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平行线的性质》PPT教学课件
c
1
a
2 b
∵ a∥b, ∴ ∠1 = ∠2.
例1 如图,a∥b,∠1 = 60°,则∠2 的度数为 ( D)
A.90°
B.100°
C.110°
D.120°
分析:
a∥b
∠1 = ∠3 ∠2+∠3 = 180°
∠2 = 120°
1a 23
b
能否利用两条直线平行来证明内错角、同旁内角之间 的数量关系呢?
交,标出如图所示的角. 任选一组同位角度量,把结果
填入下表:
c
角 ∠1 ∠2 ∠3 ∠4 度数 角 ∠5 ∠6 ∠7 ∠8 度数
21 a 34
65 b 78
如果改变截线位置,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成立?
c 21 a 34 65 b 78
总结 性质1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1. 如图,如果 AB∥CD∥EF ,那么 ∠BAC +
∠ACE + ∠CEF = ( C )
A. 180°
B. 270°
C. 360°
D. 540°
2. 如图,一条公路两次拐弯的前后两条路互相平行. 若第一次拐弯时∠B 是 142°,则第二次拐弯时∠C 是多少度?为什么? C B
解:∠C = 142°.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
3
4 2
a b
所以∠2+∠4 =
180°.
总结 性质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
互补.
简单说成: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c 1
3 42
a
b
请尝试转化 成几何语言.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课件汇总 共计791张PPT
位置关系 大小关系
∠1+∠2=180°
邻 补
∠2+∠3=180°
角
∠3+∠4=180°
∠4+∠1=180°
对顶角
对顶角
类比∠1和∠2,看∠1和∠3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C
B
2
1 o3
4
A
D
如图,∠1与∠3有一个公共顶点O,并且∠1的 两边分别是∠3的两边的反向延长线,具有这种位置 关系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
解析:找到两个角所涉及的三条线,再根据定义
判断是什么角.故选C.
4.如图所示,AB⊥BC,BC⊥CD,∠EBC=∠BCF, 设∠ABE=∠α,∠FCD=∠β,则∠α与∠β( B )
A.是同位角且相等 B.不是同位角但相等 C.是同位角但不相等 D.不是同位角也不相等
解析: ∠α与∠β涉及了四条直线,所以不是同位 角,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可得∠α=∠β.故选B.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180°-40°=140°
b
1( (2
a
4) )3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0°,∠4=∠2=140°
变式1:若∠1= 32°20′,求∠2、∠3、∠4的度数。
新知探究
变式2:若∠1+∠3 = 50°,则
∠3=
,∠2=
。
b
1(
(2 4)
)3
a
变式3: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新知探究
你能得到对顶角∠1和∠3的大小关系吗?
动动脑:为什么? ∠1与∠2互补,∠2与∠3互补 那 么 ∠ 2 + ∠ 1 = 1 8 0,° ∠ 2 + ∠ 3 = 1 8 ,0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课件 7.1.2 平面直角坐标系 (共22张PPT)
-3 -2 -1 0 1 2 3 4
A: -3; B: 2. 点C. 思考2 : 由(1)你发现数轴上的点与实数是什么关系?
一一对应. ①数轴上的每个点都对应一个实数(这个实数叫作这个
点在数轴上的坐标); ②反过来,知道一个数, 这个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就确定了.
新课导入
1596-1650
数学家笛卡儿潜心研究能否用代数中的 计算来代替几何中的证明. 有一天, 在梦中他 用金钥匙打开了数学宫殿的大门, 遍地的珠 子光彩夺目, 他看见窗框角上有一只蜘蛛正 忙着结网, 顺着吐出的丝在空中飘动, 一个念 头闪过脑际: 眼前这一条条的横线和竖线不 正是自己全力研究的直线和曲线吗?
5 N
A
平面内的点就可以用一个
4
x轴上的点的
(3, 4)
有序数对来表示了.
纵坐标为0; y 3
轴上的点的 2 C 例如, 由点 A 分别向 x 轴、横坐标为0. 1
原点O的坐标 为(0, 0)
y轴作垂线, 垂足M 在 x 轴 上的坐标3, 垂足 N 在 y 轴 -4 -3
-2
-1 O
M 1 2 3456
y
D (0, 6)
6
C(6, 6)
5
4
3
2
1
A(O) (0,10)2 3 4 5 B (6, 0)
x
新知探究
请另建立一个平面直角坐标系, 这时正方形的顶点A, B, C, D 的坐标又分别是什么?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y
D (-3,3)
C (3,3)
A (-3,-3)
B (3,-3)
x
新知探究
由上得知, 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不同, 则各点的坐标也 不同. 你认为怎样建立直角坐标系才比较适当?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第1课时)
问题: 1.题目中有几个条件? 2.问题中有几个未知量? 3.根据等量关系你能列出方程组吗?
