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一)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加劲梁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1]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加劲梁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1]](https://img.taocdn.com/s3/m/489f7d3f5727a5e9856a61d6.png)
20 JS 2005-1-08 江苏船舶J I A NGS U SH I P 第22卷 第1期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加劲梁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赵 勇关键词 悬索桥 竖向支座 抗风支座 磨擦副0 引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加劲梁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于2001年9月由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和江苏省规划设计院联合成立课题组,开展专题研究。
江苏省规划设计院从大桥总体设计考虑,对南汊悬索桥的支座,特别是竖向支座提出了一些新的和较高的要求。
希望设计的悬索桥支座具备已建成的江阴长江公路大桥支座的功能。
江阴长江公路大桥的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均采用德国Kvae mer Cleveland B ridge(科弗纳克利夫兰桥梁有限公司)的产品,其结构形式、运动机理、摩擦副可靠性和防腐体系科学合理,与国内传统的的滚轮式竖向支座相比,有很多可以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但造价昂贵。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竖向支座和抗风支座的主要设计参数如下。
竖向支座额定承载力,向下承受压力4650k N,向上承受拉力800kN;水平移动量,向中跨1000mm,向边跨1000mm,横向±20mm。
转角3.438°。
抗风支座额定承载力为1776.3k N,转角3.438°。
1 资料分析国内已建成的悬索桥采用的支座,除了国外进口产品外,还有1种滚轮式结构的竖向支座,而且在虎门桥、海沧桥已经取得一些成功应用的经验。
滚轮式结构竖向支座的特点是支座滑板及侧滑板与主梁连接为一体,滚轮及座体固定在主塔下横梁上,当温度变化或在活载作用下,支座滑板可在滚轮上滚动,以完成主梁的伸缩和力的传递。
通过侧滑板摇作者介绍:赵勇现任江苏省船舶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机电室副主任,高级工程师。
收稿日期:2004-12-20轴、摇座、座体及压板和地脚螺栓的联结,支座也可承受一定的负反力,以限制主梁在支座处翘起。
座体下部设有橡胶弹性件,允许支座总成有微小的摆动和位移。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世业洲互通D2标 (匝道)横梁钢筋CAD图.dwg

再创中国大跨径桥梁设计新理念——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简述润扬大桥设计方案

再创中国大跨径桥梁设计新理念——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
简述润扬大桥设计方案
尚正强
【期刊名称】《中国公路》
【年(卷),期】2005(000)009
【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的公路主骨架和跨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自扬州南绕城公路起,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于312国道,北联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工程全长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斜拉桥、世业洲高架桥、南汊悬索桥、南接线和南接线延伸段6个部分组成.其中南汊主桥为主跨长1490米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北汊主桥采用
(176+406+176)米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从扬州南绕城公路至镇江312国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南接线延伸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总投资约50.38亿元,建设工期5年.
【总页数】3页(P32-34)
【作者】尚正强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与时倶进再创辉煌——纪念中国纺织工业设计院建院五十周年
2.积极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开发人才潜能的几
3.像做百年桥基一样做企业文化——访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卫东
