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mngement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mngement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企业如何竞争?企业如何赚取高于正常的回报吗?什么是需要长期保持卓越的性能呢?一个日益强大的经营策略这些基本问题的答案在于动态能力的概念。

这些的技能,程序,例程,组织结构和学科,使公司建立,聘请和协调相关的无形资产,以满足客户的需求,并不能轻易被竞争对手复制。

具有较强的动态能力是企业强烈的进取精神。

他们不仅适应商业生态系统,他们也塑造他们通过创新,协作,学习和参与。

大卫·蒂斯是动态能力的角度来看的先驱。

它植根于25年,他的研究,教学和咨询。

他的思想已经在企业战略,管理和经济学的影响力,创新,技术管理和竞争政策有关。

通过他的顾问和咨询工作,他也带来了这些想法,承担业务和政策,使周围的世界。

本书的核心思想动态能力是最清晰和最简洁的语句。

蒂斯解释其成因,应用,以及如何他们提供了一个替代的方法很多传统的战略思想,立足于简单和过时的产业组织和竞争优势的基础的理解。

通俗易懂撰写并发表了,这将是一个非常宝贵的工具,为所有那些谁想要理解这一重要的战略思想的贡献,他们的MBA学生,学者,管理人员,或顾问和刺激。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8:7, 509–533 (1997)The dynamic capabilities framework analyzes the sources and methods of wealth creation and capture by private enterprise firms operating in environment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The competitive advantage of firms is seen as resting on distinctive processes (ways of coordinating and combining), shaped by the firm’s (specific) asset positions (such as the firm’s portfolio of difficult-to-trade knowledge assets and complementary assets), and the evolution path(s) it has adopted or inherited. The importance of path dependencies is amplified where conditions of increasing returns exist. Whether and how a firm’s competitive advantage is eroded depends on the stability of market demand, and the ease of replicability (expanding internally) and imitatability (replication by competitors). If correct, the framework suggests that private wealth creation in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change depends in large measure on honing internal technological, organizational, and managerial processes inside the firm. In short, identify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organizing effectively and efficiently to embrace them are generally more fundamental to private wealth creation than is strategizing, if by strategizing one means engaging in business conduct that keeps competitors off balance, raises rival’s costs, and excludes new entrants. (C) 1997 by John Wiley & Sons, Ltd.战略管理杂志。

湖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本

湖南科技大学论文范本

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题目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作者贺海莉层次专科专业人力资源管理学号指导教师曹文献二 0一六年三月十日湖南科技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评审表注:此表一式二份,与学籍表一起进入学员毕业档案湖南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继续教育学院学生姓名: 贺海莉学号: 专业: 人力资源管理1 设计(论文)题目及专题: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2 学生设计(论文)时间:自 2014 年 12 月 1 日开始至 2015 年 5 月 1 日止3 设计(论文)所用资源和参考资料:〔1〕黄江圳,谭力文.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J].经济管理,2002〔2〕王雪莉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用人模型与关键决策2010〔3〕付亚和,许玉林.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4〕王淑红,龙立荣.绩效管理综述.中外管理导报,2002.94 设计(论文)完成的主要内容:〔1〕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2〕当前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的现状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问题〔3〕中小企业实施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的对策5 提交设计(论文)形式(设计说明与图纸或论文等)及要求:〔1〕要求认真、独立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2〕要求按照学校规定的论文(设计)格式撰写论文(设计)〔3〕要求及时同指导老师进行沟通,按步骤完成论文(设计)的写作和答辩工作。

6 发题时间: 2014 年 12 月 1 日指导教师:曹文献(签名)学生:贺海莉(签名)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和对策专科人力资源管理摘要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探讨了在新经济下顺应国际大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关键词:人力资源;中小企业管理;绩效评估;绪论人力资源管理的内涵及其在现代中小企业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和误区,并探讨了在新经济下顺应国际大趋势,积极推进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几点对策。

