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语法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本语法知识

主语:是句子的陈述对象,是执行句子的行为或动作的主体,如“我写字”中的“我”,就是主语,它做出“写”这个动作。主语一般可以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担任。

谓语:是陈述主语,是对主语动作或状态的陈述或说明,指出“做什么”do what,“是什么”what is this或是“怎么样”how,大多数实词都能做谓语,谓语一般由动词或动词性短语组成。

宾语:宾语是谓语所支配或涉及的对象,是指一个动作(动词)的接受者。宾语一般由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构成。

定语:是修饰限制主语的成分,一般实词和词组都可以做定语。根据定语所表示的意义定语可以分为描写性定语和限制性定语两大类。

状语:状语是修饰限制谓语的句子成分,一般由形容词或形容词性词组、时间名词、方位词、能愿动词、介宾词语等做状语。

补语:谓语后面补充说明谓语的成分。

独立语:独立语是独立于溜达句子结构之外,不与六大成分发生结构关系的特殊成分,主要有一下几个方面:1、插入语:你看,你怎么不听话,中的你看;2、呼应语:称呼回应对方的,如:恩,你说得对;3、感叹于,应感叹词表示:啊!多美的景色啊!4、拟声语,如:轰隆轰隆,远处传来了阵阵雷声。

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只能有一个主语、谓语和宾语,但可以有多个定语和状语。

文言文中常见的倒装句式

一、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动词或介词的宾语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但在一定的条件下宾语会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

注: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疑问句,首先看句子中有没有疑问词,常见的疑问代词有:(1 )指人的。有“谁、孰”。(2 )指物的。有“何、胡、奚、曷”等。(3 )指处所。有“安、恶、焉”。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的类型有:介宾倒装和谓宾倒装。

介宾倒装: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放在介词的前面。

如:“微斯人,吾谁与归?”与做介词,谁是与的宾语,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介词的宾语要提前。再如:“何以战?”“长夜沾湿何由彻”等。

谓宾倒装: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一般要放在谓语的前面。

如:“何陋之有?”应是“有何陋之”有是谓语,何陋是宾语,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意,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再如:宋何罪之有?

2、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

注:首先判断是不是否定句,然后在判断是不是代词作宾语。判断否定句的标志是看句子中有没有否定词,常见的文言否定词有:

:不、弗、勿、未、否、非、无、莫、毋等。常见的代词有:A、人称代词: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第二人称代词:女(汝)尔、若、而、乃;B、指示代词:现代汉语:这、那。古代汉语:此、是、斯、兹、彼;C、疑问代词:“谁、孰何、胡、奚、曷安、恶、焉”等。

如:“而城居者未之知也”中否定句,之做代词,代指春意,所以这个句子是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前置;又如:每自比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忌不自信等。

3、“之”或“是”做宾语前置的标志

这里的“之”或“是”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实际的意义。如“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应该是“爱莲,”又如“而髻鬟之始掠也”

4、介词“以”的宾语比较活跃,即使不是疑问代词,也可以前置,如“全石以为底”应该是“以全石为底”。

二、状语后置

状语后置有三种情况:

1、介词“于”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

例: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此句中的“于蓝”介宾短语,前者应该移到“取”的前面做状语;后者“于蓝”介宾短语应该移到“青”的前面做状语,即译为“比蓝青”。又如: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欧阳修《醉翁亭记》)中

“于途”是介宾短语做状语的状语后置,应该是“负者于途歌”,再如“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于朝廷”是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

2、介词“以”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

例:具告以事。(《史记·项羽本纪》)

“具告以事”,即“以事具告”,“以事”介宾短语做“告”的状语。这里面“具”和“以事”都是告的状语,但由于“具”是独立状语,所以不能后置。

3、介词“乎”组成的介宾短语做状语状语后置。

例: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韩愈《师说》)

“生乎吾前”中的“乎”就是介词“于”;“乎吾前”应该移到“生”的前面做状语。

注:介宾短语:由介词加上后面的名词、代词或名词短语组成的短语。

三、谓语前置

谓语前置,即主谓倒装,在古汉语里的感叹句、疑问句、祈使句,有时是为了强调和突出谓语的意义,把谓语放在主语的前面,加重谓语的语气或感情色彩。例如:

1. 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正常语序是“汝之不惠,甚矣。”

2.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梁启超《少年中国说》)“美哉我少年中国”和“壮哉我中国少年”

两个分句都是主谓的倒装。正常语序为“我少年中国美哉”“我中国少年壮哉”。

3、殓以嫁时之衣,甚矣吾贫可知矣。(欧阳修《南阳县君谢氏墓志铭》)正常语序应为“吾贫甚矣”,翻译为“。我的贫困多么严重”

4、“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中足鸡豚是谓语前置,应该是鸡豚足,译为“鸡、猪丰足。”

5、“如鸣佩环,心乐之”应是“如佩环鸣”也是谓语前置。

6、“近岸,卷石底以出”应该是“石底卷以出”,译为:石底翻卷过来高出水面。

四、定语后置

在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在文言文的前面,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强调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或始语气更加的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语之后。

1、中心词+定语后置+者

如: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愚公移山》,其中三夫是荷担者的定语,应该是三夫荷担者,理解为三个能够挑担的男子;村中少年好事者,驯养一虫(《促织》)(村子里有个好事的年轻人,养着一只蟋蟀);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荆轲刺秦王》)(太子丹和知道这件事的门客,都穿了白衣,戴上白帽,给荆轲送行。又如:“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中应是“有翼然于泉上亭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