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最新版 诊疗指南

合集下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讲解学习94页PPT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南[1]讲解学习94页PPT
Fra bibliotek谢谢!
51、 天 下 之 事 常成 于困约 ,而败 于奢靡 。——陆 游 52、 生 命 不 等 于是呼 吸,生 命是活 动。——卢 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与治疗指
南[1]讲解学习
21、没有人陪你走一辈子,所以你要 适应孤 独,没 有人会 帮你一 辈子, 所以你 要奋斗 一生。 22、当眼泪流尽的时候,留下的应该 是坚强 。 23、要改变命运,首先改变自己。
24、勇气很有理由被当作人类德性之 首,因 为这种 德性保 证了所 有其余 的德性 。--温 斯顿. 丘吉尔 。 25、梯子的梯阶从来不是用来搁脚的 ,它只 是让人 们的脚 放上一 段时间 ,以便 让别一 只脚能 够再往 上登。
53、 伟 大 的 事 业,需 要决心 ,能力 ,组织 和责任 感。 ——易 卜 生 54、 唯 书 籍 不 朽。——乔 特
55、 为 中 华 之 崛起而 读书。 ——周 恩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课件
分类
根据出血量和持续时间,可分为少量出血、中等量出血和大 量出血。根据年龄段,可分为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AUB-A)和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AUB-M)。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 HPOA)的功能失调有关,导致 雌激素水平不稳定或孕激素缺乏, 子宫内膜异常增生和脱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可能影响患者的 性生活质量,如性交疼痛等。处理方 法包括治疗相关并发症(如感染、阴 道干燥等),同时进行心理疏导。
心理问题
长期出血和不适可能导致焦虑、抑郁 等心理问题。处理方法包括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等,同时提高患者对疾病的 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
CHAPTER 06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案例分析
详细描述
药物治疗期间,医生会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 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确保治疗效果。
案例二:非药物治疗的成功经验
总结词
非药物治疗的优势
详细描述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不宜药 物治疗的患者,非药物治疗
可能是一个有效的选择。
总结词
非药物治疗的方法
入治疗、 物理治疗等,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 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 诊治课件
•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概述
CHAPTER 0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 DUB)是指由于调节生殖系统的内分泌机制异常引起的子宫 异常出血,而非妊娠、炎症、肿瘤或其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
案例一:药物治疗失败的病例
总结词 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01
02
详细描述
对于一些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药物治 疗可能无法达到预期效果,需要寻求其他治 疗方法。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疗常规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疗常规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疗常规【临床表现】一、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青春期功血和围绝经期功血除发病机制不同外,临床表现也各有特点。

青春期功血常表现为月经紊乱,经期长短不一,经量或多或少,有时甚至会大量出血。

围绝经期功血表现为绝经前妇女常有数周或数月短期闭经后,继发大量或长时间的子宫出血,因有短期闭经史,,有时会被误为“流产”。

二、有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1.黄体功能不足临床表现为月经前期少量阴道流血,称“经前淋漓”,月经周期可缩短或正常。

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患者不易受孕或易孕而早期流产。

排卵性功血患者虽然月经紊乱,但多尚有月经周期性,而无排卵型功血则常有周期长短不同。

2.黄体萎缩不全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期延长和月经量增多,可长达8-10天,月经后持续少量流血,称“经后淋漓”,月经周期也可正常。

因黄体功能不正常而而不易妊娠或易流产。

黄体发育不全与萎缩不全可同时存在,表现为月经异常与经前、经后淋漓出血。

【妇科检查】排除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

【辅助检查】1.诊断性刮宫:简称诊刮,其目的包括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对于生育期和绝经过渡期妇女、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异常子宫出血患者,应通过诊刮术排除恶性病变。

对未婚患者,若激素治疗失败或疑有器质性病变,也应经患者或其家属同意后考虑诊刮。

为确定排卵和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后6小时内刮宫;不规则流血或大量出血者可随时刮宫。

刮宫要全面,特别注意两侧宫角部;注意宫腔大小、形态、宫壁是否光滑、刮出物性质和量。

应将刮出物全部送病理学检查。

2.超声检查:可了解子宫大小、形状,宫腔内有无赘生物,子宫内膜厚度等。

3.宫腔镜检查:在宫腔镜直视下选择病变区进行活检,较盲取内膜的诊断价值高,尤其可排除早期宫腔病变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粘膜下肌瘤、子宫内膜癌等。

4.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有无排卵的简易可行及能长期持续观察的方法。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常规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常规

