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急性胃痛

合集下载

生姜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

生姜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

生姜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生姜泻心汤是中医药理论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具有清热泻火、平肝理气、和胃消食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急性胃肠炎。

急性胃肠炎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其病因可以是感染、饮食不洁、暴饮暴食、药物刺激等多种因素所致,症状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

生姜泻心汤作为传统的中药方剂,对于治疗急性胃肠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下面我们将从生姜泻心汤的配方、药理作用以及临床疗效等方面来探讨生姜泻心汤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生姜泻心汤的配方。

生姜泻心汤最初见于《金匮要略》,其主要成分包括生姜、大枣、甘草、木香。

这个方剂是由当时的名医张仲景根据《黄帝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治疗经验,总结而成的。

生姜具有温中止呕、发表解毒的作用;大枣具有益气养血、和胃止泻的功效;甘草有调和各种药性的作用;木香可以理气化湿、宣里泄痢。

这些药物组合在一起,具有协同作用,能够有效地治疗急性胃肠炎所致的腹泻、呕吐等症状。

我们来解析一下生姜泻心汤的药理作用。

生姜泻心汤的主要药物生姜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以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分泌,提高胃肠道的运动性和适应性,从而改善胃肠功能。

生姜还具有抗菌、抗炎、抗氧化等作用,可以减轻胃肠黏膜的炎症反应,缓解腹泻、呕吐等症状。

大枣则能够益气养血、和胃止泻,可以调理胃肠功能,缓解腹痛、腹泻等不适。

甘草具有收敛止痛、解毒化湿的功效,可以改善胃肠道的炎症状况,减轻腹泻、呕吐等症状。

木香则具有理气化湿、宣里泄痢的作用,可以调节肠道功能,缓解腹泻等症状。

这些药物共同在胃肠道发挥作用,可以清热泻火、和胃消食,从而缓解急性胃肠炎引起的症状。

我们来看一下生姜泻心汤在临床上治疗急性胃肠炎的疗效。

临床研究表明,生姜泻心汤作为治疗急性胃肠炎的中药方剂具有显著的疗效。

生姜泻心汤可以改善急性胃肠炎患者的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缩短病程,加速康复。

一些临床观察还发现,生姜泻心汤在治疗急性胃肠炎的过程中,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能够提高患者的免疫功能,预防疾病的反复发作。

中医治急性胃肠炎的方法

中医治急性胃肠炎的方法

中医治急性胃肠炎的方法
中医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治疗急性胃肠炎:
1. 中药治疗:中医常常使用一些能够清热解毒、止泻宁胃等功效的中药,如黄连、黄芩、黄连上清片、板蓝根等,来改善胃肠炎症状。

2. 饮食调理: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油腻重口味的食物。

建议患者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饭、面条、蒸蛋等,并多喝温开水。

3. 调理脾胃:中医认为,胃肠炎的发生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所以需要调理脾胃。

可以适量服用一些有助于调理脾胃的中药,如参、炙甘草、陈皮等。

4. 足浴疗法:中医足浴被认为是一种能够改善体内循环、促进新陈代谢的方法。

对于急性胃肠炎患者,中医常常推荐用热水加入一定的中药,让患者用脚浸泡,以起到调理脾胃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中医治疗急性胃肠炎的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法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咨询专业的中医医生。

此外,对于严重的急性胃肠炎,应及时就医,并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课件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课件

治疗一周后,患者疼痛明显缓解,舌质转 红,瘀斑消失。
04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注意事项与预防
措施
治疗期间的注意事项
保持心情舒畅
情绪波动过大、精神压力过重会加重胃痛 症状,患者应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紧
张和焦虑。
饮食调整
避免摄入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以免刺激胃黏膜,加重疼痛。应以
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如稀粥、 面条等。
诊断标准
01
02
03
04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寒邪入侵、饮 食不节、情志失调、脾胃虚弱
等病史。
症状
患者是否出现胃痛、恶心、呕 吐、嗳气等症状。
舌象与脉象
观察患者舌象是否出现瘀斑、 苔白等症状,脉象是否出现弦
紧、沉迟等症状。
体征
检查患者是否有上腹部压痛、 反跳痛等症状。
02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特色与优势
A
B
C
D
遵医嘱治疗
患者应遵医嘱治疗,按时服药,不要随意 更改治疗方案。
避免过度劳累
过度劳累会影响脾胃的运化功能,患者应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
预防急性胃痛的措施
注意饮食卫生
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物 中毒等引起的胃痛。
适量运动
适当的运动有助于促进肠胃蠕动,增强脾胃的功 能,预防胃痛的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患者可以尝试用热水袋热敷、按摩中脘穴等缓解疼痛的方法,以减 轻疼痛。
定期复查
患者应遵医嘱定期复查,以便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05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展望与未来研究
方向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发展趋势
传统与现代结合

胃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胃痛的中医中药治疗

胃痛的中医中药治疗胃痛,中医称胃脘痛,是指以上腹部剑突下疼痛为主的一个病,包括西医学所说的消化性溃疡、急慢性胃炎、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神经官能症等,出现胃痛症状者。

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胃痛的发生主要原因就是各种原因导致的胃气阻滞,失于和降,不通则痛。

常见的发病原因主要有外邪犯胃、饮食不节、情志不爽、脾胃素虚、药物损伤等等,因此,在辨证治疗上也是按照这几个病因进行治疗的。

1、寒邪犯胃表现为胃痛发作急骤,喜暖喜按,得温则减,遇冷加重,有受寒或吃生冷饮食史。

治疗温胃散寒,理气止痛,常用方剂:良附丸、小建中丸、理中丸、维U颠茄片、胃气疼片等。

如果病情比较轻,生姜红糖水即可缓解。

2、饮食停滞表现为胀满疼痛,拒按,嗳气吞酸,或伴随呕吐不消化食物,不思饮食,大便不利,舌苔厚腻。

治则胃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常用方剂:保和丸、枳实导滞丸、山楂丸、健胃消食片、木香槟榔丸等。