探究新知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三个量关系)每张面值 × 张数 = 钱数
面值
张数
钱数
1元
x
x
2元
y
2y
5元
z
5z
合计
12
22
注
1元纸币的数量是2元纸币数量的4倍, 即x=4y
探究新知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探究新知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考 点 1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判断
下列是三元一次方程组的是( D )
2x 5
A.
x
2
y
7
x y z 6
x y z 7
C.
xyz
1
x 3y 4
4
x
-
y
z
2
B. x - 2y 3z 9
y
-3
x y 2
D.
y
z
1
x z 9
巩固练习
探究新知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考点 1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解三元一次方程组
3x 4z 7, ① 2x 3y z 9, ② 5x 9 y 7z 8.③
分析:方程①中 只含x, z, 因此,可 以由②③消去y, 得到一个只含x, z
解:②×3+③,得 11x+10z=35.④ 的方程, 与方程① 3x 4z 7, 组成一个二元一
x y z 12,
x
2
y
5z
22,
x 4 y.
这个方程组中含有 三 个未知数,每个方程中含未知数 的项的次数是 1 .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56页 0084页 0138页 0156页 0204页 0206页 0231页 0256页 0304页 0332页
第15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5.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6.1 不等式 1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8.1 全等三角形 18.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9.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9.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第15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1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பைடு நூலகம்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3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 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目录
0002页 0056页 0084页 0138页 0156页 0204页 0206页 0231页 0256页 0304页 0332页
第15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15.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5.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 16.1 不等式 16.3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17.1与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7.3多边形及其内角和 18.1 全等三角形 18.3 角的平分线的性质 19.1 数据的集中趋势 19.3 课题学习 体质健康测试中的数据分析
第15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1 二元一次方程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2 消元——解二元一次方程பைடு நூலகம்组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5.3 二元一次方程组与实际问 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部编版五· 四学制)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课件
图1
图2
图3
⑴ 如图1,图中共有 2 对对顶角;
⑵ 如图2,图中共有 6 对对顶角;
⑶ 如图3,图中共有 12 对对顶角;
⑷ 研究⑴~⑶小题中直线条数与对顶角的对数之间的
关系,猜测:若有n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n(n-1) 对对顶角;
⑸ 若有20条直线相交于一点,则可形成 380 对对顶角.
课堂小结
1.放 2.靠 3.移 4.画
A
l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Cm
问题 这样画l的垂线可以画几条? 一条
(3)如图,已知直线 l 和l外的一点A ,作l的垂线.
根据以上操
1.放 2.靠
作,你能得 出什么结论
3.移
A
4.画
l B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孝感市文昌中学学生专用尺
6.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OE⊥AB.
(1)过点O画直线MN⊥CD;
(2)若点F是(1)中所画直线MN上任意一点(O点除外),若
∠AOC=35°,求∠EOF的度数.
解:(1)如图所示. (2)①当点F在射线OM上时. 因为OE⊥AB,MN⊥CD, 所以∠EOB=∠MOD=90°, 所以∠MOE+∠EOD=90°,∠EOD+∠BOD=90°, 所以∠EOF=∠BOD=∠AOC=35°. ②当点F在射线ON上时,如图中点F′. 因为MN⊥CD, 所以∠MOC=90°=∠AOC+∠AOM, 所以∠AOM=90°-∠AOC=55°, 所以∠BON=∠AOM=55°, 所以∠EOF′=∠EOB+∠BON=90°+55°=145°, 即∠EOF的度数是35°或145°.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9.1《不等式》PPT课件
三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不等式
例4 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解下列不等式:
第二种:用数轴,一般标出数轴上某一区间,其中的 点对应的数值都是不等式的解. 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的步骤: 第一步:画数轴; 第二步:定界点; 第三步:定方向.
画一画: 利用数轴来表示下列不等式的解集.
空心圆圈表 (1)x>-1 ;
示不含此点
(2)
x<
1 2
.