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常规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女性在排卵周期中,由于其中一种原因导致没有正常排卵,导致子宫内膜长时间生长、增厚,最终剥落出血的一种疾病。

它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常见于青春期、绝经期前后和育龄期女性。

它的发病原因复杂,临床表现较为多样化,给诊断和治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下面将介绍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疗常规。

一、诊断1.病史询问:对病人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包括月经历史、血量的多少、痛经情况等,有助于进一步确定诊断。

2.体格检查:对病人进行妇科常规检查,包括外阴检查、阴道检查和宫颈检查,可以发现子宫有无明显异常。

3.实验室检查:常规的血液检查,如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有助于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子宫出血,同时可了解血液系统、内分泌系统和甲状腺功能的情况。

4.子宫B超检查:可以观察到子宫大小、形态、结构及内膜厚度等信息,包括B超宫内膜厚度、囊肿、肌瘤等变化。

5.其他辅助检查:如果上述检查无法明确诊断,可结合病情进行其他的辅助检查,如宫腔镜检查、子宫动态观察等,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二、治疗1.药物治疗:根据病情的轻重,可以采取药物治疗控制出血。

青春期病人通常选择口服药物,如孕激素、雌激素和黄体酮等,育龄期和绝经期病人可以使用激素避孕药来控制子宫出血。

2.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可以选择手术治疗。

如子宫刮宫术、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内膜消融术等。

3.中医中药治疗:对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中药也有较好的疗效。

中药调理可以通过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以达到治疗的目的。

4.其他治疗措施:平时要注意休息、保持心情愉快、避免过度劳累。

饮食上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辛辣刺激食物和冷饮。

总结:无排卵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治必须根据病人的具体病情,全面综合分析所得信息,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在治疗过程中,还要注意术后护理和生活习惯的调整,以保持良好的治疗效果。

最新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最新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路径说明:本路径适用于洗衣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门诊患者。

一、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临床路径标准门诊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经期延长病(TCD编码:BFY060)。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ICD-10编码:N93.801)。

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1993年,中华医学会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编著《中医妇科诊疗指南》。

(2)西医诊断:参照《重要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卫生部发布2002年,《临床诊疗指南-妇产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

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年,《妇产科学》。

乐杰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年。

2.症候诊断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常见证候:血瘀证阴虚血热证湿热瘀阻证气虚证(三)治疗方案的选择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协作组制定的《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中医诊疗方案(试行)》。

1.诊断明确,第一诊断为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适合并接受中医治疗。

(四)标准治疗时间:3个月经周期为一疗程。

对于治愈病例,停药后进行2个月经周期随访。

(五)进入路径标准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经期延长病(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2.患者同时具有其他疾病,但在治疗期间不需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本路径。

3.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腺肌症和卵巢巧克力囊肿、生殖器官炎症、等生殖器质性病变引起的月经失调患者,以及功能节育器引起者,不进入本路径。

4.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不进入本路径。

(六)中医证候学观察四诊合参,收集该病种不同证候的主症、次症、舌、脉特点。

注意证候的动态变化。

(七)门诊检查项目1.必须的检查项目(1)妇科检查(2)妇科超声2.可选择的检查项目:根据病情需要而定,如基础体温测定、内分泌检测、子宫内膜组织学检查、宫腔镜检查、血常规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治规范一、器质性疾病的AUB1. 有生育要求的器质性的AUB ①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下切割。

②子宫肌瘤:手术剔除或子宫动脉栓塞。

浆膜下肌瘤治疗参照功血治疗,药物治疗无效或合并不孕时进行手术治疗。

③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进行高效孕激素治疗3~6个月,以3个月为1个疗程,每疗程结束后经诊断性刮宫作病理检查。

④子宫腺肌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治疗或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商品名曼月乐)。

⑤子宫动静脉瘘:子宫动脉栓塞。

2. 无生育要求的器质性的AUB ①子宫内膜息肉:宫腔镜息肉切割术,为减少息肉复发或减少月经量,同时可行宫腔镜子宫内膜去除术,或宫腔镜息肉切割术后再放置曼月乐。

②子宫肌瘤:按肌瘤的位置、大小、数量决定治疗的方式。

药物治疗可减少出血,纠正贫血,或作为手术的前期治疗,或期待绝经后肌瘤缩小;子宫动脉栓塞可作为替代手术治疗的第二线治疗方法。

③子宫内膜非典型增生应行子宫切除术。

④子宫腺肌病:首选GnRHa治疗或宫内放置曼月乐或子宫内膜去除术。

治疗失败后行子宫切除术。

二、特发性AUB (包含功血)(一)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1.止血(1)性激素孕激素也称“子宫内膜脱落法”或“药物刮宫”,停药后短期即有撤退性出血,适用于血红蛋白>80 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用法如下:黄体酮:20~40 mg,肌内注射,1次/d,用药5 d左右。

