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
[内容提要]:对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不仅在我国民事立法中未予以明确规定,
在学理上也较少引起关注。然而,这类保护由于此类实际问题(侵害死者名誉
的行为)的存在而不可避免。死者的名誉因死者生前的身份、地位、声誉等因
素仍有其特定的象征意义。因此对它的法律保护也显得很重要。在实际中我们
有必要对其进行探讨。
[关键词]:死者名誉法律保护阻却违法事由
近几年来,有关死者名誉的案件不断传出,比较著名的有海灯法师养子范
应莲、王洛宾的儿子、科学家李四光的女儿等。最先提出死者名誉权问题的是
天津已故艺人荷花女的母亲,她于1987年起诉小说《荷花女》的作者及刊登小
说的《今晚报》损害其女儿的名誉权。案件受理后,有关法院向最高人民法院
请示死者是否有名誉权?最高法院在回复中明确表示:“荷花女死亡后,其名
誉权应依法保护,其母有权向法院起诉。”对死者名誉的法律保护,这在理论
和司法实践中都是一个新的课题,1993年8月7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了《最高
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答》,在《解答》之五指出:死者名
誉受到损害的,其近亲属有权向人民法院起诉。[1]
一、对死者名誉保护的学说
死者的名誉,是指人们对死者生前的道德品质、生活作风、工作能力等方
面的社会评价。[2] —个人生前追求的好的名誉,在死后能长时间的存在于人们
的意识之中,并为人们所仰慕效仿,因此,一个人的名誉并没有因生命的消失
而死亡,而应当受到法律的保护。那么,保护的依据是什么?学术界主要有以
下几种观点:
第一,名誉权说。这种观点认为死者和生者一样享有受法律保护的名誉杈,
身体权等这种观点被我国一些法院所采纳,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出现近亲属基
于死者名誉权受损提起诉讼,受到法院的支持最高人民法院也曾在(1988) 00
字号第52号复函中指出,死者享有名誉权,应予以保护。
第二,准名誉权说,此种观点认为死者不能像生者一样享有名誉权、身体
权,因此不能基于名誉权受损提起诉讼,但为保护死者生前利益,可适当参考
胎儿利益的规定,视死者为生存,享有准名誉权,其名誉不容损害。[3]它不是
完全意义上的名誉权,而是由法律创设的,不可由死者享有。
第三,死者遗族利益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
解答》第五条的规定,将对死者名誉的保护延伸到死者姓名、肖像、荣誉、隐
私、遗体、遗骨。中国古代思想家认为,慎终追远,民德归厚。对逝去亲人的
怀念和哀思,是生者精神利益的重要内容,其中所体现出的人性的光辉,有助
于社会的团结和睦,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故其名誉的好坏也直接关系到遗族
利益,其近亲属也会因死者名誉的受损而感到愤怒、痛苦抑或不安,因此与其
说法律保护的是死者的名誉,不如说死者近亲属的名誉权或利益需要受到法律
的保护。[4]
第四,死者名誉说。此种观点区别了名誉和名誉权的概念,名誉权作为人
身权的一部分,随自然人的消亡而消亡,而名誉作为社会对某人的评价并不会
因其死亡而立即灭失,还可能在社会成员中存在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对死者的
名誉也应视以同样的保护。[5]
二、与有关学者的商榷
以上三种观点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在理论上仍有值得商榷之处。第一、二
种观点都肯定了死者享有民事权利。这与《民法通则》的规定不一致,也容易
导致民法理论的自相矛盾,在法律上,不可能有无主体的权利,死者既然不是
权利主体,也就当然不享有名誉权。准名誉权认为死者不具有权利能力,却又
享有法律创设的准权利,这本身就有牵强之嫌,也是与主体制度相矛盾的,故
无国多数学者不同意此两种主张,死者遗族利益说是我国民法界的主流观点,
但有几点值得注意:首先,从实践中看,损害死者的名誉与其近亲属的名誉的
受损没有必然的因果联系,更何况如果死者没有近亲属,就更谈不上对近亲属
名誉的影响问题。其次,从举证责任上看,“谁主张,谁举证”,死者遗族必
须有充足理由证明自身名誉因此而受损,这对于他们来说是很困难的,也就很
难说明被告的侵权行为早成对遗族利益的毁损。而名誉说认为保护的是死者生
前利益的延伸,它固然做到了对死者名誉的周全保护,但对死者家属由此造成
的损失和社会公益的破坏却缺乏有利的保护措施。
笔者个人认为,死者无人格权,故不存在所谓对死者名誉权、肖像权、姓
名权等的保护。基于死者而产生的人格权纠纷,可分为两个方面来对待:
第一,侵权行为损害死者亲属的利益。此时,权利主体是死者亲属。在学
理上,非财产损害依损害行为是否直接触及加以区分。可分为直接的非财产损
害与反射的非财产损害,反射的非财产上损害,倘依法得请求赔偿时,赔偿请
求权人所请求赔偿的乃是自己所感受的痛苦与损害,而非替他人主张权利。[6]
侵害死者生前的人格利益,间接地侵害到死者的亲属,导致了死者亲属的精神
痛苦,从而侵犯了死者亲属的人格权。所以,此时法律保护的是死者亲属的人
格权,并不是死者本人的人格权
。在行使诉讼时,诉权主体也就是死者亲属本
人,实体权利主体与诉权主体是统一的,并不存在任何理论上的难点。最高人
民法院(1988)民他字第52号复函及(1990)民他字第30号复函中均认为死
者享有名誉权,应予以依法保护,但实际上案件中提起诉讼的又是死者的亲属,
在理设上无法自圆其说.
