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合集下载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辛亥革命课件 (共28张PPT)【优秀课件】

中国同盟会开展了一系列革命活动
镇南关起义 1907年12月 孙中山.黄兴
1906.12 萍 浏醴起义
1907.7 浙 皖起义
1911.4 黄 花岗起义
一、革命的酝酿 —— 背景和条件:
1、社会背景: 《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华民族危机严重,社会 两大矛盾汇流,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 2、经济基础: 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清政府的 “新政”和“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资本主义发展,为民主 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
熊秉坤——打响 武昌首义第一枪
熊秉坤手写发 言稿(纪念辛
亥革命50周年)
武昌城头,革命军与前来镇 压革命的清军展开殊死决战 (油彩画)
10月11日,革命党人宣布成立 中华民国军政府,军政府门前 是两面十八星大旗(军旗)。
★各地响应起义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
2、影响:
震撼了清 王朝的统治, 使其在全国 的统治土崩 瓦解,但立 宪派和旧官 僚投机革命, 革命潜伏着 危机。
兴中会的成立,标志着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兴起。
成立时间 1894年 1904年 1904年 1906年
名称 兴中会 华兴会 光复会 日知会
主要成员 华侨和会党 留学生和学界 留学生和学界 学界和新军
领导人 孙中山 黄兴、宋教仁 蔡元培 刘静庵
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 东京成立,总理为孙中山; 这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队伍进一步壮大。 4、思想基础: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5、组织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革命政党的建立。 6、军事基础: 革命党人领导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7、革命条件: 武汉成为革命的摇篮。 8、有利时机: 1911,四川保路运动高涨,保路同志军起义,清 政府急调湖北新军入川镇压,使武汉防务空虚。

《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举权和____责__任_内__阁_;⑤确立行政议、会立法、司
法__________的总政统 治体制;⑥实行
总理
__________制,内阁总理由______的多数党
产生;⑦总理可以驳回______的意见;总统
颁布命令须由______副署才能生效。
• (3)意义:它是中国近代史第上一_部_______资产阶 级性质的封民建主专制宪法,具有反__________制度 的意义。
• 2.爆发
• 1911年10月10日,武昌城新内军工__程_营___________ 的革命党楚人望率台先起义,攻占________军械库。 经过一夜激武战汉,革命军占领武昌。12日,占 领______三镇。
• 思考1 为什么说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 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 【答案提示】因为:(1)同盟会的成立,有了 公认的领袖孙中山。
驱檀除香鞑虏山,建恢立复中第华一,个创革立合命众团政体府 ,其入会誓词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随后,民主革命团体纷纷出现。
• (5)政党基础——中国同盟会成立:①时间、地
1点905:________年8月东京,日本________。②纲领: 恢“复驱中华除鞑虏,____平_均__地_权__,创立民国,孙中山 __________”。③领导:________民为报总理, 黄《_资_产兴____阶为__级__执__革__命行》全政部。国党庶⑤性务性的。质统:④一第中机的一国关个 同刊盟物会:是近代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13课 辛亥革命
武昌起义
• 1.背景 • (1)物质基础:《辛丑条约》签订以后,清廷
新被政迫打出预“备_立__宪___”和“__________”的幌子, 资进本主行义改革,客观上资促产进阶级了民_主__革_命______的发展,

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第13课《辛亥革命》ppt课件(优秀版)
刊物:《民时报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有正规的统一领导 2、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3、有公认的革命领袖
(二)辛亥革命过程
• 武昌起义: 过程—(由武昌—武汉三镇)

结果:

①湖北军政府政府成立——“中华

民 国
国旗:五色旗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纪元:公历 民国纪年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国体:主权在民,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民权: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
(一)条件 1、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政治、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 2、革命阵营的分化: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北洋集团的首领; 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诡计多端 ,采取多种手段
(二)篡夺经过:
思考: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经过了哪几步?
要点回顾:
1、近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八国联军侵华前,先进国人进行了哪些 抗争?结果怎样?有何启示?(结合太平 天国的启示)
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
结果:都侵失略、败反,封由建于的时革代命和任阶务级,局没限有,改都变没中有国没半有殖完民成地反 半封建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了专栏写作,拒绝开始新感情, 欲带着儿女换一个崭新环境开始新生活,于是他买了新房子,未曾想这房子却是一个经济窘迫、难以维系正常运转的动物园……本杰明走投无路之时,发现妻子给留下的“冒险基金”, 妻子自知无法常相陪伴,竭尽所能给丈夫最后的成全,这份爱让人唏嘘汗颜。本杰明给一双儿女讲述他和妻子初次见面,一见钟情,自惭形秽,踌躇不前时,自己骨子里天生的冒险精 神推着自己抓住了这份非你莫属的爱情。看着本杰明和一双儿女对着阴阳相隔的妻子、妈妈,互诉衷肠,洁心百感交集,泣不成声,她想世人听过见过无数美丽的爱情故事,但都是别 人的,现实的生活总会有种种难言的苦楚不如意,“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照进来的地方。”接受人和事的缺憾不完美,才是真实的生活。发起冷战的第三天,洁心不再继续臆想徒生 闷气,她决定给彼此一个机会,和大熊进行了一次推心置腹长谈,长谈的结果是洁心庆幸失而复得的婚姻和爱情,大熊说洁心没失去过,自己一直都在,从未离开,只是不该忽视了洁 心的内心需求。洁心开始找回自己的人生旅程,列清单,定目标,开始学习、锻炼、尝试,由内而外改变自己,每晚洁心大熊两人瑜伽对望,相伴练习腹肌撕裂。假期里,大熊更多地 陪伴洁心,两人相濡以沫走遍千山万水,洁心开始一展所长,用文字记录下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人到中年,两人相互珍惜,共同成长,生命和爱情焕发出绚丽光彩,照亮了彼 此的人生,很多小伙伴说因为他们,自己又开始相信并渴望爱情了。一日,,麦克是校园篮球明星,他本可以因篮球特长被全额奖学金保送进大学,但因女友怀孕他放弃了关键的冠军 赛而向女友求婚。20年后,麦克穷困潦倒,事业家庭均失意,戏剧性地他重返了17岁,仍是青春闪耀,17岁的他遇到现实中的一对儿女,中年的妻子,一切重来,当他又站在可以延 续辉煌改变人生命运的关键时刻,他意识到妻子和一双儿女才是他人生最宝贵的财富,依旧做出了和20年前相同的选择。当麦克和妻子紧紧相拥时,麦克又恢复了中年的模样,妻子说,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高中历史必修1优质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请概括两段材料的关系 清政府的“新政”和“预备立宪”改革客观上促进了中国 资本主义的发展。
思想基础
图片中三人的共同思想是什么? 民主革命思想: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组织基础
无论光复会也好,华兴会也好,都缺乏明确而完备的
纲领,更没有严密的组织,而且都受地方性的局限,不足
以领导全国日益高涨的革命运动。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 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 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生活:改变称呼,断发易服,取消缠足。
1.成功的革命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 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一些自由和民主权利。 (2)经济:推翻了“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思想: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4)生活:改变了不少封建习俗。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近代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 意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
三、中国民主进程的丰碑 辛亥革命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哪些变化?
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 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 建政治体制。
——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政治: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
第四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
第13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概况
时间 1894年 1905年8月 1911年5月 1911年10月10日 1912年1月1日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3月

第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

第13《辛亥革命》(共43张PPT)

