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全鼻咽癌分期

合集下载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PPT

鼻塞
由于肿瘤阻塞鼻腔,导致鼻塞, 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
头痛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或神经,可 引起头痛,常表现为单侧颞部 或枕部疼痛。
其他症状
如耳鸣、听力下降、面部麻木、 复视等。
02 鼻咽癌的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总结词
X线检查是鼻咽癌影像学检查的初 步筛查方法,主要用于观察鼻咽 部有无异常密度影或占位性病变 。
预防措施
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加强影像学检 查的规范操作、定期开展病例讨论和 交流等。
05 鼻咽癌的影像治疗和预后
影像治疗的意义和原则
意义
影像治疗是鼻咽癌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影像学检查可 以准确判断肿瘤的位置、大小和浸润深度,为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原则
影像治疗应遵循个体化、综合治疗的原则,根据患者的具体 情况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以提高治疗效果和患者生存率。
MRI检查
总结词
MRI检查在鼻咽癌影像学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能够提供多平面、高分辨率的解 剖和病理信息。
详细描述
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鼻咽部肿瘤的浸润深度、范围以及与邻近血管、神经的关 系。同时,MRI检查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有助于发现颅底和颈部的微小转移灶 。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
总结词
03 鼻咽癌的影像分期
TNM分期系统
TNM分期系统是鼻咽癌常用的影像分期系统,根据肿 瘤的大小、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情况等进行分期。
N代表淋巴结转移情况,N0-N3表示淋巴结转移的数目 和部位逐渐增多和加重。
T代表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T1-T4分别表示肿 瘤的大小和侵犯程度逐渐加重。
M代表远处转移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 远处转移。

鼻咽癌AJCC8th分期

鼻咽癌AJCC8th分期
III期
T3N0-2M0,T1-2N2M0
T3N0-2M0,T1-2N2M0
IVA期
T4N0-3M0,T1-3N3M0
T4N0-3M0,T1-3N3M0
IVB期
T1-4N0-3M1
T1-4N0-3M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N2
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转移淋巴结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双侧Ib、II、III、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或淋巴结包膜外侵犯
N3
转移淋巴结直径>6cm,或转移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
IV、Vb区淋巴结转移
I期
T1N0M0
T1N0M0
II期
T2N0-1M0,T1N1M0
T2N0-1M0,T1N1M0
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脑膜等)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证据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无论单双侧),和/或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转移淋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Ib、II、III、Va区淋巴结转移且直径≤3cm
鼻咽癌临床分期
第八版AJCC分期
中国2008 分期
T1
肿瘤局限在鼻咽,肿瘤侵及口咽和/鼻腔,无咽旁受侵
局限于鼻咽
T2
咽旁受侵(包括翼内肌、翼外肌、头长肌)
侵犯鼻腔、口咽、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及骨质(颅底、颈椎)和/或副鼻窦
侵犯颅底、翼内肌
T4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肿瘤侵及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广泛的软组织受侵(翼外肌以外的肌肉、腮腺)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期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期

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分期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生在鼻咽部的上皮细胞,并具有一定的特征和分期分类。

了解其病理学特征和分期对于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一、病理学特征1. 组织学类型鼻咽癌主要分为鳞状细胞癌和非鳞状细胞癌两种类型。

其中,鳞状细胞癌是最常见的组织学类型,占总病例的80-90%。

而非鳞状细胞癌则包括腺癌、淋巴瘤和恶性黑色素瘤等。

2. 细胞学特征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特征在不同病例中会有所不同,但通常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坏死和核分裂。

此外,其细胞浆常呈角化特征,核的形态也有一定的异型性。

非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特征则因不同类型而异。

例如,腺癌的细胞多呈腺样结构,而淋巴瘤则呈现淋巴细胞的特点。

3. 与HPV感染的关系近年来的研究发现,鼻咽癌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在一些病例中,HPV阳性与阳性的鼻咽癌发生有关,尤其是非鳞状细胞癌。

二、分期分类根据鼻咽癌的病理学特征和临床表现,可以进行分期分类以指导治疗和预后判断。

1. TNM分期TNM分期是鼻咽癌最常用的分期系统。

它将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纳入考量,以确定病情的严重程度。

-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范围进行分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1-T4依次表示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的增加。

- N分期:涉及淋巴结转移的情况,N0表示无淋巴结转移,N1-N3依次表示淋巴结转移的严重程度。

- M分期:涉及远处器官转移的情况,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有远处器官的转移。

2. 病理分期病理分期是根据鼻咽癌手术切除标本的病理结果进行分期。

它基于组织学类型、原发肿瘤大小和侵犯范围、淋巴结转移等多个因素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病情严重程度。

