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_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学专业建设发展规划

(2011—2015)

专业建设是高校建设和发展的核心,为适应高等教育发展和医疗卫生行业对护理人才的需求,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保持护理学专业可持续发展,根据学院实际和专业特点,本着客观性、规范性、时效性、可操作性原则,特制定2011—2015年护理专业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以服务为宗旨、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质量求生存”的教育新理念,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强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宗旨,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深化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内容改革,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护理人才。

二、建设目标

(一)总体目标

本专业的整体建设目标是:经过5年建设,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基于护理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建成集教学、实践、培训于一体的多功能护理实训中心和20个满足学生能力培养要求的校外实践基地;打造一支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专兼职教师比例达到1:2;把本专业建设成省级特色专业。

(二)具体目标

1、课程建设:大力推进课程建设,5年内争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5门。鼓励教师积极开展双语教学,使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占专业主干课程的10-20%。

2、师资队伍:继续加强“双师”结构和“双师素质”的教学团队建设。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争取5年内引进硕士及以上学历专职教师5-8名,将专兼职教师比例调整至1:2;5年内培养学科带头人6人,后备学科带头人10人,骨干教师15名,建成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

3、教学条件:加大专业实验室建设力度,改善实验室条件,使专业实验室面积达2500 m2,设备总值达500万元,逐步建立一个设备先进的现代化护理技能中心。加强校外实习基践建设,到2015年增加5家校外实践基地和4家社区服务中心。

4、科学研究: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力争5年内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10-15项;厅局级科研立项20-30项;校级科研立项50项以上;获各级各类成果奖20-30 项;发表SCI、CSSCI、SSCI论文5-10篇;年人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1篇。

5、教材建设: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积极参与编写国家规划教材。争取5年内,主编、参编国家规划教材5-10部。

三、建设任务与措施

(一)确立特色鲜明的护理人才培养方案

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为前提,以课程体系改革为核心,在专业知识扎实的基础上,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人文素养并举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护理专业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和专业素质发展的有机统一。在知识结构上,注重“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同时,重视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交叉融合,人文科学与护理学科的有机结合,突出护理的特色和优势;在能力结构上,强调实践能力,尤其是临床技能要求,突出临床技能训练、考核和临床思维能力训练;在综合素质的培养上,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培养人文精神,培育创新精神,提升学生发展潜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二)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

依据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改革课程体系,丰富人文素质教育,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形成理论与实践结合、知识与技能融合、技术与医德相长的新课程体系。

1、优化课程体系,突出专业特色。以护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构建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课程体系。根据岗位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要求,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实现课程与岗位任务的对接;针对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确定课程教学模式,改革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提高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有效性。

2、调整课程结构。进一步减少医学基础课、公共基础课的比重,丰富人文课程,开设学科前沿讲座与选修课,使教学内容更加体现护理专业特色;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注重护理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避免课程之间的重复或遗漏,将课程内容有机整合,选择内、外科护理学作为试点,采取集体备课的方式,共同编写讲义大纲,进行课程整合;增加实践学时,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和社区实践。通过课程的有效整合,实现学科课程打基础、综合课程强能力、隐性课程育素质新课程设置模式,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

(三)课程建设。

在总结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成果的基础上,推进精品课程建设,争取建设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4-5门。通过精品课程建设及其产生的辐射作用,带动课程的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与教学效果,促进课程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分年度建设计划

4、开展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全面推动双语教学。以《儿科护理学》为试点,启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发挥其示范作用和借鉴意义,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形成符合专业实际的双语课程教学模式。

(四)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

以建构主义课程观和教学观为框架,继续深化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学业评价体系与方法的改革,形成能力本位的教学模式与培养机制。

1、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强调“学生是主体,教师为指导”,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灵活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如情境教学法、病例讨论法、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合作精神;对于实践性较强的教学内容,采用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主动参与为宗旨,采用讨论式、研究式等方法,强调用真实临床情景中的问题启发学生思维,构建学生自主性、创造性学习机制,以培养学生临床护理胜任力。

2、继续深化考试改革,形成多元化考核方法。考试及考核方法的改革主要强调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评定,摆脱以单一考试成绩作为课程成绩的考核方式,注重形成性考核,将平时成绩、单元考核成绩、综合能力考核成绩等以不同的权重计入最终考核成绩,使课程、教学、考核三个环节环环相扣,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提高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应用的能力,保证以能力为本位教育的落实与实现。

3、加强基础课程与临床的结合,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在基础课的教学中,加强与临床学科的有效融合,以临床问题或病例引导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将部分专业课程开设时间提前,使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学生入学即以小组为单位进入医院参观、见习,使学生早期接触专业,早期接触临床,树立职场理念和职业感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