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三峡导学案

合集下载

《三峡》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三峡》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

《三峡》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共3篇《三峡》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1《三峡》复习课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一、导入我们经过多次的学习,《三峡》这篇文章已经非常熟悉了。

但是,我们曾经学习的知识,会不会被遗忘掉呢?为避免知识的遗忘,今天我们将进行《三峡》的复习课。

二、教学目标1.复习《三峡》原文的考点知识。

2.提高学生理解能力,为保持母语课绩效提供条件。

3.以本文的阅读为突破口,理解水利发展对于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或其他电子设备。

2.备课教师将复习资料准备好,每一部分讲完后都进行自测。

3.每一部分复习完毕后,都交给学生进行电子收集。

四、复习要点1.主题文章主题是水利发展的重要性。

2.文章结构段落1:介绍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背景。

段落2:对三峡大坝工程的利与弊进行分析。

段落3:探讨水利微循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3.文章语言技巧1)拟人例句:整个山体就像是一个粗糙的面孔,白天在阳光下时显得威武高大,而到深夜时,它顿时变得模糊不清,好似一位脸上有伤痕的脆弱老人。

2)比喻例句:如同人类身体需要营养一样,国家、地区和人民也需要水资源。

3)双关语例句:水利微循环就像是血管,在国家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4.文章考点基础词汇:微循环、流域、水土流失。

语法知识:同位语、主语从句、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五、校外作业1.背诵《三峡》一文。

2.回答以下问题:1)三峡大坝工程有什么利与弊?2)水利微循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有什么重要意义?3)如何应对水土流失?4)解释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六、课后反思今天我们进行的是《三峡》的复习课,我们通过多次复习来巩固自己的知识。

同时,我们也更加了解了水利对我们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性。

在复习的过程中,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课本知识点的掌握,在以后的复习中做到轻松应对通过本次复习课,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长江三峡大坝工程的背景、利与弊,以及水利微循环对国家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意义。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三峡》导学案(含答案)
详细描述
在课堂讨论和提问环节结束后,教师应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指出学生在理解上的不足和错误,并给出正确的答案和解释。同时,教师应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归纳,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所学内容。在点评和总结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05
CHAPTER
拓展延伸:相关文化现象探讨
重点词汇掌握情况
文章理解程度
写作技巧运用
学生对《三峡》的整体理解程度如何,是否能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
学生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的写作技巧,如比喻、拟人等,来丰富自己的表达。
03
02
01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如何,是否能够积极回答问题、参与讨论。
课堂参与度
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如何,是否能够按时提交、作业质量如何。
长江三峡是中国自然景观与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
三峡地区孕育了巴蜀文化、荆楚文化等多元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三峡文化,对中国的历史、文学、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
三峡地区的历史文化遗迹包括古代建筑、石刻、墓葬等,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人类活动的印记。
三峡工程对库区及周边地区的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需要持续关注和评估。
从文学角度看,长江三峡是诗人、作家笔下的重要题材,其壮美的自然景观和丰富的文化底蕴激发了无数文艺创作灵感。
06
CHAPTER
练习与检测:巩固所学知识
完成《三峡》一课的课后习题,包括填空题、选择题和简答题。
作业需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家长签字。鼓励学生在完成习题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相关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三峡工程的建设对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长江三峡是中国最大的水利工程,具有发电、防洪、航运等多重功能。

《长江三峡》导学案5

《长江三峡》导学案5

《长江三峡》导学案5《长江三峡》导学案5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有关背景知识2.整体感知课文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这是大诗人李白赞颂长江雄伟气势的诗句。

我们当代的作曲家谱写的《长江之歌》中,更从惊涛澎湃的长江巨浪中看到了我们的民族开拓奋进的精神力量,这首歌中深情地唱道:“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

”那么在刘白羽的笔下,长江中最为瑰丽奇特的一段——长江三峡,展现出的是怎样的风貌神采呢?这节课我们来赏析刘白羽的散文《长江三峡》。

二、解题与作者:1.解题:(1)《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是一篇日记体游记。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一心想从大江顺流而下,领略三峡美妙风光。