地屈孕酮(达芙通):10 mg,2次/d,用药10 d。

口服微粒化孕酮(琪宁):每日200~300 mg,用药10 d。

醋酸甲羟孕酮(MPA):6~10 mg/d,用药10 d。

雌激素也称“子宫内膜修复法”,适用于出血时间长、量多致血红蛋白<80 g/L的青春期患者。

用法:苯甲酸雌二醇:初剂量3~4 mg/d,分2~3次肌内注射。

若出血明显减少,则维持;若出血量未见减少,则加量。

也可从6~8 mg/d开始。

出血停止3 d后开始减量,通常每3天以1/3递减。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最新版_诊疗指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_最新版_诊疗指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为24—35 d,经期持续2—7 d,平均失血量为20~60 ml。

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均属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异常子宫出血涵盖的范围较大,既包括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也包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功血有多种月经紊乱形式,且其内分泌机制不同。

目前,功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多样,且略显繁杂,因而就这一妇科常见病提出规范化诊断治疗原则十分必要。

一、功血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

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大类。

分类:1.无排卵型功血: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常见。

因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临床表现为出血失去规律性(周期性),间隔时长时短,出血量不能预计,一般出血时间长,不易自止。

出血频繁或出血多者可引起严重贫血甚至休克。

2.有排卵型功血:有周期性排卵,因此临床上仍有可辨认的月经周期。

有排卵型功血常表现为:(1)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80 ml。

常因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过高或前列腺素等血管舒缩因子分泌失调所致。

(2)月经间期出血:又可分为:①黄体功能异常:分黄体萎缩不全及黄体功能不全两类。

前者由于黄体萎缩过程延长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常在点滴出血后才有正式月经来潮,以后又常淋漓数日;后者因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黄体期缩短,临床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可稍增多。

黄体功能异常者常合并不孕或者流产。

②围排卵期出血:原因不明,可能与排卵前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出血期≤7 d,出血停止数天后又出血,量少,多数持续1—3 d,时有时无。

目前,国内尚无大样本量的关于功血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国外资料则集中在月经过多方面。

WHO资料显示,在育龄期女性中,19%有月经过多。

由于相关资料尚不多,有待更全面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最新版。诊疗指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最新版。诊疗指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新版。

诊疗指南月经周期、经期、经量与正常相比明显异常。

二)详细询问病史,包括月经史、生育史、手术史、用药史、家族史等。

三)妇科检查:包括外阴、、宫颈、子宫及附件的检查,以排除器质性疾病。

四)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甲状腺功能、血清β-hCG等。

五)影像学检查:包括B超、宫腔镜、子宫动脉造影等。

三、功血的治疗一)一般治疗:包括休息、营养、止血、输液等。

二)药物治疗:主要包括口服避孕药、黄体酮、前列腺素合成抑制剂等。

三)介入治疗:包括子宫动脉栓塞术、子宫内膜消融术等。

四)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动脉术等。

总之,对于功血的诊断治疗,应根据不同类型、不同病因、不同临床表现采取个体化的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同时,加强对功血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除外器质性疾病是诊断功血的关键。

在诊断功血时,应该与所有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包括生殖道、非生殖道、全身性疾病以及医源性出血相鉴别。

少数情况下,功血也可能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并存。

鉴别有无排卵及无排卵的病因是非常重要的。

有排卵型功血与无排卵型功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原则都有很大的不同。

可以通过测量基础体温、出血前5-9天的孕酮水平或适时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来鉴别。

对于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止血是首要的。

性激素是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首选。

孕激素治疗也称为“子宫内膜脱落法”或“药物刮宫”,适用于血红蛋白>80 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具体用法包括黄体酮、地屈孕酮、微粒化黄体酮胶囊和醋酸甲羟孕酮。

雌激素治疗也称为“子宫内膜修复法”,适用于出血时间长、量多致血红蛋白<80 g/L的青春期患者。

具体用法包括苯甲酸雌二醇、结合雌激素和戊酸雌二醇。

在各种雌激素治疗过程中,当血红蛋白增加至90 g/L以上后,必须加用孕激素治疗,以达到撤退性出血的目的。

3) 针对长期且严重的无排卵出血,可以使用第三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妈富隆)、孕二烯酮-炔雌醇(敏定偶)或复方醋酸环丙孕酮(达英-35)。

