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_《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高中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对我国的古代历史有基本的了解。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有一定的认知,但往往停留在表面,对具体的文化成就、历史背景和影响等方面了解不够深入。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历史人物、事件和文化成就感兴趣,但缺乏系统、全面的了解。他们对文化现象的分析、评价能力有待提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予以引导和培养。此外,学生的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也需进一步提高,以形成独立的历史见解。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基本特点、重要文化人物及其作品、历史地位,以及文化发展的背景。
难点: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交融与影响的过程,理解历史背景对文化发展的影响。
2.重点: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进行客观评价的能力。
难点:提学生的史料阅读与分析能力,使其能够从史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形成独立的历史见解。
(5)设计课后拓展阅读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巩固所学知识。
2.教学策略:
(1)采用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计划。
(2)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3)实施小组合作学习,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提高团队合作意识。
(4)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适时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家国情怀。
(2)重要文化人物及其作品、历史地位,如苏轼、辛弃疾、陆游、关汉卿等。
(3)科技进步对文化发展的影响,如活字印刷、指南针、火药等。
3.教师通过案例分析、图片展示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所学内容。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4.培养学生的历史唯物主义观念,使学生认识到历史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努力的结果,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二、学情分析
本章节的教学对象为高中学生,经过之前的学习,他们对我国历史的发展脉络有了基本的了解,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和思维能力。但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方面,学生的知识储备相对薄弱,对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成就及各民族文化交流的认识不够深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较为浓厚,但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了解不足,需要教师通过生动、形象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逐渐形成,但分析、综合、评价等高阶思维能力有待提高。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
3.学生在团队合作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在探讨民族文化交融问题时,可能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教师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各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共同发展的观念。
3.讲解重点:强调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如契丹、女真、蒙古等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相互影响。
4.讲解难点:解释各民族文化交融的具体表现,如元曲中的多民族元素、宋代绘画的世俗化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主题:各民族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交融与发展。
2.分组方法:教师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等因素,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
1.书面作业:
(1)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短文,字数在800字左右。短文需包括以下内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各民族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典型事例、对历史文化遗产的认识与评价。
(2)短文要求观点明确、论据充分、结构合理,体现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鉴赏水平。
4.教师总结: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发展特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一上学期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两宋理学完成理论化和思辨化的进程,学生能认识到这是中国儒学的一大进步。

运用唯物史观“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理论,探究程朱理学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历史价值与社会影响,培养运用辩证的方法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2.了解宋词、元曲、文人画等是具有时代特色的文艺形式,培养将其置于具体的时空框架下进行考察的时空观念素养。

3.了解三大发明的发展和成熟过程,辨析中韩活字印刷术发明权之争,培养史料实证素养;认识三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培养民族自豪感。

4.了解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对本民族文字创制所做的努力,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为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文化发展所作的贡献,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儒学的复兴;宋代科技的高度繁荣。

难点:儒学的复兴。

三、课前准备1.教师利用教科书及其他相关备课资料进行前期课前准备。

2.学生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新课导入】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博士在《中国科学技术史》中曾经感叹:“谈到中国的十一世纪,我们犹如来到最伟大的时期。

”陈寅恪为《宋史职官志考证》一书作序时说:“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于赵宋之世。

”【教师活动】他们都对宋朝的文化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那么,哪些史料可证实宋朝文化高度繁荣以至达到中国封建社会的顶峰?辽宋夏金元文化又呈现出怎样特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学习第 12 课《辽夏金元的文化》。

【新课讲授】一、儒学的复兴【教师活动】出示PPT材料一汉朝独尊儒术后,儒学一直在思想界占有统治地位。

可是,儒家思想以社会家庭的道德规范为主体,理论性不强。

另外,古代研究儒学的学者,也只注重对儒家经典作咬文嚼字式的考证和注解,结果儒学渐渐变得僵化和流于琐碎。

到了魏晋南北朝,玄学和佛救盛行。

玄、佛都提倡心灵的解脱,对人性的探究,也比烦琐的儒学更深入和更理论化。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第 12 课1.唯物史观: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理解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义,政治经济决定思想文化;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政权的文化建设,理解人类社会形态从低纷到高级的发展历程。