病理分期通常采用国际TNM分期系统进行分类,并结合其他因素,如淋巴结转移的数量和分布、淋巴血管侵犯等。

3. 临床分期临床分期是在早期诊断、尚未手术切除的情况下,根据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手段进行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
时受侵;
增强:轻-中度均匀强化 。
男 56岁 发现双侧颈部淋巴结肿大4月 余
LOGO
多见于10-25岁青年男性; 反复鼻腔、口腔出血; 多起源于蝶腭孔区; 骨质受压,吸收破坏; CT上呈等或稍高密度软组织 肿块,颅内侵犯; MRI上T1WI呈中等或稍高信号, T2WI呈明显高信号; 椒盐征; 增强:明显强化
LOGO
男 52岁
左侧耳鸣、听力下降2年, 左侧面麻、失明半年
T4:肿瘤侵犯至颅内, 有颅神经、下咽、眼眶、 腮腺受累,和/或有超 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 泛软组织侵犯 。
LOGO

LOGO
LOGO

LOGO
备注说明
N分期中颈部淋巴结最大径定义:影像学(MRI或CT)上轴位、矢状位或 冠状位任一断面上所测量最大径;

LOGO
LOGO
女 42岁
回吸性血涕2年,头痛1年
T1:肿瘤局限于鼻咽、或 侵犯口咽和/或鼻腔, 无 咽旁间隙受累
LOGO
男 30岁
右耳闷4月
T2: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和 / 或邻近软组织 受累(翼内肌、翼外 肌、椎前肌)
LOGO
男 47岁
左耳闷塞感1年,左耳痛 伴回吸性血涕半年余
T3: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 构、颈椎、翼状结构, 和/或鼻旁窦
鼻咽腔内软组织肿块: CT上呈等密度; MRI上T1WI呈等信号, T2WI呈稍高信号;
颅底骨质破坏: CT上表现为虫蚀状骨质破坏;
MRI上表现为低信号的骨皮质不完整或髓质高信号脂肪消失; 颅内侵犯:常累及海绵窦、颞叶等处; 增强扫描:多为不均匀轻、中度强化;
淋巴结转移:早期,咽后淋巴结是首站转移淋巴结; 继发表现:鼻窦炎或积液;分泌性中耳炎;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

鼻咽癌的分期(国际抗癌联盟UICC 2003版)肿瘤分期的目的是通过检查明确肿瘤的范围,提供预后的情况并指导治疗方案的确定。

肿瘤分期可分为基于临床检查为基础的临床分期(Clinical Staging)和根据手术标本的组织和病理学检查为基础的病理分期(Pathologic Staging)两种。

由于手术并不是鼻咽癌的主要治疗方法,因此鼻咽癌的分期以临床分期为主。

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鼻咽癌分期标准是2003年修改的国际抗癌联盟(UICC)和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联合制定的TNM分期法。

鼻咽癌的临床分期检查至少要包括:常规体格检查、常规实验室检查、头颈部MRI和/或CT、胸部X线检查。

另外还可以考虑腹腔B超和/或全身同位素骨骼扫描和内镜检查。

2003版美国肿瘤联合会(AJCC)和国际抗癌联盟(UICC)鼻咽癌TNM分期法:原发肿瘤(T)分期Tx 原发肿瘤大小无法测量;或痰脱落细胞、或支气管冲洗液中找到癌细胞,但影像学检查和支气管镜检查未发现原发肿瘤T0 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Tis 原位癌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T2 肿瘤侵犯鼻腔和/或口咽T2a 无咽旁间隙侵犯T2b 有咽旁间隙侵犯T3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鼻旁窦T4 肿瘤侵犯颅内、脑神经、下咽、颞下窝、眼眶、咀嚼肌淋巴结转移(N)分期Nx 淋巴结转移情况无法判断N0 无颈淋巴结转移N1 单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直径≤6cm,位于锁骨上窝以上部位N3 颈淋巴结转移:a,直径>6cm;b,锁骨上窝转移远处转移(M)分期Mx 无法评价有无远处转移。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TNM分期I期 T1N0M0IIa期 T2aN0M0IIb期 T1N1M0,T2aN1M0,T2bN0-1M0 III期 T1N2M0,T2a-2bN2M0,T3N0-2M0 IVa期 T4N0-2M0IVb期 T1-4N3M0IVc期 T1-4N0-3M1。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

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

鼻咽癌是指发生于鼻咽腔顶部和侧壁的恶性肿瘤。

是我国高发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为耳鼻咽喉恶性肿瘤之首。

常见临床症状为鼻塞、涕中带血、耳闷堵感、听力下降等,严重的会危及患者的生命,那么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呢?鼻咽癌早期到晚期需要几年?这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与患者的病情发展、体质、是否及时发现治疗等决定的,可能需要几年,也可能需要几十年,时间也是不确定的,关键是患者一定要及时治疗。

