙
了,却又半真(洪教头方面)半假(林冲方面),于是 柴进使银子叫解差开枷,又用大锭银作注,最后是真比, 只百余字就结束了。” 只用了70来字就转述了这个比武的故事,抓住故事 发展的三个波折点:不比、假比、真比,这样的定向转 述有力地证明了“摇曳多姿”“错综而富于变化”的观 点。
Hale Waihona Puke 记叙文中的记叙也正当此时,美国政府要重新武装日本,中国人 朱思俞说:“从我懂事开始,直到父亲去世,全 民群起抗议,美驻华外交官竟大肆侮辱中国人民,说 家就没有过过富裕日子。”当时年仅四五岁的朱思俞 什么“中国还在接受美援,无权对美国的行为说三道 至今记得,常被胃病折磨的父亲总披一件赶车人才穿 四”。爱国的教授们愤怒了,为维护中华民族的尊严, 的大袍子,他们几个孩子一年到头吃不上什么好饭, 有一点肉就算打牙祭了。为生活所迫,1939年,母亲 他们发表公开声明,断然拒绝美国具有收买灵魂性质 的一切施舍物资,不买美援平价粮。那时,朱自清胃 不得不带着三个年幼的儿女离开父亲迁徙成都,一家 疾已重,形销骨立,加上子女多,实乃贫病交加。但 人蜗居在寺庙的草房里。抗战胜利,未及喘上一口气, 他不惜损失全家收入的五分之二,毫不迟疑地签了名。 蒋介石又发动了内战。朱自清愤懑,他发问“何时才 在他逝世的前一天,他还告诉夫人:“有一件事得记 会出现一个小康时代”。1948年,国民党的法币一天 住,我是在拒绝美援面粉的文件上签过名的!” 天贬值,一包纸烟要几万块钱。教授和广大人民一样 生活难以为继。国民党政府耍了花招,发一种配购证, (张宝敏《国强勿忘告乃翁》,2001年6月9日 《中国教育报》) 可以用较低的价格买到“美援的面粉”。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2fccc5f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6c.png)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美好品质。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包括阅读、写作、口语表达等能力。
1.2 教学内容《爱的奉献》这篇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在文章中的运用。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奉献的美好品质。
2.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并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如何让学生将所学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讨。
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案例理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3.2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和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利用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关于爱的名言或故事,引出本课的主题《爱的奉献》。
4.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内容和主题。
4.3 课堂讲解与讨论对文章中的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进行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这种手法。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4.4 案例分析与实践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进行写作练习。
4.5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明确自己的收获。
引导学生反思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做一个有爱心、乐于奉献的人。
第五章:作业布置与评价5.1 作业布置让学生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写一篇关于爱的奉献的短文。
5.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准确、生动地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评价学生的作业是否能够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他人的关爱。
第六章:教学评价与反思6.1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小测验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
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议论中记叙手法的理解和运用,以及对爱的奉献主题的感悟和表达。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e31367f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1e.png)
一、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二、教学对象:高中语文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培养学生在记叙过程中恰当穿插议论和抒情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文章情感色彩和观点表达的把握。
四、教学内容:1. 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概念和特点。
2. 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3. 实际操作练习和作品展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概念和特点。
