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茶文化的交流方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国茶文化的交流方式

2.积极延伸茶文化的传播触角,为中国茶文化的世界传播不断努力

博物馆每年还向社会公众推出特色鲜明的临时展览,临时展览办展形式灵活、内容丰富。近几年来,博物馆对临时展览进行立体开发,向纵深化、多元化发展。例如,常规性临展项目“中华茶文化展”,除展览之主要载体外,还配合论坛讲座、茶艺表演、品饮体

验等内容,将中国源远流长的茶文化立体地展现给观众。2003—

2011年,成功走向全国、走向世界,在法国、英国、芬兰、美国、

俄罗斯,以及香港、澳门等地推出,其出色的展览效果和独特的展

现方式,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极大地推动和提升了世界

对中华茶文化的了解,为各国间的文化交流搭建了友谊的平台。

通过互动式体验,游客对中国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把学到的中华茶艺带回家,进一步宣传了中国的传统茶文化。在信息产业、

出版业迅猛发达的今天,“体验”将成为博物馆传播文化的重要形

式和独特魅力所在。

4.挖掘茶艺表演项目,带动茶艺培训的发展

茶艺表演,作为茶文化的动态展示形式,是陈列展览内容不可或缺的延伸和补充。自建馆至今,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茶艺表演项目研创,不断推陈出新,推出了“西湖茶礼”、“禅茶”、“文士茶”、“台湾、潮汕乌龙茶”、“擂茶”、“九曲红梅”、“宋代点茶”

等一系列极具中国特色的茶艺表演,展现了中国各地区风格迥异的

饮茶方式,反映了不同民族对茶的理解和诠释。

茶艺表演一经推出,受到公众的极大欢迎,前来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近年来,博物馆参与主办的各类茶艺师培训,其培训学员包括

内地20余个省、市及香港、澳门、台湾的学员和日本、韩国、德国

等国家的学员。

5.搭建平台,举办形式多样的茶文化活动

博物馆坚持每年举行以茶为主题的茶文化盛会,以茶会友,提倡茶德和茶人精神,将茶文化所倡导的和平友好氛围如春风化雨般播

撒于人们心中。一年一度的“国际西湖茶会”至今已举办十五届,

内容包括不同主题雅集、茶艺表演、茶文化展览、茶文化讲座、茶

友活动等丰富多彩的茶事与茶文化活动。每届西湖国际茶会均有来

自海内外各界茶文化爱好者前来积极参与,如1998年第五届国际茶

文化研讨会在茶博举行。会议代表超过千人,其中有19个国家和地

区的400余名境外代表到会,还有7个国家的驻华大使参加了此次

盛会。

6.创新茶文化展示媒介,拓展互动交流形式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实现与社会公众沟通交流茶文化的语言,除了研究成果和陈列展示等传统手段外,还存在着网络等新型媒介。传统茶文化展览的传播渠道和时间均受限制,大量茶文化展品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且一些珍贵文物的材质非常脆弱,完全依赖

实体展馆展示不太现实,许多外地和外国的茶文化爱好者如果没有

机会实地来访,也完全可以依赖网络等方式了解茶文化。

网站的建设是茶博这些年来不断在尝试的博物馆数字化建设的一部分。茶博网站是一个大型的茶文化专业网站,中英日三语版。在

茶博的网站上,历史、茶文化变得生动起来,国内外观众可以完全

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随心所欲地看到自己想看的文物珍品、网

上陈列,了解到茶博的近期主要活动、培训信息,还可以通过留言、官方微博等多种方式与博物馆进行直接的沟通交流。

初兴阶段。这一阶段是1980年至1989年。主要是普及茶知识,宣传茶与健康的阶段。弘扬茶文化的目的是引导茶消费。

此时,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出版了浙江农业大学教授庄晚芳先生与孔宪乐、唐力新、王加生合编的通俗读物—《饮茶漫话》,1983

年被日本的松崎芳郎翻译连载,为茶文化的宣传提供了基本框架。《饮茶漫话》比较全面系统地介绍了饮茶知识和茶文化的内容,图

文并茂,言简意赅,通俗易懂,趣味性强,是当时全国的第一本茶

文化读物,倍受国内外读者欢迎。1982年,庄晚芳教授又倡导在杭

州成立“茶人之家”。浙江省茶叶公司茶叶专家陈观沧先生负责筹

备工作,“茶人之家”新居于1985年在杭州西子湖畔正式落成,并

出版了《茶人之家》刊物(后改版为《茶博览》),也是当时唯一的

茶文化刊物,是中华茶文化刚兴起的浪花,对推动茶文化的复兴起

了重要作用。

1984年在湖北武汉召开了全国茶叶流通体制改革会议,进一步

推动了茶文化的涌动。当年,湖北天门成立了“陆羽研究会”,将

中国茶叶史上的先哲正式搬上舞台,昭显中华茶文化的辉煌。1987

年当代茶圣吴觉农先生的《吴觉农选集》出版发行,1988年吴觉农

先生主编的《茶经述评》也正式出版发行。同年,杭州成立筹建了

中国茶叶博物馆。安徽电视台拍摄了《茶圣陆羽》,将其搬上屏幕。庄晚芳先生提出倡导中国茶德—“廉、美、和、静”四字原则,引

起茶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成为中国茶道的基本精神。

1989年4-5月,台湾地区制茶工业同业公会会长黄正敏、台湾

天仁集团副董事长李瑞贤、台北陆羽茶艺中心总经理蔡荣章等茶业

界同仁两次访问大陆,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茶艺表演,为刚兴

起的大陆茶文化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

复苏阶段,主要是指1990年至1999年。

1989年“首届茶与中国文化展示周”的成功举办,在业内和社

会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展示了中华茶文化的无穷魅力,昭示了中

华茶文化的美好前景,为全国性的茶文化宣传活动拉开了序幕。

为了弘扬茶文化,业内的民间社团纷纷组建。1990年中华茶人

联谊会在北京正式成立,担负起国内茶人和世界华人的茶文化交流

任务;1992年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在浙江宁波召开成立大会,也将弘

扬茶文化列为工作任务之一;1994年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经过多

年酝酿在杭州宣告成立。早在20世纪60年代成立的中国茶叶学会

以及成立于20世纪80年代的华侨茶业发展研究基金会,也将很大

的精力转移到弘扬茶文化的工作上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