1960年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

《长江三日》记述了大会全体会议的讨论,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坝址已选定于西陵峡的三斗坪。

这项具有防洪、发电、航运、养殖、供水等巨大综合利用效益的特大型水利工程,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建设必将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三峡工程建成后,它的本身就是世界奇观。

巍巍大坝,横跨在峡江之上,像一道水上长城,“截断巫山云雨”;巨大的船闸能通过万吨级船队;水晶宫般的电站发出的强大电流,通过钢塔如林的变电站送到四面八方。

这些现代化的建筑群体及坝下不远处的黄陵庙胜地,必将成为吸引五洲四海游人踊跃游览的胜境。

——摘自《北京周报》社编印的《三峡水利枢纽》2.作者: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

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导学案

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0课《三峡》导学案

10. 三 峡素养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章节奏鲜明、音韵和谐的特点。

2.借助联想和想象,进入课文情境,感受长江三峡雄伟的形势和奇丽的景色。

3.领会课文运用精练生动的语言描绘景物特征的写法特点。

4.养成积累常用文言实词、虚词的习惯。

学法指引划分文言文句子节奏1.句首发语词后、关联词语前要有停顿。

2.文言文中连在一起的两个单音节词,朗读时须停顿分开。

3.主语和谓语之间应停顿,动词与所带宾语、补语之间应停顿。

4.朗读停顿要体现出省略成分。

1.作者简介 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北魏地理学家。

好学博览,文笔深峭,爱好游历,著有《水经注》四十卷。

2.背景简介 《水经注》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

郦道元注释《水经》,或征引古代典籍,或参以亲身探访经历,或采用一些相关的逸闻、神话、传说、歌谣,大大充实了原著的内容。

当时南北分裂,郦道元身在北方,实际并未踏足三峡地区,《三峡》一文是他在前人记述(主要是袁山松的《宜都记》和盛弘之的《荆州记》)基础上整理加工而成的。

3.完成自学结构图基础夯实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并翻译黑体的句子。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①①,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②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②,下行和上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③,也没有这么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山献多生怪柏,④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⑤④,绿色的潭水中有倒映着的各种景物的影子。

极高的山峰上多生长着奇形怪状的柏树。

⑤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⑥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第10课 三峡(导学案)(学生版)

第10课 三峡(导学案)(学生版)

第10课《三峡》导学案【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借助注释及工具书,准确翻译,积累文言字词。

2.体会文章意境,感受三峡之美,体会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3.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重点难点】1.反复诵读文章,体会文章节奏鲜明的特点和作者寄寓其中的情感。

2.感受三峡之美,学会抓住特征、用多种手法、从不同角度描写景物的方法。

【学习过程】知识简介1.三峡简介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是万里长江上最为奇秀的一段,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山水画廊,其间全长193公里。

三峡由、、组成。

西陵峡以“险”著称,巫峡以“秀”见长,瞿塘峡以“雄”著称。

2.作者简介郦道元(466年~527年),字,南北朝时期著名家,范阳涿州人。

郦道元访求水道,四处游历,考察河道沟渠,搜集风土民情、历史故事及神话传说,他用毕生心血写成《水经注》。

当时南北对峙,一些南方的地貌郦道元没法实地考察,就通过广泛查询他人资料、经过自己的加工来完成。

3.作品简介《》是郦道元为《水经》所作的注文,看似为《水经》之注,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

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水经注》与裴松之的《》、刘孝标的《》、李善的《》齐名,合称“四大名注”。

第一课时活动一:读文章之韵朗读指导1.读准下列加点字注音略无阙.处( ) 重岩叠嶂.( )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 ) 林寒涧.肃( ) 属.引凄异( )猿鸣三声泪沾裳.( )2.用“/”标注下面三组句子的停顿一组:自三峡七百里中自非亭午夜分至于夏水襄陵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虽乘奔御风则素湍绿潭每至晴初霜旦故渔者歌曰二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长江三峡》导学案.doc

《长江三峡》导学案.doc

《长江三峡》导学案班级学号姓名[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一、前置性补偿1《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长江三日》的第二部分,题目是编者加的。