表示
1 2
的点
-1 0
表示-1的点
方向向右
观察由上述问题得到的关系式:x>1 , x<100, x>50,s>60x,s<100x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左右不相等
总结归纳 一般地,用不等号“>”,“<”连接而成的式
子叫做不等式.像a≠2这样的式子也叫做不等式.
练一练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1)-3>0; (2)4x+3y<0;
则都点点大表因不A于示此等右2的可式,边数以的而所都像解点有小图集A的于左那x点>2边样2表. 所表示有示的的数 先在数轴上标出表示2的点A
把表示2 的点A
画成空心圆圈,表 示解集不包括2.
A -1 0 1 2 3 4 5 6
解集的表示方法: 第一种:用式子(如x>2),即用最简形式的不等式 (如x>a或x<a)来表示.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 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如果a>b,那么a+c>b+c,a-c>b-c.
典例精析 例1 用“>”或“<”填空: (1)已知 a>b,则a+3 > b+3 解: 因为 a>b,两边都加上3,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教学课件3估算
大约是
多少?
(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 m2 ,你能估计它
的半径吗?(结果精确到1m)
解:(1)设圆形花圃的半径是r m. 则有πr2=800, 得r=
r大约是多少?
自主学习
活动2:(1)下列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样判断的?与同伴交流.
① . ≈0.066;
② ≈96;
③ ≈60.4.
解: ①不正确,因为( . )2=0.43,0.0662 =0.004356;
②不正确,因为( )3 =900,963= 884736;
③不正确,因为( )2 =2536,60.42=3648.16.
(2)你能估算 的大小吗?(结果精确到1)
距离为 ×6,根据勾股定理,有
x2+( ×6)2= 62,
6
x
即x2=32, x= .
因为5.62=31.36<32, 所以 >5.6.
1
6
3
因此,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够达到5.6m高的墙头.
合作探究
活动3:(1)通过估算,你能比较
−
和 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想的?
解:因为93=729, 103=1000 , 729<900<1000,
所以93< 900 <103 ,
所以9< <10.
又因为9.53=857.375 <900,
所以 ≈10.
9.5是9与10的中
间值,这里采用
了“二分法”.
思考:怎样估算一个无理数的范围?
• 利用乘方与开方互为逆运算来确定无理
与同伴交流.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套PPT课件汇总
(2)若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B⊥CD,则 ∠BOD =__9_0_°__;
(3)如图2,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 为1∶5,那么∠COA=_7_2_°_,∠BOC的补角为162°.
m
B
C
1
O
n
O
A
图1
图2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AB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AC的距离 C.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D到直线BC的距离 D.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180°-40°=140°
b
1( (2
a
4) )3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0°,∠4=∠2=140°
变式1:若∠1= 32°20′,求∠2、∠3、∠4的度数。
新知探究
变式2:若∠1+∠3 = 50°,则
∠3=
,∠2=
。
b
1(
(2 4)
)3
a
变式3: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你能动手画出两条相交直线吗?
新知探究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有哪几个?
C
2
B
1
o3
4
A
D
∠1,∠2,∠3,∠4
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
新知探究
你能根据这几对角的位置关系,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两直线相 交
C
2
B
1
3
A4
D
分类
∠1 和∠2 ∠2 和∠3 ∠3 和∠4 ∠4 和∠1 ∠1 和∠3 ∠2 和∠4
(4)判断“三线八角”中的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同位
(3)如图2,BO⊥AO,∠BOC与∠BOA的度数之比 为1∶5,那么∠COA=_7_2_°_,∠BOC的补角为162°.
m
B
C
1
O
n
O
A
图1
图2
2.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线段AB叫做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B.线段AB的长度叫作点A到直线AC的距离 C.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D到直线BC的距离 D.线段BD的长度叫作点B到直线AC的距离
解:由邻补角的定义可知
∠2=180°-∠1 =180°-40°=140°
b
1( (2
a
4) )3
由对顶角相等可得
∠3=∠1=40°,∠4=∠2=140°
变式1:若∠1= 32°20′,求∠2、∠3、∠4的度数。
新知探究
变式2:若∠1+∠3 = 50°,则
∠3=
,∠2=
。
b
1(
(2 4)
)3
a
变式3:若∠2是∠1的3倍,求∠3的度数?
你能动手画出两条相交直线吗?