鼻咽癌的治疗方法由于鼻咽癌的解剖位置复杂,手术切除难度高,而且鼻咽癌又对放疗比较敏感,因此,放疗是鼻咽癌患者的首选治疗方法。

放疗不仅能够杀伤癌细胞,还会对放射区域的正常组织造成一定影响,因此,放疗过程中需要辅助中医治疗。

这样要比单一的放疗效果好,中医治疗能减轻放疗的副作用,提高放疗的敏感度,帮助患者更好的治疗疾病。

中医治疗鼻咽癌也是比较常用的治疗方法,中医是我国传统医学治疗方法,经过数千年的经验积累,在疾病的治疗方面具有独特功效。

中医治疗不仅能够辅助放疗,而且还能够单独作用于鼻咽癌患者,尤其是哪些无法承受手术、放化疗的晚期患者,通过对癌细胞的杀伤和机体的修复,最大程度延长患者的生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使患者能够早日实现康复或带瘤生存。

临床上,中医三联平衡疗法应用广泛,是袁希福教师在传统中医理论及袁氏“阴阳平衡疗法”的基础上,结合30多年临床抗癌实践经验,把传统中医药理论与当代免疫理论、细胞分化增殖周期理论及基因理论等最新医学理论有机嫁接,融会贯通而创立的专业治疗各种恶性肿瘤的中医药疗法。

三联平衡疗法应用中药治疗,从患者整体着手,抓住病机要害,增强患者自身的抵抗力、免疫力,瘤体未见明显缩小,但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期限却有西医难以企及的结果。

王长锁,鼻咽癌,男,56岁,河北省保定市1998年底在石家庄市某医院确诊为鼻咽癌,化疗四个疗程后身体变得极度虚弱,口腔严重溃疡不能进食,症状没有明显的好转。

经同乡癌症康复患者介绍于1999年11月12日找到袁希福,来诊时症状:鼻腔出血、头晕、头痛、耳鸣、消瘦、乏力。

解读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严选材料]

解读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严选材料]

解读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严选材料]
1. 引言
鼻咽癌是一种恶性肿瘤,发病率较高,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了严
重威胁。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是制定合理治疗方案和评估预后的关键。

本文将解读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严选材料。

TNM分期是根据
肿瘤的大小(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来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

2.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重要变化
- T分期:
- 新增T4c:肿瘤累及视网膜、视神经、底部裂孔或覆盖层。

- 移除T1腺样囊性癌和鼻咽型弥漫大细胞癌。

- N分期:
- 新增N3c:颈静脉、锁骨下淋巴结转移。

- 分N3a、N3b、N3c三个亚分期,根据淋巴结转移程度的差异。

- M分期:
- 移除了不明原因远处转移。

3. 严选材料的应用
鼻咽癌TNM分期的修订和严选材料的应用是为了更准确地评估肿瘤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严选材料是基于分析大量具体患者的实际数据得出的,能更加精确地区分出不同分期的细微差别,避免了过度或不足分期的情况发生。

它是一种更精准的预测模型,能够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的依据。

严选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鼻咽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根据不同的分期,可以采用个体化的治疗方案,避免不必要的手术和放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4. 总结
第八版鼻咽癌TNM分期的严选材料是一个重要的进展,它更加准确地评估鼻咽癌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

严选材料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存率,为临床决策提供更可靠
的依据。

我们期待这一进展能够为鼻咽癌患者带来更好的生活质量和预后结果。

鼻咽癌TNM分期(AJCC第8版)

鼻咽癌TNM分期(AJCC第8版)
鼻咽癌TNM分期(AJCC第8版)
原发肿瘤(T)
TX
原发肿瘤无法评估
T0
未发现肿瘤,但有EBV阳性且有颈转移淋巴结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或侵犯口咽和/或鼻腔,无咽旁间隙受累
T2
肿瘤侵犯咽旁间隙,和/或邻近软组织受累(翼内肌、翼外肌、椎前肌)

肿瘤侵犯颅底骨质结构、颈椎、翼状结构,和/或鼻旁窦
T4
肿瘤侵犯至颅内,有颅神经、下咽、眼眶、腮腺受累,和/或有超过翼外肌的外侧缘的广泛软组织侵犯
区域淋巴结(N)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单侧颈部和/或咽后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2
双侧颈淋巴结转移:最大径≤6cm,且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上区域
N3
颈淋巴结转移(不论侧数):最大径>6cm和(或)位于环状软骨下缘以下区域
远处转移(M)
M0
无远处转移
M1
有远处转移
分期标准
0期
TisN0M0
Ⅰ期
T1N0M0
Ⅱ期
T0-1N1M0,T2N0-1M0
Ⅲ期
T0-2N2M0,T3N0-2M0
ⅣA期
任何TN3M0,T4N0-2M0
ⅣB期
任何T、N和M1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TNM)分期
鼻咽癌的癌症分期(TNM)可分为四期,其中包含了肿瘤侵犯鼻咽附近组织的程度(T)、淋巴腺是否被侵犯(N)、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M)三个因素。

