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教案

合集下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薛晓红)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薛晓红)

(四)教具(图、表、模型、幻灯、薄膜、录像及 CAI 等) :
(五)示教要求
可介绍不同类型的功血病理让学生自己分析作出诊断和治疗方案
(六)复习与思考题
1. 无排卵型功血的临床表现? 2. 无排卵型功血的子宫内膜组织学特点及出血机理? 3. 功血的治疗原则
(七)参考书及文献
实用妇科内分泌学 妇产科学
2
二、教学要求(掌握、熟悉、了解的具体内容等)
掌握功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 掌握功血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措施 熟悉功血的分类,病因及出血机理 熟悉各类功血的临床表现和特征 了解各类功血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
三、教学方案
(一)讲课提纲及时间分配 介绍功血的概念及分类(5 分钟) 讲解正常子宫内膜脱落及止血机制, 以便于解释异常出血的原因, 从而使学生能够理解 本病的病因及病理生理(20 分钟) 简单介绍功血的子宫内膜的病理类型及各型特点和临床意义(10 分钟) 介绍功血常见的临床表现(5 分钟) 重点介绍功血的诊断方法和标准及其常见的鉴别诊断(20 分钟) 着重讲解各类功血的治疗原则和方法,包括各钟治疗方法的适应症(20 授课题目 授课对象 妇产科(产) 姓名 薛晓红 职称 节次 授课日期 副主任医师 第十六章第三 节 06-04-17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临床医学专业 03 级七年制(3、4)班
一、教学目的
让学生们理解功血的分类,病因及出血机理,熟悉各类功血的临床表 现和特征。掌握功血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并熟练掌握功血的治疗原则 与治疗措施。
1
(二)重点和难点
难点是如何使学生能够理解正常子宫内膜脱落及止血机制和异常子宫出血的原因。 重点在于让学生如何掌握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三)中文和英文关键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dysfunctional uterine bleeding,DUB) 子宫内膜增生症(endometrial hyperplasia) 不典型性增生(atypical hyperplasia) 排卵性功血(ovulatory menstrual dysfunction) 黄体功能不足(luteal phase defect, LPD)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irregular shedding of endometrium)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培训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培训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一般治疗预防感染4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2
药物治疗 - 功血的一线治疗
治疗原则
• 青春期及生育年龄无排卵性功血:
﹣ 止血、调整周期、恢复排卵
• 绝经过渡期功血:
﹣ 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子宫内膜 病变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药物治疗-功血的一线原则能失调性子宫出
43
青春期功血治疗目的
宫内膜癌高危因素的患者
子宫内膜活组织检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9辅助检查(1)子宫内膜取样3功能失调性出血
38
辅助检查
(2)盆腔B型超声检查 (3)宫腔镜检查 (4)基础体温呈单相型 (5)激素测定月经周期黄体期合适时间(第21日)
测定 血孕酮值,若其浓度≥3ng/ml提示近期有排卵 测定血睾酮、催乳激素水平及甲状腺功能以排除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简称:功血 指内外生殖器官及全身无器质
性病变、由调节生殖的神经内 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 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强调: 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垂体-
卵巢轴(HPOA)的神经内分泌 调控异常 或卵巢或子宫内膜或肌层局部 调控功能异常
超声、宫腔镜、凝血功能、肝肾功能、妊娠实 验、宫颈检查) 评估有无合并症(贫血、血常规) 明确有无排卵(基础体温、激素测定)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8辅助检查目的:3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7
辅助检查
(1)子宫内膜取样 诊断性刮宫
目的:止血,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 适应证:年龄大于35岁、药物治疗无效或存在子
8
9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修医生教学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修医生教学
子宫全切除术后,患者需接受长期的 激素替代治疗,以维持正常的卵巢功 能和生殖健康。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
• 其他非药物治疗方法包括内分泌治疗、介入治疗和中医治疗等。 这些方法适用于不同程度和不同类型的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 者,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
04 病例分享与讨论Fra bibliotek典型病例介绍
雄激素
雄激素可减少子宫出血量, 但需谨慎使用,以免引起 男性化副作用。
非激素治疗
止血药
如氨甲环酸等,可用于减少出血量,但需注意药物的副作用 和禁忌症。
抗炎药
对于因炎症引起的子宫出血,可适当使用抗炎药进行治疗。
药物治疗的副作用与注意事项
激素治疗副作用
长期使用激素治疗可能引起肥胖、乳房胀痛、阴道干燥、头痛等副作用,还可能 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
保健知识
了解月经周期
正常的月经周期为21-35天,平均为28天。了解自己的月经周期, 有助于及时发现异常出血。
注意经期卫生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卫生巾,避免细菌感染。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
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可能影响内分泌,引发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
学会观察出血情况
患者应学会观察自己的出 血情况,如出现异常出血 应及时就医。
分类
分为无排卵性和有排卵性两大类。
病因与病理生理
病因
主要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 异常有关,常见原因包括应激、 体重异常、早绝经等。
病理生理
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 异常,导致雌激素水平不稳定,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引起子宫 异常出血。
临床表现与诊断
临床表现
常见症状包括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 短不一、经量不定或增多,甚至大量 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介绍培训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介绍培训课件