新知探究
两条直线相交,形成的小于平角的角有哪几个?
C
2
B
1
o3
4
A
D
∠1,∠2,∠3,∠4
将这些角两两相配能得到几对角?
新知探究
你能根据这几对角的位置关系,对它们进行分类吗?
两直线相 交
C
2
B
1
3
A4
D
分类
∠1 和∠2 ∠2 和∠3 ∠3 和∠4 ∠4 和∠1 ∠1 和∠3 ∠2 和∠4
(4)判断“三线八角”中的两个角的位置关系,同位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课件《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2.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特点:
与被截直线的关系 与截线的关系
同位角 内错角
被截直线的同旁 截线的同旁 被截直线之间 截线的两旁
同旁内角 被截直线之间 截线的同旁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5.1 相交线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5.1 相交线
5 1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同位角.
2
1
12
1
12
2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F”的图形中有同位角.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图中的同位角除∠1和∠5外, 还有…… 87 56 43 12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考 点 1 同位角的识别
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有( A )
(2)∠B和∠GEF是 同位
角;
(3)∠A和∠D是 内错 角,
∠B和∠C也是 内错 角;
(4)∠AGE和∠BGE是 邻补
角;
(5)∠CFD和∠AFB是 对顶
角.
5.1 相交线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数学:三线八角手势记忆法
5.1 相交线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课堂小结
5.1 相交线
1.这节课研究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不同顶点 处的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的角?∠A与∠5呢?∠A与∠6呢?
解:∠A与∠8是直线AB,DE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
∠A与∠5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旁内角.
∠A与∠6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位角.
D 21
与被截直线的关系 与截线的关系
同位角 内错角
被截直线的同旁 截线的同旁 被截直线之间 截线的两旁
同旁内角 被截直线之间 截线的同旁
课后作业
作业 内容
5.1 相交线
教材作业 从课后习题中选取 自主安排 配套练习册练习
5.1 相交线
5 1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变式图形:图中的∠1与∠2都是同位角.
2
1
12
1
12
2
图形特征:在形如字母“F”的图形中有同位角.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图中的同位角除∠1和∠5外, 还有…… 87 56 43 12
探究新知
5.1 相交线
考 点 1 同位角的识别
下列图形中,∠1和∠2是同位角的有( A )
(2)∠B和∠GEF是 同位
角;
(3)∠A和∠D是 内错 角,
∠B和∠C也是 内错 角;
(4)∠AGE和∠BGE是 邻补
角;
(5)∠CFD和∠AFB是 对顶
角.
5.1 相交线
课堂小结 生活中的数学:三线八角手势记忆法
5.1 相交线
同位角
内错角
同旁内角
课堂小结
5.1 相交线
1.这节课研究的是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形成的不同顶点 处的两个角之间的位置关系,即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
的角?∠A与∠5呢?∠A与∠6呢?
解:∠A与∠8是直线AB,DE被直线AC 所截形成的内错角.
∠A与∠5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旁内角.
∠A与∠6是直线AB,DE被直线AC所截
形成的同位角.
D 2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全册完整版课件
12
1
1
2
2
2
1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三、研读课文
邻
知 识 点 二
补 角 和 对 顶
角
的
性
质
1、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 180°. 2、如图, ∵∠1+∠2 = 1,80° ∠2+∠3 = 1.80° (邻补角的定义) ∴∠1=180°- ,∠2 ∠3=180°- ,∠2 (等式的性质) ∴∠1=∠3 (等量代换) 由上面推理可知,对顶角的性质: 对顶角相等 .
等于___9_0_°_,就说这两个角互为补角.