第二,对死者生前人格利益予以侵害的行为可能同时损及社会公共利益,
此时,应出于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的需要而提起权利请求和诉讼主张。这时便涉
及行使权利的代表人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此情形,任何个人,任何机关、组
织均可行使;执法机关亦可在其认为必要时主动干预。
总起来说,对死者“人格”权益的保护,是上述两个方面的结合。质言之,
法律对死者“人格”的保护主要是从维护公序良俗及保护现存社会关系参与者
利益的角度出发的。两者一方面统一于整体的权利保护体系中,另一方面又有
所区别。比如,为社会利益的保护。可不受时间的限制、不受诉权主体的限制;
而死者亲属的权利的行使,则可能受到法律规定的期限的限制且只能由权利受
到侵害者本人行使。
三、对死者名誉侵害的具体行为
在实践中,对死者名誉的侵害主要表现为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两种D
(一)直接方式:即以直接毁损的方式强加与死者尸体,使其物理方面的
特征发生显著的变化。这类行为主观上多为恶意,不仅破坏了身体的完整性,
也造成对死者名誉的严重损害,主要有以下表现:
1、故意损害尸体。如吉林省深江市某宫姓公民先后两次切割女性尸体的乳
房、生殖器,以满足变态的性欲。另外,一些人为泄私愤,将某人的尸体进行
当众鞭打,或剥光衣物以示羞辱,都构成对其名誉的侵害。
2、非法利用尸体。某些医院在没有得到死者生前同意或其近亲属同意,利
用公安机关委托解剖尸体鉴定之机,进行教学,擅自摘取内脏制作教学标本或
是将尸体上的器官高价出售给病患者以谋取私利。
3、盗墓盗尸行为。我国传统认为“入土为安”,因此任何对坟墓进行损坏
或盗墓盗尸行为都被视为大忌,对死者的名誉也会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在一
定程度上也影响到死者遗族利益和社会公德。
4、其他的侵害尸体的行为,如非法陈列尸体、殡仪馆错误火化尸体,不准
尸体入葬等。
(二)间接方式。即不给尸体以实体的损害,但以抽象的方式造成死者名
誉的降低等。主要包括侮辱、诽谤、揭露隐私等行为。
1、侮辱行为。即用暴力或其他方式贬低他人人格,毁损他人名誉,主要有
语言侮辱
和文字侮辱。语言侮辱是用语言对尸体进行辱骂,使尸体蒙受耻辱,
名声败坏。行为作出一定的姿态表演有辱尸体名声的,也属此列。文字侮辱是
通过书写文字、图形对尸体进行的侮辱,如书写、张贴大字报等。按照最高人
民法院的解释,只有侮辱造成一定影响后,才能认定为侵害受害人名誉的行为。
“一定影响”即指影响受害人在公众中的社会评价。
2、诽谤行为。即因过错捏造并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名誉的行为。期
特点是捏造虚假事实并予以传播,若所言属实,则只能视为批露事实,可能侵
害到他人的隐私。对死者的诽谤多表现在对其生平进行造谣生非,影响其社会
公众评价。[7]
3、揭露隐私。即揭露死者生前的学习、工作、家庭生活中的一些不愿为他
人所知的事情,造成死者社会评价的降低,一般构成对死者名誉的侵害,但新
闻工作者依职杈对死者生前进行评价的,不在此列。
四、侵害死者名誉的法律责任
对死者名誉的侵害,其责任方式主要包括停止侵害、返还、恢复原状、赔
偿损失、恢复名誉。在追究责任上应采取特殊诉讼方式予以保护,最高人民法
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中第161条