药物治疗方法
止血药
使用止血药如氨甲环酸、维生素K等,可迅速止血 。
激素类药物
使用激素类药物如孕激素、雌激素等,可调整月 经周期和减少经量。
中药调理
使用中药进行调理,可改善内分泌功能和促进子 宫恢复。
手术治疗方法
刮宫术
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疑似有子宫内膜病变的患者,可采用刮宫术 进行诊断和治疗。
子宫内膜切除术
REPORTING
患者教育内容
疾病知识
向患者解释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原因、症状、治疗方法和预防措 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和理解。
生活方式调整
指导患者改善生活方式,如保持规律作息、合理饮食、避免过度劳 累和精神压力等,以减少出血的诱因。
药物治疗知识
向患者详细介绍药物治疗的目的、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强调遵医 嘱用药的重要性。
2023
PART 03
实验室检查与辅助诊断
REPORTING
激素水平检测
血清性激素测定
通过测定血清中雌二醇(E2)、孕酮 (P)、睾酮(T)等性激素水平,了 解卵巢功能及黄体功能,有助于诊断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尿妊娠试验
甲状腺功能检查
甲状腺功能异常也可能导致月经失调 ,因此需要进行甲状腺功能检查以排 除此类原因。
发病率: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妇科常见病,约占妇科门诊 患者的10%。
发病原因及机制
精神因素
如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等精神 创伤使大脑皮层功能紊乱。
环境因素
气候骤变、过度劳累等可能影响 神经内分泌调节。
发病原因及机制
• 营养因素:贫血、营养不良等可能影响激素合成和代谢。
发病原因及机制
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失调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教材教学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教材教学课件

药物介绍
包括黄体酮、孕酮、雌激素、 GnRH激动剂等。
预防措施和建议
1 饮食保健
2 护理保健
保证营养均衡,适当限制大鱼大肉等易上 火食物,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等富含维生 素的食物。
保持心情愉悦、生活规律、适当锻炼身体、 避免情绪波动和紧张等。
3 规律生活
4 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熬夜、情绪激动和 饮酒等不良生活习惯。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在这个医学教材教学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症状、诊断、治疗方法以及预防措
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医 学知识以及如何有效地预防控 制和治疗这个常见的妇科问题。
掌握子宫出血的基本知识,了 解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 治疗和预防措施。
如果出现异常月经及子宫出血症状,应及 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避免延误治疗。
总结和展望
总结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 症状多样,治疗方法有药物和手术两种方案。
展望
随着医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未来我们有望开发 出更多更有效的治疗手段和方法,使更多患者 受益。
学习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专 业知识,减少疾病带来的危害, 提升生命质量。
定义和症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宫腔内膜周期性或不规则出血,没有器质病 变,多发生于育龄期,常伴有不规则月经、 反复流产等症状。
病因
内分泌失调、精神压力、生活环境改变和生 殖系统疾病等都是引起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的可能原因。
常见症状
月经量多、月经期长、經期不规则或不停经, 有可能伴随疼痛、贫血、乳腺疼痛等症状。
诊断方法
诊断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需要进行详细的病 史调查、体格检查和相关检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修医生教学ppt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进修医生教学ppt课件