依据1997年国际联合抗癌联盟/美国联合癌症委员会所推荐的TNM分类法,将鼻咽癌分为:
第1期
肿瘤只局限于鼻咽部内,无淋巴结及远处转移。

第2期
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尚无鼻咽旁(parapharyngeal)、淋巴结侵犯及远处转移。

第3期
1、肿瘤局限于鼻咽部内或是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无鼻咽旁转移但已有单侧小于6
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由鼻咽部向外伸展至口咽部或鼻部、且有鼻咽旁转移,无或有合并单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第4期
1、肿瘤虽尚未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已有双侧小于6公分的颈淋巴结转移。

2、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底骨骼或鼻窦内,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5期
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并无锁骨上窝淋巴结的转移或是肿瘤已侵犯到颅内、下咽部或眼窝,但所有的颈淋巴结大小都是小于6公分的。

第6期
不论肿瘤的侵犯程度,但已有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或有任一颈淋巴结大小是等于或超过6公分的。

第7期已有远处如骨骼、肝脏、肺脏或脑部的转移,而不论肿瘤侵犯程度与淋巴结是否有转移。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分期

鼻咽癌中国2008分期与第7版AJCC分期的比较
中国鼻咽癌2008分期第7版AJCC分期*
T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腔内局限于鼻咽腔,或肿瘤侵犯鼻腔和
/或口咽但不伴有咽旁间隙侵犯
T2 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咽旁间隙肿瘤侵犯咽旁间隙
T3 肿瘤侵犯颅底、翼内肌肿瘤侵犯颅底骨质和/或副鼻窦
T4 肿瘤侵犯颅神经、鼻窦、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肌间隙、颅内(海绵窦、
脑膜等)肿瘤侵犯颅内和/或颅神经、下咽、眼眶或颞下窝/咀嚼肌间隙
N
N0 影像学检查及体检无淋巴结转移未触及淋巴结
N1 N1a :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 :单侧Ib 、II、III、Va区
转移淋巴结且直径≤3cm 锁骨上窝以上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和/或单侧或双侧咽后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2 双侧Ib 、II、III、Va区转移淋巴结;或直径>3cm;或淋巴结包
膜外侵犯锁骨上窝以上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最大直径≤6cm
N3 IV、Vb区转移淋巴结N3a: 颈部转移淋巴结的最大径>
6cm
N3b: 锁骨上窝淋巴结转移
分期
ⅠT1N0M0 T1N0
ⅡT2N1a-1bM0,T2N0-1bM0 T1N1M0;T2N0-1M0
ⅢT1-2N2M0,T3N0-2M0 T1-2N2M0;T3N1-2M0
Ⅳa T1-3N3M0,T4N0-3M0 T4N0-2
Ⅳb 任何T、任何N、M1 T1-4N3M0
Ⅳc 任何T,任何N,M1
*AJCC分期的定义:①咽旁侵犯指肿瘤向后外侧方向浸润,突破咽颅底筋膜;②锁骨上窝是胸锁关节上缘、锁骨末端上缘和颈肩交界点组成的三角区域。

鼻咽癌分期研究

鼻咽癌分期研究

鼻咽癌分期研究潘建基【摘要】目前,世界范围内广为使用的鼻咽癌分期系统主要有两个,国内采用2008分期标准,西方国家及香港等地区使用UICC/AJCC分期第七版.本文通过回顾最近的鼻咽癌分期相关文献,总结两种分期系统修订的背景和意义,并分析当前鼻咽癌分期的研究状况,以便进一步探讨分期发展的方向.%Staging at diagnosis is the single most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 of nasopharyngeal cancer (NFC). Currently, 2 different NPC stage classifications are in use in different regions of the world. The Chinese 2008 staging system has been widely used in Mainland China, and the 7th edi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Union Against Cancer (UICC)/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 (AJCC) staging system is more popular in west countries and Hong Kong, China. This review summarized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ese 2 staging systems by reviewing related studies of recent years. The current state on stage study of NPC is also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direction of future development.【期刊名称】《中国癌症杂志》【年(卷),期】2011(012)012【总页数】5页(P901-905)【关键词】鼻咽肿瘤;肿瘤分期;磁共振成像;放射治疗【作者】潘建基【作者单位】福建医科大学教学医院;福建省肿瘤医院放疗科,福建福州35001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9.63肿瘤分期是影响包括鼻咽癌在内的头颈部肿瘤预后的主要因素之一。