企业战略管理培训教程(24个ppt)30

企业战略管理培训教程(24个ppt)30

05.02.2020
28
4 、新战略的提出
新战略的定义: 战略是有效实现和管理一系列竞争互动和升
级;新战略只集中于最高水平的竞争和策略;既需 要动态变化,又需要长期性以保持变化的基本方向 是符合四个阶段的;而其基础还是核心专长和一些 基本能力;这种管理能力要求:
(1)能够洞察市场的一系列变化机会,而这些变 化能够带来股东的满意;
05.02.2020
35
预测变化
通过了解股东要求和 战略趋势而发现和创 造新的方式或者新的 顾客的机会,获得暂
时优势。
竞争战略
实现变化的能力
实现改变的策略
通过开发应变力增加 速度和突然性,从而 获得一系列暂时的优 势
通过各种方法实现先动 或者通过信号或者策略
改变竞争者的行为
05.02.2020
36
第十九讲 动态条件下的 竞争策略
一、竞争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二、动态竞争的性质和特点 三、四种竞争战略的转变 四、制定动态战略的思维方式 五、动态竞争战略的实施
注:本 讲幻灯 片由蓝 海林教 授撰写
一般环境因素
人口分布
经济环境
全球化
工业环境 竞争环境
政治与 法律
05.02.2020
技术
社会文化
2
一、竞争从静态向动态的转变
从可持续 竞争优势 所得的 回报收益
攻击
开拓
遭遇反击
05.02.2020
5 时间(年) 10
15
13
通过获取短暂优势建立持久优势
从可持续 竞争优势 所得的 回报收益
攻击
开拓
企业不断前进保持 下一个优势
遭遇反击
05.02.2020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引言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需要灵活适应市场的变化,寻找新的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是两个关键概念,可以帮助企业实现这一目标。

本文将讨论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的概念、特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并探讨如何有效地将它们应用于实际业务中。

动态能力的定义和特点动态能力是指企业适应和响应变化的能力。

它可以帮助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具备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有以下几个特点:1.学习能力:动态能力是指企业持续学习和适应新知识、技术和市场变化的能力。

企业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的战略和运营方式,以适应新的市场需求。

2.创新能力:动态能力需要企业具备创新的能力,包括产品和服务的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

通过不断创新,企业可以与竞争对手保持差异化,并取得竞争优势。

3.敏捷性:动态能力要求企业能够快速响应市场变化,包括快速调整战略、组织结构和资源分配等。

企业需要及时地获取市场信息,并作出相应的决策和行动。

4.协同合作:动态能力需要企业具备良好的协同合作能力,包括与供应商、合作伙伴和客户的合作。

通过与外部合作伙伴的共同努力,可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互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战略管理的定义和作用战略管理是指企业确定长期目标并制定相应战略以实现这些目标的过程。

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做出正确的决策,达到更好的经营绩效。

战略管理有以下几个作用:1.确定方向: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明确长期目标和发展方向,为企业的各项活动提供指导。

2.确立优势: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找到自身的竞争优势,并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通过差异化竞争,企业可以在市场上获得更高的利润和市场份额。

3.资源配置: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实现最大化的效益。

企业可以将资源重点投入到具有战略意义的活动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效益。

4.风险管理: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识别和应对来自内部和外部环境的各种风险。

企业可以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降低风险带来的损失。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摘要:一、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概念1.动态能力的定义2.战略管理的概念二、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关系1.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中的作用2.战略管理对动态能力的影响三、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1.企业动态能力的重要性2.企业战略管理的实践四、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1.教育领域中的动态能力培养2.战略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五、结论1.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对企业的价值2.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正文: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理念,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首先介绍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概念,然后分析二者的关系,接着讨论它们在企业及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最后总结全文并展望未来发展趋势与挑战。

一、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概念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通过学习、创新和适应等过程,使企业能够持续发展和竞争的能力。

战略管理则是企业为实现长期目标,制定和实施战略计划的过程。

二、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的关系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

动态能力为战略管理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使得企业在面临市场变革时能够迅速调整战略,保持竞争优势。

战略管理则通过制定有针对性的战略,推动企业不断积累和发展动态能力。

三、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企业中的应用在企业实践中,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具有极高的价值。

具备较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在市场竞争中迅速调整战略,抓住发展机遇。

同时,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适的战略,充分发挥动态能力的优势,实现可持续发展。

四、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教育领域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教育机构应培养学生的动态能力,使他们能够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中适应和发展。

此外,教育战略管理能够帮助教育机构更好地规划和实施教育政策,提高教育质量。

五、结论总之,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在企业及教育领域具有重要价值。

企业应充分发挥动态能力的优势,制定和实施合适的战略,以实现长期发展。

动态能力战略观

动态能力战略观

动态能力战略观“动态能力”战略观是当代西方战略管理领域中正在迅速发展的一种理论,它集中探讨企业组织能力的演进与竞争优势之间的因果关系,并把组织能力看成是企业竞争优势的根本源泉。

为了帮助理解其理论脉络,本附录首先介绍一下能力概念在企业理论中的发展,然后以战略管理的理论演进为线索介绍这个战略观的要点。

(一)企业理论中的能力概念在现代经济学中,对企业组织的能力的讨论起源于潘罗斯发表于1959年的《企业增长理论》(Penrose,1995/1959),虽然她本人并未直接使用这个术语。