通过病史、体格检查、必要 的实验室和影像学检查进行 诊断。
治疗
包括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和 介入治疗等。
预防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定期 进行妇科检查,及时发现并 治疗相关疾病。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研究DUB的发病机制, 为治疗提供更多靶点。
加强DUB的预防和早期筛 查,降低发病率和并发症。
探索新的治疗方法,提高 治疗效果和患者生活质量。
如子宫内膜息肉、子宫肌瘤、 子宫内膜癌等生殖器官器质性 病变可能导致子宫出血。
全身性疾病
如血液病、肝病、内分泌疾病 等全身性疾病也可能引起子宫 异常出血。
其他因素
如精神压力、不良生活习惯、 药物副作用等也可能影响内分
泌,导致子宫异常出血。
病理生理
黄体功能不全
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 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 不良,引起月经周期缩短、经期 延长等异常出血。
治疗建议
重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需 接受紧急治疗,包括大量输血、 刮宫治疗等。对于严重宫腔病变 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同时,需要关注患者的心理健康, 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
06
预防和康复
预防措施
定期检查
建议女性定期进行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 并处理子宫出血等相关问题。
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要点三
治疗建议
中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患者可采用 药物治疗、刮宫治疗或宫腔镜手术等 方法。药物治疗包括口服避孕药、黄 体酮等;刮宫治疗可迅速止血;宫腔 镜手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或严重宫 腔病变的患者。
病例三:重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总结词
重度失血,周期极度紊乱,出现 严重贫血和并发症
详细描述
重度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表现为 月经周期极度紊乱,月经量极大 或极小,可能导致严重贫血和其 他并发症,如感染、不孕等。患 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 学课件)
欢迎!本课件将详细介绍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各个方面,包括定义、病因、 症状、诊断方法、治疗方法、并发症以及预防措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定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是指由于卵巢功能异常而导致子宫内膜周期性脱落和出 血的一种疾病。常见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不规律,,改善子宫内膜的状态。
2
手术治疗
如果药物治疗无效,可能需要行手术治疗,如子宫刮片或热消融术。
3
综合治疗
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的结合使用,针对不同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并发症
贫血
由于经量过多,导致贫血风险增加。
生育问题
可能导致排卵异常,影响生育能力。
心理压力
2 经量增多
每次月经出血的量明显增 多,超过正常范围。
3 月经时间延长
经期超过七天,甚至更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诊断方法
宫腔镜检查
通过宫腔镜观察子宫内膜是否异 常。
盆腔超声检查
检查子宫和卵巢的形态和结构。
子宫腔刮片或活组织检查
获取子宫内膜组织进行病理学检 查。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方法
1
药物治疗
内分泌失调
卵巢功能紊乱引起雌激素和 孕激素不平衡,导致子宫内 膜过度增生。
生活方式因素
压力、饮食、运动等生活方 式因素可能对激素水平产生 影响,导致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
其他疾病
甲状腺疾病、子宫肌瘤等疾 病也可能引起功能失调性子 宫出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症状
1 不规律的月经
月经周期不固定,间隔时 间长短不一。
长期形成的月经不规律给患者带来心理负担。
预防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措 施

妇产科学第35章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妇产科学第35章生殖内分泌疾病第一节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3、生殖道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子 宫肌炎等。
4、生殖道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绒 毛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八 治疗
1.一般治疗 2.药物治疗
–性激素 –一般止血药
3.手术治疗
1.一般治疗:
应加强营养,可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 白质,贫血严重者尚需输血。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Anovulatory functional bleeding
一 病因
外界因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 环境和气候骤变、过度劳累
机体内部: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 代谢紊乱。
二 病理生理
青春期: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功能未臻成熟。 绝经期:由于卵巢功能衰退
单一雌激素刺激:雌激素撤退性出血和雌 激素突破性出血。
2.体格检查:全身检查、妇科检查等,以 除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
异常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
①月经过多:周期规则.但经量过多(> 80ml)或经期延长(> 7日);
②月经频发:周期规则,仅短于21日; ③子宫不规则出血:周期不规则,经期
长而经量不太多; ④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
GnRH 促性腺激素释 放激素
– FSH-RH – LH-RH
FSH 卵泡刺激素 LH 黄体生成激素 E 雌激素 P 孕激素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目的和要求
l.了解功血的病因及子宫内膜的病理变 化。
2.熟悉功血各类型的临床特征,常用诊 断方法及鉴别诊断要点。
3.熟悉无排卵型功血的治疗原则。 4.掌握功血的定义及分类。
炔诺酮5mg q6h,血止后逐渐减至维持量 5mg∕d×20d
2)雌激素:适用于内源性雌激素不 足者,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不论应 用何种雌激素,血止后2周始加用孕 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培训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培训课件