鼻咽癌AJCC8th分期

鼻咽癌AJCC8th分期
T2N0-1M0,T1N1M0
III期
T3N0-2M0 T1-2N2M0
T3N0-2M0 T1-2N2M0
IVA期
T4N0-3M0 T1-3N3M0
T4N0-3M0 T1-3N3M0
IVB期
T1-4N0-3M1
T1-4N0-3M1
(学习的目的是增长知识,提高能力,相信一分耕耘一分收
获,努力就一定可以获得应有的回报)
(翼外肌以外的肌 肉、腮腺)
侵犯颅神经、鼻窦、
翼外肌及以外的咀嚼
肌间隙、颅内(海绵
窦、脑膜等)
NO
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影像学及体检无淋巴
结转移证据
N1
咽后淋巴结转移(无 论单双侧),和/或单 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最大径w6cm,转移淋 巴结位于环状软骨下 缘以上
N1a咽后淋巴结转移
N1b单侧lb、11、111、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
N2
双侧颈部淋巴结转 移,最大径w6cm转 移淋巴结于环状软骨 下缘以上
双侧lb、II、山、
Va区淋巴结转移且
直径w3cm或淋巴结
包膜外侵犯
N3
转移淋巴结直 径>6cm或转移淋巴 结位于环状软骨下缘 以下
IV、Vb区淋巴结转移
I期
T1N0M0
T1N0M0
II期
T2N0-1M0,T1N1M0
鼻咽癌临床分期
第八版AJCC分期
中国2008分期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T1
肿瘤局限在鼻咽,肿 瘤侵及口咽和/鼻腔, 无咽旁受侵
局限于鼻咽
T2
咽旁受侵(包括翼内 肌、翼外肌、头长肌)
侵犯鼻腔、口咽、咽
旁间隙
T3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

鼻咽癌的分期与分型标准鼻咽癌是一种在鼻咽部发生的恶性肿瘤,属于上咽喉的一部分。

它的发病率在全球范围内呈现上升趋势,尤其在东南亚地区常见。

准确的分期与分型标准对于鼻咽癌的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非常重要。

下面将介绍鼻咽癌的常用分期与分型标准。

一、鼻咽癌的分期标准1. 美国TNM分期系统美国TNM分期系统是指通过对肿瘤(Tumor)、淋巴结(Lymph Node)和远处转移(Metastasis)的评估,将鼻咽癌分为不同阶段。

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T分期:根据原发肿瘤的大小和侵犯范围进行评估,分为T0至T4期,T0表示无原发肿瘤,T4表示原发肿瘤侵犯颅底、眶内或颞下窝等区域。

- N分期:根据颈部淋巴结的受累情况进行评估,分为N0至N3期,N0表示无颈部淋巴结转移,N3表示颈部淋巴结转移高度明显。

- M分期:根据是否存在远处转移进行评估,分为M0和M1期,M0表示无远处转移,M1表示存在远处转移。

2.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四版分期及分类标准是中国国内常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具体的分期标准如下:- 分期Ⅰ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部,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Ⅱ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没有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Ⅲ期:原发肿瘤侵犯邻近组织,存在单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 分期Ⅳ期:原发肿瘤侵犯周围组织和器官,或存在双侧颈部淋巴结转移。

二、鼻咽癌的分型标准1. WHO分型系统WHO分型系统是国际上常用的鼻咽癌分类方法之一,根据肿瘤细胞的类型和形态特点进行分类,具体的分型标准如下:- 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占鼻咽癌的大部分,细胞形态呈鳞状,有角化现象。

- 鼻咽未分化癌(NPC-III型):细胞变异严重,无明显分化,通常具有较高的侵袭性和转移能力。

- 鼻咽非鳞状上皮细胞癌(NPC-II型):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比NPC-III型肿瘤预后良好。

2. WHO-EBV谱系分类系统WHO-EBV谱系分类系统是基于肿瘤细胞对EB病毒感染的差异进行的分类,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鼻咽鳞癌非角化型(WHOⅠ型):与鼻咽鳞状细胞癌(NPC-I型)相似,但不具有明显的角化现象。