2.时空观念:通过了解各两宋时期文化发展变化的时代背景,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

3.史料实证:通过展示及读取文物图片等资料信息,培养学生史料实证。

4.历史解释:学生通过对辽宋夏金元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

5.家国情怀:通过学习两宋的文化科技,了解认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中华文明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培养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通过学习各个少数民族的文化,能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培养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

【教学重点】儒学的复兴【教学难点】儒学的复兴、少数民族文字【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第一步:导入新课[引入]成书于元朝的《宋史》总结说:儒家思想的精髓“道”在孟子之后就失传了。

经过宋朝道学学者的努力,儒家“道”方才“焕然而大明,秩然而各得其所”。

这种说是对宋朝儒学复兴的高度评价。

儒学经历魏晋时期佛道的冲击,在宋朝时期是如何复兴的呢?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第一个内容,儒学的复兴。

第二步:讲授新课[问] 首先,请同学们思考,宋朝为什么要掀起儒学复兴运动?[学生回答] 为了服务于政治统治,维护封建伦理纲常。

[讲] 同学说的很对,一语道出了问题的本质。

在古代封建社会,思想体系是依附于政治体系的。

一种思想能够被统治者采用,是因为这种思想可以迎合政治统治需要。

比如战国时期秦国采用法家思想,西汉武帝时期采用儒家思想。

儒学自汉朝成为主流思想以来,虽然历经冲击,但影响力依旧很大,其经义仍然是维护封建政治伦理的支柱。

[问] 宋朝复兴的儒学和以前的儒学有何不同?为什么要改动?[学生回答]传统儒学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讲] 是的,从三国到五代,由于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的儒家学说,日益僵化,社会影响总体来说不及佛教和道教。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教学内容:设计课堂练习,巩固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认识。
2.教学过程:
(1)教师出示练习题目,如填空、选择、简答等;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针对练习情况,进行讲解和总结,强调重点、难点。
(五)总结归纳
(2)通过分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提高学习积极性;
(3)结合现实生活,以学生熟悉的事物为例,解释历史事件、文化成就的内涵和意义;
(4)设计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批判性思维。
2.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通过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或事件,激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3.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运用史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
2.通过小组合作,让学生探讨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现象进行深入分析,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4)引导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文化发展的原因和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内容:让学生分组讨论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的相互影响。
2.教学过程:
(1)教师提出讨论主题:“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与融合中相互影响,举例说明这种影响的具体表现。”;
(2)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学生关注民族文化之间的相互借鉴、融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内容:通过展示一幅《清明上河图》的局部图片,引发学生对宋代生活的想象,激发他们对本节课的兴趣。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必修第1册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第12课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 教学设计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思路一、教材分析1.教材地位:本单元对应的是辽宋夏金元时期,共四课内容,分别叙述了政治上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到统一;民族关系有战有和,民族交融。

封建经济继续发展,市民阶层逐渐成长;科技文化的繁荣发展。

本单元学习要点有两个,一是认识两宋政治、经济、文化与社会等方面的新变化,二是认识辽夏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就第一个要点而言,各方面的变化都要结合两宋时期的基本发展线索去了解,而文化领域的变化影响更为深远,本课是辽宋夏金元的文化,属于本单元的难点。

2.正文内容及逻辑关系宋元文化上承隋唐,下启明清,以自己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风格创造了中国文明史上又一高峰。

纵观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不仅有着承前启后的时代特征,还有着人类文化发展的民族性与时代性、传承性与发展性、兼容性与选择性并存的特点。

本课在逻辑关系上遵循两点原则:一是先讲宋,再讲少数民族政权,一是按照文化史著作的叙述顺序依次展开。

3.核心概念本课在教学时应该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注意这一时期政治、经济的新变化如何引起思想文化的新变化。

中国古代史的核心概念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本课从文化角度叙述了辽宋夏金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作用。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既蕴含了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与创新,也充分学习和借鉴了不同民族的文化,各族人民通过文化传承和创新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二、教学立意学生在初中已初步学习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具备一定的史实基础。