潘罗斯把企业定义为“被一个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并认为企业的增长源泉是企业的内部资源。

根据潘罗斯的逻辑,对生产性资源的使用产生生产性服务,生产性服务发挥作用的过程推动知识的增加,而知识的增加又会导致管理力量的增长,从而推动企业的增长。

潘罗斯是西方经济学思想史上第一个强调企业内部的知识创造是企业增长源泉的经济学家。

她把知识分为两类:客观的和经验的。

客观的知识独立于个人或团体之外,可以通过书籍、蓝图和语言向任何人传播。

经验的知识却无法通过这些途径来传播,与个人无法分开,而且离不开一个有一起工作之经验的个人的集合(即组织)。

生产性服务是在使用资源的经验中产生的,所以这种服务会创造出内在于企业的知识。

同样的资源,当被用于不同目的或以不同方式并与不同类型或数量的其他资源相组合时,会产生出不同的服务,所以从特定企业的经验中所产生的知识还会是独特的。

这是后来被概念化为独特的或难以模仿的企业能力的最初理论表述。

潘罗斯认为生产性服务的异质性赋予每个企业以独具的特征,而每个企业扩张的方向必然受到所“继承的”(inherited)资源的制约。

因此,企业倾向于围绕着自己最擅长的领域进行竞争和扩张:“在某些专门制造领域具有高度的胜任(competence)和技术知识基础之上进行多样化和扩张是(美国)许多最大企业的特色。

这种类型的胜任与市场位置结合在一起是一个企业所能发展的最强大和最持久的阵地。

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变

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变
培养人才专业技能
企业应定期为员工提供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技能 水平。
加强知识管理
建立知识管理体系
企业应建立一套完整的知识管理体系,包括知识获取、存储、共享 、应用和评估等环节,确保企业知识的有效利用。
强化知识分享与传播
通过企业内部培训、经验分享会等活动,促进员工之间的知识交流 与分享,提高企业整体的知识水平。
企业动态能力的演变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动态能力概述 • 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 • 学习与创新能力 • 竞争态势与市场响应能力 • 组织与文化适应能力 • 企业动态能力的培育与提升
01
动态能力概述
动态能力的定义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在面对环境变 化时,调整自身资源配置,创新 或者优化内部运营,以适应或者
抓住新的机遇的能力。
动态能力是一种复合型能力,涵 盖了企业的战略调整、组织变革 、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多个方
面。
动态能力是一种过程型能力,需 要在不断地应对环境变化、挑战 和压力的过程中逐渐积累和演化

动态能力的重要性
提高企业适应环境变化的能力,减少 环境变动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
促进企业持续创新,提升自身竞争力 。
加强跨部门协作
通过建立跨部门协作机 制、开展跨部门项目等 方式,加强不同部门之 间的沟通与合作,形成 协同效应。
塑造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
确立企业价值观
明确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使员工了解企业 的愿景和目标。
倡导诚信经营
强调诚信经营的理念,树立企业的良好形象。
履行社会责任
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关注环保、慈善等社会 责任问题。
持续发展
通过组织与文化的协同作用,企业能够保持持续 发展和创新,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摘要:1.动态能力的定义和重要性2.战略管理的概念和作用3.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4.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书籍推荐正文:在当今快速变化的商业环境中,企业和组织需要具备动态能力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条件,同时,战略管理也成为企业成功的关键。

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之间的关系紧密,它们相辅相成,共同为企业创造竞争优势。

动态能力指的是企业在面临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时,能够快速调整策略、资源和人力,以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

它包括了企业对资源的整合、创新、学习和适应等多种能力。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具备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更好地抓住市场机遇,应对市场风险,从而实现持续发展。

战略管理则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目标,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资源的分析,制定、实施和监控战略的过程。

有效的战略管理能够帮助企业确定核心竞争力,指导企业应对市场变化,提高企业绩效。

动态能力在战略管理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源整合:企业需要根据市场变化,灵活地整合和配置资源,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2.创新:企业需要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和管理创新,以适应市场变化,提高竞争力。

3.学习:企业需要建立学习型组织,通过学习,不断改进管理,提高效率。

4.适应:企业需要具备快速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应对不确定的市场环境。

对于对动态能力和战略管理感兴趣的读者,这里推荐几本相关书籍:1.《动态能力与竞争优势》(Dynamic Capabilities and Competitive Advantage):作者通过对动态能力的深入研究,为企业提供了如何利用动态能力获取竞争优势的指导。