2、一个角是20°,则它的余角是
______,它的补角是_______.
70°
160°
二、学习目标
1 了解两条直线相交所构成的角, 理解并掌握对顶角、邻补角的概 念和性质。
2 理解对顶角性质的推导过程, 并会用这个性质进行简单的计 算。
三、研读课文
邻
*8.4 三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0.3 课题学习 从数据谈
法
节水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 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9.1.2不等式的性质
5.4.1 平移的概念、平移的性 质 5.4.2 平移的简单应用
第六章 实数
7.2.2坐标表示平移
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 组 8.1 二元一次方程组
9.1.2不等式的性质 9.2 一元一次不等式
9.2.1一元一次不等式及 其解法
9.2.2 一元一次不等式应 用
“引导学生读懂数学书”课题 研究成果配套课件
新课引入 展示目标 研读课文
归纳小结 强化训练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第1课时 5.1.1相交线
(25套)人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学课件
达标测试
E 三、填空 G 1 如图1,直线AB、CD交EF于点 A B 2 G、H,∠2=∠3,∠1=70度.求 ∠4的度数. 3 H D 解:∵∠2=∠ 1 (对顶角相等) C 4 ∠1=70 °(已知 ) 图1 ∴∠2= 70° (等量代换) F 又∵ ∠2=∠3(已知) ∴∠3= 70 ° (等量代换) ∴∠4=180°—∠ 3 = 110 ° (邻补角 的定义)
练习1、下列各图中∠1、∠2是对顶角 吗?为什么?
1(
)2
1(
)2
1(
)2
练习2、下列各图中∠1、∠2是邻补角 吗?为什么? 1( 2 ( 1( 2 1( 2
5、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AOC, ∠BOE的邻补角; (2)写出∠DOA, ∠EOC的对顶角; (3)如果∠AOC =50°,求∠BOD ,∠COB的度数.
探究与发现3
C 1 4 2
O
A
3 D
B
∠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对顶角相等
对顶角的性质:
为什么? C B 2 (O ( ) 1 3 ) 4 D A
对顶角相等.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 点(如图),说明∠1=∠3、 ∠2=∠4的理由
解:∵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 ∴∠1+∠2=180°、 ∠2+∠3=180° ∴∠1=∠3 同理可得:∠2=∠4
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出它测量角的原理吗?
如图,小明想要测量他家房子两堵墙的角度,可他不
知道怎么测量,你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吗?
归纳小结
角的 名称 对 顶 角 邻 补 角 特 征 性 质 相同点 不同点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 ①都是两条 ①有无公共 交形成的角; 直线相交而 边 角相 ②有公共顶点; 成的角; ②两直线相 等 ③没有公共边 ②都有一个 交时, ①两条直线相 对顶角只 公共顶点; 邻补 交而成; 有两对 ②有公共顶点; 邻补角有 角互 ③都是成对 ③有一条公共 四对 出现的 补 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
A
12 3O
B
D
二、对顶角的概念
对顶角:如果两个角有一个公共定点,并且其中 一个角的两边是另一个角的两边的 反向延长线, 那么这两个角互为对顶角.图中∠1的对顶角是 _∠__2___.
C
A
1
B
O2
D
典例精析 例1 下列各图中,∠1与∠2是对顶角的是( D )
1 2
A
12
B
2 1
2 1
C
D
方法总结:对顶角是由两条相交直线构成的,
∠AOC和∠AOD有一条公共边
A
C AO,且∠AOC的另一边是∠AOD
另一边的反向延长线.
O
∠AOC和∠BOD有公共顶点,
且∠AOC的两边分别是∠BOD两
边的反向延长线. DB
一、邻补角的概念
邻补角:如果两个角有一条公共边,它们的另 一边互为_反__向__延__长__线___,那么这两个角互为邻 补角.图中∠1的邻补角有__∠__2_,_∠__3___.
只有两条直线相交时,才能构成对顶角.
二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
在上学期我们已经知道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 为180°,因而互为邻补角的两个角的和为180°. 问题:∠1 与∠3在数量上又有什么关系呢?
C
猜想:对顶角相等 A
2 1
B
4O 3
D
思考:你能利用有关知识来验证∠1 与∠3的数量关
不是
2.下列各图中, ∠1 ,∠2是邻补角吗?
1 (2
不是
12
是
12
不是
3.找出图中∠AOE的邻补角及对顶角,若没有请画出.
A
解:邻补角是∠EOB和∠AOF; 对顶角是∠BOF.
C
E D
O B
F
4.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 (1)写出∠AOC, ∠BOE的邻补角; (2)写出∠DOA, ∠EOC的对顶角; (3)如果∠AOC =50°,求∠BOD ,∠COB的度数.
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1 相交线
5.1.1 相交线
情境引入
合作探究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
学习目标
1.理解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2.掌握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性质,并能运用它们的性 质进行角的计算及解决简单实际问题.(重点、难点)
导入新课
视频引入
观察思考
观察下列图片,说一说直线与直线的位置关系.
你发现了什么? 直线与直线相交于一点,并形成了四个角.