3、肝气犯胃表现为胀痛,情绪不好会加重,嗳气、放屁后疼痛减轻。

治则疏肝理气、和胃止痛,常用方剂柴胡疏肝散(片)、金铃子散、香砂平胃片、逍遥丸、越鞠丸、气滞胃痛颗粒、健胃片、沉香化滞丸、气滞胃痛冲剂等;4、肝胃郁热表现为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喜冷恶热,得凉则舒,心烦易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红少苔。

治则:清热和中,理气和胃。

常用方剂清中汤、连朴饮、加味逍遥丸、四方胃胶囊、三九胃泰颗粒。

5、瘀血停滞症状为:胃脘疼痛,痛如针刺刀割,痛有定处,按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暗或有瘀斑。

治则: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常用方药:失笑散合丹参饮、元胡止痛片。

6、脾胃虚弱症状:胃痛隐隐,绵绵不休,痛处喜按,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后加重,胃酸嘈杂,泛吐清水,食少,神疲乏力,大便溏薄,舌淡苔白。

治法:健胃和中,制酸,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香砂六君子汤、胃灵颗粒、虚寒胃痛颗粒、健脾丸、参桂理中丸、温胃舒片等。

7.胃阴不足症状: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口渴思饮,消瘦乏力,大便干结,舌红少津或光剥无苔。

中医关于“胃痛”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胃痛”的证治分类

中医关于“胃痛”的证治分类一、寒邪客胃1.临床表现:胃痛暴作,拘急冷痛,恶寒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口不渴,喜热饮,有感寒或食冷病史,舌苔薄白,脉弦紧。

2.证机概要:寒邪客胃,暴遏阳气,气机郁滞。

3.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4.代表方:良附丸。

5.常用药:高良姜、砂仁温胃散寒;香附、陈皮、木香行气止痛。

若寒邪较著,加、川椒、肉桂;恶寒、头痛等风寒表证者,加苏叶、桂枝;寒邪郁久化热,寒热错杂,用半夏泻心汤加减。

二、饮食伤胃1.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吸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有暴饮暴食病史,舌苔厚腻,脉滑2.证机概要:饮食积滞,班阻胃气3.治法:消食导滞,和中止痛。

4.代表方:保和丸。

5.常用药:神曲、山楂、莱子消食导滞:茯苓、半夏、陈皮和胃化湿;连翘散结清热。

若脘腹胀甚者,加积实、木香、槟:食积化热,嗳腐酸臭者,加黄连、栀子:胃脘胀痛而便秘者,合小承气汤;胃痛急剧而拒按,伴见苔黄燥,便秘者,为食积化热成,则合大承气汤。

三、肝气犯胃1.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或攻撑窜动,牵引背胁,情绪波动诱发或导致疼痛加重,暖气、矢气则痛舒,胸闷叹息,大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

2.证机概要: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气阻滞。

3.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4.代表方:柴胡疏肝散。

5.常用药:柴胡、川芎、香附、陈皮散郁和中;白芍、甘草缓急止痛;枳壳、佛手、绿萼梅理气解郁而不伤阴。

若肝胃气滞突出,胃痛或伴有胁痛者,加川楝子、延胡索;嗳气较频者,加半夏、旋覆花、代赭石等和胃降逆;泛酸者,加乌贼骨、浙贝母、煅瓦楞子、左金丸。

四、肝胃郁热1.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烦躁易怒,烦热不安,胁胀不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2.证机概要:肝郁化火,郁热伤胃。

3.治法:疏肝泻热,和胃止痛。

4.代表方:化肝煎5.常用药:丹皮、栀子清泻肝火;白芍、甘草柔肝缓急止痛;青皮、陈皮疏肝和胃;浙贝母、泽泻清泻郁热;黄连、吴茱泻肝和胃若胸胁胀满,烦躁易怒甚者,加柴胡、香附、川芎等疏肝理气;口苦、口干者,加柴胡、黄芩、玉竹、麦冬等解郁清热,养阴生津;胃热壅盛,胃脘灼痛,痞满,大便不畅者,用大黄黄连泻心汤。

胃疼怎么办中医6个方法缓解胃痛

胃疼怎么办中医6个方法缓解胃痛
由于肝气郁结,横逆犯胃,胃气上 逆,疼痛连胁,嘈杂吞酸。
瘀血停滞型胃痛
由于瘀血停滞,阻滞脉络,疼痛如 针刺,部位固定不移。
胃痛的原因和机理
外界环境影响
如气候变化、饮食不节、劳累 过度等。
内在因素
如情志不畅、药物副作用等。
病理产物
如痰浊、瘀血等。
中医治疗胃痛的优势
1 2
整体观念强
中医注重整体观念,强调人体内部各个脏腑器 官之间的联系与协调。
心理疗法
在专业心理医生指导下进行心 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等,
可以帮助缓解胃痛。
放松技巧
学习深呼吸、冥想等放松技巧 ,在情绪紧张时运用,有助于
缓解胃痛。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胃疼怎么办?中医6个方法缓解 胃痛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中医对胃痛的认知 • 中医缓解胃痛的六个方法
01
中医对胃痛的认知
胃痛的中医分类
寒邪犯胃型胃痛
由于寒邪凝滞,使胃气阻滞,疼痛 剧烈,遇寒加重,得温则减。
饮食积滞型胃痛
由于饮食不节,脾胃受损,疼痛胀 满,伴有嗳腐吞酸、呕吐泄泻。
肝气犯胃型胃痛
按摩腹部
将双手搓热,顺时针按摩 腹部,促进胃肠道蠕动, 缓解胃痛。
按摩穴位
按摩足三里、中脘、内关 等穴位,可以舒缓胃痛。
按摩姿势
采取坐姿或卧姿,放松腹 部,用指腹按摩腹部缓解 胃痛。
针灸疗法
针灸原理
针灸可以通过刺激特定的 穴位,调节气血、舒缓胃 痛。
针灸方法
针灸师在专业操作下,使 用银针刺激相关穴位,缓 解胃痛。
激性食物。
餐后休息
餐后避免立即进行剧烈运动或 精神紧张,适当休息有助于缓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

中医如何治疗胃痛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其病因病机复杂。

中医认为,胃痛可以由多种因素引起,如饮食不当、情志不畅、气血运行不畅等。

中医治疗胃痛的方法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推拿按摩、饮食调理等多种方式。

与西医治疗胃痛的方法相比,中医治疗胃痛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点。

本文将介绍中医对于胃痛的认识、治疗方法,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治疗胃痛的原理和方法。