2.《战略管理:原理与实践》(Strategic 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这本书详细介绍了战略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帮助读者了解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战略。

3.《企业动态能力:理论与实证研究》(Enterprise Dynamic Capabilities: Theory and Empirical Studies):本书从理论与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企业动态能力的内涵、形成机制和作用。

企业成功的动态能力变迁

企业成功的动态能力变迁

企业成功的动态能力变迁一、企业成功的关键:动态能力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企业要想保持持续发展与成功,必须具备一种名为“动态能力”的重要能力。

所谓动态能力,就是企业根据市场变化时刻调整自身策略与资源配备的能力。

只有具备这种能力才能顺应市场变化,满足客户需求,并保持竞争优势。

然而,企业的动态能力并非一成不变,而需要不断更新和变革。

下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企业成功的动态能力变革。

二、创新能力的进化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科技时代,企业要保持创新力,必须做好不断更新技术和产品的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在创新方面也不断进化。

传统的创新模式包括发掘自身核心资源,持续改善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以及突破技术壁垒等。

然而,这些传统创新方式已经不再适用于当前快速发展的市场环境。

现在,企业需要更多地关注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发展趋势和消费心理。

企业需要重新思考以前的产品设计和销售模式,并及时调整自身策略、升级自身创新模式,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三、组织文化的变迁企业的组织文化是影响动态能力的重要因素。

在传统的社会模式下,许多企业的管理一直以来都是封闭性的,缺乏民主管理与开放性文化。

这种文化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的市场需求。

现代企业需要更加开放、灵活、创新和尊重员工的组织文化,让员工充分发挥自身的创造力和智慧。

四、管理体系的变革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企业的管理体系也必须相应调整。

现代企业需要建立一种基于“顾客至上”以及“变革和创新”的管理理念,并根据市场需求随时调整自身管理体系。

例如,当前许多互联网公司采用的“敏捷开发”就是一种有力的管理体系,它可以迅速调整公司策略及产品设计,实现快速开发、推广、上线和反馈的快速迭代,以满足用户需求。

五、团队建设的调整每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往往在于团队建设。

然而,随着市场环境不断变化,企业也必须调整自身团队的构成,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例如,在当前科技行业中,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多具备数据工程、跨领域知识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能的人才,这就需要企业不断拓宽人才招聘渠道,以及不断培养自身员工的跨功能和技能。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动态能力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动态能力

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动态能力摘要: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灵活应对市场变化、适应技术发展及变革的能力,而产业动态能力是指整个产业在全球市场变化的背景下,能够持续创新和跨越发展的能力。

本文从产业生命周期、供应链、技术突破、市场变化等方面探讨如何从企业动态能力到产业动态能力的转变。

关键词:企业动态能力;产业动态能力;产业生命周期;供应链;技术突破;市场变化正文:从近几年的经验看,企业动态能力的提高对企业经营至关重要。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和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若不能保持敏捷性和反应速度,将会被迅速淘汰。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企业需要具备敏感洞察力,及时把握市场信息,作出正确决策,保持灵敏和敏捷性。

然而,在聚焦企业动态能力的同时,也需要关注到产业动态能力。

产业动态能力是指整个产业在全球市场变化的背景下,能够持续创新和跨越发展的能力。

与企业动态能力不同,产业动态能力是整个行业内所有企业协同行动的结果。

随着供应链的全球化,产业交融和产业链的延伸,产业动态能力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产业动态能力包括:创新能力、协同能力、产业链能力和资源整合能力等。

在产业生命周期中,企业动态能力往往表现为如何更好地适应生命周期各阶段的竞争环境,而产业动态能力涉及到如何推进整个产业的发展和转型。

产业生命周期阶段不同,所需的能力也不同。

在萌芽期、成长期和成熟期,企业需要不同的动态能力来应对竞争。

产业动态能力需要配合不同产业生命周期的产业链协同,推动整个产业的快速发展。

技术突破是产业动态能力的重要表现。

技术的快速发展对产业的影响非常显著。

在这个时代,新兴技术层出不穷,企业需要具备领先的技术能力,才能在激烈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产业动态能力需要在技术进步的推动下,加速整个产业的进步,推动产业跨越式发展。

市场变化的不确定性和多样性最大限度地表现了动态能力的重要性。

市场变化很快,企业需要持续迭代,推陈出新,才能留住顾客和市场份额。

在这个过程中,企业需要更好地理解顾客需求,关注市场变化,透彻分析市场动向,作出及时而明智的决策。

打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三部曲

打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三部曲

75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人工智能、AR等科技发展的成果不断改变消费者的生活方式,重塑商界的竞争态势。