规定:“公民死后,其名誉受到侵害,使其配偶、父母、子女或其他有关人员
受到损害的,受害人可以提起诉讼。,’当然在死者没有近亲属时,人民检察院
可作为诉讼主体来维护死者名誉。下面对这几种责任方式分别阐述。
(一)停止侵害。死者近亲属有权要求行为人停止正在进行的侵害D例如
对具有诽谤性的书刊正在发行,有权要求停止发行或予以销毁。应当指出的是,
停止侵害还包括防止侵害,即阻止某些即将发表或传播的诽谤性作品,此种请
求权的行使对防止损害的发生十分必要。
(二)返还。在某些情况下,对尸体名誉的侵害还涉及到对死者身体的损
害,死者近亲属得行使返还请求权。有学者认为“公民死之后,其所有的尸体
应由其继承人依法继承,他人损害以及非法利用该尸体即为侵权。” [8]即把尸
体作为一种特定的“继承之物”,它不同于一般财产返还请求。
(三)赔偿损失。非法使用尸体的,应向死者的近亲属进行经济赔偿。非
法移植死者器官的,应按移植器官的一般补偿标准进行赔偿。非法利用尸体进
行教学、科研的,也应予以赔偿。如果因侵害死者名誉而给死者的近亲属造成
精神痛苦和感情创伤的,应给予近亲属以精神损害赔偿。[9]
(四)恢复名誉。行为人的不法行为的直接后果是再成死者生前名誉的毁
损,
只有令加害人承担恢复名誉之责,才能彻底根除损害名誉的直接后果,在
适用这一形式时,应当注意(1)必须证明加害人的行为让死者名誉受损。(2)
恢复名誉的具体措施视侵害行为及造成后果来决定。(3)适用应当及时。
(六)赔礼道歉。可采取口头方式,也可用书面形式,刊登于报刊上或张
贴有关场所,主要是对死者的一种慰藉,使其受损的名誉得到恢复,一定程度
也体现了对死者近亲属的安慰。
五、侵害名誉的阻却违法事由
阻却违法事由是指,某些行为虽侵害了死者的名誉,但在特定的情况下,
法律上将其视为一种合法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行为经公民生前同意。即死者生前以遗嘱或其他方式明确作出自愿
承担某种损害后果的意思表示。例如公民生前表示死后将遗体用于科学研究事
业,其近亲属不得主张返还、恢复原状等。死者生前的同意作为阻却事由必须
具备以下条件:第一,必须是死者生前明确的意思表示。同意可以单方声明,
或是签订免责合同等,但必须明确表示,不得适用推定。第二,必须是出于资
源,凡因欺诈、胁迫、趁人之危、重大误解等作出的意思表示,不视为同意。
第三,行为人的行为必须限定在同意的范围,例如死者生前表示捐献角膜,但
行为人却趁机摘除其他器官、组织,应当承担相应的责任-
(二)内容真实-指行为人言词的主要内容真实,符合实际。根据德国法
原告要行使恢复名誉的请求权,被告要免除其责任,就不许证明其言词是真实
的。[10]在实践中,有关机关或个人基于扬善惩恶,对死者生前事情作客观、
公正的评价,只要非恶意散布有损死者的言论,不构成对名誉的侵害。但如果
擅自揭露他人隐私或无任何根据而大肆指责他人的道德品行方面的严重问题,
则可能发生侵害名誉与侵害隐私的竞合,不能据此作为抗辩事由D
(三)正当舆论监督。舆论监督属新闻自由的范畴,它是维护社会的正常
运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重要措施。实践中,新闻工作者和其他人,从维护
社会公共利益出发,对死者生前的恶行大加批露,以警示后人,只要主要事实
符合客观实际,善意表达自己的真实见解,而非故意地贬损死者的名誉,即使
个别细节上稍有失真或遣词造句不当,一般不认定为侵害死者名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