课标对教学的要求基本定位在学生对历史问题的认识上,这就要求我们将教学的思路指向聚集在学生的如何建构自己对历史的认识,以及学生在认识历史过程中如何使自己的历史学科素养得到发展。

建议教学时适当跨越朝代界限,与前后历史时期进行对照观察,探其源,辨其流,才能更好的理解宋元文化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发展方向。

少数民族文字是统编教材新增内容,是本课的难点,各少数民族之间在文化上不断地吸收和借鉴,共同构筑起了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大厦。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通过设置各种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从而达到对辽宋夏金元文化的深入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掌握各个时期的文化特点和成就。
2.掌握辽宋夏金元的文学艺术,包括诗、词、曲、画等,了解其主要代表人物和作品。
2.运用比较法,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文化的异同,提高学生的比较思维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深入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证分析能力。
4.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引导学生从多元的角度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对我国多元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民族自豪感。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观点。
2.引导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采用小组竞赛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课堂氛围。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培养学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整的能力。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和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主要内容。
2.总结各民族文化交流与碰撞的历史背景和过程,强调其对我国文化发展的影响。
3.引导学生关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价值,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撰写一篇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特点和成就的短文。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期间我会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帮助他们巩固所学知识。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梳理,强调以下几点:
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在我国历史文化中的地位。
2.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和时代特征。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文化现象的方法。
4.强调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指导学生如何运用这一观点分析评价历史文化现象。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2.分析各个时期文化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差异,谈谈你的看法。
3.如何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看待这一时期的文化现象?
在导入新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时,我将通过多媒体展示一组图片,包括辽代的壁画、宋代的诗词、夏金时期的文物和元代的戏曲表演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这一时期文化的丰富多彩。随后,我会提出几个引导性问题,如:“这些文化成就反映了哪些历史背景?”“它们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扮演了什么角色?”通过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针对以上情况,教学中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注重史料教学,提高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历史文化知识体系。此外,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历史素养,为更好地理解我国历史文化奠定基础。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同时,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关注历史文化的发展与传承。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五、作业布置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3.注重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本案例通过设置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解释能力,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获得成长。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增强民族自豪感:本节课突出强调辽宋夏金元时期我国文化事业的繁荣,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历史责任感。教师以人性化的语言,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3.培养学生尊重和传承民族优秀文化的态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4.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历史,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通过播放多媒体视频,为学生营造一个生动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氛围。
2.利用historical props和role-playing方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历史人物的生活和创作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题目:“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有哪些突出成就?”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分享观点、总结归纳等方式,共同探讨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必要的帮助和指导,确保讨论的深入性和有效性。
(四)总结归纳
1.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
3.教师批改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
本节课通过导入新课、讲授新知、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等环节,系统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参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探究能力和历史素养。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关爱和指导。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宗教信仰及其对文化的影响。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学活动设计: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进行讨论。
-各小组从不同角度分析文化现象,形成自己的观点。
2.教学目的:
-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交流表达能力。
-深化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认识,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3.教学内容:
-各小组分别探讨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文化特点。
4.能够运用历史知识,对辽宋夏金元文化进行概括、比较和评价。
5.培养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和运用能力,提高历史思维和论证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主动了解辽宋夏金元文化。
2.运用图片、文献、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感受辽宋夏金元文化的魅力。
3.设计课堂讨论、小组交流和课后作业,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和评价历史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教学内容:
-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主要成就及其影响。
-强调多元文化交融的历史意义,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
五、作业布置
1.书面作业:
-请学生结合教材内容,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成就,形成一篇不少于800字的学习笔记。
-选择一段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史料,进行解读并分析其对当时文化发展的影响,不少于500字。
1.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较浓,但需要引导他们从表层认知转向深度思考,激发他们对辽宋夏金元文化的探究欲望。
2.学生的史料阅读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教学中应关注培养他们提取关键信息、概括归纳和论证的能力。
3.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表现出较强的交流与表达能力,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点,引导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4.教学评价:
a)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表现、课后作业、小组讨论、期中、期末考试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b)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发挥自身优势,提高历史素养。
c)定期进行教学反思,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优化教学效果。
5.教学拓展:
a)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拓宽学生的历史视野。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引导学生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培养学生自主获取历史知识的能力。
2.通过对历史文献、图片等资料的解读,培养学生对历史信息的筛选、整理和分析能力。
3.鼓励学生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总结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发展脉络,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b)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现象,帮助学生理解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c)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如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形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教学策略:
a)注重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发表观点,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
b)创设情境,让学生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体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氛围。
3.学生分组进行课题研究,选取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一种文化现象,分析其成因、发展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每组撰写一篇研究报告,字数1000字左右,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教师提供一份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知识清单,要求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完成知识清单的填写。知识清单内容包括:重要人物、代表性作品、历史事件、文化成就等。
3.教师简要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背景,激发学生对这一时期文化的兴趣。
(二)讲授新知,500字
1.教师按照时间顺序,详细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如科技、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成就。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按照以下步骤展开:
1.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包括各个朝代的建立、发展及灭亡过程,让学生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
2.详细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成就,如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发展,以及重要发明和创新,如指南针、火药、印刷术等。
3.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特点,包括诗词、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的创作风格及代表人物,绘画、书法、建筑等艺术形式的风格及代表作品。
-开展课外活动,如历史知识竞赛、研究性学习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历史素养。
-借助网络资源,搭建学习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通过以下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1.利用多媒体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代表性图片,如建筑、绘画、书法等,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特色。
4.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宗教文化
-佛教、道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我国的传播与发展。
-宗教文化对政治、经济、社会、艺术等方面的影响。
5.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交融
-民族融合背景下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互动。
-多元文化交融对后世的影响。
三、教学实施
1.导入新课:通过图片、地图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
-定期进行教学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4.教学资源:
-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展示丰富的图片、地图、文物等资料,增强学生对历史的直观感受。
-引导学生查阅相关历史书籍、论文等文献,拓展知识视野。
-结合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遗址等地,加深对辽宋夏金元文化的理解。
5.教学拓展:
-邀请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了解更多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3.培养学生正确的历史观,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是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流、融合的结果,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培养学生的时代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
本章节教学设计旨在让学生全面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发展,通过学习,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和鉴赏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创新等综合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5.课外拓展:推荐学生阅读相关历史书籍、文章,观看纪录片等,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更多文化成就,拓宽知识视野。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确保学生通过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量适中,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鼓励学生发挥创意,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的学习成果,检验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知识的掌握,特布置以下作业:
1.选择题练习:设计一份包括10道选择题的练习题,涵盖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以检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简答题:要求学生从以下两个主题中任选一个,进行简答题作答,字数在200-300字之间。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宗教等方面的文化成就,掌握各民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情况,把握该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2.通过对代表性文化成就的学习,提高学生对历史文化的鉴赏能力和分析能力,培养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1.教学活动:利用多媒体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绘画、建筑、诗词等图片,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氛围。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3)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作品,让学生直观感受文化成就的魅力。
2.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成就
(1)教师讲述四大发明在科技领域的应用,如火药、指南针、印刷术等。
(2)介绍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的科技成就,如棉花种植、瓷器制作、海上丝绸之路等。
3.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宗教影响
(1)教师分析道教、佛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传播与影响。
3.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道,进行深入研究,形成不少于800字的论文:
a.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政策对文化发展的推动作用
b.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学艺术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c.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成就对世界文明的影响
d.宗教在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交融中的作用
4.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展示,每组选择一个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以PPT、海报、短视频等形式呈现,并分享给其他同学。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直观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组织课堂讨论、小组展示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表达、分析、归纳等能力。
2.教学策略:
(1)针对重点知识,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2)针对难点知识,采用案例分析法,结合具体历史文化现象,帮助学生剖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历史意义。
(2)举例说明宗教对文化、艺术、建筑等方面的影响,如道教建筑、佛教绘画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及其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特点,如民族融合、文化繁荣等。