《长江三日》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

2《长江三日》是一篇日记体游记,记叙的是I960年11月中旬,作者从重庆乘“江津号” 轮船沿江驶往武汉的一段航程。

作品第一节,写11月17日雾夜在长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景;第三节写11月 19日出峡后航行在风和日丽、柔和宁静的大江上的情景;最后以武汉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尾。

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3三峡介绍:长江的一段,西起四川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由西往东,包括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江段迂回曲折,江中滩峡相间,两岸危崖耸立,如层层围屏,高出江面500米以上,江面最窄处仅百米左右,在巫峡有著名的巫山十二峰。

巫山神女,于云雾之中,楚楚动人。

4作者: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

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5、知识积累:理()丽启底)缨()州对岬))归万仞(峰()岭万壑) 测)罗草板()引)紫渺颂()缥缈() 婀娜()美髯()二、新知探究:阅读课文,思考下面问题:1、作者说“我像在一支雄伟而瑰丽的交响乐中飞翔”,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方法?“飞翔用得恰当吗?为什么?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凶恶?引王昭君的传说有什么作用?作4, 2、作者采用什么手法来写瞿塘峡的雄奇?用了哪些词语?写了哪些方面?3、作者用什么手法写巫峡的秀美?主要写了哪些景物?示了怎样的哲理? 四、形成性检测[拓展训练]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 (wo) 隽秀(jun) 婀娜(nu6)峭壁(qiao) B.耕归 (Z1 ) 朝辉(zhao) 眺望(tiao)苍鹰(ylng) C.轮廓 (guo) 翡翠(fei) 夔州(kul)绛紫(jiang ) D.瑰丽 (gul) 澎湃(pai) 缤纷(fen) 朦胧(meng)2.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 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修婀娜。

长江三峡导学案

长江三峡导学案

《长江三峡》导学案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原理。

【前置性补偿】1、作家作品刘白羽,现代著名作家,1916年9月28日生,北京通州人。

他是现代文学杰出代表人物,卓越的散文家、报告文学家、小说家。

散文集《芳草集》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长篇传记文学《心录的历程》。

他与杨朔、秦牧被称为“现代三大散文家”。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背景介绍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

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

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辞海》注解)3、字词整理(整理出自己认为重要的词语,课堂交流)4、课前导读(1)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2)课文中的行文线索是什么?(3)三峡景物各有什么特色?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新知探究】1、瞿塘峡像一道闸门,突出其什么样的特点?又是怎样具体描绘的?2、写巫峡是主要写了什么?抓住了什么样的特征?3、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来写西陵峡的?在这一部分揭示了怎样的哲理?【形成性检测】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如果说瞿塘峡像一道闸门,那么巫峡简直像江上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船随山势左一弯,右一转,每一曲,每一折,都向你展开一幅绝好的风景画。

两岸山峰连绵不断,山势奇绝,巫山十二峰各有各的姿态,人们给他们以很好的评价和美的命名,使我们的江山增加了诗意。

《长江三峡》(苏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

《长江三峡》(苏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

《长江三峡》(苏教版高一必修导学案)一、导入课文(投影1-3):介绍长江三峡:长江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

它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的白帝城,东迄湖北省宜昌市的南津关,跨奉节、巫山、巴东、秭归、宜昌五县市,全长约200公里。

其间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三峡以其险峻的地形、绮丽的风光、磅礴的气势和众多的名胜古迹著称于世,为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是我国的旅游热点。

早发白帝城李白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杜甫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瞿塘险过百牢关。

二、介绍创作背景和作家(投影4-5):课文节选自《长江三日》,这是一篇以日记形式写成的游记散文。

刘白羽同志于1960年11月中旬,乘“江津号”顺流而下,从重庆到武汉。

一路上,作者被“大自然伟力所吸引”,写下了这篇描绘祖国河山壮美景色,抒发庄严美好的革命豪情的文章。

全文共分三大部分,写连续三天在长江航行所见到的不同景象。

第一日11月17日写的长江迷蒙的雾景和雄伟的夜景;第二日11月18日写的长江三峡瑰丽奇特的景象;第三日11月19日写的长江平静清丽的风光。

课文节选自第二日所记,是全文的重点部分。

刘白羽(1916——)现代作家,北京人。

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参加《新华日报》副刊编辑工作,1946年到东北解放区作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曾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