功能性子宫出血,五大治疗原则

功能性子宫出血,五大治疗原则

功能性子宫出血,五大治疗原则功能性子宫出血,简言之就是功血,是因内分泌功能失调引致,通常是由卵巢功能失调引发的出血,一旦患病,需及时入院诊疗,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很多女性想问了,功能性子宫出血到底要怎么治疗呢,它的治疗原则又是什么呢?不要着急,下面就一起了解功能性子宫出血的奇妙世界吧!功能性出血的表现功能性子宫出血常有不规则出血、经期紊乱及经期血量增多等表现,甚至有部分女性有大量出血症状。

依据是否排卵,功血包含无排卵型、排卵型,其中属前者较为多见,多见于青春期、更年期。

无排卵型功血表现月经结束一段时间后出现出血,无规律性,出血量、持续性尚不确定,部分病例仅存在经量则增多表现,出血量较大时可致贫血发生。

青春期功血:月经初潮,机体下丘脑-垂体系统正在发育阶段,因此月经初潮2年内,出现经期不规则的现象是正常的,可随时间恢复;假设出血时间长,引发头晕及心悸,提示性腺轴尚在发育时期,易受精神等因素影响。

更年期供血:较青春期功血,更年期功血更易发生,但此年龄阶段出现器质性病变的几率也很高,需做病理检查。

临床症状:闭经后出现出血,无规律性,且量、持续时间不确定;受雌激素刺激影响,子宫可能会稍微变大,质地较为软,宫颈存在透明粘液,一般呈羊齿状结晶。

采取子宫内膜活检,可见单纯性亦或是囊性增生,偶有不典型增生。

排卵型功血表现月经周期正常,亦或是经期前几日表现出少量出血,经期血量无变化。

此病一般发生于育龄期女性,产后及流产恢复期是高发期。

通常而言,育龄期女性性腺轴较为稳定,出现异常子宫出血,多为器质性病变,比如子宫肌瘤、炎症等,需立即入院就诊,包括黄体功能不全与萎缩不全两种。

黄体功能不全:由于排卵前雌激素异常分泌,使黄体发育不良导致萎缩,黄体发育不全,致分泌功能下降,导致孕酮分泌量过低。

经期前行子宫内膜活检,发现腺体分泌不均匀,间质水肿无典型性,黄体期较短,约为10d,因孕期不足,常有不孕亦或是早期流产。

黄体萎缩不全:此情况下黄体发育良好,其功能因黄体未能全面萎缩而持续很久,孕酮量较低,分泌时间有所延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诊疗规范内外生殖器无明显器质性病变,而是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紊乱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称为功血。

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及有排卵型月经失调两大类。

第一节无排卵型功血常见于青春期及围绝期妇女。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1.症状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出血,或先停经数月然后长时间持续出血。

乏力、心悸等贫血症状。

2.体征程度不等的贫血貌,妇科检查一般无特殊,子宫大小正常或稍大。

(二)辅助检查1.血常规、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网织红细胞、尿常规、肝、肾功能、胸片、血沉检查。

2.基础体温测定: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3.阴道脱落细胞卵巢雌激素水平测定(非出血期,未接受激素治疗)。

4.诊断性刮宫: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是明确诊断的最重要手段,多用于已婚者,未婚者如有必要可在麻醉下诊刮;在出血时刮宫,可达到诊断与止血的目的。

功血的子宫内膜呈增生期变化;围绝经期妇女还可有子宫内膜单纯性增生、复杂性增生、萎缩性子宫内膜。

5.B超:除外生殖器其他病变,并可测宫内膜厚度。

6.宫腔镜:必要时可直视下活检。

7.激素测定:放免法测血中FSH、LH、PRL、E2、P、T及甲状腺功能(T3、T4、TSH)、肾上腺皮质功能(血、尿皮质醇等)。

青春期功血FSH、LH均低,围绝经期FSH升高。

(三)鉴别诊断1.生殖道器质性病变:阴道、宫颈恶性肿瘤,子宫肌瘤,子宫内膜癌,滋养细胞肿瘤均可有阴道不规则出血,由病史、检查可以诊断,最终确诊依靠病理检查确诊。

2.全身性疾病:肝病、血液病、甲状腺、肾上腺、垂体疾病等均可以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及血液化验可以诊断。

3.性激素使用不当:患者近期有使用性激素史,使用不当可以引起阴道不规则出血。

【治疗原则】青春期患者可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围绝经期患者应止血,调整周期。

(一)一般治疗注意休息,加强营养,给宫缩药(麦角新碱或缩宫素),止血药,根据贫血程度给予补血药,必要时输血。

中医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中医妇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诊疗规范诊疗指南2023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女月经周期紊乱,子宫出血的量和性质改变,经检查无生殖系统器质性病变者,统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妇科疾病中,是比较常见的一个病症。

