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完美课件(共50张)

合集下载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优质课件-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共50张)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PPT优质课件-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共50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3.概况
项目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以石刀、石斧、石犁为主
返回导航
商周农业
耒耜
少量的青铜农具,木制的________和石锄、石犁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 生活方式
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水和粟稻
经常迁徙
粟、稻、黍、稷、______、麦桑、麻等 开始走向___定__居___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主干梳理 • 理思路
返回导航
第 2 1 讲 发 达 的古代 农业P PT优质 课件-2 021届高 考历史 一轮复 习(共 50张)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 2 1 讲 发 达 的古代 农业P PT优质 课件-2 021届高 考历史 一轮复 习(共 50张)
第 2 1 讲 发 达 的古代 农业P PT优质 课件-2 021届高 考历史 一轮复 习(共 50张)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概况,其突出特点
本特点
是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且占据主导地位。铁犁牛耕、精耕
必修二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精要综述
项目
先秦 形成
隋唐 发展
宋元 繁荣
明清 发达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我 国出现了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以家庭为基本生 产单位,自给自 足,土地私有
实行均田制,农业生 产技术继续发展,发 明了曲辕犁;手工业 取得辉煌的成就,陶 瓷技术发达;城市商 品经济局限在市里, 坊市界限分明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1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31张PPT)
★耕作方式的演变:中国古代农业经历了从集体
劳作到个体农耕的演变:刀耕火种(原始农业)→石 器锄耕(奴隶社会)→铁犁牛耕(封建社会)
★土地制度的演变:土地国有制(奴隶社会)→ 封
建土地私有制(封建社会)
三、男耕女织小农经济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地位)
1、含义:
2 、形成
⑴时间:春秋战国时期
魏晋南北朝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翻车
隋唐 宋朝 明清
曲辕犁,犁评
(完善)
筒车
一年两熟、 高转筒车 一年三熟
风力水车
春秋战国时代的 铁农具和牛尊
西汉
唐代
二牛抬杠的牛耕画像石
曲辕犁
西汉的播种工具耧车
◆中国历史上最激动人心 的工程不是长城,而是 都江堰。 (余秋雨)
都江堰 造福千秋
李冰父子
白渠 漕渠
4、两汉
耦犁、犁壁
5、魏晋南北 朝
6、隋唐
曲辕犁
代田法、一年 一熟
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漕渠、白渠、 龙首渠 翻车
筒车
7、宋朝
高转筒车
8、明清
一年两、三熟
风力水车
试总结影响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因素有哪些?从这 些影响因素中,可以看出推动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根本 动力是什么?
影响农业发展的原因一般有哪些?
耒耜。石器木 商、周 石器锄耕 器骨器为主,
少量青铜农具
3、意义:
粟、稻、黍、 排水、沤肥 稷、麦(五谷) 除草、治虫 桑、麻等
4、特点:
海南岛黎族人火耕之后进行播种的情景
原始农业出现
刀耕火种
“石器锄耕” 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标志着我国 农业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 阶段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高一历史经典教辅PPT

发达的古代农业人教版高一历史经典教辅PPT

封建农业
精耕细作是封建农业的基本特征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 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材质变化:石木骨青铜制——铁制 犁耕工具 动力变化:人力——畜力 铁犁牛耕 构造变化:直辕犁——曲辕犁
改进劳动工具 播种工具

灌溉工具

……


提高耕作技术
课堂小结 中国古代农业
生产工具 耕作方式 技术水平
早期农业
原始农业 石、木、骨制农具
商周农业 石、木、骨制农具 出现少量青铜农具
刀耕火种 简陋粗放
石器锄耕 向精细化农业过渡
生产模式 生活模式
集体耕作 迁徙
集体耕作 开始走向定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封建农业
铁农具
铁犁牛耕 精耕细作 小农经济 (个体劳作)
定居
【课后作业】
改进劳动工具 播种工具:耧车