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刘白羽散文集》等。

刘白羽是一位富有时代感的、具有敏锐的生活观察力和多方面艺术才能的作家。

他的散文热情奔放,感情真挚著名。

三、检查预习情况(投影6、7:字音字形解释)四、整体分析课文:提问:这篇课文描写了在三峡航行时所见到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景象,各自从哪一段写到哪一段?全文可分几个部分?(投影8-11)答:本文在描写三个峡的具体景象之前,有一段总写感受,全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意。

2、把握三峡的景物特征,感受其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3、体会作者对三峡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点实词、虚词的含义和用法。

(2)理解文章内容,概括三峡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2、难点(1)体会作者在文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2)学习本文描写景物的方法。

三、知识链接1、作者简介郦道元(约 470—527),字善长,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北魏地理学家。

他博览群书,留心水道等地理现象,撰《水经注》四十卷。

《水经注》名为注释《水经》,实则以《水经》为纲,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等,是我国古代地理名著,并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2、背景资料本文选自《水经注校证》卷三十四。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总称,在长江上游重庆奉节和湖北宜昌之间。

郦道元生活于南北朝时期,他为了写《水经注》,阅读有关书籍达 400 多种,查阅了所有地图,研究了大量文物资料,还亲自到实地考察,核实书中的记载。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读准字音阙(quē)嶂(zhàng)曦(xī)襄(xiāng)溯(sù)御(yù)湍(tuān)巘(yǎn)漱(shù)涧(jiàn)属(zhǔ)引2、再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1)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

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倘若碰到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有时候清早(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推荐3篇

2024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推荐3篇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推荐3篇〖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三峡导学案第【1】篇〗教学目标:1、理解“刀砍剑劈”、“嘶鸣吼叫”、“撕咬崖缝”等词语的意思;2、有感情朗读并背诵2——5自然段;3、能仿照课文句子,赞美一个地方;4、感受长江三峡的风光美,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家乡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理解三峡山奇、水急、船险的特点。

教学重点:有感情读并背诵2——5自然段。

教学准备:《船过三峡》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复习回顾,激趣导入1、导入课文。

2、复习回顾。

二、细读品情,深究重点(一)揭示中心,欣赏激情1、课件显示中心句:“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2、齐读中心句。

3、欣赏三峡风光。

4、学生谈感受。

(二)品读“山奇”,渗透学法1、自由快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2、反馈。

(1)随机点拨:刀砍剑劈、笔直陡峭写出了山陡;起伏高耸、云雾缠绕写出了山高;有的像蘑菇,有的像骆驼,有的像仙女写出了山有模样多。

(2)指导朗读。

3、分析段落结构,明确学习方法。

(1)分析段落结构。

(2)明确学习方法。

(三)学法迁移,自学“水急”、“船险”。

1、独立或小组合作选择学习。

2、反馈。

(教学顺序由生反馈而定)(1)你从哪些词句体会到了三峡的“水急”或者“船险”?(2)思维训练。

(3)指导朗读。

(四)再读中心句,情感升华。

1、齐读,指名读,评比读。

2、你又会发出怎样的感叹呢?学生自由发挥。

三、积累词句,指导背诵。

1、明确背诵方法。

2、齐背一个自然段。

四、巩固知识,发展能力。

1、布置任务。

(课件显示“露一手”:播音员——读出三峡的美;小画家——画出三峡的特点;导游——解说三峡风光。

)2、学生自主训练。

3、反馈。

五、拓展延伸,读写结合1、明确要求:仿照“啊,百里三峡,好一幅百里山水画!”的句式去赞美一个或几个地方。

(课件显示中心句)2、学生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3、反馈。

六、课外作业(课件显示)自助餐:1、搜集有关三峡资料;2、回家当一回导游;3、为宣传三峡或家乡桃渚风光写几条广告语或作一首诗。

《长江三峡》导学案

《长江三峡》导学案

环节具体内容一、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二、知人论世刘白羽,现代作家。

1916年生,北京人。

1938年到延安从事文化工作,1944年到重庆《新华日报》副刊做编辑工作,1946年受党的委派到东北解放区做随军记者,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两次赴朝鲜,写了许多通讯特写。