2. 讲解:讲解如何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强调议论和抒情要与记叙内容紧密相关,自然贴切。
3. 示例:提供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片段,分析其中的议论和抒情是如何自然地穿插在记叙之中的。
4. 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编写一篇短文,要求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5. 展示:每组选出一篇作品进行展示,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讨论。
6. 总结: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强调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的重要性和技巧。
7. 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编写一篇短文,练习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8.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作品和课堂表现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经典文学作品中的记叙、议论、抒情穿插实例,让学生直观感受其在文章中的作用和魅力。
2. 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在编写短文过程中的心得与感悟,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3. 师生互动: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与学生互动,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及时的指导和反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穿插技巧。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提问、讨论、分享等,以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作品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价学生在实际写作中运用穿插技巧的能力。
3. 同学互评:组织学生互相评价作品,鼓励学生提出建设性意见,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鉴赏能力。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7)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7)](https://img.taocdn.com/s3/m/1ef9ba2f1ed9ad51f11df21c.png)
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并学会使用。
能运用多种论证方法来充实议论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在搜集分析材料,完成构思、作文的过程中逐步把握写作要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探讨善待生命这一人文话题,使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树立热爱生活,珍惜生命,善待生命的意识。
2. 教学重点/难点掌握四种常见的论证方法,搜集关于生命的素材,探讨生命的价值,完成作文。
引导学生挖掘话题“善待生命”的内涵。
3. 教学用具多媒体4. 标签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秦始皇在位时,曾经把大臣召集起来,告诉他们自己要建一个大园林,东起函谷关,西到陈仓。
许多大臣心里都不赞成,但不敢说出来。
大臣优旃见大家都不吭声,就走上前去,一本正经的说:“这个计划太好了,在这个大园林里,我们可以多养些禽兽,等敌人来侵犯时,就让麋鹿用角去抵他,这样足以把敌人吓跑!”秦始皇笑了起来,终于放弃了建大园林的计划。
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优旃的正义感和出色口才。
那么,他是用什么方法来讽谏的呢?(归谬法:扩大园林只会增加反对朝廷的人,一旦天下人群起而攻之,只好请麋鹿来帮忙,这显然是荒谬的。
生活中,提建议需要技巧,写议论文阐明观点同样要讲究方法。
)二、知识梳理议论文的结构方式一般有并列式、总分式、递进式、对照式、启感式。
其中启感式的写法是常用结构方式。
“启”是指启示类,“感”是指感想类。
共同特点是先叙材料,后发感想。
感想类可以先叙材料后发感想,也可以边读边感,如文学评论。
这种写法一般由“引”、“议”、“联”、“结”四步构成。
当然也可以采取“联”、“引”、“议”、“结”或“引”、“联”、“议”、“结”的步骤。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七种:例证法、引证法、喻证法、比较法、归谬法、归纳法和演绎法。
下面细谈四种在议论文写作时常用也比较好用的论证方法。
1、例证法例证法也叫事例论证,是用令人信服的典型事例来证明自己论点正确的一种方法。
它是议论文写作中最常用的一种论证方法。
让学生灵活运用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教学
![让学生灵活运用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教学](https://img.taocdn.com/s3/m/a495b805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cbfcb8c.png)
让学生灵活运用记叙中的议论——记叙中的议论教案教学。