3
无排卵性功血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4
病因
• 凡能干扰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系统功能完整 性的任何体内外因素,均可导致促性腺激 素或卵巢激素释放或调节的暂时性变化而 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 精神过度紧张、忧伤、恐惧、环境及气候 改变、全身疾病。营养不良、贫血、代谢 紊乱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5
发病机理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1
定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它是由 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 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 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2
分类
•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青春性功血 更年性功血
• 排卵性月经失调 黄体功能不足 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26
鉴别诊断
4.生殖道肿瘤 良性: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瘤、子宫 内膜异位症等。
恶性:子宫内膜癌、葡萄胎、宫颈癌、 绒癌等。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27
治疗
原则:出血阶段应迅速有效地止血及纠正贫血,防 治感染。血止后应尽可能明确病因,并根据病因 进行治疗,选择合适的方案控制月经周期或诱导 排卵,预防复发及远期并发症。 青春期功血: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 围绝经期功血:止血、调整周期、减少月经量。
• 增生期子宫内膜 • 萎缩型子宫内膜
腺囊型增生 腺瘤型增生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12
正常增生期内膜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妇科
13
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 子宫内膜增生过长 简单型增生过长 复杂型增生过长 不典型增生过长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课件

预后与总结
1 大多数病例可治愈
适当的治疗和生殖保健方案可改善预后
2 关注早期诊断和治疗
及早干预可预防并减少并发症
3
手术治疗
子宫切除术和子宫动脉栓塞术等
手术治疗
微创手术
腹腔镜手术,减少创伤和恢复时 间
子宫切除术
切除子宫,治疗严重的功能失调 性子宫出血
子宫动脉栓塞术
通过堵塞血流减少出血
生殖保健方案
1
家庭计划
提供合适的避孕咨询和服务
2
生殖教育
宣传和教育关于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知识
3
妇女健康支持
关注妇女的整体身心健康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 课件
欢迎来到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医学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功能失调性子宫出 血的机制、病因学、诊断和治疗选项等重要内容。
机制和定义
1 子宫内膜失调
2 激素不平衡
异常子宫内膜增生导致周期性出血
雌激素和孕激素的相对水平失衡引起出血
病因学
卵巢功能异常
卵巢功能紊乱导致月经周期失调
子宫肌瘤
肌瘤的位置和大小可能导致出血
子宫内膜异位
子宫内膜异位部分受激素影响,引起异常出血
诊断
1 详细病史询问
了解月经周期、出血量和其他症状
3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测激素水平和其他相关参数
2 体格检查
包括妇科检查和生殖系统评估
治疗选项
1
非手术治疗
口服避孕药和其他药物来调节激素平衡
微创介入
2
经阴道子宫内膜消融或经导管栓塞治疗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课件
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课件
目录
01.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概述 02.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治疗 03.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预防 04.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的案例
分析
1
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概述
概念及分类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由于内分泌功能紊乱引起的子宫出血,包括无 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和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4
辅助治疗
心理治疗:缓解患者的焦虑 和紧张情绪
生活方式调整:保持良好的 作息和饮食习惯
药物治疗:使用激素类药物 进行治疗
手术治疗:对于病情严重的 患者,可以考虑手术治疗
3
功能失调性子宫 出血的预防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免熬夜和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饮酒 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避免过度焦虑和紧张 保持良好的运动习惯,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避免接触有害物质,如吸烟、吸毒等 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治疗疾病
02
03
04
雌激素类药物: 用于调整月经周
期,减轻症状
抗纤溶药物:用 于预防和治疗子
宫内膜异位症
手术治疗
1
手术适应症:药物治 疗无效、病情严重、 有生育要求等
3
手术风险:出血、感 染、术后粘连等
手术方式:子宫切除术、 子宫肌瘤切除术、子宫 内膜切除术等
2
术后护理:注意休息、 避免剧烈运动、定期 复查等
无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由于卵巢功能失调引起的子宫出血, 包括青春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更年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等。
有排卵性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指由于黄体功能不足或子宫内膜不规则 脱落引起的子宫出血,包括黄体功能不足性子宫出血、子宫内膜不规则 脱落性子宫出血等。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教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教案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

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临床表现(1)无排卵排卵发生率多见少见年龄青春期绝经前期生育年龄月经周期紊乱常有停经规则频发、或正常,易流产;隔长经中期腹痛无可有经前症状无可能有(腹胀、乳胀、情绪波动)痛经少见多见临床表现(2)无排卵排卵贫血多见少见BBT 单相双相上升慢、升幅低、时间短、下降慢宫颈粘液后半期羊齿状结晶仅见椭圆体(后半期)内膜经前内膜为增生期经前:内膜分泌不良或增生过长月经D5:仍有分泌反应尿孕二醇后半期孕二醇<1ng/24h 孕二醇>2ng/24h血孕酮后半期孕酮<3ng/ml 孕酮>3ng/ml一、无排卵性功血【病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继而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