大型灌溉工程:都江堰、白渠等 灌溉工具

小型灌溉农具:翻车、筒车 等


提高耕作技术
变革耕作制度
都江堰
龙首渠


翻 车





力 水 车
封建农业
精耕细作是封建农业的基本特征
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采用先进的 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改进劳动工具 播种工具: 耧车




提高耕作技术
变革耕作制度
“……中置耧斗,其所盛种粒各下通足窍。仍旁挟两辕,可容一牛, 用一人牵,傍一人执耧,且行且摇,种乃自下。”

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ppt
社会政治、文化、经济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生产力的发展。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
政治史
经济史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
古代经济基本结构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 近代经济结构变动与资
中 的潮流
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国 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国统一
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形式(生 产关系主
要内容)
经济思想的 发展(生产 关系的重要
内容)
早期 农业
传统 农业
原始农业 采集到 商 西周 种植。
以种植 东周:春 业为主, 秋战国 饲养业
两汉 为辅。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黄河流 域旱地 与长江 流域水
田。
全国经 济区域 多样, 发展不 平衡。
石刀(斧)、耒耜
刀耕火种 水稻、粟
人教版高中历史《发达的古代农业》p pt
井渠法既能解决在地 表无法开渠的问题,又能减 少明渠水在输送过程中的蒸 发和渗漏。
至今仍在新疆起着重 要作用的坎儿井,就是在井 渠的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 由坚井、地下暗渠、地面明 渠、涝坝四个部分组成。竖 井最深的在90米以上,一 般长3—8公里,最长的达 10公里以上,年灌溉300亩, 最好的年灌溉可达500亩。
明清
南宋时,风人力口水和车经济一重年两心熟南三 移完成。

2.农业生产组织形式的变化 (1)商周时期的土地国有制与集体耕作(千耦其耘) (2)春秋战国以后,小农经济(个体农耕)的形成 ①小农经济出现的原因:
A.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生产工具和技术) B.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生产关系) ②小弄经济的定义和特点: A.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精耕细作(分散性); B.男耕女织,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封闭性); C.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基本模式(封闭性) D.规模小,生产条件简陋,生产资料有限,农民负担沉重,抗灾 能力有限(脆弱性和落后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4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课件:1.1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4张PPT)

①封闭性 ②完善性 ③保守性 ④稳定性
A.①②③
7、旧中国北方地区流行这样的俗语“人生有三宝,丑 妻薄地破棉袄”。从本质上反映了 A.农业在社会经济中占重要地位 B.农民生活富裕安逸 C.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特征 D.商品经济极端落后
下页
垄作法,又叫畎亩法,由畎和亩两部分组成。 畎是沟,亩是垄,畎亩法也就是一种垄作法。这 种耕作法对于土地的利用包括“上田弃亩,下田 弃畎”两种方式。它的特点是:在高田里,将作 物种在沟里,而不种在垄上,这不叫做“上田弃 亩”。在低田里,将作物种在垄上,而不种在沟 内,这就叫“下田弃畎”。高田种沟不种垄,有 利于抗旱保墒;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 涝,且有利于通风透光。
3. “翻倒,翻倒,唱得醉来吐掉。转来转去自行,千匝万匝
未停。停未,停未,禾苗待我灌醉。”唐代诗人徐来军的这首
《调笑令》描写的是
4. (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以直接用来论证
图(一)
图(二)
A.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
B.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
C.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
D.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 ———司马迁《史记》
翻车的模型
筒车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含义: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 工业相结合,生产主要是为满足自家基本生活的需 要和交纳赋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性 质)。
2、土地经营方式 ①商周时期:集体劳作 土地归国家所有,实行井田制。 商鞅变法时废除井田制,确认土地私有。
• 小农经济是我国封建社会农 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两千 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经济基础。
你耕田来我织布, 我挑水来你浇园, 寒窑虽破能避风雨, 夫妻恩爱苦也甜。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高三历史一轮复习优质课件: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A.开启农具自动化的先河 B.提高了农田抗旱的能力 C.标志着灌溉技术的成熟 D.使农业摆脱自然的束缚
第(6)题
解析:由材料“水车”可知是一种灌溉工具,又由“唤取阿香推雷车” 可知它依靠人力,故A项错误;由“荦荦确确蜕骨蛇”可推断这种水车 是龙骨水车,即翻车,翻车属于简易的灌溉工具,故C项错误;农业始 终无法摆脱自然的束缚,故D项错误;翻车作为灌溉工具提高了农田抗 旱的能力,故选B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22 of 22
比较学习 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的关系
即自给自足的经济,与商品经济相对立,其生产的目的不是 交换,而是为了生产者个人或经济单位的需要,即为满足生 存而生产,不是为市场的需要而生产。
自 然 经