教学目标1.了解记叙中的议论的概念和特点;2.掌握写记叙文中的议论的技巧;3.训练学生写作记叙中的议论的能力;4.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1.记叙中的议论的概念和特点记叙中的议论是指在记叙文中所运用的议论性语言,它可以是作者对事件或人物的评价,也可以是作者对某个事物的态度和见解。
记叙中的议论有以下几个特点:(1)具有议论性:记叙文中的议论不是简单地陈述事实,而是作者对事实的评价和态度。
(2)与情节相互依存:记叙中的议论需要从情节中抽离出来,因此与情节是相互依存的。
(3)能促进情节发展:记叙中的议论在情节中起到推进情节发展的作用。
2.写记叙文中的议论的技巧(1)抓住情节中的论点:记叙中的议论不是“空口说白话”,而是要围绕着情节中的论点去发挥和运用。
(2)注意评价中的客观性:在写记叙文中的议论时,要注意评价中的客观性。
不要太过主观,能够从事实出发引导读者理解作者的观点。
(3)注意实际意义:写记叙文中的议论不仅仅是描述作者自己的看法,而是应该能够对读者产生实际意义的启示和帮助。
(4)尊重读者:在写记叙文中的议论时,需要尊重读者的智力程度和思维能力,避免复杂难懂的语言和逻辑。
3.训练学生写作记叙中的议论的能力在课堂上,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训练学生写作记叙中的议论的能力:(1)教师用范例分析:教师可以用范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记叙中的议论的基本特点和写作技巧。
(2)学生自己写作:课堂上可以让学生自己写作记叙中的议论,通过自己实践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翻译课外文本:在课外,可以让学生翻译一些课外名著中的句子,锻炼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运用,从而提高自己写作能力。
4.积极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教师应该注意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自己的观点。
在课堂上可以设置一些互动环节,例如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听取不同的观点等等,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记叙中的议论的思维方式和表达技巧。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ae6476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cc.png)
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基本概念。
2. 培养学生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技巧。
3. 提高学生通过穿插议论抒情,使文章更具感染力和表现力。
教学内容:1. 记叙文的概念与特点2. 议论的概念与特点3. 抒情的方法与作用4. 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方法与技巧5. 实际操作演练与评价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记叙文吗?它有什么特点?2. 总结:记叙文是以记叙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按照一定的顺序,客观地叙述事物的发生、发展、变化过程的一种文体。
二、讲解议论的概念与特点1. 提问:议论是什么呢?它在文章中起到什么作用?2. 总结:议论是以阐述作者观点、看法为主,通过分析、推理、对比等手法,对某一问题进行论证、评价的一种表达方式。
议论的作用在于使文章更具思想性和说服力。
三、讲解抒情的方法与作用1. 提问:抒情是什么意思?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2. 总结:抒情是作者在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时,通过描绘景物、刻画人物、运用修辞等手法,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四、讲解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方法与技巧1. 提问:在记叙文中如何穿插议论和抒情呢?2. 总结:在记叙中穿插议论抒情,可以使文章更加丰富多彩,更具表现力。
具体方法有:在记叙过程中,适当地加入作者的议论,指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表达自己的看法;在记叙过程中,适当地加入抒情的描写,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使文章更具感染力。
五、实际操作演练与评价1. 布置练习:请同学们写一篇以“校园一角”为主题的记叙文,要求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和抒情。
2. 学生互相交流、评价,教师进行讲解和指导。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记叙、议论、抒情三种表达方式的理解程度。
2. 学生运用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作技巧的情况。
3.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文章感染力和表现力的效果。
六、案例分析:优秀作品的观摩1. 展示优秀记叙文案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中穿插议论抒情的手法。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4单元单元序列写作4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c44fc85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fc.png)
1.学生对于经典议论性记叙文中作者观点和论证方法的理解。学生可能会对于如何准确捕捉作者观点和如何分析论证方法感到困惑。例如,在分析《背影》一文时,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作者通过描写父亲的背影来表达对父亲的思念和感激之情。