4.斗技型企业发展战略之思考——有感于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发展过程
5.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图文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江苏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一、工程概况国家重点工程——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简称润扬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南北跨长江公路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起扬州南绕城公路,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于沪宁高速公路,连接京沪高速公路、宁通一级公路、沪宁高速公路和宁杭高速公路,同时连接镇江、扬州二座历史文化名城。
工程全长35.66km,由北接线、北引桥、北汊桥、世业洲互通高架桥、南汊桥、南引桥、南接线及南接线延伸段等部分组成,在桥址处长江被世业洲分隔成南北两汊,其中南汊为长江的主流,主要通行海轮和船队;北汊是支流,主要通航200t以下的船只。
南汊主桥采用主跨1490m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其跨度在目前已建成的桥梁中,列中国第一、世界第三;北汊桥采用176m+406m+176m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梁斜拉桥,引桥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大桥设计使用寿命为100年,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从扬州南绕城公路至镇江312国道互通为双向六车道,设计车速100km/h,从镇江312国道至丹徒枢纽为双向四车道,设计车速120km/h,车辆荷载等级为汽车——超20级、挂车——120,地震烈度采用基本烈度7度,桥面全宽32.5m,南汊通航净高为海轮50m、江轮24m,净宽为海轮390m、江轮700m,北汊通航净高18m,净宽210m。
二、新技术应用与科技创新1.冻结排桩工法。
南锚碇基础成功采用排桩冻结围护方案进行基坑施工。
排桩冻结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坑施工工法,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在国内属于首次,尚未检索到国外使用该工法进行敞开式、大面积、深基坑施工的实例。
排桩冻结法将两种成熟工法有机结合,解决了南锚碇基坑围护结构的嵌岩问题,也解决了防渗封水的问题,施工可操作性强,风险可控,工程费用与其他施工方案相当,工期短。
2.微膨胀混凝土施工技术。
北锚碇基础底板混凝土方量达15800m3,属大体积混凝土,采用微膨胀混凝土施工,仅用92h连续浇筑完成。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我最喜欢的桥——润扬长江大桥【摘要】简要介绍润扬长江大桥得名的由来与的地理位置,描述润扬大桥的结构,建设情况以及工程成就,最后重点介绍润扬大桥的建立对镇江,扬州乃至全国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意义。
【Abstract】Make a brief introduction of Runyang Yangtze River’s geographic location and its original name.Describe the structure,construction condition and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of Runyangbridge. Finally, focus on the economic and cultural significance of the completion of the bridge to Zhenjiang, Yangzhou and the whole country.【关键字】地理位置大桥结构工程成就建桥意义【keywords】Geographic location Bridge structure Engineering achievement Construction significance得名的由来与地理位置润扬长江大桥即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
沟通扬州,镇江两市,以地名理当是镇扬大桥,但是该名有镇住扬州之意,便被否决。
但扬州人江泽民主席灵机一动,想到镇江有润州之古名,而润扬大桥听起来又有滋润扬州之意,便取名润扬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她跨江连岛,北起扬州,南接镇江,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跨长江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程全长35.66公里(南延伸段12公里),由北接线、北接线高架桥、北引桥、北汊斜拉桥、世业洲互通、南汊悬索桥、南引桥、南接线、南接线延伸段9个部分组成。
润扬大桥工程案例分析分析解析

(4)锚碇