刀耕火种

以一家一户为生产、生活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生产主
发达的中国古代农业
一张图学透 早期的农业生产的出现 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三组题讲透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目录
一张图学透
早期农业 生产的出现
石犁
商周时期出现青铜农具,
1
但仍以木、石农具为主。
石斧
中国是世界农业起源地之一, 最早培植水稻和粟。距今七八 千年时,原始农业已相当发达, 主要耕作方法是刀耕火种,人 们经常迁徙。
影响
小农经济是我国传统 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 模式,是两千多年中 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 展的经济基础。
一张图学透 男耕女织的 小农经济
铁农具
小农经济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讲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讲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2023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1、生产工具
(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牛耕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耦犁,后来出现犁壁。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珠江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安装了犁评。(至此我国的耕犁已相当 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2、耕作技术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 春秋战国
6.(2018年新课标Ⅱ卷文综历史2)西汉文景时期,粮食增产,粮价 极低。国家收取的实物田租很少甚至免除,但百姓必须把粮食换成 钱币,缴纳较高税额的人头税。富商大贾趁机操纵物价,放高利贷, 加剧了土地兼并、农户流亡,这反映出当时 A. 重农抑商政策未能实行 B. 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C. 粮价低抑制了生产热情 D. 富商大贾操纵税收
田庄是汉代地主阶级经营地产的一种生产组织形式,它以大土地所有制 为基础,以超经济的人身控制的劳役地租或实物地租为剥削形态,有着 严密的生产管理体系,是能够自给自足地进行生产、生活的带有一定政 治色彩的经济实体。图片正是这种田庄经济下的集体生产情形的反映
2.(2020·新课标III)东汉末年,曹操在许下和各地置田官,大力发展 屯田,以解决军粮供应、田亩荒芜和流民问题。“数年中所在积粟,仓廪 皆满。”曹操实行屯田,客观上 A. 助长了大土地所有制 B. 推动了农业商品化进程 C. 促进了中原人口南迁 D. 缓和了社会的主要矛盾
五谷丰登:“五谷”,古代有多种不同说法,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指稻、 黍、稷、麦、菽;另一种指麻、黍、稷、麦、菽。两者的区别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 而北方种稻有限,所以“五谷”中最初无稻。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农业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 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劳动和技术,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最大限度提高 单位面积产量。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 代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精美版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 课件-2021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PPT精美版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
1 目标定位 • 明考向 2 主干梳理 • 理思路 3 考点探究 • 释难点 4 考向研习 • 悟考技 5 真题研析 • 立标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目标定位 • 明考向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李群《农业科技史》 史料三 铁器逐步推广到各个生产领域,特别是农业生产领域大量铁制农具的 使用引来了农业生产技术的一场革命。
——《国史概要》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问题:根据所给史料归纳我国古代农耕技术有哪些重大进步。 [史料导读] 史料中的关键词对解题十分重要。 (1)史料一中“畎亩之勤”说明牛耕技术的出现。 (2)史料二中“整地”等信息说明了农业技术非常细致。 (3)史料三表明农具有了质的改进,推动了耕作技术的发展。 [探究答案] 出现牛耕技术;农业精耕细作;铁农具使用并推广。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4.你知道什么是精耕细作吗? 提示:精耕细作是现代人对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精华的一种概括,它指的是古代 传统农业的一个综合技术体系,即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 动,采用先进的技术措施,进行细致的土地耕作,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它包括改 善农业环境和提高农作物生产能力等一系列技术措施。精耕细作是中国古代传统农 业的主要特点,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经济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关键因素。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概况,其突出特点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41张PPT)可修改全文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一单元第一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共41张PPT)可修改全文
对小农经济的评价:
材料分析
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休息,又私自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在其中。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朝令而暮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于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西汉】晁错《论贵粟疏》 材料反映在小农经济时代,农民怎样一种生活状况? 生产与劳动状况,农民一年四季都在田里辛勤劳动,要承担沉重劳役与赋税,他们抵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很低
课文要点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原始农业的起源与特点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传统农业的基本特征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
神农传说能不能作为我国古代农业发展的依据?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去了解历史? 考古发掘 调查 查阅文献等
牛耕是一次生产力革命
西汉 耦梨牛耕
两头牛牵引,三个人驾驭
隋唐 曲辕犁
直辕犁与曲辕犁比较图 三大改进: 1、把长直辕改成短曲辕 2、增加了犁评,使犁箭可上可下,可以适应深耕和浅耕的不同需要 3、改进了犁壁,将翻起的土推到一旁,并能翻覆土块,断绝草根生长。
2、耕作技术的改进
春秋战国时期:垄作法 西汉 时期:代田法 魏晋南北朝:耕耙耱技术 耕耙技术 耕作制度: 两汉时期一年一熟 宋朝时期一年两熟及后来的一年三熟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小农经济含义 2、小农经济的特点
建立在生产资料私有制和个体劳动基础上,以户为单位从事农业生产 活动的一种经济形成。
(1)拥有部分生产资料 (2)以家庭为生产经济单位 (3)与家庭手工业结合 (4)基本上自给自足
小农经济下的农民拥有一定的土地、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资料,劳动产品除缴纳赋税外可供自己支配。因此他们具有生产积极性。 小农经营规模很小,迫使他们在自己有限的土地上,努力提高耕作技术,有利于农业的精耕细作的发展。 小农经济比较脆弱,在繁重的封建赋税、徭役之下以及在自然灾害面前,时刻面临贫困、破产的威胁。