【病理生理】正常月经是基于排卵后黄体生命期的结束,雌激素和孕酮的撤退,使子宫内膜皱缩坏死而脱落出血。

在青春期,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

因此,成批的卵泡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生退行性变,形成闭锁卵泡,不能正常排卵。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终至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是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而引起的。

分为:1.雌激素撤退出血2.雌激素突破出血。

★雌激素撤退出血在单一雌激素的持久刺激下,随着一批卵泡闭锁,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内膜因失去激素支持而剥脱出血,正如外源性雌激素应用撤退后所引起的出血。

学习妇科小讲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学习妇科小讲课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
•药物治疗—促进排卵 *常用药:氯底酚胺、HCG等。
*适用:青春期和生育期 *方法:氯底酚胺于周期的第5天开始,
50mg/天连用 5天,连续使用 3个周期。
处理原则
▪无排卵型功血 •手术治疗—止血
*刮宫止血 *适用:围绝经期 *优点: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
处理原则
外因:环境、气候的改变。
病 ▪排卵因型功血
•特征 卵巢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 表现为黄体发育不全和黄体萎缩不全。
•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 分泌不足或FSH、LH分泌比例失调所致。
子宫内膜的病理变化
无排卵型功血 卵巢不排卵
雌激素
子宫内膜增生症 增生期 萎缩型 子宫内膜 子宫内膜
临 床 表 现
辅助检查 无排卵型功血 排卵型功血
宫颈粘液 整个周期中 结晶检查 呈羊齿植物
状结晶
周期前半期呈羊 齿植物状结晶 周期后半期呈 椭圆状结晶
阴道脱落 整个周期中
细胞涂片 检查
阴道上皮细 胞涂片见细
胞扁平
周期前半期阴道 上皮细胞涂片见 细胞扁平 周期后半期阴道 上皮细胞涂片见 细胞卷边呈舟状
▪排卵型功血
•黄体发育不全 治疗原则—促进及支持黄体发育 常用药—HCG、黄体酮等。
处理原则
▪排卵型功血 •黄体萎缩不全 治疗原则—促使黄体及时萎缩
常用药—孕激素、HCG(人 绒毛促性腺激素)等。
护理措施
▪补充营养; ▪维持正常血容量; ▪预防感染; ▪遵医嘱使用性激素; ▪加强心理护理。
处理原则
▪无排卵型功血 •支持治疗
•药物治疗原则 青春期:止血、调整周期、促排卵为主。
围绝经期: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防止 子宫内膜病变为主。

妇科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课件

妇科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护理课件

03 常规护理措施
心理护理
01
02
03
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了解患者对功能失调性子 宫出血的认知程度,评估 其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
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 给予关心、支持和鼓励, 增强治疗信心。
指导应对方式
指导患者采用放松技巧、 积极应对方式,减轻焦虑 和压力。
病情观察与记录
观察出血情况
定适当的活动计划。
护理目标与计划
缓解疼痛 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如热敷、按摩 等,缓解患者的疼痛症状。
减轻焦虑
通过心理护理和心理疏导,减轻患者 的焦虑情绪,增强治疗信心。
补充营养
根据患者的营养状况,制定合理的饮 食计划和营养补充方案,以满足患者 的营养需求。
提高活动耐力
根据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当的活 动计划,逐步提高患者的活动耐力。
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多摄入富含铁、 蛋白质、维生素C的食物,避免刺激 性食物。
04 并发症预防与护理
感染的预防与护理
感染预防
保持外阴清洁,勤换内裤和卫生 巾,避免盆浴和性行为。
感染护理
如出现感染症状,如瘙痒、异味、 疼痛等,应及时就医,遵医嘱使 用抗生素治疗。
贫血的预防与护理
贫血预防
定期检查血常规,及时发现贫血症状, 加强营养,增加铁质和蛋白质的摄入。
VS
病例二
患者张女士,28岁,因长期月经不规律、 淋漓不尽就诊,诊断为功能失调性子宫出 血。经过护理人员的专业护理,患者逐渐 恢复正常的月经周期,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护理经验分享
经验一
保持患者良好的心态,减轻焦虑 和压力,有助于控制出血症状。 护理人员应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提供心理支持和疏导。

