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优秀教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游记的三要素:所至、所见和所感;

2、把握课文的写景顺序和角度,理解作者对自然的感悟和思考;

3、仔细品味本文看似随意实则精巧的语言,体会这种语言的妙处。

一、启中入

播放音乐《长江之歌》。

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风采……

《长江之歌》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风靡全中国的大型电视纪录片《话说长江》主题歌,王世光作曲,胡宏伟作词,首唱者季小琴。这首歌旋律激昂,歌词气势磅礴,通过对中国的第一长河——长江的描写与赞美,表达了中国人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长江作为一个符号,是祖国的象征,由于它的灵性,千百年来有多少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赞颂。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马丽华的《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了解作者生平:

马丽华,一级作家、编审,现任中国藏学出版社总编辑。著有长篇报告文学《青藏苍茫——青藏高原科学考察五十年》,散文集《追你到高原》、《终极风景》、《西藏之旅》,长篇散文《藏北游历》、《西行阿里》、《灵魂像风》,《走过西藏》等。1997年《走过西藏》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2011年以长篇小说《如意高地》获第四届老舍文学奖。

观看视频和图片了解各拉丹冬。

二、读中思

根据课文的内容,梳理作者的游踪,并分析作者游览过程中的所至、所见、所感。

探究所至:

那么作者一行人走过了哪些地方?试作梳理

山脚冰塔林→草坝子上→砾石堆上→

接近冰山→置身冰窟→进入冰塔林

由此可见本文写作使用了空间顺序。

除此外,文章还使用了时间顺序,从第二天可看出。

探究所见:

第一天

山脚冰塔林:高峻、雄壮、变幻莫测

草坝子上:冰峰晶莹、冰河辽阔、冰天浩茫

接近冰山:图案多样奇

置身冰窟:晶莹闪耀、形态多样、永恒之美、凝聚历史

第二天

进入冰塔林:冰面疏松、流水漫溢

探究所感:

再读再品,体察所感

山脚冰塔林:感叹雪山的雄伟神秘

草坝子上:担心影响心态,感叹自然伟大

接近冰山:赞美自然,凄凉、无奈

置身冰窟:感到温暖,思绪飞扬,被自然震撼

第二天

进入冰塔林:想象长江的故事

三、练中知

标示出作者经历的句子,说说在各拉丹东源头,作者一行人遇到了哪些困难?

自然环境险恶

隆冬将尽、气候严寒

驻地条件艰苦

高原反应、发烧疼痛、摔跤

行走困难

思考:本文大量写游览过程中所遇的困难,有何作用?

1、侧面表现格拉丹东环境的恶劣以及景观的独特;

2、表现游览者的坚强与乐观,使游览带上了苦难美和悲壮美的色彩;

3、作为暗线推动情节的发展。

分析文章写景视角的转换;

本文主要使用什么手法来写景记事的?

移步换景

"移步换景"是游记最常用的一种写作手法。是指不固定视点(即立足点和观察点),按照地点的转移和一定的视角,把所看到的不同事物叙述和说明下来。移步换景法一般适合于游记或参观记,描写景物时,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换,不断展现新画面。

如柳宗元的《小石潭记》(小溪—小石潭—潭西南—潭四面)

四、拓中悟——赏析语言

1,阳光使这位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变化多端……富有雕塑感。

这个句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格拉丹东比作“身披白色披风的巨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终年白雪覆盖的各拉丹冬巍峨高大,棱角分明。

2,远方白色金字塔的各拉丹冬统领着冰雪劲旅,天地间浩浩苍苍。

用了拟人手法,将各拉丹冬置身于天地茫茫的背景中,表现了各拉丹冬的气势磅礴。

3永恒的阳光和风的刻刀,千万年来漫不经心地切割着,雕凿着,缓慢而从不懈怠。

写出了冰林经历阳光和风千万年来不间断地切割雕凿,终于形成现在这雄奇壮美的景色,过程虽缓慢但却从未停止,静止中涌动着生命的力量。

五、结中得

本文是一篇游记。作者按时间顺序和旅行的进程记下了在长江之源各拉丹冬的见闻和感受,描写了各拉丹冬的壮美景色和冰塔林的神奇,表达了热爱西藏、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人生是跋涉,也是旅行;是等待,也是重逢;是探险,也是寻宝;是眼泪,也是歌声。——汪国真

•同学们,我们这个单元学习了游记,其实人生也是一场旅行,我们都是匆匆的旅者,虽然这一趟旅程有坎坷,但更会有收获,希望同学们做一个有心的人,认真欣赏沿途的风景,希望同学们的生命即使有很多的云翳,但最终能看到一个美丽的黄昏。

六、课后作业

观看纪录片《话说长江》或《再说长江》,从多个角度了解长江壮丽的自然景象和多彩的人文景观。

七、【板书设计】

18、在长江源头各拉丹冬

(1)、游记三要素:所至所见所感

(2)、视角转换:

远眺→俯视(四面张望)→近处平视→更近处细看→半卧观察

(3)、精巧语言

八、教学反思

这是第一次接触游记这种文体的教学,新颖有趣,且体现了新课标全面培养学生的宗旨。这篇文章教学时,思路比较清晰,重点也比较明确,但是在引导学生方面,还不够具有启发性,学生的思维没有全面打开,所以课堂的生成没有预期的精彩,这是需要进一步改进的地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