采用重力式锚体、预应力锚固系统。锚体长64.272m、宽53.7m、高 42.59m,主要由锚块、散索鞍墩、鞍部后浇段、后锚块侧墙及预应力 锚固部分组成。初步设计、技术设计阶段对锚碇基础分别采用冻结法、 地下连续墙、沉井等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为稳妥起见,最后采用带 案投标方案。 南锚碇位于镇江市润州区大伍西村,距江边大堤540m,距达标大堤 270m。南锚碇基础围护结构采用冻结排桩方案,基础平面尺寸为 70.5×52.5m矩形结构。共布置140根φ1.5m的钻孔灌注桩,桩中心 距1.70m,桩底平均标高-32m。在排桩外侧利用冻结工法形成冻结止 水帷幕,冻结深度-37m,冻结壁厚1.3m,冻结帷幕底脚注浆保护。围 护结构形成后,共分7次开挖土体,分层设置支撑,支撑采用对撑加角撑 结构形式,直至开挖至基岩▽-26m。开挖完成后,分层分块浇注底板、 填芯砼、顶板。 北锚碇位于镇江市丹徒县世业洲尾部南侧,是润扬大桥控制性工程,采 用钢筋砼结构,砼方量达16万方,建成后将承受6.8万吨的主缆拉力。 北锚碇基础外包主体尺寸为69m(长)×50m(宽)×48m(深), 基坑围护结构采用1.2m厚的地下连续墙,墙体平均深度约53.0m。
润扬大桥工程案例分析
一、项目背景及工程概况
•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以下简称润扬大桥)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 路主骨架和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联同江至三亚、 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沂淮江高速公路),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 干线(沪宁高速公路)。建设润扬大桥对于京沪、沪蓉两条国道主干 线的联接畅通,完善我国和我省公路网总体布局,缓解过江交通难的 矛盾,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加强镇江与扬州两市联系, 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实现江苏省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共 同繁荣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润扬大桥北自扬州南绕城公路起,跨经长江世业洲,南迄于312国道, 北联同江至三亚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工程全长 35.66公里,由北接线、北汊斜拉桥、世业洲高架桥、南汊悬索桥、 南接线和南接线延伸段6个部分组成 。其中南汊主桥为主跨长 1490m的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桥,目前位居 “中国第一、世界第 三”。北汊主桥采用(176+406+176)m的三跨双塔双索面钢箱 梁斜拉桥。从扬州南绕城公路至镇江312国道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 路标准,设计车速100公里/小时;南接线延伸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 公路标准,设计车速120公里/小时。工程概算总投资约57. 8亿元, 建设工期5年,于2000年10月开工,2005年5月1日提前建成通车。
润扬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她跨江连岛,北起扬州,南接镇江,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10月1日前建成通车。
润扬大桥连接京沪、宁沪、宁杭三条高速公路,并使这三条高速公路和312国道、同三国道主干线、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互连互通,成为长三角地区又一重要的路网枢纽。
关键技术:1 超大规模地下连续墙工程润扬大桥悬索桥北锚碇位于长江中间的世业洲尾部,基础距长江大堤仅70m,锚区内断裂带、破碎带分布广泛,基岩风化程度极不均匀,局部裂隙发育,基岩面局部起伏大。
以淤泥质亚粘土和粉细砂为主的覆盖层厚度约50m,地下水位高,与长江的水力联系密切。
在此复杂的地质水文条件下,北锚碇要承受主缆传递的约6.8万吨的拉力,基础结构形式的选取是关键。
通过带案招标,由专家评审选取了有利于永久结构受力的基础形式——矩形地下连续墙支护结构。
基础平面尺寸69×50m,基础底标高-45m,开挖深度达50m,支承在弱、微风化岩顶面。
作为挡土及防渗结构的地下连续墙墙体厚仅1.2m,平均深度53m ,最大深度达56m,嵌入弱风化、微风化岩中。
如此规模的超深基坑被中科院孙钧院士称为国内第一、世界罕见。
2排桩冻结法的首次采用鉴于南锚锚区地质水文条件复杂,该项工程采取“带案招标”的方式,经过专家组对众多投标方案——沉井、地下连续墙、冻结、地下连续墙加冻结、排桩加冻结等方案的反复论证,最终确定采用排桩冻结基坑围护方案进行基坑施工。
排桩冻结法施工方案基本思路是以人工制冷冻结含水地层,形成冻结帷幕墙体作为基坑的封水防渗结构,以排桩及内支撑系统抵抗水土压力。
排桩冻结法是一种全新的基坑施工工法,应用于桥梁基础工程,在国内属于首次,尚未检索到国外使用该工法进行敞开式、大面积、深基坑施工的实例。
3 深基坑信息化施工技术润扬大桥悬索桥南北锚碇基坑均属超大深基坑,国内尚无类似设计和施工经验,在开挖过程中,全面采用了信息化施工方法,对结构的内力、位移、变形及水土压力、温度变化等情况进行全面系统的监测监控,并运用正、反演分析,对基坑施工及时提出有效的指导性意见,为施工中科学的决策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保证了基坑施工的快速安全。
指南润扬长江公路大桥f1标大孔径嵌岩灌注桩邹卫平