2.学生对于议论性记叙文写作技巧的应用。学生可能会面临如何提出有深度的观点、如何选择合适的论据、如何进行有效的论证等困难。例如,在写作时,学生可能不知道如何开头引入话题,或者如何进行过渡使得文章内容连贯。
-白板和记号笔,用于板书和重点内容标注
课程平台:
-学校内部的学习管理系统(LMS),用于发布教学材料、作业和考试成绩
-网络教学平台,提供相关的学习资源和在线讨论区
信息化资源:
-教材和相关电子书籍,提供学习的文本材料
-在线文献数据库,用于查找相关的参考资料
-教育软件和应用程序,如语法检查工具和写作辅助软件,帮助学生提高写作质量
-子标题:引入话题、提出观点、论证观点、反驳观点、总结观点
2.结构清晰,条理分明:
-左右分栏设计:左边为写作技巧,右边为论证方法
-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下标注对应的例子或实例
3.简洁明了,突出重点,准确精炼,概括性强:
-使用关键词和简短的句子来表达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
-每个技巧和论证方法下标注重点和难点,并用不同的颜色标注
3.提供一些写作技巧和策略,帮助学生克服写作难点。例如,教师可以教授学生如何进行思维导图的绘制,以帮助他们组织思路和选择合适的论据。教师还可以提供一些过渡句子的模板,帮助学生更好地连接文章的不同部分。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
-教室内的多媒体设备,包括投影仪和音响系统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6)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3表达交流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6)](https://img.taocdn.com/s3/m/707748f301f69e31433294f6.png)
善待生命学习论证学习目标:1、了解和辨析常见论证方法(例证法、对比论证法、引证法、喻证法)。
2、重点掌握例证法的运用。
学习方法:1、自学《善待生命学习论证》,了解常见论证方法。
2、小组合作学习与交流,就提出的问题做一些交流和初步探讨,就学案中的相关问题做一些交流。
3、在学习和训练中建构论证方法的运用。
第一学时一、通读《善待生命学习论证》,思考与整理:1、了解常见的论证方法及基本内涵。
2、回想自己写过或读过的议论文中这些论证方法的运用情况。
3、这些论证方法运用时要注意些什么?自己做一个简单梳理,列成一个表格。
4、就论证方法的使用提出自己的疑问。
方法:在此处写出自己感到疑惑的问题,在小组内交流,学科小组长作好记录整理,带有共性的问题上交老师。
二、阅读学案中的短文,辨析论证方法。
1、在文中或旁边做一些批注。
2、就例文论证方法的使用提出自己的疑问或者归纳自己的收获。
三、阅读学案中的作文题,思考讨论立意角度。
四、阅读学案中相关素材,思考讨论素材的运用。
第二学时一、导入:二、论证方法整理及辨析12、辨识短文中论证方法的运用。
三、论证方法的运用知识建构1、引证法和喻证法的运用引导学生结合知识短文相关内容整理,并就学案中的短文《莫让浮云遮望眼》做简单分析。
2、重点突破:引导学生重点掌握运用例证法时如何分析方法:出示例证——学生讨论或思考——教师点拨归纳——学生结合学案中的短文分析或补写解说内涵正反对比分析因果分析假设分析3、简单提及对比法的运用(与使用例证法时对比分析思路一致)四、课堂演练1、交流学案中作文题的写作思路。
2、限时写作片段。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完成写作练习。
尊严是指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拥有应有的权利,并且这些权利被其他人和具有人性特征的事物所尊重。
简言之,尊严就是权利被尊重。
今年(2010年)3月,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我们所作的一切都是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
”“尊严”二字首次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成为了政府工作的目标。
《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教学案
![《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e8db6f28844769eae009ed28.png)
《记叙中的抒情和议论》教学设计【学习目标】学习在记叙中结合抒情、议论的方法及作用,并在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融入真情加以运用,提高记叙文的写作水平。
导入:记叙文是通过对人物、事件、景物的具体描写,来反映客观事物和现实生活的文体,但为了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感染力,在记叙中也结合一些抒情和议论,从而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记叙犹如“画龙”,抒情和议论则是“点睛”之笔。
一篇好的记叙文决不能缺少抒情和议论。
同学们,老师搜集整理了学过的一些课文,将“记叙中结合抒情和议论”的课文进行了如下归纳:【基本技法】1、记叙中的直接抒情:人有着丰富的感情。
写作时,这种感情也会随着作者对笔下的事、理、物、景的好恶观点表露出来。
所以情感的抒发也是必不可少的、较自然的表达方式之一。
《我的老师》一文中,作者在记述蔡老师的几件小事中有这样一件事:每逢放假的时候,我们就更不愿离开她。
我还记得,放假前我默默地站在她的身边,看她收拾这样那样东西的情景。
蔡老师!我不知道你当时是不是察觉一个孩子站在那里,对你是多么的依恋!至于暑假,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又是多么漫长!记得在一个夏季的夜里,席子铺在当屋,旁边燃着蚊香,我睡熟了。
不知道睡了多久,也不知道是夜里的什么时辰,我忽然爬起来,迷迷糊糊地往外就走。
母亲喊住了:“你要去干什么?”“找蔡老师……”我模模糊糊地回答。
“不是放暑假了么?”哦,我才醒了。
看看那块席子,我已经走出六七尺远。