历史 必修2 发达的古代农业(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

历史 必修2  发达的古代农业(高考一轮复习)PPT课件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 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亡日 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 改。是有卖田宅,鬻子孙以偿债者。 材料三: 中华民族自古有重视农业的传统。明清时期统治者调整 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合作探究
2、小农经济
材料一:随着铁农具的出现和牛耕的逐渐推广,提高了生产力。土 地私有化打破了以往那种集体生产的农耕传统,向以家庭为单位的 个体生产形态过渡, 与倡导农业生产小家庭化相配春秋战国开始,
手工业也日益小家庭化。一个家庭内“男子力耕,“女分子散纺性绩”, 这耕种经男济耕的女主织体,。以织促耕的自给自足的家庭小农业稳逐定渐性成封为中闭国性农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生产工 具
耕作技 术
春秋战 两汉 国
魏晋南北朝 隋唐 宋朝
铁农具 耦犁(赵 和牛耕 过)、耧车
曲辕犁
代田法 北方耕耙耱、 垄作法 (赵过) 南方耕耙技术
明清
耕作制 度
一年一熟
稻麦轮作,一年 两熟、一年三熟
Hale Waihona Puke 农业灌 溉耕作方 式
都江堰 漕渠、白 渠、龙首 渠
材料二: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
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脆时之弱间性,亡日
休息 。勤苦如此,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赋,赋敛不时, 朝令而暮
改材。料是三有:卖田中宅华,民鬻族子自孙古以有偿重债视者农。业的传统。明清时期落统后治性者调整
统治政策,使农业发展迅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
最早培植 水稻 和 粟 的国家