一、中医对于胃痛的认识(一)中医对于胃痛的分类中医将胃痛归为“脘痞”、“脘隔”、“脘闷”等范畴,通常指上腹部或脘部出现的不适或疼痛感。

根据中医理论,胃痛可分为虚实两类。

实证型胃痛是由于胃气郁滞、食积不化、寒湿内阻等原因引起;虚证型胃痛则是由于脾胃气虚、胃肠失和等原因导致。

(二)胃痛的病因病机1.饮食不当。

长期暴饮暴食、偏食、过量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等都可能导致胃痛。

2.情志不畅。

情志不畅会影响人体气血运行,使得胃气郁滞,从而引发胃痛。

3.气血运行不畅。

气血运行不畅也是导致胃痛的原因之一,如气滞血瘀、气血亏虚等。

(三)胃痛的中医诊断通过望、闻、问、切等四诊方法,中医可以对胃痛进行较为准确的诊断。

其中,望诊主要观察面色、舌苔、脉象等;闻诊则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声音、呼吸声等来判断病情;问诊则是询问患者的病史、症状、饮食习惯等;切诊则是通过按摩患者的穴位或经络来判断病情。

二、中医治疗胃痛的方法(一)中药治疗中药治疗胃痛是中医治疗胃痛的主要方法之一。

中药治疗胃痛的原则是根据不同类型的胃痛采用不同的中药组合进行治疗。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中药治疗胃痛的方剂:1.复方陈香胃片。

由陈皮、木香、石菖蒲、大黄、碳酸氢钠、重质碳酸镁、氢氧化铝组成,主要用于用于脾胃气滞所致的胃脘疼痛、脘腹痞满、嗳气吞酸;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胃炎见上述证候者。

2.胃苏丸。

胃苏丸是一种以黄连、半夏、陈皮等为主要成分的中药方剂,具有清热解毒、健脾胃、止痛等功效。

适用于胃痛、胃酸过多、消化不良等症状。

3.香砂养胃丸。

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

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

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胃痛是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问题,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一定的影响。

中医药学认为,胃痛是由于脾胃功能失调所致,因此通过中医药的调理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症状。

本文将为您介绍几种中医药调理胃痛的秘方,帮助您解决这一困扰。

一、黄连汤黄连汤是一种经典的中医药调理胃痛的方剂,主要由黄连、黄芩、栀子、茯苓等中药组成。

这些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止痛的功效,对于胃痛、胃痉挛等症状有显著的缓解作用。

制作黄连汤的方法是:取黄连10克、黄芩10克、栀子10克、茯苓10克,加水煎煮30分钟至汤剩约200毫升,分2次服用。

每天早晚各服1次,连续服用3-5天可见明显效果。

二、陈皮茶陈皮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理气、消食、止痛的作用。

用陈皮泡茶饮用可以有效地缓解胃痛症状。

制作陈皮茶的方法是:将陈皮5克与开水冲泡,浸泡10分钟后即可饮用。

每天饭后或感到胃痛时饮用,连续饮用1-2周,可以明显减轻胃痛的程度。

三、养生粥中医药倡导“养胃先养脾”,因此在调理胃痛时,可以通过饮食来养护胃脏。

养生粥是一种理想的食物选择,能够起到滋补脾胃、修复胃黏膜的作用。

制作养生粥的方法是:将糯米、薏米、红枣、山药、红豆等食材混合煮粥。

这些食材富含多种营养物质,可以调理脾胃,消除胃痛症状。

每天早晚饭后食用一碗,坚持食用一段时间可见明显效果。

四、藿香正气丸藿香正气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藿香草、白芷、黄芩等草本植物经过特殊加工制成。

具有祛湿、理气、止痛的功效,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胃痛非常有效。

藿香正气丸的用法是:每次口服8-10丸,每日3次,餐前饭后分别服用。

连续服用1-2周,可以明显改善胃痛症状。

总结:中医药调理胃痛秘方包括黄连汤、陈皮茶、养生粥和藿香正气丸等。

这些方法都能够通过调理脾胃,改善胃痛症状,但在使用中医药时,应注意个体差异和药物过敏情况。

如果症状严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中医调理胃痛。

常见的胃痛原因包括饮食不规律、精神压力过大、胃酸分泌过多等。

中医治疗胃痛的小偏方

中医治疗胃痛的小偏方

中医治疗胃痛的小偏方
中医治疗胃痛偏方可有效减轻胃给身体带来的痛楚。

胃痛,又称胃脘痛,是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常兼有泛恶、脘闷、嗳气、大便不调等症。

下面一起来看看中医治疗胃痛的小偏方。

基本方:海蛸、生蒲黄(布包)、五灵脂、玄胡、川楝、莪术、枳实各10克,蒲公英、白芷、白及、鸡内金、生牡蛎各15克。

急性疼痛伴胃胀、烧灼不适加广香、黄连各6克;阴虚口干加百合、麦冬各10克;胃痛伴便血白及加至30克;舌苔厚腻湿浊重加薏苡仁15克,砂仁6克;胃胀打嗝不适加香附、川牛膝、厚朴各10克。

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病因引发。

病位主要在胃,胃气失和、气机不利、胃失濡养、不通则痛是其主要病机。

方中玄胡、川楝(金铃子散)活血行气止痛;生蒲黄、五灵脂(失笑散)祛瘀止痛;莪术、枳实破气消积;蒲公英、白芷清热燥湿和胃;鸡内金消食化积;海蛸、生牡蛎、煅瓦楞制酸止痛;白及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厚朴行气燥湿;香附理气止痛。