中医学称为“崩漏”。

其出血多、势急的称“崩”;出血少、势缓的称“漏工在发病过程中,两者可以互相转化,因此“崩漏”并称。

本病发于青春期多因肾气未充;发于围绝经期则因肾气渐衰,以致冲任不固,气血失调;育龄期多由七情内伤,感受热邪,或忧思过劳,或瘀阻冲任、血不归经。

诸种因素,导致肾、肝、脾功能失调,冲任不固而发病。

【诊断】1.详询病史包括年龄、初潮及月经情况、婚产史、避孕方式、发病诱因、既往病史。

2.体格检查注意发育、营养状况,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紫瘢,血压脉搏。

3.妇科检查出血期间消毒后检查,除外与妊娠、炎症、肿瘤有关的出血。

4.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血小板,出、凝血时间,网织细胞计数,肝功能;血中E2、P、FSH、LH、PRL、T、TSH、T3、T4等。

5.超声检查观察卵泡发育、排卵、黄体情况,排除肿瘤等因素。

6.子宫内膜病理学检查月经前1〜2天或行经头6小时内行诊刮术,监测有无排卵;行经第5天诊刮,根据病理可分清类型,具有诊断、治疗双重意义。

围绝经期应分段诊刮为宜。

7.自测基础体温,分析其波动情况。

【治疗】一、辨证论治崩漏有虚实之分。

虚证以气虚为主,实证以血热、瘀滞为多见。

治疗根据“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原则,采用止血清热、益气化瘀、调理脾胃等方法。

总之,治崩宜固涩升提,不宜辛温行血;治漏宜养血调气,不可偏于固摄。

血止后,应以补肾调周为主,恢复正常月经周期。

1.血热证经血非时而下,量多如崩或淋漓不净,色深红,质黏,或夹血块,伴烦热、口渴、大便艰、小便黄,舌质红,苔色黄,脉数。

治法:清热凉血,固经止血。

方药举例:清热固经汤加减。

焦桓子6~9g,生黄苓5~10g,生地12g,制龟甲15〜30g,地榆12g,黄柏5〜10g,大、小蓟各15g,生甘草3g,煨牡蛎18〜30g,阿胶(悻化)10g°加减:兼见心烦易怒、口苦干、小腹痛等瘀滞症状的去牡蛎;酌加丹参10g,失笑散(包)10g;或震灵丹10g,分吞。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诊断与治疗PPT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病诊断与治疗PPT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 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治疗疾病
护理要点
保持良好的生活 习惯,避免过度 劳累和熬夜
保持良好的饮食 习惯,避免辛辣 刺激性食物
保持良好的心理 状态,避免过度 紧张和焦虑
诊断方法
病史采集
询问患者年龄、月经史、生育史等基本 信息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疾病,如高血压、 糖尿病等
询问患者是否有家族史,如家族中有无 类似疾病
了解患者是否有药物过敏史,如对某些 药物过敏
了解患者是否有手术史,如子宫切除等
了解患者是否有其他症状,如腹痛、发 热等
体格检查
询问病史:了解患者月经周期、出血量、持续时间等 妇科检查:观察子宫、卵巢、阴道等器官情况 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凝血功能、激素水平等 影像学检查:B超、CT、MRI等,了解子宫内膜、肌层、卵巢等器官情况
宫腔镜检查:观察子宫内膜 病变情况,排除解激素水 平,判断内分泌失调情况
凝血功能检测:了解凝血功 能,排除凝血功能障碍
超声检查:了解子宫内膜厚 度、形态和血流情况
病理检查:获取子宫内膜组织, 进行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
诊断标准
病史:询 问患者月 经周期、 经期、经 量、经色 等
激素类药物:如雌 激素、孕激素等, 用于调节激素水平, 改善症状
抗凝血药物:如肝 素、华法林等,用 于预防血栓形成
抗纤溶药物:如氨 甲环酸等,用于抑 制纤溶酶活性,减 少出血
手术治疗
手术目的:切除病变组织,恢复正常生理功能 手术方式:包括子宫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内膜切除术等 手术适应症:适用于病情严重、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的患者 手术风险:包括出血、感染、术后粘连等并发症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要怎么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要怎么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要怎么治疗近些年,受社会环境及生活压力的影响,女性群体当中存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问题的人口数目越来越大,这也意味着此种疾病给女性健康带来的危害也在逐渐提升。