大直径嵌岩灌注桩成孔主要工艺三航三公司润扬长江公路大桥F1标项目部邹卫平1.0工程概况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为悬索桥,跨度1490m,为国内第一悬索大桥。
南汊悬索桥南索塔采用群桩基础,嵌入岩层,单桩直径为Φ2.8m,每个承台下布设16根桩,每根桩嵌入微风化岩大于3m,设计桩底标高不一,平均桩长为60m。
我部承担了西侧承台下的16根桩的施工任务。
南索塔场地地貌隶属长江边滩,经人工堆填,地势较为平坦,一般地面标高为4.1m,桥位处地下水位受长江潮汐水位影响变化不大,地下水位一般在3.3~3.6m,地下水类型为孔隙潜水及微承压孔隙水。
第四系松散层厚度38.8~40m,埋深31~34.4m,以厚层状软土为主,局部夹薄层状粉砂或亚砂土,下部为全新世早期冲击亚粘土,含卵粒中粗砂。
基岩为花岗岩、花岗斑岩、花岗质碎裂岩,分布为强风化层、弱风化层、微风化层和微风化受构造影响层。
基岩顶标高-35.5~-37.19m,强风化层厚度为6.4~11.8m。
根据地质条件及设计要求,我部选用台湾中晟公司生产的ZSD3000型工程钻机。
该钻机采用可倾斜动力头驱动钻杆,代替转盘驱动钻杆机构,钻具升降采用液压缸代替卷扬机,不仅起重量大(可达150吨),而且速度快,升降平稳和可倾斜动力头结合动作可实现快速装拆钻杆,在装卸钻头时,龙门导向架可以倾斜,上底盘采用油缸驱动的开合门,因此该机具有钻孔直径大,辅助时间短,安装操作简便,工作效率高等特点。
本文简要对施工平台及护筒工艺、钻进操作、成孔、钻孔事故处理等进行介绍。
2.0施工平台与护筒工艺钢管支承桩采用δ=10mm钢板在加工厂卷制而成,直径800mm,长14.5m。
打入时采用DZ-150型振动锤夹具夹紧钢管桩管壁,用65t履带吊起吊,在指定位置振动下沉直到桩顶标高达到▽+4.0m左右为止。
此后,对钢管桩桩顶进行找平,直到找平后桩顶标高偏差不大于5mm后,再焊接封顶钢板。
钢护筒采用δ=20mm钢板在加工厂加工而成,护筒直径3.1m,长度为10m左右(钢护筒在加工厂分段加工,拖运至现场后再焊接加长)。
润扬长江大桥工程建设介绍课件

施工工艺
润扬长江大桥的施工过程中,成功应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施 工工艺和技术,如钢箱梁吊装、悬索桥缆索安装等,为我 国桥梁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跨江工程与环境保护
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过程中,采取了生态护岸、减少水土 流失等措施,保护了周边生态环境,实现了工程建设与环 境保护的协调发展。
展望未来
科技创新
和谐共生。
06
CATALOGUE
相关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润扬长江大桥设计文件,作者:XXX,出版社:XX出版社,出版 时间:XXXX年。
参考文献
润扬长江大桥施工方案,作者:XXX,出版社:XX出版社, 出版时间:XXXX年。
参考文献
润扬长江大桥工程建设管理手册,作者:XXX,出版 社:XX出版社,出版时间:XXXX年。
大桥建设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采用 低噪声、低振动的施工设备和工艺。
建设意义
润扬长江大桥的建设实现了江苏省与 安徽省之间的快速交通联系,缩短了 两地之间的距离和时间。
大桥的建设对于提高长江黄金水道的 运输能力和安全性具有重要作用。
大桥的建设对于促进沿江经济带的发 展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具有重要意义。
04
CATALOGUE
建设成果及意义
建设成果
润扬长江大桥全长35.66公里,包括长江大桥主体 和南北引桥,大桥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 设计时速100公里。
大桥建设过程中采用了多项新技术、新工艺和新 材料,如全漂浮式整孔吊装、大直径超长钻孔桩等。
大桥主跨径达818米,为当时中国第一、世界第 三大跨径悬索桥。
大桥的建设对于推动中国桥梁事业的 发展和提升中国在国际桥梁工程领域 的地位具有积极意义。
05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世业洲互通D2标 (匝道)桥面排水构造CAD图.dwg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1)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1)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关键词: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主桥结构技术特点科研创新1.前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处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同时联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大桥的建设对完善我国交通网络总体布局、促进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繁荣、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条件地形地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下段。
长江南侧为宁镇山脉隆起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长江北侧为长江冲积平原。