护理专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0》

护理专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0》
③子宫内膜不规那么脱落应在月经来潮第5~6日刮宫
〔2〕根底体温测定:①无排卵性功血根底体温呈单相型黄体功能缺乏根底体温呈双相型,但高温相持续时间短
②子宫内膜不规那么脱落根底体温呈双相型,但高温相下降缓慢
5、治疗原那么:1.无排卵性功血青春期:止血、调整月经周期、促排卵
绝经过渡期:止血、调周期、减少经量、防治内膜病变
3、心理社会状况 烦恼、焦虑、担忧,大量出血者紧张、恐惧
案例导课
提问法
小组讨论法
提问法
讲授法
图示讲解法
提问法
图示讲解法
讲授法
教学设计
4、辅助检查
〔1〕诊断性刮宫①目的 止血和明确子宫内膜病理诊断适用于年龄>35岁尤其存在子宫内膜癌高危因素者不规那么出血或大量出血可随时刮宫
②黄体功能缺乏应在月经来潮前1~2日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
教学方法/教具
时间分配
新课导入
提问法、讲授法/教学案例、教学课件
5min
概念、病因、分类
提问法、讨论法/教学视频、教学图片、
30min
临床表现及治疗原那么
讨论法、讲授法/教学图片、教学视频、教学课件
25min
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提问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课件
25min
课堂小结
提问法、讨论法、讲授法/教学案例、教学课件
3.大出血患者的护理
〔1〕嘱患者卧床休息,防止过度疲劳和剧烈活动。加强营养,补充铁剂和维生素C等。
〔2〕观察生命体征及阴道流血情况,保存出血期间用过的会阴垫,准确估计出血量。
〔3〕贫血严重或有休克者,遵医嘱进行输液、输血、止血等。
〔4〕对需要手术治疗的患者,做好术前准备和术后护理
2.心理护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简称功血,为妇科常见病。

它是由于调节生殖的神经内分泌机制失常引起的异常子宫出血,而全身及内外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存在。

❖功血可分为无排卵性和排卵性两类,约85%病例属无排卵性功血。

❖功血可发生于月经初潮至绝经间的任何年龄,50%患者发生于绝经前期,育龄期占30%,青春期占20%。

临床表现(1)无排卵排卵发生率多见少见年龄青春期绝经前期生育年龄月经周期紊乱常有停经规则频发、或正常,易流产;隔长经中期腹痛无可有经前症状无可能有(腹胀、乳胀、情绪波动)痛经少见多见临床表现(2)无排卵排卵贫血多见少见BBT 单相双相上升慢、升幅低、时间短、下降慢宫颈粘液后半期羊齿状结晶仅见椭圆体(后半期)内膜经前内膜为增生期经前:内膜分泌不良或增生过长月经D5:仍有分泌反应尿孕二醇后半期孕二醇<1ng/24h 孕二醇>2ng/24h血孕酮后半期孕酮<3ng/ml 孕酮>3ng/ml一、无排卵性功血❖【病因】精神过度紧张、恐惧、忧伤、环境和气候骤变以及全身性疾病(营养不良、贫血及代谢紊乱),均可通过大脑皮层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相互调节,继而影响激素的合成、转运和对靶器官的效应而导致月经失调。

【病理生理】❖正常月经是基于排卵后黄体生命期的结束,雌激素和孕酮的撤退,使子宫内膜皱缩坏死而脱落出血。

❖在青春期,尚未建立稳定的周期性调节,雌激素的正反馈作用存在缺陷。

因此,成批的卵泡生长发育到一定程度即发生退行性变,形成闭锁卵泡,不能正常排卵。

❖围绝经期妇女,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剩余卵泡对垂体促性腺激素的反应性低下,雌激素分泌量锐减,对垂体的负反馈变弱,不能形成排卵前高峰,终至发生无排卵性功血。

❖无排卵性功血是由于单一雌激素刺激而无孕酮对抗而引起的。

分为:1.雌激素撤退出血2.雌激素突破出血。

★雌激素撤退出血在单一雌激素的持久刺激下,随着一批卵泡闭锁,雌激素水平突然下降,内膜因失去激素支持而剥脱出血,正如外源性雌激素应用撤退后所引起的出血。

★雌激素突破出血高水平雌激素且维持在有效浓度,则引起长时间闭经,因无孕激素参与,内膜增厚而不牢固,易发生急性突破出血,且血量汹涌。

❖正常月经表现为明显的规律性和自限性,而大多数无排卵性功血患者不具有这些特点。

❖无排卵性出血①缺乏孕酮拮抗,子宫内膜不受限制地增生,同时缺乏致密的间质支持,导致组织脆弱,易自发溃破出血; ②无孕激素作用的子宫内膜中的血管缺乏螺旋化,小动脉收缩不力,造成流血时间长、流血量多且不易自止。