(高考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高考一轮复习)发达的古代农业ppt课件

的演进,即全球史观。
总之,生产力发展(现代化)和人类社
会交往的发展(全球化)是经济史发展的两
根主轴。
.
4
学习方法点拨
如何学习经济史? 从涉及的内容来说,主要包括农业、 手工业、商业、对外贸易的发展及经济 政策、土地制度、赋税制度等。 从知识掌握的层次看,主要包括、 经济发展原因、表现、总体特征及影响 四大块。
.
15
结论
生产工具的改进, 骨耜 青铜镰 铁农具(春秋 ) 大大的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也大大的促进农业的进步。
耦犁(汉)
曲辕犁(隋唐)
耙(魏晋)
耱(魏晋)
但总体上看中国农业生产 工具在隋唐完善、定型, 一直没有很大变化,科技 含量低。
.
16
翻车(曹魏) 筒车(唐)
自变主式学训习练
《史记•河渠书》载:“蜀守冰凿离碓, 辟沫水之害,穿二江成都之中。此渠皆可 行舟,有余则用灌浸,百姓飨其利。”材 料体现该水利工程的功能不包括( )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是什么?
➢“经济”economy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思 为“管理、治理家庭财物” 今天来说,简单的说就是“生产—分配--交换—消费”
➢本册的主题是“着重反映人类社会经济和社 会生活领域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内容”
.
1
历史必修②——古今中外的经济史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 经济基础起反作用。经济问题是国家 问题之根本。
用四齿钉耙耕作的场景。它反映出当时
()
A.开始使用铁器
B.注重精耕细作
C.尚未推广牛耕
D.雇佣关系盛行
B
.
13
自变主式学训习练
“今是土之生五谷也,人善治之,则亩益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2张PPT)

2021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必修二课件:第1课发达的古代农业(共22张PPT)

足,居则有室,佃则有田,薪则有山,艺则有圃……婚媾
依时,闾阎安堵,妇人纺绩,男人桑蓬,臧获服劳,比邻
敦睦。”该材料反映的农业经济状况是( )
A.土地过度集中
B.有田者无力可耕
C.小农户个体经营 D.地权与劳动者契合
C
要点探究——“昼出耕田夜绩麻”的田园风情——精 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材料一:……西周时期那种“干耦其耘”的大规模 集体耕作制,到秦汉则以一夫挟五口,治田四百亩” 的小家庭耕作制为主。
底下三分泽”:贾思勰曾告诫:“凡人家营田,须量己力,宁
可少好,不可多恶”。材料意在强调中国古代农业( )
A.生产技术的成熟
B.粮食产量的稳定
C.精耕细作的重要 D.生产效率的低下
C
3、下图是江苏徐州出土的东汉画像石。画面中心为 一农夫,驱赶二牛力耕,上部一年轻妇人举锄耘田,左 上角还有一头小牛犊在戏耍。图文信息说明当时 ()
800余座战国至汉代墓葬,出土了钱币及大量陶屋、陶仓等
随葬品。这些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 )
①秦汉时期郡县的设置状况
②本区域古代农业发展状况
③汉代手工业和商业发展情况
④大运河对本区域交通的影响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A
9、中国农业从远古洪荒走来,经历了“刀耕火种”、 “牛耕铁犁”等阶段。下列项中属于“刀耕火种”阶 段的耕作工具有( ) ①石斧 ②耧车 ③骨镰 ④曲柄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B
4、(2016年,全国3)明末有人描述江南农村的变化时
说,百年前的雇工“戴星出入,俗柔顺而主令尊”,如
今“骄惰成风,非酒食不能劝”“夏必加下点心,冬必
与早粥”。这一变化反映了( )