例3 如图,直线AB、CD,EF相交于点O,∠1= 40°,∠BOC=110°,求∠2的度数. 解:因为∠1=40°,
∠BOC=110°(已知), 所以∠BOF=∠BOC-∠1
=110°-40°=70°. 因为∠BOF=∠2(对顶角相等), 所以∠2=70°(等量代换).
注意:隐含条件“对顶角相等”.
解:(1)∠AOC的邻补角是∠AOD和 ∠COB;∠BOE的邻补角是 E ∠EOA和∠BOF.
(2)∠DOA的对顶角是∠COB; A ∠EOC的对顶角是∠DOF.
D
B O
F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BOD=∠AOC= 50°;
C
∠COB=180°-∠AOC=130°.
5. (应用题)在下图中,花坛转角(红色标注 的角)按图纸要求为135°;施工结束后,要求你检 测它是否合格?请你设计检测的方法.
系吗?
已知: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如图),试说明:∠1=∠3,
∠2=∠4.
解:∵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
C
∴∠1+∠2=180°
∠2+∠3=180°, A ∴∠1=∠3. 同理可得∠2=∠4.
2
1
B
O3
4
D
应用格式:∵直线AB与CD相交于O点,
∴∠1=∠3,∠2=∠4.
想一想:图中是对顶角量角器,你能说出用它 测量角的度数的原理吗?
2.若∠2是∠1的 3倍,则∠1,∠2,∠3,∠4的度数分别 为___4_5_º_、__1_3_5_º_、__4_5_º_、__1_3_5_º__.
3 .若 1: 2 = 2: 7 ,则∠1,∠2,∠3,∠4的度数分别 为___4_0_º_、__1_4_0_º、__4_0_º_、__1_4_0_º___.
• 变式训练:
1.如图,直线AB、CD、EF相交,若∠1 +∠5=180°, 找出图中与∠1 相等的角.
解:∵ ∠1= ∠3(对顶角相等)
∠5+∠8=180 °且∠1 +∠5=180°
∴∠8= ∠1 ∵ ∠8= ∠6(对顶角相等)A
∴∠6= ∠1.
C
2 13
4 56
87
F
2.如图,直线AB、CD、EF、MN相交,若∠2=∠5,
对顶角相等
总结归纳
考虑角的位置关系可从角的顶点和角的边入手!
两直线相交
归类
位置关系
C
2O
1
3
4
A
∠1和∠2、 1.有公共顶点 ∠2和∠3、 2.有一条公共边 B ∠3和∠4、 3.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4和∠1
D
∠1和∠3、
1.有公共顶点 2.没有公共边
∠2和∠4、 3.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
名称 数量 关系
找出图中与∠2 互补的角.
解:∵ ∠1+∠2=180°
∠2+∠3= 180° ∴∠2的补角有∠1和∠3 E ∵ ∠5+∠8=180°, ∠5+∠6=180 °且∠2=∠5 ∴∠2的补角有∠6和∠8
12 43
58 67
当堂练习
1.下列各图中, ∠1 ,∠2是对顶角吗?
1( 2
1( 2
1( )2
不是
是
解:方法一: 检测∠1是否为45°; 方法二: 检测∠2是否为135°.
1 2
6.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点O, ∠EOC=70°, OA平分∠EOC,求∠BOD的度数.
解:∵OA平分∠EOC,
E
D
∴∠AOC= 1∠EOC=35°,
邻
邻补
补
角 互
角补
对
对
顶
顶角
角相
等
例2 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 ∠2,∠3,∠4 的度数.
解: ∵∠3=∠1, ∠1=40°,
b 1( (2
∴∠3=40°,
a 4) )3
∴∠4=∠2=180°-∠1=140°.
方法 掌握邻补角和对顶角的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 变式训练: 1.若∠1+∠3= 60º,则∠1,∠2,∠3,∠4的度数分别 为___3_0_º__、__1_5_0_º_、__3_0_º、__1_5_0_º__ .
讲授新课
一 邻补角与对顶角的概念
活动:握紧剪刀刀柄时,随着两个刀柄之间的角逐渐 变小,剪刀刀刃之间的角也相应变小直到剪开布片.如 果把剪刀的构造看作两条相交的直线,这就关系到两 条相交直线所成的角的问题.
思考 剪刀剪东西的过程中,你能说说∠AOC与∠AOD, ∠AOC与∠BOD这两对角的位置保持怎样的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