母亲把我拉回来,劝说了一会,我才睡熟了。
我是多么想念我的蔡老师呵!至今回想起来,我还觉得这是我记忆中的珍宝之一。
一个孩子的纯真的心,就是那些在热恋中的人们也难比呵!……什么时候,我再见一见我的蔡老师呢?要求:找出记叙中的抒情语句,并说说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有什么效果?老师教跳舞、教我们读诗、看老师写字、带我们观察蜜蜂、帮我排除小纠纷……老师温柔美丽善良令人难忘。
正是有了这些感情的深沉淀积累才使这段中的抒情水到渠成。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83260b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40.png)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会运用议论的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和合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社会责任感。
2. 通过学习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培养学生对事物的深入思考和独立见解。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爱的奉献》选文2.2 教学重点1. 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3 教学难点1. 理解记叙文中的议论手法。
2. 运用议论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1.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提出学习目标。
2. 引入选文《爱的奉献》。
3.2 自主学习1. 学生自主阅读选文,理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学生通过思考题,初步了解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3.3 小组讨论1. 学生分组讨论选文中的议论手法。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3.4 课堂讲解1. 教师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
2. 教师讲解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3.5 练习与反馈1. 学生进行练习,运用议论手法对记叙文进行分析和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练习进行反馈和指导。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评价目标1. 学生对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的掌握。
2. 学生对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的理解和运用。
4.2 评价方法1. 学生课堂参与度。
2. 学生练习的质量和反馈。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学材料选文《爱的奉献》。
5.2 教学设施黑板、投影仪、多媒体教学资源。
第六章:教学策略6.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记叙文的基本特点和结构,议论手法在记叙文中的运用。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交流和合作能力。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3d46b9d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c4.png)
《爱的奉献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学设计(湖北省县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培养学生对爱的奉献精神的认识和理解。
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1.2 教学内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介绍。
爱的奉献精神的内涵。
相关语文技能训练。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和爱的奉献精神。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
2.2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展示相关文章和图片。
教材:提供学习材料。
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第三章:教学过程与步骤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习的记叙手法。
提问:什么是议论中的记叙?3.2 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讲解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定义和特点。
举例说明并分析相关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3.3 爱的奉献精神的介绍介绍爱的奉献精神的内涵。
引导学生理解爱的奉献的重要性。
第四章:课堂练习与互动4.1 课堂练习让学生阅读一篇有关爱的奉献的文章。
练习分析文章中的议论记叙手法。
4.2 小组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爱的奉献的意义。
分享各组的讨论成果。
第五章:总结与拓展5.1 课堂总结总结议论中的记叙手法和爱的奉献精神的重要性。
强调学生对爱的奉献的理解和应用。
5.2 课后拓展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写一篇有关爱的奉献的文章,运用议论中的记叙手法。