中医治疗胃痛偏方重在调理气血,气血通调,则疼痛可愈。

基础方剂急性胃痛四逆散

基础方剂急性胃痛四逆散

02
枳壳
04
白芍
正品白芍的干燥根,表面淡棕红色或类白色 ,具纵皱纹及细根痕,有时略带棕褐色,质 坚实,不易折断,断面灰白色或微带棕红色 ,形成层环明显。气微,味微苦而酸。
正品枳壳的干燥未成熟果实,呈半球形,直 径3~5cm。表面绿褐色或棕褐色,粗糙, 散有众多小油点,中间有黄棕色隔膜,将瓤 果分成1~2个小室,内部有种子。质坚硬 ,不易破碎。
• 白芍: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肿瘤、抗菌等作用。白芍总苷对炎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可抑制多种炎症介质的 产生和释放。此外,白芍还具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可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
• 枳壳:具有抗炎、抗菌、抗溃疡等作用。枳壳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调节免疫功能而发挥抗炎作用。此外,枳 壳还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繁殖。
注意事项
孕妇慎用
过敏体质者慎用
虽然四逆散对孕妇的影响尚不明确,但建 议孕妇在使用前咨询医生意见。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应禁用,以免引起过敏 反应。
胃痛持续或加重时应及时就医
饮食调理
若胃痛持续不减或加重,应及时就医,排 除其他潜在的严重疾病。
服药期间,患者应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 辣、油腻食物刺激胃部。
禁忌症与相互作用
禁忌症
对本品成分过敏者应禁用。
VS
相互作用
服用本药期间,患者应避免同时服用其他 类型的中药,以免药物相互作用产生不良 反应。
05
研究进展与未来展望
研究进展
药理作用
四逆散具有显著的镇痛、 抗炎、抗溃疡等药理作用 ,能够有效缓解急性胃痛 症状。
临床应用
四逆散在临床广泛应用于 治疗急性胃痛,如胃炎、 胃溃疡等,疗效显著。
甘草
正品甘草的干燥根及根茎,表面红棕色、暗 棕色或灰褐色,具纵皱纹、沟纹及皮孔。质 坚实,断面略显纤维性。粉性足,味甜而特 殊。

你亲身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中医治疗的神奇案例有哪些?

你亲身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中医治疗的神奇案例有哪些?

你亲身经历过或者见过的中医治疗的神奇案例有哪些?
我从事中医临床18年,亲身经历过很多中医治疗的神奇,案例多不胜数,下面分享几个我学医初期的几个的案例。

一、至阳穴快速治愈急性胃痛
2000年,新学中医不久,我带老婆参加家里的聚会,中午吃完饭不久,一家人一齐聊天,不知什么原因,老婆突发胃痛,痛得弯腰揉腹,满头大汗,家人慌作一团。

我突然想起中国中医科学院臧福科教授传授的“至阳穴治急性胃痛”。

急忙让老婆俯卧在床,在至阳穴附近找到压痛点,压则剧痛,用掌根用力按揉压痛点,30秒后,疼痛完全消失。

这时弟媳找到止痛片赶过来,惊奇不已,家人也惊呼神奇。

从此,我对中医充满了信心。

操作要点:必须俯卧,坐着按揉无效。

至阳穴附近找到剧烈压痛点就有效,没压痛则无效。

一般60秒左右疼痛消失,如无效,就不是胃痛,而是心脏病发作,要急救,不要误治。

二、四缝穴治小孩厌食症
2004年参加朋友的聚会,朋友7岁的儿子,只吃了几口就说不吃了,平时也不饿不想吃,怎么哄喂都不行。

我观察发现孩子很瘦弱,面白无光泽,鼻根部青筋明显,朋友说孩子长期厌食,因在学校不吃饭,学校多次找家长,可去了很多医院,吃了很多药,3年都没治好。

饭后,在四缝穴刺血,挤出些黄白色的液体和污血。

刚做完,孩子就喊饿,直接就吃了一大碗饭,脸上也有了红色和光泽。

周围的朋友都惊呼中医的神奇。

其实,这只是古中医的正常疗效,还有很多案例更神奇,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胃疼怎么缓解最快方法中医

胃疼怎么缓解最快方法中医

胃疼怎么缓解最快方法中医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症状,多数由饮食不当、胃华、胃溃疡、胃炎等引起。

中医认为,胃痛多与脾胃虚弱、湿热蕴结、气滞血瘀等相关,因此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来缓解胃痛。

下面将介绍一些缓解胃痛的中医方法,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饮食调理1. 少吃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大蒜等,这些食物容易刺激胃黏膜,加重胃痛症状。

2. 多吃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白面包、煮蔬菜等,这些食物有助于缓解胃痛。

3. 注意饮食卫生:避免吃过期食物、生冷食品,防止胃肠道感染。

二、中药调理1. 痛经红糖水:将适量红糖加水煮沸,稍凉后饮用,有助于缓解胃痛。

2. 甘草水:将甘草煎水,温服,有助于减轻胃痛。

3. 白扁豆水:将白扁豆煮水,饮用后可缓解胃痛。

4. 熟地黄汤:将熟地黄、山药、茯苓煎汤,饮用后可调养胃气。

5. 炒薏仁水:将薏仁干炒后煎水,有助于清热化湿,缓解胃痛。

三、按摩缓解1. 双手搓热后,用掌心对胃部进行顺时针轻揉按摩。

2. 双手虎口相对,用指腹轻轻按摩胃部下方的关元穴(即脐中点),每次按压20-30下。

四、穴位按摩1. 中脘穴:位于脐中两侧各四横指的位置上,用手指轻揉按摩,有助于缓解胃痛。

2. 天突穴:位于胸骨上突的凹陷处,用手指轻拍按摩,可缓解胃痛。

五、调理作息1. 注意休息:胃痛时应适当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2. 睡前勿饱食:晚饭应少吃或提前进食,避免睡前胃部仍有食物。

六、适当运动1. 散步:轻松的散步有助于活动胃部,促进胃的蠕动。

2. 俯卧撑:每天适量做一些俯卧撑,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缓解胃痛。

总结胃痛是一种常见的症状,但是对于不同人来说,引起胃痛的原因可能会有所不同。

因此,在缓解胃痛时,应根据个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用的方法。

另外,如果胃痛症状持续较长时间或疼痛加重,建议及时就医。

最重要的是平时要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饮食不当引起的胃痛。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ppt课件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ppt课件