成立政党、宣传革命、 组织准备——建立革命团体和政党
名称 时间 地点 性质 其他 中国第一个 标志着资产阶 兴中会 1894 檀香山 资产阶级革 级民主革命运 命团体 动的兴起 同盟会 1905 东京 第一个全国 总理: 性的资产阶 纲领: 级革命政党 机关刊物: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把中国同盟 会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成功的理由(历史功绩): 1、政治: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 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 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推翻了“洋人 的朝廷”,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2、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 件。 辛亥革命是一次伟大的 3、思想文化: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为新文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化运动的兴起创造了条件;对中国教育的改革和 社会习俗的进步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4、世界影响:它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 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成为这一时 期亚洲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力的推 动力量。
《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变成“洋 人的朝廷”,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1.社会条件
——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

背景
《辛丑条约》签定以后,清政府变成“洋 人的朝廷”,推翻清廷统治成为大势所趋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革命知识分子队伍壮大
1.社会条件 2.经济条件
3 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 民主思想
第13课
辛亥革命
——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辛亥革命的概念
广义:指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 为推翻清王朝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 国的全过程。 狭义:1911年(农历辛亥年)的武昌起义。 阅读教材内容回答:为什么在19世纪末20 世纪初,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 会掀起这场革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32张PPT)

人教版必修一  第13课 辛亥革命(32张PPT)
•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 C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 D 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5.朱德在一首诗中写道:“辛亥革命已十年, 清朝余孽继当权。列强勾结诸军阀,掠夺人民 更不堪。”这段材料从本质上说明了 (ImNaoge) A、资产阶级共和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B 民族资产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民国年份=公元年份-1911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 汉、满、蒙、回、藏 五个民族,象征“五 族共和” )
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果实——颁布《临时约法》
主权在民 否认君主专制 内 民族平等 反民族歧视 容 自由权力 反人身控制、反等级制度
三权分立 相互制约、防止专权 责任内阁制 反独裁、反专制
1907)终年34岁
喻培伦(18861911)终年25岁
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 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 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 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 寿。 ——孙中山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起义沉重打击了清王朝的统治,革命 时机日趋成熟
高潮:武昌起义;中华民国的成立
1911年10月10日晚, 武昌起义发动,当 夜起义军占领楚望 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 武昌成立湖北军 政府。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武昌起义后全国 ★武昌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中华民国的成立
时间:1912年1月1日 定都:南京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国旗:五色旗 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元, 1912年为民国元年。
一、背景
民族危机不断加深。
清政府统治危机四伏。
民族资本主义经济较 为迅速的发展。
兴起:兴中会的成立
二、过程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高中历史必修1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 (共49张PPT)

协统黎元洪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 起义发动,当夜起义军占领楚 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1日,武 昌成立湖北军政府。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北京
★武昌
武昌起义后全国 十几个省宣布独立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时间
学堂数
在校学生数
毕业学生数 教师数
1904 1906
1907 1909 1911
4476 23862
37888 59117 52500
69475 545338
1024988 1639641 1600000(约)
2167 8064
19508 23361 63556 90095
资料来源:沈云龙:《近代中国史料从刊》之《第一二三次教 育统计图表》.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设立厂矿的数目和投资额
1872-18 百万以上
74家
有 6年 百万以上
棉纺织资 本数额
9862千两
26232千两 (1913)
——(严中平等编的《中国近代经济统计资料选辑》)
第一幕 帝国斜阳: 山雨欲来风满楼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夺取政权:武昌起义
临时政府内阁会议
五色旗(五色即代表汉、 满、蒙、回、藏五个民族, 象征“五族共和” )
第二幕 建国大业: 天翻地覆慨而慷
巩固政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材料一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材料二 材料三
之别。
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 国务员(指国务总理及各部总长)辅佐临时大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第13课 《辛亥革命》课件(共20张PPT)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二组
☆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新建商办企业
新投资总额
年代
数量(家)
年平均增长 数(家)
新投资 (万元)
平均增长(万 元)
1895-1900 104
17
2300
383.3
1901-1911 326
30
8620
783.7
1912-1919 470
60
9500
1187.5
一、大清皇帝统治大清帝国,万世一系,永永尊戴 二、君上神圣尊严,不可侵犯。 三、钦定颁行法律及发交议案之权…… 四、召集、开闭、停展及解散议院之权…… 五、……用人之权,操之君上,而大臣辅弼之,议 院不得干预。 六、统率陆海军及编定军制之权……非议院所得干 预。…… 十、总揽司法权……
成立皇族内阁(1911.5.1)
谢谢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 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呜呜的响,从蓬隙 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 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
●三、新旧杂陈的中国 —辛亥革命后的中国
第三组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 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 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 帝制。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中华民国约法》(1914.5.1)
第十四条:大总统为国之元首,总搅统治权 第十五条:大总统代表中华民国 第十八条: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及预算案于立法院 第二十一条:大总统制定官制官规。大总统任免文武 官员。 第二十三条:大总统为陆海军大元帅,统率全国陆海 军。 第三十九条:行政以大总统为首长,置国务卿一人赞 襄之。 第四十四条:司法以大总统任命之法官组织法院行之。
内阁总理大臣:庆亲王奕劻(皇族) 内阁协理大臣:那桐(满族)、 徐世昌(汉) 外务大臣:梁敦彦(汉); 民政大臣:善耆(皇族) 度支大臣:载泽(皇族); 学务大臣:唐景崇(汉) 陆军大臣:荫昌(满族); 海军大臣:载洵(皇族) 司法大臣:绍昌(皇族); 农工商大臣:溥伦(皇族) 邮传大臣:盛宣怀(汉); 理藩大臣:寿耆(皇族)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11张PPT)

