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目标和实施路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研究
1 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特性分析
理工科分为理科和工科,其中理科的思维基础是“科学思维”。科学理性要求人正确分析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生、发展经过,从而得到解决方案。人类遵循这种精神,创造了自然科学的各门学科,如化学、生物、医学等学科无一不遵循这种方式。西方教育要求学生都能从小开始学习科学,科学要求人们本着求真精神,实事求是,勇于实践,并且注重发展学生能够为前人所不能,带着怀疑精神,勇于质疑、挑战、创新和探索。因此理科生偏向于用理性思维去和世界相处,喜欢在方方面面挑战自己的直觉。同时科学方法讲究思考、逻辑、实证和推理,所以理科生处理问题方便直接,表达方式侧重推理、思维、逻辑和实践。工科教我们认识心灵之外的事物,具备认识自然的理性思维,教会我们正确真实面向世界,并与之互动,这是一种工具理性,告诉我们事物的规律。因此工科生更擅长于利用科学方法,使用各种工具来达到目的。
对于大多数理工科学生来讲,从小学到大学,学习了很多公理和定理,已经形成了严格遵循公理和定理的思维习惯,并更擅长于运用逻辑思维和抽象去认识、学习新事物,亦愿意尝试用新方法和新技巧去解决遇到的问题。理工类学生较文科学生更能够独立地从众多客观事物中去发现一般人所不能发现的问题,并概括问题,从而抽象出事物内在、本质的东西。同时,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和CAD技术的发展,可视化和虚拟环境技术的普及,理工科学生所具备的集合形象思维能力能够在学习和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来大多从事科学技术工作,他们的创新能力就决定了一个国家、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此外,相对于文科类学生而言,理工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明显要强一些。从小学、中学、大学中的各个过程中,学校总是在不断地训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这使得理工类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在日后的学习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对于技术性较强的学科或工作,实践能力无疑是他们手中的一把利剑。
2 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是指通过培养活动使作为对象的研究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要达到的基本要求和规格标准。自2009年起,国家开始招收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 或职业) 领域坚实的基础理论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研究生培养目标包含着特定的价值目的和价值判断,是整个研究生培养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培养目标定位了如何培养和如何考核。培养方式是根据培养目标要求,针对培养对象所釆取的基本教育方法或教育形式[2]。为实现这一目标,要求每名研究生需要参加半年到一年的实践教学,因此,实践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培养目标是否实现的关键。实践教学在全日制工程硕士培养过程中的作用不容轻视,为做好专业学位实践教学环节的培养工作,必须充分了解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查找原因,提出解决对策。
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作为我国为了克服原来学术型学位硕士只培养教学科研的理论型人才的缺陷而新增的一种硕士,在学位层次和地位上与学术型学位硕士处于同等级别。在培养目标上须与学术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区别。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目标应该是培养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并适应行业或职业实际工作需要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以工程硕士为例,全日制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硕士学位,与工学硕士学位处于同一学位层次。培养目标侧重于工程应用,主要培养基础扎实、素质全面、工程实践能力强并具有一定创新能力的,能为工矿企业和工程建设等部门服务的应用型、复合型、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在思想上应爱国、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
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在业务上应掌握工程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先进技术方法和现代技术手段,具有独立解决工程领域中工程问题或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实施、研究、开发、管理的能力;了解工程领域的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掌握一门外国语,能够顺利阅读本领域的科技资料和文献,获取本领域的技术信息并与同行进行基本的技术交流[3]。
我国高等教育法规定,硕士研究生教育应当使学生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业知识,掌握相应的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科研工作的能力。基于学生个体全面自由发展的需要,其培养过程应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塑造学生的科学和人文精神,满足学生个体多样化需求,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力和创新力,使其具备良好的综合素质[4]。通过调查发现近几年来高校逐渐形成了“以实际应用为导向,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以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升为关键”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思路,专业学位培养更加注重实践性,而创新能力的培养则是目前社会急需的一项能力。我国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创新性国家是要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的。专业深入企业,了解目前企业的技术难题,帮助其企业在吸收新技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使企业更具竞争力。这样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改变,也才能推动创新型国家的建设。增强专业实践能力也是目前国际上专业学位教育的基本走向。因此,我国在幵始培养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这种人才类型时,必须注重实践能力的训练和提高。实践能力的提高,也有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专业硕士的培养更要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努力创造有益于创新能力培养的环境。
3 实施路径
3.1 理工类学生的能力要求
通过文献阅读及网站调查发现企业在对理工类毕业生应该具备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中, 更重视普适性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和非智力因素方面的综合素质[5]。理工类学生应当掌握以下能力:
1)专业能力:理工科学生在学好各门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基础上,应能胜任本专业的实际工作。比如新产品设计和开发、产品质检、生产现场的质量控制和管理、技术文件的编制等;更重要的是能随着科技进步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掌握新的技能,并逐渐有自己的发明创造。此外,在现实需要的情况下,通过短期的学习和适应过程后,可以胜任与所学专业不完全相同甚至相差很大的专业技术工作。
2)创新能力
理工科学生是未来国家技术的主力军和栋梁,国家的技术创新要靠他们去实现。“二因素”认为能力可以分为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一般能力是完成所有活动必需的能力,特殊能力是完成某种特殊活动所必需的能力。注重特殊能力包括从事专门技术活动的技能,技术创新能力属于特殊能力,需要专门训练和培养。对于理工科学生来讲技术创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是十分必要的,学校不仅要传授予他们知识,更要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3)实践能力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并应用于工程实际或企业生产环节专业实践是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积累工程经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适应未来职业需求的重要环节。理工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多数来自于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没有工作经历,对这些新方法、新技术、新工艺没有直接的实践体会或工程应用,如果不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专业实践训练,在未来的应用中就会面临许多新问题、新矛盾、新挑战[6]。因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对学校、企业和学生个人来说都是研究生培养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3)表达能力
包括口头表达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这是与他人交流沟通的两种基本方式。理工科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