3.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一、案例背景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是部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2课的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成就,重点包括宋词的繁荣、辽宋夏金元的绘画艺术、书法艺术、科技发展等。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我国在这一时期的文化发展水平,提高对我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梳理知识体系。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心得体会,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提醒学生课后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深入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果。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丰富的历史素材和多媒体课件,生动地展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文化繁荣景象,使学生仿佛穿越时空,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时期,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条件,认识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历史背景。
3.学会通过查阅资料、讨论交流等方法,独立获取和解读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信息,提高历史研究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采用问题驱动、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和条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4.定期对教学工作进行总结和反思,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内容与Biblioteka 程(一)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一幅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艺术特点。
2.提问:“你们知道这幅画背后的历史故事吗?”激发学生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兴趣。
3.简要介绍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明确学习方向。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三单元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
3.教师针对学生的作业反馈,提供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助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4.课堂结束前,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发现自身在课堂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制定改进措施。
五、案例亮点
1.亮点一:情境创设丰富多样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物、绘画、建筑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同时,利用历史情景剧的形式,让学生扮演历史人物,亲身体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生活场景。这样的情境创设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增强了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讲授新知
1.教师以多媒体课件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物、绘画、建筑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2.教师讲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包括各民族文化的交融、科技成就等。
3.引导学生关注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成就,如火药、印刷术等的发展和应用。
4.教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科技进步对社会发展的作用,提高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知识Fra bibliotek技能1.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各民族政权的文化特点,掌握辽、宋、夏、金等朝代的文化成就及其历史意义。
2.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进步的主要成果,如火药、印刷术等的发展和应用。
3.学会分析民族文化交融的历史背景,认识多民族文化交流融合对我国古代文化发展的影响。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进行综合评价,提高历史分析能力。
5.亮点五:教学内容与过程衔接自然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教学内容与过程衔接自然。这样的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连贯的学习过程中,更好地掌握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历史意义。同时,教师注重学生的参与和互动,使课堂氛围活跃,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优秀教学案例部编版历史《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五)作业小结
1.教师布置作业,让学生进一步深化对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的理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学生完成作业,通过撰写研究报告、绘制思维导图等方式,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
3.教师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反馈,指导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节课通过导入、讲授、讨论、总结、作业等环节,引导学生全面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深入探讨文化发展的内在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化素养。教师要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利用多媒体展示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建筑、艺术、科技等方面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的了解和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师简要介绍辽宋夏金元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导学生思考这一时期文化发展的原因。
(二)讲授新知
1.详细讲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让学生掌握这一时期的文化特点。
五、案例亮点
1.多元化的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故事、人物传记等多种方式,创设了丰富的历史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辽宋夏金元时期,直观地感受当时的文化氛围。这种多元化的情景创设,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提高了学习效果。
2.问题导向的教学策略:本节课以问题为导向,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特点及其成因。通过提问、解答、讨论等方式,学生主动探索文化成就,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碰撞,培养了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2.通过分组讨论、分享感悟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等析能力。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课堂讲授等多种方式,使学生全面了解辽宋夏金元文化。
2.引导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史料分析法、文化研究法等方法,深入研究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发展与特点。
3.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的史实中感受辽宋夏金元文化的魅力,提高学习兴趣。
4.鼓励学生主动探索、思考、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3.再次,强调辽宋夏金元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在我国历史文化发展中的地位。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多元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2.辽宋夏金元文化对后世有哪些影响?
3.你认为辽宋夏金元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成就是什么?
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可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相互交流、借鉴,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我会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1.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探究辽宋夏金元文化的内涵和特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使他们能够从多元角度审视历史文化现象。
3.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适当拓展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4.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促进知识的内化。
5.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强调辽宋夏金元文化的重要地位。
6.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7.拓展活动: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与辽宋夏金元文化相关的实践活动,如参观博物馆、阅读相关书籍等。
二、学情分析
针对本章节内容,学情分析如下:高中阶段的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历史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储备和历史思维能力。在此基础上,他们对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有一定了解,但可能对具体的文化成就、历史背景及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深入。此外,学生在分析、评价历史文化现象时,可能缺乏批判性思维和独立见解。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