加之新创公司不断涌现,消费者偏好骤然变化,在这种高度动态化的环境中,让曾经享有竞争优势的大企业们不再高枕无忧。

比如,昔日手机巨头诺基亚、影像行业的曾经霸主柯达已然销声匿迹。

企业如果在盈利的巅峰时期不考虑下一代产品的研发与创新,将迅速被竞争者取代。

这些变化无时无刻不在提醒处于盈利期的企业需要居安思危,通过积极的组织学习,提升动态能力,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动态能力是使企业更加迅速、敏捷、柔性地适应变化的一种组织能力,是组织在动态环境下获取并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动态能力的概念最初由国外学者大卫·梯斯(David Teece)等于1997年发表在战略管理期刊上的一片经典文章中提出,其定义为组织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整合资源、重构内外部资源的能力。

国内学者焦豪等2008年的研究中通过对企业管理者的调研访谈,将动态能力归纳为环境洞察能力、变革更新能力、技术柔性能力和组织柔性能力。

唐翌:香港浸会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周萍: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讲师打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三部曲唐 翌 周萍 | 文在当前高动荡市场环境下,新的竞争者不断涌现,各个行业的企业都面临着无比残酷的市场竞争。

企业的存活更多依赖于他们根据环境中的信息采集、积极反馈、快速调整的动态能力。

换言之,动态能力是当前环境下促进企业成功转型、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

进打造企业动态能力的三部曲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和管理实践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内部知识管理、组织学习吸纳内外部经验,并通过组织层面的制度化提升企业动态能力。

那么,企业如何才能打造属于自己的动态能力呢?可以分三步走,谱写动态能力培育过程的三部曲。

第一步:建立感知环境变化,洞察变革趋势的长期机制持续适应环境的动态能力构建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

从成功企业应对产业环境变化的策略,我们可以尝试探索企业构建动态能力的最佳实践。

2024年《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2024年《企业战略管理》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一、单选题1.当今世界上竞争战略和竞争力方面公认的第一权威是A、安索夫B,钱德勒G德鲁克D、迈克尔•波特答案:D2-根据对企业经营影响的远近,企业外部环境因素通常被划分为三个层次,其中不包括Ax宏观环境B、微观环境C、市场与行业环境0、竞争与合作环境答案:B3.企业关于未来需要努力实现目的的一种可以精确测量的描述称为A、战略目标B、战略预期Cx战略设想D4战略规划4.属于企业声誉资源的是A、商标B,专利G版权Dv质量标准答案:A5,提出权变理论的战略学派是A、计划学派B、设计学派Cv环境学派D4定位学派答案:C6.战略最基本的内涵是A、战略是一种定位B4战略是一种模式C、战略是一种计划D4战略是一种愿景答案:C7.企业在竞争互动中具有相互矛盾作用的因素是B4规模C4速度D、创新答案:B8.属于稳定型战略的是A、多元化战略B4一体化战略C4谨慎实施战略D4剥离战略答案:C9.某些产业政策和针对特定商务活动的政府干预所带来的企业国际化风险属于Ax财务风险B4经营风险C4经济风险D、政治风险答案:D10.在同一产业链中,处于价值年相同环节上企业间的并购称为A、纵向并购横向并购C4混合并购D4杠杆并购答案:B11.提出计划学派大多数假定的著作是A、安索夫的《企业战略》22.协同效应战略联盟属于A'公司层战略联盟B、业务层战略联盟C4事业层战略联盟D、职能层战略联盟答案:A23.企业的战略目标通常是A4短期的目标B4宏观的目标C、单一性目标D4定量目标答案:B24.全球价值链的概念源于A、波特G德鲁克D、安索夫答案:A25.一般来说.在行业或市场生命周期的后期增长阶段,发挥竞争优势的主要目的是A.提高产品的研发能力B4巩固垄断地位C4迅速扩大生产D4提高市场占有率答案:A26.新兴的企业国际化动因是A、寻求资源Bs学习C4寻求市场D、寻求效率答案:B27.发挥优势减少威胁的应对策略势是A4So策略ST策略DxWT策略答案:B28.20世纪50年代,行业多元化发展的热潮出现在Av英国B'美国C4德国Ds日本答案:B29.届于企业宏观环境中经济环境因素的是4.按照产业组织模式的逻辑战略管理制定的基本步骤。

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学派——从“资源基础”到“动态能力”

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学派——从“资源基础”到“动态能力”