人教版必修1第13课辛亥革命(共11张PPT)

2011年是纪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辛亥革命到 底成功了,还是失败?百年之后,我们仍很难盖棺 而论。历史学家章开沅先生说:“辛亥革命需上下 探索三百年”。青史如何判是非?青史由谁判是非? 我们一起探究哪些因素会影响时人,后人对辛亥革 命的评价?
别样的声音
顺德县的经济命脉丝业因为动乱而受到损害。1912年春夏,容 奇一带成了“盗贼世界” ,“劫丝劫茧者,指不胜屈,致本造业蚕 桑者,纷纷休歇。” 因为“殷富多挟资逃港” ,一些丝厂“因乏于 资本,不能复业者,徒呼荷荷”。笔者倾向于认为,在革命的策源地 广东,很难作出辛亥革命大大推动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的结论。 依据史料 ——邱捷《辛亥革命时期的广东顺德县》
宣布各种权利 鼓励发展经济 提倡公民道德 废除社会陋习
术后报告
推翻了… ,结束了… ,促进了---, 建立了亚洲第一共和国 辛亥革命把皇帝赶跑,这不是胜利了吗?说它失败, 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成功
是说辛亥革命只把一个皇帝赶跑, 中国仍旧在帝国主义 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并没有完 失败 成。—— 1939.5.4 ,毛泽东在《青年运动的方向》讲演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如果历史可以做出选择,我认为康梁的改革方式会更好一些, 毕竟这一过程中没有流血,更没有之后长达七八十年的社会动乱。 革命之后,社会经济元气大伤,难以恢复。革命派只管拆房子却从 不搞建设。 ——知名史学家张朋园
转换视角
“对于许多未经过帝王之治的青年,辛亥革命的政治意义是常被 过低估计的。这并不足怪,因为他们没有看到推翻几千年因袭下来 的专制政体是多么不易的一件事。” ——林伯渠《荏苒三十年》
第15课
课标要求: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 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中华民国 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PPT课件