桥址区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4m,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
世业洲分长江为北汊和南汊,长江河道在该段为江心洲河型。
河道基本特征世业洲汊道上接仪征水道,下连六圩弯道,主流长约。
南汊为主汊,长约,形态弯曲,汊道平均河宽1435m,平均水深。
北汊为支汊,长约13km,为顺直河型,平均河宽785m,平均水深。
目前,世业洲汊道北、南汊分流比为1:,分沙比为1:。
历史上镇扬河段河势不稳定,1983年开始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1993年结束,经10年整治,对制止崩塌、稳定江岸、抑制主泓摆动、初步控制分流比,已取得明显效果。
水文镇扬河段属于感潮河段,其潮水位为非正规半日潮型,水位变化明显,每日水位两涨两落,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近9小时。
受上游径流控制,年内水位变幅较大,历年最大变幅达,最小变幅也有。
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95000m3/s。
通航根据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世业洲汊道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仪征捷水道)全年限588kW、200总吨以下船舶航行。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关键词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主桥结构技术特点科研创新1. 前言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处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同时联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大桥的建设对完善我国交通网络总体布局、促进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繁荣、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 建设条件2.1 地形地貌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下段。
长江南侧为宁镇山脉隆起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长江北侧为长江冲积平原。
桥址区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4m,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
世业洲分长江为北汊和南汊,长江河道在该段为江心洲河型。
2.2 河道基本特征世业洲汊道上接仪征水道,下连六圩弯道,主流长约51.5km。
南汊为主汊,长约15.5km,形态弯曲,汊道平均河宽1435m,平均水深13.79m。
北汊为支汊,长约13km,为顺直河型,平均河宽785m,平均水深7.35m。
壳埃?:3.13,分沙比为1:3.48。
历史上镇扬河段河势不稳定,1983年开始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1993年结束,经10年整治,对制止崩塌、稳定江岸、抑制主泓摆动、初步控制分流比,已取得明显效果。
2.3 水文镇扬河段属于感潮河段,其潮水位为非正规半日潮型,水位变化明显,每日水位两涨两落,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近9 小时。
受上游径流控制,年内水位变幅较大,历年最大变幅达6.25m,最小变幅也有4.54m。
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95000m3/s。
2.4 通航根据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世业洲汊道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仪征捷水道)全年限588kW、200总吨以下船舶航行。
润扬大桥施工组织设计

地拟定测量方案和规定各项测量的限差。桥轴线的精度取决于桥长,构件 制造和架设精度,因此估算时应考虑这些因素。
(2)轴线长度测量方法
采用三角网法,即以桥轴线作为三角网的一个边长,按三角测量原理 测量、计算。也可用光电测距法。
2.1.4 主线桥、支线桥及匝道桥施工工艺流程
批注 [FZ1]: Page: 6 ⑴
1.丹徒互通主线桥施工工艺流程(见图 2)
图 2 丹徒互通主线桥施工工艺流程图
2.支线桥及匝道桥施工工艺流程图(见图 3)
图 3 支线桥及匝道桥施工工艺流程图
2.1.5 钻孔桩施工 主线桥总计有Φ1200、Φ1500 和Φ1800 三种类型的钻孔桩 222 根,桩
(3)支线上跨桥主要工程量(二座桥累计):砼用量 1156.2m3,其中桩 基 225.9m3,下部结构(包括桥台、台帽以及肋墙等)砼用量 384.9m3,现 浇连续混凝土箱梁 40#砼 545.4m3。钢筋用量 6.301T,填方 247.9m3,挖方 206m3。
2.1.2 施工部署 本标段现浇砼箱梁工程量较大,为其施工的控制工期关键点之一。主
(2) 主 线 桥 右 幅 为 ( 5 × 22 ) +(15.8+21+24+23+4 × 22)+ ( 6 × 22+2 × 21.08 ) + ( 9 × 23 ) +(20.83+5 × 21+20.83 )( 等 截 面 连 续 混 凝 土 箱 梁 ) +(34+48+34)(三跨变截面钢-砼组合梁)+(19+6×22+18.171)+(18.27+22+2 ×23+22)m(等截面连续混凝土箱梁)。