☆管理企业理论中的资源能力学派——从“资源基础”到“动态能力”刘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北京100070)摘要:2()世纪9()年代以来,“资源”和“能力”成为企业理论研究的主流视角,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着企业理论中资源能力学派的发展本文在回顾文献的同时,梳理该理论学派的演进逻辑,为综述企业理论的研究者们提供一个梳理思路。

关键词:资源基础;核心能力;动态能力一、弓[言20世纪80年代初,管理学领域以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为基础,将产业结构和市场机会视为企业竞争优势的来源。

但随机的实证结果却未能证实波特的这一观点,Rumelt(1982)认为,企业超额利润源于企业自身的独特性而非产业内的相互关系。

而这种关注企业内在特点的观念早在彭罗斯的企业内在成长理论中便有体现。

此后,理论界关于竞争优势的研究从企业外部环境转移到企业内在因素上来。

本文认为,基于内在因素的企业理论研究可以划分为“资源”和“能力”两个视角。

二者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推动着企业理论中资源能力学派的发展。

二、资源学派:资源基础观1984年,Wernerfelt在拓展企业内在成长理论的同时提出了资源基础观。

资源基础观将企业视为资源的集合体,管理的首要任务则是通过优化现有资源来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Grant,1996)O随后,研究者们分别对组织文化、战略要素、首动优势和资产存量积累等变量能否成为或如何影响企业竞争优势的资源进行了讨论和补充。

研究发现,并不是所有资源都能够形成企业的竞争优势。

1991年,Barney首次提出了能够形成竞争优势的企业资源特征:价值性、稀缺性、不可完全模仿性和不可替代性,正式为资源基础观的理论模型构建拉开序幕。

资源基础观开辟了企业理论研究的新思路,对于人们探究企业“黑箱”问题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学者们发现,企业资源是企业获得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只有该资源创造出的价值才能成为竞争优势的来源。

2001年,学者们正式向资源基础观发出挑战。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PPT文档共23页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PPT文档共23页
动态能力与战略管理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Thank you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6、最大的骄傲于最大的自卑都表示心灵的最软弱无力。——斯宾诺莎 7、自知之明是最难得的知识。——西班牙 8、勇气通往天堂,怯懦通往地狱。——塞内加 9、有时候读书是一种巧妙地避开思考的方法。——赫尔普斯 10、阅读一切好书如同和过去最杰出的人谈话。——笛卡儿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教程文件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教程文件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内容提要:能力由于其自身的惯性以及战略思维的局限,使得企业很难在动荡的超竞争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为了克服能力的惯性,在标准能力论上发展起来的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以其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代表了一种战略观的转变。

关键词:能力论,动态能力论,战略,持久竞争优势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当今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动荡的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D’Aveni称这种现象为超竞争(hypercompetition,1994)。

在一个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在超竞争的环境中,用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Schumpeter,1942)的观点来构建企业竞争战略的思想是颇有益处的。

D’Aveni认为,在超竞争环境中长期成功的道路不是试图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不断地创新追求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使得企业比产业中其他企业总领先一步。

但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Effect)、替代效应(ReplacementEffect)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使得战略调整呈现一定的刚性。

战略调整中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动态战略适应(DynamicStrategicFit,Itami,1987)。

基于以上思想,能力学派在标准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能力论。

一、能力论企业能力理论,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AdamSmith,1776)。

其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920)、萨尔尼科(PhilipSelznick,1957)、安蒂斯·彭罗斯(EdithPenrosc,1959)以及乔治·理查德森(GeorgeB.Richardson,1960)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企业战略观的转变内容提要:能力由于其自身的惯性以及战略思维的局限,使得企业很难在动荡的超竞争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为了克服能力的惯性,在标准能力论上发展起来的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以其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成为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源泉。

从能力到动态能力,代表了一种战略观的转变。

关键词:能力论,动态能力论,战略,持久竞争优势企业如何在动荡的环境中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是当今战略管理研究的重点之一。

在动荡的环境中,竞争优势的来源正以逐渐加快的速度被创造出来和侵蚀掉,D’Aveni称这种现象为超竞争(hypercompetition,1994)。

在一个技术飞速进步和偏好多变的超竞争环境中,一个停留在已有优势地位、仅仅追求收获已存在的竞争优势来源的企业,很快会被更富创新的竞争对手所取代。

国内外的一些学者认为,在超竞争的环境中,用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CreativeDestruction,Schumpeter,1942)的观点来构建企业竞争战略的思想是颇有益处的。

D’Aveni认为,在超竞争环境中长期成功的道路不是试图维持长期竞争优势,而是通过不断地创新追求一系列暂时的优势,使得企业比产业中其他企业总领先一步。

但沉没成本效应(SunkCostEffect)、替代效应(ReplacementEffect)以及创新的路径依赖(PathDependent)使得战略调整呈现一定的刚性。