《第12课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化》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课标要求:认识这一时期文化上的新变化,认识到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课标解读:通过了解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文字等方面的成就,理解这一时期文化方面的新变化,以及少数民族在中华文化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教材分析:第十二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最后一课,主要讲述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化上包括思想、文学艺术、科技和文字上等方面的新变化。

按照朝代更迭的次序,上承三国两晋南北朝和隋唐,下启明清,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前面三课对这一时期政治、经济、军事和社会具体情况的介绍,便于学生理解这一时期文化的产生与发展。

而文化作为社会发展的一种结果,是历史中不可或缺的内容,地位较为重要。

通过这一课的学习,我们对这一时期中华文化的发展情况会有更深的理解。

二、学情分析知识基础: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相关知识,七年级下册第12课和第13课分别介绍了宋词、元曲、元杂剧等文学艺术方面的内容,以及火药、指南针、印刷术三大发明等科技方面的内容。

但是对于程朱理学和少数民族文字等相关知识,学生较为陌生,教师需要着重讲解,比如程朱理学的内容及影响等,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打下基础。

能力基础:16岁左右的高一学生,充满了好奇心且思维活跃,已具备了一定的知识迁移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思维,但思维缺乏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宜采用图片教学、情境教学和适当的史料教学。

三、教学目标学习运用程朱理学、宋词元曲、文人画、三大发明技术的成熟和少数民族文字等史实或史料,论证它们对塑造民族性格,促进民族融合,并对东西方的交流创造条件的作用(历史解释,史料实证)。

并深刻探究和感悟辽宋夏金元文化对推动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传承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大意义。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结合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时代背景:政治上各民族政权并立到元朝结束中国境内长期割裂的局面,重建了大一统国家;经济上,社会经济蓬勃发展,城市和国内外贸易空前繁荣;了解在时代背景下催生出灿烂辉煌,民族性与多样性共存的文化(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2课《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1.通过探究历史,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 指出:“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绝不是取决于对现成的历史结论的记忆,而是要在解决学习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历史,在说明自己对学习问题的看法中解释历史。

”教师以探究性问题作为展开教学的切入点,结合教学内容的逻辑层次,设置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解决的问题,在知识建构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通过史料研习,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典型的、有价值的、有说服力的史料,将史料的展示与问题的解决相结合,引导学生学会搜集、整理、辨析、运用历史材料来解释历史,能用实证的方式对问题的要点逐一探讨,以可靠的史料作为证据来说明自己对问题的看法。

通过以上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历史感悟能力。

二、教材分析
《辽宋夏金元的文化》是第三单元《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的第四课时。

本单元前三课分别为《两宋的政治和军事》《辽夏金元的统治》《辽宋夏金元的经济与社会》,分别概述了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政治、军事、经济和社会状况。

本课则是从文化的角度对这一时期作了小结。

从中国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这一时期各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联系更为持久和稳定,呈现出互相交融的趋势;从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看,这一时期中国的经济、文化成就在世界上仍处于领先地位。

本课由以下四目内容构成,每目内容又涉及更细的知识点:
●“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产生背景、代表人物及主张、历史影响);
●“文学艺术”——宋词、元曲、话本、书法、绘画;
●“科技”——三大发明(印刷术、火药、指南针)和两大科学家(沈括、郭守敬);
●“少数民族文字”——契丹大字和小字、女真文字、西夏文、畏兀体蒙古文和八思巴

设计本课教学时首先应明确辽宋夏金元这一历史阶段在中国文化史上的特殊地位。

“辽宋夏金元文化以其最丰富、最繁荣、独具融合发展的色彩成为人们喜爱的璀璨明珠。

”(赵向东吴付来《中华文化五千年:辽宋夏金元卷•前言》)本课教材叙述的知识点较多,但归类比较清楚。

主线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共同创造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课内容可以概括为“儒学复兴”“文艺灿烂”“科技辉煌”“文字多样”四大版块。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历史中已经学过“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两课内容。

涉及的知识点有繁荣的都市生活、宋词与元曲、司马光与《资治通鉴》、三大发明(活字印刷术、指南针、火药)、中外交通等。

这与高中教材有相当多的重合之处,因此高一学生对本课知识不会有太多的新鲜感。

基于学生实际,不满足于教材里的素材,通过补充新鲜的史料,设置探究性问题,以涵养学生核心素养。

此外,高一学生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历史思维正在形成过程中,已具备一定的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但辩证思维不足,思维比较僵化。

因此,通过历史情境的创设,引导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历史,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