推拿按摩
腹部按摩
顺时针方向按摩腹部,促进胃肠蠕动,缓解胃部痉挛。
穴位按摩
按压梁丘、足三里等穴位,可舒缓胃痛,调和气血。
03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案例 分享
成功案例一:中药治疗
总结词
中药治疗急性胃痛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通过辨证施治,可有效缓解疼痛。
详细描述
中药治疗急性胃痛通常采用汤剂、丸剂、散剂等多种剂型,针对不同证型的患者进行个性化治疗。例如,对于寒 邪犯胃型胃痛,常用温中散寒的中药如桂枝、高良姜等进行治疗;对于食滞胃肠型胃痛,则采用消食化积的中药 如山楂、神曲等。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 ppt课件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CONTENTS
• 中医对急性胃痛的认识 •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特色疗法 •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案例分享 •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注意事项 •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的未来展望
01 中医对急性胃痛的认识
病因分析
寒邪犯胃
寒凉食物或天气变化导 致寒邪入侵,引起胃痉
饮食调理
01
02
03
避免刺激性食物
如辛辣、油腻、酸甜等食 物,以免刺激胃黏膜,加 重胃痛。
适量摄入温热食物
如稀粥、热汤等,有助于 缓解胃痛,保护胃黏膜。
多喝水
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有 助于促进胃肠道蠕动,缓 解胃痛。
生活作息
规律作息
保证充足的睡眠和规律的 作息时间,有助于调节身 体机能,缓解胃痛。
成功案例二:针灸治疗
总结词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具有疗效迅速、操作简便的特点,通过刺激穴位,可调和气血 、舒缓疼痛。
详细描述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常选用中脘、足三里等穴位进行刺激。对于实证患者,一般采 用泻法进行针灸;对于虚证患者,则采用补法进行针灸。针灸治疗后,患者疼痛 可迅速得到缓解,且不易复发。

胃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胃痛的中医治疗方法

胃痛的中医治疗方法方药:1。

本方是治疗寒邪客胃,寒凝气滞的基础方。

方中高良姜温胃散寒,香附行气止痛。

若寒重,或胃脘突然拘急掣痛拒按,甚则隆起如拳状者,可加吴茱萸、干姜、丁香、桂枝;气滞重者,可加木香、陈皮;若郁久化热,寒热错杂者,可用半夏泻心汤,辛开苦降,寒热并调;若见寒热身痛等表寒证者,可加紫苏、生姜,或加香苏散疏风散寒,行气止痛;若兼见胸脘痞闷不食,嗳气呕吐等寒夹食滞症状者,可加枳壳、神曲、鸡内金、半夏以消食导滞,温胃降逆;若胃寒较轻者,可局部温熨,或服生姜红糖汤即可散寒止痛。

·饮食停滞症状:暴饮暴食后,胃脘疼痛,胀满不消,疼痛拒按,得食更甚,嗳腐吞酸,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吐后痛减,不思饮食或厌食,大便不爽,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舌苔厚腻,脉滑有力。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2。

山楂焦,六神曲炒,半夏制,茯苓,陈皮,连翘,莱菔子炒,麦芽炒。

本方用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导滞,健胃下气;半夏、陈皮、茯苓健脾和胃,化湿理气;连翘散结清热,共奏消食导滞和胃之功。

本方为治疗饮食停滞的通用方,均可加入谷芽、麦芽、隔山消、鸡内金等味。

若脘腹胀甚者,可加枳实、厚朴、槟榔行气消滞;若食积化热者,可加黄芩、黄连清热泻火;若大便秘结,可合用小承气汤;若胃痛急剧而拒按,大便秘结,苔黄燥者,为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通腑泄热,荡积导滞。

·肝气犯胃症状:胃脘胀满,攻撑作痛,脘痛连胁,胸闷嗳气,喜长叹息,大便不畅,得嗳气、矢气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药:3。

柴胡、川芎、枳实、香附、陈皮、厚朴、白芍、半夏、甘草。

本方为疏肝理气之要方。

方中柴胡、白芍、川芎、香附疏肝解郁,陈皮、枳壳、甘草理气和中,诸药合用共奏疏肝理气,和胃止痛之效。

若胀重可加青皮、郁金、木香助理气解郁之功;若痛甚者,可加川栋子、延胡索理气止痛;嗳气频作者,可加半夏、旋覆花,亦可用沉香降气散降气解郁。

62例急性胃痛的针灸临床治疗体会

62例急性胃痛的针灸临床治疗体会

62例急性胃痛的针灸临床治疗体会急性胃痛是指起病急,症状明显,痛苦难忍的胃痛症状。

常见的原因包括胃炎、胃溃疡、肠胃炎、消化性溃疡以及食物中毒等。

对于急性胃痛的治疗,传统的中医针灸疗法有着显著的疗效,能够缓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对于一些慢性胃痛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以下是我在临床工作中处理62例急性胃痛病例的一些体会与经验分享。

对于急性胃痛的治疗,中医强调辨证施治。

在辨证上,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表现进行分类,分别从脾胃虚弱、肝胃气滞、胃肠湿热、胃阴不足等不同证型进行辨别,然后针对不同证型选择相应的针灸治疗方法。

对于脾胃虚弱型的急性胃痛,可以采用温中益气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大包等;对于肝胃气滞型的急性胃痛,则可选用疏肝理气的针灸治疗方法,主要穴位有太冲、厉兑、太冲等。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时,需要注意针灸穴位的选择。

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一些穴位对于急性胃痛的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足三里穴是治疗胃肠功能紊乱、脾胃虚弱的常用穴位,通过刺激足三里穴可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缓解胃痛症状;中脘穴则是胃主穴位,刺激该穴可以调整胃的功能,缓解胃痛和消化不良;足三阳经的阳明和太阴经的经历穴位也是治疗急性胃痛的常用穴位。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时需要注意操作要领。

对于急性胃痛患者,通常病情较为紧急,需要快速缓解疼痛。

在进行针刺操作时,需要注意操作要领,力求准确迅速。

对于病情严重、疼痛难忍的患者,可以适当延长留针时间,增加刺激强度,以提高治疗效果。

对于一些患者情绪紧张、恐惧痛苦的情况,可以在治疗过程中加强心理护理,使患者放松身心,有助于治疗疗效的提高。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