辛亥革命PPT课件
狭义的辛亥革命,指的是自1911年10月10日(农 历八月十九)夜武昌起义爆发,至1912年元旦孙 文就职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前后这一段时间中国所 发生的革命事件。
二、辛亥革命的背景
清朝的衰落
以清道光二十年到二十二年(1840—1842)的鸦片战争为 标志,中国历史进入了近代,也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时 代 。鸦片战争和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订立,使中国社会发 生了根本的变化。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遭到破坏,开始丧 失了政治上的独立地位 。
-.
前 言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 伟大先驱。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 制制度,传播了民主共和的里面,以巨大的震撼力和深刻的影响力推动了 近代公国社会变革。辛亥革命永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上一座巍 然屹立的里程碑。
—— 引自胡锦涛在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时的讲话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时间:1905年7月 地点:东京 人员:孙中山、黄兴、 陈天华等70余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革命党反清运动
广州黄花岗起义
1991年4月27日,同盟会在广州发动由黄兴领导的武装起义,于伦培、林觉民等80多人英勇牺牲,后 来收殓烈士遗骨72具,合葬于城郊黄花岗,史称黄花岗72烈士墓。
意义
是中国第一部则产阶级宪法,他 从法律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 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成为近代中国 民主化进程的一座丰碑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孙中山被迫向袁世凯妥协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退位诏书
袁世凯窃取胜利果实
内因
外因
根本原因
袁世凯掌握清政府大权 立宪派和旧官僚的进攻

[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件]第13课 辛亥革命

(1)材料一体现了什么原则? 主权在民 (2)材料中“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 教之区别”的规定有何进步意义? 确认资产阶级的人权平等法则,否定封建等级观念。 (3)材料三中的权力分工体现了什么思想? 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思想 (4)材料四中,“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 是什么意思? 实行责任内阁制
(辛亥革命过程篇)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1、背景与条件
2、革命爆发( 1911.10.10 )
二、中华民国的成立
1、中华民国的成立 2、《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1、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 2、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2、革命爆发
军 昌 19 占 起 11 领义 年 楚 发 10 望动 月 台 , 10 军当 日 械夜 晚 库起 , 义武 北 日 19 军 , 11 政武 年 府 昌 10 成月 立 11 湖
概况:
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五色即代表汉、满、蒙、回、藏五个民族,象征“五族共和”
材料:南京临时政府成员
临时总统:孙中山 外交部长:王宠惠 教育总长:蔡元培 参谋本部总长:黄兴 :胡汉民 法制局长:宋教仁 印铸局长:黄复兴 陆军总长:黄兴 秘书处秘书长
(以上成员都是同盟会员,各部次长初1人外,其余都是 同盟会重要骨干)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兴中会、同盟会等
在20世纪初出现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中,孙 中山领导的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政 党,因为它 A、成立时间最早 B、实现了所以革命团体的大联合 C、使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 D、有明确的纲领、公认的领袖和全国性的 组织系统
一、武昌起义——革命的酝酿与爆发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ppt课件

高一历史辛亥革命 ppt课件

C、成员组成: 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成员
D、政治纲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Leabharlann E、主要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
F、机关刊物: 《民报》
G、性质:
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H、意义:
标志着中国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为什么说同盟会是一个政党?
思考:
同盟会和以前的兴中会、华兴会、光 复会等革命团体相比,有什么不同的地 方?
(2)社会基础: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的失败 (3)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4)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5)思想基础: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6)组织基础: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7)军事基础: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
辛亥革命的经过
1.爆发
武昌起义
首义武昌成功的原因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
(1)条件
新式学堂和留学教育的发展 使革命知识分子队伍迅速壮大
(2)思想武器 天赋人权、自由平等
(3)两个中心 上海、东京
(4)三个思想 家
章炳麟、邹容、陈天华
4.组织条件 革命团体政党的建立
1894年 兴中会 孙中山 檀香山 1904年 华兴会 黄兴 宋教仁 1904年 光复会 蔡元培 1906年 日知会 刘静庵
20世纪初中国最先进的 政治思想和革命纲领
《同盟会章程》
《民报•发刊词》
十 六

字 纲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三 民 主 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民族主义
民权主义 民生主义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①没有明确的反帝纲领,没有驱逐帝国主义在华势力; ②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没有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 C、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所以,我们说辛亥革命失败……
思考:辛亥革命给我们什么样的历史教训?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由于资产阶级 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它不能领导中国民主 革命取得胜利,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方案在 中国行不通。
民国”

