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考试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理学考试重点

第一章

1.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研究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2.要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必须把握以下三个关系:

1)、思想和心理的关系。

2)、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关系。

3)、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与心理学的关系。

3.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研究的内容:

A.探讨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心理的研究背景与心理规律

B.个体心理与现代思想政治教育

C. 群体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关系

D. 网络心理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4.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映像。

5.心理现象的两个方面: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

6.心理过程即人的心理活动过程。分为认知过程,情绪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7.个性差异:每个人在反映客观现实时,都表现出不同的行为特点和方式,和这些不同的特点与方式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上的差异,称为个性差异。

8.个性差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个性倾向性和个性心理特征。

9.个性倾向性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意识倾向和人对客观事物的稳定的态度。其中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

10.个性心理特征是在一个人身上经常表现出来的本质的稳定的心理特点,这种稳定的心理特征是个性倾向性稳固化和概括化的结果。他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第二章

1.心理规律的概念:心理规律是人们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中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及表现出的稳定不移的发展趋势。

首先,心理规律是特指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中的规律。其次,心理规律指的是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以及个性心理中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再次,心理规律表现为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这就是说规律是运动的,同时是要表现出来的。

2.心理规律的内容(了解)-选择题

第一层次的心理规律(宏观规律)

(1)心理依存于主体与客体矛盾的规律,也就是人与环境的矛盾

(2)心理依存于先天和后天结合的规律

第二层次的心理规律(中观规律)

(1)心理对身体活动的依存关系规律

(2)心理对客观现实的依存关系规律

(3)心理与实践活动统一的规律

(4)认识与意向矛盾的规律

(5)认识与认识矛盾的规律

(6)意向与意向矛盾的规律(动机冲突包括:双趋冲突、双避冲突、趋避冲突、双重趋向冲突)

第三层次的规律(具体规律)

(1)心理的纵向发展规律(任何心理现象都是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逐步发展和形成的,它反映心理现象内部的纵向层次性)

(2)心理的横向联系规律(各种心理现象内部的各成分之间具有密切的关系和联系,它反映心理现象内部的横向联系性)

3.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矛盾: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与受教育者主体的接受心理之间的矛盾。

4.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心理规律: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主导的施教系统必须适合受教育者的接受心理的规律。

第三章

1.全面理解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研究:(论述)

(1)实践主体性是人之为人的根本特质。即类本质

(2)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是人的社会特质。即现实的本质

(3)人作为自然存在物,也具有自然本质

2.1879年,冯特把自然科学所使用的实验方法引入了心理学研究,使主流心理学逐步走上了实证主义、实验主义的道路。“科学心理学之父”(选择)

3.人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关系。(两者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人的发展是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有机统一)(1)生理发展比心理发展简单

(2)心理发展以生理发展为基础

(3)心理发展反过来也影响生理发展

4.个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及影响因素(简答)

个体心理发展特点:

(1)心理发展是延续个体一生的过程

(2)心理发展具有一定的顺序,且有发展的关键期

(3)心理各组成部分的发展速度不尽相同

(4)心理发展具有个别差异性

个体心理的影响因素

(1)遗传因素

(2)社会环境因素

(3)教育

(4)人的内在需要和主观努力是心理发展的内因

5.人的社会化的概念:一是个人在社会中通过学习活动,掌握社会的知识、技能和规范;二是个人积极地参与社会生活,介入社会环境,作为主体参加社会关系系统,再现社会经验。简而言之,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作为一个社会学习者和一个社会参与者的人的全面发展的过程。

6.政治社会化:人的政治社会化是个体逐渐接受被现存的政治制度所肯定和实行的政治信念和规范,形成特定的政治态度和政治行为的过程。(了解)

7.贯穿于人的一生的政治社会化过程将出现阶段性的发展,一般来说,个体的政治社会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形成政治自我阶段;第二阶段是积累政治知识的阶段;第三阶段是政治人格的完善阶段。

8.品德的三种成分表现为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行为。

9.借鉴品德形成的有关理论(多选、简答)

(1)道德发展理论由皮亚杰提出,后由科尔伯格继承和发展。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判断有一个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科尔伯格提出道德两难法,提出了三个水平和六个阶段。

水平一:前习俗水平。细分为惩罚服从取向阶段和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水平二:习俗水平。细分为好孩子取向阶段和遵循权威取向阶段

水平三:后习俗水平。细分为社会契约取向阶段和普遍原则取向阶段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判断发展有如下阶段特征:

A .前一阶段在本质上不同于下一阶段

B. 每一阶段代表一个新的更综合的心理组织系统

C. 他们出现的顺序不变

D. 阶段的出现与年龄有关,但是文化和环境只能影响发展速度,或改变其内容,而不能改变其发展顺序。(2)道德价值观辨析论是由德育心理学家拉斯提出。价值观辨析论以人本主义为哲学基础,认为人的价值观是人所固有的潜能。

(3)社会学习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班杜拉认为人们的道德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社会学习理论认为榜样的行为对学生的影响很大。

10、青年期是政治社会化的关键期。人的未定性分四个层面:生物未定性、心理未定性、社会未定性、精神未定性

第四章

1.(多选)认知的要素:感觉、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想象、思维。

认知又称为认识,分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感性认识包括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包括:思维、想象。

(1)感觉和知觉

感觉是指人脑对当前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反映(错觉、幻觉)

(2)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

(3)思维和想象

思维实现着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使人达到对客观事物的理性认识,从而构成了人类认识的高级阶段。

想象把过去在脑中反映的事情的表象进行重新加工改造出一种新形象

(4)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指向与集中,他是伴随心理过程进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它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他是我们从事各种活动、获得新的知识,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的基础,是人在认识客观事物中不可缺少的心理特征。三个功能:一是选择功能;二是保持功能;三是调节功能。(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2.关于人的认知学习过程:皮亚杰认为,认知学习过程包括同化、顺化和平衡。(多选)

同化过程:就是学习者将所感知和学习的新东西纳入头脑中,使其成为自己的东西。

顺化过程:就是主体调节自己内部认知结构以适应特定学习情境的过程。

平衡过程:指学习主体通过自我调节使认知发展从一个平衡状态转向另一个较高的平衡状态的演变过程,是一个使认知不断前进的高级思维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学习本质(皮亚杰)(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