在临床治疗中,针灸可以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但也需要结合其他治疗方法,如中药治疗、按摩理疗、热敷等进行综合治疗。

通过综合治疗,可以更好地调理患者的身体状况,增强治疗效果。

针灸治疗急性胃痛在临床应用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可以快速缓解疼痛、改善消化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课件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课件
单击添加副标题
赵庆华 开封市中 医院肝胆
脾胃科 202X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腹痛
急性胃痛
急性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上腹胃脘 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现代 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 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粘膜脱垂 症、胃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炎, 以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腹 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考本病 辨证论治。
、 化 瘀 、 养 阴 、 温 阳 等
寒 、 消 食 、 理 气 、 泄
据 病 因 的 不 同 , 分 别 使 用
正先以审 兼。祛证 顾虚邪求 。实为因
夹急, 杂,辨 者正证 ,虚施 则以治 又养。 当正邪
止本 痛治 。疗
法 则 理 气 和
——
疗 原 则
临床分型治疗
实证 寒邪客胃证 饮食伤胃证 肝气犯胃证 肝胃郁热证 瘀血停胃证
急性胃脘痛中 药外敷内服止 痛
01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小 标 题
外敷:将附子、干姜、土细辛、台乌药、香附各 1.5 g,虎杖3 g,樟脑和冰片各1 g,共研细末,用适 量凡士林调膏制成胃痛康,贴敷于患者中脘穴,外 用纱布固定,24 h换药1次,每3 d为一个疗程;
02 单 击 此 处 添 加 小 标 题
虚证 胃阴亏损证 脾胃虚寒证
寒邪客胃
主症:有受寒饮冷史,胃痛暴作, 恶寒
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舌脉: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止痛。 方药: 良附丸
饮食伤胃
1
主症:暴饮暴食史; 胃脘胀满疼痛,5
方药:保和丸
2
拒按,嗳腐吞酸。
4
治法:消食导滞, 和胃止痛
指压穴位配合中药盐包治疗
指压穴位:
操作者以双手拇指为压力源,采用点按、点揉交替进行的方式指压患者的 双侧梁丘、双侧足三里穴位,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胀、麻、困为准,指压 时要注意患者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当调整指压时间,一般为每个穴位 8 ~10 min。功效: 理气和胃、宣通气机、解痉止痛。

中医护理如何预防和治疗急性病

中医护理如何预防和治疗急性病

中医护理如何预防和治疗急性病在日常生活中,急性病的突然发作常常让人措手不及。

然而,中医护理在预防和治疗急性病方面有着独特的方法和优势。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与外界环境相互关联。

当人体的平衡被打破,就容易引发各种急性病症。

因此,中医护理注重从整体出发,通过调整人体的气血、阴阳平衡,增强人体的自身抵抗力,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急性病的目的。

在预防急性病方面,中医护理强调“未病先防”。

首先是饮食调理。

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选择适宜的食物。

比如,在炎热的夏季,应多食用清热解暑的食物,如绿豆、西瓜等;而在寒冷的冬季,则可适当进食温热滋补的食物,如羊肉、核桃等。

同时,要注意饮食的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生冷的食物。

起居有常也是预防急性病的重要环节。

中医提倡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

早睡早起,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恢复体力和精力,增强免疫力。

此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避免过度劳累和长时间的精神紧张。

情志调节同样不容忽视。

中医认为,情志过激会影响脏腑的功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保持心情舒畅,积极乐观的心态,能够减少心理压力对身体的影响。

可以通过听音乐、阅读、旅游等方式来放松心情,舒缓情绪。

运动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有效方法。

中医的传统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不仅能够锻炼身体,还能调节呼吸和气血运行。

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提高身体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

除了预防,中医护理在急性病的治疗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急性病发作初期,中医常采用推拿、按摩等手法来缓解症状。

比如,对于急性腰扭伤,通过推拿按摩相关穴位和肌肉,可以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针灸也是中医治疗急性病的常用方法之一。

例如,对于急性胃痛,可以针刺足三里、中脘等穴位,以调节胃肠功能,减轻疼痛。

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和气血的作用,能够迅速缓解急性病症的症状。

中药治疗在急性病中也有广泛应用。

但需要根据病情的具体情况,辨证论治,开具合适的方剂。

比如,对于外感风寒引起的急性发热、头痛等症状,可以使用麻黄汤来发汗解表;对于急性腹泻,可以用藿香正气散来化湿止泻。

六种胃痛,瘀痛最难治,用中医理气活血止痛法效果好

六种胃痛,瘀痛最难治,用中医理气活血止痛法效果好

六种胃痛,瘀痛最难治,用中医理气活血止痛法效果好胃痛又称胃脘痛,一般是指上腹部上腹壁、两侧下肋骨以上直至心凹处的疼痛,多由胃病引起。

常见病因有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胃痉挛、胃癌、胃下垂、胃恶性肿瘤等,也可能是由胃以外的其他疾病引起,如心脏病、肺病、纵隔疾病等。

其实胃痛也是一种病,但是由于病因、症状不同,需要的调理方式也具有个体的差异性。

一般来说,我们可以参考中医学中的方法来进行辨证论治,若为是急性的、程度相对剧烈的疼痛,则需要尽快进行干预治疗。

中医药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其独特的优势,在缓解消化道的不适症状方面的作用较为突出,我们还通过研究发现,中医药在对胃病病理异常的改善也有作用。

早在几千年前,我国的传统中医就开始了对于胃脘痛的研究。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涉及到胃痛的治疗,提出“按之不痛者为虚,痛之为实”的辨证要点。

并且创立了各种治疗胃痛有效的方剂。

胃痛通常分为六型及其对应的治疗方法:(1)寒邪客胃型(寒痛):本病见突发性胃痛,遇冷时,疼痛增加,遇暖时疼痛缓慢,恶寒喜暖,口不渴,治疗宜采用祛寒法,脘腹痛减轻,遇冷时加重。

这类病人应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如果胃寒轻,可局部温熨,或服用生姜红糖水可缓解寒痛。