②南方十几个省宣布脱离清政

府独立,清政府土崩瓦解

③帝国主义改变侵略策略:放

弃清政府,改扶植袁世凯
知识链接: 狭义上的辛亥革命指1911年武昌起义。 广义上的辛亥革命指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为推 翻清王朝、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而进行一系列的 努力。



时间:1912年元旦


定都:南京
刊物:《民时报间》、地点、人物、经过、意义等
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意义: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1、有正规的统一领导 2、有明确的革命纲领 3、有公认的革命领袖
(二)辛亥革命过程
• 武昌起义: 过程—(由武昌—武汉三镇)

结果:

①湖北军政府政府成立——“中华
性质:是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⑴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民主共和
的观念深入人心。(封建制度仍然存在) ⑵推翻清王朝,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 ⑶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⑷对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影响。
所以说辛亥革命成功了
为什么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A、革命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在中国建立了北 洋军阀政权;清朝皇室继续保留,帝国主义势力还在。

权和被选举权—保证真正民主
• 政体: 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限制个

人专权
• 政府: 议会、责任内阁制—限制个人专权
影响:•核心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宪法,以法律形式 确立了民主原则,代表了中国发展方向,在
法制取代人治,民主取代专制,公民取代臣 民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三、辛亥革命的结局
清政府 任命 袁世凯 支持 帝国主义
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
回答:上述革命家的思想反映了什么现象?
兴中会——
1894年,在檀香山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团体成立 “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
阅读教材回答:你认为应从哪几个方面来掌握 “同盟会”的概念?
时间:1905年8月 地点:日本我东们京在分析解释某个历史事件或历史事物的时 领导人:孙候中应山该、从以黄下兴方等面着手: 性质:近代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本课小结及作业布置
政治
经济
条件 阶级 思想
组织