高中第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高中第课-发达的古代农业课件 (共53张PPT)[优秀课件][优秀课件]
2、耕作技术:
(1)垄作法: 春秋战国 (2)代田法: 西汉赵过 (3)耕耙耱技术: 魏晋南北朝
3、水利灌溉:
(1)都江堰 战国秦国蜀郡太守李冰父子修建,被誉为“天府之源” (2)漕渠、白渠、龙首渠 汉朝 (3)翻车 曹魏 (4)筒车 唐朝 (5)高转筒车 宋朝 (6)风力水车 明清
4、土地制度:
• 粟;水稻 • 4、中国原始农业的主要耕作方法是? • 刀耕火种 • 5、()被尊奉为中国农业的始祖。 • 神农氏
课堂练习
• 6、中国的青铜农具最早出现于
• A 夏商时期
• B 商周时期
• C 春秋时期 • D 战国时期
B
课堂练习
• 12、我国耕犁已相当完善是在
• A 战国时期
• B 两汉时期
骨耜
双 齿 木 耒 复 原 及 使 用 方 法 示 意 图
石犁
石锄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 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三)封建社会的农业 (战国——清朝)
1、生产工具:
(1)铁农具、牛耕:春秋战国出现推广 (2)耦犁、耧车:西汉出现 赵过 (3)曲辕犁: 隋唐出现。标志成熟,沿用后世
高 转 筒 车
风 力 水 车
风力水车( wind waterlift)是利用风车带动水车提水的一种 工具。
明清出现风力水车的记载。风力水车的动力装置是风帆,有 风就转且可经常工作。清代长芦利用风力水车提取海水制盐, 一具风帆可带动两部水车。
课堂练习
• 1、中国农业起源最早可追溯到距今
• A 三千年左右
它也是将土地开成一 条条沟和垄,因为第一 年种在沟里,第二年在 垄上开沟,垄和沟轮换 耕种﹐所以称代田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呈现 宋代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中国古代冶铁技术的发展 明代的经济与政治(手工业) 明末江南农村市镇经济与手工业的发展 明朝商业、手工业的发展 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 明朝的朝贡贸易 春秋战国时期商业的发展 宋代东南沿海商业的发展 明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规律总结
(2)命题特点: 多以“新材 料、新情境” 形式呈现,材 料形式多样, 既有历史文 献,又有历史 图片
最新考纲
资本主义萌芽 与“重农抑 商”和“海禁 政策”
课标试题 2017全国Ⅱ卷·41 2016全国Ⅰ卷·40 2016全国Ⅱ卷·27 2016全国Ⅲ卷·40
考点呈现 中国古代的矿业政策 明清人口膨胀问题 清代乾隆年间大陆移民入台安居 明清时期的救济制度
规律总结
(3)试题类型: 选择题为主,非选 择题比重也较大
4.影响:中国农业独立发展,自成体系,奠定了中国古代__农__业__社__会__的基础。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二、精耕细作的传统农业
1.生产工具 (1)春秋战国:人们开始使用铁农具和___牛__耕___并将其逐渐推广。 (2)西汉:赵过推广__耦__犁____,后来出现犁壁。 (3)东汉:使用耦犁的牛耕方法推广到__珠__江____流域。 (4)隋唐:江东地区出现___曲__辕__犁___,安装了犁评。 2.耕作方式:__汉____朝以后,铁犁牛耕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三、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 1.条件 (1)生产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出现和__牛__耕____的逐步推广。 (2)生产关系:封建__土__地__私__有____制的确立。 2.特点
中国古代文明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以精耕细作的农业为基础,手工业和商业依附于农业,自给自足的小 农经济是中国农耕文明的典型特点
考情分析
最新考纲
课标试题 2019全国Ⅲ卷·27 2018全国Ⅱ卷·25
2017全国Ⅱ卷·26
农业的主 要耕作方 式和土地
制度
2017全国Ⅲ卷·25
2017全国Ⅲ卷·26
2016全国Ⅰ卷·25 2016全国Ⅱ卷·26 2015全国Ⅰ卷·24 2015全国Ⅰ卷·27 2015全国Ⅱ卷·26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3.耕作技术