战略调整中的刚性使得企业无法保持动态战略适应(DynamicStrategicFit,Itami,1987)。

基于以上思想,能力学派在标准能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动态能力论。

一、能力论企业能力理论,是建立在企业内在成长理论基础之上的,其源头可以追溯到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AdamSmith,1776)。

其后,阿尔弗雷德·马歇尔(A.Marshall,1920)、萨尔尼科(PhilipSelznick,1957)、安蒂斯·彭罗斯(EdithPenrosc,1959)以及乔治·理查德森(GeorgeB.Richardson,1960)等则进一步发展了企业能力理论。

但企业能力理论直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成为战略管理理论的主旋律。

20世纪早期的实证研究,证实了位势学派的产业分析模式并不能解释产业中长期利润的分散程度比产业间利润的分散程度要大得多的这一事实(Rumelt,1974,1982),以及位势学派产业分析方法对稳定环境的依赖(Mintzberg,1998),使得对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研究的重点从产业转向企业内部。

这样能力理论取代波特的产业分析(Port,1980)成为主流战略管理思想。

时至今日,战略管理研究专家仍然把企业拥有的特殊的资源与能力作为影响企业长期竞争优势的源泉。

能力被定义为能够使一个组织比其他组织做得更好的特殊物质(Selznick,1957)。

20世纪80年代以后,能力理论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其理论主要包括:“企业资源基础论”(Wernerfelt,1984),“企业知识基础论”(Demsetz,1988),“激励能力论”(Teece、PisanoandShuen,1990),“企业核心能力论”(C.K.PrahaladandGaryhamel,1990;Foss,1992)等。

企业能力论是一种战略观,能力理论试图寻求企业竞争优势的源泉并以企业能力、资源界定企业的边界。

企业的长期竞争优势,被看成是单个企业拥有的能够比竞争者更加卓有成效地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和解决各种难题能力的结果和表现。

与企业外部条件相比,企业内部条件对于企业占据市场竞争优势具有决定性作用。

企业内部能力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和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性因素。

因此能力理论不仅是对传统企业理论、产业组织理论SCP分析框架的替代,而且是对波特产业分析模式运用于战略管理领域分析方法的替代。

另一方面,企业能力理论强调主要从企业的资源、能力出发,而不是从市场优势出发来理解企业的竞争优势,这暗含其已经接受巴纳德(Banard,1938)、萨尔尼科(Selznick,1957)、钱德勒(Chandler,1962、1990、1992)和安德鲁斯(Andrews,1971)等古典战略理论家广为推崇的古典战略观(ChristianKnudsen,1996)。

二、能力的惯性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特殊能力是企业持久竞争优势的来源。

但能力自身的特征,却决定了企业能力具有强烈的惯性。

惯性使得在超竞争的环境中,无论是企业的特殊能力(Selznick,1957)或者是核心能力(C.K.PrahaladandGaryhamel,1990)都很难保证企业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能力是企业拥有的关键技能和隐性知识,是企业拥有的一种智力资本。

隐性知识和智力资本意味着在辨识企业能力方面存在涵义模糊。

尽管确认企业在哪些方面比竞争对手做得好是可能的,但是要识别企业为什么会做得好却很困难。

即使是企业自身有时也不能准确地识别出自己竞争优势的源泉。

这种“普遍模糊”性(LippmanandRumelt,1982),一方面保护了企业的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限制了企业能力的调整。

企业能力是特殊的智力资本,具有类似于管理技能的特征。

企业能力有其特殊的、可为人们认同的、呈现非对称分布的组成成分。

企业能力可能分别属于企业内不同的个人,但是更突出地表现为一个组织所拥有的资产(Foss,1996)。

所以企业能力是建立在组织与个人相互作用的基础之上的。

这种复杂的相关性影响了企业未来的行为和战略调整。

企业能力依赖于组织的积累性学习,而不是通过相应的要素市场买卖获得的,其具备非竞争性的特征。

但学习是循序渐进的,而不是突破性的。

所以企业在进行能力调整时,几乎不可能忽视它过去的行为,而且企业使根本不同于老的惯例的新惯例概念化是困难的。

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认为企业能力,是企业特殊历史进程的产物,是企业历史发展的“管理遗产”(BartlettandGhoshal,1992)。