军事

爆发:1911年武昌起义
革 命
中华民国成立(时间、性质、政策) 过程 高潮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内容、性质、意义)
结果 袁世凯篡夺果实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袁世凯篡权的过程
辛亥革命的功绩与教训
洁心与大熊在进入高中的第一天相识,两人都是大个子,分座位的时候,老师让男女生各排一队,一队一个次第走到座位上,最后一排有六张桌子,洁心谦虚地站到一个比自己矮一点 点的女生前面,与大熊成了同桌
⑴、逼迫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退位, 清朝灭亡。
⑵、通电赞成共和,迫使孙中山辞职 ⑶、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 往北京。
讨论: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 革命失败了,你怎么认为?为什么?
成功
失败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成功了?(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一)条件 1、帝国主义破坏辛亥革命,支持袁世凯。 (政治、军事威胁、经济封锁、外交孤立等) 2、革命阵营的分化:立宪派和旧官僚的乘机进攻。 3、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妥协退让。 4、袁世凯的个人因素: 北洋集团的首领; 掌握清朝全部统治大权; 诡计多端 ,采取多种手段
(二)篡夺经过:
思考:袁世凯篡夺了革命果实经过了哪几步?
政治:民族危机的加深
经济《:辛丑条约》签订后清的“新政”“宪政”改 革,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为革命准备了条件
阶级:民族资产阶级队伍壮大
思想: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十六字 纲领与三民主义(章炳麟,邹容)
组织: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建立(兴中会、同盟会等)
军事: 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 有利 时机: 四川保路运动和湖北新军外调
他们一个15岁,一个16岁,花开的季节。初学立体几何,大熊用小纸壳手工助洁心理解立体与平面的迥异,地理考试这对同桌囊括了班里两个第一,大熊94分,第一名,洁心47分, 倒数第一。大熊不知怎么就让无论如何都搞不懂季风洋流方向的洁心尤如神助,醍醐灌顶。洁心盼着上作文课,老师会朗读几篇上榜佳作,每每读到洁心的作文,大熊会看洁心一眼, 好像在说我知道这一篇是你写的,洁心也会漫不经心瞥一眼,故作平淡地回复嗯,是我。不知从何时起,他们走进彼此的心。大学毕业的第二年,他们结了婚,第三年,有了一个可爱 的孩子。洁心的日常开始以大熊小熊为中心,辞去优渥工作,成为家庭主妇,曾经的诗情画意干练要强变成琐碎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窈窕淑女变成自带三层救生圈的黄脸婆,大熊成为 业内认可的职业经理人,小熊也取得全国乃至世界各大数学竞赛计算机竞赛的各色奖牌。被大熊小熊的光环映着,洁心日复一日忙忙活活庸庸碌碌地快乐着。人和人之间的比较,是丢 失快乐最简单的方式。昔日的同学大多事业有成,成为各自领域的精英,而洁心日渐落伍,好像被抛弃在另一个时代。比较也是客观认识自己最直接的方式。失落带来思考,洁心终于 意识到这十几二十年的岁月她把自己搞丢了。洁心想重回轨道却无力又无助,知识陈旧,书生意气,与社会严重脱节,抱怨,她偏执地认为大熊消耗了她的青春改写了她的命运,而人 到中年的大熊再不会像过去只要听到洁心呼唤,马上放下全世界飞奔而来,事业有成的他也不再对洁心的发号施令全盘言听计从,洁心觉得自己失去了整个世界。洁心没有意识到很多 时候大熊只是在迁就她,不和她计较,也没有意识到一个企业高管若凡事对一个家庭主妇唯命是从究竟是好事还是坏事,她越来越暴躁,越来越容易愤怒,家庭气氛像一只随时会被引 爆的火药桶,说不定什么琐事就会成为导火索。大熊忙碌粗心,洁心心灰意冷,俩人之间有了罅隙,有了不满,洁心不止一次发怒时大喊分手。洁心最脆弱的时候,大熊没有及时给予 支持和关注,洁心撕心裂肺的难过,大熊忙于工作,浑然不觉,洁心认为大熊不再爱自己,痴心错付,悔不当初,对自己的婚姻感到绝望,她给自己7天的时间思考,要不要走出这曾 欣欣然冲进来的围城。一位生性爱冒险的作家本杰明,无法走出半年前的丧妻之痛,带着一个青春期一个幼儿期的两个孩子,生活一团糟。本杰明放弃�
进 攻 汉 口 和
政 军外 经 治 事交 济 讹 威孤 封 诈 胁立 锁


革命党人 施压 立宪派和旧官僚
革命阵营
面对如此复杂的局面,孙 中山采取了怎样的对策呢?
孙中山在内外的压力下, 被迫对袁世凯妥协退让,表示 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 和,可以保举他为临时大总统。
思考:袁世凯篡夺革命果实的条件有哪些?
要点回顾:
1、近代以来,中国是怎样一步步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2、八国联军侵华前,先进国人进行了哪些 抗争?结果怎样?有何启示?(结合太平 天国的启示)
抗争: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
结果:都侵失略、败反,封由建于的时革代命和任阶务级,局没限有,改都变没中有国没半有殖完民成地反 半封建化程度,中国的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

民 国
国旗:五色旗


临时大总统:孙中山


纪元:公历 民国纪年


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性质: 以资产阶级革命派为主体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府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
• 国体:主权在民,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

平等—根本上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
• 民权: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宗教信仰自由、有选举
启示:农民阶级不能领导中国革命取得成功,革命需要先 进阶级的领导。
第13课 辛亥革命
【课程标准】:
简述辛亥革命的主要过程,认识推翻君主专制制度、 建立中华民国的历史意义。
【重点】:
辛亥革命的爆发原因;《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 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难点】:
认识和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和教训。
一、武昌起义 (一)条件 思考:阅读教材P62-63,归纳当时资产阶级 民主革命的发生已酝酿了哪些条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