在饮食方面,尽量少吃生冷食物,多吃温热有营养的食物。

(2)饮食伤胃型(食后痛):特点为胃痛常由暴饮暴食引发,脘腹胀满,易服酸,或呕吐不能消化的食物,呕吐后疼痛暂可缓解。

因暴饮暴食而导致胃痛,严重可能出现呕吐的患者,可常服山楂、陈皮健脾消食。

(3)肝气犯胃型(胀痛):特点为胃脘胀闷,攻窜作痛,脘痛连胁,嗳气频繁,大便不畅,因情绪引起的疼痛,治疗应用疏肝理气法。

建议服用疏肝理气、和胃止痛的药物,最重要的是患者需要常保持心情舒畅,学会自我缓解压力。

(4)湿热中阻型(热痛):特点为胃脘灼热疼痛,痛势急迫,脘闷灼热,口干口苦,口渴而不欲饮,烦躁易怒。

这类胃痛需要清热化湿、理气和胃的中医方来调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腹痛的定位:Location/radiation
是病史收集的第一步,包括发病时最 先疼痛的部位、腹痛的转移部位、腹痛的 扩散,以及牵涉痛的部位。 腹部分区:9区
部 位
右 上 上 中 腹 上 左 部 上
脐周
腹 内 病 变
腹外病变
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 右下肺及胸膜炎症、右肾结石 性肝炎、腹膜炎、右膈下脓肿等 或肾盂炎 胆道蛔虫症、溃疡病穿孔、胃痉挛、急性胰腺 心绞痛、心肌梗死、糖尿病、 炎、阑尾炎早期、裂孔疝等 酸中毒
激光针灸结合穴位注射
• 激光针灸操作方法:以中脘穴为主穴,因饮食 不节引起的(饮食失调型)加足三里穴,因情志 因素引起的(肝郁气滞型)加太冲穴。激光针 灸仪采用JZ-1型多功能半导体激光针灸治 疗仪,其输出波长为900加减40纳米,输出功 率10~15毫瓦,光斑直径2毫米。患者取仰卧 位,针灸仪探头垂直照射于中脘穴,照射5~10 分钟,以患者穴位处皮肤红润有热感时为佳。
临床分型治疗
实证 寒邪客胃证 饮食伤胃证 肝气犯胃证 肝胃郁热证 瘀血停胃证 虚证 胃阴亏损证 脾胃虚寒证
寒邪客胃
主症:有受寒饮冷史,胃痛暴作,恶寒 喜暖,得温痛减,遇寒加重。 舌脉:舌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止痛。 方药: 良附丸
饮食伤胃
主症:暴饮暴食史;胃脘胀满疼痛, 拒按,嗳腐吞酸。 舌脉:舌苔厚腻,脉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药:保和丸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
• 针灸主穴为足三里、太冲、巨阙、中脘、 内关、梁门,具体配穴需根据患者虚实寒 热等体特征有所改变。对有头重症状者, 可配合风池、百会穴。对有恶心情况者, 可配合公孙、劳宫穴。对有发热情况者, 可配合耳尖、内庭穴。所有穴位使用2寸 毫针进行针刺,以有刺感为限,提插补泻 手法为主。
胃阴亏损
主症:胃脘隐隐灼痛,似饥而不欲食,口燥咽
干。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
大便干结。 舌脉: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养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药: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脾胃虚寒
主症: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空腹痛 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发作或加重, 神疲纳呆,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 薄。 舌脉:舌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药:黄芪建中汤。
拔罐治疗
急性腹痛
包括 急性胆囊炎 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 急性阑尾炎 ……
发 病 率
国内以阑尾炎、肠梗阻、胆囊炎、胃十二 指肠溃疡穿孔及胰腺炎5种疾病多见。 城市里以胆囊炎、胰腺炎多见,农村以上消 化道溃疡穿孔、肠梗阻多见。
腹痛的概念
• 腹痛:是指腹部神经受到局部或全身理化因素刺激后,所 引起的一系列保护性防御反应的警戒信号。
针灸结合穴位注射治疗
• 穴位注射法选取梁丘穴,使患者取仰卧屈 膝位,用注射器在穴位处进行注射,注射 药物使用胃复安和维生素B12,胃复安5 mg,维生素B12,注射液2ml左右, 注射深度取决于患者患处的脂肪层厚度。 并注意做好消毒。穴位注射法可根据患者 实际情况决定频率。
指压穴位配合中药盐包治疗
中医治疗
• 姜半夏10g、黄连6g、黄芩16g、干姜3g、 炒白术10g、太子参30g、炒白芍30g、金 钱草30g、海金沙30g、大黄6g
• 病例
• 张某,女,38 岁,2012 年 4 月 16 日初诊。患者 2 月前出现阵发性 右上腹疼痛,未治疗。2 天前出现恶心、无食欲,发热,大便干结, 舌红、苔薄黄,脉弦。体温 37.6℃,查肝胆脾彩超:胆囊大小 50m m ×40m m ,壁厚 3m m ,内壁毛糙,胆囊内可见数枚强回声光团, 后伴弱声影,其中单枚最大直径0.6cm 。诊为:胆囊炎伴胆囊结石。 治以辛开苦降,利胆排石。方以半夏泻心汤加减:姜半夏 10g,黄芩、 郁金各 16g,太子参 15g,炒白术 8g,金钱草、海金沙各 20g,炒枳 壳12g,干姜 3g,生大黄(后下)5g,黄连、甘草各 6g。每天 1剂,水 煎,分 2 次饭前 1h 温服。服 6 剂后,患者右上腹疼痛,发热症状消 失,食欲增加,大便每天 1次,舌红、苔薄黄,脉弦。上方金钱草加 至 30g,又服 6 剂。患者诸症消,无不适,舌红、苔薄白,脉弦。守 上方继服 12 剂,复查肝胆脾彩超:胆囊大小正常,轮廓清晰,胆囊 内壁欠光滑,胆囊内未发现结石回声。随访半年无复发。
急性胰腺炎