曾任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勋、《刘白羽散文集》等。

三、文本知识1.熟读下文,背诵全文。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郦道元《水经注·江水》2.搜集古诗文中写三峡的诗句,并注明出处、作者。

诗句:出处:作者:诗句:出处:作者:四、自主学习为下列加点的词语注音瑰.()丽启碇.(.) 夔.( )州对峙.(.) 秭.( )归万仞.( ) 崆.( )岭万壑.(.) 汨.( )罗草坂.( ) 绛.(.)紫滟滪..( ) 缥缈..( ) 婀娜..()美髯.( )1.“三峡”,西起______省______县,东至______省______县,全长____公里。

2.“三峡”的名称(依次)是______峡、______峡、______峡。

3.西陵峡中最著名的三个险滩是______滩、______滩和______滩。

第10课《三峡》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10课《三峡》导学案-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学习内容《三峡》回顾学习:【三峡简介】长江三峡西起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市南津关,全长193千米,沿途两岸奇峰陡立、峭壁对峙,自西向东依次为瞿(qú)塘峡、巫峡、西陵峡。

知识梳理:【作者介绍】郦道元(约470—527)字善长。

汉族,范阳涿州(今河北涿涿州)人。

北朝北魏地理学家、散文家。

仕途坎坷,终未能尽其才。

他博览奇书,幼时曾随父亲到山东访求水道,后又游历秦岭、淮河以北和长城以南广大地区,考察河道沟渠,搜集有关的风土民情、历史故事、神话传说,撰《水经注》四十卷。

文笔隽永,描写生动,既是一部内容丰富多彩的地理著作,也是一部优美的山水散文汇集。

可称为我国游记文学的开创者,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影响颇大。

另著《本志》十三篇及《七聘》等文,已佚。

【原文展示】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在三峡七百里之间,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完全没有中断的地方。

悬崖峭壁重峦叠嶂,遮挡了天空和太阳。

如果不是正午,就看不见太阳;如果不是半夜,就看不见月亮。

自:在,从。

三峡:指长江上游重庆、湖北两个省级行政单位间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

三峡全长实际只有四百多里。

略无:毫无,完全没有。

阙:通“缺”,缺口,空隙。

嶂:直立如屏障一样的山峰。

自非:如果不是。

自:如果。

非:不是。

亭午:正午。

夜分:半夜。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等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上行和下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这时只要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襄:上,这里指漫上。

陵:大的土山,这里泛指山陵。

沿:顺流而下(的船)。

溯:逆流而上(的船)。

或:有的时候。

王命:皇帝的圣旨。

宣:宣布,传达。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峡-郦道元》导学案一、导入三峡,位于中国长江上游,是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之一,也是中国古代闻名的风景名胜之一。

而郦道元,是中国唐代闻名的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诗风而闻名。

本导学案将指挥同砚们一起探索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了解他们的故事和意义。

二、导学目标1. 了解三峡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

2. 了解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和代表作品。

3.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三、导学过程1. 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请同砚们查阅资料,简要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

可以从长江的流经地区、三峡的名称来源、三峡大坝的建设等方面展开讨论。

2. 三峡的文化意义-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和意义。

可以讨论三峡在中国文学、绘画、音乐等艺术形式中的体现,以及三峡所承载的历史和人文精神。

3. 郦道元的生平宁代表作品- 介绍郦道元的生平事迹,包括他的出生背景、求学经历、官职任免等。

同时,选取郦道元的代表作品进行解读,如《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等。

4. 探讨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 让同砚们思考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联系,可以从郦道元的诗歌中找到对三峡的描写和赞美,也可以从三峡的景观和历史中找到与郦道元诗歌相呼应的元素。

5. 总结讨论- 结合以上内容,引导同砚们总结三峡与郦道元之间的干系,理解诗人如何通过诗歌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同时,可以启发同砚们思考当代社会中人与自然的干系,以及诗歌在传承文化和表达情感方面的作用。