当然,医疗技术在不断提升的过程中,也给此种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多样化的治疗方式。

本篇文章我们就首先简要介绍一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这种疾病,基于基本介绍了解一下关于这种疾病的治疗手段。

1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相关介绍在多种常见的妇科疾病当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也是常被提及的一种,此类患者自身神经分泌功能存在显著障碍,这一障碍影响到了内外生殖器官,甚至是全身各处,导致无器质性病变出现,最终反映为子宫异常出血现象,也将这一症状简称作是“功血”。

女性独特的女性性征之一就体现在每个月规律的月经上,月经的规律性不仅表现在每月一次,同时还有规律的月经量和月经持续期,但当机体遭受到了环境中或者是身体上的一定刺激,这些刺激被大脑神经中枢系统接收之后即会做出相关的一系列反馈,反馈机制涉及下丘脑——垂体——卵巢,导致卵巢调节功能出现问题,致使靶细胞效应发生异常反应,所表现出的显著症状即是月经规律性被打乱,譬如月经失调、月经量变化、月经延迟等。

所以在此提醒,女性朋友如果有发现自己近期出现了异常的月经症状,就做好要到医院去进行相关检查。

2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手段分析从总体上来看,针对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的治疗原则,基本没有发生明显的改变,治疗主要体现在药物使用种类的选择、给药方式的确定以及手术治疗方式的改进等几大方面。

2.1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药物治疗从当前所应用的几大临床治疗手段来看,药物治疗是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最主要的治疗方法也是比较常见的治疗方法,尤其适用于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群体,甚至可以说药物治疗是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唯一的治疗方法。

性激素类药物与可以起到辅助止血功效的药物是临床治疗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主要应用药物种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临床诊断治疗指南(草案)正常妇女的月经周期为24—35 d,经期持续2—7 d,平均失血量为20~60 ml。

凡不符合上述标准的均属异常子宫出血(abnormal uterine bleeding)。

异常子宫出血涵盖的范围较大,既包括器质性疾病所致的异常子宫出血也包括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

功血有多种月经紊乱形式,且其内分泌机制不同。

目前,功血的临床处理方法多样,且略显繁杂,因而就这一妇科常见病提出规范化诊断治疗原则十分必要。

一、功血的定义及分类定义:功血是由于生殖内分泌轴功能紊乱造成的异常子宫出血。

分为无排卵型功血和有排卵型功血两大类。

分类:1.无排卵型功血:青春期及绝经过渡期常见。

因下丘脑一垂体-卵巢轴发育不完善或卵巢功能下降导致无周期性排卵,临床表现为出血失去规律性(周期性),间隔时长时短,出血量不能预计,一般出血时间长,不易自止。

出血频繁或出血多者可引起严重贫血甚至休克。

2.有排卵型功血:有周期性排卵,因此临床上仍有可辨认的月经周期。

有排卵型功血常表现为:(1)月经过多:指月经周期规则、经期正常,但经量>80 ml。

常因子宫内膜纤溶酶活性过高或前列腺素等血管舒缩因子分泌失调所致。

(2)月经间期出血:又可分为:①黄体功能异常:分黄体萎缩不全及黄体功能不全两类。

前者由于黄体萎缩过程延长引起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临床表现为经期延长,常在点滴出血后才有正式月经来潮,以后又常淋漓数日;后者因黄体期孕酮分泌不足,黄体期缩短,临床表现为周期缩短,经量可稍增多。

黄体功能异常者常合并不孕或者流产。

②围排卵期出血:原因不明,可能与排卵前后激素水平波动有关。

出血期≤7 d,出血停止数天后又出血,量少,多数持续1—3 d,时有时无。

目前,国内尚无大样本量的关于功血的流行病学统计资料,国外资料则集中在月经过多方面。

WHO资料显示,在育龄期女性中,19%有月经过多。

由于相关资料尚不多,有待更全面的临床观察和相应的流行病学研究。

二、功血的诊断(一)诊断依据功血的诊断须根据病史、身体检查和相应的辅助检查综合得出。

1.病史:包括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避孕措施、是否存在引起月经失调的内分泌疾病或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病史,以及近期有无服用干扰排卵的药物或抗凝药物等,还应包括已进行过的检查和治疗情况。

仔细询问患者的月经情况,了解出血类型是鉴别功血与其他异常子宫出血的最主要依据。

2.身体检查:检查有无贫血、甲状腺功能低减、甲状腺功能亢进、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出血性疾病的阳性体征。

妇科检查应排除阴道、宫颈及宫体病变;注意出血来自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面局部还是来自宫颈管内。