③子宫内膜不能同步脱落,一处修复,另一处又破裂出血; 多次组织的破损活化了血内纤维酶,血凝块不易形成,进一步加重了出血。

【临床表现】❖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是子宫不规则出血,特点是月经周期紊乱,经期长短不一,出血量时多时少,甚至大量出血。

❖异常子宫出血的几种类型:①月经过多:周期规则,但经量过多(>80ml)或经期延长(>7日);②月经频发:周期规则,但短于21日; ③子宫不规则过多出血:周期不规则,血量过多。

❖出血期无下腹疼痛或其他不适,出血多或时间长者常伴贫血。

【诊断】❖1. 询问病史患者的年龄、月经史、婚育史及避孕措施,全身有无慢性病史(肝病、血液病以及甲状腺、肾上腺或垂体疾病等),有无精神紧张、情绪打击等影响正常月经的因素。

★了解病程经过,如发病时间、目前流血情况、流血前有无停经史及治疗经过。

❖ 2.体格检查包括全身检查、妇科检查等,以除外全身性疾病及生殖道器质性病变。

❖3.辅助诊断(1)诊断性刮宫:为排除子宫内膜病变和达到止血目的,必须进行全面刮宫。

▲为了确定排卵或黄体功能,应在经前期或月经来潮6小时内刮宫;不规则流血者可随时进行刮宫。

▲子宫内膜病理检查可见增生期变化,无分泌期出现。

(2) 基础体温测定:是测定排卵的简易可行方法。

(3) 激素测定:为确定有无排卵,可测定血清孕酮或尿孕二醇。

另外还可以通过宫颈粘液结晶检查及阴道脱落细胞检查间接了解体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

典型BBT黄体功能不健【鉴别诊断】❖排除生殖道局部病变或全身性疾病所导致的生殖道出血,尤其:▲青春期的阴道或宫颈恶性肿瘤;▲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和滋养细胞肿瘤;▲围绝经期、老年期妇女子宫内膜癌易误诊为功血,应注意鉴别。

1.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病、肝损害、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等。

2.异常妊娠或并发症如流产、宫外孕、葡萄胎、子宫复旧不良、胎盘残留、胎盘息肉等。

3.生殖道感染如急性或慢性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炎等。

4.生殖道肿瘤如子宫内膜癌、宫颈癌、绒毛膜癌、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5.性激素类药物使用不当及避孕措施。

【功血的治疗】❖1.一般治疗加强营养,改善全身情况,可补充铁剂、维生素C和蛋白质,贫血严重者尚需输血。

出血期间避免过度疲劳和剧烈运动,保证充分的休息。

流血时间长者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适当应用凝血药物以减少出血量。

❖2.药物治疗❖3.手术治疗❖ 2.药物治疗性激素治疗极有效。

▲青春期少女以止血、调整周期、促使卵巢排卵为主进行治疗;▲围绝经期妇女止血、调整周期、减少经量为原则。

(1)止血大量出血患者,要求在性激素治疗6小时内见效,24-48小时内出血基本停止,若96小时以上仍不止血,应考虑有器质性病变存在。

方法:1.刮宫术2.性激素疗法★刮宫术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

▲更年期出血患者激素治疗前宜常规刮宫,最好在子宫镜下行分段诊断性刮宫,以排除子宫内细微器质性病变。

▲对青春期功血刮宫应持慎重态度。

(1)止血------性激素治疗❖1)孕激素:无排卵性功血由单一雄激素刺激所致,补充孕激素使处于增生期的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停药后内膜脱落,出现撤药性出血。

由于此种内膜脱落较彻底,故又称“药物性刮宫”。

适用于体内己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患者。

常用的合成孕激素甲羟孕酮,甲地孕酮和炔诺酮,双醋炔诺酮等。

❖炔诺酮(妇康片)5~7.5mg口服,每6~8小时一次,一般用药4次后出血量明显减少或停止,然后逐渐减量,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每日5mg,持续用到血止后20日左右停药,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1)止血------性激素治疗❖2)雌激素:大剂量雌激素可迅速促使子宫内膜生长,短期内修复创面而止血。

适用于内源性雌激素不足者,主要用于青春期功血。

❖目前常用妊马雌酮l.25~2.5mg,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每3日递减1/3量直至维持量1.25mg/d; 必要时可口服微粒化17β-雌二醇,或苯甲酸雌二醇肌注,以达到快速止血。