鼻咽癌磁共振分期及其影像

鼻咽癌磁共振分期及其影像
鼻咽癌磁共振分期
.
内容
• 复习影像解剖 • 界定界线 • 鼻咽癌与颅神经 • 鼻咽癌与淋巴结 • NCP分期磁共振成像序列 • MR报告描述模版
舌骨上间隙
• 咽粘膜间隙 • 咽旁间隙 • 颈动脉间隙 • 咀嚼肌间隙 • 咽后间隙 • 腮腺间隙 • 面颊间隙 • 椎周间隙
•Imaging anatomy HARNSBERGER OSBORN MACDONALD ROSS
腮腺间隙
腮腺淋巴结转移
STIR PD
+C
界定解剖界线
• 鼻腔:肿瘤向前侵犯超过双侧上颌窦后缘 连线。
• 咽旁间隙:肿瘤向侧方侵犯超过咽颅底筋 膜咽。
• 口咽:肿瘤向下超过第2颈椎下缘。 • 咽旁间隙:肿瘤向侧方侵犯超过咽颅底筋
膜。
• 下咽:侵犯向下超过第3颈椎下缘。 • 咀嚼肌间隙 (颞下窝):
LOUIS M Radiology 1987;164 811-816
咽颅底 筋膜
• 咽颅底筋膜是一个完全封闭并极具抵抗力 的筋膜腔。
• 唯一的开口是莫加尼氏切迹:为咽鼓管及 腭帆提肌的纤维束通过而形成 。
• 莫加尼氏切迹是咽粘膜间隙到颅底的通道。
• 咽颅底筋膜从翼内板的后缘连至紧邻于颈动脉口前面的颞骨岩部, 接着向内返折经过头长肌及颈长肌的表面附着于枕骨基底部。
• 由颈深筋膜的浅层包绕
• 血管 腭静脉丛 • 神经 下颌神经 • 咀嚼肌
–颞肌
–咬肌
–翼内肌 :始于翼外板内表面 和翼骨锥状突,附着于上颌支。
–翼外肌:始于蝶骨大翼(上头) 和翼外板外表面(下头), 附 着于颞颌关节和下颌颈。它位 于咀嚼肌间隙内深层,其前缘 无筋膜覆盖。
• 颞窝被颧弓分为颞上窝和颞下窝。

鼻咽癌临床分期医学课件

鼻咽癌临床分期医学课件

2023鼻咽癌临床分期医学课件CATALOGUE目录•鼻咽癌临床分期概述•鼻咽癌临床分期详解•鼻咽癌临床分期治疗建议•鼻咽癌临床分期预后及生存率•鼻咽癌临床分期典型案例分析01鼻咽癌临床分期概述鼻咽癌临床分期是指根据肿瘤的侵犯范围和程度,将鼻咽癌划分为不同的阶段或时期。

定义鼻咽癌分期对于制定治疗方案、评估预后和比较疗效具有重要意义,是临床上进行综合治疗和个体化治疗的基础。

意义分期定义与意义标准目前国内外较为通用的鼻咽癌分期标准是鼻咽癌临床分期标准(2008年,广州),分为Ⅰ期、Ⅱ期、Ⅲ期和Ⅳ期。

依据分期主要根据肿瘤的大小、侵犯的范围、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以及是否有远处转移等来进行评估。

分期标准与依据治疗影响鼻咽癌的分期对于治疗方法的选择具有重要影响,不同分期采用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包括放疗、化疗、手术等。

预后影响鼻咽癌的分期与预后密切相关,一般来说,早期鼻咽癌的预后较好,晚期鼻咽癌的预后较差。

但同时也存在个体差异,部分晚期患者通过积极综合治疗也能获得较好的预后。

分期对于治疗和预后的影响02鼻咽癌临床分期详解病理特征为单个或多个异常细胞,呈原位癌变状态。

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表现,难以发现。

0期(原位癌)病理特征肿瘤侵犯鼻咽部周围组织,但未侵犯骨性组织。

临床表现鼻塞、涕中带血、耳鸣等症状。

Ⅰ期(T1N0M0)病理特征肿瘤侵犯到上颌窦、筛窦等附近组织,但未侵犯颅内组织。

临床表现鼻塞、涕中带血、耳鸣、视力下降等症状。

Ⅱ期(T0-1N1M0,T2N0-1M0)病理特征肿瘤侵犯到颅内、颅底等重要组织,但未侵犯远处器官。

临床表现鼻塞、涕中带血、耳鸣、视力下降、头痛等症状。

Ⅲ期(T3-4N0-1M0,T1-2N2M0,T3N0-1M0)病理特征肿瘤侵犯到远处器官或组织,如肺、肝等。

临床表现除以上症状外,还可能出现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症状。

Ⅳ期(任何TN3M0,任何T任何NM1)03鼻咽癌临床分期治疗建议总结词放疗为主,免疫治疗为辅详细描述0期鼻咽癌患者以放疗为主要治疗方法,同时可辅以免疫治疗,如使用干扰素、白细胞介素等免疫调节剂,以提高放疗效果。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

了解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鼻咽癌是一种常见的头颈部恶性肿瘤,起源于鼻咽部上皮组织,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对鼻咽癌的分期和预后的认识也愈发深入。

