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抗菌药物概论PPT幻灯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菌药的预防性应用
1)肠术后 2)闭塞性脉管炎截肢术或外伤---气性坏疽 3)流脑,结核,疟疾或破伤风 4)风湿—青霉素 5)风心病,先心病者拔牙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目的 提高疗效,降低毒副反应,延缓抗药性 适应症
①病原菌未明的严重感染 ②单一抗菌药物不能控制的严重混合感染 ③长期用药细菌有可能产生耐药
多粘菌素类、多烯类抗真菌药
三.抑制蛋白质合成
作用于30S亚基 四环素类、氨基糖苷类 作用于50S亚基结合,阻止肽链形成和延长
氯霉素、林可霉素和红霉素
四.影响细菌叶酸及核酸代谢
影响细菌叶酸代谢:磺胺类 抑制核酸合成
喹诺酮类:抑制DNA回旋酶 利福霉素类:抑制DNA依赖RNA聚合酶
第三节 细菌的耐药性
耐药性:指细菌与药物反复接触后,细菌对 药物敏感性下降甚至消失,造成抗菌药物对 耐药菌感染的疗效降低或无效
种类:固有耐药性
获得性耐药性
耐药性产生机制: 1、产生灭活酶 2、降低外膜通透性 3、改变靶位结构 4、加强主动流出系统 5、改变代谢途径
耐药机制一 产生灭活酶
水解酶——β-内酰胺类酶 合成酶——氨基苷类抗生素钝化酶
防止抗菌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①病毒感染不用 ②发热原因不明者不用 ③避免皮肤粘膜等局部应用 ④剂量要适当,疗程应足够
⑤慎用新药,贵药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联合用药结果: • 无关:联合应用≤较强的单一药物作用 • 相加: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 增强:联合应用>各药作用之和 • 拮抗:联合应用——无效或疗效减弱
• 最低杀菌浓度(MBC) • 体外杀灭培养基内细菌最低药物浓度
化疗指数(chemotherapeutic index)
评价化疗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指标。
LD50/ED50或LD5/ED95 化疗指数 (>3-5),治疗效果 ,毒性 ,
临床应用价值
抗菌后效应 (post-antibiotic effect,PAE)
耐药机制二 降低外膜通透性
耐药机制三 改变靶位结构
靶蛋白与抗生素结合的亲和力 靶蛋 白的生成 或者产生新的靶酶 •
耐药机制四 药物的主动外排系统
特点:
(1)主动泵出:需能量 (2)非特异性 (3)产生多重耐药 (4)泵出系统由转运子,外膜蛋白和附加蛋白组成 (5)主要对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四环素
细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糖类、蛋白质、类脂质 G+:壁质(黏肽、多糖肽) 50%-60% 耐胞内20-30个大气压的渗透压 G-:黏肽层较薄,胞浆渗透压低
外膜构成:脂多糖、磷脂、膜蛋白和Porin蛋白
Teichoic Acid
细 胞 壁
PeptiDoglycan
Layers
青霉素结合蛋白
磷脂 青霉素结合蛋白
化学治疗(chemotherapy,简称化疗)
应用药物对病原体(病原微生物、寄 生虫、肿瘤细胞)所致疾病进行预防和 治疗
化疗药物
• 抗微生物药物 抗菌药 抗真菌药 抗病毒药
• 抗寄生虫药物 • 抗恶性肿瘤药物
机体
抗菌作用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病原菌
3
6
抗菌谱(antibacterial spectrum)
将细菌暴露于浓度高于MIC的某种抗菌 药后,在除去培养基中的抗菌药后的一定 时间,细菌繁殖不能恢复正常的现象
第二节 抗菌药物作用机制
抗菌药作用机制
影响细胞壁合成 青霉素 头孢菌素 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多粘菌素类 抑制细菌蛋白质合成 四环素 氨基糖苷类 影响叶酸核酸代谢 磺胺类 利福平 喹诺酮类
一.抑制细菌细胞壁合成
耐药机制五 细菌代谢途径的改变
金葡菌对磺胺类耐药的原因: & 对氨基苯甲酸生成增多 & 耐药菌株直接利用外源性叶酸
避免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 合理选用抗菌药 足够的剂量和疗程 • 必要时联合用药 有计划的轮换供药 • 开发新的抗菌药
第四节 抗菌药物应用基本原则
抗菌药物应用原则
➢根据致病菌和药物特点选药 ➢抗菌药物的预防性应用 ➢肝、肾功能不良者抗菌药应用 ➢老年人、儿童、孕妇抗菌药应用 ➢防止药物的不合理应用 ➢抗菌药物的联合应用
定义:抗菌药物的抗菌作用范围 窄谱抗菌药:仅对单一菌种或一属细菌具
有抗菌作用,抗菌范围窄 广谱抗菌药:对多种不同病原菌具有抗菌 作用,抗菌范围广
临床选药基础
抗菌活性(antibacterial activity)
抗菌药物抑制和杀灭细菌的能力 最低抑菌浓度(MIC)
• 体外抑制培养基内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 浓度
Lipopoly saccharide
外膜
脂蛋白 黏肽
细胞膜
N-乙酰胞壁酸 N-乙酰葡萄糖胺
A 作用于胞浆内粘肽合成阶段的物
万古霉素、杆菌肽
C 作用于胞膜外粘肽合成阶段的药物
β-内酰胺类
二.影响胞浆膜通透性
胞浆膜受损后,通透性增加,菌体 内氨基酸、核苷酸、蛋白质、糖等内容 物外漏,导致细胞死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