3.辅助检查: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常可做出功血的初步诊断。

辅助检查的目的是鉴别诊断和确定病情严重程度及是否有合并症。

辅助检查主要包括:(1)全血细胞计数:确定有无贫血及血小板减少。

(2)凝血功能检查: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出凝血时间等,排除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

(3)尿妊娠试验或血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B亚单位(B.hCG)检测:除外妊娠。

(4)盆腔超声检查:,解子宫内膜厚度及回声,以明确有无官腔占位性病变及其他生殖道器质性病变等。

(5)基础体温(BBT)测定:不仅有助于判断有无排卵,还可提示黄体功能不全(体温升高天数≤1 1 d)、黄体萎缩不全(高相期体温下降缓慢伴经前期出血)。

当BBT呈双相,月经间期出现不规则出血时,可鉴别出血是发生在卵泡期、排卵期或黄体期。

(6)激素水平测定:适时测定孕酮水平可确定有无排卵及黄体功能,测定甲状腺素水平可迅速排除甲状腺功能异常,测定催乳素及其他内分泌激素水平以利于鉴别诊断。

(7)诊断性刮宫或官腔镜下刮宫:当异常子宫出血病程超过半年,或超声检查发现子宫内膜厚度>12 mm,或患者年龄>40岁时,首次就诊可考虑采用诊断性刮宫或官腔镜下刮宫,以了解子宫内膜情况。

(二)诊断流程功血的诊断应按照下列步骤进行。

见图1。

1.确定异常子宫出血的模式:月经周期、经期、经量都异常为不规则出血。

月经问期出血是指两次正常月经之间有点滴出血,可分为卵泡期出血、围排卵期出血和黄体期出血。

2.除外器质性疾病:这是诊断功血的关键。

功血应该与所有引起异常子宫出血的器质性疾病,包括生殖道、非生殖道、全身性疾病以及医源性出血相鉴别。

少数情况下功血也可与无症状的子宫肌瘤并存。

3.鉴别有无排卵及无排卵的病因:有排卵型功血与无排卵型功血的病理、生理变化及处理原则都有很大的不同。

根据BBT、出血前5—9 d的孕酮水平或适时取子宫内膜进行病理检查即可鉴别。

三、功血的治疗(一)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1.止血(1)性激素: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首选应用性激素。

1)孕激素:孕激素治疗也称“子宫内膜脱落法”或“药物刮宫”,停药后短期内即有撤退性出血,适用于血红蛋白>80 g/L、生命体征稳定的患者。

具体用法如下:①黄体酮:20一40 mg,肌内注射,每日1次,共3~5 d。

②地屈孕酮(其他名称:达芙通):10 mg,口服,每日2次,共10 d。

③微粒化黄体酮胶囊(其他名称:琪宁):200—300 mg,口服,每日1次,共10 d。

④醋酸甲羟孕酮(MPA):6—10mg,口服,每日1次,共10天。

2)雌激素:雌激素治疗也称“子宫内膜修复法”,适用于出血时间长、量多致血红蛋白<80 g/L的青春期患者。

具体用法如下:①苯甲酸雌二醇:初始剂量3—4 mg/d,分2—3次肌内注射,若出血明显减少,则维持;若出血量未见减少,则加量,也可从6—8 mg/d开始,每日最大量一般不超过12 mg。

出血停止3 d后开始减量,通常以每3天递减1/3量为宜。

②结合雌激素:25 mg,静脉注射,可4—6 h重复1次,一般用药2—3次;次日应给予结合雌激素(其他名称:倍美力)3.75—7.5 mg/d,口服,并按每3天递减1/3量为宜。

也可在24~48 h内开始用口服避孕药。

③结合雌激素:每次1.25 mg或戊酸雌二醇(其他名称:补佳乐)每次2 mg,口服,每4~6小时1次,血止3 d后按每3天递减1/3量为宜。

各种雌激素治疗过程中,当血红蛋白增加至90 g/L以上后,均必须加用孕激素治疗,以达到撤退性出血的目的。

3)复方短效口服避孕药:适用于长期而严重的无排卵出血。

目前使用的是第3代短效口服避孕药,如去氧孕烯.炔雌醇(其他名称:妈富隆)、孕二烯酮.炔雌醇(其他名称:敏定偶)或复方醋酸环丙孕酮(其他名称:达英-35),用法为每次1—2片,每8~12小时1次,血止3 d后逐渐减量至每天l片,维持至第21天本周期结束。

