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 高一历史必修二专题四中国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单元测试题(有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一年级历史单元检测

专题四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诞生于120年前的电影艺术,丰富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有关电影事业的说法正确的是() A.1896年北京徐园“又一村”第一次放映了“西洋影戏”

B.《歌女红牡丹》是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

C.查理·卓别林是“默片时代”的代表人物

D.1927年《爵士歌手》标志电影技术进入有声电影彩色时代

2.2014年1月,浙江宁波历史最悠久的电影院——民光影城被省商务厅授予“浙江老字号”铜牌。1931年宁波商人李济民投建该影城,上世纪50年代收归国有,虽因各种原因多次更名,但历经八十多年风雨沧桑,它已成为宁波的文化坐标。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座影城()

A.在20世纪40年代后期,电影票价一度持续暴涨

B.在大跃进时期因日均放映数量过低而被收归国有

C.在20世纪50年代末以播放“革命样板戏”为主

D.在20世纪80年代的市场经济中获得新的发展契机

3.老照片具有真实记录历史、反映当时社会面貌的史料价值。下面民国时期上海老照片反映的近代社会生活变革有()

①广告的位置②人物的服饰③建筑的风格④出行的方式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清朝以前,长期有川、鲁、粤、苏四大菜系的说法,到清末民初又加上闽菜、浙菜、湘菜、徽菜,构成中国传统的“八大菜系”。后四大菜系能够在这一不太长的时间内快速形成,并跻身于全国菜系之列,反映出这一时期()

A.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 B.西方餐饮方式传入后广泛流行

C.城市发展改变生活节奏 D.各地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与交流

5.下表是某校历史学习兴趣小组在开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研究性学习时制作的一份简表。表中生活情形最早可能出现于近代()

A.重庆 B.西安 C.武汉 D.上海

6.上海石库门住宅(如下图)脱胎于中国传统的四合院。近代洋场风情的现代化生活,使庭院式大家庭传统生活模式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适合单身移民和小家庭居住的石库门文化。综上所述,石库门的出现反映了()

①近代中国建筑的完全欧化②近代中国生活模式的转型

③近代中西文化的交融④近代中国社会的转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7.下表为《近代中国女工比例与行业表》,推动这一时期女工群体出现的原因有()

①传统男耕女织经济模式开始瓦解,妇女成为自由劳动力

②国民政府能重视经济发展,民族工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

③断发易服和废止缠足等法令推行,提升了妇女劳动能力

④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经济侵略,轻工业得到较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8.1956年1月1日,《中国青年》第1期发表了一篇题为《姑娘们,穿起花衣服来吧》的文章指出:“在经济条件的许可下,适当地讲究一些穿着,这种建筑在劳动基础上的改善生活,与剥削阶级的不劳而获,只讲吃穿是不同的。”这反映出()

A.计划经济取得重大成就 B.中国政府重视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C.党的指导思想发生变化 D.新中国女性社会地位得到社会的认可

9.19世纪80年代以后,一批来华的传教士中有人首先提倡天足;维新人士更率先反对缠足,主张放足;

1901年,慈禧太后下达了劝禁缠足的懿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下令禁止缠足。这说明()

A.近代放足运动具有反封建政治意义 B.传教士主张男女的社会地位平等

C.维新人士反对缠足的态度最为坚决 D.女性群体的地位受到社会的关注

10.清末的上海,“无论其为官为商为民为士,但得稍有赢余,即莫不竞以衣服炫耀为务,即下至娼优隶卒,就其外貌观之,俨然旺族之家。”民国初年,这种现象较之清末更是有过之而不及。这种变化表明当时()

A.服饰的西化开始风靡上海 B.上海社会等级观念已消失

C.经济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 D.政治变革消弭了贫富差距

11.1935年《妇女共鸣》中强调说:“本刊对于女性第三称的代名词,用‘伊’字,而拒绝用‘她’字……”。

同年的《读书生活》则反驳说:“五四以后,‘他’‘她’和‘斗也’三字体现了中国文字在文法上更进一步接近严密,而且人旁、女旁原没有什么重男轻女的意思,‘她’字的造出,也谈不上有辱女性。”

上述争辩集中表明()

A.近代中国妇女地位的提高 B.近代中国思想派系众多

C.近代中国的社会矛盾复杂 D.近代中国重男轻女严重12.辛亥革命后,帽子销量突增,“中少年人纷纷购置,贫穷的人情愿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也须购买一顶”。导致此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A.社会习俗变迁 B.生活水平提高 C.思想解放有限 D.民众追赶潮流

13.下表是上海、哈尔滨不同年代择偶标准差异表,这表明()

A.封建婚姻观念逐渐消退 B.时代发展影响择偶标准

C.西方文化影响婚姻习俗 D.家庭社会因素不断下降

14.上海嘉定东南部“因邻近租界之故,改艺蔬菜以供求者尤多”;上海县则植马铃薯,“盖自爪哇传来,佐西餐中之肉食”;宝山县则种洋葱“以销售申地,为西餐主要物”。下列有关说法最准确的是() A.西方的饮食文化影响了近代中国的农业生产

B.反应了当时中国百姓的饮食已经完全西化

C.近代中国各通商口岸陆续出现了很多西餐厅

D.近代中国的农业开始按照西方标准实行生产

15.竹枝词中近代上海的新鲜事物:“不须鲤寄与鸿传,电线音驰万里天。两地语言传顷刻,胜于羽箭疾离弦。”这反映出()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近代通讯技术传入中国

C.市民衣食住行的西化 D.洋务运动引进西方科技

16.20世纪20年代初,上海马路上每天要通过大量各式各样的车辆——汽车、卡车、电车、马车、自行车、人力车、独轮推车、手推车……以及成千上万的行人。这表明上海()

A.是当时中国最繁华的商业城市 B.各地经济发展具有严重不平衡性

C.交通工具受西方的影响比较深 D.交通工具适应了不同阶层的需要

17.丁贤勇教授认为:“近代交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深刻的,它一方面改变着传统城乡经济格局、经济发展模式;另外一方面也影响着、推动着人们的日常生活习惯。”这表明近代交通()

A.深刻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趋势 B.中国向西方国家学习的步伐加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