准确了解鼻咽癌的分期有助于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并预测患者的预后情况。

本文将为您介绍鼻咽癌的分期及预后情况。

一、鼻咽癌的分期鼻咽癌通常采用TNM分期系统进行分期,该系统包括原发肿瘤(T)、淋巴结转移(N)和远处转移(M)三个方面。

接下来,我们将对应不同分期进行详细介绍。

1. T分期T分期反映了原发肿瘤的范围和严重程度,分为T1至T4四个等级。

- T1期:原发肿瘤限于鼻咽黏膜的其中一个侧面。

- T2期:原发肿瘤扩展至鼻咽黏膜两个侧面,但仍未突破鼻咽黏膜。

- T3期:原发肿瘤突破鼻咽黏膜,侵犯邻近结构,如鼻腔、筛窦或蝶窦等。

- T4期:原发肿瘤侵犯颅基底,涉及颈动脉、蝶窦、颅骨底或眼眶等。

T分期的提升代表了原发肿瘤的扩散范围和侵犯程度的增加。

2. N分期N分期反映了淋巴结的受累情况,分为N0至N3四个等级。

- N0期:没有淋巴结转移。

- N1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小于6cm。

- N2期:单侧颈区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小于6cm,或对侧颈区淋巴结转移小于6cm。

- N3期:淋巴结转移直径大于6cm,或多个淋巴结转移大于6cm。

N分期的提升代表了淋巴结转移的增多或扩散。

3. M分期M分期反映了鼻咽癌是否存在远处转移,分为M0和M1两个等级。

- M0期:没有远处转移。

- M1期:存在远处转移,如肺、骨骼和肝脏等。

M分期的提升代表了鼻咽癌已经向其他部位扩散。

二、鼻咽癌的预后鼻咽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分期、肿瘤大小、淋巴结转移、患者的年龄、性别等。

下面将从分期和淋巴结转移两个方面介绍鼻咽癌的预后情况。

1. 分期与预后分期是预测鼻咽癌预后的重要指标。

通常来说,早期分期(如T1、T2期)的鼻咽癌预后较好,治愈率较高;而晚期分期(如T3、T4期)的鼻咽癌预后相对较差,治愈率较低。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鼻咽癌福州分期(1992)
T原发肿瘤
T1肿瘤局限于鼻咽腔
T2肿瘤侵犯鼻腔、口咽或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SO线为茎突至枕骨大孔中线后缘的连线,上下颈部的分界线为环状软骨下缘)以前
T3肿瘤在咽旁间隙SO线以后或累及颅底、翼腭窝或有单一前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T4前后组颅神经同时受损或肿瘤侵犯副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颈椎1~2直接受侵N淋巴结转移
N0未扪及肿大淋巴结
N1上颈淋巴结直径<4cm、活动
N2下颈淋巴结4~7cm
N3锁骨上区有肿大淋巴结,或淋巴结直径>7cm,或淋巴结固定及皮肤浸润
M远处转移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
临床分期
Ⅰ期T1N0M0
Ⅱ期T2N0~1M0,T0~2N1M0
Ⅲ期T3N0~2M0,T0~3N2M0
ⅣA期T4N0~aM0,T0~4N3M0
ⅣB期任何T、任何N、M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鼻咽癌2008分期
1979年全国第5届 NPC长沙会议推荐的 NPC临床分期
• T——原发肿瘤 T0 未见原发癌 T1 肿瘤局限于鼻咽一个壁或两个壁交界处的局限性病灶 T2 肿瘤侵犯两个壁以上,但未超过腔 T3 原发癌超过腔、有脑神经损害或颅底骨破坏之一者 T4 有T3的两项以上者
• N——淋巴结转移 N0 未摸到颈淋巴结 N1 颈深上级有活动的肿大淋巴结,小于3cmX3cm N2 自颈深上部向下到下颈部有淋巴结肿大,或淋巴结活动受限制或上窝有转移
鼻咽癌临床分期相关的主要解剖部位的定义及MRI诊断标准
由于MRI具有良好的软组织分辨率、多方位、多序列成像等优 势,因此能更好地显示鼻咽癌原发病灶的范围,鼻咽癌临 床分期相关的主要解剖部位的MRI定义:
• 咽旁间隙:原发病灶向外侧、后外侧以及后方侵犯超过咽 颅底筋膜。
• 鼻腔:病灶向前侵犯超过骨性鼻中隔或双侧翼腭窝连线。 • 口咽:原发病灶向下侵犯超过软腭下缘或第l/2颈椎间隙。 • 下咽:原发病灶向下侵犯会厌或超过第3颈椎下缘。 • 颞下窝:病灶侵犯超过翼外肌外缘,或上颌窦的后外侧壁,
由于PET/CT的软组织分辨率低、细微病灶XCFDG的摄取少,因此其敏感性不如MRI,
导致部分患者T分期降级;另一方面,FDG—PET的溢出效应(spillover effect)可能对 局部侵犯范围估计过高,从而导致一部分患者的T分期升级,而且PET/CT不能鉴别肿瘤
侵犯和炎症水肿,存在假阳性结果。
现代诊断技术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影响
• 在N分期方面,一方面由于PET/CT分辨率不高,对咽后淋巴结的检出不如MRI,另一方面较 MRI能更准确地评价颈部淋巴结的转移。Ng等 对比研究l11例鼻咽癌的MRI和PET/CT资料,若 两者检测的结果不一致时,采用超声导向细针抽吸活检来确定颈部淋巴结的性质,发现10.8 % (12/1 1 1)的患者MRI和PET/CT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根据细针抽吸活检病理结果,其中 10例PET/CT结果是正确的,另外2例MRI结果是正确的。尽管PET/CT判断鼻咽癌颈部淋巴结 转移和N分期的准确性得到肯定,但对炎性增生及大面积坏死淋巴结应警惕其假阳性和假阴性。
• ② 咽旁野及颅底野补量,避免了常规布野咽旁间隙及颅底剂量偏低,从而使T 2 及T 3 期的局部控制率得到提高 ;
• ③适形放射治疗技术的应用、放化结合的综合治疗的实施使局部晚期鼻咽癌的局部 控制率得到明显提高,从而使T分期各亚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鼻咽癌分期历程
1979年长沙NPC临床分期
福州鼻咽癌92分期
现代诊断技术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影响