PF144《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PF144《润扬长江公路大桥》
全套枚数:1枚
全套面值:0.80元
全套售价:1元
发行日期:2005/4/16
信封规格:230×120毫米
信封邮票规格:55×27.5毫米
印刷版别:胶印
设计者:杨文清
摄影者:黄浩
印刷厂:江苏省邮电印刷厂
注:2006年改值为1.20元
相关资料:
邮资图为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景。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简称润扬长江大桥,横跨长江,连接江苏省的镇江(古称润州)与扬州。
是江苏省“四纵四横四联”公路主骨架和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北联黑龙江省同江至海南省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京沪高速公路),南接上海至成都国道主干线(沪宁高速公路)。
润扬长江大桥

润扬长江大桥润扬长江大桥位于江苏省镇江、扬州两市西侧,为中国第一大跨径的组合型桥梁,其建设过程中攻克多项世界性技术难题。
该桥全长为35.66公里,桥面平均宽31.5米(行车道宽30米),全线采用双向六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
该桥是当时国内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投资最大、技术最复杂、技术含量最高的现代化特大型桥梁工程,是中国第一座刚柔相济的组合型桥梁。
建设历程润扬长江大桥即镇江-扬州长江公路大桥,于2000年10月20日开工建设。
2004年4月17日上午10:18,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汊悬索桥最后一块钢箱梁,在鞭炮声中,缓缓吊起,平稳就位,宣告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合龙贯通,标志着大桥主体工程全面完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南起镇江312国道,沪宁高速公路,跨江飞跃世业洲、北接扬州南绕城公路,全长35.66千米,连接镇江和世业洲岛的南汊桥为单孔双铰钢箱梁悬索结构,钢箱结构为扁平流线型,梁高3米,宽38.3米,共有93个梁段,钢箱梁吨位总重24000吨,跨径1490米,比跨度最长的江阴长江大桥的悬索桥超出115米,是时下”中国第一,世界第三”的大跨径悬索桥。
连接世业洲岛和扬州的北汊桥为高塔钢索斜拉结构,钢箱梁已于2003年10月3日建成。
该桥跨江连岛,南起镇江,北接扬州,全长35.66公里,主线采用双向6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公里,工程总投资约53亿元,工期5年,2005年4月30日建成通车。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博采了长江上多座桥梁的精华,堪称是江阴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二桥的完美组合,无论是设计、施工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大桥经过42个月的施工,已完成投资40多亿,时下北汊桥和南北引桥均已完工,4月25日起江面主索已进入缠丝阶段,此后工程技术人员还将对两条犹如银龙的主索进行抽湿和真空处理,大桥交通、景观、房建工程已全面启动,随着南汊桥合龙贯通和桥面铺装工程的展开,向建成通车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为国家重点工程,是继南京长江大桥、江阴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二桥之后,在江苏省境内跨越长江南北的第四座大桥。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吴寿昌;王立新;彭德运
【期刊名称】《铁道标准设计》
【年(卷),期】2003(000)003
【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 371 m,南汊主桥为主跨1 490 m悬索桥,北汊
主桥为主跨406 m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重点介绍该桥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总页数】5页(P1-5)
【作者】吴寿昌;王立新;彭德运
【作者单位】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05;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
苏南京,210005;江苏省交通规划设计院,江苏南京,21000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U4
【相关文献】
1.润扬长江公路大桥船撞数值模拟与复合材料防撞系统设计 [J], 刘伟庆;方海;祝露;庄勇;周叮
2.润扬长江公路大桥GPS+北斗变形监测系统应用探索 [J], 邵伯兴;彭家意
3.润扬长江公路大桥钢桥面铺装养护维修的监理要点 [J], 孙春林
4.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北汊斜拉桥主墩基础方案的选定 [J], 邱全林