因此,竞争优势源泉的寻找是路径依赖性的,它依赖于企业从过去到达现在所走的路。

即使小的路径依赖性也可能有严重的后果。

一个已经作出重大承诺的企业,也许会发现在其特定的经营方式上很难采纳看上去很微小的技术变革。

企业能力的调整同样受制于互补资产(ComplementarryAssets)。

互补资产是企业的专用性资产,是企业在建立已有能力时作出的不可还原性投资,仅与特定的产品、技术或经营方式联系时才具有价值。

能力的调整既可能提高也可能毁掉互补资产的价值。

能力的调整如果损害互补资产的价值,则会提高沉没成本效应,从而减少了企业采纳变革的可能性。

而企业员工对专用人力资本的投资,在能力调整中面临着重大的道德风险,道德风险降低了企业员工作出新的、专用性投资的愿望,从而也降低了企业能力调整的可能性。

演化经济学研讨了企业资源、能力和历史对其创新激励的影响。

演化经济学认为,企业的决策是由其惯例决定的:即由企业内部实行得很好的活动模式决定(NelsonandWinter,1982)。

在任一给定时间,组织的惯例决定了企业与众不同的能力。

企业不经常改变惯例,因为让企业成员改变过去已做得很好的事是“不自然”的行动,而且改变组织惯例的代价很高。

因此企业倾向于根据外部环境变化对惯例作出适应性调整。

这意味着对企业能力作出微调,而不是变革。

另外,企业能力惯性的存在,使得企业很难在超竞争的环境中作出重大的变革,以保持动态战略适应。

为了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企业需要的是能够进行创造性毁灭的能力。

三、动态能力论基于以上考虑,动态能力(DynamicCapabilities)这一崭新的概念被提了出来,其理论随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动态能力,是指企业保持或改变其作为竞争优势基础能力的能力(Teece、pisanoandShuen,1992;Teece、RumeltandWinter,1994)。

Teece等学者认为,具有有限动态能力的企业,不能培养竞争优势并使竞争优势的来源适应时间的发展,企业最终会失去其生存的基础。

而具备很强动态能力的企业,能够使它们的资源和能力随时间变化而改变,并且能利用新的市场机会来创造竞争优势的新源泉。

标准的能力理论认为,企业的特殊能力是给定的,其研究的重点在于给定能力的利用。

而动态能力理论则将研究的重点,放在了企业用以积累影响学习与研究进程的机率和方向的机制上(MarkidesandWilliamson,1994)。

动态能力理论,秉承了熊彼特的创造性毁灭的思想,认为企业只有通过其动态能力的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

1.动态能力的特征动态能力理论,源自于标准能力理论,特别是吸收了核心能力理论的许多观点。

所以动态能力在特征上有许多与核心能力相似之处。

如企业的动态能力也具有价值性、独特性等特征。

但动态能力理论是改变企业能力的能力,从本质上分析,与企业核心能力存在着区别。

企业动态能力是一种开拓性的能力。

创新的动力可能是再生性的或开拓性的。

再生性动力,能够使企业的能力和资源,在有限的边界和相对短促的时间内,重新产生或得到增值性开发。

再生性动力对企业在稳定的环境中短时间保持已有的竞争优势,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再生性动力具有可复制性,这意味着竞争优势隔绝机制的消失,这样的竞争优势显然是短暂的。

在比较稳定的环境中,再生性动力可以通过传统的学习—经验曲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或者是在产品的开发中通过渐进的创新从而增加企业的竞争力,这是提高企业静止效率的体现。

再生性动力革新和提高的范围有限,并在一个相对短暂的时间水平范围内减弱。

显然,倾向于以具有强烈路径依赖的经验性学识为基础的再生性动力,并不能改变能力中的惯性。

动态能力论,则将焦点放在创新的开拓性动力上,强调以开拓性动力克服能力中的惯性。

它更加关注企业的动态效率,而将静止效率放在次要的地位。

开拓性动力通过促进创新和创造新的规则与能力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提供了长期基础(Christensen,1995)。

在动荡的环境中,动态能力崇尚建立开拓性学习能力。

开拓性学习能力并不是为了特定的生产目的,而是为了在长时间内向企业提供新的战略观念而进行的侧重于变革的学习。

开拓性学习显示子对路径的较少依赖,且相对要混乱得多,也显示了以试错法为基础和以建立新能力、新规则为特征的研究过程。

建立在开拓性动力之上的企业动态能力呈现出开放性的特征。

企业动态能力是企业内部学识、吸收性学识或引进性学识有机结合的产物。

动态能力论强调建立从外部途径吸纳知识(一方面是资源与能力,另一方面是机会)的特殊能力。

吸收性知识在企业内部和外部资源与能力之间起到了桥梁作用(FossandEriksen,199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