4)高效合成孕激素:高效合成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萎缩。

从而达到内膜萎缩和止血目的,此法不适用于青春期患者。

炔诺酮(其他名称:妇康片,0.625 mg/片)治疗出血量较多的功血时,首剂量为5 mg,每8小时1次,血止2~3 d后,每3天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为每天2.5—5.0 mg;持续用至血止后21 d停药,停药后3—7 d发生撤退性出血。

也可用左炔诺孕酮1.5—2.25 mg/d,血止后按同样原则减量。

(2)刮宫术:刮宫可迅速止血,并具有诊断价值,可了解子宫内膜病理变化,除外恶性病变。

对于绝经过渡期及病程长的育龄期妇女应首先考虑使用刮宫术,对未婚、无性生活史的青少年,除非要除外内膜病变,不轻易选择刮宫术,仅适于大量出血且药物治疗无效需立即止血,或需要行子宫内膜组织病理学检查者。

对于B超检查提示官腔内异常者可在宫腔镜下刮宫,以提高诊断的准确率。

(3)辅助治疗:一般止血药包括氨甲环酸(其他名称:妥塞敏)每次1 g,每天2—3次,或酚磺乙胺(其他名称:止血敏)、维生素K等。

1)丙酸睾酮:具有对抗雌激素的作用,可减少盆腔充血和增加子宫张力,减少子宫出血,并有协助止血作用。

2)矫正凝血功能:出血严重时可补充凝血因子,如纤维蛋白原、血小板、新鲜冻干血浆或新鲜血。

3)矫正贫血:对中、重度贫血患者在上述治疗的同时,可给予铁剂和叶酸治疗,必要时输血。

4)抗炎治疗:对出血时间长,贫血严重,抵抗力差或有合并感染临床征象者,应及时应用抗生素2.调节月经周期采用上述方法达到止血目的后,因病因并未去除,停药后多数患者可复发,需采取措施控制周期,防止功血再次发生。

(1)孕激素:可于撤退性出血第15天起,使用地屈孕酮10—20 mg/d,共10 d,或微粒化黄体酮胶囊200—300 mg/d,共10 d,或MPA 4—12 mg/d,分2—3次口服,共10—14 d。

酌情应用3—6个周期。

(2)口服避孕药:口服避孕药可很好地控制周期,尤其适用于有避孕需求的患者。

一般在止血用药撤退性出血后,周期性使用口服避孕药3个周期,病情反复者可酌情延长至6个周期。

应用口服避孕药的潜在风险应予注意,有血栓性疾病、心脑血管疾病高危因素及40岁以上吸烟的女性不宜应用。

(3)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如孕激素治疗后不出现撤退性出血,考虑是否内源性雌激素水平不足,可用雌、孕激素序贯疗法。

绝经过渡期患者伴有绝经症状且单纯孕激素定期撤退不能缓解者,按《绝经过渡期和绝经后激素治疗临床应用指南修订草案(2006版)》…处理。

(4)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可有效治疗功血,原理为在官腔内局部释放左炔诺孕酮,抑制子宫内膜生长。

3.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不宜用药、无生育要求的患者,尤其是不易随访的年龄较大者及内膜病理为癌前病变或癌变者,应考虑手术治疗。

(I)子宫内膜去除术:适用于激素等药物治疗无效或复发者,尤其适用于无生育要求的有排卵型月经过多患者,并可同时剔除黏膜下子宫肌瘤(2)子宫全切除术。

(二)有排卵型功血的治疗1.月经过多的治疗(1)药物治疗:1)止血药:氨甲环酸口服每次1 g,每天2—3次,可减少经量54%;经量<200 ml者,应用后92%的患者经量<80 ml,无栓塞性疾病增加的报道。

不良反应为轻度恶心、头晕、头痛等。

也可应用酚碘乙胺、维生素K等。

2)官腔放置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放置后,该系统可在官腔内释放左炔诺孕酮20ug/d,有效期一般为5年。

使用该系统过程中,经量可明显减少,20%一30%的使用者可出现闭经,但使用的最初6个月可能发生突破性出血。

左炔诺孕酮官内缓释系统副作用少。

3)高效合成孕激素:使用高效合成孕激素可使子宫内膜萎缩。

(2)手术治疗:子宫内膜去除术、子宫全切除术或子宫动脉栓塞术。

2.月经间期出血的治疗:建议先对患者进行1—2个周期的观察,测定BBT,明确出血类型,排除器质性病变,再进行干预。

(1)围排卵期出血:止血等对症治疗。

(2)经前期出血:出血前补充孕激素或hCG,卵泡期应用枸橼酸氯米酚促排卵以改善卵泡发育及黄体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