• 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 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 的炎症反应。临床以急性上腹痛、恶心、呕吐、 发热和血胰酶增高等为特点。病变程度轻重不等, 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 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 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 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病理 常把急性胰腺炎分为水肿型和出血坏死型两种。
指压穴位配合中药盐包治疗
指压穴位: 操作者以双手拇指为压力源,采用点按、 点揉交替进行的方式指压患者的双侧梁丘、 双侧足三里穴位,力度以患者感到酸、胀、 麻、困为准,指压时要注意患者反应,根 据患者的反应适当调整指压时间,一般为 每个穴位 8 ~10 min。功效: 理气和胃、宣 通气机、解痉止痛。
治疗原则
基本治疗法则——理气和胃止痛。 须审证求因,辨证施治。邪盛以祛邪为急, 正虚以养正为先。虚实夹杂者,则又当邪 正兼顾。 根据病因的不同,分别使用散寒、消食、 理气、泄热 、化瘀 、养阴 、温阳等法。 实者祛邪使通,虚者助之使通。 用药应做到:祛寒勿过于辛燥,养阴谨防 滋腻,补脾注意运脾,化瘀宜兼理气。
急性胃脘痛中药外敷内服止痛
外敷:将附子、干姜、土细辛、台乌药、香附各1.5 g,虎杖3 g,樟脑和冰片各1 g,共研细末,用适量凡士 林调膏制成胃痛康,贴敷于患者中脘穴,外用纱布固 定,24 h换药1次,每3 d为一个疗程; 内服:将姜黄9 g、元胡10 g、香附12g、川楝子15 g、木香15 g、砂仁15 g、炒莲籽15 g、炒薏仁15 g、没药10 g,共研细末,封装制成胃痛散,每次10 g,3次/d,饭前半小时口服
• 中药盐包
采用吴茱萸 250 g,粗盐 250 g,置于铁锅中以 文火炒热,用棉布制成 200 mm ×180 mm 的单 层布袋,将吴茱萸与炒热的盐一同装入布袋,用 细线密缝封口,即制成药盐包 1只备用。药盐包 可反复使用,可使用 8 ~ 10 d,下次使用时将药 盐包用适量清水撒湿 1 ~ 2 min,再放入微波炉 中加热5 min,温度在 50 ~ 60 ℃ 。功效: 温中止 痛、疏通经络。
• • • • • • • • • • • • •
按:中医学认为,肝胆与胃相邻,足厥阴之脉挟胃属肝 络胆。 《灵枢· 四时气》 云:“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 口苦,胃气逆则呕苦。”刘教授运用治胃病的辛开苦降之半 夏泻心汤治疗胆石症,疗效显著。方中半夏、干姜辛温苦 燥,散寒除湿以运脾,和胃降逆以止呕;黄芩、黄连苦寒降 泄,泻热清胃除痞,厚肠燥湿;太子参、甘草甘温益气,补 益脾胃,以治中焦之虚;金钱草、海金沙、郁金疏肝利胆, 理气止痛;更加生大黄除湿利胆,排石通便。其轻泻作用可 利胆,疏通胆道,湿热可去,结石才可能排出,达到肝疏、 胆利、胃和、胆宁的目的。合用成方,温清并用以调其寒 热,辛苦并进以复其升降,补泻兼施以调其虚实,治胆顾 肝,胆胃同治,使肝疏脾运,气机条达,则湿热不生,胆腑 清宁而治本。
中医治疗急性胃痛、腹痛
赵庆华 开封市中医院肝胆脾胃科 2015.1.14
急性胃痛
急性胃痛又称胃脘痛,是以 上腹胃脘部近心窝处疼痛为主症 的病证。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 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 癌、胃下垂、胃粘膜脱垂症、胃 神经官能症、十二指肠球炎,以 及部分肝胆疾病、胰腺炎等以上 腹部疼痛为主要表现时,均可参 考本病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
• 针灸:双侧足三里 • 中医穴贴:金银花、连翘、败酱草、大黄 粉,研磨成粉,蜂蜜调成 • 中药汤剂:牡丹皮、桃仁、冬瓜子、芒硝
急性胆囊炎、胆石症
中年女性多见,多于脂餐后发作,起 病突然急骤中上腹扩张至右上腹先胀 痛,继之绞痛,向右肩及背部放射, 右上腹明显压痛,Murphy征阳性, 或可触及胆囊炎性肿块、恶心、呕吐、 发热、毒血症,可有轻度黄疸
要点提纲
历史沿革 病因病机 辨证论治 治疗原则 中医治疗
历史沿革
胃脘痛之名最早记载于《黄帝内 经》。并首先提出胃痛的发生与 肝、脾有关。 《素问· 六元正纪大论篇》谓: “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 痛,上支两胁,膈咽不痛,食饮 不下。” 《灵枢· 邪气脏腑病形》:“胃 病者,腹缜胀,胃脘当心而痛”。
急性胰腺炎、胃穿孔、脾曲综合征、脾周围炎、左下肺及胸膜炎症、左肾结石 脾梗死、左膈下脓肿等 或肾盂炎、心绞痛
小肠梗阻、肠蛔虫症、小肠痉挛症、阑尾炎早 各种药物或毒素引起的腹痛 期、回肠憩室炎、慢性腹膜炎等
右 下 下
下 腹 腹 左 部 下
阑尾炎、腹股沟嵌顿疝、局限性肠炎、肠系膜 右输尿管结石 淋巴结炎、小肠穿孔、肠梗阻、肠结核、肠肿 瘤等
历史沿革
金元时代,李杲在《兰室秘 藏》中首立“胃脘痛”一门, 将胃脘痛的证候、病因病机 和治法明确区分于心痛,使 胃痛成为独立的病证。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历史沿革
张景岳在《景岳全书》中着重强 调了“气滞”这一病机并主张治 以“理气为主”。
历史沿革
叶天士《临证医案指南》指出 “初病在经,久病入络,以经主 气,络主血”。认为胃病不仅与 气滞有密切关系,而且“久病入 络”必然导致血行不畅,在治疗 上施以理气活血之法。
指压穴位配合中药盐包治疗
• 配合中药药盐包外敷上腹部,每天2 次,每 次30 min。 • 指压穴位 操作者以双手拇指为压力源,采 用点按、点揉交替进行的方式指压患者的 双侧梁丘、双侧足三里穴位,力度以患者 感到酸、胀、麻、困为准,指压时要注意 患者反应,根据患者的反应适当调整指压 时间,一般为每个穴位 8 ~10 min。功效: 理气和胃、宣通气机、解痉止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