春秋战国 西汉
魏晋南北朝
使用当时世界上先进的耕作方法——__________ 垄作法 赵过推行______代___田_ 法
北方旱地的耕耙耱技术形成,南方的水田也采用耕耙技术
4.耕作技术 (1)两汉:以一年一熟为主。 (2)宋朝以后:江南逐渐形成___稻__麦___轮作的一年两熟制,有些地方形成一年三 熟制。
必修二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 形成
隋唐 发展
宋元 繁荣
明清 发达
内容
春秋战国时期,我 国出现了精耕细作 的农业生产模式, 它以家庭为基本生 产单位,自给自 足,土地私有
实行均田制,农业生 产技术继续发展,发 明了曲辕犁;手工业 取得辉煌的成就,陶 瓷技术发达;城市商 品经济局限在市里, 坊市界限分明
小农经济的形成
时期经济领域的新
经济重心南移(文化重心南移)
变化及其原因
唐宋经济重心南移
最新考纲 手工业 的发展
商业的 发展
课标试题 2018全国Ⅰ卷·26 2018全国Ⅲ卷·24 2017全国Ⅰ卷·27 2016全国Ⅲ卷·27 2019全国Ⅰ卷·27 2019全国Ⅱ卷·27 2018全国Ⅰ卷·27 2017全国Ⅱ卷·24 2015全国Ⅰ卷·26 2015全国Ⅱ卷·27
农业技术继续发展,经济 重心南移完成;制瓷、纺 织等手工业技术发达;城 市里坊市界限被打破,海 上丝绸之路发达,商品经 济出现了繁荣的局面
古代农耕经济继续发展,商 品经济繁荣,出现了向工业 文明演进的趋势。但是,统 治者执行闭关锁国政策,人 为割断了中国与世界的交 流,使中国失去了工业化的 契机
主旨
3.概况
项目
原始农业
生产工具
以石刀、石斧、石犁为主
返回导航
商周农业
耒耜
少量的青铜农具,木制的________和石锄、石犁
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开沟排水、除草培土、沤制绿肥、治虫灭害
作物种类 生活方式
世界上最早培植________水和粟稻
经常迁徙
粟、稻、黍、稷、______、麦桑、麻等 开始走向___定__居___
明确考向
把握主线
课程标准 考纲要求
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
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 本讲主要讲述了古代中国的农业发展概况,其突出特点
本特点
是农耕经济高度繁荣且占据主导地位。铁犁牛耕、精耕
细作、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成为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显著特点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主干梳理 • 理思路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一、早期农业生产的出现 1.起源:距今一万年左右。 2.发达:距今七八千年。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考点呈现
规律总结
清朝前期的农业经济
中国古代的自耕农经济
(1)考查内容:
经济重心南移(唐中期南方经济文化影 响力上升)
古代土地政策与农
西汉前期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业发展;手工业发
中国古代的土地政策(唐代后期的自耕 农经济)
展的表现及其政 策;古代商业的发
汉代田庄经济
展及其政策;考查
宋代土地政策(“不抑兼并”、租佃制) 重点是唐宋、明清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5.灌溉技术 (1)水利工程:战国时期的__都__江__堰____、汉朝的漕渠、白渠和龙首渠等。 (2)灌溉工具:曹魏时期改制翻车、唐朝时创制___筒__车___、宋朝出现利用水力的 高转筒车、明清时出现风力水车。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21讲 发达的古代农业
1 目标定位 • 明考向 2 主干梳理 • 理思路 3 考点探究 • 释难点 4 考向研习 • 悟考技 5 真题研析 • 立标杆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目标定位 • 明考向
返回导航
第六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高考一轮总复习 • 历史 • 人教版
返回导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