5.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 [J], 吴寿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总体设计(一)
摘要:润扬长江公路大桥全长7371m,南汊主桥为主跨1490m悬索桥,北汊主桥为主跨406m 斜拉桥,引桥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桥。
本文重点介绍建设条件、总体布置、主桥结构、主要技术特点和科研创新工作。
关键词:建设条件技术标准总体布置主桥结构技术特点科研创新
1.前言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是江苏省高速公路主骨架和五处跨长江公路通道规划中的项目,北联同江至三亚、北京至上海国道主干线,南接上海至成都、上海至瑞丽国道主干线,同时联接镇江、扬州两座历史文化名城。
这座大桥的建设对完善我国交通网络总体布局、促进江苏乃至长江三角洲区域的经济繁荣、更好地发挥长江黄金水道的作用,都具十分重要的意义。
2.建设条件
2.1地形地貌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下段。
长江南侧为宁镇山脉隆起区,属剥蚀低山丘陵地貌;长江北侧为长江冲积平原。
桥址区地势平坦,地表高程3~4m,属长江冲积平原河漫滩地。
世业洲分长江为北汊和南汊,长江河道在该段为江心洲河型。
2.2河道基本特征
世业洲汊道上接仪征水道,下连六圩弯道,主流长约51.5km。
南汊为主汊,长约15.5km,形态弯曲,汊道平均河宽1435m,平均水深13.79m。
北汊为支汊,长约13km,为顺直河型,平均河宽785m,平均水深7.35m。
目前,世业洲汊道北、南汊分流比为1:3.13,分沙比为1:3.48。
历史上镇扬河段河势不稳定,1983年开始镇扬河段一期整治工程,1993年结束,经10年整治,对制止崩塌、稳定江岸、抑制主泓摆动、初步控制分流比,已取得明显效果。
2.3水文
镇扬河段属于感潮河段,其潮水位为非正规半日潮型,水位变化明显,每日水位两涨两落,涨潮历时3小时多,落潮历时近9小时。
受上游径流控制,年内水位变幅较大,历年最大变幅达6.25m,最小变幅也有4.54m。
设计百年一遇流量为95000m3/s。
2.4通航
根据199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的《长江下游分道航行规则》,世业洲汊道南汊为主航道,北汊(仪征捷水道)全年限588kW、200总吨以下船舶航行。
目前年平均过往船只2500艘/日,其中南汊约300~400艘/日。
根据《通航净空技术标准论证报告》,南汊通航海轮的船型拟定为第三代集装箱船和五万吨级巴拿马型干散货船;另一种船型为4413kw推轮顶推16艘3000吨级分节驳船组成的江轮船队。
南汊通航净空要求如下:
海轮双向通航净宽:390m、净高:50m;
船队双向通航净宽:700m、净高:24m。
北汊通航净空为,净宽210m,净高18m。
2.5地质
桥位区域在基岩以上广泛沉积着第四系松散层,南岸厚度约28m,分别为软粘土和淤泥质亚粘土夹粉细砂互层;世业洲岸除上述两层外,以下为粉细砂、中粗砂等,厚约50m;北岸厚度约为67m。
基岩岩性南岸与世业洲为花岗岩;北汊及北岸为沉火山凝灰角砾岩。
沿桥轴线,基岩受到断裂带的影响,其风化层厚度及强度差异较大。
2.6地震
根据《桥址区基本烈度复核及断裂活动性评定研究》,对应50年超越概率10%的地震烈度,即本工程场址的基本烈度为VII度。
主要断裂活动时代在晚更新世以前,是相对稳定地区,从地震安全性方面考虑,建设特大型桥梁是可行的。
3.主要技术标准
(1)桥梁等级:六车道高速公路特大桥
(2)车辆荷载等级:汽车-超20级、挂车-120
(3)设计车速:100km/h
(4)桥面净宽:32.5m(不含锚索区和检修道)
(5)通航净空:
南汊净高:海轮50m、江轮24m
净宽:海轮390m、江轮700m
北汊净高:18m
净宽:210m
(6)设计洪水频率:1/300
(7)设计基本风速:29.1m/s
(8)船舶撞击荷载:
南汊北塔横桥向32.7MN,顺桥向16.3MN
北汊南塔横桥向19.1MN,顺桥向9.55MN
(9)设计基准期:100年
(10)地震设计烈度:VII度
(11)设计通航水位:最高:7.34m
最低:-0.43m
4.桥位
润扬长江公路大桥桥位位于长江镇扬河段世业洲汊道尾端,镇扬汽渡上游约2.2km处。
桥位北端位于扬州市邗江区境内的运西园林场西侧,经世业洲下新滩,南端位于镇江市润洲区龙门口附近。
桥址江段被世业洲分隔成南北两汊,其中南汊为长江的主流,主要通行海轮和江轮船队,北汊为支流。
世业洲长约13km,呈东西走向,平面呈菱形。
由于桥位处南北两汊斜角40度,世业洲上两汊之间设R=1500m的平曲线。
5.总体设计原则
设计指导思想:努力吸取国内外特大型桥梁经验,将大桥设计成有品质、有创新、高质量的现代化大桥。
主要原则如下:
(1)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政策、规定以及有关标准、规范和规定;
(2)认真落实工可与初步设计批复意见;
(3)认真分析本项目特点和在路网中的作用、地位,结合邻近道路的特点,采用合理的技术标准和实施规模;
(4)充分吸取国内外同类桥梁的建设经验;
(5)各专业有机结合,相互协调,为桥梁、道路使用者提供安全、快速、经济、舒适的服务;
(6)在满足桥梁、道路使用的同时,确保航运、防洪的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7)注重桥梁美学与景观设计,为项目区域增加新的景观;
(8)精心组织、精心设计,加强总体协调,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达到规定要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