推荐阅读:提供相关的文章和书籍,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包括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掌握和对爱的奉献精神的理解。
6.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对方的学习成果,提供反馈和建议,以促进彼此的进步。
6.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对议论中的记叙手法的运用和对爱的奉献精神的理解程度。
第七章:教学反思7.1 教师自我反思教师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包括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学生的学习效果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教案(朱小玲)【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从文体写作的目的入手,了解议论文中的记叙和记叙文里的记叙的不同。
过程与方法:寻找写作实例,进行比较,总结写作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写作的魅力,让学生乐于写作、喜欢写作。
【教学重难点】:总结议论中的记叙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感知特点议论中的叙述有何作用?有何特点?请看毛泽东的《纪念白求恩》片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五十多岁了,为了帮助中国的抗日战争,受加拿大共产党和美国共产党的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
去年春上到延安,后来到五台山工作,不幸以身殉职。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特点:叙述简明概括,只交代清楚了事情或人物情况,没有展开描写。
请看《过秦论》中的叙述,又有何特点?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特点:本段记叙虽然写得详细,但也只叙述了主要经过,并没有对历史事实做详尽的描述。
请看下面这段叙述:主持人热情洋溢地介绍陆国志说:“十几年来,身残志坚的他,用浓浓爱心,默默无闻地谱写了一曲曲感人的爱民之歌。
”74 岁的吕灼刚老人说起陆国志,总是频频竖起大拇指,一个劲儿地夸陆警长比他的亲儿子还要亲。
2006 年初,陆国志同战友在辖区走访时,突然听到从吕灼刚家里传出伤心的哭声。
出于职业的敏感,陆国志推开了布满灰尘的门,眼前的情景不禁让他大吃一惊:一位孱弱、蓬头垢面的老人仰卧在床上,房内臭气熏天,陆国志没有皱眉掩鼻。
听完社区同志的介绍,陆国志二话没说,为老人换下沾满屎尿的脏衣服并帮他洗了个澡;又跑回执勤室拿来剃须刀,为老人剃须、梳头;帮老人换上干净的被褥床单,清理室内卫生。
忙完这一切,他顾不上擦去额上的汗珠,又坐在老人的身边,亲切地问老人想吃什么,接着就去市场买来肉、蛋、菜,为老人做了一顿香喷喷的可口的饭菜。
看着陆国志在家中忙里忙外的身影,一种久违的温情使吕灼刚老人泪流满面。
就在陆国志收拾完毕准备离开时,老人突然伸出双手,紧紧抓住陆国志不放,似有千言万语想说却说不出来。
望着老人害怕他离开的眼神,陆国志轻轻地拍着老人的手,坚定而温和地说:“大爷,别怕!从今天起,我就是您的儿子,我会经常来帮您的,请您放心!”从那天起,陆国志就开始风雨无阻、常年如一地照顾起吕灼刚老人的生活起居。
也是从那天起,吕灼刚老人的脸上开始添了红晕,多了笑容。
总结特点记叙文的写作目的是提供人、事、物的形态、状貌、性格、功能、事态的变化的画面,表现事物的完整性、具体性和形象的可感性,切忌概念化的语言,要求提供生动的直观感受,让人亲临其境,亲睹其事,通过感情的渠道,以事感人,以情动人。
议论文是通过直接说理、论述来阐明问题、表达思想的。
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语言是概括性的语言。
所谓概括,就是将具体事物加以抽象概括,反映事物的本质特点,以理服人。
议论文语言的概括性,还表现在事实论据的叙述上。
议论文叙述事实论据,不是为叙述而叙述,而是为议论而叙述,目的是为了证明论点,因此,叙述事实论据必须简单、清楚和精要。
二、方法归纳议论文中的记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第一、裁剪舍弃法。
截取材料中能充分证明论点的部分,而舍去与论点无关的内容。
原材料: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的法国著名科学幻想小说家凡尔纳,十八岁时在巴黎学律。
有一次,他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他从楼上走下来的时候,童心未泯的凡尔纳像孩子一般从楼梯扶手上往下滑,结果撞在一个胖胖的绅士身上。
此人正是法国著名作家大仲马。
从此,凡尔纳结识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
经剪裁舍弃可变为:他十八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参加了一个上流社会的晚会。
当凡尔纳从楼梯上往下滑,正好碰在法国大作家大仲马的身上。
他兴奋不已,觉得这是个难得的机会,必须抓住它。
于是,凡尔纳主动结识大仲马,并在大仲马的影响下,走上了文学创作之路,成为一代著名科幻小说家,被誉为“科学幻想之父”。
第二,概括中心法。
要学会用概括性的语言来表达。
初中时,有一天我穿了一套新连衣裙去上学,浅蓝色的,很漂亮。
走到楼梯转弯处,我不心绊了一下,向前冲了两步,不偏不倚与迎面一个端水盆的同学撞了个满怀,尽管那同学使劲端稳水盆,水还是晃了出来,漂亮的新裙子一下子淋上了污水。
我心中顿时气愤难平,升起一股无名之火,于是泼口就嚷:“怎么走路的,你有毛病啊!”那同学诚惶诚恐,端着水盆不知所措。
看到他尴尬的样子,我的心中却一阵快慰,于是狠狠地瞪了那同学一眼,自顾自地走了。
我事后也没怎么留意,想不到那同学课后专程向我道歉,那份小心却着实让我焦急、不安。
可以说,这本是我的错,自己绊了一下撞上去的,却怪在别人身上,还责骂他。
如果这点磕磕碰碰当时不发脾气,克制一下,不愉快的事就根本不会发生。