四、作业安置1. 撰写一篇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读后感或心得体会。

2. 制作一份关于三峡或郦道元的PPT,展示给同砚们。

3. 收集与三峡或郦道元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并与同砚们分享。

五、扩展延伸1. 邀请相关专家或学者到班级进行讲座,深入探讨三峡和郦道元的文化内涵。

2. 组织同砚们进行实地考察,前去三峡或郦道元的相关景点进行参观和体验。

《长江三峡》导学案1

《长江三峡》导学案1

长江三峡》导学案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

2、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3、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哲理。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抓住景物特点,按照时间顺序,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法教学难点】体会文章在写景中阐发的哲理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整体感知课文,把握文章线索。

作者简介】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

刘白羽,(1916-2005) ,现代著名作家,北京人,1936 年发表短篇小说《冰天》,从此走上文学道路。

1950 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

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草原上》《太阳》等;散文集《红玛瑙集》《芳草集》等;还有长篇报告文学《大海——记朱德同志》,长篇回忆录《心灵的历程》,长篇小说《第二个太阳》等。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知识链接】学生课外搜集相关资料。

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简称三峡。

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193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90公里,宽谷段合长103公里) ,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

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是世界最飞翔 ( 比喻 ) 指在急流中航行的欢快感觉。

大的峡谷之一。

( 《辞海》注解 )背景介绍】长江三峡》是写景抒情的游记名篇,收在《刘白羽散文选》中,是一篇日记体游记。

作者刘白羽在幼年时期就熟读过一些描写长江三峡的作品, 峡美妙风光。

1960年 11月中旬,他如愿以偿,从重庆乘“江津”轮驶往武汉,历时三日。

长江三日》 记述了这一航程,并描绘了沿途景色。

作品第一节,江上航行穿过崇山峻岭的情景; 第二节,写11月18日穿过三峡时在激流险滩中前进的情长江大桥的壮观图景作结。

整篇文章构成这样一个意境:穿过茫茫雾夜一一在激流险滩中战斗、航行——迎来明朗开阔、光辉灿烂的图景。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

三峡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二、学习重难点 (1)三、预习检测 (2)四、中心思想 (3)五、段落划分 (4)六、写作手法 (5)七、读文感知 (6)八、经典语句解读 (7)九、预习检测答案 (8)一、学习目标学习《三峡》,首先要掌握课文中的生字词,了解作者郦道元及其作品背景,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三峡的山势险峻、水势汹涌的特征,把握各段写景的重点及景物特征。

其次,通过反复诵读,品味文章的语言美,深入体会作品的意境美,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此外,还应学习本文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体会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积极的审美情趣。

学习《三峡》不仅要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更要深入体会其文学价值和审美意义,全面提升自己的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二、学习重难点理解并欣赏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是学习的重点。

这需要我们深入作品的意境,仔细揣摩画龙点睛把握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也是一大难点。

这需要我们仔细品味文章的语言美,通过反复诵读,逐步提高鉴赏能力。

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体会其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也是不容忽视的。

这需要我们结合时代背景,深入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情感表达。

学习《三峡》需要我们在理解景物描写的基础上,品味语言美,体会作者情感,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三、预习检测一、填空题1.《三峡》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他是________(朝代)的地理学家。

2.《三峡》一文主要描写了三峡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的景色,展现了三峡山水的独特魅力。

3.文章中提到三峡的山势特点是________,水势特点是________。

二、选择题1.下列关于《三峡》一文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文章以时间为顺序,描绘了三峡四季的不同景色。

B.文章主要运用了记叙和描写的表达方式。

C.文章语言平淡无奇,缺乏文学色彩。

七年级语文《三峡》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三峡》导学案

七年级语文《三峡》导学案一、课文导入 (约500)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著名的游记散文——郦道元的《三峡》。

郦道元,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和文学家,他以其对自然景物的细致观察和生动的描写而闻名于世。

《三峡》选自他的《经注》,这篇作品以其独特的视角,描绘了雄奇壮丽的三峡景色,展现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也蕴含着作者深刻的思想情感。