在M分期方面,目前研究认为全身FDG—PET检查优于常规鼻咽癌分期检查(包括胸部x
线、腹部B超及全身骨扫描)。Yen等报道l2.9% (18/140)常规分期检查诊断为M0 的 患者被FDG—PET检测出远处转移灶,FDG—PET检测远处转移病灶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
鼻咽癌分期
TNM临床分期的目的与意义
• 鼻咽癌TNMI临床分期的目的与意义具体表现在: ① 指导制定治疗方案; ②预测预后; ③有助于评估疗效; ④便于各治疗单位资料交流及效果比较; ⑤ 有利于人类癌症研究工作的持续进行
分期系统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个合理的分期系统应遵循的以下基本原则: ① 风险的一致性:同一分期内不同T、N、M组合的亚组生存率相似; ②风险的差异性:各期的生存率之间有差别; ③分布的均衡性:各T、N分期及临床分期中的亚组病例数所占比例恰当; ④生存的预测价值:对生存的预测价值要高。
现代诊断技术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影响

在T分期方面,目前研究认为PET/CT不及MRI。King等 的对比研究发现PET/CT较
MRI低估了大约50%患者的病灶范围。Ng等 的研究发现32.4% (36/1 1 1)患者的MRI 和PET/CT图像在显示咽旁间隙、副鼻窦、颅底骨质及颅内侵犯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
福州鼻咽癌92分期
鼻咽癌2008分期
UICC鼻咽癌分期(2003版)
T:原发灶
T1:局限于鼻咽腔内 T2:局部浸润:鼻腔、口咽、
茎突前间隙、软腭、颈椎 前软组织、颈动脉鞘区部分 侵犯 T3:颈动脉鞘区肿瘤占据、单 一前 组或后组颅神经损害、 颅底、 翼突区、翼腭窝 T4 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副 鼻窦、海绵窦、眼眶、颞下窝、 直接侵犯第12颈椎 注:T2、T3的颈动脉鞘区部分侵犯 与占据区分标准可参照SO*线- 侵犯SO线以前划分为T2,以后 为T3。(* SO线是茎突至枕骨大 孔中线后缘的连线)
为100%和86.9%。Chang等 报道14.7%(14/95)的初诊鼻咽癌患者已发生远处转移,
FDG—PET对远处转移灶检出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性分别是100%、90.1%及91.6
%,而常规分期检查仅发现了4例患者发生远处转移。
现代治疗方法对鼻咽癌临床分期系统的影响
• ① 相对于以往常规二维面颈分野,CT—sim指导的面颈联合野低熔点铅挡块技术符合 剂量学的原则,肿瘤靶区在90%~ 95%剂量线内, T 1-3 期局部区域控制率为94 %~99%,T 4 期亦有83% ;
• M——远处转移 M0 没有远处转移 M1 有客观指标证实远处转移
1979年全国第5届 NPC长沙会议推荐的 NPC临床分期
• 临床分期 I期 T1N0M0 II期 T2N0M0,T0-2N1M0 III期 T3N0M0,T3N1M0,T0-3N2M0 IV期 T4N0M0,T4N1M0,T4N2M0,T0-4N3M0-1
或翼上颌裂。
颈部淋巴结及咽后淋巴结转移的MRI诊断标准:
①横断面图像上淋巴结最小径≥l0 mm(Ⅱa 区为11 mm); ② 中央坏死或环形强化; ③ 同一区域内3个或以上的淋巴结呈簇状聚集且最小径≥8 mm; ④ 淋巴结包膜外侵犯(征象包括淋巴结边缘不规则强化,周围脂肪间隙部分或全部
消失,淋巴结相互融合); ⑤咽后淋巴结:横断面最小径≥5 m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