这事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如果不懂得克制,不学会忍让,不仅会伤害了别人,而且也会伤害自己。
概括中心:一次,由于我撞翻了一位同学端的水,我的新裙子被弄脏了,我不但不赔礼,反而还骂他,弄得那位同学反来向我道歉,这使我有些不安。
现在想想,如果我当时懂得克制、忍让,不会伤害别人,也就不会伤害自己了。
第三,挖掘增补法。
论据与论点之间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有间接的联系,只有把论据所蕴涵的意义挖掘出来,这个含义才能与论点发生内在的联系,才能直接证明论点。
因此,“叙例”时不仅要学会裁剪,还必须学会根据论点的需要,将事例中隐藏的东西挖掘出来,增补一些与论点相近甚至相同的词句,使论据和论点相适应。
(强化中心词)原材料:英国记者卡特,因一幅反映苏丹大饥荒的新闻照片而荣获普里策奖。
照片反映的是一只专吃死尸的兀鹫,那兀鹫用贪婪的目光盯着一个因饥饿而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等待她死后将她吃掉。
照片引起人们很大的争议,人们质问卡特:危难时刻为何不向小女孩伸出援助之手?你作为记者的良心何在?迪克里•卡特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连家人也不能够理解他,最后他在绝望中自杀了,时年只有33岁。
挖掘增补后可变为:这叫人想起凯文卡特和他那张获得普利策奖的照片:一位苏丹女孩在前往救济的路上被秃鹰袭击着,她无力反抗。
卡特用这张照片记录了非洲大地的苍凉悲情,却被更多人指责缺乏道德与人性。
其实他在按下快门后马上掷出了石子,赶走了秃鹰,然而众人的尖锐还是将这位摄影师的心刺伤了。
“生命的痛苦远比快乐更让人难以承受”,这是他留给世界的最后自白之一。
一颗明星的陨落犹如落水的石子般不再夺目,是什么让我们失去了这双善于捕捉世间之真、人性之美的眼睛?竟是卡特给自己垒起的一道坎。
惋惜之余,是否还应唤起那心灵的坚强与无畏呢?倘若总是在流言里逃进阴影,这道心坎将永远成为负担。
所以,勇敢的人,你必须握紧握紧拳头跨过去!【达标检测】1、用下面的例子来论证“宽容”该怎样叙述呢?(概括中心)清朝康熙年间,桐城人张英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邻居是桐城另一大户叶府,主人是张英同朝供职的叶侍郎。
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争吵不休,各不相让,甚至要剑拔弩张,大动干戈。
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希望张英凭京城官吏身份向对方施压,逼其让步。
张英见信深感忧虑,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
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也成就了桐城“六尺巷”的传奇。
【示例】:张叶两家因院墙发生纠纷。
张老夫人修书向张英告状,张英见信后回复老夫人:“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于是,张老夫人令家丁后退三尺筑墙,叶府很受感动,命家人也把院墙后移三尺。
从此,张、叶两府消除隔阂,成通家之谊。
2、以“宽容者魅力无限”为观点,修改下面的文字。
(裁剪舍弃)春秋时期,楚庄王(春秋五霸之一)在一天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乘黑调戏妃子,爱妃十分恼怒,建议楚王即心中十分感激楚庄王。
不久,楚庄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忽然窜出一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示例】:春秋时期,楚庄王晚上携爱妃举办烛光晚会,大宴群臣。
忽然一阵大风把蜡烛吹灭。
一名武将酒喝醉了,乘黑调戏妃子,拉了妃子的衣襟,被妃子一把扯下盔上红缨。
十分恼怒,庄王没有听妃子的话,下令众将全都摘去盔上红缨,然后点灯。
那位武将非常震惊,心中十分感激楚庄王。
不久,楚庄王御驾亲征与敌国开战,被困重围,手下兵将四散奔逃,楚王命悬一发,那位武将拼死力战,保楚王杀出重围,捡回一条性命。
3、用下面例子来证明意志的作用该怎么叙述呢?(挖掘增补)公元前496年(周敬王二十四年),吴王阖闾攻越兵败而亡,死前嘱其子夫差复仇。
夫差练兵三年,于公元前494大败越兵,越几亡。
越王勾践领五千残兵退守会稽,外示弱求和于吴,内取十年生聚、富国强兵之策。
并利用夫差的弱点,献出西施。
勾践卧薪尝胆,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报国,终于灭掉了吴国。
【示例】人要有坚强的意志。
越王勾践经过国破家亡的失败,他没有放弃,反而是树立起坚强的意志。
他卧薪尝胆,不忘亡国的耻辱,坚持锻炼军队,发展生产。
如果不是有坚定的信念,有坚强的意志,他如何能坚持下去,最终打败吴国,一雪前耻呢?三、文采升级议论文并非死板一块,适当使用一些修辞,会给文章增添点文采。
1、排比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这已是被无数古今事实证明了的真理。
邹忌直言讽谏,齐王悬赏纳谏,齐国得以强盛;王平诚心忠告,马谡固执己见,街亭终致失守。
唐太宗任用魏征,开言路、纳直谏,得有贞观之治;朱元璋求教朱升,广积粮、缓称王,建立大明天下。
马寅初的理论遭到批判,人口激增、国家受害……这些事例,不都有力地说明了“从善如流”的重要吗?作用:简明扼要,又组成排比,气势如虹,极为雄辩地证明了中心论点2、对比的土地上蕴育的是以农为本、固步自守的黄色文明,我们有郑和去炫耀国威,可是我们没有发现新大陆的哥伦布;我们有李白杜甫,却没有哥白尼牛顿;我们知道天朝上国,却看不到外面的文明……我们陶醉于自己,我们不断地用《天工开物》、《农政全书》去总结辉煌,却忘了重视审视自己的文化……我们落后了。
3、设问女子使国不安?女子使家不宁?那么是谁“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是王嫱,那个名唤昭君的绝色女子,她为大汉朝撑起半片安静、安宁的天空。
那么是谁“回眸一笑百媚生”,放弃自己名声和深爱的人,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切?那个“沉鱼”的浣纱女使得百姓能安居乐业,使得国家能安定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