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三的地理位置和概况。

三峡位于长江中上游,是长江上最险峻、最奇特的河段,包括西陵峡、巫峡、瞿塘峡三个峡谷。

它们蜿蜒曲,两岸山峰耸立,气势磅礴,自古以来就以其险峻的景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而吸引着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和吟咏。

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我们先来思考几个问题:1.你对三有什么了解?你听说过哪些关于三峡的故事或传说?2.你认为游记散文应该怎样写作才能更好地展现景物特点和作者情感?3.你期待从《三峡》这篇课文中获得哪些知识和感受?通过这些问题的思考,我们将更好地进入课文的学习中,体会作者的写作技巧和情感表达,并加深对三峡的认识和理解。

二、课文详解 (约6000字)接下来,我们将对《三峡》这篇课文进行逐段分析,深入理解其内容和表达技。

(一)第一部分:总述三峡的地理位置和概况(约500字)文章开头,作者开门见山,点明了三峡的地理位置和范围,简洁明了地交代了背景。

“自三峡七百里中”,一句就概括了三峡的长度,为下文的具体描写奠定了基础。

接着,作者运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三峡的地形特点:“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这两句话,精炼地概了三峡山势险峻、气势磅礴的特点,为读者勾勒出一幅宏伟壮观的景象。

作者还运用对比的手法,将三峡与其他地方进行比较,突出了三峡的独特之处。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这句话描了夏季水位上涨,航行受阻的情况,与下文描写水位下降时景象形成对比,更突显了三峡水位变化对航运的影响。

(二)第二部分:描写三峡的具体景色(约4000字)这部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作者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对三峡的具体景色进行了细致的描写。

《长江三峡》导学案附答案

《长江三峡》导学案附答案

《长江三峡》导学案编写时间:2014-02-01【学习目标】1.朗读课文知道三峡特点。

2.把握本文的中心思想。

3.在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重点难点】1.重点是理清全文脉络,抓住三峡特点;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2.难点是学习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学法指导】朗读、自主、合作、探究【课前预习】1.试读,要求读得准确,注意读准字音,把握语速,读出三峡的气势等。

2.给下列加点字标注读音。

瑰()丽吸摄()停泊()轮廓()启碇()灰蒙蒙()瞿()塘峡夔()州滟()滪()巨礁()雷霆()万钧离弦()之箭旋涡()峭()壁叠嶂()翡()翠朝晖()云蒸霞蔚()婀()娜()彤彤()帐篷()眺()望闸()门迂()回浸()入草坂()陡()峭崆()岭滩秭()归演绎()汨()罗江震颤()荆()门抛锚()狭窄()苍莽()小径()跋()涉()倘()若3.找出下列句中的成语并解释。

(1)你可以想像得到那真是雷霆万钧。

(2)上面阳光垂照下来,下面浓雾滚涌上去,云蒸霞蔚,颇为壮观。

【学习过程】一、整体感知1.通读全文消灭生字。

2.读完之后,同学们觉得三峡江流给你的总的印象是什么?三峡景物各有什么特色?二、划分段落,理清思路(阅读文章时随手标记段落,养成良好习惯*^__^*)。

从总体上看,文章可以分为四大部分,你可以尝试总结出每个部分的大意吗?(先要独立思考哦!)第一部分(第1节):第二部分(第2节):第三部分(第3~5节):
第四部分(第6~9节):三、合作探究(小组讨论,此题难度较大,要认真思考呀)通过预习,你们小组能否说说本文的写作特点?【课后练习】完成《学习与评价·必修三》第3-4页的第6、7、8题。

【学习反思】对于“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句话你作何理解?《长江三峡》导学案参考答案课前预习1.字音略2.(1)形容威力极大(2)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云港外国语学校高一年级必修三《长江三峡》导学案
备课人:张红霞审核人:焦桃
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3、了解三峡的壮丽景色,感受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感情。

学习重点:1、学习本文抓住三峡特点,描绘景物,抒发感情的写法;
学习难点:2、学习体会本文在景物的描绘中所寄寓的生活哲理;
【知识链接】
1、作者简介:
刘白羽,现代作家,1916年生,北京人,1936年开始创作。