不论应用何种雌激素,血止后2周开始加用孕激素,常用甲羟孕酮l0mg口服,每日一次,共10日停药。

雌、孕激素的同时撤退,有利于子宫内膜同步脱落,一般在停药后3-7日发生撤药性出血。

(1)止血------性激素治疗3)雄激素:雄激素有拮抗雌激素作用,能增强子宫血管张力,减轻盆腔充血而减少出血量。

但大出血时雄激素不能立即改变内膜脱落过程,也不能使其迅速修复,单独应用效果不佳。

4)联合用药:联合用药的止血效果优于单一药物。

▲青春期功血孕激素配伍小剂量雌激素,以克服单一孕激素治疗的不足。

具体采用口服避孕药l片,每6小时一次,血止后按上法递减至维持量,每日一片,共20日停药。

▲围绝经期功血孕激素配伍雌、雄激素,具体用三合激素(黄体酮12.5mg,雌二醇1.25mg,睾酮25mg)2ml肌注,每12小时一次,血止后递减至每3日一次,共20日停药。

(2)调整月经周期-----意义❖性激素止血效果一般良好,若骤然停药所造成的撤药性出血,必将使流血已久的患者增添困扰,故在止血后应继续用药以控制周期,使无流血期延长至20日左右。

❖使用性激素人为地控制流血量并形成周期是治疗中的一项过渡措施,其目的①暂时抑制患者本身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使能恢复正常月经的分泌调节,②直接作用于生殖器官,使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变化,并按预期时间脱落,所伴出血量不致太多。

一般连续用药3个周期。

(2)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1)雌、孕激素序贯疗法:即人工周期❖▲模拟自然月经周期中卵巢的内分泌变化,将雌、孕激素序贯应用,使子宫内膜发生相应变化,引起周期性脱落。

适用于青春期功血或育龄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低者。

❖▲己烯雌酚1mg或妊马雌酮0.625mg),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1次,连服20日,至服药第11日,每日加用黄体酮注射液10mg肌注(或甲羟孕酮8-10mg口服),两药同时用完,停药后3-7日出血。

于出血第5日重复用药,连续使用3个周期。

用药2-3个周期后,患者常能自发排卵。

(2)调整月经周期的方法❖2)雌、孕激素合并应用:适用于育龄期功血内源性雌激素水平较高者。

复方炔诺酮片(口服避孕药1号)全量或半量,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一片,连服20日,撤药后出现出血,血量较少。

连用3个周期。

3)后半周期疗法:适用于更年期功血。

于月经周期后半期服用甲羟孕酮8-lOm g/d,连服10日以调节周期,共3个周期为一疗程。

(3)促进排卵1)氯米芬(克罗米酚):适用于体内有一定水平雌激素的功血患者。

于出血第5日起,每晚服50mg,连续5日。

若排卵失败,可重复用药,氯米芬剂量逐渐增至100~200mg/d。

一般连用3个月,不宜长期应用,以免发生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或引起多胎妊娠。

排卵率为80%,妊娠率仅其半数。

2)绒促性素(HCG):具有类似LH作用而诱发排卵,一般与其他促排卵药联用。

B超监测卵泡发育接近成熟时,可大剂量肌注绒促性素5000-10000U以诱发排卵。

3)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GnRHa脉冲治疗配合HMG及HCG,可达到90%的排卵率。

仅适用于对氯米芬疗效不佳、要求生育者。

3.手术治疗❖刮宫术最常用,既能明确诊断,又能迅速止血。

❖子宫切除术适用于患者年龄超过40岁,病理诊断为子宫内膜复杂型增生过长,甚至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时。

❖子宫内膜去除术通过电凝或激光行子宫内膜去除术,仅用于年龄超过40岁的顽固性功血,或对施行子宫切除术有禁忌证者。

二、排卵性月经失调❖排卵性月经失调较少见,多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

患者虽有排卵功能,但黄体功能异常。

常见有两种类型。

(一)黄体功能不足(二)黄体萎缩不全(一)黄体功能不足❖月经周期中有卵泡发育及排卵,但黄体期孕激素分泌不足或黄体过早衰退,导致子宫内膜分泌反应不良。

❖【病理】子宫内膜表现为腺体分泌不足,间质水肿不明显,也可观察到腺体与间质发育的不同步现象。

❖【临床表现】一般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因此月经频发。

有时月经周期虽在正常范围内,但卵泡期延长,黄体期缩短,以致患者不易受孕或早期流产。

❖【诊断】病史中常诉月经周期缩短,不孕或早孕时流产。

妇科检查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

基础体温双相型,但排卵后体温上升缓慢,上升幅度偏低,升高时间仅维持9-10日即下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