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学202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pdf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云南大学2020年本科人才培养方案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一、专业简介

云南大学于1984年成立了云南省内高校第一个计算机专业,并于2008年获云南省唯一的计算机类国家级特色专业。分别于1998年和2000年获得“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于2004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8年获得“计算机技术”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3自主设立二级学科硕士点“服务科学与工程”,2017年获得“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博士学位点授权,2019年获批设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云南省博士后流动站。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评估结果为“B-”,省内该学科排名第一,代表了云南省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最高水平。2016年入选云南省八大重点产业引领品牌专业建设项目,2016年获得云南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建设项目,2017年入选云南省卓越工程师协同培养计划,2019年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西南地区乃至国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本专业拥有一支学术技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师资队伍,专任教师34名,其中教授12人,副教授9人,博士生导师8人,硕士生导师23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技术人才4名,60%以上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在数据科学与海量信息处理、多媒体信息处理与视觉计算、计算机网络与分布式计算等研究领域,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学科学术水平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

(一)主干学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二)专业代码:080901

(三)专业定位:应用型

(四)学制与学位:基本学制为4年,弹性学制为3-7年,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与经济发展需要,具有道德文化素养和社会责任感,掌握自然科学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计算机科学理论、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及应用知识,具备本领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专业能力和创新意识,可从事计算机应用及相关领域中系统研究、设计、开发、制造、应用、维护、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本专业毕业的学生经过5年左右的职业历练,将达成以下目标:

1)培养目标1:科学素养——具有能支撑个人和团队发展的科学文化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职业相关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知识,成为合格的工程技术人才。

2)培养目标2:工程基础——具备扎实的数学与自然科学基础知识、计算机应用相关领域的专业理论及工程基础知识,具有设计、开发计算机软硬件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能力,能够用系统的观点分析、处理跨学科的科学问题,以及洞察前沿技术问题。

3)培养目标3:工程能力——能够综合运用专业基本原理与知识,针对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工程问题设计适当的解决方案,具有创新意识,能基于科学原理分析与解决计算机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能主持开发中等规模的软硬件产品或负责项目团队开展项目活动,进而成长为工程师、项目经理、产品经理、销售经理或客户经理。

4)培养目标4:胜任工作——在计算机相关领域工作中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开阔的国际视野,在团队中承当技术骨干或核心管理人员完成工程任务,能够基于完成产品关键技术的方案设计和研发工作,进而成长为能够解决关键问题的工程技术人才。

5)培养目标5:持续发展——能够通过继续教育或其它学习渠道更新知识,实现能力和技术水平的提升,具有将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具体实践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不断学习适应社

会发展和行业竞争的能力,服务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或者继续深造,攻读研究生,成为更高层次的专业人才,进而成为企事业单位中层管理人员

三、培养要求

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计算机专业知识用于解决相关领域的复杂工程问题。

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以及计算机领域的基本原理与方法,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掌握计算机专业领域系统设计、集成、开发及工程应用的基本方法,能够设计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设计满足特定需求的计算机软硬件系统、模块/组件,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4、研究:具有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的能力,包括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结论,具有利用计算机领域专业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与整理的能力。

5、使用现代工具:能够针对复杂工程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计算机软/硬件开发工具、开源应用程序,包括对复杂工程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开发技术和工具的局限性。

6、工程与社会:能够基于计算机领域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7、环境和可持续发展:能够正确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和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8、职业规范:具有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身心健康,能够在工程实践中理解并遵守工程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职责。

9、个人和团队: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团队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或者负责人的角色。

10、沟通:针对复杂计算机系统和工程问题,能够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和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并具备一定的国际视

野,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中应用。

12、终身学习: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表1 毕业要求对培养目标的支撑关系矩阵

四、课程设置

(一)专业核心课程:数据结构、离散数学、算法设计与分析、计算机组成原理、计算机网络、操作系统、编译技术、软件工程等。

(二)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阅读计划、研究计划、课程实验、课程设计、创新实验、科研训练、专业实习、毕业设计等。

主要课程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实验、大学物理实验、数字电路实验、电子技术基础实验、面向对象程序设计与实践、数据结构实验、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计算机网络实验、数据库技术实验、操作系统实验、编译技术实验、软件工程实习、专业英语,实践教学学分占总学分的2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