1950年参加编摄电影《中国人民的胜利》,该片荣获斯大林文学奖金。

他的作品以散文为主,有散文集《早晨的太阳》《万炮震金门》《红玛瑙集》《长江三日》《红太阳颂》《伟大的创业者》《巍巍太行山》等,亦有小说《五台山下》《火光在前》《政治委员》等。

他与杨朔、秦牧被称为“现代三大散文家”。

刘白羽的作品,跳动着时代的脉搏,充满着强烈的战斗气息,感情炽热,气势雄伟,语言丰富畅达,色彩绚丽,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2、长江三峡: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的合称。

简称三峡。

在长江上游,西起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东至湖北省宜昌县南津关,长 193 公里(其中狭谷段合长 90 公里,宽谷段合长 103 公里),滩峡相间,由地盘上升河流深切而成。

两岸是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是世界最大的峡谷之一。

【预习知识】
1、熟读全文,解决生字词,完成《学习指导》本课预习梳理
2、浏览课文,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文脉,把握文章思路。

3、找出描写三峡的语句,概括三峡不同的特点,分析其不同的手法。

4、圈出你读不懂的语句
【夯实基础】:
1.下列加点字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漩涡(wō)隽秀(jùn)婀娜(nuó)峭壁(qiào)
B.秭归(zǐ)朝辉(zhān)眺望(tiào)苍鹰(yīng)
C.轮廓(ɡuó)翡翠(fěi)夔州(kuí)绛紫(jiàng)
D.瑰丽(guī)澎湃(pài)缤纷(fēn)朦胧(ménɡ)
2.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一项是()
A.刚从远处看到的那个笔直的山峰,就站在巫峡口上,山如斧削,俊修婀娜。

B.强烈的阳光与乳白色云雾交织一处,数步之隔,这边是阳光,那边是云雾,真是神妙莫测。

C.看到万仞高峰之巅,有一细石耸立,如一人对江而望,那就是充满神奇漂缈传说的美女峰了。

D.山峡却越来越狭,前面两山对寺,看去连一扇大门那么宽也没有,而门外,完全是白雾。

1.C(廓kuò)2.B(A俊修-俊秀,C漂缈-缥缈,D对寺-对峙)
【新知导学】:
交流与讨论1:浏览课文,抓关键句子,理清文章的文脉,把握文章思路。

课文行文线索是什么?
作品以“江津号”的航程为顺序,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变换为线索,双线交织结构作品。

空间:瞿塘峡━━巫峡━━西陵峡
时间:日出前━━日出后(八点二十,八点五十,十点)━━上午(十点半,十一点十五分)━━中午。

交流与讨论2:三峡的不同(特点、作者联想感受、写法)
交流与讨论3:1 、这部分着重介绍了“秭归”、“香溪”两个县城,
并引用有关屈原的传说和杜甫的诗句,在文中有什么
作用?
⑴增添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神奇美妙的意境。

⑵告诉人们,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流”,长江
养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明。

2、作者为什么要忙里偷闲,借“船上的同志”说
“长江航船上很多领航人都出生在这儿”?
虽然长江山险、流急、滩险,看起来“十分吓人”,
但人类面对困难并没有退缩,而是不断开拓前进,在
大自然伟力中更体现人类的伟大。

第一站:瞿塘峡-------
第二站:巫峡—像一条迂回曲折的画廊
第一峰:美女峰:群峰:山如斧削隽秀婀娜万仞高峰之巅
有诗意而变化无穷
点面·思考:
介绍美女峰的传说有怎么作用?
(增添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创造了神奇美妙的意境。


第三站:西陵峡—处处是急流、处处是险滩
泄滩:
青滩:崆岭滩:多旋涡山陡流急布满礁石
总结归纳
游记散文的写法
善于抓住事物的特征
描写景物要注意自己的立足点和视察角度
文章结构安排一般以游程或时间为序
根据表达需要安排详略,可用“广角镜”描绘场面,也可用“长焦镜”展示“特写”,有远有近,有面有点,使文章错落有致
选取准确、鲜明的语言,善用各种修辞方法突出景物的特征,使读者也如身临其境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